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玲珑-焦家式金矿构造变形岩相形迹大比例尺填图与构造成矿研究 被引量:54
1
作者 吕古贤 邓军 +4 位作者 郭涛 朱大岗 鲁安怀 舒斌 殷秀兰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77-186,共10页
本文提出构造变形岩相形迹概念———受地壳构造作用影响或控制的,能反映其形成构造地质环境、物理化学条件的那部分构造岩石单元或构造岩相建造要素。以胶东玲珑焦家式金矿床典型矿区为例,在该区用基础地质图件进行大比例尺构造变形... 本文提出构造变形岩相形迹概念———受地壳构造作用影响或控制的,能反映其形成构造地质环境、物理化学条件的那部分构造岩石单元或构造岩相建造要素。以胶东玲珑焦家式金矿床典型矿区为例,在该区用基础地质图件进行大比例尺构造变形岩相形迹填图,把能体现出成岩和成矿、各阶段蚀变和各阶段成矿作用的构造岩石单元区分开来,从而恢复各阶段的变形场和应力场;进而研究了构造应力场转化成矿的问题,建立了该区构造蚀变岩带的构造成矿演化模式;为探讨矿化、矿脉分布规律提供科学评价依据,为分析构造作用下流体成矿的构造物理化学场结构与界面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变形 岩相形迹 填图 金矿床 构造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围岩片帮形迹的宏观地应力估计方法探讨 被引量:22
2
作者 江权 冯夏庭 +3 位作者 徐鼎平 赵阳 江亚丽 黄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52-1459,共8页
基于深部地下勘探隧洞围岩应力型片帮破坏是岩体初始地应力作用的最直观结果的认识,建立借助围岩片帮形迹分析工程区岩体宏观地应力的估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地应力作用下多个交叉隧洞围岩的片帮空间分布特征和烈度强弱关系,建立... 基于深部地下勘探隧洞围岩应力型片帮破坏是岩体初始地应力作用的最直观结果的认识,建立借助围岩片帮形迹分析工程区岩体宏观地应力的估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地应力作用下多个交叉隧洞围岩的片帮空间分布特征和烈度强弱关系,建立岩体3个初始主应力的空间大小和方向关系;采用片帮劈裂纹方位角统计获得岩体最大主应力方向;依据片帮的应力门槛值和起裂应力门槛值估算出3个主应力量值。现场实测地应力数据和多工况数值计算分析都有力地表明,借助该分析方法获得的白鹤滩右岸厂址区域三维地应力是科学、合理的,这也为深入认识工程区地应力特征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估计 片帮形迹 劈裂纹 围岩破坏 白鹤滩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扬子东南缘北段加里东期构造形迹新资料 被引量:12
3
作者 戴圣潜 周存亭 +3 位作者 储东如 刘家云 陆小三 管运财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70-672,共3页
皖浙交界的宁国、于潜一带,上奥陶统和下志留统厚度巨大且具有浊流沉积的特征,导致长期以来对这一地区加里东期大地构造背景的不同认识。通过1∶25万区域地质填图,在震旦纪—下古生代地层中发现大量加里东期构造变形形迹和数处不整合接... 皖浙交界的宁国、于潜一带,上奥陶统和下志留统厚度巨大且具有浊流沉积的特征,导致长期以来对这一地区加里东期大地构造背景的不同认识。通过1∶25万区域地质填图,在震旦纪—下古生代地层中发现大量加里东期构造变形形迹和数处不整合接触关系,表明本区加里东运动强烈,华南地区广泛发育的加里东运动已经强烈地影响到扬子板块的南缘。这些发现为研究本区加里东期的大地构造环境和变形特点、扬子板块与华南板块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 浙西 加里东运动 构造形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失稳过程中的振荡现象及断层的多向错动形迹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流 冯锦江 +3 位作者 李彪 池江 杨主恩 施行觉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9,T004,共10页
