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象思维视域探讨冠心病伴抑郁因机治法
1
作者
虞吴敏
徐凤凯
+2 位作者
贾瑞婷
张裕惠
朱爱松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775-780,共6页
[目的]以气血为本探讨冠心病伴抑郁形神共病之因,以江河类比其病机并提出相应治则治法,最终达养形全神之效。[方法]以象思维为支点,将气血生成类比自然云雨转化,分析形神共病之因。以气血周流运行不畅类比江河之患,分析冠心病伴抑郁发...
[目的]以气血为本探讨冠心病伴抑郁形神共病之因,以江河类比其病机并提出相应治则治法,最终达养形全神之效。[方法]以象思维为支点,将气血生成类比自然云雨转化,分析形神共病之因。以气血周流运行不畅类比江河之患,分析冠心病伴抑郁发病不同阶段的核心病因病机。并基于“流水不腐”这一自然现象,发掘冠心病伴抑郁的治疗与治水思想的异曲同工之处。[结果]自然之中阳化气成云,阴成形为雨,一如人体水谷气化与营气化血,气血互根互用,血气和利,方能形神相持。冠心病伴抑郁为形神共病,本质为气血失和,其核心病机虚、瘀、毒、郁互结,与江河之水的沉滞之患有相似之处。治疗此病需根据病变不同时期予以健脾补虚开源、活血化瘀疏浚、祛邪解毒净化及理气开郁泄洪之法,形神兼顾以达气血同调之功。[结论]通过援物比类的思维方式启发思路、触类旁通,使冠心病伴抑郁辨病辨证治疗化繁为简,使血气淖泽滑利,阴阳和调,亦是“圣人立象以尽意”的最终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思维
冠心
病
伴抑郁
形神共病
气血
病
机
辨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胆气春升”探析卒中后抑郁
2
作者
马雯璐
杜晓林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26-30,共5页
总结“胆气春升”的理论本质及生理功能,结合形神一体观进一步探讨该理论在卒中后抑郁(PSD)中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胆气春升”基本内涵有二:一是指其为人体提供阳气和能量,二是指其为气机始动之枢。其生理功能有三:...
总结“胆气春升”的理论本质及生理功能,结合形神一体观进一步探讨该理论在卒中后抑郁(PSD)中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胆气春升”基本内涵有二:一是指其为人体提供阳气和能量,二是指其为气机始动之枢。其生理功能有三:化生人体阳气、枢转周身气机、司控精神情志“。胆气春升”对形神系统作用途径有三:化生阳气以养神、少阳枢转以维持形神稳态、温养元气以使气纳神存。PSD属形神俱病,卒中阶段偏于形病,抑郁阶段偏于神病。PSD初期胆气过度升发,以形病为主,症状表现偏于亢奋;中期胆气升发受阻,形神共病,症状常伴轻度阳虚和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后期胆气长期升发不及,以神病为主,常伴阳虚及气郁血结。PSD未病时需因时春治,选用清凉之品;初期用药宜升中有降,以维持胆气升降有序;中期宜升发肝胆之气,调养脾胃;后期需升阳、培元,以复胆气升发之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气春升
卒中后抑郁
调控精神
形神
观
形神共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肝病传脾”理论论治抑郁症
3
作者
王思懿
李景淳
+6 位作者
姬少珍
胡帅航
郑天乐
王飞
王芊祺
李佳秀
郭蓉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6-222,共7页
“肝病传脾”理论首见于《难经》,发展于《金匮要略》,体现了中医学的五脏一体观与治未病思想。“肝病传脾”理论强调,脾为抑郁症从功能性疾病向器质性疾病转化的关口及拐点,肝主情志气机,脾主气血形体,早期病变在肝,情志不畅、气机失调...
“肝病传脾”理论首见于《难经》,发展于《金匮要略》,体现了中医学的五脏一体观与治未病思想。“肝病传脾”理论强调,脾为抑郁症从功能性疾病向器质性疾病转化的关口及拐点,肝主情志气机,脾主气血形体,早期病变在肝,情志不畅、气机失调,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进而肝木克脾土,疾病传变,肝脾共病,以致气血失和,此时出现明显的精力减退及精神运动性迟滞;后天气血生化乏源,病久终使五脏受累,五神不安,形神共病,患者出现明显的痛苦或激越,有很高的自杀风险。疾病病程呈现气-血-神的动态演变过程,抑郁症的进展首见于肝,传变于脾,累及五脏,肝病在气,脾病在血,后期形神共病。因此,可在早期斡旋气机,治肝实脾;中期调气和血,纳运肝脾;后期调和五脏,使形调神安。在此理论指导下,有效结合西医学对抑郁症从情绪症状到躯体症状的演变认知,在临床上辨病期,对抑郁症进行分阶段论治,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肝
病
传脾
形神共病
治肝实脾
原文传递
从“痛由心生”探析内伤头痛
被引量:
3
4
作者
胡春雨
丁元庆
+3 位作者
温雅
王瑾
黄鑫磊
贾雪雯
《河南中医》
2021年第6期815-819,共5页
"痛由心生"所致内伤头痛,虽症状在头,病机关键却在心。情志刺激、饥饱失常、劳逸失度、因痛而发、外伤久病是其常见病因,可单独致病,亦能交互为害,致心主血脉、藏心神功能失调,营涩卫滞,脉道不利,心神被伤,五脏生克制化失序,...
