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体积进样-非匀强电场扫集微乳毛细管电动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糖皮质激素 被引量:9
1
作者 郭成方 商少明 +3 位作者 刘俊康 沈洁 孙雪婷 何胜俊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86-691,共6页
建立了一个简单有效的微乳毛细管电动色谱(MEEKC)在线富集-大体积进样(LVSI)与非匀强电场扫集(REFS)联用测定化妆品中4种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氢化可的松、泼尼松龙和倍他米松)的方法。MEEKC的缓冲体系组成为:2.4%SDS,0.6%正辛... 建立了一个简单有效的微乳毛细管电动色谱(MEEKC)在线富集-大体积进样(LVSI)与非匀强电场扫集(REFS)联用测定化妆品中4种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氢化可的松、泼尼松龙和倍他米松)的方法。MEEKC的缓冲体系组成为:2.4%SDS,0.6%正辛烷,6.6%正丁醇,30 mmol/L硼酸盐缓冲液(pH 8.2),分离电压为9.6 kV,进样压力为12.3 kPa,进样时间为95 s,检测波长为230 nm。在最优实验条件下,4种糖皮质激素的富集倍数为853~933倍,在0.015~14 m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4~8μg/L。应用此方法分析了化妆品样品,回收率为93.7%~103.8%,相对标准偏差(n=5)均不大于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毛细管电动色谱 在线富集 大体积进样 扫集 化妆品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修饰微乳毛细管电动色谱场放大-扫集法测定化妆品中的糖皮质激素 被引量:2
2
作者 郭成方 商少明 +2 位作者 刘俊康 沈洁 何胜俊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58-1061,共4页
将场放大和扫集两种在线富集技术联用,建立了以β-环糊精为添加剂的微乳毛细管电动色谱法分析测定化妆品中丁酸氢化可的松、醋酸泼尼松、醋酸泼尼松龙和醋酸氢化可的松4种糖皮质激素的方法。微乳毛细管电动色谱运行缓冲体系的组成为:2... 将场放大和扫集两种在线富集技术联用,建立了以β-环糊精为添加剂的微乳毛细管电动色谱法分析测定化妆品中丁酸氢化可的松、醋酸泼尼松、醋酸泼尼松龙和醋酸氢化可的松4种糖皮质激素的方法。微乳毛细管电动色谱运行缓冲体系的组成为:2.4%(w/w)SDS,1.0%(w/w)正辛烷,5.6%(w/w)正丁醇,10 mmol/Lβ-环糊精,40 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2.8),进水8.2 k Pa×30 s,进样18.4 k Pa×80 s,分离电压为-20.2 kV,测量波长250 nm。在优化条件下,4种激素的富集倍数在497-586倍,在40-16 000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范围。检出限(S/N=3)为12-20μg/L。应用此方法分析了化妆品样品,回收率在95%-105%,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4.1%(n=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毛细管电动色谱 Β-环糊精 场放大 扫集 化妆品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毛细管电动色谱-场放大富集法测定9种核苷类化合物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庆 于晓章 +4 位作者 张琳 梁美娜 李宁杰 聂谨芳 黄丽丽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4-410,共7页
建立了一种微乳毛细管电动色谱-场放大富集(MEEKC-FASI)快速分离分析9种核苷类化合物(腺嘌呤、鸟嘌呤、甲基腺苷、N6-甲基腺苷、胞苷、鸟苷、次黄嘌呤、巯嘌呤、氟尿嘧啶)的方法。考察了微乳液组成、分离电压等因素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 建立了一种微乳毛细管电动色谱-场放大富集(MEEKC-FASI)快速分离分析9种核苷类化合物(腺嘌呤、鸟嘌呤、甲基腺苷、N6-甲基腺苷、胞苷、鸟苷、次黄嘌呤、巯嘌呤、氟尿嘧啶)的方法。考察了微乳液组成、分离电压等因素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实验条件:微乳液组成为质量分数0.9%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0.6%的正丁醇、0.5%的乙酸乙酯和98.0%的10mmol/LNa2B4O7缓冲液(pH=9.0);分离电压为15kV。在最佳微乳条件下,9种核苷类化合物在12min内实现了基线分离,线性范围在0.65~350μg/mL之间,各分析物的检出限在0.22~2.97μg/mL之间。该方法应用于尿样和血清样品中上述9种核苷类化合物的测定,其中尿样加标回收率在91.2%~113.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9%(n=3);血清样品加标回收率在85.2%~111.8%之间,RSD小于8.2%(n=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毛细管电动色谱 场放大富集 核苷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李糖脂应用于微乳毛细管电动色谱快速测定化妆品中激素类物质 被引量:8
4
