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马冷泉区微地震信号主成分及频率衰减特征分析
1
作者 聂冰 王祥春 +1 位作者 吴志宇 王伟巍 《海洋地质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80,共11页
海底冷泉作为一种由流体喷溢引发的地质现象,在日趋进步的海洋勘探技术背景下,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在长周期监测的冷泉区微地震记录中,存在着大量不同类型、不同特征的微地震信号,为直观准确地描述每类信号的典型规律,需要从大量微地震... 海底冷泉作为一种由流体喷溢引发的地质现象,在日趋进步的海洋勘探技术背景下,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在长周期监测的冷泉区微地震记录中,存在着大量不同类型、不同特征的微地震信号,为直观准确地描述每类信号的典型规律,需要从大量微地震信号中提取共同特点,因此信号的统计归类与特征分析是研究海底冷泉活动的重要一环。本文从海马冷泉研究区识别出的微地震信号和与冷泉流体有关的短扰动信号出发,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两类信号在时间域和频率域的总体特征。通过Sompi谱分析法从短扰动信号的第1主成分记录中提取了频率衰减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模拟的单频谐波信号与实际记录进行对比,推断此类信号是由不同频率衰减成分的多组谐波信号构成。综合利用冷泉区微地震信号的特征分析结果,可为后续研究冷泉区微地震时空响应与产生机制提供理论指导,进而为评估冷泉系统的发育状态与水合物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泉 微地震信号 短扰动信号 主成分分析 Sompi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挤压S变换与τ⁃p变换联合的微地震信号消噪方法
2
作者 秦亮 李唐律 +3 位作者 曹脊翔 黄忠来 张建中 王锦西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9-229,共11页
微地震监测是指导页岩气开采水力压裂作业和评价压裂效果的常用手段。地面监测所采集的微地震信号能量弱、信噪比低,微地震事件识别困难,严重影响定位的准确性。针对低信噪比地面微地震监测资料,联合使用同步挤压S变换、谱分解和τ⁃p变... 微地震监测是指导页岩气开采水力压裂作业和评价压裂效果的常用手段。地面监测所采集的微地震信号能量弱、信噪比低,微地震事件识别困难,严重影响定位的准确性。针对低信噪比地面微地震监测资料,联合使用同步挤压S变换、谱分解和τ⁃p变换,提出一种新的消噪方法。首先对监测资料进行时差校正,将微地震信号的同相轴校平;之后使用同步挤压S变换对校平后的资料进行谱分解获取单频切片;再对每个单频切片进行τ⁃p变换,并根据τ⁃p变换的结果获取微地震信号位置;最后根据信号的位置在时频域完成消噪。实际低信噪比地面微地震监测数据的处理结果表明,新方法可以获得理想的消噪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地震监测 微地震信号消噪 同步挤压S变换 τ⁃p变换 谱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集成经验模态分解的样本熵阈值微地震信号降噪方法 被引量:9
3
作者 王亚娟 李怀良 +1 位作者 庹先国 沈统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83-1089,共7页
微地震信号的采集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混合非平稳随机噪声,传统的线性滤波和频谱分析方法对这种混合信号的去噪效果并不理想。针对这一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降噪方法。首先对含噪声的微地震信号执行集成经验模态分解(EEMD),获取一系... 微地震信号的采集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混合非平稳随机噪声,传统的线性滤波和频谱分析方法对这种混合信号的去噪效果并不理想。针对这一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降噪方法。首先对含噪声的微地震信号执行集成经验模态分解(EEMD),获取一系列不同频率成分的本征模态函数(IMF);为了区分这些IMF分量中的信号和噪声,文中通过计算各个IMF分量的样本熵,根据所设置的样本熵阈值来提取符合微地震信号特征的IMF分量,并对这些IMF分量进行信号重构,由此达到抑制随机噪声的目的。将提出的方法应用于模拟数据和实测微地震数据,均表明该方法具有理想的降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震信号 集成经验模态分解(EEMD) 样本熵 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型卷积神经网络的微地震信号降噪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郑路佳 管闯 +2 位作者 李含阳 李航 董宏丽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1-124,I0008,共15页
降噪后的微地震信号存在波形失真问题,基于U型卷积神经网络,引入膨胀系数的空洞卷积,建立U型卷积降噪模型,利用包络熵作为损失函数,对实际微地震信号进行无监督处理,并将U型卷积神经网络的微地震降噪方法(U-NetNA方法)与小波阈值法、时... 降噪后的微地震信号存在波形失真问题,基于U型卷积神经网络,引入膨胀系数的空洞卷积,建立U型卷积降噪模型,利用包络熵作为损失函数,对实际微地震信号进行无监督处理,并将U型卷积神经网络的微地震降噪方法(U-NetNA方法)与小波阈值法、时频峰值法、卷积神经网络降噪方法的降噪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U-NetNA方法可以应用于合成和实际微地震数据降噪,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与其他方法相比,U-NetNA方法得到更丰富的有效信号特征,能够有效压制噪声,提高微地震信号信噪比。该结果对微地震事件识别、反演定位和裂缝解释等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型卷积神经网络 噪声压制 空洞卷积 包络熵 微地震信号 U-NetNA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互信息熵与同步压缩变换的微地震信号去噪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秦晅 蔡建超 +1 位作者 刘少勇 卞爱飞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58-666,共9页
