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声语言创作魅力背后的微调整
1
作者 黄桦 章彦磊 《声屏世界》 2024年第18期44-46,共3页
声音艺术是世界上最奇妙的艺术之一。有声语言的表达看似简单,其实却有着无限的创造力。有声语言的创作不仅要表现作品本身的内容,还应该把创作者的内在性格及外在格局表现出来。朗诵者在追求整体和谐过程中,遇到某些自身不可抗的阻碍... 声音艺术是世界上最奇妙的艺术之一。有声语言的表达看似简单,其实却有着无限的创造力。有声语言的创作不仅要表现作品本身的内容,还应该把创作者的内在性格及外在格局表现出来。朗诵者在追求整体和谐过程中,遇到某些自身不可抗的阻碍时如何“另辟蹊径”做出微调整,让朗诵的作品既达到创作者创作的意境,又让受众产生共鸣。这才是朗诵者更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声语言 微调整 感情色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柔度矩阵法的整体式XY光学微调整机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德福 赵磊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9-275,共7页
研究一种用于光刻投影物镜光学元件XY微调整的整体式柔性冗余并联机构。首先,给出了机构组成和工作原理。然后,根据圆弧形单轴柔性铰链参数介绍了柔度矩阵法。接着,基于该方法推导了机构各个调整臂支链的柔度、机构的输出柔度、输入柔... 研究一种用于光刻投影物镜光学元件XY微调整的整体式柔性冗余并联机构。首先,给出了机构组成和工作原理。然后,根据圆弧形单轴柔性铰链参数介绍了柔度矩阵法。接着,基于该方法推导了机构各个调整臂支链的柔度、机构的输出柔度、输入柔度和位移输入输出比。最后,对机构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理论计算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和有限元法相比,理论计算得到的机构输出柔度、输入柔度、输入输出比偏差分别为16.272%、28.326%、31.126%。和测量实验结果相比,理论计算得到的输入输出比偏差为15.212%。偏差主要由柔度矩阵法中的柔度系数并非绝对精确,并且忽略了铰链之间连杆的柔度导致的。在±50 N的驱动力范围内,机构满足调整行程±50μm的要求,镜框上的最大应力小于材料的屈服极限,调节引入的Tip/Tilt耦合误差小于0.5″。该柔性XY调整机构满足光刻投影物镜光学元件偏心补偿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刻投影物镜 微调整机构 光机结构 波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组决策的专家权重微调整方法 被引量:8
3
作者 冯源 宋词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262-266,共5页
针对多属性群决策中专家权重的确定问题,在尽量保持数据原始信息的基础上,对专家的初始权重进行逐次微调整。依据平均差概念,对平均差系数公式做适当的修改,并且运用此公式从局部到整体逐次地对专家权重进行微调整。毕业生论文答辩情况... 针对多属性群决策中专家权重的确定问题,在尽量保持数据原始信息的基础上,对专家的初始权重进行逐次微调整。依据平均差概念,对平均差系数公式做适当的修改,并且运用此公式从局部到整体逐次地对专家权重进行微调整。毕业生论文答辩情况排序的案例表明了该方法不仅实用而且简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决策 平均差 微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痹汤加减联合脊柱微调整脊手法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急性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晏飞 陈星燃 +4 位作者 侯莹莹 谢双喜 李连泰 王书君 刘艳伟 《中国中医急症》 2022年第11期1997-2000,共4页
目的 观察三痹汤加减联合脊柱微调整脊手法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DLBP)急性期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予镇痛、营养神经等西医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三痹汤加减... 目的 观察三痹汤加减联合脊柱微调整脊手法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DLBP)急性期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予镇痛、营养神经等西医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三痹汤加减联合脊柱微调整脊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的疼痛程度(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腰部活动度以及炎症指标,观察两组综合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性。结果 两组治疗前VAS、ODI评分、前屈、后伸、侧屈、旋转角度、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差别均不大(均P>0.05)。两组治疗后VAS和OD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VAS和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前屈、后伸、侧屈、旋转角度与治疗前比较均增加(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前屈、后伸、侧屈、旋转角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TNF-α、IL-6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4%,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三痹汤加减联合脊柱微调整脊手法治疗DLBP急性期的临床疗效良好,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腰椎功能障碍情况,改善腰椎活动度,降低血清TNF-α、IL-6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源性腰痛 三痹汤 脊柱微调整脊手法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定点微调整脊手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郑晓斌 林远方 +4 位作者 张楚惠 刘特熹 佘瑞涛 王书勤 刘国科 《新中医》 CAS 2018年第2期96-99,共4页
