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释“德不孤,必有邻”章——以朱子、船山为诠释路径
1
作者 王宇丰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96-103,共8页
"德不孤,必有邻"语出《论语》,大多数人把它解释为有德者必有善类相从,但无法摆脱有德者亦有所孤这一解释困境。以朱子、王船山为诠释路径,可以解释这一诠释上的难题。又因本句与《易·坤文言》"德不孤"相似,... "德不孤,必有邻"语出《论语》,大多数人把它解释为有德者必有善类相从,但无法摆脱有德者亦有所孤这一解释困境。以朱子、王船山为诠释路径,可以解释这一诠释上的难题。又因本句与《易·坤文言》"德不孤"相似,故历代注家将二者关联起来理解。朱子一方面认为两处文义、语境各不同,须区分对待,更重要的是朱子想突显"德不孤"在理层面的含义。王船山赞同朱子把此句分作理、事两截来理解的做法,并进一步认为,本章不是就事上的必然性而论,而是揭示了事上见理之所以然。不过德不易知,须通过主体心物痛痒关切起来,并自觉地把"德不孤"之理实现成为"必有邻"之事,而不只是袭取有德,应当知德而有德。这一观点甚至可以上升到"人之独"即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上来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不孤必有邻 朱子 王船山 理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贤德不孤周濂溪
2
作者 何田昌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24年第2期87-89,共3页
周敦颐年幼丧父,十五岁离开家乡道州,跟随母亲投靠时为龙图阁学士的舅舅郑向。这是清嘉庆《道州志》里关涉周敦颐少年身世的一些记述。
关键词 周敦颐 周濂溪 清嘉庆 德不孤
原文传递
“德不孤,必有邻”的思想内涵及其现代意义
3
作者 肖哲 《新丝路》 2021年第6期8-9,共2页
“德不孤,必有邻”是孔子所发出的“仁德”宣言,意为有道德高尚的人是不会孤独的,必定会有忠心耿耿、志同道合之人相随。孔子借此句充分肯定“仁德”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也彰显出他对与世界展开博弈的“仁道”之心的乐观展望。习近平总书... “德不孤,必有邻”是孔子所发出的“仁德”宣言,意为有道德高尚的人是不会孤独的,必定会有忠心耿耿、志同道合之人相随。孔子借此句充分肯定“仁德”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也彰显出他对与世界展开博弈的“仁道”之心的乐观展望。习近平总书记将这一思想扩展到国家层面,提出“以德为邻”的国际外交新思路,赋予其现代意义。对此,通过分析“德不孤,必有邻”的思想内涵并挖掘其中以仁德修仁政的意义具有一定价值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德不孤 必有邻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不孤,必有邻
4
作者 蒋伊馨 李蜜(指导) 《十几岁》 2021年第35期48-48,共1页
"德不孤,必有邻"是《论语》里的句子,也是我爷爷的人生信条。去年,邻居王大妈家修建新房,挖掘机冒着粗气挖进了我家的院子。泥土翻卷着,像裸露溃烂的伤口。奶奶看不过去,气冲冲地就要去找隔壁理论。"你倒是去看看啊,整... "德不孤,必有邻"是《论语》里的句子,也是我爷爷的人生信条。去年,邻居王大妈家修建新房,挖掘机冒着粗气挖进了我家的院子。泥土翻卷着,像裸露溃烂的伤口。奶奶看不过去,气冲冲地就要去找隔壁理论。"你倒是去看看啊,整天就知道捧着个茶壶,看着你那破报纸,咱家都被欺负成啥样了!"奶奶跺着脚,冲着爷爷大吼。"哎,急啥,气急败坏只为地,让他三尺又何妨?"爷爷端起茶杯,轻啜一口,又不慌不忙地说了几句,"小王和咱儿子是同学也是朋友,因为这点事搞得两家老死不相往来,至于吗?和气生财!和气生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信条 和气生财 挖掘机 德不孤 《论语》 爷爷 报纸
原文传递
德不孤,必有邻
5
作者 项琬茹 《招生考试通讯(中考版)》 2022年第12期14-15,共2页
德不孤,必有邻。孔子曾说:“德不孤,必有邻。”一个人,如果品德高尚,自然有志同道合的跟随者;一个家庭,如果有涵养品德,自然有亲和的邻人;一个国家,如果有道德,自然有亲近的邻邦。鸟择高树向栖,人择德高者而处,世间万物都有追求美好的... 德不孤,必有邻。孔子曾说:“德不孤,必有邻。”一个人,如果品德高尚,自然有志同道合的跟随者;一个家庭,如果有涵养品德,自然有亲和的邻人;一个国家,如果有道德,自然有亲近的邻邦。鸟择高树向栖,人择德高者而处,世间万物都有追求美好的本能。与人相处时,我们总是偏爱于和优秀的人交往。因为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进取奋斗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也不断提升。有德之人,必会芳名远播,众人追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之人 高尚 不断提升 志同道合 德不孤
原文传递
“德不孤,必有邻”的儒家思想在当代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6
