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博事件”的微观话语公共性建构策略探究——以“罗永浩砸西门子牌电冰箱”维权事件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赵星植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41,共3页
本文从话语的微观层面,来分析作为自媒体的微博是通过何种话语建构策略,将个体话语推向网络公共空间,并且形成公众广泛讨论的"微博事件"的。以"罗永浩砸西门子牌电冰箱"事件为案例,运用话语及物性分析、互文性分析... 本文从话语的微观层面,来分析作为自媒体的微博是通过何种话语建构策略,将个体话语推向网络公共空间,并且形成公众广泛讨论的"微博事件"的。以"罗永浩砸西门子牌电冰箱"事件为案例,运用话语及物性分析、互文性分析、元话语建构分析方法,探讨罗永浩微博文本的话语特征,及其在推动"微博事件"进入公共话语讨论空间中所发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事件 话语分析 微观话语 建构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微博事件中的公民新闻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名美 许向东 《新闻爱好者》 2014年第4期43-46,共4页
国内微博事件中的公民新闻研究可以分为认知、解释和预见三个层面。认知研究主要是关注并阐释微博事件与公民新闻的互动实践,总结其表现形态及传播模式;解释研究主要从微博事件中公民新闻研究的源起、影响微博事件与公民新闻互动的机制... 国内微博事件中的公民新闻研究可以分为认知、解释和预见三个层面。认知研究主要是关注并阐释微博事件与公民新闻的互动实践,总结其表现形态及传播模式;解释研究主要从微博事件中公民新闻研究的源起、影响微博事件与公民新闻互动的机制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层面,分析微博事件与公民新闻密切相关的作用机理;所谓预见研究,则是讨论微博事件中公民新闻发展对媒介内生态和媒介外生态的影响和意义。在整体回顾的基础上,可以对微博事件中公民新闻的进一步研究加以展望、寄予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事件 公民新闻 国内研究 回顾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博事件中政治承诺的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谢进川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3-126,共4页
微博事件在凸显社会力量勃兴的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的治理困境。呼唤政治承诺,是微博事件行动逻辑应有之义。当代威权社会面临政治承诺需求的挑战,要实现有效的微博政治承诺,需要战略与策略性地关注承诺的权威性、情感性和契合性。
关键词 微博事件 政治承诺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博事件中的意见领袖微探
4
作者 马立军 罗维 《新闻传播》 2015年第8X期21 23-,23,共2页
本文围绕微博事件中意见领袖展开探讨,并以具体的微博事件中的领袖意见相关问题,主要是其类型、言论特点和影响力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作出总结。
关键词 微博事件 意见领袖 微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部图投影的微博事件关联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柳俊 周斌 黄九鸣 《信息网络安全》 2014年第9期44-49,共6页
文章针对微博事件相对于传统事件在传播过程中的新特征,提出了利用图论中二部图的理论来获取微博事件间的关联关系的新方法。文中给出了将微博事件和微博用户的关系转换为二部图网络的方法,并根据微博用户在微博事件中的角色特征,给出... 文章针对微博事件相对于传统事件在传播过程中的新特征,提出了利用图论中二部图的理论来获取微博事件间的关联关系的新方法。文中给出了将微博事件和微博用户的关系转换为二部图网络的方法,并根据微博用户在微博事件中的角色特征,给出了微博用户的综合权重,由此来构造"微博事件——微博用户"加权二部图。通过对比多种二部图投影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的一维投影算法,在保留二部图结构信息的基础上得出了微博事件间相互关联和影响的定量表示。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文章算法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事件 关联分析 加权二部图 二部图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博事件的负面性与舆论效应的相关性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谭元斌 董小红 《东南传播》 2012年第10期10-15,共6页
实证研究表明,总体而言,微博事件的负面性与舆论效应之间的相关性并不强,但在指向政府机构的负面性和指向政府机构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负面性与舆论效应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这是公民意识觉醒的体现。微博事件中的负面表达实质... 实证研究表明,总体而言,微博事件的负面性与舆论效应之间的相关性并不强,但在指向政府机构的负面性和指向政府机构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负面性与舆论效应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这是公民意识觉醒的体现。微博事件中的负面表达实质上是网民对权力与资本结构化的反抗。但是,由于微博缺乏足够的公共性,这样的反抗是无力的,难以动摇深层结构,真正改变权力关系的,仍旧是现实社会各种力量的博弈和斗争。让底层人民沉没的声音被聆听,一如既往是主流媒体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事件 负面性 舆论效应 公共性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微博事件源头发现的方法
