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环抗体和循环抗原检测诊断囊虫病的价值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夏英 陈捷平 +3 位作者 谭巍 齐志群 刘明方 刘国玲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1年第3期195-197,共3页
本文对81例囊虫病人血清同时用 ELISA 和 Dot—ELISA 检测循环抗体和单抗抑制性 ELISA检测循环抗原,并评价了三法诊断该病的价值。前两法的阳性率均为96.3%,但特异性都较差,特别是与包虫病具有明显的交叉反应。81例中血清循环抗原的阳... 本文对81例囊虫病人血清同时用 ELISA 和 Dot—ELISA 检测循环抗体和单抗抑制性 ELISA检测循环抗原,并评价了三法诊断该病的价值。前两法的阳性率均为96.3%,但特异性都较差,特别是与包虫病具有明显的交叉反应。81例中血清循环抗原的阳性率为69.1%。血或脑脊液的循环抗原有一项阳性的阳性率为91.1%。此法特异性高,75例正常人、30例包虫病、79例其他寄生虫病患者、5例非寄生虫病患者血清和10例非寄生虫病患者的脑脊液中循环抗原的测定均为阴性。对19例经肠虫清治疗半年到1年的患者(均为随机到本院复诊的患者)的血清检测,前二法的阳性率仍高达84.2%,而循环抗原的值除1例为0.64μg/ml 外,其余病例均为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病尾蚴 循环抗体 循环抗原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感染动物血清中循环抗体(CAb)及循环抗原(CAg)水平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家旭 李允鹤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2-14,共3页
应用膜片固相抗原免疫酶测定法(D-IEA)和ELISA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家兔血清中CAb和CAg水平时,高峰分别在感染后10~12周和10周,CAb和CAg水平均与感染度和感染期密切相关。实验结果表明,感染宿主血清中... 应用膜片固相抗原免疫酶测定法(D-IEA)和ELISA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家兔血清中CAb和CAg水平时,高峰分别在感染后10~12周和10周,CAb和CAg水平均与感染度和感染期密切相关。实验结果表明,感染宿主血清中CAb/CAg水平的消长规律并不一致,宿主在感染中期(感染后10~20周)显示CAb检测为优势,在感染早期(感染后10周内)则以CAg检测为优势。本项研究可为选用适宜的CAb/CAg检测途径,提供依据。应用改进方法D-IEA检测血吸虫感染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时,可取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循环抗体 循环抗原 血吸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蛋白dot-ELISA法检测猪囊尾蚴病人循环抗体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敏 舒晶 +1 位作者 徐之杰 王光岳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8-9,共2页
目的 检测用基因重组技术所获得的融合蛋白的特异性与敏感性。方法 用猪囊尾蚴cDNA文库筛选的含编码 2 8、18、14、3 4KDa抗原的基因片段阳性克隆 ,等比联合使用 ,以液相培养法经IPTG诱导重组噬菌体gt11 E .ColiY10 90表达融合蛋白 ,... 目的 检测用基因重组技术所获得的融合蛋白的特异性与敏感性。方法 用猪囊尾蚴cDNA文库筛选的含编码 2 8、18、14、3 4KDa抗原的基因片段阳性克隆 ,等比联合使用 ,以液相培养法经IPTG诱导重组噬菌体gt11 E .ColiY10 90表达融合蛋白 ,并用做抗原 ,用dot ELISA法诊断囊虫病。结果 血清以 1∶5 0倍稀释 ,囊虫病人血清 3份 ,阳性率为 83 3 % ,正常人和肝吸虫病人血清 3 0份 ,包虫病人血清 16份均为阴性。结论 与部分提纯囊虫抗原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相比 ,具有特异性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蛋白 囊尾蚴病 DOT-ELISA 循环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球蚴血清不同存放的时间中循环抗体、循环抗原和循环免疫复合物检测结果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杨玉荣 魏燕琴 +1 位作者 李燕宾 张京元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7年第3期238-238,共1页
泡球蚴血清不同存放的时间中循环抗体、循环抗原和循环免疫复合物检测结果比较杨玉荣1魏燕琴2李燕宾1张京元11宁夏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银川750004)2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作者曾用ABC-ELISA检测泡球蚴患者... 泡球蚴血清不同存放的时间中循环抗体、循环抗原和循环免疫复合物检测结果比较杨玉荣1魏燕琴2李燕宾1张京元11宁夏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银川750004)2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作者曾用ABC-ELISA检测泡球蚴患者血清的循环抗体(CAb)、循环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球蚴病 循环抗体 循环抗原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新城疫弱毒疫苗局部免疫对循环抗体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薛俊龙 张伟业 +4 位作者 张国权 王国艳 刘一飞 刘源 薛逸绯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2年第5期46-47,共2页
