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零件图像亚像素边缘定位算法 被引量:4
1
作者 艾泽潭 石庚辰 代俊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6-339,共4页
为快速而精确地检测微零件图像边缘,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亚像素边缘定位算法.此算法与常用亚像素边缘定位算法区别在于不需要进行边缘初定位,而直接提取亚像素边缘点.应用一种新的图像坐标排序方法,使无规律的边缘点能够按照一定时针顺... 为快速而精确地检测微零件图像边缘,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亚像素边缘定位算法.此算法与常用亚像素边缘定位算法区别在于不需要进行边缘初定位,而直接提取亚像素边缘点.应用一种新的图像坐标排序方法,使无规律的边缘点能够按照一定时针顺序链接成闭合曲线.以微齿轮图像作为实验对象测试了算法的精度与速度,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边缘定位精度满足亚像素的情况下,能够快速提取边缘曲线,处理时间不超过1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零件 图像处理 亚像素边缘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零件内孔不规则边缘光学特征和识别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程朋乐 张之敬 +1 位作者 张林 杜芳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5期223-226,共4页
使用所研制的光学显微检测系统,对准LIGA法加工的微零件内孔不规则边缘光学特征进行研究,提出了根据灰度变化对微零件内孔中毛刺进行识别的方法。并提出了一种简单的测量毛刺厚度和高度的方法,测量精度达到5μm。根据沿微零件内孔半径... 使用所研制的光学显微检测系统,对准LIGA法加工的微零件内孔不规则边缘光学特征进行研究,提出了根据灰度变化对微零件内孔中毛刺进行识别的方法。并提出了一种简单的测量毛刺厚度和高度的方法,测量精度达到5μm。根据沿微零件内孔半径方向的灰度曲线图,得出了在灰度的阈值变换函数中所需要的阈值。用拉普拉斯算子对阈值变换得到的黑白二值图像进行微分运算,准确地提取了微零件内孔的边缘。将两种常用的测量圆的方法——最小二乘拟合法和最大内接圆法进行比较,从数据和图像两方面说明了在微装配中,对微零件内孔的测量应采用最大内接圆法,归纳出用图像处理技术测量微零件内孔的方法。试验结果证明,这种方法对微零件内孔的测量能够满足微装配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零件 最小二乘拟合 最大内接圆 毛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变检测的弱微零件过盈装配控制 被引量:2
3
作者 毕列 张娟 +2 位作者 杨毅 吴文荣 戴曦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421-2431,共11页
针对过盈微装配中弱微零件易损的问题,以激光惯性约束聚变(Inertial Confinement Fusion,ICF)研究中微靶关键部件—冷冻罩(Thermomechanical Package,TMP)组件装配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弱微零件过盈装配方法研究。首先,针对装配空间狭小及... 针对过盈微装配中弱微零件易损的问题,以激光惯性约束聚变(Inertial Confinement Fusion,ICF)研究中微靶关键部件—冷冻罩(Thermomechanical Package,TMP)组件装配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弱微零件过盈装配方法研究。首先,针对装配空间狭小及存在视觉遮挡,导致难以实现装配过程中硅臂形变检测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灰度变化的形变检测方法并建立了小爪灰度—形变模型;然后,针对受到显微视觉检测精度影响,硅臂与套筒微小位姿偏差不易检测的问题,基于硅臂受力变形情况分析,提出了硅臂与套筒位姿偏差定性判断方法,实现两者微小位姿偏差的检测;最后,基于零件灰度变化及几何分析,提出了微装配过程位姿偏差定量计算方法并设计了过盈装配控制策略。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并且实现了过盈20~26μm的TMP组件无损装配。该方法适用于微机电系统制造中微轴孔过盈装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零件 形变控制 过盈装配 装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硅模具的Zr基非晶合金微零件吸铸制备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志靖 易传云 +2 位作者 史铁林 文驰 廖广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801-2805,共5页
基于硅模具提出了一种吸铸成形Zr基非晶合金微零件的方法。采用真空氩弧熔化吸铸炉进行了非晶合金微零件吸铸成形实验,用红外热像仪测量了合金熔液温度,发现合金熔液在1116℃下能够完全复制宽3μm、深3μm的硅方形微槽结构且具有较好的... 基于硅模具提出了一种吸铸成形Zr基非晶合金微零件的方法。采用真空氩弧熔化吸铸炉进行了非晶合金微零件吸铸成形实验,用红外热像仪测量了合金熔液温度,发现合金熔液在1116℃下能够完全复制宽3μm、深3μm的硅方形微槽结构且具有较好的表面形貌。随后分别采用带有多型腔和双层型腔的硅模具进行了吸铸成形实验,成功制备了模数为50μm的非晶合金微齿轮零件,微零件的硬度及弹性模量分别为6.49GPa和94.9GPa。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硅模具吸铸成形Zr基非晶合金是一种制备高精度、高表面质量、高性能微零件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合金 吸铸 硅模具 微零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业相机的微零件二维尺寸在线检测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曾涛 石庚辰 +1 位作者 张兵 王稹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0-23,共4页
针对微零件加工过程中微零件二维尺寸难以在线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发光二极管背光源和工业相机的微零件二维尺寸在线检测方法。该方法由发光二极管背光源、光学镜头、支架台、工业相机及计算机组成检测系统。测量时首先对相机每个... 针对微零件加工过程中微零件二维尺寸难以在线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发光二极管背光源和工业相机的微零件二维尺寸在线检测方法。该方法由发光二极管背光源、光学镜头、支架台、工业相机及计算机组成检测系统。测量时首先对相机每个像素表示的实际尺寸进行标定,然后用检测系统获得微零件的图像,最后用快速亚像素边缘检测算法对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微零件的二维尺寸。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较快的测量速度,能够实现微零件二维尺寸的在线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零件 在线检测 工业相机 背光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间接冲击直接制造微零件的实验及模拟 被引量:3
6
作者 张迪 刘立华 +1 位作者 郭华 陈志澜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85-193,共9页
提出一种基于激光间接冲击技术高效、高精度地制造微零件的新方法,采用激光冲击聚合物间接加载机制,结合不同形状的微模具,使用Nd:YAG-GAIA R激光器在厚度为35μm的钛板上实现了在单脉冲激光冲击作用下制造精密金属微零件。使用KEYENCE ... 提出一种基于激光间接冲击技术高效、高精度地制造微零件的新方法,采用激光冲击聚合物间接加载机制,结合不同形状的微模具,使用Nd:YAG-GAIA R激光器在厚度为35μm的钛板上实现了在单脉冲激光冲击作用下制造精密金属微零件。使用KEYENCE VHX-1000C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对成形的微零件进行观测,发现在合适的激光能量范围内,成形的微零件表面轮廓质量较好,且微零件的成形深度与微模具的凹坑深度基本一致。使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微零件的成形过程以及成形零件厚度的减薄率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从实验和模拟的结果可以看出,该成形方法可以在激光单次冲击作用下成形质量良好的微零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冲击 微零件 减薄率 有限元模拟
