期刊文献+
共找到970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德育过程的内外化关系 被引量:11
1
作者 郑畅 马若龙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0-133,共4页
德育过程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运动过程 ,其内化与外化的两个重要的阶段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研究并掌握德育过程内外化关系 ,对于确定德育的原则和方法 ,行之有效地实施德育 。
关键词 德育过程 内外 外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德育过程实效性低的理性分析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69
2
作者 葛喜平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68-172,F003,共6页
德育是目标十分明确的实践活动,德育的有效性是其生命力的根本所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环境的变化增强了高校德育的难度,这些难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德育运作系统相关要素的模糊不定或功能缺损。具体表现为:由于教育者对德育定位、德育... 德育是目标十分明确的实践活动,德育的有效性是其生命力的根本所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环境的变化增强了高校德育的难度,这些难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德育运作系统相关要素的模糊不定或功能缺损。具体表现为:由于教育者对德育定位、德育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在价值取向上呈现泛政治化、功利化的倾向,致使德育内容的设计过于理想化、绝对化,缺乏时代精神;在德育实施方法上表现为智育化、强制化和形式化。增强高校德育过程的实效性,必须建立多层次、可持续性的目标导向,确立由重知识教育向重道德养成教育转化的教育理念与和谐发展的主体德育模式,由封闭性教育向开放性教育转化,以期形成整体化、全方位、开放式的德育网络,形成内外协调一致的合力体系,从而实现德育在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德育 德育过程 实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育过程论:德育本质的新探索 被引量:3
3
作者 赵丽丽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59-61,共3页
德育过程论是德育的基本理论。它揭示了德育过程的本质,在德育过程的各个环节又体现着德育的本质,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德育过程来把握德育的本质,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德育 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本质 德育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育过程中师生交往互动的多维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冬云 付亚军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5-57,共3页
德育过程中的师生交往互动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互作用的过程,具有共在性、平等性、情感性的特点,实现德育过程师生交往互动,应做到以下几方面: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实现德育内容与现实生活的有机统一;体现理解与对话的教育本质;推动... 德育过程中的师生交往互动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互作用的过程,具有共在性、平等性、情感性的特点,实现德育过程师生交往互动,应做到以下几方面: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实现德育内容与现实生活的有机统一;体现理解与对话的教育本质;推动交往互动方法的不断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互动 德育过程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德育过程的实质、规律及评估依据 被引量:7
5
作者 葛喜平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9-50,共2页
德育过程是德育理论的核心。德育过程的实质,是德育主导者针对德育对象的实际,有目的地施加影响,把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转化并内化为德育对象的现实思想品德过程。它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并呈现知、情、行相统一的特征。遵循德育过程的客... 德育过程是德育理论的核心。德育过程的实质,是德育主导者针对德育对象的实际,有目的地施加影响,把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转化并内化为德育对象的现实思想品德过程。它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并呈现知、情、行相统一的特征。遵循德育过程的客观规律,把握人才培养的导向性、价值实现的潜在性和波动性等评估依据,才能对高校德育效益做出辩证的科学的公允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德育过程 基本内涵 客观规律 评估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德育过程审美文化研究论要 被引量:5
6
作者 尹玉英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0-33,共4页
美学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有丰厚的基础理论,形成一批成熟的部门美学。与大学德育科学有密切关系的有审美学、审美教育学、教育美学等部门美学学科。大学德育学吸收美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大学德育施行过程中借鉴审美实践,会较好... 美学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有丰厚的基础理论,形成一批成熟的部门美学。与大学德育科学有密切关系的有审美学、审美教育学、教育美学等部门美学学科。大学德育学吸收美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大学德育施行过程中借鉴审美实践,会较好地优化和提升大学德育过程,促进大学德育过程审美化进程,切实保证和提高大学德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德育过程 审美文化 德育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德育过程中师生能动作用的发挥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小兰 范树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5-108,共4页