"痛由心生"所致内伤头痛,虽症状在头,病机关键却在心。情志刺激、饥饱失常、劳逸失度、因痛而发、外伤久病是其常见病因,可单独致病,亦能交互为害,致心主血脉、藏心神功能失调,营涩卫滞,脉道不利,心神被伤,五脏生克制化失序,气机逆乱,化火生风,风火挟痰瘀上扰清窍,引发头痛,久痛可入络,络脉瘀滞或绌急,致头痛反复发作。治宜形神兼顾,补虚泻实同用,在应用理气祛湿、化痰散瘀、益气养阴方药的同时,选择兼有清心、宁心、舒心作用的药物,以调神、通血脉、止头痛。常用方剂有热郁汤、四神散、开心散、陈茶芽煎及酸枣仁汤等。七情郁结化火、思虑过度、饮食蕴积化火者,用开心散合热郁汤加减;痰热、湿热、瘀热在体内蓄积日久者,用陈茶芽煎和除湿化瘀汤加减;过食辛辣、情志化火、久病耗伤者,选酸枣仁汤合炙甘草汤加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伤头痛
“痛由心生”
形神共病
热郁汤
四神散
开心散
陈茶芽煎
酸枣仁汤
炙甘草汤
除湿化瘀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象思维视域探讨冠心病伴抑郁因机治法
1
作者
虞吴敏
徐凤凯
贾瑞婷
张裕惠
朱爱松
机构
浙江省中医“瘀毒”证重点实验室
中医“治未病”智慧健康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
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嘉兴市第二医院
出处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775-78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17424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共建科技计划项目(GZYZJ-KJ-24011)
浙江省尖兵领雁攻关项目(2023C03G1753701)。
文摘
[目的]以气血为本探讨冠心病伴抑郁形神共病之因,以江河类比其病机并提出相应治则治法,最终达养形全神之效。[方法]以象思维为支点,将气血生成类比自然云雨转化,分析形神共病之因。以气血周流运行不畅类比江河之患,分析冠心病伴抑郁发病不同阶段的核心病因病机。并基于“流水不腐”这一自然现象,发掘冠心病伴抑郁的治疗与治水思想的异曲同工之处。[结果]自然之中阳化气成云,阴成形为雨,一如人体水谷气化与营气化血,气血互根互用,血气和利,方能形神相持。冠心病伴抑郁为形神共病,本质为气血失和,其核心病机虚、瘀、毒、郁互结,与江河之水的沉滞之患有相似之处。治疗此病需根据病变不同时期予以健脾补虚开源、活血化瘀疏浚、祛邪解毒净化及理气开郁泄洪之法,形神兼顾以达气血同调之功。[结论]通过援物比类的思维方式启发思路、触类旁通,使冠心病伴抑郁辨病辨证治疗化繁为简,使血气淖泽滑利,阴阳和调,亦是“圣人立象以尽意”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
象思维
冠心
病
伴抑郁
形神共病
气血
病
机
辨治
Keywords
image thought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depression
mental and physical co-morbidity
Qi and blood
pathogenesi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分类号
R223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胆气春升”探析卒中后抑郁
2
作者
马雯璐
杜晓林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体检中心
出处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26-30,共5页
基金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项目(编号:Z-2022051)。
文摘
总结“胆气春升”的理论本质及生理功能,结合形神一体观进一步探讨该理论在卒中后抑郁(PSD)中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胆气春升”基本内涵有二:一是指其为人体提供阳气和能量,二是指其为气机始动之枢。其生理功能有三:化生人体阳气、枢转周身气机、司控精神情志“。胆气春升”对形神系统作用途径有三:化生阳气以养神、少阳枢转以维持形神稳态、温养元气以使气纳神存。PSD属形神俱病,卒中阶段偏于形病,抑郁阶段偏于神病。PSD初期胆气过度升发,以形病为主,症状表现偏于亢奋;中期胆气升发受阻,形神共病,症状常伴轻度阳虚和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后期胆气长期升发不及,以神病为主,常伴阳虚及气郁血结。PSD未病时需因时春治,选用清凉之品;初期用药宜升中有降,以维持胆气升降有序;中期宜升发肝胆之气,调养脾胃;后期需升阳、培元,以复胆气升发之职。
关键词
胆气春升
卒中后抑郁
调控精神
形神
观
形神共病
Keywords
rising of gallbladder qi in spring
post-stroke depression
regulating spirit and mind
harmony of body and spirit
disorder of body and spirit
分类号
R241.6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R256.29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肝病传脾”理论论治抑郁症