目的:观察腰椎定点微调整脊手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5例。治疗组采用腰椎定点微调整脊手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 目的:观察腰椎定点微调整脊手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5例。治疗组采用腰椎定点微调整脊手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布洛芬片配合腰椎电动牵引治疗。2组治疗前后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腰痛疾患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观察,并对2组治疗前后IgG、IgM、IgA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客观评价腰椎定点微调整脊手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免疫水平的影响。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临床控制率和显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gG、IgM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含量变化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IgG、IgM含量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IgA含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定点微调整脊手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疗效明确,能减轻突出的椎间盘周围组织的免疫反应,缓解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定点微调整脊手法 穴位注射 免疫球蛋白G 免疫球蛋白M
原文传递
星敏感器测试用微调整机构设计(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启梦 张国玉 +2 位作者 张健 王哲 张宇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1-189,共9页
针对高精度星敏感器在地面标定实验中与测试设备准确对接的实际要求,设计一种纳米级星敏感器标定用五维微调整机构.详细分析了光轴对准误差对敏感器测试的影响.为保证对接精确性,提出了搭积型调整架机械结构的设计思想;论述了二维平移... 针对高精度星敏感器在地面标定实验中与测试设备准确对接的实际要求,设计一种纳米级星敏感器标定用五维微调整机构.详细分析了光轴对准误差对敏感器测试的影响.为保证对接精确性,提出了搭积型调整架机械结构的设计思想;论述了二维平移和三维调整模块的设计方案;对调整机构进行了仿真建模和力学分析.对设计的微调整机构进行验证性实验,结果表明:位移分辨力可以达到25nm,角度分辨力可以达到0.1角秒,且稳定性高.设计的微调整机构可以满足星敏感器与测试设备准确对接的技术指标要求,确保了星敏感器定标结果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敏感器 纳米分辨率 微调整 建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定点微调整脊法配合以宗四维牵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郑晓斌 林伟容 林远方 《新中医》 CAS 2016年第12期95-98,共4页
目的:观察经腰椎定点微调整脊法配合以宗四维牵引治疗后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腰曲弓形面积的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予腰椎定点微调整脊法配合以宗四维牵引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布洛芬片加腰... 目的:观察经腰椎定点微调整脊法配合以宗四维牵引治疗后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腰曲弓形面积的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予腰椎定点微调整脊法配合以宗四维牵引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布洛芬片加腰椎电动牵引治疗。治疗2周,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做腰椎侧位X片计算弓形面积、用日本骨伤协会(JOA)下腰痛评分表测评计算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的弓形面积改善均优于治疗前(P<0.001),治疗后治疗组的弓形面积改善优于对照组(P<0.001)。经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改善率(治愈+显效+有效)分别是93.33%和76.67%(P<0.05)。显效率(治愈+显效)治疗组为53.34%、对照组26.67%(P<0.05)。结论:2种治疗方法均能不同程度改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其中腰椎定点微调整脊法配合以宗四维牵引治疗较口服布洛芬片加腰椎电动牵引治疗者,在腰曲改善和临床疗效上都有较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定点微调整脊法 以宗四维牵引 中医疗法
原文传递
区间值群组决策专家权重微调整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冯源 张晓慧 曹月静 《吕梁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23-29,共7页
针对多属性群决策理论中专家权重如何确定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区间值群决策专家权重微调整方法,是对"群组决策专家权重微调整方法"的扩展研究.专家对方案偏好的测评信息为区间数,利用平均值、标准差对每个区间的左、右端点逐次... 针对多属性群决策理论中专家权重如何确定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区间值群决策专家权重微调整方法,是对"群组决策专家权重微调整方法"的扩展研究.专家对方案偏好的测评信息为区间数,利用平均值、标准差对每个区间的左、右端点逐次进行微调整,得到专家权重.其中创新之处是当方案综合评价值相同,难以区分排序时,根据标准差进一步来衡量方案的优劣,最终取得理想的方案排序.通过实例表明该方法简便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决策 区间值 标准差 微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轨迹微调整技术的临床效果
