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吸附―化学还原法从含金废水快速回收金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海贤 林丽芹 黄加乐 《广州化学》 CAS 2015年第4期13-17,共5页
在室温下采用微生物吸附―化学还原法从含金废水中快速回收金,考察了p H值、反应时间、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AB)用量、大肠杆菌(ECCs)用量、还原剂抗坏血酸(AA)用量对金回收效果的影响,并通过TG-DTG、SEM和EDX进行表征。... 在室温下采用微生物吸附―化学还原法从含金废水中快速回收金,考察了p H值、反应时间、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AB)用量、大肠杆菌(ECCs)用量、还原剂抗坏血酸(AA)用量对金回收效果的影响,并通过TG-DTG、SEM和EDX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p H值为3.2、CTAB用量为5.0 mmol/L、ECCs用量为0.5 g/L、AA用量为0.5 mmol/L、反应时间为60 min时,金回收效果最佳。TG-DTG、SEM和EDX图分析说明聚集沉淀物是由金纳米线包裹菌体形成复合材料,金的回收率为97.61%。该过程操作工艺简单、金回收率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吸附―化学还原法 含金废水 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吸附-化学还原法制备金钯合金纳米线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海贤 张丽娟 +1 位作者 黄加乐 李清彪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共7页
采用微生物吸附-化学还原法,失效金、钯催化剂为原料,以大肠杆菌为模板、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保护剂、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制备金钯合金纳米线(Au-Pd NWs),用SEM、TEM、XPS、XRD 等技术对金钯合金纳米线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采用微生物吸附-化学还原法,失效金、钯催化剂为原料,以大肠杆菌为模板、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保护剂、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制备金钯合金纳米线(Au-Pd NWs),用SEM、TEM、XPS、XRD 等技术对金钯合金纳米线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大肠杆菌菌粉量为0.5 g/L、CTAB量为5.0 mmol/L、抗坏血酸浓度为1.0 mmol/L 反应条件下,当金钯摩尔比控制在3:1-1:3 之间,均有较大量纳米线生成,金钯摩尔比为1:1 时形貌最佳;CTAB 浓度对金钯合金纳米线直径影响较大.表征结果显示,金钯纳米线的晶面间距为0.232 nm,是一种具有面心立方(fcc)、多晶结构的双金属合金纳米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化学 废金钯催化剂 微生物吸附-化学还原法 金钯合金纳米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吸附-化学还原法合成金钯纳米线机理研究
3
作者 杨海贤 张丽娟 +1 位作者 黄加乐 李清彪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5-31,共7页
采用微生物吸附-化学还原法,以大肠杆菌(ECCs)为模板、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保护剂、抗坏血酸(AA)为还原剂制备金钯纳米线(Au-PdNWs),考察不同金钯摩尔比对合成金钯纳米材料的影响,并通过SEM、TEM、XRD等技术进行了表征,研究其... 采用微生物吸附-化学还原法,以大肠杆菌(ECCs)为模板、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保护剂、抗坏血酸(AA)为还原剂制备金钯纳米线(Au-PdNWs),考察不同金钯摩尔比对合成金钯纳米材料的影响,并通过SEM、TEM、XRD等技术进行了表征,研究其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吸附还原作用使ECCs在短时间内还原生成了少量Pd(0)和Au(0),大量的钯离子和金离子聚集在ECCs表面周围;还原剂AA的加入使ECCs表面成为优先成核位点,菌体表面基团与晶核相互作用阻止其迁移;在CTAB的作用下,菌体表面的纳米颗粒逐渐形成链状纳米中间结构,中间结构通过Ostwald熟化作用进一步形成Au-Pd纳米线。通过ECCs和CTAB协同作用,有利于一维纳米结构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化学 微生物吸附-化学还原法 金钯纳米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地球化学探测技术在巴彦呼舒断陷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4
作者 王江 王雪峰 +2 位作者 赵传军 陈鸿平 王杰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5-224,共10页