作者 王萍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第12期29-30,共2页
正确的引导和思想教育是当今职业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在思想教育过程中,加入我们祖先留下的儒家思想,使学生们在走入社会之前能够具备"有信、有恒、有道"的品格,是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德不孤 必有邻 儒家思想 职业教育
原文传递
王船山的“德智统一论”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
7
作者 彭大成 《晓庄学院社会科学学报》 1998年第2期50-56,共7页
王船山的“德智统一论”包括:坚信道德具有感化人心、转移风气、变革现实的伟大作用的“德不孤”思想;坚持“一以贯之”、“日进于高明而不穷”的人生修养论;提倡“以德为体,以才为用”,“以量为体,以智为用”的立德立功统一论。... 王船山的“德智统一论”包括:坚信道德具有感化人心、转移风气、变革现实的伟大作用的“德不孤”思想;坚持“一以贯之”、“日进于高明而不穷”的人生修养论;提倡“以德为体,以才为用”,“以量为体,以智为用”的立德立功统一论。船山的这些光辉思想对湖南近现代人才群体的兴起发挥了巨大的培养、熏陶作用,对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仍有重大的启迪与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不孤 一以贯之 体智用 现代启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教育20年: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2
8
作者 肖川 曹专 《今日教育》 2020年第7期36-43,共8页
在2020年的两会期间,有两位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在学校中重视生命教育,并单独开设生命教育的相关课程。这也再次说明:吾道不孤——"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在我的思想观念里,生命教育是优质教育的代名词。"... 在2020年的两会期间,有两位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在学校中重视生命教育,并单独开设生命教育的相关课程。这也再次说明:吾道不孤——"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在我的思想观念里,生命教育是优质教育的代名词。"生命教育:朝向幸福的努力""生命教育:造就强健的个体"是我坚定的教育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念 优质教育 回顾与反思 思想观念 相关课程 德不孤 人大代表 生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熹集·训蒙绝句》辨正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利民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26-35,共2页
关键词 《训蒙绝句》 朱熹 《白鹿洞书院揭示》 《四书》 编全集 德不孤 《四部丛刊》 朱子 朱文 《太极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会宽容
10
作者 姜海月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06年第Z1期76-76,共1页
关键词 宽容 诸葛亮 人生 三国演义 学会 高山 军师 德不孤 竞争对手 心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祠古树
11
作者 赵兴华 《国土绿化》 2002年第10期22-22,共1页
走进晋祠古刹山门,只见殿堂楼阁、亭台池桥。祠内环境幽静,古树浓荫蔽天,碧水潆洄有声,古老建筑掩映在参天古木和清流溪泉之间,意境古扑而幽远。 晋祠圣母殿外北侧,有两株古柏,树高十余米,侧身向南倾倚,与地面形成45度夹角,枝叶披覆于... 走进晋祠古刹山门,只见殿堂楼阁、亭台池桥。祠内环境幽静,古树浓荫蔽天,碧水潆洄有声,古老建筑掩映在参天古木和清流溪泉之间,意境古扑而幽远。 晋祠圣母殿外北侧,有两株古柏,树高十余米,侧身向南倾倚,与地面形成45度夹角,枝叶披覆于圣母殿屋顶之上;下面有另一棵古柏,正好支撑着倾斜的树干,名曰撑天柏。古柏树下有铜牌,上写古柏齐年晋祠八景之一:“桐祠荫八百,下阅二千纪;两柏尚丸丸,三千龄弗止;同心德不孤,连理长不死;庸知遗世材,得算类若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祠 圣母殿 古柏 德不孤 老建筑 内环境 支撑着 西周时期 古银杏 意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冯仲华诗选
12
《黄梅戏艺术》 1996年第1期68-71,共4页
与安庆市书法代表团同人游普陀山紫竹林观音院
关键词 紫竹林 普陀山 安庆市 反腐倡廉 游览胜地 德不孤 林散之 代表团 书法 观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漫话友谊
13