9
作者 陈显辉 张毅 +1 位作者 黄星球 杨健齐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3期244-245,共2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TKA)术中髌骨轨迹微小失误导致的术中、术后相关并发症及术中采取的补救措施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9月~2012年9月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246例患者的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2~7年,平均随访时间3.8年...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TKA)术中髌骨轨迹微小失误导致的术中、术后相关并发症及术中采取的补救措施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9月~2012年9月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246例患者的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2~7年,平均随访时间3.8年。5例患者术中检查髌骨轨迹时出现髌骨弹跳,术中予髌骨成形及支持带松解、水平褥式收紧缝合切口后髌骨弹跳消失。15例术后3~6月内出现膝关节活动时髌骨弹响,其中1例髌骨弹响并剧烈膝关节前方疼痛,需要行再次手术。12例出现可忍受的髌前疼痛,其中1例髌前疼痛较剧被建议行探查手术,患者不同意再手术而长期在疼痛发作时服用'止痛药'治疗。结果 5例术中检查髌骨轨迹时出现髌骨弹跳的患者,经术中及时处理,术后恢复良好。14例术后出现膝关节活动时髌骨弹响但疼痛轻微或无痛的患者,经保守治疗后患者可正常日常生活,1例髌骨弹响并剧烈疼痛的患者经再次手术后恢复良好。12例髌前疼痛患者均采用非手术治疗,1例髌前疼痛反复。结论术中人工膝关节活动时髌骨弹跳和术后髌骨弹响,髌前疼痛是膝关节置换手术常遇到的与髌骨轨迹相关的临床问题,应用髌骨成形、外侧支持带松解、水平褥式收紧缝合切口等微调整技术可适当改善手术结果,无痛或微痛的患者可采取非手术治疗,多数髌前疼痛患者可采用非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置换 髌骨 微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型群组决策的专家权重微调整方案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源 张晓慧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4期69-74,共6页
针对语言型偏好的群组决策问题,提出一种利用专家权重微调整进行决策优选的方法.首先定义了转换函数和逆转换函数.将语言型评价通过转换函数转变为数值型,然后运用专家权重的微调整方案为专家赋权,并依据此权重利用加权和进行方案排序,... 针对语言型偏好的群组决策问题,提出一种利用专家权重微调整进行决策优选的方法.首先定义了转换函数和逆转换函数.将语言型评价通过转换函数转变为数值型,然后运用专家权重的微调整方案为专家赋权,并依据此权重利用加权和进行方案排序,最后用逆转换函数将结果转换为语言型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型偏好 微调整 转换函数 逆转换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平衡、微调整、自适应”的高职教学研究
11
作者 王海宾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1-4,共4页
文章在充分肯定各种教学方法的前提下,进行了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思考,提出一堂好课应在充分准备与设计的前提下,"不局限于套路,不拘泥于程式"。并以实践为指导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课程设计应该根据具体内容动态选择教学方法... 文章在充分肯定各种教学方法的前提下,进行了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思考,提出一堂好课应在充分准备与设计的前提下,"不局限于套路,不拘泥于程式"。并以实践为指导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课程设计应该根据具体内容动态选择教学方法;课程组应该根据当年学生层次对课程设计中选择的方法进行微调整;教师在具体授课过程中还可在框架下进行课堂的自适应,从而完成有效的课堂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步快进 任务驱动 教学质量 动平衡 微调整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微调整脊法治疗大学生低头族“颈肩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杜峰 何珊 +3 位作者 陈震鑫 龚豆 曽鉴鉴 宿绍敏 《饮食科学》 2019年第4期13-13,共1页
目的:观察微调整脊法治疗颈肩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微调整脊法为主的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推拿治疗加口服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是90%,对照组是74%,两... 目的:观察微调整脊法治疗颈肩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微调整脊法为主的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推拿治疗加口服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是90%,对照组是7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调整脊法治疗颈肩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确实有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肩部肌筋膜疼痛综合 微调整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点短杠杆微调整复手法结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曾金强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16期2183-2184,共2页