德育过程是形成思想道德主体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充分发挥教师在德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才能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 德育过程 主导 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儒家德育过程论思想 被引量:5
8
作者 刘祎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06年第2期87-92,共6页
德育过程论是德育理论中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国古代儒家德育思想对于发展德育过程论具有重大的理论参考价值。本文主要梳理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有关品德的形成发展阶段、品德形成的环境、教育影响因素、品德形成的个人修养及方法等内容,... 德育过程论是德育理论中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国古代儒家德育思想对于发展德育过程论具有重大的理论参考价值。本文主要梳理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有关品德的形成发展阶段、品德形成的环境、教育影响因素、品德形成的个人修养及方法等内容,简要论述了中国古代儒家德育思想中有关德育过程论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过程 环境 教育 修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德育过程中师生双主体互动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郁树廷 谢惠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6期114-116,共3页
德育过程中有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两者互为主客体。在施教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主体性,将加工处理的教育内容展现给学生,这一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在受教过程中,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对教师及其教育内容进行选择、判断、接受、内化... 德育过程中有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两者互为主客体。在施教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主体性,将加工处理的教育内容展现给学生,这一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在受教过程中,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对教师及其教育内容进行选择、判断、接受、内化,这一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德育过程中师生双主体构成"主体—客体—主体"的互动关系中,可进行多次互动,从而深化德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过程 师生双主体 师生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德育过程的内外化关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胡晓莺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7-19,共3页
德育实践表明,道德的内外化关系是个多层次、多方位、多环节的内外因素交叉重叠且更为复杂的对立统一体,往往是内化中有外因,外化中有内因。在德育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同一因素有时充当两个“角色”的作用。为此,深入探讨德育过程的内... 德育实践表明,道德的内外化关系是个多层次、多方位、多环节的内外因素交叉重叠且更为复杂的对立统一体,往往是内化中有外因,外化中有内因。在德育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同一因素有时充当两个“角色”的作用。为此,深入探讨德育过程的内外化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外化 德育过程 道德内化 自觉性道德 个体道德 内化过程 道德行为 道德信念 行动 道德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德育过程的优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郁时全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90-91,共2页
通过对德育过程的内涵分析,针对当前我国德育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认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提高德育质量的关键在于实现德育过程的优化。要实现德育过程的优化,就要实现德育目标的层次化和具体化;要大力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 通过对德育过程的内涵分析,针对当前我国德育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认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提高德育质量的关键在于实现德育过程的优化。要实现德育过程的优化,就要实现德育目标的层次化和具体化;要大力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要优化环境,培育良好的德育氛围;要建立道德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过程 优化 德育目标 道德主体性 德育氛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高校德育过程中的直觉顿悟及其效果的辐射性增益 被引量:1
12
作者 龙丽达 张澍军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4-145,共2页
高校德育过程中的直觉顿悟,是以人的思维过程的直觉、顿悟、灵感等规律为依据和基础的。直觉顿悟乃至灵感是人们在突如其来的瞬间所达到的思想豁然开朗,是人们在精神高度亢奋下的不同寻常的一种心理状态。德育过程的德育者与德育对象、... 高校德育过程中的直觉顿悟,是以人的思维过程的直觉、顿悟、灵感等规律为依据和基础的。直觉顿悟乃至灵感是人们在突如其来的瞬间所达到的思想豁然开朗,是人们在精神高度亢奋下的不同寻常的一种心理状态。德育过程的德育者与德育对象、教化与习得、理论与实践、情境与体验等互动关系之间的意识交流碰撞,在触景生情、入情生思中也会产生直觉顿悟现象。在操作层面上实现德育过程的直觉顿悟及其辐射性增益:一是要创造和抓住契机;二是要以基础性工作为重心。基础性工作既是人的德性修养常规性变化的基础,又是直觉顿悟及其辐射性增益效应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德育过程 直觉顿悟 辐射性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育过程中师生平等对话关系的构建 被引量:18
