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7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颅微电流刺激联合自我穴位按摩在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障碍中的应用
1
作者 杨丽萍 朱青 +2 位作者 彭珍珍 黄莹 付亚红 《广州医药》 2025年第2期187-191,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睡眠障碍患者使用经颅微电流刺激(CES)联合自我穴位按摩干预的效果。方法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2年6月—2023年1月收治的T2DM合并睡眠障碍患者100例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CES干预,...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睡眠障碍患者使用经颅微电流刺激(CES)联合自我穴位按摩干预的效果。方法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2年6月—2023年1月收治的T2DM合并睡眠障碍患者100例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CES干预,基于此,观察组加用自我穴位按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睡眠质量及血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干预总有效率80.00%(40/50)比较,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96.00%(48/50)更高(χ^(2)=6.061,P=0.014);两组干预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中入睡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睡眠障碍、睡眠时间、主观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及总分均降低,且观察组[(0.95±0.28)分、(1.05±0.24)分、(0.55±0.14)分、(0.67±0.20)分、(0.92±0.21)分、(0.82±0.20)分、(0.65±0.18)分、(5.61±1.10)分]均低于对照组[(1.42±0.33)分、(1.30±0.33)分、(1.40±0.26)分、(1.14±0.27)分、(1.31±0.30)分、(1.32±0.37)分、(1.22±0.27)分、(9.11±1.26)分](t=7.679、4.332、20.354、9.891、7.531、8.406、12.421、14.797,均P<0.001);两组干预后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及空腹血糖(FBG)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2 hPG[(6.14±0.68)mmol/L]、HbA_(1c)[(3.45±0.37)%]、FBG[(5.52±0.48)mmol/L]低于对照组[(7.12±1.25)mmol/L、(4.30±0.34)%、(6.58±0.67)mmol/L](t=4.870、11.961、9.094,均P<0.001)。结论对T2DM合并睡眠障碍患者使用CES联合自我穴位按摩干预效果满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调节血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睡眠障碍 经颅微电流刺激 自我穴位按摩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微电流刺激联合氟哌啶醇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2
作者 韩露 李倩倩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144-146,共3页
目的 分析CES联合氟哌啶醇治疗TD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门诊收治TD患儿82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氟哌啶醇治疗)40例、观察组(CES联合氟哌啶醇治疗)42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抽动症状以及安全性。结... 目的 分析CES联合氟哌啶醇治疗TD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门诊收治TD患儿82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氟哌啶醇治疗)40例、观察组(CES联合氟哌啶醇治疗)42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抽动症状以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YGT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统计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经CES联合氟哌啶醇治疗TD患儿中有效改善患儿抽动症状,可提升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 氟哌啶醇 多发性抽动障碍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脉冲微电流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
作者 朱辰霄 贾子航 +1 位作者 曾勇达 黄勇 《电子制作》 2025年第1期3-7,共5页
