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氟尿嘧啶毫微型胶囊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潘卫三 胡晋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80-285,共6页
用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制备了毫微型胶囊——抗癌药物新剂型。以5-氟尿嘧啶为模型药物所制得的毫微囊最大粒子直径为338nm。建立了凝胶色谱法测定包封率的新方法,5-氟尿嘧啶的包封率达40.9%。通过小鼠尾静脉注射,测得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的LD_... 用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制备了毫微型胶囊——抗癌药物新剂型。以5-氟尿嘧啶为模型药物所制得的毫微囊最大粒子直径为338nm。建立了凝胶色谱法测定包封率的新方法,5-氟尿嘧啶的包封率达40.9%。通过小鼠尾静脉注射,测得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的LD_(50_=267.7 mg/kg。制成毫微囊后,5-氟尿嘧啶对S_(180),Hep S以及EAC的抗癌活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尿嘧啶 微型胶囊 抗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胶囊载体局部介入治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平康 赵玲 +5 位作者 游东白 王建军 黄天保 张清言 宋健功 郝文澜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54-255,共2页
用微型胶囊包裹的抗癌药载体(简称微囊载体),分有磁性和无磁性二种。用此种载体局部介入治疗恶性肿瘤是一种靶向治疗的新途径。由于微囊载体优良的缓释性,从而明显提高疗效、降低毒性。从1990年2月至今我们用该法对91例恶性肿瘤进行了治... 用微型胶囊包裹的抗癌药载体(简称微囊载体),分有磁性和无磁性二种。用此种载体局部介入治疗恶性肿瘤是一种靶向治疗的新途径。由于微囊载体优良的缓释性,从而明显提高疗效、降低毒性。从1990年2月至今我们用该法对91例恶性肿瘤进行了治疗,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胶囊 载体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胶囊的渗透性能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房宽峻 邵云 王菊生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15-21,共7页
本文导出了测定微型胶囊渗透性常数的公式,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有较好的一致性。并且根据所导出的公式,研究了复凝聚法中,芯料用量及芯料分子结构与微型胶囊渗透性常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微型胶囊的渗透性常数随着芯料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本文导出了测定微型胶囊渗透性常数的公式,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有较好的一致性。并且根据所导出的公式,研究了复凝聚法中,芯料用量及芯料分子结构与微型胶囊渗透性常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微型胶囊的渗透性常数随着芯料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分子结构的芯料的渗透性常数的大小,由其分子量和分子结构中所含基团的性质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胶囊 渗透性常数 芯料 染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胶囊在胶粘剂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洪宗国 《中国胶粘剂》 CAS 2001年第3期38-41,共4页
概述了微型胶囊的发展历程 ,制备方法和结构特征 ,探讨了微型胶囊制备技术在胶粘剂领域的应用方式和相应的破囊释放方式 ,展望了微型胶囊在胶粘剂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微型胶囊 胶粘剂 应用 发展历程 制备方法 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莫西林—乙基纤维素微型胶囊的研制及缓释性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万兴 何凤慈 +1 位作者 陈亮 张吟 《中国药业》 CAS 1998年第4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乙基纤维素 阿莫西林 微型胶囊 缓释性 体外溶出度 表面活性剂 微囊 第三军医大学 野战外科 标准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胶囊剂在动物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留 陆彬 +1 位作者 黄建 杨为民 《生物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6-20,共5页
引言药物的缓释剂型因其特殊的释药特性,在治疗上常优于普通剂型。微型胶囊剂(简称“微囊”)便是这类缓释剂型之一。但由于缓释材料的复杂性,使制剂的释药规律及药物的体内过程不易很好地用一般药动学方法描述。体内药-时曲线出现双峰... 引言药物的缓释剂型因其特殊的释药特性,在治疗上常优于普通剂型。微型胶囊剂(简称“微囊”)便是这类缓释剂型之一。但由于缓释材料的复杂性,使制剂的释药规律及药物的体内过程不易很好地用一般药动学方法描述。体内药-时曲线出现双峰便是其中的情况之一。药物在体内的药-时曲线出现双峰的情况过去已有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胶囊 药物动力学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库型微型胶囊囊材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丘晓琳 李国明 《安徽化工》 CAS 2004年第1期10-13,共4页
