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线加压溶剂微提取-湍流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管花肉苁蓉中3种苯乙醇苷 被引量:5
1
作者 宋青青 刘瑶 +3 位作者 张玲玲 周利 屠鹏飞 宋月林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72-576,共5页
建立了在线加压溶剂微提取-湍流色谱-高效液相色谱(online PLME-TFC-HPLC)法,并将其应用于管花肉苁蓉中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和异毛蕊花糖苷3种苯乙醇苷类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微量样品粉末(0.5 mg)置于空预柱芯中并用正相硅胶填充,得... 建立了在线加压溶剂微提取-湍流色谱-高效液相色谱(online PLME-TFC-HPLC)法,并将其应用于管花肉苁蓉中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和异毛蕊花糖苷3种苯乙醇苷类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微量样品粉末(0.5 mg)置于空预柱芯中并用正相硅胶填充,得到提取池后装入预柱套(Security Guard^(TM))。将预柱套置于70℃柱温箱中,将一根长聚醚醚酮(PEEK)管线(1 000 mm×0.13 mm)连于预柱套末端,采用0.1%(v/v)甲酸水为提取溶剂,以2.5mL/min的速度流经PEEK管线,产生高压,实现管花肉苁蓉的在线加压溶剂微提取,通过TurboFlow cyclone色谱柱在线净化和富集。引入两个电子六通阀,将整个分析过程分为提取阶段和洗脱阶段,并在洗脱阶段将TurboFlow cyclone色谱柱中的分析物反冲至Capcell PAK C_(18)AQ分析柱上,以0.1%(v/v)甲酸水-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以340 nm为检测波长同时定量分析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和异毛蕊花糖苷3种苯乙醇苷类成分。结果表明,3种苯乙醇苷类在1~2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定量限分别为0.50 mg/L(松果菊苷)、0.25 mg/L(毛蕊花糖苷)和0.38 mg/L(异毛蕊花糖苷),加标回收率为83.13%~114.00%,相对标准偏差为1.89%~13.34%。该方法简便、快速、可靠,不仅节约了药材和溶剂的使用量,而且极大地简化了前处理方法,省时省力,同时显著降低了化学成分在提取过程中降解的几率,适用于管花肉苁蓉中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加压溶剂微提取 湍流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苯乙醇苷 管花肉苁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液液微提取环境水样中的三嗪类除草剂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影 汪子明 +5 位作者 任瑞冰 肖瑶 游景艳 高仕谦 张寒琦 于爱民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79-983,共5页
采用微波辅助-液液微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的三嗪类除草剂。优化了提取溶剂的种类和体积、样品溶液的pH值、盐的浓度、提取时间、微波功率、振荡时间和离心速度等实验条件。在20mL水样中,加入200μL1-己基-3-甲基咪唑六氟... 采用微波辅助-液液微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的三嗪类除草剂。优化了提取溶剂的种类和体积、样品溶液的pH值、盐的浓度、提取时间、微波功率、振荡时间和离心速度等实验条件。在20mL水样中,加入200μL1-己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提取剂),控制NaCl的含量为3%(m/V),在300W时常压微波提取加热1min,振荡15min。提取完成后,在冰水浴中冷却20min后,以8000r/min离心5min。在最佳实验条件下,5种除草剂在2.5~6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在0.9972~0.9991之间;检出限为0.56~1.44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辅助-液液微提取 三嗪类除草剂 离子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脉饮超微提取液中人参成分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文惠玲 李曼莎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09-1311,共3页