原文传递
微轴零件自动测量及双工位码盘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7
作者 芦俊 潘小华 陈浩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5-119,共5页
传统数控走心机下料后,微轴类零件的尺寸测量以及分选码盘几乎都是由人工作业完成,效率低下,容易出错。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款稳定可靠、生产高效的自动化测量与双工位码盘机械设备。该控制系统基于西门子S7-300 PLC和博途软件开发,硬... 传统数控走心机下料后,微轴类零件的尺寸测量以及分选码盘几乎都是由人工作业完成,效率低下,容易出错。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款稳定可靠、生产高效的自动化测量与双工位码盘机械设备。该控制系统基于西门子S7-300 PLC和博途软件开发,硬件组态、多语言混合编程、人机界面等都在该平台下统一设计,实现了微轴零件皮带输送、方向校正、转运缓存、尺寸测量、双工位码盘等过程的自动化。该设备已经开发完成并应用于生产,检测质量与码盘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测量 双工位码盘 数控走心机 控制系统 零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调谐陀螺仪微弹性零件刚度系数的测量方法
8
作者 刘春节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10-13,共4页
微弹性零件刚度系数的精确测量是动力调谐陀螺仪研制中的关键环节。文章对传统微弹性零件刚度系数的测量方法进行了回顾。根据测量原理进行分类,对近年来发展的该类零件刚度系数测量的静态测量法和动态测量法进行了介绍,指出适用性、便... 微弹性零件刚度系数的精确测量是动力调谐陀螺仪研制中的关键环节。文章对传统微弹性零件刚度系数的测量方法进行了回顾。根据测量原理进行分类,对近年来发展的该类零件刚度系数测量的静态测量法和动态测量法进行了介绍,指出适用性、便捷性、高精度、自动化是微弹性零件刚度系数测量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调谐陀螺仪 弹性零件 静态测量法 动态测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脉冲驱动力在微成形工艺中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敏 陆辛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2-74,共3页
针对微零件成形的方法做了一个新的尝试,将电磁脉冲力应用于微零件成形工艺中,采用不同充电电压进行试验,对比每次的试验效果,取得了一些试验数据和试验结果,并在放大300倍的情况下观察了成形微零件的表面,对比了工件表面和模具的表面... 针对微零件成形的方法做了一个新的尝试,将电磁脉冲力应用于微零件成形工艺中,采用不同充电电压进行试验,对比每次的试验效果,取得了一些试验数据和试验结果,并在放大300倍的情况下观察了成形微零件的表面,对比了工件表面和模具的表面光洁度。试验结果显示,采用电磁力驱动用于微零件成形,成形速度快,成形效果好。电磁脉冲驱动力应用于微零件成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具体的工艺参数尚需进一步的试验来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脉冲力 微零件 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优化结合智能干扰区域划分的微装配控制
10
作者 梁娟 王崇科 海本斋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52-457,共6页
针对传统机器人零件微装配算法不能有效解决干扰区域划分问题,提出一种模糊优化结合机器学习的智能干扰区域划分算法。首先,根据工作区内零件与目标孔之间的位置关系设计模糊协调器和特殊的规则库,避免激活干扰状态。然后,利用提出的智... 针对传统机器人零件微装配算法不能有效解决干扰区域划分问题,提出一种模糊优化结合机器学习的智能干扰区域划分算法。首先,根据工作区内零件与目标孔之间的位置关系设计模糊协调器和特殊的规则库,避免激活干扰状态。然后,利用提出的智能区域划分算法合并所有相邻区域。最后,通过决策制定,选择区域中最低模糊熵的四元组控制值作为执行分配任务的最终控制值。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将69个子区域合并降至10个子区域,相比其他的较为先进的装配算法,算法更加灵活,显著提高了任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控制 零件装配 干扰区域划分 模糊优化 规则库 模糊协调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ROVEMENT OF DIMENSIONAL ACCURACY FOR GOLD MICROPART PREPARED BY UV-LIGA
11
作者 曲宁松 苏兴 +1 位作者 李寒松 曾永彬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12年第4期325-330,共6页
The swelling of SU-8 mold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imensional accuracy of a metal mieropart produced by ultra-violet lithography galvanik abformung(UV-LIGA). The isolation belt struc- tu... The swelling of SU-8 mold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imensional accuracy of a metal mieropart produced by ultra-violet lithography galvanik abformung(UV-LIGA). The isolation belt struc- ture is usually employed to enhance the dimensional accuracy of electroformed metal mieropart. However, noble metal is wasted because the isolation belt is filled with metal when noble metal mieroparts are fabricated. There- fore, a semi-isolation belt structure is presented to save noble metal. Furthermore, a high current density is also introduced to shorten the eleetroforming time, and thus the dimensional accuracy of electroformed gold micropart is improved by using the electrolyte je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both the semi-isolation belt and the high current density can help to enhance the dimensional accuracy of electroformed gold micropart. Its dimen- sional error is only 5 μm at the current density of 0. 6 A/dm2 while the semi-isolation belt structure is u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violet lithography galvanik abformung (UV-LIGA) microelectroforming micropart dimen- sional accuracy swelling of SU-8 stru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b-pixel edge detection method for miniature parts in microscopic field of view