微包囊、微球作为一种新的药物释放体系,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药物载体是药物释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药效的主要因素。磁性微球、纳米胶囊的出现对囊材与载体材料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对药库型微型胶囊囊材与载体材料的研究... 微包囊、微球作为一种新的药物释放体系,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药物载体是药物释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药效的主要因素。磁性微球、纳米胶囊的出现对囊材与载体材料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对药库型微型胶囊囊材与载体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胶囊 囊材 药物释放体系 天然高分子材料 半合成高分子材料 合成高分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靛玉红微型胶囊的试制 被引量:1
8
作者 汪国华 张文惠 《中国药业》 CAS 1999年第3期41-41,共1页
靛玉红(indirubin)是中药青黛、大青叶、马兰的主要有效成分,现可人工合成.本品具有凉血解毒、降低幼稚细胞的作用.主要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属我国自己找到的新类型抗癌药物.由于其水溶性与脂溶性均低,口服吸收受到限制,因而临床生效... 靛玉红(indirubin)是中药青黛、大青叶、马兰的主要有效成分,现可人工合成.本品具有凉血解毒、降低幼稚细胞的作用.主要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属我国自己找到的新类型抗癌药物.由于其水溶性与脂溶性均低,口服吸收受到限制,因而临床生效较慢,我们利用靛玉红极细粉制成微型胶囊.提高药品分散度,将其作为制备散剂、胶囊剂的原料,可望改善其吸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靛玉红微型胶囊 处方 制备工艺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缩聚法微型胶囊的渗透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房宽峻 邵云 王菊生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108-115,共8页
根据前文导出的理论公式研究了界面缩聚法中单体用量、乳化剂用量、乳化时间及反应时间对微型胶囊渗透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所导出的公式不仅适用于含非水溶性芯料的微型胶囊,也适用于含水溶性芯料的微型胶囊;在实验范围内,微... 根据前文导出的理论公式研究了界面缩聚法中单体用量、乳化剂用量、乳化时间及反应时间对微型胶囊渗透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所导出的公式不仅适用于含非水溶性芯料的微型胶囊,也适用于含水溶性芯料的微型胶囊;在实验范围内,微型胶囊渗透性常数随着单体用量比的变化出现一个极小值,随着乳化剂用量的增加出现一个极大值;乳化时间延长,微型胶囊的渗透性常数减小;反应时间延长,微型胶囊的渗透性常数也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胶囊 界面缩聚 渗透性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荷油微型胶囊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秀娟 王利胜 《黑龙江医药》 CAS 2008年第1期35-36,共2页
目的:对薄荷油微型胶囊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复凝聚法,以阿拉伯胶和明胶为囊材,制备薄荷油微型胶囊。结果:最佳工艺为:阿拉伯胶2.5g,溶于50m160℃蒸馏水中,加入薄荷油2.5g,用力研磨乳化后转入烧杯中,加5%明胶溶液50ml,不停搅拌... 目的:对薄荷油微型胶囊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复凝聚法,以阿拉伯胶和明胶为囊材,制备薄荷油微型胶囊。结果:最佳工艺为:阿拉伯胶2.5g,溶于50m160℃蒸馏水中,加入薄荷油2.5g,用力研磨乳化后转入烧杯中,加5%明胶溶液50ml,不停搅拌,用10%醋酸调节pH4.1左右,加入40℃200ml蒸馏水,取出烧杯,置冰浴中搅拌冷却到10℃以下,加入蒸馏水稀释一倍后的甲醛2.5ml,搅拌15min,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pH8~9,继续冷却搅拌30min,静置,过滤,抽干,即得。结论:此工艺操作简易,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胶囊 薄荷油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苄青霉素钠和磺胺二甲基嘧啶微型胶囊的制备及其缓释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邹立家 张秀珍 +1 位作者 张建刚 褚连军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1991年第2期162-164,共3页