针对高精度直流微电流计无法准确捕捉动态微电流信号的局限性,以及电化学检测领域对微弱脉冲电流信号的分析需求,本文设计了一款检测pA级微弱脉冲电流信号的系统。该系统的硬件结构由微电流放大器、模数转换电路、低纹波电源电路和STM3... 针对高精度直流微电流计无法准确捕捉动态微电流信号的局限性,以及电化学检测领域对微弱脉冲电流信号的分析需求,本文设计了一款检测pA级微弱脉冲电流信号的系统。该系统的硬件结构由微电流放大器、模数转换电路、低纹波电源电路和STM32微处理器构成,软件系统中设计了数据采集、降噪优化算法。对该系统进行频率梯度实验和微电流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稳定实现pA级脉冲电流的测量,具有精度高、通频带宽和线性度优的特点,对脉冲微电流信号的检测与分析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微电流检测 电路增益 跨阻放大器 I-V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微电流刺激联合本森放松技术在首发抑郁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吕有良 朱俊芳 +2 位作者 王芳 蔡莹莹 郝以辉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096-1101,共6页
目的探讨经颅微电流刺激(CES)联合本森放松技术(BRT)对首发抑郁症患者神经递质、抑郁及躯体化症状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医学科收治的108例首发抑郁症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经颅微电流刺激(CES)联合本森放松技术(BRT)对首发抑郁症患者神经递质、抑郁及躯体化症状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医学科收治的108例首发抑郁症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36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药物治疗,于此基础上对照1组采取CES治疗,对照2组采取BRT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CES联合BRT治疗,连续治疗8周。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8周后的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试(RBAN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自杀意念量表(BSI-CV)及躯体症状群量表(PHQ-15)评分。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的神经递质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8周后,三组患者的神经递质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且治疗4周、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5-HT、DA、NE水平>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三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8周后,三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呈逐渐升高趋势,且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的HAMD、BSI-CV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8周后,三组患者的HAMD、BSI-CV评分呈逐渐降低趋势,且治疗4周、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BSI-CV评分<对照2组<对照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的PHQ-15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8周后,三组患者的PHQ-15评分呈逐渐降低趋势,且治疗4周、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PHQ-15评分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1组和对照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S联合BRT应用于首发抑郁症患者可发挥协同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递质水平,减轻抑郁及躯体化症状,降低自杀意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经颅微电流刺激 本森放松技术 神经递质 躯体化症状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载煤体微电流效应及煤岩动力灾害预警应用展望
5
作者 王恩元 李德行 +1 位作者 刘晓斐 王冬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95-706,共12页
利用建立的受载煤体微电流测试系统,开展不同加载条件下煤样微电流测试试验,研究揭示煤体受载变形微电流效应,分析煤体受载变形过程微电流响应特征,研究微电流与煤体力学行为间的定量关系,提出微电流法预测煤岩动力灾害的原理,结合现场... 利用建立的受载煤体微电流测试系统,开展不同加载条件下煤样微电流测试试验,研究揭示煤体受载变形微电流效应,分析煤体受载变形过程微电流响应特征,研究微电流与煤体力学行为间的定量关系,提出微电流法预测煤岩动力灾害的原理,结合现场实践结果,对微电流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结果表明,煤体受载变形能够产生微电流,微电流变化与应力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微电流与煤体力学行为(应力、应变、应变率等)紧密相关,在压密阶段和塑性变形阶段,微电流随应变率增加而增加,在弹性变形阶段随应力和应变线性增加;煤体在扰动载荷下能够产生随应力周期性变化的微电流,即脉动直流电,其变化与应力变化一致。微电流对煤体破坏具有较好的前兆响应,微电流在加速增加过程(塑性变形阶段)中的异常波动可作为煤体渐进性破坏的前兆特征,微电流在衰减过程中的脉冲式波动可作为煤体蠕变破坏的前兆特征。