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致密砂岩储层径向井压裂技术的适应性
1
作者 雍煜宁 郭肇权 +4 位作者 李根生 翟佳恒 田守 盛茂 王天宇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64,共9页
为探究径向井压裂技术在不同致密砂岩储层的适应性,利用人工致密砂岩岩样(300 mm×300 mm×300 mm)开展了真三轴径向井压裂室内实验,分析了正断层、走滑断层与逆断层3种地应力状态及不同径向井方位角下压裂裂缝形态与岩石破裂... 为探究径向井压裂技术在不同致密砂岩储层的适应性,利用人工致密砂岩岩样(300 mm×300 mm×300 mm)开展了真三轴径向井压裂室内实验,分析了正断层、走滑断层与逆断层3种地应力状态及不同径向井方位角下压裂裂缝形态与岩石破裂压力。研究表明:储层为正断层应力状态时,方位角低于45°的径向井能有效引导裂缝扩展,岩石破裂压力随方位角增大而增大;走滑断层应力状态时,裂缝形态受地应力场与径向井周应力场共同影响,方位角低于60°时有利于多排径向井的连通,且裂缝形态越复杂,岩石破裂压力越大;逆断层应力状态时,不同方位角径向井压裂后均形成单一水平裂缝。研究成果可为径向井压裂技术在不同致密砂岩储层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井压裂 缝形态 致密砂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的径向井压裂布孔方案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小龙 张汝生 +1 位作者 李凤霞 贺甲元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5期160-165,共6页
目前多径向井压裂的裂缝形态尚无合适的评价指标,缺乏针布孔方案设计的理论依据,限制了该技术的发展。结合某低渗稠油油藏实际参数相应的地层模型,分析不同布孔方案下裂缝形态的变化规律,并提出“最大缝控面积”理论作为布孔方案优化的... 目前多径向井压裂的裂缝形态尚无合适的评价指标,缺乏针布孔方案设计的理论依据,限制了该技术的发展。结合某低渗稠油油藏实际参数相应的地层模型,分析不同布孔方案下裂缝形态的变化规律,并提出“最大缝控面积”理论作为布孔方案优化的依据;在明确裂缝形态的基础上进行产能模拟,并对“最大缝控面积”理论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多径向井压裂可形成沿各径向井扩展的主裂缝;多径向井应沿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对称布孔,且在水平面内应均匀分布;优化后的布孔方案为四径向井所形成的裂缝正交且与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呈45°夹角。研究结论为现场径向井压裂联合蒸汽吞吐技术开采低渗稠油油藏提供理论依据,对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井压裂 缝形态 布孔方案 数值模拟 最大缝控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向井压裂技术携砂液摩阻影响参数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肖雯 《复杂油气藏》 2019年第4期71-75,共5页
径向井压裂是一种可有效提高油气井产量和采收率的新型复合技术,但目前国内缺乏针对径向井压裂施工参数优化的系统研究。针对此问题,首先评价不同支撑剂参数下的裂缝导流能力,并采用径向井摩阻测试装置量化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径向井摩阻... 径向井压裂是一种可有效提高油气井产量和采收率的新型复合技术,但目前国内缺乏针对径向井压裂施工参数优化的系统研究。针对此问题,首先评价不同支撑剂参数下的裂缝导流能力,并采用径向井摩阻测试装置量化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径向井摩阻的影响规律;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并进行了权重排序,最后做出优选。结合实验与理论,分析不同参数对径向井压裂携砂液摩阻的影响,建立经验模型并进行试算。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优化径向井压裂技术携砂液的相关参数,为径向井的压裂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井压裂 携砂液 导流能力 摩阻 支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的径向井压裂裂缝形态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小龙 李建雄 +3 位作者 王涛 张凯文 郭天魁 曲占庆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0-95,共6页
径向井压裂技术近年已取得良好开发成果,但该技术仍缺乏在致密气层的应用及研究。扩展有限元理论在水力压裂模拟上已有成熟的应用。基于地层流-固耦合方程,结合现场数据建立径向井水力压裂扩展有限元(XFEM)模型,研究裂缝起裂和扩展的规... 径向井压裂技术近年已取得良好开发成果,但该技术仍缺乏在致密气层的应用及研究。扩展有限元理论在水力压裂模拟上已有成熟的应用。基于地层流-固耦合方程,结合现场数据建立径向井水力压裂扩展有限元(XFEM)模型,研究裂缝起裂和扩展的规律。通过数值模拟量化分析了不同参数对裂缝形态的影响规律,明确了多径向井压裂的裂缝形态,并进一步提出了多径向井的优化布孔方案。结果表明:压裂时形成了沿径向井分布的诱导应力场,场内可一定程度实现主裂缝沿径向井方向定向扩展;垂向多径向井可有效提高径向井压裂裂缝形态的可控性;水平向多径向井的主裂缝形态由单径向井压裂主裂缝形态叠加而成,但径向井与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的夹角决定了该径向井处的起裂压力及裂缝扩展程度。研究成果对现场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井压裂 诱导应力场 缝形态 定向扩展 扩展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向井压裂裂缝形态及热采产能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小龙 许华儒 +3 位作者 刘晓强 王涛 张凯文 曲占庆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4-160,共7页