目的:建立生脉饮高压差超微提取液中人参成分的质量标准,比较不同工艺制备的提取液中人参相关成分的差异。方法:用TLC法对生脉饮中人参二醇和人参三醇进行鉴别,用HPLC法对生脉饮中人参皂苷Rg1、Re和Rb1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所建立的方法... 目的:建立生脉饮高压差超微提取液中人参成分的质量标准,比较不同工艺制备的提取液中人参相关成分的差异。方法:用TLC法对生脉饮中人参二醇和人参三醇进行鉴别,用HPLC法对生脉饮中人参皂苷Rg1、Re和Rb1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为生脉饮高压差超微提取液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高压差法比渗漉法提取的人参皂苷更多,成分更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饮 高压差超微提取 TLC HPLC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微提取及其在滥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4
作者 刘本 常忆凌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13-315,共3页
关键词 固相微提取 滥用药物分析 应用 生物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提取当归阿魏酸工艺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段钧龄 李春华 《亚太传统医药》 2011年第3期32-34,共3页
目的:比较当归超微提取和常规提取工艺,并优化超微提取工艺,解决超微提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溶剂和提取料液比4个因素进行优化,确定最优工艺。结果:超微提取的最优工艺为料液比1:20,提... 目的:比较当归超微提取和常规提取工艺,并优化超微提取工艺,解决超微提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溶剂和提取料液比4个因素进行优化,确定最优工艺。结果:超微提取的最优工艺为料液比1:20,提取时间1h,溶剂的浓度70%,提取温度90℃,比常规提取可缩短1/2时间。结论:超微提取能明显节约时间,且提取率可高出40%左右,节约了成本,如能解决提取中的一些问题,工业化前景将更为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阿魏酸 正交试验 微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微提取技术在天然有机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6
作者 库尔班尼亚孜.麦提图尔荪 朱艳 《当代化工研究》 2016年第9期123-124,共2页
天然产物中所含有机成分种类复杂,为了实现对天然有机成分快速高效地研究利用,需要通过提取技术对天然产物进行有效地分离提纯。文中综述了一些新型微提取技术,固相微萃取、基体分散固相萃取技术、磁性固相微萃取技术、泡腾固相微萃取... 天然产物中所含有机成分种类复杂,为了实现对天然有机成分快速高效地研究利用,需要通过提取技术对天然产物进行有效地分离提纯。文中综述了一些新型微提取技术,固相微萃取、基体分散固相萃取技术、磁性固相微萃取技术、泡腾固相微萃取和液相微萃取,并对固相微萃取和液相微萃取进行详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提取技术 固相萃取 液相萃取 天然有机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提取—离子色谱法快速测定干红葡萄酒中亚硫酸盐
7
作者 王志宏 吕斐 +2 位作者 倪永付 曹鹏 张鸿伟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33,共5页
目的:结合离子色谱法的优势,对国标方法蒸馏前处理进行改进,建立一种快速测定干红葡萄酒中亚硫酸盐的微提取—离子色谱准确定量的检测方法。方法:样品通过微提取装置释放出二氧化硫,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亚硫酸根,再将其氧化为硫酸根,... 目的:结合离子色谱法的优势,对国标方法蒸馏前处理进行改进,建立一种快速测定干红葡萄酒中亚硫酸盐的微提取—离子色谱准确定量的检测方法。方法:样品通过微提取装置释放出二氧化硫,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亚硫酸根,再将其氧化为硫酸根,经0.45μm滤膜过滤除杂后,用离子色谱仪进行测定。结果:亚硫酸根离子质量浓度为1.0~50 mg/L亚硫酸根浓度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检出限为0.24 mg/L。添加不同水平硫酸盐加标回收率平均值为95.2%~99.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6.84%~8.65%。结论:该方法的前处理操作简单、快速,杂质干扰明显减少,适合批量样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提取 离子色谱法 干红葡萄酒 亚硫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CT扫描的砂砾岩孔隙结构表征
8
作者 徐雯硕 梁利喜 +2 位作者 缑健儒 丁乙 刘向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9-1007,共9页