海拉尔盆地西部断陷带巴彦呼舒断陷具有多期复杂的构造建造和改造特征,形成了各种成因的断块、断鼻构造,以及不同类型的油气成藏模式。为了预测有利目标区的含油气性、识别油气藏的分布范围及油气性质,提高复杂断陷的油气探井成功率,基... 海拉尔盆地西部断陷带巴彦呼舒断陷具有多期复杂的构造建造和改造特征,形成了各种成因的断块、断鼻构造,以及不同类型的油气成藏模式。为了预测有利目标区的含油气性、识别油气藏的分布范围及油气性质,提高复杂断陷的油气探井成功率,基于轻烃微渗漏理论,应用微生物地球化学探测技术,包括微生物快速检测(MQS)、微生物油气检测(MOST)以及土壤酸解吸附烃油气检测(SSG)等石油地球化学和微生物学方法,开展勘探有利目标区之上地表表层的微生物值变化和酸解吸附烃异常的直接检测。研究表明微生物异常分布与已知含油气区、含油气井的对应关系良好,验证微生物地球化学探测技术在巴彦呼舒断陷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可靠性。通过MOST+SSG技术组合进一步确定有利异常区,认为巴彦呼舒断陷西部陡坡带是油气长期优势聚集区,微渗漏强度大。指出西部陡坡带的2个鼻状构造是下一步油气增储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酸解吸附 地球化学探测 油气检测 巴彦呼舒断陷 海拉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水体中生物膜不同化学组分与铅、镉最大吸附量的关系 被引量:25
5
作者 董德明 李鱼 +1 位作者 花修艺 张菁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379-1381,共3页
Adsorption of Cd and Pb to components of surface coatings developed in five natural waters(Jilin Province, China) was carried out.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content of Fe oxides on surface coatings is much higher ... Adsorption of Cd and Pb to components of surface coatings developed in five natural waters(Jilin Province, China) was carried out.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content of Fe oxides on surface coatings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Mn oxides. Langmuir isotherm is more suitable to describe the adsorption of Cd and Pb onto surface coatings. The maximum adsorption of Pb and Cd to surface coatings is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contents of Mn oxides and Fe oxides on surface coatings with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n=5, α =0.01), respectively, and to the content of aluminum oxides with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n=5, α =0.05), highlighting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metal oxide fraction for Pb and Cd adsorption to the surface coatings developed in the five natural waters. The result agrees with that previously obtained by selective extraction technique for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Fe and Mn oxides and organic materials in controlling Cd and Pb adsorption to surface coatings developed in Cayuga Lake(New York, U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 化学组分 最大吸附 自然水体 微生物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还原法制备凹土基核壳结构棒状镍粉 被引量:1
6
作者 周苏闽 茅雪娟 +1 位作者 吴大伟 周昌玉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3-25,29,共4页
以凹凸棒石棒晶作为内核,用液相沉积法包覆Ni制备核壳结构镍粉须先进行表面活化,目前多采用贵金属钯进行活化。本研究提出采用吸附-还原法活化,利用凹土优异的吸附性能,先在棒晶表面吸附Ni2+,再用还原剂将Ni2+还原成镍,构建初始活化锚点... 以凹凸棒石棒晶作为内核,用液相沉积法包覆Ni制备核壳结构镍粉须先进行表面活化,目前多采用贵金属钯进行活化。本研究提出采用吸附-还原法活化,利用凹土优异的吸附性能,先在棒晶表面吸附Ni2+,再用还原剂将Ni2+还原成镍,构建初始活化锚点,然后再进化学沉积制备出核壳结构镍粉。分析了吸附-还原活化法凹土基镍核壳结构棒状镍粉的制备机理。该法无需贵金属钯,降低了成本,简化了工艺,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沉积 凹土 核壳结构 活化 吸附还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技术在矿物选冶过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雨桐 艾光华 肖国圣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1-95,108,共6页