作者 杭栋 汪小娅 +1 位作者 倪鑫炯 曹玉华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8-172,共5页
采用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建立了无需助表面活性剂的微乳体系,并应用于微乳毛细管电动色谱快速分析化妆品中皮质类激素泼尼松、泼尼松龙和氢化可的松。考察了pH值、鼠李糖脂浓度、离子强度、油相种类和浓度、分离温度、分离电压及进... 采用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建立了无需助表面活性剂的微乳体系,并应用于微乳毛细管电动色谱快速分析化妆品中皮质类激素泼尼松、泼尼松龙和氢化可的松。考察了pH值、鼠李糖脂浓度、离子强度、油相种类和浓度、分离温度、分离电压及进样电压和时间的影响,得出微乳体系最佳组成为0.1%(w/w)鼠李糖脂+0.8%(w/w)正庚烷+99.1%(w/w)硼砂缓冲液(80 mmol/L,pH 9.2)。分离温度20℃,分离电压20kV,电动进样10 kV×3 s,泼尼松、氢化可的松和泼尼松龙在9.4 min内可基线分离。重复进样7次,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RSD分别小于0.2%和5.0%。3种分析物线性范围均为5~100 mg/L;检出限分别为1.0,1.1和1.3 mg/L(S/N=3)。仅需简单萃取即可用于化妆品样品测定,回收率为81.6%~108%;RSD均小于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脂 微乳毛细管电动色谱 激素 化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毛细管电动色谱快速分析脂溶性维生素 被引量:5
5
作者 尹昌娜 丁绍东 +1 位作者 龚文君 曹玉华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77-1181,共5页
建立了一种新的微乳体系,成功地应用于微乳毛细管电动色谱(MEEKC)快速分析脂溶性维生素VA、VD3和VE。本微乳液的组成为:1.2%(m/m)十二烷基硫酸钠(SDS)-21%(V/V)正丁醇-18%(V/V)乙腈-0.8%(m/m)正己烷-20mmol/LH3BO3-Na2B4O7缓冲液(pH8.4... 建立了一种新的微乳体系,成功地应用于微乳毛细管电动色谱(MEEKC)快速分析脂溶性维生素VA、VD3和VE。本微乳液的组成为:1.2%(m/m)十二烷基硫酸钠(SDS)-21%(V/V)正丁醇-18%(V/V)乙腈-0.8%(m/m)正己烷-20mmol/LH3BO3-Na2B4O7缓冲液(pH8.4)。该微乳体系中,助表面活性剂正丁醇和有机溶剂乙腈对脂溶性维生素的分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分离电压为25kV,柱温为25℃时,VA、VD3和VE在13min内达到基线分离。3种脂溶性维生素的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RSD(n=5)<2.5%和4.5%;VA、VD3和VE分别在20~1000、5~1000和5~1000m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S/N=3)分别为12、0.72和0.29mg/L。本体系应用于市售VE胶囊的测定,结果与标示值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毛细管电动色谱 脂溶性维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毛细管电动色谱技术在黄酮类化合物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郑丽琼 李行诺 颜继忠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47-1157,共11页
微乳毛细管电动色谱(microemulsion electrokinetic chromatography,MEEKC)是20世纪90年代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微乳为背景电解质(back-ground electrolyte,BGE),以电压为驱动力的一种较为新型的电泳分离模式。该文... 微乳毛细管电动色谱(microemulsion electrokinetic chromatography,MEEKC)是20世纪90年代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微乳为背景电解质(back-ground electrolyte,BGE),以电压为驱动力的一种较为新型的电泳分离模式。该文对微乳液的组成、MEEKC的分离原理、MEEKC与胶束毛细管电动色谱(micellar electrokinetic chromatography,MEKC)异同和影响MEEKC分离的因素进行了综述并对MEEKC在黄酮类化合物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包括样品在线预浓缩技术和微乳体系中新型添加剂的使用。指出了目前MEEKC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毛细管电动色谱 黄酮类化合物 胶束毛细管电动 在线富集 碳纳米管 药物分析技术
原文传递
蛋白质的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分离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宣 胡亚男 +2 位作者 王义明 周国华 罗国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1183-1186,共4页
考察了用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 ( MEEKC)分离蛋白质时微乳液组成等不同因素对分离的影响 ,并与胶束电动色谱进行对比 ,探讨了其分离机理 。