针对微地震信号具有随机性、非平稳性与时频耦合的特点以及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的模态混叠问题,提出了基于经验模态分解互信息熵与同步压缩变换(Synchrosqueezing Transform,SST)的微地震信号去噪方法。首... 针对微地震信号具有随机性、非平稳性与时频耦合的特点以及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的模态混叠问题,提出了基于经验模态分解互信息熵与同步压缩变换(Synchrosqueezing Transform,SST)的微地震信号去噪方法。首先对微地震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获得从高频到低频排列的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分量;然后求取相邻固有模态函数分量之间的互信息熵,从而辨识出高频与低频部分的分界;最后利用同步压缩变换提取高频部分的有效信号,将其与低频部分重构,实现微地震信号的有效去噪。利用不同噪声强度的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对本文方法与直接舍弃高频成分的去噪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很好地去除微地震信号中的混叠噪声,并将有效信号从噪声中提取出来,提高了资料的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震信号 经验模态分解 同步压缩变换 互信息熵 重构 噪声压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Net的微地震信号初至拾取方法
6
作者 王向雨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25年第3期3-6,共4页
高效精准地对微地震信号进行初至拾取工作是微地震监测技术中重要环节,由于微地震信号通常存在震级微弱,噪声复杂等问题,导致微地震信号初至拾取工作十分困难。目前对微地震信号初至拾取的方法普遍存在拾取速度慢、拾取精度低的问题,针... 高效精准地对微地震信号进行初至拾取工作是微地震监测技术中重要环节,由于微地震信号通常存在震级微弱,噪声复杂等问题,导致微地震信号初至拾取工作十分困难。目前对微地震信号初至拾取的方法普遍存在拾取速度慢、拾取精度低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提取的方法来构建的网络模型M-Net,首先将微地震信号训练集输入到M-Net,通过反向传播算法最小化损失函数,更新M-Net权重参数,得到拾取效果最优的M-Net。M-Net和其他网络在微地震信号验证集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M-Net在微地震信号初至拾取效率和精度方面均优于其他网络,验证网络模型M-Net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震信号 初至拾取 多尺度特征提取 跳跃连接 信噪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变换的微地震监测中多源信号特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任煦 杨宁 苏华友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9-84,共6页
为了提高微地震信号分析的精度,对模拟振动信号进行了试验,得到了时窗因子对ST(S-Transform)时频分辨率的影响,基于ST的良好时窗自适应性和高时频分辨率,进一步将其应用于泸沽铁矿巷道微地震监测数据的处理。结果表明:ST能准确提取信号... 为了提高微地震信号分析的精度,对模拟振动信号进行了试验,得到了时窗因子对ST(S-Transform)时频分辨率的影响,基于ST的良好时窗自适应性和高时频分辨率,进一步将其应用于泸沽铁矿巷道微地震监测数据的处理。结果表明:ST能准确提取信号属性用以构造特征向量,实现了矿山微地震监测中多源信号的量化分类,并为矿山微地震信号的自动识别与分析提出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变换 微地震信号 时频分析 信号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片机和超声传感的微地震电磁信号远程监测控制方法 被引量:7
8
作者 王瑞 秦建敏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97-1602,共6页
采用传统方法对微地震电磁信号实施监测控制时所用的时间较长,且监控到的微地震电磁信号幅度曲线与实际幅度曲线之间的误差较大。为此,论文提出了基于单片机和超声传感的微地震电磁信号远程监测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电源模块、NRF2401... 采用传统方法对微地震电磁信号实施监测控制时所用的时间较长,且监控到的微地震电磁信号幅度曲线与实际幅度曲线之间的误差较大。为此,论文提出了基于单片机和超声传感的微地震电磁信号远程监测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电源模块、NRF2401无线模块、时钟模块和超声液位传感监测模块组建单片机和超声传感单元,并采集微地震电磁信号。根据相邻道地震信号间的相关性,对微地震电磁信号做相关性运算,去除微地震电磁信号中存在的噪声,有效提高监测准确度。由于其他地震波与直达波的性质存在差异,为此,该研究在分离直达波的基础上,重建震源激发信号,从而实现对微地震电磁信号的远程监控。根据仿真结果可知:该方法的监控效率和准确度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信号监控 单片机与超声传感 地震电磁信号 信号去噪 远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非均质性的致密储层改造效果评价 被引量:13