目的:探讨定点短杠杆微调整复手法结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1月我院门诊收治的颈性眩晕门诊患者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定点短杠杆微调整复手法结合针灸治疗)和对照组31例(定点短杠杆微调整复手法治疗... 目的:探讨定点短杠杆微调整复手法结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1月我院门诊收治的颈性眩晕门诊患者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定点短杠杆微调整复手法结合针灸治疗)和对照组31例(定点短杠杆微调整复手法治疗)。结果:在3个疗程之内,观察组痊愈27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痊愈21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3%。另外,观察组的1个疗程痊愈率为92.6%,而对照组为61.9%。结论:定点短杠杆微调整复手法结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疗效和时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 定点短杠杆微调整复手法 针灸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痛宁胶囊联合脊柱微调整脊手法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
14
作者 李湘陵 唐元章 《当代医学》 2023年第32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究腰痛宁胶囊联合脊柱微调整脊手法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DLB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1月株洲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DLB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行脊柱微调整脊手... 目的探究腰痛宁胶囊联合脊柱微调整脊手法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DLB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1月株洲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DLB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行脊柱微调整脊手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腰痛宁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功能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3%,高于对照组的7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痛宁胶囊联合脊柱微调整脊手法治疗DLBP显著,可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减轻机体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宁胶囊 联合治疗 脊柱微调整脊手法 椎间盘源性腰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微调整脊手法配合中药熏药在椎间盘源性腰痛康复中的应用
15
作者 黄燕虹 何晓辉 +1 位作者 张金旋 巫依屏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36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脊柱微调整脊手法配合中药熏药在椎间盘源性腰痛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在普宁市中医医院就诊的80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上述患者中使用常规西医护理方法进行康复... 目的:探讨脊柱微调整脊手法配合中药熏药在椎间盘源性腰痛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在普宁市中医医院就诊的80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上述患者中使用常规西医护理方法进行康复护理的48例患者设为西医护理组,使用脊柱微调整脊手法联合中药熏药进行康复护理的32例患者设为中医护理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腰椎功能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改良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疼痛指数量表(M-JOA)]、疼痛缓解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估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RS)]、腰椎活动度(侧屈活动度、旋转活动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ODI评分、M-JOA评分、VAS评分、NRS评分、侧屈活动度、旋转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ODI评分、M-JOA评分、VAS评分、NR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中医护理组低于西医护理组,两组侧屈活动度、旋转活动度大于干预前,且中医护理组大于西医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护理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低于西医护理组的2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微调整脊手法配合中药熏药在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康复中的效果良好,可改善腰椎功能与腰椎活动度,降低疼痛感,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微调整脊手法 中药熏药 椎间盘源性腰痛 康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件微调整 让小学英语教学更高效