煤体受载微电流效应及现场应力梯度的存在,是矿井微电流测试的重要基础;微电流与煤体力学行为间的紧密相关性,是利用微电流技术观测煤岩体应力的重要前提;微电流对煤体破坏具有明显的前兆响应,是利用微电流技术预测预报煤岩动力灾害的重要保障。微电流技术具有响应灵敏度高、前兆信息明显和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在煤岩体应力观测及煤岩动力灾害预警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未来需进一步开展受载煤岩微电流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方面的研究,为发展煤岩动力灾害精准时空监测预警的微电流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载煤体 微电流 力学行为 前兆响应 监测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流促愈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唐仲钰 但年华 陈一宁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28,共12页
促进皮肤伤口及骨损伤的愈合是近年来促愈合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微电流促愈合因有效、快速的促愈合特性和良好的促愈合效果而受到研究人员关注。目前,有关微电流促愈合的研究可分为有源与无源两类。其中有源微电流促愈合因其便于控制... 促进皮肤伤口及骨损伤的愈合是近年来促愈合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微电流促愈合因有效、快速的促愈合特性和良好的促愈合效果而受到研究人员关注。目前,有关微电流促愈合的研究可分为有源与无源两类。其中有源微电流促愈合因其便于控制电流、电压等参数,主要用于促进慢性伤口的愈合;而无源微电流促愈合因其能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特点,主要用于促进骨损伤的愈合。有源微电流促愈合,以外源供电方式的不同为脉络,阐述了直流电、交流电及混合电刺激的效果和区别;无源微电流促愈合,以无源微电流来源方式的不同为基础,叙述了化学微电池、压电陶瓷、压电柔性材料和纳米发电机的原理及差异;并探讨了有关内在机理,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流促愈合 电刺激 压电陶瓷 压电柔性材料 纳米发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流对大鹏湾造礁石珊瑚种苗存活率及生长状况的影响
7
作者 张树乐 杨小东 +4 位作者 朱鸣 陈伯贵 谢子强 郑惠娜 肖宝华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8-257,共10页
为研究造礁石珊瑚种苗在微电流作用下的存活和生长状况,以深圳市大鹏半岛大鹏湾霜鹿角珊瑚(Acropora pruinosa)、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盾形陀螺珊瑚(Turbinaria peltata)、十字牡丹珊瑚(Pavona decussata)、膨胀蔷薇珊瑚(Montipo... 为研究造礁石珊瑚种苗在微电流作用下的存活和生长状况,以深圳市大鹏半岛大鹏湾霜鹿角珊瑚(Acropora pruinosa)、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盾形陀螺珊瑚(Turbinaria peltata)、十字牡丹珊瑚(Pavona decussata)、膨胀蔷薇珊瑚(Montipora turgescens)为研究对象,在300 d的实验周期内,将电压为6、12、18 V的微电流分别作用于造礁石珊瑚种苗,分析比较不同电压微电流作用下各种造礁石珊瑚种苗的存活率及生长情况。在实验期间海水中pH值、溶解氧和营养盐的变化范围不大,微电流作用后,珊瑚脱落率由3.33%-6.67%降低到0.00%-5.00%,其中澄黄滨珊瑚6、12 V电压实验组的珊瑚脱落率降至0;珊瑚种苗存活率由91.67%-93.33%提升到93.33%-98.33%。不同种类的造礁石珊瑚生长率和生长速度受微电流促进效果不同,霜鹿角珊瑚的生长率最高,十字牡丹珊瑚的生长率最低;当电压为12 V时,微电流对霜鹿角珊瑚、十字牡丹珊瑚、澄黄滨珊瑚、膨胀蔷薇珊瑚、盾形陀螺珊瑚的存活状况和生长速度影响效果最佳。微电流通过促进造礁石珊瑚组织的延伸,降低了造礁石珊瑚种苗培育过程中的脱落率,并提高了造礁石珊瑚种苗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流 造礁石珊瑚种苗 存活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电流探头在线标定的高精度便携式免拆信号发生器
8
作者 陈永伟 周新星 +1 位作者 周群 陈灿玉 《自动化与仪表》 2024年第3期113-116,136,共5页
在传统的通道校验或者通道检查过程中,需要将原有回路断开,再将信号发生器串入回路,实现信号的给定和调节。该方法效率低下,且存在人为失误的风险,将给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带来巨大影响。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免拆线信号发生器,具体包括电压... 在传统的通道校验或者通道检查过程中,需要将原有回路断开,再将信号发生器串入回路,实现信号的给定和调节。该方法效率低下,且存在人为失误的风险,将给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带来巨大影响。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免拆线信号发生器,具体包括电压(电流)检测回路、信号源模块、反馈控制与信号处理、显示等4部分。电压(电流)检测回路以高精度微电流传感器为核心,搭配24位的高精度A/D转换芯片,在激活测量模式并消除偏移的基础上,实现对待测通道中信息的高精度测量;信号源根据输入的信号类型和大小指令,灵活生成相应的信号输出;反馈控制与信号处理通过模型估算传感器和检测电路,实现传感器与信号发生器数据信息的解耦;显示则用于直观展示测量结果、显示输入信号的类型和大小,并提供数据存储功能,将免拆线信号源并接在线路回路的传感器端,调节给定的电压、电流或电阻信号。相比于传统方案,免拆线信号发生器装置在无需断开原有信号回路的基础上即可实现信号的给定和调节,且具有精度高、便携的优点,为通道校验或通道检查提供可靠、安全的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拆线信号发生器 电压 电流 电阻 高精度 微电流 便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微电流刺激联合盐酸丁螺环酮片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