以乙基纤维素和明胶为包囊材料,用液中干燥法分别对氨苄青霉素钠和磺胺二甲基嘧啶进行微囊化研究。所得微囊分散性良好,收率达83%以上,药物含量损失仅为4.5%和16.8%,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关键词 氨苄青霉素钠 微型胶囊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动物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微型胶囊饵料制备工艺 被引量:5
12
作者 邓岳松 许梓荣 《内陆水产》 2000年第10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饵料 微型胶囊制备工艺 明胶 羧甲基纤维素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氟化硼微型胶囊制备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洪宗国 雷玉平 《胶体与聚合物》 1999年第4期38-39,共2页
本文探讨了喷雾法制备三氟化硼微型胶囊工艺中包裹材料的选择 ,三氟化硼在包裹材料中的分散、乳化和稳定 ,成囊过程中温度、压力和喷雾孔径与囊形、囊径和包裹率的关系 ,以及如何处理三氟化硼在微囊表面的吸附与囊相互粘接等问题。
关键词 三氟化硼 微型胶囊 环氧树脂 固化剂 胶粘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蕲艾油微型胶囊制备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洪宗国 《湖北化工》 1996年第3期21-22,共2页
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微型胶囊化是中成药开发的有效途径。采用单凝聚法和复凝聚法分别制备蕲艾油微型胶囊,实验表明,两种方法均可制得较理想的微型胶囊。
关键词 蕲艾油 微型胶囊 中成药 制药 胶囊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中干燥法制备磺胺甲噻二唑微型胶囊及缓释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邹立家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1990年第1期82-84,共3页
用明胶为包囊材料,用液中干燥法对磺胺甲噻二唑(SMT)进行微囊化研究。结果表明,所得球形微囊分散性好,收率达80%以上,药物含量达93.25%,微囊中残留甲醛的含量为0.42%(μg/g);释放试验表明,释放60min后,SMT微囊仅释放出27.33%,而SMT粉末... 用明胶为包囊材料,用液中干燥法对磺胺甲噻二唑(SMT)进行微囊化研究。结果表明,所得球形微囊分散性好,收率达80%以上,药物含量达93.25%,微囊中残留甲醛的含量为0.42%(μg/g);释放试验表明,释放60min后,SMT微囊仅释放出27.33%,而SMT粉末则释放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胶囊 液中干燥法 缓释性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洛芬微型胶囊的制备及其缓释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焰 朱崇辉 于飞 《山东医药工业》 1996年第4期1-2,共2页
以乙基纤维素为包囊材料,用液中干燥法对布洛芬进行微囊化研究。所得微囊分散性好,粒度均匀,含量及收率都较高。经释放测定,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关键词 布洛芬 微型胶囊 缓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微型胶囊的新进展
17
作者 楼永明 《海峡药学》 1994年第4期1-2,共2页
关键词 微型胶囊 靶向作用 新型表面活性剂 胶体分散系统 细胞毒性试验 氰基丙烯酸 新型药物载体 可降解材料 口服生物利用度 口服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海水鱼幼体的高效微型胶囊饵料
18
作者 吴善 《饲料世界》 2001年第1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海水鱼 幼体 鱼苗 微型胶囊饵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微型胶囊化壁材和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森 夏立臣 +2 位作者 李焘 高东升 王雁萍 《饲料研究》 CAS 2015年第2期9-12,17,共5页
益生菌微型胶囊化技术因其能够显著改善益生菌的存储效果和提高益生菌在胃肠道中的存活率而被广泛采用。概述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对微型胶囊化壁材和方法的研究进展,以期探寻更有功效的益生菌微型胶囊化技术。
关键词 益生菌 微型胶囊 壁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胶囊的生产及在兽药上的应用
20
作者 王贵平 《畜牧兽医科技》 1990年第2期31-34,共4页
药物微型胶囊,是利用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将固体或液体药物包裹而成的直径为1—5000μm(微米)的微小胶囊。将药物微囊化是制备长效制剂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通过减慢给药部位的药物扩散速度,延长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微囊化技术从60年... 药物微型胶囊,是利用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将固体或液体药物包裹而成的直径为1—5000μm(微米)的微小胶囊。将药物微囊化是制备长效制剂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通过减慢给药部位的药物扩散速度,延长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微囊化技术从60年代开始用于药物包囊,到目前,国内外已有30多类药物包成微囊后制备成各种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胶囊 兽药微囊 微囊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