为探究ND局部免疫对蛋鸡循环抗体的影响,本研究应用鸡新城疫冻干苗COL-30、Lasota系,对不同分组的鸡群进行点眼局部免疫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说明:不同剂量的新城疫弱毒疫苗通过点眼局部免疫后,在连续17天的循环抗体检测期间,每组的平... 为探究ND局部免疫对蛋鸡循环抗体的影响,本研究应用鸡新城疫冻干苗COL-30、Lasota系,对不同分组的鸡群进行点眼局部免疫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说明:不同剂量的新城疫弱毒疫苗通过点眼局部免疫后,在连续17天的循环抗体检测期间,每组的平均抗体滴度和不免疫的对照组一样,在一定的范围内(9.3log2~10.9log2)波动,即无论是Lasota还是COL-30弱毒苗,不同剂量的免疫抗体变化与同批的对照组抗体相比,相同的疫苗不同的免疫剂量抗体效价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局部免疫并不会对原有的血液循环抗体(特别是高抗体)鸡群产生不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 局部免疫 循环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检测血清广州管圆线虫循环抗原及循环抗体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谭峰 秦茜 诸葛青云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345-346,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广州管圆线虫循环抗原(CAg)和循环抗体检测对广州管圆线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血清中循环抗原,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循环抗体。结果:25例广州管圆线虫病人血清中... 目的:探讨血清中广州管圆线虫循环抗原(CAg)和循环抗体检测对广州管圆线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血清中循环抗原,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循环抗体。结果:25例广州管圆线虫病人血清中循环抗原的阳性率为80%,循环抗体的阳性率为88%;56例其他寄生虫病人血清循环抗原检测均为阴性,循环抗体检测与1例旋毛虫病人血清有交叉反应;25例健康人广州管圆线虫循环抗体阳性率为16%,循环抗原检测全部为阴性。结论:联合检测血清中广州管圆线虫循环抗原和循环抗体有助于提高广州管圆线虫病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病 循环抗原 循环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三类循环抗原和循环抗体对感染家兔疗效考核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世国 许景红 +4 位作者 宋文涛 石浩军 石佑恩 韩家俊 任红斌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0-12,共3页
采用三株分别定位于日本血吸虫表皮膜、肠道上皮和虫卵的单克隆抗体A6,SJ31/32和SE9作为捕获抗体建立检测三类循环抗原的斑点酶联免疫吸附实验(DOT-ELISA)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和普通ELISA分别观察了日本血吸虫感染家兔血清中三类循... 采用三株分别定位于日本血吸虫表皮膜、肠道上皮和虫卵的单克隆抗体A6,SJ31/32和SE9作为捕获抗体建立检测三类循环抗原的斑点酶联免疫吸附实验(DOT-ELISA)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和普通ELISA分别观察了日本血吸虫感染家兔血清中三类循环抗原和IgG抗体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感染日本血吸虫家免在经砒喹酮治疗之后的第8周,睦相关抗原,可溶性虫卵抗原和肠相关抗原的转阴率分别为80%,70%和20%,而减后第18周全部转阴;IgG抗体一直维持较高水平。因此,MAA和SEA具有改好的疗效考核价值,GAA的疗效考核效果较差,IgG抗体不具有疗效考核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循环抗原 循环抗体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抗体和循环抗原检测对泡球蚴病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富荣 曹和洵 +1 位作者 蒋次鹏 王琪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4年第3期194-196,共3页
本文对小鼠继发性泡球蚴病用吡喹酮脂质体、吡喹酮、阿苯达唑、甲苯达唑、氟苯达唑进行化疗,对各组治疗期间的小鼠血清用间接血凝(IHA)、单克隆抗体(McAb)、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分别检测循环抗体... 本文对小鼠继发性泡球蚴病用吡喹酮脂质体、吡喹酮、阿苯达唑、甲苯达唑、氟苯达唑进行化疗,对各组治疗期间的小鼠血清用间接血凝(IHA)、单克隆抗体(McAb)、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分别检测循环抗体(CAb)和循环抗原(CAg)。结果表明,除阿苯达唑组小鼠血清抗体水平在治疗结束时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外,其余各治疗组的抗体水平下降均不明显。各组治疗结束时,小鼠血清的CAg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表明检测循环抗原可作为疗效考核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抗原 循环抗体 泡球蚴病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除结膜结合淋巴组织鸡对新城疫疫苗的免疫反应Ⅰ.局部与循环抗体检测 被引量:1