9
作者 熊金水 钟涛 +1 位作者 支丽娜 邓能 《当代医学》 2024年第7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经颅微电流刺激联合盐酸丁螺环酮片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PS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抚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58例PS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9例。两组均给予利培酮治疗,在此基础... 目的探讨经颅微电流刺激联合盐酸丁螺环酮片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PS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抚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58例PS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9例。两组均给予利培酮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盐酸丁螺环酮片治疗,研究组给予经颅微电流刺激联合盐酸丁螺环酮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理状态[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社会功能缺陷[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6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MD、SDSS评分组间、时间、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6周,两组HAMD、SDSS评分均低于前一时间点,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9%,低于对照组的3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微电流刺激联合盐酸丁螺环酮片治疗PSD临床疗效显著,可缓解患者抑郁症状,强化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社会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 经颅微电流刺激 盐酸丁螺环酮片 心理状态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微电流探测仪在腹部肿瘤术中诊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赵青川 帝振宇 +4 位作者 周景师 何勇 赵威 王存香 高云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5年第3期140-142,共3页
目的使用一种微电流探测仪来观察腹部恶性肿瘤与Na+微电流的关系,为临床准确快速诊断肿瘤探索一种新方法。方法44例腹部肿瘤病人,男24例,女20例,年龄24~73岁,平均58岁。全部病例为中晚期病人,其中胃癌5例,肝癌8例,乳腺包块4例,腋窝包块... 目的使用一种微电流探测仪来观察腹部恶性肿瘤与Na+微电流的关系,为临床准确快速诊断肿瘤探索一种新方法。方法44例腹部肿瘤病人,男24例,女20例,年龄24~73岁,平均58岁。全部病例为中晚期病人,其中胃癌5例,肝癌8例,乳腺包块4例,腋窝包块2例,颈部包块1例,直肠癌1例,结肠癌5例,肾癌2例,肾上腺癌1例,卵巢癌2例,前列腺癌1例,子宫肌瘤1例,肝门部胆管癌9例,胆总管下端癌2例。采用钠离子微电流探测仪器,手术中检测10例,肿块标本离体后检测34例。检测部位包括正常组织、瘤组织表面和切面、周围淋巴结,比较肿瘤组织和同器官正常组织Na+微电流的变化,并对腹部肿瘤组织进行石蜡切片病理检查,明确其病变性质。结果43例(97.72%)癌组织和正常胆管组织Na+微电流有明显的差异,肿瘤组织Na+微电流均超过30μA,最高者达到60~70μA,正常组织多在20μA左右,没有一例超过30μA。结论利用细胞内阳离子差产生的微电流来诊断肿块的良恶性,快速、简捷、准确,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微电流探测仪 细胞分裂 腹部 肿瘤 诊断 钠离子微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直驱中速永磁同步发电机轴承发生微电流腐蚀的故障诊断分析
11
作者 王子顺 《太阳能》 2024年第5期101-108,共8页
轴承滚道形貌出现“搓衣板”纹路的故障模式是风电机组常见的主要故障之一。针对半直驱中速永磁同步发电机轴承发生微电流腐蚀故障,首先通过在线监测系统采集发电机轴承运行时的振动信号,然后对振动信号故障特征进行提取与诊断分析,研... 轴承滚道形貌出现“搓衣板”纹路的故障模式是风电机组常见的主要故障之一。针对半直驱中速永磁同步发电机轴承发生微电流腐蚀故障,首先通过在线监测系统采集发电机轴承运行时的振动信号,然后对振动信号故障特征进行提取与诊断分析,研究和复现轴承滚道微电流腐蚀的失效模式和故障发展历程,最后同步验证抑制轴电流的措施的有效性,以此保障风电机组健康可靠地运行。分析表明:该故障风电机组的发电机轴承滚道出现的“搓衣板”纹路并非轴承的主要失效模式,而是轴承滚道发生二次损伤的表现。随着时间推移,轴承滚道出现的损伤(浅坑)纹路逐渐重复叠加并变得更加清晰,说明该发电机的主要失效模式为轴承微电流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流腐蚀 半直驱中速永磁同步发电机 风电机组 轴承 振动信号 故障诊断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S微电流在面部美容领域的应用
12