针对砂砾岩渗透性差、颗粒大小混杂、孔隙结构复杂的特点,利用CT(computed tomography)扫描及三维重构技术对玛湖乌尔禾组砂砾岩的孔隙结构特征及连通性展开研究,通过建立结合常规阈值分割与顶帽算法的孔隙结构提取方法,解决了微裂缝难... 针对砂砾岩渗透性差、颗粒大小混杂、孔隙结构复杂的特点,利用CT(computed tomography)扫描及三维重构技术对玛湖乌尔禾组砂砾岩的孔隙结构特征及连通性展开研究,通过建立结合常规阈值分割与顶帽算法的孔隙结构提取方法,解决了微裂缝难以提取的难题。研究发现,乌尔禾组砂砾岩主要以粒间孔隙、溶蚀孔隙和微裂缝为主,三维结构以片状和孤立结构为主。砂砾岩样品等效半径小于30μm的孔隙虽然占比较高,但其对总孔隙体积的贡献却相对较低,而大于60μm的孔隙虽然较少,但其占据着总孔隙体积50%以上,为主要储集空间。实验样品以Ⅲ级连通域为主,有较好的连通性,有利于油气的聚集和开采。强非均质砂砾岩孔隙结构特征的研究对深入了解砂砾岩孔隙结构特征、寻找和开发砂砾岩油气藏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砂砾岩 乌尔禾组 裂缝提取 孔隙结构 连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日葵种子不同部位微量提取DNA用于PCR的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刘杰 熊艳文 +3 位作者 刘公社 齐冬梅 李芳芳 汪恩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615-619,共5页
探索了从向日葵成熟种子的单粒种子、1 /2种子、1 /4种子、1 /8种子中提取 DNA的方法 ,结果表明 ,无论是从单粒种子、1 /2种子、1 /4种子还是 1 /8种子都能提取质量较好的DNA,对所有提取的 DNA进行 RAPD分析 ,都能得到扩增产物。 1 /8... 探索了从向日葵成熟种子的单粒种子、1 /2种子、1 /4种子、1 /8种子中提取 DNA的方法 ,结果表明 ,无论是从单粒种子、1 /2种子、1 /4种子还是 1 /8种子都能提取质量较好的DNA,对所有提取的 DNA进行 RAPD分析 ,都能得到扩增产物。 1 /8种子提取的 DNA量可保证用于 2次 PCR扩增。从种子的不同部位提取的 DNA与从幼苗中提取的 DNA用于RAPD分析 ,所得结果一致。说明直接从微量向日葵种子提取 DNA应用于分子检测是可行的。但直接从向日葵果皮中提取 DNA的技术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种子 DNA 提取 微提取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超微粉碎法提取麻黄碱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付廷明 乐康 +2 位作者 贺建东 王天瑶 郭立玮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09年第6期43-45,共3页
目的研究湿法超微法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的可行性。方法以麻黄碱为研究对象,使用湿法振动超微粉碎技术提取麻黄中的麻黄碱。通过激光光散射与扫描电镜研究了湿法超微提取的微观机理;HPLC指纹图谱技术比较了湿法超微提取与常规回流提取物的... 目的研究湿法超微法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的可行性。方法以麻黄碱为研究对象,使用湿法振动超微粉碎技术提取麻黄中的麻黄碱。通过激光光散射与扫描电镜研究了湿法超微提取的微观机理;HPLC指纹图谱技术比较了湿法超微提取与常规回流提取物的成分差异。结果湿法超微提取可以快速有效的提取有效成分,整个提取过程在5~10min内完成。与常规回流提取物的有效成分的种类与含量均基本相同。结论湿法超微提取可以用于中药植物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整个过程快速简捷,适于工业化生产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超微提取 麻黄碱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龙芩草微乳提取液体外抗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晓艳 刘帅 +3 位作者 李妍 顾立刚 刘晓婷 杜红 《天津中医药》 CAS 2016年第3期172-176,共5页
[目的]考察生物相容性微乳及复方龙芩草微乳提取液体外抗H1N1流感病毒的效果。[方法]运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检测微乳和复方龙芩草微乳提取液对A549细胞的最大无毒浓度(TC_0)及半数抑制浓度(TC_(50)),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PE)法表... [目的]考察生物相容性微乳及复方龙芩草微乳提取液体外抗H1N1流感病毒的效果。[方法]运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检测微乳和复方龙芩草微乳提取液对A549细胞的最大无毒浓度(TC_0)及半数抑制浓度(TC_(50)),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PE)法表示药物对病毒感染细胞的作用,MTT法检测细胞病变抑制率(ER)。采用Probit回归法计算受试药物在体外抗H1N1流感病毒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和治疗指数(TI)。[结果]微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H1N1流感病毒对细胞的感染作用,IC_(50)为769.178 mg/L(以含微乳量计),TI为9.078;复方龙芩草微乳提取液具有显著的抗H1N1流感病毒的效果,当浓度为1 250 mg/L(以含微乳量计)时,抗病毒效率达到91.37%,IC_(50)为314.808 mg/L,TI为20.889。[结论]复方龙芩草微乳提取液体外抗H1N1流感病毒的效果显著,微乳具有一定的抗流感病毒的效果,在复方龙芩草微乳提取液中或许起到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龙芩草 提取 H1N1 流感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叶中矿质元素的盐酸微沸提取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爱华 焦必宁 王成秋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07-1110,共4页