13
作者 吴岳军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 2009年第10期53-55,共3页
德育过程中,如果师生之间相互客体化和对象化,将必然导致德育的低效。本文对建立在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基础之上的德育师生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以主体间性作为构建师生平等对话关系的理论基础,并对如何在德育过程中构建师生平等对话关... 德育过程中,如果师生之间相互客体化和对象化,将必然导致德育的低效。本文对建立在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基础之上的德育师生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以主体间性作为构建师生平等对话关系的理论基础,并对如何在德育过程中构建师生平等对话关系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过程 师生关系 平等对话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德育过程的改造——论德育形式美 被引量:7
14
作者 檀传宝 《现代教育论丛》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6,共6页
一、美的规律和立美创造 德育作品美(即学生完美的道德人格)的创造是美的德育活动应该追求的终极目标。但这一目标的完成却必须由教学双方的立美创造活动去完成。
关键词 美的规律 德育过程 德育活动 中介结构 形式美 德育形式 道德教育 道德学习 活动形式 内在固有的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高校德育过程的阶段性差异 被引量:1
15
作者 欧清华 胡解旺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年第4期72-74,77,共4页
在大学生活的不同阶段,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特点是存在明显差异的。深入研究不同的大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思想特点,可以既持之以恒、又有所侧重地开展德育工作,从而尽可能地避免盲目性,提高实效性。
关键词 高校 德育过程 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德育过程及其规律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世芬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高校 德育 德育过程 德育规律 自我教育 社会性 可控性
原文传递
德育过程理论研究30年: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典兵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5-148,共4页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德育过程理论研究经历了科学化、繁荣和深化、多元化探索三个阶段,研究内容涉及德育过程的概念、本质、矛盾和规律等,但尚存在研究内容有待深化和拓展、研究方法有待创新与多样化、道德学习过程研究的缺失等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德育过程理论研究经历了科学化、繁荣和深化、多元化探索三个阶段,研究内容涉及德育过程的概念、本质、矛盾和规律等,但尚存在研究内容有待深化和拓展、研究方法有待创新与多样化、道德学习过程研究的缺失等问题。德育过程理论研究应坚持历史的方法与逻辑的方法的统一,重视思辨的方法与实证的方法的结合,加强多学科的整合研究及进行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过程理论 30年 回顾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耗散结构理论与高校德育过程的转变 被引量:2
18
作者 冯立明 李利元 《韶关学院学报》 2001年第8期104-108,共5页
高校德育过程是影响德育实效的关键 ,德育过程的转变来自方法论的更新 ,耗散结构理论是一种新的方法论。依据耗散结构理论 ,道德需要是德育过程转变的起点和推动力 ,高校德育过程分为开放、非线性。
关键词 德育 耗散结构理论 高校 中国 德育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熹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基于小学德育过程变革的审视 被引量:1
19
作者 冯文全 杨慧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17,共3页
朱熹的德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著作《小学》中。《小学》重视知行合一,遵循儿童品德发展的规律,注重运用各种隐性德育资源对幼儿实行道德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实效性。反观当今小学德育,僵化的"宣教式"的德育模式,忽视了... 朱熹的德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著作《小学》中。《小学》重视知行合一,遵循儿童品德发展的规律,注重运用各种隐性德育资源对幼儿实行道德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实效性。反观当今小学德育,僵化的"宣教式"的德育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道德实践活动,未能遵循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这些现状导致小学德育低效。我们要借鉴经典,做到古为今用。《小学》给我们诸多启示:在小学德育过程中,我们应循序渐进,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立足于生活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德育过程 德育思想 德育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发展 教育过程 德育过程(上)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喜亭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1989年第6期3-9,共7页
一、德育过程的规定性关于德育过程的研究,是大家关切的课题之一。近几年来已有数十篇论文专门论述过这一问题。这一问题之所以被大家所重视,其主要原因是为了探索德育的规律性,以使德育工作建立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上,以更好地完成德育任... 一、德育过程的规定性关于德育过程的研究,是大家关切的课题之一。近几年来已有数十篇论文专门论述过这一问题。这一问题之所以被大家所重视,其主要原因是为了探索德育的规律性,以使德育工作建立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上,以更好地完成德育任务。同时也是为了使德育理论由经验上升为科学的需要。然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过程 教育过程 人的发展 德育任务 德育理论 身心发展规律 受教育者主体 价值观问题 教育活动 教育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