关键词 毛细管电动 蛋白质 分离 MEK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微乳液电动色谱和胶束电动色谱分离冰毒及其麻黄碱杂质的比较 被引量:7
8
作者 温涛 赵霞 +4 位作者 罗国安 王义明 王俭 朱军 于忠山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529-1534,共6页
通过毛细管微乳液电动色谱10 m in内同时分离了安非他明、甲基安非他明、4,5-亚甲基二氧基安非他明(MDA)和3-甲氧基-4,5-亚甲基二氧基安非他明(MDMA)4种苯丙胺类毒品及其麻黄碱、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甲基伪麻黄碱、去甲麻黄碱等麻黄... 通过毛细管微乳液电动色谱10 m in内同时分离了安非他明、甲基安非他明、4,5-亚甲基二氧基安非他明(MDA)和3-甲氧基-4,5-亚甲基二氧基安非他明(MDMA)4种苯丙胺类毒品及其麻黄碱、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甲基伪麻黄碱、去甲麻黄碱等麻黄生物碱杂质。比较了毛细管微乳液电动色谱和丁醇改进的胶束电动色谱模式对分离的影响,发现正丁醇是影响分离的最主要因素。本方法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实现对冰毒及其麻黄生物碱杂质的快速分析和鉴定,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RSD分别小于1.3%和5.0%,可用于冰毒的实际来源推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毒 麻黄碱 毛细管电动 毛细管胶束电动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场放大富集法灵敏分析尿液中的9种麻醉剂类药物 被引量:3
9
作者 张雨 李琴 +3 位作者 卢明华 张兰 陈国南 蔡宗苇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91-797,共7页
建立了一种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MEEKC)-场放大富集(FASI)分析尿液中多种麻醉剂(吗啡、可待因、纳洛酮、海洛因、蒂巴因、可卡因、哌替啶、芬太尼、美沙酮)的方法。考察了微乳液组成、分离电压等因素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微乳液组成(质量... 建立了一种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MEEKC)-场放大富集(FASI)分析尿液中多种麻醉剂(吗啡、可待因、纳洛酮、海洛因、蒂巴因、可卡因、哌替啶、芬太尼、美沙酮)的方法。考察了微乳液组成、分离电压等因素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微乳液组成(质量分数)为0.6%十二烷基硫酸钠、1.2%正丁醇、0.6%乙酸乙酯和97.6%10mmol/L硼砂缓冲液(pH9.5);分离电压为25kV。在上述微乳体系中,9种化合物在15min内得到了基线分离。采用场放大在线富集技术提高了分析灵敏度,检出限(S/N=3)低至0.3μg/L。模拟尿样样品中9种麻醉剂的加标回收率介于79.4%~119.9%之间,日内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5%。将该方法应用于美沙酮大鼠体外代谢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动 场放大富集 麻醉剂 尿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电动毛细管色谱分离山酮类化合物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0
作者 薄涛 贡素萱 +3 位作者 杨学东 李薇 李克安 刘虎威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39-445,共7页
在优化微乳系统(如pH、缓冲液浓度、表面活性剂、助乳剂、油相及添加剂)的基础上,对影响微乳电动毛细管色谱(MEEKC)分离山酮类化合物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正辛醇 水分配系数(疏水常数logP)、色谱峰对称因子和理论塔板数作为参数,研... 在优化微乳系统(如pH、缓冲液浓度、表面活性剂、助乳剂、油相及添加剂)的基础上,对影响微乳电动毛细管色谱(MEEKC)分离山酮类化合物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正辛醇 水分配系数(疏水常数logP)、色谱峰对称因子和理论塔板数作为参数,研究了分离条件的改变对MEEKC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色谱条件的改变对疏水性山酮和亲水性山酮分离选择性的影响存在着显著差异,当微乳体系为50mmol/L硼酸缓冲液(pH9 5)、10%(体积分数)正丁醇、80mmol/L正庚烷、120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和5mmol/L磺酸化β 环糊精,分离电压为20kV和柱温为35℃时,10个山酮中有9个可被基线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毛细管 分离 山酮类化合物 影响因素 分离选择性 添加剂 蝉翼藤 化学成分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微乳液电动色谱的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贡素萱 薄涛 +1 位作者 刘虎威 李克安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6-229,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毛细管微乳液电动色谱(MEEKC)的研究进展。对MEEKC的分离原理进行了阐述;对微乳液的组成和其他影响MEEKC分离的因素进行了总结;对MEEKC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作以分类评述;并将MEEKC和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KC)予以比较。