9
作者 郭昊 魏旭 +3 位作者 张永平 王海涛 邓大伟 朱兴旺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1-116,共6页
作为低渗透油气藏的重要改造手段,水力压裂技术的研究方法越来越多。但是目前绝大多数的研究均未考虑储层非均质性,而储层非均质性是影响压裂改造效果的重要地质因素。为此,在考虑储层非均质性的情况下,基于物质点法建立非均质储层改造... 作为低渗透油气藏的重要改造手段,水力压裂技术的研究方法越来越多。但是目前绝大多数的研究均未考虑储层非均质性,而储层非均质性是影响压裂改造效果的重要地质因素。为此,在考虑储层非均质性的情况下,基于物质点法建立非均质储层改造效果评价模型,应用J积分计算储层改造面积并对储层非均质情况进行评价。将模拟出的差应力场与微地震检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构建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储层非均质性模型的计算结果与现场实际微地震信号匹配度很高;J积分曲线波动越明显,储层非均质性越强;压裂15段最合理,此时储层改造面积比例为0.87,增幅比例小于0.01;非均质储层两翼裂缝差异较大,与设计裂缝半长相差很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储层非均质性 J积分 评价模型 微地震信号 水力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equency spectrum analysis on micro-seismic signal of rock bursts induced by dynamic disturbance 被引量:8
10
作者 XU Xuefeng DOU Linming +1 位作者 LU Caiping ZHANG Yinliang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10年第5期682-685,共4页
Blasting and breaking of hard roof are main inducing causes of rock bursts in coal mines with danger of rock burst,and it is important to find out the frequency spectrum distribution laws of these dynamic stress waves... Blasting and breaking of hard roof are main inducing causes of rock bursts in coal mines with danger of rock burst,and it is important to find out the frequency spectrum distribution laws of these dynamic stress waves and rock burst waves for researching the mechanism of rock burst.In this paper,Fourier transform as a micro-seismic signal conversion method of amplitude-time character to amplitude-frequency character is used to analyze the frequency spectrum characters of micro-seismic signal of blasting,hard roof breaking and rock bursts induced by the dynamic disturbance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difference and relativity of different signal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blasting and breaking of hard roof are high frequency signals,and the peak values of dominant frequency of the signals are single.However,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ock bursts induced by the dynamic disturbance are low frequency signals,and there are two obvious peak values in the amplitude-frequency curve witch shows that the signals of rock bursts are superposition of low frequency signals and high frequency signals.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prove that dynamic disturbance is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rock bursts,and the conclusions provide a new way to research the mechanism of rock bur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disturbance rock burst INDUCING micro-seismic Fourier transform frequency spectrum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