9
作者 孙斌 任风兰 +1 位作者 孙运刚 徐祥顺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02-605,共4页
实验将 60只 1日龄健康雏鸡随机分为A、B、C 3组。A组为CALT缺失组 ,B组为免疫组 ,C组为非免疫对照组。A组于 1日龄手术切除下眼睑结膜 ,A、B两组于 1 2日龄结扎鼻泪管后进行点眼免疫接种新城疫克隆 30疫苗。2 3日龄时 ,收集A、B、C各... 实验将 60只 1日龄健康雏鸡随机分为A、B、C 3组。A组为CALT缺失组 ,B组为免疫组 ,C组为非免疫对照组。A组于 1日龄手术切除下眼睑结膜 ,A、B两组于 1 2日龄结扎鼻泪管后进行点眼免疫接种新城疫克隆 30疫苗。2 3日龄时 ,收集A、B、C各实验组鸡的血清和泪液 ,做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 (HI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比较观察各实验组雏鸡血清和泪液抗体HI效价与IgA、IgG、IgM含量的变化特点。结果 ,1日龄手术切除下眼睑结膜后造成鸡CALT缺失 ,CALT缺失鸡点眼免疫后 ,泪液抗体HI效价与IgA、IgG、IgM含量比免疫组雏鸡低。但对雏鸡的抗体生成的规律并不产影响。故实验证实了CALT对眼区局部抗体的产生及其种类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结合淋巴组织 新城疫疫苗 免疫反应 循环抗体 粘膜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R1亚基口服基因疫苗的制备和激活SD大鼠产生循环抗体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士强 王任直 +6 位作者 李桂林 张波 姚勇 窦万臣 孔燕国 张振兴 栗世方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24-226,238,共4页
目的 研制携带 N-甲基 -D-天冬氨酸受体 1 ( 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subunit1 ,NR1 )的口服疫苗 ,探讨疫苗激活 SD大鼠产生循环抗体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酶切连接和蓝白筛选的方法构建NR1的表达载体 ;以磷酸钙... 目的 研制携带 N-甲基 -D-天冬氨酸受体 1 ( 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subunit1 ,NR1 )的口服疫苗 ,探讨疫苗激活 SD大鼠产生循环抗体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酶切连接和蓝白筛选的方法构建NR1的表达载体 ;以磷酸钙共沉淀的方法转染 HEK2 93细胞 ,并用 G41 8筛选阳性细胞克隆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荧光细胞染色方法鉴定阳性细胞株 ;经氯化钙法制备携带 NR1表达载体的减毒鼠伤寒沙门 (氏 )菌口服疫苗 ( SL-NR1 ) ;胃内灌注 60 0 μL、D( λ) 2 6 0 nm为 0 .6的 S L-NR1 ,2周内 4次给药 ;以阳性细胞株为靶细胞 ,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大鼠循环中 NR1抗体滴度。结果 扩增出 NR1基因并构建了含有 NR1基因的表达载体—— p CDNA3 .1 -NR1 ;建立了细胞株 HEK 2 93 -NR1 ;证实口服疫苗可激活 SD大鼠 ( 2 3 /2 5只 )产生 NR1抗体。结论 成功研制了携带 NR1基因的口服减毒鼠伤寒沙门 (氏 )菌活疫苗 ,其可激活机体免疫反应产生 NR1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R1亚基 口服疫苗 循环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平新城疫循环抗体对不同疫苗免疫的影响
11
作者 赵占民 赵来兵 +5 位作者 李全福 杨占勇 赵香汝 刘栓江 戴宏研 崔红玉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新城疫 循环抗体水平 疫苗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ABC-Dot-ELISA检测兔弓形虫循环抗体的初步研究
12
作者 陈艳 毛克强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1994年第S1期181-182,共2页
用ABC-Dot-ELISA检测兔弓形虫循环抗体的初步研究陈艳,毛克强(贵阳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我们利用Dot-ELISA能够克服ELISA需较多抗原或抗体包板之不足,再利用ABCELISA较常规ELISA灵敏度高... 用ABC-Dot-ELISA检测兔弓形虫循环抗体的初步研究陈艳,毛克强(贵阳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我们利用Dot-ELISA能够克服ELISA需较多抗原或抗体包板之不足,再利用ABCELISA较常规ELISA灵敏度高4~16倍的这一优点,将二种方法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抗体 ELISA检测 DOT ABC 兔弓形虫 特异性 弓形虫病 陈艳 速殖子 高峰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感染兔唾液中循环抗体检测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兆军 娄文娴 +2 位作者 张恩英 张湘燕 薛纯良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03-204,共2页