植物性样品矿质元素分析的前处理方法中,湿消化时间长、污染大,干灰化易损失,微波消化仪器成本高、样品处理量有限等,而稀盐酸微沸提取可有效克服这些弊端。以成熟柑橘叶片为材料,采用稀盐酸加热微沸1次提取多种矿质元素,并用原子吸收... 植物性样品矿质元素分析的前处理方法中,湿消化时间长、污染大,干灰化易损失,微波消化仪器成本高、样品处理量有限等,而稀盐酸微沸提取可有效克服这些弊端。以成熟柑橘叶片为材料,采用稀盐酸加热微沸1次提取多种矿质元素,并用原子吸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用1 mol.L-1盐酸微沸30 min即能充分提取柑橘叶片中除Fe元素外的K、Ca、Mg、Zn、Mn和Cu元素。与传统硝酸-高氯酸湿消化法相比,除Fe元素提取量偏低外,其他元素的检测结果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以标准物质番茄叶(ESP-1)进行验证,结果与标准值相符。因此,稀盐酸微沸提取柑橘叶片中多种矿质元素的方法简便可靠,检测成本低,环境污染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叶 矿质元素 盐酸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液液提取或固相萃取法净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葡萄酒中19种农药多残留 被引量:18
13
作者 王金芳 栾鸾 +2 位作者 王正全 江树人 潘灿平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430-1434,共5页
建立了红葡萄酒中19种农药多残留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选择离子模式进行监测的检测方法,比较了同相萃取(SPE)和微液液提取(MLLE)两种前处理方法并考察了基质效应。两种方法在0.01~1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7... 建立了红葡萄酒中19种农药多残留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选择离子模式进行监测的检测方法,比较了同相萃取(SPE)和微液液提取(MLLE)两种前处理方法并考察了基质效应。两种方法在0.01~1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7。在0.01~1.0mg/kg添加水平范周内,SPE法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在77.8%~109.1%之间(四螨嗪为137.5%);MLLE法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在83.3%~116.7%之间(四螨嗪为43%)。SPE法的最低检出限(LOD)0.001~0.01mg/kg之间,定量检出限(LOQ)为0.005~0.05mg/kg,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MLLE法为LOD在0.02~0.10mg/kg,LOQ为0.06~0.30mg/kg,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4%。所有目标化合物均存在基质增强效应,可用基质匹配标准溶液来减少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液提取 同相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红葡萄酒 多残留 基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提取物亚微乳中的游离脂肪酸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史亚军 施俊辉 +2 位作者 刘剑云 唐梅 杨明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建立测定黄芩提取物亚微乳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滴定法,分别对线性、范围、稳定性、重复性、回收率进行了研究;并对样品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该方法稳定性、重复性、回收率均符合要求,游离脂肪酸浓度在0.625~20 mmol/L... 目的建立测定黄芩提取物亚微乳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滴定法,分别对线性、范围、稳定性、重复性、回收率进行了研究;并对样品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该方法稳定性、重复性、回收率均符合要求,游离脂肪酸浓度在0.625~20 mmol/L(R2=0.993 2)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样品中游离脂肪酸平均含量为10.45 mmol/L,原料中总含量为4.23 mmol/L。结论该法灵敏、准确、可靠,适用于该制剂中游离脂肪酸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定法 黄芩提取物亚 游离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切助互作技术辅助提取穿心莲内酯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宋春娜 王洋 +1 位作者 金礼吉 徐永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638-2641,共4页