7
作者 时国华 周斌 韩毅 《信息网络安全》 2012年第8期146-149,共4页
微博事件的源头发现在微博信息筛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一种基于微博文本内容、发表时间和微博之间链接关系的事件源头发现方法。基于此方法,给定某事件的关键字,可分析出该事件的源头微博。在文章中,对微博事件源头发现这... 微博事件的源头发现在微博信息筛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一种基于微博文本内容、发表时间和微博之间链接关系的事件源头发现方法。基于此方法,给定某事件的关键字,可分析出该事件的源头微博。在文章中,对微博事件源头发现这一系统进行了描述,首先对所取到的相关微博进行筛选,再利用其微博本身所含信息,对所有微博进行初始权值计算,根据微博之间的链接关系构建有向图,计算最终权值并排序,发现源头微博。同时,文章还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事件 源头 排序 信息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类微博事件的舆论生成模式对比探究
8
作者 刘露 《新闻世界》 2015年第1期69-70,共2页
微传播时代,微博以其对现实深刻的影响力和快、深、广的冲击力被广泛地提上了日程。本文以近年两起微博热点事件为研究对象,把微博事件划分为首发于微博、发酵于微博两类,从事件的初期、发展、高潮来详细解读微博在舆论生成中所起的作... 微传播时代,微博以其对现实深刻的影响力和快、深、广的冲击力被广泛地提上了日程。本文以近年两起微博热点事件为研究对象,把微博事件划分为首发于微博、发酵于微博两类,从事件的初期、发展、高潮来详细解读微博在舆论生成中所起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分析目前在微博舆论生成过程中微博传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为引导微博发挥社会正能量提供一个新的参考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事件 舆论生态 理性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微博事件传播看媒介生态学的发展——以王宝强离婚事件为例
9
作者 刘颖超 《东南传播》 2017年第11期73-74,共2页
微博是一种特征鲜明的即时传播媒介,互动性强、媒介整合度高、强弱连接有力等是其特点;本文以"王宝强离婚"事件作为研究案例,从微博事件的媒介生态因子和传播模式的角度来解读微博事件的叙事文本、受众生态、环境生态,对其发... 微博是一种特征鲜明的即时传播媒介,互动性强、媒介整合度高、强弱连接有力等是其特点;本文以"王宝强离婚"事件作为研究案例,从微博事件的媒介生态因子和传播模式的角度来解读微博事件的叙事文本、受众生态、环境生态,对其发生发展规律及传播特点作系统性考察,从而正确把握微博事件的传播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事件 媒介生态 王宝强 离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微博传播对社会的正效影响作用分析——以三例微博事件为例
10
作者 钟一博 《南方论刊》 2013年第5期61-62,共2页
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体传播方式,在我国己逐渐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和应用。微博以更为开放、平民化的传播方式,赋予了大众更多的发言权和言论自由,让每一个微博博主都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自由言论中。微博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 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体传播方式,在我国己逐渐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和应用。微博以更为开放、平民化的传播方式,赋予了大众更多的发言权和言论自由,让每一个微博博主都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自由言论中。微博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和人际关系交往,表现出公平、自由与共享的微博精神,展现出人们对社会发展的关注。本文通过举例分析近三年的3起微博案例,说明了微博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正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事件 社会影响 正效作用 文化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博事件中的二元舆论场互动分析——以“刘铁男事件”为例
11
作者 李烁明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10期23-24,共2页