目的: 探索唾液作为检测日本血吸虫循环抗体样本的可行性。方法: 建立血吸虫兔感染模型, 收集感染后不同时期、再感染及治疗后不同时期的唾液和血清, 用 E L I S A 检测其中的循环抗体及其效价, 并将检测结果加以比较。结果:... 目的: 探索唾液作为检测日本血吸虫循环抗体样本的可行性。方法: 建立血吸虫兔感染模型, 收集感染后不同时期、再感染及治疗后不同时期的唾液和血清, 用 E L I S A 检测其中的循环抗体及其效价, 并将检测结果加以比较。结果: 唾液与血清样本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947 % 与100 % , 经χ2 检验, 两者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唾液与血清样本检测的特异性均为947 % , 两者一致。结论: 唾液作为样本可用于日本血吸虫循环抗体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唾液 循环抗体 血吸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循环抗体及循环抗原研究概况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艳 曹婧 +2 位作者 王凤凤 喻永萍 石佑恩 《湖北预防医学杂志》 2004年第1期33-34,46,共3页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循环抗体 循环抗原 免疫学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免疫印迹技术研究儿童抗幽门螺杆菌循环抗体
15
作者 潘志军 萧树东 +1 位作者 江绍基 康宏庄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98-200,共3页
用活检粘膜细菌培养、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病理切片HE染色等方法对60例有症状儿童进行了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的检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检测抗HPIgG抗体的免疫印迹方法。引入半定量积分法表示结果,IgG积分≥2分为阳性,则免疫印迹方... 用活检粘膜细菌培养、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病理切片HE染色等方法对60例有症状儿童进行了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的检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检测抗HPIgG抗体的免疫印迹方法。引入半定量积分法表示结果,IgG积分≥2分为阳性,则免疫印迹方法检测抗HgIgG抗体的敏感性为91.1%,特异性为80.0%。用免疫印迹技术对儿童血清中抗HgIgG、IgA、IgM抗体进行分析并与成人相比较,结果发现:与成人相比,儿童IgG识别条带与成人相似,IgA识别条带少而浅,IgM识别条带多而深,在活检粘膜HP为阳性、免疫印迹IgG为阴性的4个病例中,3例lgM为阳性;在HP阳性患者中,儿童抗HPIPM抗体的阳性率(88·9%)远高于成人16·3%(P<0·001),说明抗HPIPM抗体可指示HP早期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儿童 免疫印迹 循环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抗体与循环抗原组合检测诊断血吸虫病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兰炜明 陈红根 +3 位作者 曾小军 姜唯声 葛军 谢曙英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18-1221,共4页
目的探讨血吸虫病循环抗原与循环抗体组合检测的诊断效能以及在血吸虫病疫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夹心ELISA法和间接ELISA法对不同类型人群的血清标本进行循环抗原和抗SEAIgG抗体检测,比较抗原抗体组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在重... 目的探讨血吸虫病循环抗原与循环抗体组合检测的诊断效能以及在血吸虫病疫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夹心ELISA法和间接ELISA法对不同类型人群的血清标本进行循环抗原和抗SEAIgG抗体检测,比较抗原抗体组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在重疫区的检测效果。结果循环抗原与循环抗体平行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9%、92.2%;序列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0%、99.2%。对血吸虫病疫区粪检阳性人群平行检测阳性率为94.6%(35/37),序列检测阳性率为67.6%(25/37);疫区粪检阴性人群平行检测阳性率为69.8%(97/139),序列检测阳性率为39.6%(55/139)。结论组合检测方案中平行检测在重疫区对有效检出病人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循环抗原 循环抗体 组合检测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硬皮病的循环抗体及发病机理
17
作者 Krieg TMD 刘训荃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22-225,共4页
一、系统性硬皮病的循环抗体系统性硬皮病患者可发现循环自身抗休。用间接免疫荧光。
关键词 硬皮病 循环抗体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阴糜烂性扁平苔藓:呈现少量基底膜带循环抗体
18