径向井压裂技术与蒸汽吞吐热采技术的联合是一种有效适用于低渗透稠油油藏且兼具经济性的开发技术,目前在国内还处于现场实验阶段,缺少理论研究。通过径向井压裂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压裂裂缝形态,并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径向井压裂辅助... 径向井压裂技术与蒸汽吞吐热采技术的联合是一种有效适用于低渗透稠油油藏且兼具经济性的开发技术,目前在国内还处于现场实验阶段,缺少理论研究。通过径向井压裂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压裂裂缝形态,并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径向井压裂辅助蒸汽吞吐产能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径向井对压裂裂缝的扩展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多径向井条件下会产生多裂缝形态,有效提高了泄油面积;径向井压裂辅助蒸汽吞吐产能是常规压裂辅助蒸汽吞吐产能的2.65倍(3年累计产油量),证明了该技术在低渗透稠油油藏的适应性,并在此研究基础上以产能为标准明确了该联合技术中的最优热采参数。研究结论为现场径向井压裂辅助蒸汽吞吐技术开采低渗透稠油油藏提供了理论依据,对该技术的发展完善和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井压裂 蒸汽吞吐 产能 缝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有限元法的多径向井压裂裂缝形态 被引量:20
6
作者 曲占庆 李小龙 +4 位作者 李建雄 郭天魁 田克寒 张伟 田雨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3-81,共9页
通过ABAQUS扩展有限元法(XFEM)建立基于地层流-固耦合方程的储层模型,以最大主应力准则、最大能量释放率准则为损伤机制,模拟分析单径向井、垂向多径向井、水平多径向井情况下的裂缝形态,并通过大型真三维物理模拟试验在一定程度上验证... 通过ABAQUS扩展有限元法(XFEM)建立基于地层流-固耦合方程的储层模型,以最大主应力准则、最大能量释放率准则为损伤机制,模拟分析单径向井、垂向多径向井、水平多径向井情况下的裂缝形态,并通过大型真三维物理模拟试验在一定程度上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正确性。在多径向井压裂裂缝形态研究的基础上,对径向钻孔的布孔方案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压裂时沿径向井分布的诱导应力场是压裂裂缝沿径向井定向扩展的根本原因,其有效引导距离可达40 m;垂向多径向井可有效强化压裂裂缝的定向扩展效果,且具备降低起裂压力的能力;水平多径向井在远井带形成沿各径向井独立扩展的主裂缝,近井带形成沟通相邻两径向井的次级裂缝,两者协同可有效提高泄油面积、降低近井带油流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井压裂 诱导应力场 干扰应力场 定向扩展 扩展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有限元的径向井压裂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肖雯 李小龙 +3 位作者 杨峰 郑彬涛 赵丹星 李晓倩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5期34-40,I0005,共8页
基于储层特征,利用ABAQUS扩展有限元建立了径向井模型,开展了不同条件下径向井力学特征及储层应力分布研究,分析了径向井压裂时裂缝扩展形态及规律,并通过物模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径向井具有引导裂缝扩展、形成... 基于储层特征,利用ABAQUS扩展有限元建立了径向井模型,开展了不同条件下径向井力学特征及储层应力分布研究,分析了径向井压裂时裂缝扩展形态及规律,并通过物模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径向井具有引导裂缝扩展、形成多裂缝的能力;径向井对压裂裂缝的引导效果与径向井方位角、水平地应力差、储层弹性模量、压裂液黏度等参数呈负相关,与径向井井径、储层泊松比、储层渗透率、施工排量等参数呈正相关;在双径向井夹角内形成的干扰应力场内可形成复杂的多裂缝;在低油价的形势下,通过径向井压裂技术实现低产低效井的有效利用,为老区低效井的挖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井压裂 缝形态 缝扩展 数值模拟 扩展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有限元的单径向井压裂裂缝扩展规律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小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8-86,共9页