关键词 毛细管电动 原理 应用 分离原理 胶束电动毛细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富集-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法分析食品塑料袋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 被引量:3
12
作者 肖佳 黄颖 +1 位作者 王敏毅 陈国南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51-956,共6页
建立了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MEEKC)模式下,采用常规样品堆积模式(normal stacking mode,NSM)和反向极性堆积模式(reversed electrode polarity stacking mode,REPSM)两种在线富集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hthalate es-ters,PAEs)的简便... 建立了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MEEKC)模式下,采用常规样品堆积模式(normal stacking mode,NSM)和反向极性堆积模式(reversed electrode polarity stacking mode,REPSM)两种在线富集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hthalate es-ters,PAEs)的简便、有效方法。与常规MEEKC方法相比,REPSM-MEEKC方法使4种PAEs的检测灵敏度提高了937.5~7 143倍。考察了常规MEEKC的分离条件,分别对影响两种富集过程的一些因素进行了研究,同时对两种富集方法的重现性和检出限等进行了考察。NSM-MEEKC和REPSM-MEEKC对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检出限(按信噪比(S/N)=3计)分别为0.021~0.33 mg/L和0.7~4μg/L。其中,灵敏度更高的REPSM-MEEKC方法已成功应用于食品塑料袋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89.1%~105.6%,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动 常规样品堆积 反向极性堆积 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 塑料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法对匙鄂木中蒽醌类化合物的分离测定(英文)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安家 陈晓峰 +3 位作者 李进冉 李霞 李青山 胡之德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2-77,共6页
建立了一种快速、有效分离测定茜草科植物匙鄂木中3种蒽醌类化合物的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新方法.研究了硼砂浓度、微乳液浓度、乙腈浓度以及电压对分离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缓冲体系组成为10 mmol/L硼砂-12%微乳储备液-5%乙腈... 建立了一种快速、有效分离测定茜草科植物匙鄂木中3种蒽醌类化合物的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新方法.研究了硼砂浓度、微乳液浓度、乙腈浓度以及电压对分离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缓冲体系组成为10 mmol/L硼砂-12%微乳储备液-5%乙腈,最佳运行电压为25 kV,检测波长为264 nm.分析物浓度与峰面积之间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在0.999 2~0.999 5之间.该方法用于对匙鄂木中蒽醌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回收率为97.3%~10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匙鄂木 蒽醌 毛细管电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电动毛细管色谱分离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 被引量:4
14
作者 韦寿莲 张素斌 严子军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9-503,共5页