3
作者
王思懿
李景淳
姬少珍
胡帅航
郑天乐
王飞
王芊祺
李佳秀
郭蓉娟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出处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6-22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U21A200276,No.82374412)。
文摘
“肝病传脾”理论首见于《难经》,发展于《金匮要略》,体现了中医学的五脏一体观与治未病思想。“肝病传脾”理论强调,脾为抑郁症从功能性疾病向器质性疾病转化的关口及拐点,肝主情志气机,脾主气血形体,早期病变在肝,情志不畅、气机失调,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进而肝木克脾土,疾病传变,肝脾共病,以致气血失和,此时出现明显的精力减退及精神运动性迟滞;后天气血生化乏源,病久终使五脏受累,五神不安,形神共病,患者出现明显的痛苦或激越,有很高的自杀风险。疾病病程呈现气-血-神的动态演变过程,抑郁症的进展首见于肝,传变于脾,累及五脏,肝病在气,脾病在血,后期形神共病。因此,可在早期斡旋气机,治肝实脾;中期调气和血,纳运肝脾;后期调和五脏,使形调神安。在此理论指导下,有效结合西医学对抑郁症从情绪症状到躯体症状的演变认知,在临床上辨病期,对抑郁症进行分阶段论治,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
抑郁症
肝
病
传脾
形神共病
治肝实脾
Keywords
depression
liver disease affecting to the spleen
comorbidity of body and spirit
strengthen the liver and reinforce the spleen
分类号
R273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原文传递
题名
从“痛由心生”探析内伤头痛
被引量:
3
4
作者
胡春雨
丁元庆
温雅
王瑾
黄鑫磊
贾雪雯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
日照市中医医院
烟台市中医医院
出处
《河南中医》
2021年第6期815-819,共5页
基金
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第二轮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19]62号}
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丁元庆学术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鲁卫中发展字[2018]1号}
+1 种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7]29号}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9-0016)。
文摘
"痛由心生"所致内伤头痛,虽症状在头,病机关键却在心。情志刺激、饥饱失常、劳逸失度、因痛而发、外伤久病是其常见病因,可单独致病,亦能交互为害,致心主血脉、藏心神功能失调,营涩卫滞,脉道不利,心神被伤,五脏生克制化失序,气机逆乱,化火生风,风火挟痰瘀上扰清窍,引发头痛,久痛可入络,络脉瘀滞或绌急,致头痛反复发作。治宜形神兼顾,补虚泻实同用,在应用理气祛湿、化痰散瘀、益气养阴方药的同时,选择兼有清心、宁心、舒心作用的药物,以调神、通血脉、止头痛。常用方剂有热郁汤、四神散、开心散、陈茶芽煎及酸枣仁汤等。七情郁结化火、思虑过度、饮食蕴积化火者,用开心散合热郁汤加减;痰热、湿热、瘀热在体内蓄积日久者,用陈茶芽煎和除湿化瘀汤加减;过食辛辣、情志化火、久病耗伤者,选酸枣仁汤合炙甘草汤加减。
关键词
内伤头痛
“痛由心生”
形神共病
热郁汤
四神散
开心散
陈茶芽煎
酸枣仁汤
炙甘草汤
除湿化瘀汤
Keywords
headache due to internal injury
"pain coming from the heart"
comorbidity of body and spirit
Heat Stagnation Decoction
Four Spirit Powder
Kaixin Powder(KXP)
Aged Tea Bud Decoction
Sour Jujube Decoction
Honey-Fried Licorice Decoction
Decoction for Removing Dampness and Resolving Blood Stasis
分类号
R255.9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象思维视域探讨冠心病伴抑郁因机治法
虞吴敏
徐凤凯
贾瑞婷
张裕惠
朱爱松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胆气春升”探析卒中后抑郁
马雯璐
杜晓林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肝病传脾”理论论治抑郁症
王思懿
李景淳
姬少珍
胡帅航
郑天乐
王飞
王芊祺
李佳秀
郭蓉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原文传递
4
从“痛由心生”探析内伤头痛
胡春雨
丁元庆
温雅
王瑾
黄鑫磊
贾雪雯
《河南中医》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