目的研究微切助互作技术辅助提取穿心莲内酯的最佳工艺。方法以穿心莲内酯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考察微切助互作技术辅助提取穿心莲内酯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最佳工艺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穿心莲内酯含量。结果... 目的研究微切助互作技术辅助提取穿心莲内酯的最佳工艺。方法以穿心莲内酯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考察微切助互作技术辅助提取穿心莲内酯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最佳工艺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穿心莲内酯含量。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Na2CO3助剂用量3%(W/W),研磨时间为45 min(物料粒度D95≤44μm),水作溶剂,料液比为1∶60(g∶ml)。该工艺条件下,穿心莲内酯提取率比热回流法提高23.2%。结论微切助互作技术辅助提取具有提取率高、时间短、无需加热、乙醇用量少等特点,是提取穿心莲内酯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助互作技术辅助提取 穿心莲 穿心莲内酯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银杏叶提取物缓释微丸黄酮和内酯含量 被引量:3
16
作者 苏明武 杨欣 赵君 《中国药师》 CAS 2008年第12期1460-1462,共3页
目的:测定银杏叶提取物缓释微丸中总黄酮醇苷和萜类内酯银杏内酯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Aglient C_(18)(250mm×4.6mm,5μm);流动相分别为甲醇-0.4%磷酸溶液(52:48)、甲醇-水(35:65);流速1.0ml·min^(-1... 目的:测定银杏叶提取物缓释微丸中总黄酮醇苷和萜类内酯银杏内酯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Aglient C_(18)(250mm×4.6mm,5μm);流动相分别为甲醇-0.4%磷酸溶液(52:48)、甲醇-水(35:65);流速1.0ml·min^(-1)。结果: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和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B、C等4种内酯均能得到较好的分离效果,线性关系良好。结论:本方法准确稳定、灵敏度及重复性较好,能够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缓释 总黄酮醇苷 萜类内酯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葛根微乳提取物对链脲佐菌素2型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田红艳 许蕊蕊 《西部中医药》 2023年第5期6-11,共6页
目的:优化微乳超声提取葛根中总黄酮和总多糖的最佳条件,比较不同产地葛根微乳提取物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引起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以总黄酮和总多糖的提取率综合评分为指标,... 目的:优化微乳超声提取葛根中总黄酮和总多糖的最佳条件,比较不同产地葛根微乳提取物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引起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以总黄酮和总多糖的提取率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法优化微乳超声提取的最佳条件,通过STZ诱导建立T2DM小鼠模型,以二甲双胍为阳性对照药,对比湖南、陕西、湖北和山西地区葛根对T2DM小鼠的降血糖作用。记录各组小鼠第0、4、8、14天非空腹血糖值,第1、2、4、6、8、10、12、14天进食量,第0、2、4、6、8、10、12、14天体质量,并观察小鼠大小便和精神状态。结果:微乳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溶剂物料比:6.8倍,提取时间:68 min,提取功率:520 W;湖北地区葛根总黄酮和总多糖提取率最高,分别为4.40%和8.50%。湖北地区葛根微乳对T2DM小鼠的治疗效果最佳。结论:该微乳超声提取工艺稳定、操作简便、提取率高,且湖北地区葛根微乳提取物所含总黄酮和总多糖高于其他3个产地,其对降低STZ致T2DM小鼠血糖的作用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乳超声提取 不同产地 葛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龙芩草微乳提取液有效成分体外抗H1N1流感病毒的药效研究
18
作者 刘晓艳 李妍 +4 位作者 刘帅 李卫飞 顾立刚 刘晓婷 杜红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49-54,共6页