径向井压裂技术已应用于多个油田并取得良好效果,而径向井对裂缝扩展的影响规律仍待研究。基于地层流-固耦合方程,建立扩展有限元(extended finite element method,XFEM)模型,利用最大主应力准则、最大能量释放率准则判断裂缝的起裂与扩... 径向井压裂技术已应用于多个油田并取得良好效果,而径向井对裂缝扩展的影响规律仍待研究。基于地层流-固耦合方程,建立扩展有限元(extended finite element method,XFEM)模型,利用最大主应力准则、最大能量释放率准则判断裂缝的起裂与扩展,量化分析了不同参数对裂缝形态的影响规律,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最后通过大型真三维物模实验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数模结果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压裂液通过径向井壁向地层渗滤形成了沿径向井分布的诱导应力场,在一定范围内,径向井产生的诱导应力可实现主裂缝沿径向井方向定向扩展,有效引导距离可达40 m;水平地应力差、储层厚度的增大均会大幅降低径向井引导裂缝定向扩展的能力;径向井方位角的增大会显著增大起裂压力。研究成果对现场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井压裂 诱导应力场 干扰应力场 定向扩展 扩展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向井压裂激活天然裂缝模型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赵腾 张绍哲 +4 位作者 邰春磊 刘庆岭 张超 孙鹏 李振涛 《科技和产业》 2021年第8期250-254,共5页
径向井压裂技术是在主井眼钻出径向井的基础上再实施压裂,是一种新型的非常规储层改造技术。针对径向井穿过天然裂缝后,天然裂缝对裂缝起裂的影响开展研究,建立径向井压裂激活天然裂缝解析模型,分析天然裂缝位置、倾角、方位角以及储层... 径向井压裂技术是在主井眼钻出径向井的基础上再实施压裂,是一种新型的非常规储层改造技术。针对径向井穿过天然裂缝后,天然裂缝对裂缝起裂的影响开展研究,建立径向井压裂激活天然裂缝解析模型,分析天然裂缝位置、倾角、方位角以及储层地应力状态对裂缝起裂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天然裂缝与主井筒距离增大,天然裂缝拉伸激活压力显著增大,剪切激活压力变化较小;随天然裂缝倾角增大,天然裂缝激活压力增大,方位角对激活压力无影响;正断层和逆断层地应力状态下,天然裂缝容易激活;走滑断层地应力状态下,天然裂缝较难激活。研究成果为径向井压裂技术在含天然裂缝储层推广应用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井压裂 天然 拉伸起 剪切起 非常规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HMD耦合的干热岩径向井压裂裂缝扩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贺甲元 张伟 +3 位作者 张乐 郭天魁 王春光 曲占庆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30,共11页
构建大规模裂缝网络是干热岩有效开发的关键.借助径向井在诱导裂缝转向与多缝形成方面的优势,提出采用径向井压裂干热岩储层.基于温度-渗流-应力-损伤(THMD)耦合模型,考虑压裂过程中低温诱导热应力作用,首先探讨了干热岩径向井压裂裂缝... 构建大规模裂缝网络是干热岩有效开发的关键.借助径向井在诱导裂缝转向与多缝形成方面的优势,提出采用径向井压裂干热岩储层.基于温度-渗流-应力-损伤(THMD)耦合模型,考虑压裂过程中低温诱导热应力作用,首先探讨了干热岩径向井压裂裂缝扩展机理及径向井诱导作用下热应力与注入压力对应力场的扰动机制,随后分析了储层温度、径向井方位角对裂缝形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径向井压裂干热岩在径向井的辅助冷却作用下低温诱导热应力加剧,径向井的存在有利于储层拉应力提升,干热岩径向井压裂与直井压裂相比损伤单元数增幅51.63%.基岩温度升高径向井引导裂缝偏转能力增强.径向井方位角增加有利于压裂损伤区域缝网沟通,降低流体流动阻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岩 缝扩展 径向井压裂 岩石损伤 THMD耦合
原文传递
页岩油储层径向井立体压裂产能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戴佳成 王天宇 +3 位作者 田康健 李敬彬 田守嶒 李根生 《石油科学通报》 CAS 2023年第5期588-599,共12页
页岩储层页理发育,常规水平井体积压裂纵向穿层能力不足导致改造程度受限。本文根据径向井立体压裂开发页岩油新思路,给出了径向井立体压裂的缝网形态描述方法,建立了页岩油三维基质-裂缝-井筒跨尺度流动模型,对比分析了水平井压裂和径... 页岩储层页理发育,常规水平井体积压裂纵向穿层能力不足导致改造程度受限。本文根据径向井立体压裂开发页岩油新思路,给出了径向井立体压裂的缝网形态描述方法,建立了页岩油三维基质-裂缝-井筒跨尺度流动模型,对比分析了水平井压裂和径向井立体压裂2种开发模式下的页岩油产能,研究了天然裂缝对页岩油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径向井立体压裂可打破裂缝层高限制,增强了储层改造效果,径向井层数和主井数越大,产能越高。以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藏为例,有天然裂缝条件下3井3层4分支径向井立体压裂缝网直接相交的水力裂缝是水平井压裂的1.35倍,第三年产油速率和总产油量均为水平井压裂的2.2倍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径向井立体压裂高效开发页岩油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水平 径向立体 嵌入式离散缝法 产能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