作者 周亚 《日用电器》 2024年第11期166-170,177,共6页
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和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EMS微电流技术本身具备的非侵入、低痛、低副作用、易操作和有效性等优点,EMS微电流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面部美容领域。本文从其工作原理、作用机理、功效性、美容仪产品化应用等维度,综述... 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和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EMS微电流技术本身具备的非侵入、低痛、低副作用、易操作和有效性等优点,EMS微电流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面部美容领域。本文从其工作原理、作用机理、功效性、美容仪产品化应用等维度,综述了国内外的科研进展,综述了国内外的科研进展,以期对EMS微电流技术更深入的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S 微电流 电子肌肉刺激 美容仪 抗衰 促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pA级精密微电流发生装置设计
13
作者 姜荣甫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4年第12期124-126,共3页
设计了一种pA级精密微电流发生装置,包括电压输出电路、微电流发生电路和等电位电路,实现了1 pA至1μA的稳定输出,且误差小于5%。该装置以MCU利用ADC采集反馈来调控DAC输出精密电压,再经过微电流发生电路进行V/I转换,将电压转换为恒定... 设计了一种pA级精密微电流发生装置,包括电压输出电路、微电流发生电路和等电位电路,实现了1 pA至1μA的稳定输出,且误差小于5%。该装置以MCU利用ADC采集反馈来调控DAC输出精密电压,再经过微电流发生电路进行V/I转换,将电压转换为恒定微电流,最后通过等电位电路保证输出的稳定。模拟和数字部分的供电采取隔离设计,以避免数字信号引起串扰。该装置为高精度微电流应用提供了可靠技术支持,以期推动微电流技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流 V/I转换 皮安级 高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联合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疗效评估
14
作者 刘苏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61-064,共4页
研究分析治疗儿童抽动障碍采用针刺联合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儿童抽动障碍患儿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就诊60例,随机数字表分配患儿组别,对照组治疗采取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观察组应用针刺联合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治疗,... 研究分析治疗儿童抽动障碍采用针刺联合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儿童抽动障碍患儿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就诊60例,随机数字表分配患儿组别,对照组治疗采取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观察组应用针刺联合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治疗,分析疗效。结果 患儿神经递质水平对照组、观察组相比,后者予以治疗后患儿神经递质水平良好(P<0.05),患儿抽动障碍严重程度、抽动障碍病症反应中医症候积分,均显示观察组数据在于治疗实施后下降显著(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患儿抽动障碍复发率低(P<0.05)。结论 针刺联合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患有抽动障碍患儿在治疗实施后,能够使患儿神经递质水平、抽动障碍程度等改善予以充分促进,有良好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经颅微电流刺激 儿童抽动障碍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流电解灭菌抑藻箱在丘陵果园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胡皓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4年第6期101-105,共5页
微电流电解灭菌抑藻技术及装置可通过电解时电极上产生的一系列活性物质有效杀灭菌藻,最大限度地避免丘陵果园滴灌系统菌藻堵塞现象。为了寻求一种高效、环保的果园灭菌抑藻方法,文章对微电流电解灭菌抑藻箱进行优化,并通过试验验证其... 微电流电解灭菌抑藻技术及装置可通过电解时电极上产生的一系列活性物质有效杀灭菌藻,最大限度地避免丘陵果园滴灌系统菌藻堵塞现象。为了寻求一种高效、环保的果园灭菌抑藻方法,文章对微电流电解灭菌抑藻箱进行优化,并通过试验验证其杀灭菌藻的效果。试验结果显示,该装置菌藻杀灭率达91%,持续2 d,且对其他水质指标影响小。多次现场应用检测结果显示,微电流电解灭菌抑藻箱在江西省上犹县和德安县得以推广试用后,对当地典型集蓄雨水的处理能力约为1.5 m^(3)/h,菌藻灭活率达90%以上,降低了丘陵果园滴灌系统菌藻堵塞风险,为山区特色果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流电解技术 灭菌抑藻 丘陵果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联合情绪稳定剂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应用疗效
16
作者 唐艺洵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201-204,共4页
