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循环分割和循环展开避免Cache代价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利 陈彧 +1 位作者 乔林 汤志忠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228-2242,共15页
存储系统与处理器之间的速度差距逐渐变大,为此,cache使用了分级机制,但这也带来了额外的存储延迟(cache代价).提出一种利用循环分割和循环展开相结合避免cache代价的PCPLPU(prevent cache penalty by loop partition-unrolling)算法.... 存储系统与处理器之间的速度差距逐渐变大,为此,cache使用了分级机制,但这也带来了额外的存储延迟(cache代价).提出一种利用循环分割和循环展开相结合避免cache代价的PCPLPU(prevent cache penalty by loop partition-unrolling)算法.实验结果表明,PCPLPU算法能够有效避免循环代价,提高程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分割 循环展开 cache代价 bank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线性划分模式下改进的循环分割算法
2
作者 胡南军 谭文芳 +1 位作者 陈道蓄 谢立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7-40,共4页
1. 概述 与共享存储结构相比,分布式存储结构在性价比和可扩展性上有明显的优势,但它缺乏全局的存储空间,存储器间只能通过消息传统的方式进行通讯,因此等程序员在编写程序时需要考虑如何分布计算和相应的数据,以便尽可能提高分布式程... 1. 概述 与共享存储结构相比,分布式存储结构在性价比和可扩展性上有明显的优势,但它缺乏全局的存储空间,存储器间只能通过消息传统的方式进行通讯,因此等程序员在编写程序时需要考虑如何分布计算和相应的数据,以便尽可能提高分布式程序的并行性同时尽可能减少处理器间的通讯量.这一工作加大了程序员的负担和算法的复杂度.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方案就是借助源程序到源程序的并行编译软件的帮助,对串行程序进行并行化分析,自动地对计算和数据进行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分割算法 数据线性划分模式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MD机器的优化数据传输的并行循环分割 被引量:3
3
作者 林进 张兆庆 祝明发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577-585,共9页
本文提出一个基于分布式局存的SIMD机器的循环分割理论体系以优化运算中所需要的数据传输.该体系使用矩阵表示迭代空间、数据空间和数组存取式.我们引入数据传输概念,并建立一个简单有效的数据传输模型来评估数据在全局内存和局部内... 本文提出一个基于分布式局存的SIMD机器的循环分割理论体系以优化运算中所需要的数据传输.该体系使用矩阵表示迭代空间、数据空间和数组存取式.我们引入数据传输概念,并建立一个简单有效的数据传输模型来评估数据在全局内存和局部内存之间的传输开销.最后,对于给定的循环嵌套,我们给出一个循环分割算法以获得优化循环块,使得循环嵌套中所需要的数据传输开销最小,并且大大减少了数据传输和计算的同步开销.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分割 数据传输 SIMD机器 程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代价分析的向量化循环分割技术
4
作者 何越强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020-2023,共4页
为了使循环在编译过程中更充分地被向量化,提出了一种基于代价分析的向量化循环分割技术。标记出了迭代依赖间隔中不存在依赖关系的循环片段,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简单有效的代价分析模型来评估这些循环片段向量化和未向量化的CPU时钟周... 为了使循环在编译过程中更充分地被向量化,提出了一种基于代价分析的向量化循环分割技术。标记出了迭代依赖间隔中不存在依赖关系的循环片段,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简单有效的代价分析模型来评估这些循环片段向量化和未向量化的CPU时钟周期开销,最后从代价分析结果中确定是否需要将其向量化分割,从而把向量化特性应用到细短的循环片段。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技术的有效性,对迭代依赖距离大的循环片段优化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依赖 自动向量化 循环分割 依赖间隔 代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环分割自适应机制的WSN信号定位算法研究
5
作者 孙灏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46-50,共5页
为改善当前WSN信号定位算法存在的时延估计困难且在高混沌信道条件下难以分割噪声频谱与信号频谱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循环分割自适应机制的WSN信号定位算法,首先采取解析并发的方式将信号进行正交循环切割,实现了在高复杂噪声环境中... 为改善当前WSN信号定位算法存在的时延估计困难且在高混沌信道条件下难以分割噪声频谱与信号频谱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循环分割自适应机制的WSN信号定位算法,首先采取解析并发的方式将信号进行正交循环切割,实现了在高复杂噪声环境中信号空间与噪声空间相互分离,大大降低了信道噪声对定位信号干扰,有效适应了多径传输过程中难以规避的信道噪声影响;基于角度和时延,构建搜寻聚类矩阵,利用该矩阵具有特征矢量互相分离的特性实现了参数的自适应精度提升,该方式在进一步降低噪声信号影响同时,大大提高了定位过程中精度。仿真实验证明,本算法同超线性频率漂移定位算法、相干度频率映射定位算法、拓扑环一次定位算法相比,定位精度较高且定位错误发生频率下降明显,具有显著实际部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SN 信号定位 循环分割 多径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集循环网络的视网膜图像分割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杨云 周舒婕 +1 位作者 李程辉 张娟娟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02-1711,共10页
