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进多出循环提升机提升高度的设计研究
1
作者 彭榜盈 梁海东 +2 位作者 单朝兰 李海 赵晓燕 《物流技术》 2015年第20期132-136,共5页
在总结十多年的实际设计经验的基础上,以电能表周转箱为输送承载单元,以提升高度大于26m为目标,探索建立循环提升机设计计算模型并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为大升程循环提升机的设计计算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多进多出 循环提升机 提升高度 电能表 周转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磨入磨循环提升机返料问题的解决
2
作者 吕永幸 陈勇 《四川水泥》 2014年第7期7-8,共2页
年产100万吨的水泥生产线,水泥粉磨采用RP140×110辊压机、Φ4.2×13m闭路球磨机组成的高效联合粉磨系统,配套循环提升机(入磨循环斗提)型号为NSE650×42850,投入生产后返料严重,针对返料原因采取调整配料,调整下料口和接... 年产100万吨的水泥生产线,水泥粉磨采用RP140×110辊压机、Φ4.2×13m闭路球磨机组成的高效联合粉磨系统,配套循环提升机(入磨循环斗提)型号为NSE650×42850,投入生产后返料严重,针对返料原因采取调整配料,调整下料口和接料板间隙,增加一个接料口等措施,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粉磨系统 入磨循环提升机 返料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粉磨系统循环链斗提升机的改造
3
作者 张子豪 《新世纪水泥导报》 CAS 2020年第4期67-69,共3页
在试生产过程中,当物料循环量达到1000 t/h时,水泥粉磨系统循环提升机电流大幅度波动,尾轮大幅度上下串动,提升机尾轮卡死断轴。将原来的尾轮内置配重改造为外置配重,将尾轮轴由滑动摩擦形式改造为滚动摩擦。改造后,提升机能力和可靠性... 在试生产过程中,当物料循环量达到1000 t/h时,水泥粉磨系统循环提升机电流大幅度波动,尾轮大幅度上下串动,提升机尾轮卡死断轴。将原来的尾轮内置配重改造为外置配重,将尾轮轴由滑动摩擦形式改造为滚动摩擦。改造后,提升机能力和可靠性得到增强,满足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粉磨系统 循环提升机 尾轮 卡死 断轴 配重 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置循环环链电动提升机在附着式升降作业安全防护平台中的应用
4
作者 方延春 王松雷 邓宏康 《建筑机械》 2022年第2期97-99,共3页
文章介绍了目前市场上存在的4种电动提升机,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全新结构型式的中置循环环链电动提升机,并详细介绍了其结构组成、结构特点以及在附着式升降作业安全防护平台中的应用。
关键词 中置提升机 正挂提升机 倒挂提升机 循环提升机 附着式升降作业防护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联合粉磨辊压机系统新增提升机的改造
5
作者 陈历祥 《新世纪水泥导报》 CAS 2024年第4期32-33,共2页
水泥粉磨采用Ф200-180辊压机+Ф4.2 m×13 m球磨机组成的开路联合粉磨工艺。其辊压机系统所配循环料提升机负荷大,电流高,链条、料斗和V型选粉机打散格栅磨损严重,故障率高,维护工作量大,维修费用高,导致水泥粉磨系统产量较低、电... 水泥粉磨采用Ф200-180辊压机+Ф4.2 m×13 m球磨机组成的开路联合粉磨工艺。其辊压机系统所配循环料提升机负荷大,电流高,链条、料斗和V型选粉机打散格栅磨损严重,故障率高,维护工作量大,维修费用高,导致水泥粉磨系统产量较低、电耗较高。辊压机系统新增1台提升机,不仅减轻了循环料提升机的负荷,还提高了辊压机循环量,降低了故障率和维护工作量及费用,达到提产降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辊压机 循环提升机 故障率 成本 产量 电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辊压机循环重载胶带提升机的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金磊 唐维贤 杨勇 《水泥工程》 CAS 2018年第6期37-40,共4页
水泥厂生料和水泥辊压机粉磨系统,辊压机物料循环一般选用板链或中央链式提升机,普遍存在能耗高、回料率高、安全隐患高、备件维护费用高等共性问题。我们着眼工艺适应性研究,创新研发辊压机循环重载胶带提升机,替代和改造原有板链或中... 水泥厂生料和水泥辊压机粉磨系统,辊压机物料循环一般选用板链或中央链式提升机,普遍存在能耗高、回料率高、安全隐患高、备件维护费用高等共性问题。我们着眼工艺适应性研究,创新研发辊压机循环重载胶带提升机,替代和改造原有板链或中央链提升机,并已在多个项目中取得成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辊压机 循环重载胶带提升机 板链 中央链 能耗 回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Φ4.2 m×13 m联合粉磨系统节能降耗改造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贾超 罗雨 +4 位作者 朱得旭 周庆伟 陈殿柱 张增刚 王刚 《水泥》 CAS 2023年第2期33-35,共3页
因工艺布局、物料物理特性、设备处理能力等因素,导致辊压机运行、产量、电耗不理想。通过对预粉磨段熟料和脱硫石膏的入料方式、预粉磨段收尘料的入料位置、助磨剂添加位置的优化改造,提高了辊压机运行效率和稳定性,提产降耗效果非常显... 因工艺布局、物料物理特性、设备处理能力等因素,导致辊压机运行、产量、电耗不理想。通过对预粉磨段熟料和脱硫石膏的入料方式、预粉磨段收尘料的入料位置、助磨剂添加位置的优化改造,提高了辊压机运行效率和稳定性,提产降耗效果非常显著,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辊压机 循环提升机 入料方式 助磨剂添加位置 联合粉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