分析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联合情绪稳定剂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整理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本院收治的双向情感障碍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情绪稳定剂治疗,观察组应... 分析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联合情绪稳定剂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整理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本院收治的双向情感障碍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情绪稳定剂治疗,观察组应用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联合情绪稳定剂。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RMS评分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应用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联合情绪稳定剂治疗具有明显效果,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 情绪稳定剂 双相情感障碍 临床应用 疗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数字微电流仪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兆青 凌邦国 张建国 《南通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1期47-49,共3页
文章介绍了采用集成电路和4位LED数码管显示,并且具有测量精度高、灵敏度高、测量量程范围宽、适用范围广等特点的SD数字微电流仪的原理与设计,以及该微电流仪在物理实验中测量微电流和光强的典型应用实例。
关键词 数字微电流 集成电路 LED 数码管显示 物理实验 微电流测量 光电转换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式多量程微电流源数字计量仪及其应用
18
作者 李龙海 李维晖 +1 位作者 范朝霞 张宏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1-33,共3页
介绍了“简式多量程微电流源数字计量仪”的结构、原理及应用 .该仪器可用于测量光电管中光电流与真空电离规管中离子流计量电路等各种微电流源领域中 .
关键词 微电流 直流数字电压表 简式微电流源数字计量仪 物理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绝缘子芯棒在表面微电流作用下的水解 被引量:26
19
作者 王家福 高岩峰 梁曦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43-852,共10页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若干起复合绝缘子不明原因异常断裂事故,对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严峻挑战。为此,从芯棒水解导致复合绝缘子异常断裂的假设出发,进行复合绝缘子芯棒材料在表面微电流作用下的水解试验,对复合绝缘子...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若干起复合绝缘子不明原因异常断裂事故,对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严峻挑战。为此,从芯棒水解导致复合绝缘子异常断裂的假设出发,进行复合绝缘子芯棒材料在表面微电流作用下的水解试验,对复合绝缘子的这种异常断裂进行了实验室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模拟试验中的芯棒满足这种断裂现象的4个特征:1)芯棒质地变酥,颜色发生变化,形如朽木,玻璃纤维和树脂破碎;2)在高电压作用下,芯棒机械强度发生大幅下降;3)芯棒机械强度下降过程中,表面出现放电和温升现象;4)芯棒的机械强度下降是在没有外加机械载荷的条件下发生的。经分析,将复合绝缘子芯棒的酥朽断裂起始和发展过程分为水解潜伏期、水解发生期、水解发展期、放电发展期和失效发生期共5个阶段。复合绝缘子芯棒在表面电流作用下会加速水解:流过绝缘子芯棒表面的电流及芯棒表面的放电强度从水解发生期开始逐渐增大;到失效发生期,复合绝缘子芯棒表面形成明显的碳化通道,电流急剧增大,机械强度大幅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芯棒 异常断裂 粉化 微电流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的高频微电流传感器 被引量:14
20
作者 唐炬 宋胜利 +1 位作者 孙才新 李剑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20-524,共5页
通过建立的物理和数学模型 ,推导了用于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的高频微电流传感器的传递函数和频率特性计算公式 ,运用 Saber的交流小信号分析工具 ,研究了传感器线圈匝数、杂散电容和负载电阻的变化对通频带宽和灵敏度的影响 ,进一步分析了... 通过建立的物理和数学模型 ,推导了用于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的高频微电流传感器的传递函数和频率特性计算公式 ,运用 Saber的交流小信号分析工具 ,研究了传感器线圈匝数、杂散电容和负载电阻的变化对通频带宽和灵敏度的影响 ,进一步分析了与传感器通频带宽和灵敏度关系最为密切的参数。结合实际应用 ,给出了几种不同要求下线圈匝数和负载电阻的选择 ,最后 ,用建立的传感器模型仿真了典型的局部放电时域及频域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在线监测 电流传感器 微电流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