对三轴实验中岩石突发式破坏和粘滑失稳的瞬时动态过程的研究表明,应力下降和位移增加都不是单一的,而是一种含有多种频率成分的振荡过程。用扫描电镜对错动面的观察表明,这种振荡导致双向或多向错动形迹的发育。结合天然断层面上常见... 对三轴实验中岩石突发式破坏和粘滑失稳的瞬时动态过程的研究表明,应力下降和位移增加都不是单一的,而是一种含有多种频率成分的振荡过程。用扫描电镜对错动面的观察表明,这种振荡导致双向或多向错动形迹的发育。结合天然断层面上常见的双向或多向错动的擦痕、阶步等形迹,以及断层带的异常构造,如反错列等,提出一次断层活动中失稳振荡——地震可能是这些特征的形成原因之一。反之,它们也有可能成为地震的一种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岩体 失稳 振荡 断层 形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变形岩相形迹的大比例尺填图及其对隐伏矿床地质预测──以胶东玲珑—焦家式金矿为例 被引量:26
5
作者 吕古贤 郭涛 +5 位作者 舒斌 邓军 朱大岗 鲁安怀 殷秀兰 徐刚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3-321,共9页
以胶东玲珑—焦家式金矿床典型矿区为例,在基础地质图件的基础上,开展大比例尺构造变形、岩相形迹填图,把成矿、成岩、各阶段蚀变和各阶段成矿所体现出的构造岩石单元区分开来,从而为恢复各阶段的变形场和应力场,建立该区构造蚀变... 以胶东玲珑—焦家式金矿床典型矿区为例,在基础地质图件的基础上,开展大比例尺构造变形、岩相形迹填图,把成矿、成岩、各阶段蚀变和各阶段成矿所体现出的构造岩石单元区分开来,从而为恢复各阶段的变形场和应力场,建立该区构造蚀变岩带的构造成矿演化模式,为探讨矿化矿脉分布规律提供科学评价依据,并为分析构造作用下流体的构造物理化学场结构与界面成矿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玲珑-焦家式金矿床 构造变形岩相形迹 构造岩石单元 填图 隐伏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焦家金矿田构造形迹的分形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丁式江 翟裕生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16-420,共5页
对胶东焦家金矿田多层次的断层裂隙统计表明 ,裂隙系统在 10 -6~ 10 4 尺度内符合分形分布 ,且节理裂隙的分维可作为区分蚀变构造带与正常围岩的良好指标 .根据裂隙的分维特征推测 ,焦家金矿田深部矿体也许更趋简单、稳定、厚大 ,深部... 对胶东焦家金矿田多层次的断层裂隙统计表明 ,裂隙系统在 10 -6~ 10 4 尺度内符合分形分布 ,且节理裂隙的分维可作为区分蚀变构造带与正常围岩的良好指标 .根据裂隙的分维特征推测 ,焦家金矿田深部矿体也许更趋简单、稳定、厚大 ,深部找矿仍有较大的潜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 裂隙 焦家 金矿田 构造形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某水电站工程边坡泥化夹层构造形迹成因机理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曹运江 黄润秋 +3 位作者 冯涛 郑海君 袁和忠 吕回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6年第2期6-10,共5页
工程区开挖边坡的稳定性受控于地层岩性(含软弱结构面)、向斜构造、微地貌等多种因素.边坡岩体中的层间剪切破碎带、断层破碎带不同程度地赋含泥化夹层,直接影响边坡的岩体结构.然而,工程边坡中泥化夹层却分布不均,是各种破碎带中的... 工程区开挖边坡的稳定性受控于地层岩性(含软弱结构面)、向斜构造、微地貌等多种因素.边坡岩体中的层间剪切破碎带、断层破碎带不同程度地赋含泥化夹层,直接影响边坡的岩体结构.然而,工程边坡中泥化夹层却分布不均,是各种破碎带中的弱化带,最危险的潜在滑(弱)面,对重点工程部位的边坡岩体稳定性构成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因此,寻求其成因机制,优化治理措施,在整个开挖边坡系统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边坡所发育的煤系地层母岩体经多期强烈的构造挤压与研磨,各种风化的长期作用及地下水不断渗入,形成层间剪切破碎带产出、岩性较为复杂的泥化夹层岩组.枢纽区该泥化夹层岩组在实测地层剖面中,所占比例变化较大(1.77%~27.21%).针对泥化夹层岩组的成因机理,提出5个成因阶段,对坝区所发育的泥化夹层作X射线粉晶衍射测试,证实其中确含有新(次生)的粘土矿物,为泥化夹层的存在提供强有力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形山脊 沙金坝向斜 层间剪切破碎带 泥化夹层 构造形迹 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区构造变形岩相形迹填图、矿化趋势度的实测及其地质找矿——以胶东玲珑金矿田阜山金矿区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吕古贤 郭涛 +4 位作者 刘杜鹃 舒斌 夏林 郭初笋 董法先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17-224,共8页