2012年12月6日,《财经》杂志副主编罗昌平在微博上实名举报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涉嫌学历造假、官商勾结、包养情人三宗罪。微博既出,当天转发量和评论量合计突破6万次。2013年5月12日,刘铁男以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从微博举报到... 2012年12月6日,《财经》杂志副主编罗昌平在微博上实名举报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涉嫌学历造假、官商勾结、包养情人三宗罪。微博既出,当天转发量和评论量合计突破6万次。2013年5月12日,刘铁男以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从微博举报到刘铁男被调查,整个事件持续近半年,在此期间,舆论经历了爆发、沉默、爆发、再沉默、爆发5个阶段。本文针对此事件过程中的官民二元舆论场在不同阶段的角色扮演及所起作用进行研究,尝试从个案分析中总结官民二元舆论场的和谐互动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事件 舆论场 刘铁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博事件传播的媒介生态学解读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华明 王康力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8-171,共4页
微博事件具有高度公众性、议题性和影响力,深层次触及受众情感和切身利益。本文以媒介生态学为研究视角,从微博事件传播的媒介生态因子和传播模式两个角度来解读和研究微博事件的叙事文本、受众生态、环境生态及传播模式,对其发生发展... 微博事件具有高度公众性、议题性和影响力,深层次触及受众情感和切身利益。本文以媒介生态学为研究视角,从微博事件传播的媒介生态因子和传播模式两个角度来解读和研究微博事件的叙事文本、受众生态、环境生态及传播模式,对其发生发展规律及传播模式作系统性的考察,为我们正确把握微博事件传播的特点,引导微博发挥社会正能量提供一个新的参考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事件传播 媒介生态学 传播学
原文传递
草率的言论和粗暴的批评:从“7·16微博事件”看法学研究的教条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桑本谦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5-65,共11页
在"7·16微博事件"中,发言者和批评者都没有对问题本身做深度的思考。这一事件折射了法学研究中的教条化倾向。以"保护妇女性权利"为核心的教条化说辞掩盖了强奸入罪的制度背景以及人类性规范和性心理的高度复... 在"7·16微博事件"中,发言者和批评者都没有对问题本身做深度的思考。这一事件折射了法学研究中的教条化倾向。以"保护妇女性权利"为核心的教条化说辞掩盖了强奸入罪的制度背景以及人类性规范和性心理的高度复杂性。而一旦抛弃这条教条化说辞,关于强奸犯罪的许多隐蔽的大众共识及其对司法实践的影响就可以被揭示出来,并获得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16微博事件 强奸 性心理 易延友 白岩松
原文传递
基于微博的安全事件实时监测框架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凌云 敖吉 +1 位作者 乔治 李剑 《信息网络安全》 2015年第1期16-23,共8页
文章根据微博事件发展规律和传播特点,在微博社会感知器网络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微博安全事件的实时监测框架,该框架包含若干项核心算法,如异常检测算法、地理位置定位算法、相关事件推荐算法和事件相关度分析算法。基于此框架,文章实现... 文章根据微博事件发展规律和传播特点,在微博社会感知器网络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微博安全事件的实时监测框架,该框架包含若干项核心算法,如异常检测算法、地理位置定位算法、相关事件推荐算法和事件相关度分析算法。基于此框架,文章实现了微博事件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混合网络爬虫和开放API接口方式采集微博数据,并实现了事件检索模块、事件实时监测模块和热点模块。同时该系统以多维度展示微博事件结果信息,且运行稳定、效果良好。总体上看,文章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探索虚拟社交网络与物理世界时空相关性,监测特定事件,并在其爆发前发现并进行地理定位,从而提供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事件 实时监测 异常检测 地理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博信息生态系统公共事件驱动模式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马捷 魏傲希 靖继鹏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6-115,共10页
以微博信息生态系统中3个公共事件的90条典型微博信息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北大PKUVIS微博可视分析工具逐条分析,利用帆状图绘制和统计功能,根据图示的视觉特征进行聚类,从传播层级、传播路径和传播量着手,从微博用户和信息两个角度出发,... 以微博信息生态系统中3个公共事件的90条典型微博信息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北大PKUVIS微博可视分析工具逐条分析,利用帆状图绘制和统计功能,根据图示的视觉特征进行聚类,从传播层级、传播路径和传播量着手,从微博用户和信息两个角度出发,揭示微博公共事件爆发的两种驱动力和三种驱动模式:转发源用户特质驱动力和微博信息内容特质驱动力;以及关键用户引导辐射式、信息内容特质引导链式、关键用户与信息内容特质协同引导复合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信息生态系统 微博公共事件 可视化分析 驱动力 驱动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微博传播中的议程设置——以“丁锦昊到此一游”事件为例
16
作者 张倩楠 周子悦 《新闻研究导刊》 2014年第14期76-76,95,共2页