针对视网膜血管在分割过程容易出现细节特征信息丢失、血管轮廓模糊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循环分割对抗网络算法。该算法改进了分割器的网络模型,在U型网络上、下采样过程中添加了密集连接结构,充分保留了图像的特征信息,提升了模型的... 针对视网膜血管在分割过程容易出现细节特征信息丢失、血管轮廓模糊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循环分割对抗网络算法。该算法改进了分割器的网络模型,在U型网络上、下采样过程中添加了密集连接结构,充分保留了图像的特征信息,提升了模型的泛化能力以及鲁棒性,缓解了过度分割现象。为防止网络退化,将损失函数替换为最小二乘函数,提高了图像的分割质量,提升了网络模型训练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网络模型在DRIVE以及CHASE数据集中,两者分割的准确性、敏感性分别达到了96.93%、84.30%以及96.94%、79.92%。该算法具有较好的网络泛化能力以及分割准确率,可以为疾病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血管分割 循环分割对抗网络 U型网络 密集连接结构 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趣谈“循环分割”探究题
7
作者 李其明 杨景菊 《中学生数学(初中版)》 2005年第24期12-,33,共2页
培养动手操作和探究能力是素质教育所 要求的重要内容之一.亲自参与活动进行探 索与发现,以自己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是 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循环分割”图形的操 作探究题是在操作、观察、猜想、归纳的基础 上探究出这种“循环分割... 培养动手操作和探究能力是素质教育所 要求的重要内容之一.亲自参与活动进行探 索与发现,以自己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是 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循环分割”图形的操 作探究题是在操作、观察、猜想、归纳的基础 上探究出这种“循环分割”的规律,使感性认 识升华为理性认识,从而培养数学素养和创 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角三角形 探究题 循环分割
原文传递
一种基于分区域优先级的寄存器分配算法 被引量:3
8
作者 岳峰 庞建民 赵荣彩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005-3010,共6页
编译器速度和生成代码质量是衡量寄存器分配阶段性能的两个关键因素,现代的即时编译器要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编译出高质量的代码。传统的基于图着色的算法和线性扫描算法均不能很好地满足这个要求,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矩阵填充的区域优先... 编译器速度和生成代码质量是衡量寄存器分配阶段性能的两个关键因素,现代的即时编译器要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编译出高质量的代码。传统的基于图着色的算法和线性扫描算法均不能很好地满足这个要求,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矩阵填充的区域优先级寄存器分配算法,不追求理论上完美的寄存器分配,而采用贪婪式的方法,对程序循环区域进行分割,按区域内生命域的长度和溢出权重两种优先级排序方法进行物理寄存器分配,再扩展到整个程序段。算法在保留线性分配时间的同时产生了高质量的代码,应用于编译SSA形式的PTX指令到多核平台的过程中,基于该编译平台的实验证明了该文改进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译器 寄存器分配 循环区域分割 贪婪法 生命域长度优先级 溢出权重优先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多尺度融合的SAR图像变化检测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全斯农 崔莹 +1 位作者 熊博莅 匡纲要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0-437,共8页
为充分利用图像的细节信息,提高变化检测算法的鲁棒性和稳健性,本文融合了多个尺度间的特征,提出了一种自适应SAR图像变化检测方法。首先采用小波函数对对数比差异图进行多尺度分解,而后采用独立重构的方式,得到不同尺度下的重构图像。... 为充分利用图像的细节信息,提高变化检测算法的鲁棒性和稳健性,本文融合了多个尺度间的特征,提出了一种自适应SAR图像变化检测方法。首先采用小波函数对对数比差异图进行多尺度分解,而后采用独立重构的方式,得到不同尺度下的重构图像。接着采用均值循环迭代分割算法,以甄别变化区域与未变化区域。最后将不同尺度下的判别结果,采用马尔科夫随机场融合的方式,来获取最终的变化二值图。通过对不同尺度下的图像进行融合,该方法不仅有效地利用了尺度信息,而且对边缘的检测更加细致。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SAR图像变化检测的精度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重构 均值循环迭代分割 多尺度融合 变化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