建立了一种同时分离7种氟喹诺酮类药物(FQs)的微乳液电动毛细管色谱(MEEKC)。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作为表面活性剂,系统考察了缓冲溶液浓度和pH、SDS、助表面活性剂和油相的浓度、温度等对分离的影响。最佳分离条件为:1%正庚烷... 建立了一种同时分离7种氟喹诺酮类药物(FQs)的微乳液电动毛细管色谱(MEEKC)。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作为表面活性剂,系统考察了缓冲溶液浓度和pH、SDS、助表面活性剂和油相的浓度、温度等对分离的影响。最佳分离条件为:1%正庚烷(V/V),100mmol/LSDS,10%正丁醇(V/V)和8mmol/L磷酸盐-四硼酸钠缓冲溶液(pH7.30)。以氧氟沙星(OF)作内标,FQs标准水溶液和标准血清溶液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2×10^-6~5.0×10^-4mol/L和2.0×10^-6~5.0×10^-4mol/L,检出限(S/N=3)均为9.7×10^-7mol/L。方法直接应用于滴眼液中环丙沙星(CPF)的测定,精密度和准确度高;应用于血液中加替沙星(GTF)的测定涉及固相萃取预处理样品,萃取平均回收率为90.6%,日内、日间精密度分别为3.3%和3.6%,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毛细管 氟喹诺酮类药物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法快速测定消炎利胆片中的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艳芳 罗兴平 +4 位作者 明永飞 张红丽 李秀娟 陈立仁 李永民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4-297,共4页
建立了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同时分析消炎利胆片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方法。考察了缓冲溶液的浓度、pH值、十二烷基硫酸钠(SD S)以及助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对分离测定的影响。在由乙酸乙酯-SD S-正丁醇-30mm o l/L硼砂缓冲液(pH9... 建立了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同时分析消炎利胆片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方法。考察了缓冲溶液的浓度、pH值、十二烷基硫酸钠(SD S)以及助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对分离测定的影响。在由乙酸乙酯-SD S-正丁醇-30mm o l/L硼砂缓冲液(pH9.5)(质量比为0.5∶0.6∶6.0∶92.9)组成的微乳液体系中,两种内酯在6m in内完成分离。该法简便、快速、选择性好,用于实际样品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分析,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动 穿心莲内酯 脱水穿心莲内酯 消炎利胆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电动毛细管色谱-激光诱导荧光法测定中药和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血浆中的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英文) 被引量:1
16
作者 董钰明 陈晓峰 +1 位作者 李春兰 陈兴国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7-81,共5页
建立了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激光诱导荧光法测定用NBD-Cl衍生后的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方法。微乳液母液的组成为w(SDS):w(1-丁醇):w(n-庚烷):w(水)=3.31:6.61:0.80:89.28。优化后的分离条件为:20 mmol/L硼酸钠+体积分数为20%的微乳液+... 建立了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激光诱导荧光法测定用NBD-Cl衍生后的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方法。微乳液母液的组成为w(SDS):w(1-丁醇):w(n-庚烷):w(水)=3.31:6.61:0.80:89.28。优化后的分离条件为:20 mmol/L硼酸钠+体积分数为20%的微乳液+体积分数为4%的乙腈(调pH至9.3)组成缓冲液,分离电压20 kV,峰面积和分析物浓度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应用本方法测定2种中药和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血浆中的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回收率为95.8%~10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毛细管 激光诱导荧光 肾上腺素 多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电动毛细管色谱在掌叶大黄指纹图谱上的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楠 潘红 +2 位作者 丁绍东 汪云 曹玉华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9-72,共4页