微博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微传播媒介,使得议程设置的媒介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尝试运用议程设置理论,结合微博事件的实际案例,借助数据和内容分析的方法,尝试探究微博传播中的议程设置功能。
关键词 微博 议程设置 微博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博中网民群体极化的动力机制研究——基于“温岭杀医”事件的内容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辛文娟 赖涵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2-166,155,共6页
对微博网民就2013年"浙江温岭杀医"事件的相关评论进行了内容分析,探讨网民在讨论社会热点议题时群体极化的走向及其影响因素,最终构建了在微博环境中群体极化的动力机制模型。研究发现,能促发社会情绪的事件、网民群体协同... 对微博网民就2013年"浙江温岭杀医"事件的相关评论进行了内容分析,探讨网民在讨论社会热点议题时群体极化的走向及其影响因素,最终构建了在微博环境中群体极化的动力机制模型。研究发现,能促发社会情绪的事件、网民群体协同和新媒体赋权都能促进群体极化的发展,而网民日益提升的网络素养和各部门对微博的规制可能减缓群体极化的走向,而媒体的议程设置和舆论领袖的引导则影响结果不确定,可能转化为群体极化促进力或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极化 动力机制 新浪微博“温岭杀医”事件群体协同 新媒体赋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博群体性事件热度的影响因素识别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邓春林 姜柳 +2 位作者 隆征帆 贾懿 周舒阳 《科技情报研究》 2020年第4期44-55,共12页
[目的/意义]识别出微博群体性事件热度的影响因素,有利于快速了解、掌握微博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情况,并及时做出防控处理。[方法/过程]首先,运用德尔菲法以及问卷调查方法,构建微博群体性事件热度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然后,运用DEMATEL方... [目的/意义]识别出微博群体性事件热度的影响因素,有利于快速了解、掌握微博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情况,并及时做出防控处理。[方法/过程]首先,运用德尔菲法以及问卷调查方法,构建微博群体性事件热度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然后,运用DEMATEL方法进行关联分析,识别出主要影响因素;最后,用敏感性分析法检验识别结果。[结果/结论]构建了影响微博群体性事件热度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结合数据分析图,识别出影响微博群体性事件热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群体性事件 热度 影响因素 DEMAT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博中群体极化呈现方式及动力机制探析——基于“武大赏樱门票涨价”事件 被引量:2
19
作者 辛文娟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4-48,共5页
2013年武汉大学樱花节期间,"赏樱门票涨价"一事激发了网民的微博热议。本研究以此案为例,对网民的相关评论进行了内容分析,解读网民在微博中探讨比较温和的社会议题时产生的群体极化现象。重点关注了极化过程的走势拐点及其... 2013年武汉大学樱花节期间,"赏樱门票涨价"一事激发了网民的微博热议。本研究以此案为例,对网民的相关评论进行了内容分析,解读网民在微博中探讨比较温和的社会议题时产生的群体极化现象。重点关注了极化过程的走势拐点及其背后的动力机制,分析了网民的具体话语表达及其折射的社会因素。研究发现,争议性的话题和微博独特的传播机制为群体极化奠定了基础,媒体的官方微博设置议程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极化的走向。另外,在某些特殊情境下,讨论中形成的群际关系和网民的社会身份意识会忽然消解或者引爆群体极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极化 动力机制 新浪微博“武大赏樱门票涨价”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浪微博热点事件的舆论传播与群体心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玥 《内蒙古教育(C)》 2016年第11期5-6,共2页
新浪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分享、传播及获取的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作为自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主要媒体之一,以其便利性、可接近性及参与受众的广泛性成为在当代可以产生巨大舆论影响力的新媒体,呈现出的热点事件舆论... 新浪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分享、传播及获取的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作为自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主要媒体之一,以其便利性、可接近性及参与受众的广泛性成为在当代可以产生巨大舆论影响力的新媒体,呈现出的热点事件舆论使微博成为公众舆论新的集散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浪微博 微博热点事件 舆论传播 群体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