作者 Cooper S.M Dean D +1 位作者 Allen J 潘敏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 2005年第10期45-45,共1页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circulating basement membrane zone (BMZ) antibodies are present in erosive lichen planus (LP) of the vulva. In total, 56 consecutive women with biopsy-confirmed 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circulating basement membrane zone (BMZ) antibodies are present in erosive lichen planus (LP) of the vulva. In total, 56 consecutive women with biopsy-confirmed erosive LP of the vulva were recruited from a vulval clinic in a district general hospital and teaching hospital in Oxfordshire.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IgG and IgA) was performed on 56 sera, and 15 were tested to IgG subclasses (1-4). Immunoblotting was carried out on salt-split and urea-extracted epidermal skin extracts on 11. The main outcome measure was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staining at the BMZ. Of the 56 sera, 34 (61%) had weak (neat or 1:5) epidermal-binding BMZ antibodies (25 had IgG, 5 had IgA, 4 had both IgG and IgA). All 15 sera tested to IgG showed epidermal binding to one or more IgG subclasses: IgG1 (7 sera), IgG2 (7),IgG3 (7) and IgG4 (0). Immunoblotting identified IgG antibodies to bullous pemphigoid (BP)180 (10/11) and BP230 (2/11).The majority (61%) of patients with vulval erosive LP had circulating serum IgG BMZ antibodies, chiefly reacting with BP180. There was subclass restriction of the IgG response to IgG1, 2 and 3. The significance of these antibodies is uncertain, but they may be a marker for the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膜带 糜烂性扁平苔藓 循环抗体 IgG 免疫印迹 间接免疫荧光 大疱性类天疱疮 女阴 教学医院 综合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症状儿童抗幽门螺杆菌循环抗体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潘志军 萧树东 +1 位作者 江绍基 康宏庄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36-38,共3页
对60例有症状儿童进行了胃镜检查。用培养、尿素酶试验和病理切片HE染色了解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同时用免疫印迹方法分析了其循环抗体并与成人相比较。结果发现:HP在正常胃粘膜、慢性非活动性胃炎、慢性活动性胃炎、消... 对60例有症状儿童进行了胃镜检查。用培养、尿素酶试验和病理切片HE染色了解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同时用免疫印迹方法分析了其循环抗体并与成人相比较。结果发现:HP在正常胃粘膜、慢性非活动性胃炎、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中的检出率分别为0.0%、44.4%、100.0%和95.6%。免疫印迹方法检测抗HP抗体IgG诊断儿童HP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1%和80.0%。与成人相比,儿童IgG识别条带与成人相似,IgA识别条带少而浅,IgM识别条带多而深。在活检粘膜HP为阳性、免疫印迹IgG为阴性的4个病例中,3例IgM为阳性;在HP阳性患者中,儿童抗HPIgM抗体的阳性率(90.9%)远高于成人(18.2%)(P<0.001),说明抗HPIgM抗体可指示HP早期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儿童 免疫印迹 循环抗体
原文传递
血液中循环肿瘤抗体ABCC3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郝芳时 崔春国 计国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年第8期1368-1369,共2页
有证据显示多重耐药(MDR)的发生可能和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ABC)的过表达相关,目前已知有49个基因参与编码了ABC[1]。这些ABC转运蛋白可以分为7个亚组,其中ABCC1-3和ABCG2等蛋白的表达被证实可能和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失败呈相关性[2... 有证据显示多重耐药(MDR)的发生可能和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ABC)的过表达相关,目前已知有49个基因参与编码了ABC[1]。这些ABC转运蛋白可以分为7个亚组,其中ABCC1-3和ABCG2等蛋白的表达被证实可能和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失败呈相关性[2]。值得注意的是,这些ABC转运蛋白的过表达会通过肿瘤相关抗原的呈递在患者血液中表现出相关抗体表达的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早期诊断 循环抗体 乳腺癌患者 肿瘤抗体 ABCC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