16
作者 杨阳 《名师在线》 2018年第14期74-75,共2页
课件是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工具。随着多媒体辅助教学进程的不断推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已经没有必要重新自己去做课件,可以利用现有的课件资源进行微调整,从而为自己的课堂服务。具体而言,可以采取课件内容微调整,激发学习兴趣;课... 课件是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工具。随着多媒体辅助教学进程的不断推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已经没有必要重新自己去做课件,可以利用现有的课件资源进行微调整,从而为自己的课堂服务。具体而言,可以采取课件内容微调整,激发学习兴趣;课件场景微调整,迎合学习口味;课件练习微调整,实化语用训练这三大策略,让课堂教学更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英语 课件 微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纵曲线微调整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17
作者 张卫 《安徽建筑》 2020年第6期160-161,177,共3页
陆路交通运输是现代社会经济与民生发展的主动脉,突飞猛进的快速发展驱动下,对道路工程线路线形设计提出更高的挑战。线路线形设计既要体现整体交通运输工程项目运行本质功能,也要突出项目运行安全、舒适、平稳及外观辅助功能。文章结... 陆路交通运输是现代社会经济与民生发展的主动脉,突飞猛进的快速发展驱动下,对道路工程线路线形设计提出更高的挑战。线路线形设计既要体现整体交通运输工程项目运行本质功能,也要突出项目运行安全、舒适、平稳及外观辅助功能。文章结合道路工程项目平纵曲线的设计原则,通过车辆与路线匹配的动力学仿真评价优化方法,经过多个项目实际使用提炼总结了平纵曲线参数微调整对于提升工程项目线路线形设计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纵曲线微调整 线路线形设计 公路工程 铁路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痛宁胶囊联合脊柱微调整脊手法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8
作者 晏飞 陈星燃 +3 位作者 谢双喜 刘畅 侯志民 李连泰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观察腰痛宁胶囊联合脊柱微调整脊手法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脊柱微调整脊手法治疗,每日1次;治疗组给予脊柱微调整脊手法联合腰痛宁胶囊口服,每次1... 目的观察腰痛宁胶囊联合脊柱微调整脊手法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脊柱微调整脊手法治疗,每日1次;治疗组给予脊柱微调整脊手法联合腰痛宁胶囊口服,每次1.2g,每日1次,睡前30min服。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周、6周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患者疼痛及功能障碍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周、6周时VAS及OD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6周时均较治疗3周时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3周、6周时VAS及ODI评分明显低于同时间对照组(P<0.05)。结论腰痛宁胶囊联合脊柱微调整脊手法在改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的疼痛及生活质量方面效果肯定,并且治疗6周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源性腰痛 腰痛宁胶囊 脊柱微调整脊手法 疼痛 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微调整脊手法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19例
19
作者 黄承军 梁柱 +2 位作者 娄宇明 唐福宇 梁冬波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微调整 手法 青少年 腰椎间盘突出症
原文传递
微生态调整疗法防治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肠道细菌易位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吴承堂 黎沾良 熊德鑫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6期14-17,共4页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合剂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时肠道细菌易位的影响。方法:杂种犬23只,分3组:对照组(n=7)仅作剖腹探查,另16只复制ANP模型后,分为微生态调理组(n=8)和ANP组(n=8)。测定血中胰淀...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合剂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时肠道细菌易位的影响。方法:杂种犬23只,分3组:对照组(n=7)仅作剖腹探查,另16只复制ANP模型后,分为微生态调理组(n=8)和ANP组(n=8)。测定血中胰淀粉酶、内毒素,作脏器细菌培养、病理检查和肠粘膜菌群分析。结果:ANP组胰、肠病理损害严重,血淀粉酶(AMY)和内毒素(LPS)持续升高。肠粘膜大肠杆菌及类杆菌数量增加,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减少,脏器细菌培养阳性率100%。与ANP组比较,微生态组胰、肠病理损害减轻,肠粘膜类杆菌、大肠杆菌数量减少,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增加,肠道微生态趋于平衡,脏器中细菌移位率由100%降为62.5%,数量减少10-40倍,血淀粉酶及内毒素水平下降2~3倍。结论:双歧杆菌合剂可减轻ANP后肠粘膜的损害,调整菌群失调,保护肠屏障功能,对防治ANP后肠道细菌易位和肠源性感染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坏死性 胰腺炎 细菌易位 生态调整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