目的研究复方龙芩草微乳提取液中有效成分体外抗H1N1流感病毒增殖的作用,观察微乳提取液中有效成分对流感病毒的抑制率。方法用均匀设计法安排实验,MTT法检测药物对H1N1流感病毒致A549细胞病变的抑制效率(ER),以ER为指标,运用Minitab17... 目的研究复方龙芩草微乳提取液中有效成分体外抗H1N1流感病毒增殖的作用,观察微乳提取液中有效成分对流感病毒的抑制率。方法用均匀设计法安排实验,MTT法检测药物对H1N1流感病毒致A549细胞病变的抑制效率(ER),以ER为指标,运用Minitab17软件建立数学模型得出各因素之间的回归方程,分析各成分对ER的作用关系并优选出具有最佳抗H1N1流感病毒效果的有效成分比例。结果复方成分中,黄芩苷发挥最显著的抗病毒作用,甘草苷对细胞病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5种成分对ER存在协同或制约性的关系。每毫升药液含甘草苷、黄芩苷、亮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分别为13.94μg、49.44μg、0.23 mg、1.25 mg、2.50 mg时ER值最佳,经验证ER值为85.34%±4.72%。结论复方龙芩草微乳提取液有效成分的优化组合能较好发挥抗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龙芩草 提取 均匀设计 H1N1流感病毒 A549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LS-SVDR和SPPCS的CEEMD的滚动轴承微故障特征提取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波 周凤星 +2 位作者 马娅婕 严保康 黎会鹏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6-146,226-227,共12页
针对互补集总经验模态分解(complementary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CEEMD)在处理非平稳随机信号时能够有效地消除模态混叠,却仍然存在包络拟合过冲/欠冲和端点效应问题,提出了同伦-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双回归(homotopy ... 针对互补集总经验模态分解(complementary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CEEMD)在处理非平稳随机信号时能够有效地消除模态混叠,却仍然存在包络拟合过冲/欠冲和端点效应问题,提出了同伦-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双回归(homotopy least squares-support vector double regression,简称HLS-SVDR)的保形分段三次样条(shape-preserving piecewise cubic spline,简称SPPCS)的完备CEEMD改进方法。首先,使用SPPCS插值法消除在构造上、下包络曲线过程中产生的拟合过冲/欠冲问题,获得有效的包络线;其次,使用HLS-SVDR对各层信号极值点的包络均值曲线两端进行左、右预测覆盖以抑制端点效应;最后,将该方法用于滚动轴承的微故障特征提取的实例分析中。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更有效地提取滚动轴承微故障特征,实现了一种既保持CEEMD原有特性,同时又能够抑制过冲/欠冲和端点效应的完备CEEMD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备互补集总经验模态分解 过冲/欠冲 端点效应 保形分段三次样条 同伦-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双回归 故障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提取物亚微乳中磷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世彬 史亚军 +2 位作者 施俊辉 黄娟 杨明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70-71,82,共3页
目的:建立黄芩提取物亚微乳中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磷酸二氢钾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620 nm波长处测定亚微乳中磷含量。结果:磷酸二氢钾在0.0396~0.0277 mg/mL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RSD为0.51%,稳定性0.... 目的:建立黄芩提取物亚微乳中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磷酸二氢钾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620 nm波长处测定亚微乳中磷含量。结果:磷酸二氢钾在0.0396~0.0277 mg/mL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RSD为0.51%,稳定性0.33%,重复性RSD为0.38%,平均回收率为98.98%、RSD为1.59%。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黄芩提取物亚微乳中磷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提取物亚 紫外分光光度法 磷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