 以玲珑金矿田阜山金矿区为实测地区,研究了胶东构造岩浆活化区玲珑-焦家式金矿的矿源岩系,对2km2内矿源岩的构造变形岩相形迹进行1/2000填图。在此基础上,提出矿化趋势度(MTD)的概念并完成阜山金矿区矿化趋势度的分布图。矿化趋势度...  以玲珑金矿田阜山金矿区为实测地区,研究了胶东构造岩浆活化区玲珑-焦家式金矿的矿源岩系,对2km2内矿源岩的构造变形岩相形迹进行1/2000填图。在此基础上,提出矿化趋势度(MTD)的概念并完成阜山金矿区矿化趋势度的分布图。矿化趋势度的概念及其填图研究方法对于探讨将成矿模型转化为找矿模型、逐步建立更具体量化的找矿预测实测方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化趋势度 玲珑-焦家式金矿 矿源岩系 构造变形岩相形迹 构造岩浆活化区 胶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轭平移断层中各序次应力场和断裂等构造形迹相互关系的力学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周小平 张永兴 +1 位作者 郭映忠 王桂林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1年第4期373-376,共4页
从数学、力学的角度定量分析了各类构造结构面之间的空间组合规律 ,并推导出相关的公式。本文首次提出了预测或预报对区域稳定性或岩体稳定性具有重大影响的断裂构造的产状要素和派生构造应力场的方位。
关键词 定量分析 空间组合规律 岩体稳定性 区域稳定性 构造应力场 共轭平移断层 力学分析 构造形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元坝中部须家河组构造形迹解析及成因机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秦启荣 朱梦月 +3 位作者 范存辉 邢嘉欣 雷平 李虎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7年第2期1-6,共6页
元坝中部须家河组储层属于低孔—低渗裂缝性储层,搞清裂缝、断裂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对该区油气勘探有重要意义。从地表裂缝构造形迹、岩心裂缝特征着手,研究该区构造裂缝成因及期次,认为该区主要发育构造成因的低角度剪切缝和高角度剪切缝... 元坝中部须家河组储层属于低孔—低渗裂缝性储层,搞清裂缝、断裂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对该区油气勘探有重要意义。从地表裂缝构造形迹、岩心裂缝特征着手,研究该区构造裂缝成因及期次,认为该区主要发育构造成因的低角度剪切缝和高角度剪切缝,裂缝形成期次共3期(不考虑成岩期裂缝):第一期构造裂缝形成于燕山运动晚期,方位为NE(30°±5°)、NW向(315°±5°),裂缝中细粒方解石充填程度较高;第二期裂缝形成于喜马拉雅构造运动早—中期,方位为NEE(75°±10°)、SN(0°±5°)向,粗粒方解石半充填(或未充填);第三期裂缝形成于喜山构造运动晚期,方位为NWW(290°±10°)向,裂缝充填程度低,切割前两期充填裂缝明显。断层主要为近SN向、NW向、NE逆断式平移断层,其形成机理是在三期挤压应力场作用下(燕山构造运动晚期SN构造应力、喜马拉雅构造运动早—中期NE-SW构造应力、喜山运动晚期NE向构造应力),为不同期次的裂缝改造和叠加的结果,断层性质为逆断式走滑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形迹 裂缝 断裂 构造应力 须家河组 元坝中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高黎贡山南段左行剪切构造形迹的发现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16
11
作者 樊春 王二七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89-1193,共5页
滇西高黎贡山构成三江构造带的西边界 ,其新生代构造一般被认为是受南北向右行走滑运动的控制 .而我们新近在其南段发现大量的南北向左行剪切构造形迹 ,剪切带近直立 ,宽度至少 10km ,切过山体内的各个构造单元 .这些构造形迹正好分布... 滇西高黎贡山构成三江构造带的西边界 ,其新生代构造一般被认为是受南北向右行走滑运动的控制 .而我们新近在其南段发现大量的南北向左行剪切构造形迹 ,剪切带近直立 ,宽度至少 10km ,切过山体内的各个构造单元 .这些构造形迹正好分布在高黎贡山发生向南西转折之处 ,因此可确定该断裂带发生过较大规模的顺时针旋转运动 ,形成时间要比其右旋走滑运动晚 ,可能发生在晚新生代 (<11Ma) .根据这种认识 ,可以推测该断裂曾经是印度板块东边界断层 实皆断裂的一部分 ,后因地壳的旋转运动而被遗弃了 .这个新发现对揭示高黎贡山新生代陆内变形特征 ,反演印度与欧亚大陆相互作用过程有着重要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形迹 滇西 大地构造意义 新生代 印度板块 右行走滑 走滑运动 体内 新发现 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区断层蠕动的若干地质形迹 被引量:2