由于矿物逐渐被开采,优质矿物资源日益短缺,“贫、细、杂”矿物的选别回收亟待解决,人们对选矿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特殊的微生物本身或者其代谢物可以将矿物中的离子溶解出来,或者改变矿物的表面性质,并且,与传统选矿药剂和浸出剂... 由于矿物逐渐被开采,优质矿物资源日益短缺,“贫、细、杂”矿物的选别回收亟待解决,人们对选矿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特殊的微生物本身或者其代谢物可以将矿物中的离子溶解出来,或者改变矿物的表面性质,并且,与传统选矿药剂和浸出剂相比,微生物具有成本较低,对后续环境污染小的优势,因此,微生物浮选和微生物冶金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对微生物浸出、氧化、分解和微生物在矿物表面的吸附、化学反应及微生物细胞表面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浸出 氧化 分解 表面吸附 化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渗透膜的微生物污染防治措施的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覃娟 李巍 邵嘉慧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年第10期45-45,47,共2页
反渗透技术在海水淡化、各类水处理及水回用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但膜污染严重影响其更广泛的应用。反渗透膜污染主要包括无机盐结垢、有机物污染和微生物污染,其中微生物污染对膜的破坏性最为严重且最难控制。本文介绍了反渗透膜的微生... 反渗透技术在海水淡化、各类水处理及水回用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但膜污染严重影响其更广泛的应用。反渗透膜污染主要包括无机盐结垢、有机物污染和微生物污染,其中微生物污染对膜的破坏性最为严重且最难控制。本文介绍了反渗透膜的微生物污染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并对防治措施进行探讨,最后预测了主要防治措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 微生物污染 生物吸附及抑制工艺 杀生剂 化学清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还原法制备纳米片状银粉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洪超 李雪嵩 刘鹏 《黄金》 CAS 2018年第1期5-8,共4页
采用化学还原法,以稀硝酸银溶液为前驱体,通过两步法制备纳米片状银粉。试验考察了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用量、稀硝酸银溶液用量及吸附剂种类对纳米片状银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0.000 5 g,稀硝酸银溶液2 m L,CTAB、... 采用化学还原法,以稀硝酸银溶液为前驱体,通过两步法制备纳米片状银粉。试验考察了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用量、稀硝酸银溶液用量及吸附剂种类对纳米片状银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0.000 5 g,稀硝酸银溶液2 m L,CTAB、PVP和柠檬酸3种吸附剂协同作用条件下,制备的纳米片状银粉颗粒尺寸均匀,分散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还原法 纳米片状银粉 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硝酸银溶液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在温泉的硅化中的作用
10
作者 Kurt O.Konhauser Brian Jones +4 位作者 Vernon R. Phoenix Grant Ferris Robin W. Renaut 张国梁(译) 盖峥(校) 《AMBIO-人类环境杂志》 2004年第B12期528-534,共7页
最近的实验研究指出微生物在硅化作用中扮演被动的角色。构成细胞外表面的有机功能团只是充当聚合或胶质硅在吸附过程中的异质生长成核点、而且由于不同微生物具有不同的细胞超微结构化学,硅化作用的种属特性模式出现了。除了它们的模... 最近的实验研究指出微生物在硅化作用中扮演被动的角色。构成细胞外表面的有机功能团只是充当聚合或胶质硅在吸附过程中的异质生长成核点、而且由于不同微生物具有不同的细胞超微结构化学,硅化作用的种属特性模式出现了。除了它们的模板的作用,它们似乎并没有加快硅化作用的动力学过程,顶多它们对硅化作用的量只有些微的贡献。相反地,硅化作用源于超饱和热液流在温泉表面流出时发生的聚合。然而,微生物的确在温泉喷口周围形成硅质泉华(sinters)的构造方面施加了影响。不同的微生物有不同的生长模式,因而影响纹层作用(lamination)的风格,即影响泉华的原生孔隙度和后期成岩胶结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化作用 微生物 温泉 生长模式 动力学过程 吸附过程 结构化学 功能团 外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工分离技术讲座 第十章 生物吸附分离技术
11
作者 甘尉棠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5-66,共2页
金属离子与微生物细胞官能团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与生物吸附剂的性质有关,而且还依赖金属的溶液化学。因此,生物吸附重金属会受到许多物理和化学因素影响,如pH值、光、温度、金属离子浓度和共存离子影响,而且还受微生物细胞生理条件... 金属离子与微生物细胞官能团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与生物吸附剂的性质有关,而且还依赖金属的溶液化学。因此,生物吸附重金属会受到许多物理和化学因素影响,如pH值、光、温度、金属离子浓度和共存离子影响,而且还受微生物细胞生理条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讲座 化工分离 微生物细胞 现代 金属离子浓度 生物吸附 相互作用 溶液化学 因素影响 共存离子 生理条件 官能团 重金属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技术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分析