12
作者 WU Ye-lan QIN Yan-hong ZHANG Zhi-jing 《Journal of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Instrumentation》 CAS CSCD 2017年第1期54-59,共6页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dge detection precision of miniature parts in microscopic field of viewa sub-pixel edge detectionalgorithm combining non-orthogonal quadratic B-spline wavelet transform algorithm and Zernike m...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dge detection precision of miniature parts in microscopic field of viewa sub-pixel edge detectionalgorithm combining non-orthogonal quadratic B-spline wavelet transform algorithm and Zernike moment algorithm is proposed.Non-orthogonal quadratic B-spline wavelet transform algorithm is adopted to get the pixel edge of miniature parts?andthe moment invariant of Zernike moment algorithm is used for refining the pixel edge to get sub-pixel edges.A real-time detectionsystem based on the proposed algorithm for miniature parts is established.The general system structure and operational principle are given,the real-time image acquisition and detection are completed,the results of edge detection are analyzed and the detection precision is evalu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parts size can be0.01-10mm and the detection precision reaches0.01%-0.1%.Therefore,the edge of the miniature parts can be accurately identified and the detection precision can be improved to sub-pixel level,which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miniature parts precision de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iature parts sub-pixel edge detection wavelet transform Zernike mo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precision cutting technology of complex shape microparts
13
作者 王贵林 张飞虎 戴一帆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07年第4期528-532,共5页
Relatively to non-traditional and high-energy-beam micro-manufacturing technique, the micro-cutting technology has many merits. For instance, the machining range is bigger, the cost of equipments is much lower, and th... Relatively to non-traditional and high-energy-beam micro-manufacturing technique, the micro-cutting technology has many merits. For instance, the machining range is bigger, the cost of equipments is much lower, and the productivity and machining accuracy are higher. Therefore, the micro-cutting technology will take an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machining technique of complex shape micropart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selfly-developed machine tool, the precision cutting technology of complex shape microparts made of metal material was studied by analyzing the modeling method on complex shape, the means of toolpaths layout and the optimal selection for cutting parameters. On the basis of above work, a typical duralumin specimen of high precision, low surface roughness and complex shape micropart was manufactured. This result will provide favorable technical support for farther research on the micro-cutting techn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ex form microparts MOLDING CUT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bility on a Class of Linear Neutral Differential Systems with Distributed Argument
14
作者 包俊东 胡永珍 敖登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Research and Exposition》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7-43,共7页
In this paper, a class of linear neutral differential system with distributed delay is considered.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the zero solution of the system to be uniformly stable as well as asymptotically stable are... In this paper, a class of linear neutral differential system with distributed delay is considered.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the zero solution of the system to be uniformly stable as well as asymptotically stable are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ear neutral differential system distributed delay uniform stability asymptotic st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