12
作者 向宏发 虢顺民 +1 位作者 张晚霞 张秉良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93-98,共6页
中国大陆区多数活动断裂虽未见有引起地表变形的明显断层蠕滑运动现象,但仍不乏断层蠕滑运动的种种地质形迹,如区域性有序的地裂运动,沿断裂分布的线性变形带,以及与地质滑动速率相比大大偏低的地震滑动速率等.认识并查明断层蠕滑运动... 中国大陆区多数活动断裂虽未见有引起地表变形的明显断层蠕滑运动现象,但仍不乏断层蠕滑运动的种种地质形迹,如区域性有序的地裂运动,沿断裂分布的线性变形带,以及与地质滑动速率相比大大偏低的地震滑动速率等.认识并查明断层蠕滑运动这一重要活动习性,在理论上和实际中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蠕动 中国 地质形迹 地震 地质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库尔勒附近活动断裂活动的新形迹 被引量:6
13
作者 罗福忠 向志勇 《内陆地震》 2002年第2期148-153,共6页
着重对库尔勒附近分布的多条活动断裂中的霍拉山前、北轮台、博东与兴地等断裂活动新形迹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自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断裂发生过多次显著新活动 ,有的断裂具有发生中等以上地震的构造条件 ,未来有发生中等地... 着重对库尔勒附近分布的多条活动断裂中的霍拉山前、北轮台、博东与兴地等断裂活动新形迹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自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断裂发生过多次显著新活动 ,有的断裂具有发生中等以上地震的构造条件 ,未来有发生中等地震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活动断裂活动 形迹 地震构造 中等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山韧性剪切带构造形迹及变形期次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利 任燕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34-37,共4页
黄山韧性剪切带位于东天山秋格明塔什-黄山韧性剪切带东部,是东天山地区最重要地质构造之一。分析其在黄山东一带表现出的构造形迹,并对该区构造变形期次作初步探讨。黄山韧性剪切带在黄山东一带构造形迹总体显示右旋剪切特征,后期存在... 黄山韧性剪切带位于东天山秋格明塔什-黄山韧性剪切带东部,是东天山地区最重要地质构造之一。分析其在黄山东一带表现出的构造形迹,并对该区构造变形期次作初步探讨。黄山韧性剪切带在黄山东一带构造形迹总体显示右旋剪切特征,后期存在左旋剪切,变形期次共4期,剪切应变值为2.4~0.73,有限应变分析认为,变形机制以压扁变形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 韧性剪切带 构造形迹 变形期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形迹理论在断层判别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谢士宏 韩玉芳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68-73,共6页
从地质力学的构造形迹理论入手,按力学性质将断层分为压性断层、张性断层、扭性断层和压扭性断层、张扭性断层5类,并分别阐述了上述断层在单期和多期复合活动中的宏观力学鉴定特征。在工程实践中通过对掌子面围岩构造形迹的准确观察,并... 从地质力学的构造形迹理论入手,按力学性质将断层分为压性断层、张性断层、扭性断层和压扭性断层、张扭性断层5类,并分别阐述了上述断层在单期和多期复合活动中的宏观力学鉴定特征。在工程实践中通过对掌子面围岩构造形迹的准确观察,并配合TSP等地质超前预报技术能够准确判明前方断层性质,在隧道施工安全和经济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形迹 断层 宏观特征 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庐山羊角岭泥砾混杂堆积体的构造形迹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达源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25-129,共5页