12
作者 杨彩蓉 《科技资讯》 2024年第10期180-182,共3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气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打好蓝天保卫战,化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大气污染治理中。在技术理论上,化学技术在大气污染治理中常用到催化法原理、吸收法原理和吸附法原理。在现实应用中,针对大气污染中常见的硫化物和氮...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气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打好蓝天保卫战,化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大气污染治理中。在技术理论上,化学技术在大气污染治理中常用到催化法原理、吸收法原理和吸附法原理。在现实应用中,针对大气污染中常见的硫化物和氮氧化物污染组分,分别阐述了在催化法、吸收法和吸附法原理作用下,各个化学技术的反应特点,旨在为研究学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技术 大气污染 催化法 还原法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化学检验、临床检验
13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1998年第8期22-22,共1页
9828561 改良的放射性变态反应性吸附试验记分与皮肤试验结果的关系/Tandy JR∥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1996.115(1).-42~45 一军大9828562 使用及滥用常规工具性微生物学:美国病理学家协会对601个研究所的Q检验值的研究/Valenste... 9828561 改良的放射性变态反应性吸附试验记分与皮肤试验结果的关系/Tandy JR∥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1996.115(1).-42~45 一军大9828562 使用及滥用常规工具性微生物学:美国病理学家协会对601个研究所的Q检验值的研究/Valenstein P∥ArchPathol Lab Med.-1996,120(2).-206~2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具性 生物化学检验 变态反应性 微生物 放射性 吸附试验 试验结果 病理学家 临床检验 检验值
全文增补中
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与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迟彩霞 孔祥慧 +5 位作者 乔秀丽 陈洪玉 孙红梅 田军 刘旭阳 赵九蓬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44-947,共4页
以氧化石墨烯为前驱体,抗坏血酸为还原剂,通过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出石墨烯气凝胶。采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氮气吸附脱附曲线等对制备的石墨烯气凝胶进行了表征。将制备的石墨烯气凝胶用于吸附甲苯,... 以氧化石墨烯为前驱体,抗坏血酸为还原剂,通过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出石墨烯气凝胶。采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氮气吸附脱附曲线等对制备的石墨烯气凝胶进行了表征。将制备的石墨烯气凝胶用于吸附甲苯,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和循环使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气凝胶 化学还原法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锰矿物的生物成因及其性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5
作者 刘凡 冯雄汉 +3 位作者 陈秀华 邱国红 谭文峰 贺纪正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6-73,共8页
土壤中的氧化锰矿物是原生矿物风化和成土过程的产物,是最具反应活性的一类矿物,决定着环境中许多物质的形态、迁移和转化,在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形成机制和环境效应备受关注。已有的研究表明,环境中氧化锰的形成... 土壤中的氧化锰矿物是原生矿物风化和成土过程的产物,是最具反应活性的一类矿物,决定着环境中许多物质的形态、迁移和转化,在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形成机制和环境效应备受关注。已有的研究表明,环境中氧化锰的形成与微生物作用紧密相关,微生物作用可使自然环境中的Mn(Ⅱ)氧化速率提高105倍。参与Mn(Ⅱ)氧化的微生物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已知的典型锰氧化细菌分布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或厚壁菌门,它们均通过胞外聚合物中的多铜氧化酶来催化氧化Mn(Ⅱ)。细菌氧化Mn(II)成Mn(Ⅳ)是酶催化的两个连续的快速单电子传递过程,Mn(Ⅲ)在溶液中以与酶结合的瞬时中间态出现。生物形成氧化锰的最初形态为层状锰矿物,与δ-MnO2或酸性水钠锰矿很类似,且结晶弱,粒径小,锰氧化度高,结构中的八面体空穴多,因而比化学形成的氧化锰具有更强的吸附、氧化等表面活性。环境中Mn(Ⅱ)微生物氧化及形成的Mn(Ⅲ)中间体与碳、氮、硫等生命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的关系令人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锰矿物 Mn(Ⅱ)微生物氧化 锰细菌 生物成因 多铜氧化酶 环境效应 表面化学性质 吸附 氧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城红球菌对微细粒赤铁矿的吸附-絮凝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慧芬 肖晶晶 +1 位作者 王峰 张露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74-879,共6页