采用微乳电动毛细管色谱法(MEEKC)建立不同来源掌叶大黄的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使用未涂层石英毛细管柱(75μm×65 cm,有效长度55 cm),采用的缓冲液为w(SDS)∶w(正丁醇)∶w(正辛烷)∶w(10 mmol/L硼砂溶液)=3.3∶6.6∶0.8... 采用微乳电动毛细管色谱法(MEEKC)建立不同来源掌叶大黄的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使用未涂层石英毛细管柱(75μm×65 cm,有效长度55 cm),采用的缓冲液为w(SDS)∶w(正丁醇)∶w(正辛烷)∶w(10 mmol/L硼砂溶液)=3.3∶6.6∶0.8∶89.3并通过添加10%的乙腈组成的O/W型微乳体系,分离电压18 kV,检测波长280 nm。结果通过聚类分析和相似度分析处理,14个掌叶大黄样品初步分为三类:道地药材,市售一般品和次品。本方法可用于掌叶大黄质量评价的有效手段,为MEEKC在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中开辟了新的应用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电动毛细管 指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18
作者 周庆祥 毛金丽 肖军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07-1309,共3页
综述了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MEEKC)在环境分析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 毛细管电动 环境分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法测定大鼠滑膜细胞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诗瑶 丛日琳 +4 位作者 李琦 孙照霞 徐伟 沙玫 余丽双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9-53,共5页
建立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法快速测定大鼠滑膜细胞内外液中雷公藤甲素含量的方法。在雷公藤甲素不同给药时间孵育条件下,将滑膜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给药组,测定滑膜细胞内外液中雷公藤甲素含量,并比较了细胞外液中雷公藤甲素在不同给... 建立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法快速测定大鼠滑膜细胞内外液中雷公藤甲素含量的方法。在雷公藤甲素不同给药时间孵育条件下,将滑膜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给药组,测定滑膜细胞内外液中雷公藤甲素含量,并比较了细胞外液中雷公藤甲素在不同给药时间的含量变化。毛细管电泳运行缓冲液组成:1%(w/V)SDS,3%(V/V)正丁醇,1%(V/V)乙酸乙酯,96%(V/V)5 mmol/L硼砂70 mmol/L磷酸盐溶液,pH 9.0:运行电压:25 kV;压力进样:0.5 psi×6 s;电泳操作温度:25℃;检测波长:214 nm。结果表明,细胞内外液中的雷公藤甲素所呈现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5和0.9991。当给药24 h时,细胞内外液中的雷公藤甲素浓度分别为0.736和20.745μg/mL。本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精密度好,可用于滑膜细胞内外液中雷公藤甲素浓度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为进一步研究中药有效成分对滑膜细胞功能和活性的影响提供方法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动 滑膜细胞 雷公藤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法测定雷公藤炮制品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 被引量:1
20
作者 丛日琳 林诗瑶 +2 位作者 褚克丹 徐伟 余丽双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4期58-61,共4页
利用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法测定不同雷公藤炮制品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在含1%(w/v)十二烷基硫酸钠(SDS),3%(v/v)正丁醇,1%(v/v)乙酸乙酯和96%(v/v)5mmol/L硼砂-10m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pH 8.5)的微乳体系下,雷公藤炮制品中的雷公藤甲素... 利用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法测定不同雷公藤炮制品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在含1%(w/v)十二烷基硫酸钠(SDS),3%(v/v)正丁醇,1%(v/v)乙酸乙酯和96%(v/v)5mmol/L硼砂-10m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pH 8.5)的微乳体系下,雷公藤炮制品中的雷公藤甲素在10min内得到良好的分离与检测.不同雷公藤炮制品中雷公藤甲素含量的测定结果:其中生品中的含量最高,为2.008 5g/g,其余炮制品雷公藤甲素的含量分别为清炒品1.716 6g/g,酒炙品1.541 2g/g,水煮品1.758 4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动 雷公藤甲素 炮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