作者 汤泽民 《林业与生态》 1998年第2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友谊 朋友 来而不往非礼也 军事院校 思想性格 桃园三结义 革命道路 省委机关 君子之交 德不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间最美是善良
14
作者 王恒 《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 2023年第9期1-1,共1页
当我们看手机、看电视或读报纸的时候,当我们在学校里与老师、同学一起学习、活动的时候,当我们走在路上的时候只要我们听到或看到善良的话语或举动,我们的心情顿时就会感到无比的温暖!可以说,善良是人世间开出的一束最美丽的花朵。的确... 当我们看手机、看电视或读报纸的时候,当我们在学校里与老师、同学一起学习、活动的时候,当我们走在路上的时候只要我们听到或看到善良的话语或举动,我们的心情顿时就会感到无比的温暖!可以说,善良是人世间开出的一束最美丽的花朵。的确,善良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看到”、聋子“听到”。心存善良之人,他们的心滚烫、情火热,可以驱散寒冷,横扫阴霾。同善良的人接触,往往智慧得到开启,情操变得高尚,胸怀更加宽广。“德不孤,必有邻”,拥有善良就会得人心、受人敬。“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善良是人最好的保护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报纸 善良 保护神 得人心 德不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语⑤
15
作者 唐弘容 《格言(校园版)》 2022年第14期30-31,共2页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必然有志同道合的伙伴。”我会背给家长听.
关键词 志同道合 有道的人 德不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中的儒家风骨(中)——《品茶味诗》之八
16
作者 京华闲人 岳帅(图) 《佛教文化》 2024年第2期96-99,共4页
上篇文章结尾时说:“德不孤,必有邻”,敢为民请命的正直儒生永远存在。大约在袁诗后80余年,李郢人幕湖州从事,参与修贡之事,看到了百姓的艰辛,写下了另一首著名的《茶山贡焙歌》。本文就来谈李郢这首诗。
关键词 文章结尾 为民请命 李郢 儒生 德不孤
原文传递
废名佚文小辑 被引量:3
17
作者 姜德明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4-147,共4页
关键词 佚文 新诗 真金不怕火烧 金圣叹 下午三时左右 中山公园 德不孤 冯文炳 小孩子 言不尽意
原文传递
不可不知的五句《论语》经典
18
作者 张玲 《中国德育》 2007年第12期43-43,共1页
2007年9月28日,时值孔子冥诞,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同祭先师,共享和谐"祭孔大典在历史文化名城曲阜隆重举行。此前,典礼组委会曾发起"国人不可不知的五句《论语》经典征集活动",由十位知名儒学学者推荐的二十句... 2007年9月28日,时值孔子冥诞,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同祭先师,共享和谐"祭孔大典在历史文化名城曲阜隆重举行。此前,典礼组委会曾发起"国人不可不知的五句《论语》经典征集活动",由十位知名儒学学者推荐的二十句《论语》精论要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等五句被最终推定,并同时被推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礼宾用语。《论语·学而》载:"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要求人们在持续学习中求快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孔子 历史文化名城 德不孤 北京奥运会 经典 和为贵 子曰 持续学习 君子人格
原文传递
怀念忠于梅派艺术的包幼蝶老师
19
作者 陈化玲 《中国京剧》 1997年第6期23-24,共2页
怀念忠于梅派艺术的包幼蝶老师陈化玲只要是跟京剧有缘的人,尤其是梅派艺术的爱好者,无论是在国内国外,都会直接间接耳闻包幼蝶的大名。跟他受益的人包括老中青各年龄、各行业的中外人士,有专业内行,也有戏迷票友,最难能可贵的是... 怀念忠于梅派艺术的包幼蝶老师陈化玲只要是跟京剧有缘的人,尤其是梅派艺术的爱好者,无论是在国内国外,都会直接间接耳闻包幼蝶的大名。跟他受益的人包括老中青各年龄、各行业的中外人士,有专业内行,也有戏迷票友,最难能可贵的是许多平生从未接触过京戏,不知京戏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派艺术 《霸王别姬》 香港中文大学 教学示范 阴阳虚实 京剧 为人处世 秋海棠 德不孤 勤劳俭朴
原文传递
名人名言集锦
20
作者 冯序鹏 《高校后勤研究》 1996年第1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集锦 名言 德不孤 子曰 想象 论语 孔子 编辑部 心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