野外考察中发现庐山羊角岭的泥砾混杂堆积体中发育有推挤构造、滑动构造以及巨大岩块的沉陷构造等,因而认为该泥砾混杂堆积体属Lawson(1981)的冰碛物分类中的次生的消融冰碛(Secondary meltout till)。
关键词 泥砾 混杂 堆积体 构造 形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显观构造形迹所反映的茅东断裂运动学特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寿成 胡连英 徐映深 《地震学刊》 CSCD 1989年第2期14-22,共9页
本文基于对茅东断裂带陶家洼—什箦段的断裂面现场显观构造形迹(包括擦动线理构造、磨砾岩和断面上的张裂隙)调查、分类和统计,用以反演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断裂运动学特征.其结论认为:茅东断裂在晚更新世以来具有以左旋走滑为主的运动... 本文基于对茅东断裂带陶家洼—什箦段的断裂面现场显观构造形迹(包括擦动线理构造、磨砾岩和断面上的张裂隙)调查、分类和统计,用以反演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断裂运动学特征.其结论认为:茅东断裂在晚更新世以来具有以左旋走滑为主的运动学特征,这与宏观地质现象是吻合的.笔者在文中还就显观构造形迹所反映的地质历史时期地震信息进行粗略的定量讨论,认为茅山东侧断裂地质历史时期的地震活动水平为5—6级,最大不超过7级,这与现今地震活动水平是统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形迹 断裂运动 地震 茅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刑事侦查语境下“形迹可疑型自首”的法律认定 被引量:1
18
作者 芦鹏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22-24,共3页
形迹可疑型自首是对传统自首的发展,对于便利诉讼和提高诉讼效益具有很大的作用。但对形迹可疑型自首的理解运用学界却存在分歧。只有将其纳入刑事侦查实践中审视思考,并相应运用刑事法学的相关知识才能对"形迹可疑","盘... 形迹可疑型自首是对传统自首的发展,对于便利诉讼和提高诉讼效益具有很大的作用。但对形迹可疑型自首的理解运用学界却存在分歧。只有将其纳入刑事侦查实践中审视思考,并相应运用刑事法学的相关知识才能对"形迹可疑","盘问"等概念做出全面深入的认识理解,以求在司法实践中对各种类型的自首做出准确的法律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迹可疑 自首 盘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迹的内化与精神的超越——中国道释人物画的风格与旨趣
19
作者 周颢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0-14,共5页
最初的道释人物画是随着道释信仰的流布而传播,以"经变"的形式呈现,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之中,出现了许多著名画家,形成丰富的技法体系与独特的审美旨趣,并留下许多杰出的道释人物画作品,成为中国画重要的一个绘画门类。本文围绕... 最初的道释人物画是随着道释信仰的流布而传播,以"经变"的形式呈现,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之中,出现了许多著名画家,形成丰富的技法体系与独特的审美旨趣,并留下许多杰出的道释人物画作品,成为中国画重要的一个绘画门类。本文围绕道释人物画的历史流变来阐释其发展过程之中信仰、心性、技艺与文化精神之间的互动与关联,试图突出其形式与内容在不断地融合过程中的形迹内化与作品精神旨归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释人物画 经变 白描 内化的形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构造形迹数学模型解析
20
作者 卢长伟 宋宝玉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08年第5期41-42,46,共3页
平面构造形迹数学模型解析方法与通用的计算机软件相结合,批量计算,速度快,可以有指导、有针对性地进行地质测绘,工作效率高,可有效减轻工作强度。
关键词 构造形迹 空间模型 批量计算 批量绘制 高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