采用重力沉降方法探讨红城红球菌通过吸附-絮凝作用沉降微细粒赤铁矿的可能性及其效果,并采用Zeta电位、显微镜、红外光谱分析红城红球菌在赤铁矿表面的吸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红城红球菌在赤铁矿表面的吸附可使赤铁矿发生沉降,沉降效... 采用重力沉降方法探讨红城红球菌通过吸附-絮凝作用沉降微细粒赤铁矿的可能性及其效果,并采用Zeta电位、显微镜、红外光谱分析红城红球菌在赤铁矿表面的吸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红城红球菌在赤铁矿表面的吸附可使赤铁矿发生沉降,沉降效果较好的矿浆pH为5~7、红城红球菌用量为30mg/L。红城红球菌在赤铁矿表面的吸附降低了赤铁矿表面的电性,使赤铁矿-赤铁矿颗粒间容易形成絮团。形成的赤铁矿絮团粒度越大、结构越紧密,赤铁矿的沉降效果越好。红城红球菌通过本身基团吸附在赤铁矿表面,其中羟基(—OH)、亚甲基(—CH2)、氨基(—NH2)、甲基(—CH3)、醚基(C—O—C)官能团在赤铁矿表面的吸附属于物理吸附,而羧基(—COOH)在赤铁矿表面的吸附属于化学吸附。红城红球菌对微细粒赤铁矿具有吸附-絮凝双重作用,可作为微细粒赤铁矿的絮凝剂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城红球菌 微生物 赤铁矿 絮凝 物理吸附 化学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述低成本吸附剂处理含重金属废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杜杰 张诚 《粉煤灰综合利用》 CAS 2006年第5期49-52,共4页
关键词 含重金属废水 吸附 含重金属离子废水 活性炭纤维 氧化还原法 离子交换法 化学沉淀法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处理用磁性吸附材料研发引人注目
18
《广州化工》 CAS 2017年第3期176-176,共1页
水体污染的传统治理方法有化学沉淀法、电化学法、氧化还原法、生物法和气浮法等。这些治理方法的缺点是成本高、产生的污泥量大、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等。吸附法操作简单,治理效果好,消耗材料少.成本低,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轻。磁... 水体污染的传统治理方法有化学沉淀法、电化学法、氧化还原法、生物法和气浮法等。这些治理方法的缺点是成本高、产生的污泥量大、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等。吸附法操作简单,治理效果好,消耗材料少.成本低,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轻。磁性吸附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性材料,对重金属离子和有毒害作用的有机物具有快速、高效、超强的吸附分离性能,并可再生利用,是重金属废水及有毒有害有机物废水处理的较理想的材料.并可应用于生物医药方面。因此其研发引人注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材料 废水处理 研发 磁性 治理效果 二次污染 化学沉淀法 氧化还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8
19
作者 马骉 蒲晓林 张舒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45,47,共5页
通过对国内外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的调查研究,重点论述了吸附技术、电化学技术、固液分离技术、固化技术和微生物处理技术的机理和进展。对未来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关键词 废弃钻井液 吸附 化学 絮凝 固化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高氯酸盐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燕燕 吴耀国 +2 位作者 晁吉福 孙伟民 陈培榕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共4页
综述了活性炭及改性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及化学还原法处理含高氯酸盐废水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异养微生物法与自养微生物法等技术在处理含高氯酸废水方面的作用和功效等。基于含高氯酸盐废水的化学特点及水环境污染防治学科的发... 综述了活性炭及改性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及化学还原法处理含高氯酸盐废水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异养微生物法与自养微生物法等技术在处理含高氯酸废水方面的作用和功效等。基于含高氯酸盐废水的化学特点及水环境污染防治学科的发展趋势,指出了相关研究中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氯酸盐 废水处理 活性炭 化学还原法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