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霉菌形态学分类检索与分子生物学鉴定 被引量:32
1
作者 张广志 杨合同 文成敬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09-316,共8页
木霉菌(Trichodermaspp.)为世界性分布,广泛存在与土壤、腐烂的木材及蔬菜基质中。某些菌株是重要的工业酶和抗生素的产生菌,并作为生防因子用于防治多种作物病害。近些年来,木霉的分类和鉴定主要参考形态学特征(Gams和Bissett)和核酸... 木霉菌(Trichodermaspp.)为世界性分布,广泛存在与土壤、腐烂的木材及蔬菜基质中。某些菌株是重要的工业酶和抗生素的产生菌,并作为生防因子用于防治多种作物病害。近些年来,木霉的分类和鉴定主要参考形态学特征(Gams和Bissett)和核酸序列分析。本文就这两个方面进行了总结整理,以期对国内木霉菌的分类和鉴定工作提供便利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 形态学分类 分子生物学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弯孢叶斑病菌的形态学分类与RAPD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窦艳萍 金庆超 王振河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32-35,共4页
对16个供试弯孢分离株根据其分生孢子的形态进行分类,其中12个为新月弯孢(Curvularia luna-ta),其余4个是画眉草弯孢(C.eragrostidis)。对这些分离株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发现,一些分属于两种不同弯孢菌的分离株间比同种弯孢的分离株... 对16个供试弯孢分离株根据其分生孢子的形态进行分类,其中12个为新月弯孢(Curvularia luna-ta),其余4个是画眉草弯孢(C.eragrostidis)。对这些分离株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发现,一些分属于两种不同弯孢菌的分离株间比同种弯孢的分离株间具有更近的遗传距离,即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因此,根据弯孢菌的形态分类和利用RAPD标记的分类结果存在不一致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弯孢病菌 分生孢子 形态学分类 RAPD(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9个牡丹品种的形态学分类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韩雪源 张延龙 牛立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8-136,共9页
【目的】探究牡丹品种分类的等级和标准,进而为其品种选育和资源研究提供参考。【方法】2013-03-05,观测了39个牡丹品种的26个质量和数量性状,首先对26个性状指标进行了R型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然后根据R型聚类结果,去掉相关性大的指标... 【目的】探究牡丹品种分类的等级和标准,进而为其品种选育和资源研究提供参考。【方法】2013-03-05,观测了39个牡丹品种的26个质量和数量性状,首先对26个性状指标进行了R型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然后根据R型聚类结果,去掉相关性大的指标,再对39个牡丹品种进行了Q型聚类分析。【结果】R型聚类结果显示,花瓣基部有无色斑与色斑颜色(r=0.766),复叶长与复叶宽(r=0.659)的相关性较大,因此Q型聚类中不考虑色斑颜色和复叶宽2个性状。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结实率、花瓣基部色斑情况、花期、花冠情况等12个性状的贡献率较大。Q型聚类结果显示,39个牡丹品种依据结实率、花瓣基部有无色斑和花期被分为3类:结实率高且花期较早的类群,如"赵粉"、"肉芙蓉"、"迎日红"、"粉中冠"等;结实率低且花瓣基部没有色斑的类群,如"状元红"、"绿香球"、"大胡红"、"珊瑚台"等;结实率低且花瓣基部有色斑的类群,如"红宝石"、"卷叶红"、"十八号"、"菱花湛露"等。【结论】筛选出对牡丹品种分类贡献较大的13个性状,得到可以作为其形态学分类依据的性状有结实率、花瓣基部有无色斑和花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品种 形态学分类 R型聚类 主成分分析 Q型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细胞成像分析仪DI-60系统对外周血白细胞形态学分类能力的评估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培培 刘佳玉 +3 位作者 李兴翠 尹可东 梁臻龙 李绵洋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评估数字细胞成像分析仪DI-60系统(简称DI-60系统)对外周血白细胞形态学方面的识别能力。方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随机选择100例白细胞形态无异常的血液标本和287例XN仪器出现白细胞形态异常报警信息的标本,使用DI-60系统分别进行10... 目的评估数字细胞成像分析仪DI-60系统(简称DI-60系统)对外周血白细胞形态学方面的识别能力。方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随机选择100例白细胞形态无异常的血液标本和287例XN仪器出现白细胞形态异常报警信息的标本,使用DI-60系统分别进行100个和200个白细胞计数并分类,所得结果与人工镜检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人工镜检和DI-60系统对正常形态白细胞检出的符合率和相关性,以及异常形态白细胞的检出率。结果与人工镜检比较,DI-60系统检测中性粒细胞(Neut)、淋巴细胞(Lym)和单核细胞(Mon)的符合率均在80%左右,嗜碱性粒细胞(Baso)的符合率较低。DI-60系统计数100、200个白细胞的分类结果与人工镜检计数Neut、Lym、Mon、嗜酸性粒细胞、Baso分类的结果均呈线性正相关,r分别为0.9204、0.9355,0.8950、0.9256,0.6551、0.6550,0.7652、0.7831,0.6974、0.7199,均P<0.05。DI-60系统与人工镜检对异常形态白细胞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I-60系统与人工镜检具有较好的符合率和相关性,特别是对于Neut和Lym,虽然其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系统偏倚,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人工镜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细胞成像分析仪DI-60系统 外周血 白细胞 形态学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态学分类和临床变数对评估年老组和年轻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意义
5
作者 H.Kurabayashi K.Kubota +4 位作者 J.Tsuchiya H.Murakami J.Tamura T.Naruse 洪登礼 《德国医学》 CAS 2000年第4期223-223,共1页
在判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方面下列因素是有价值的:病期、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肾功能、血清钙、血浆白蛋白、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CRP)、轻链类型、骨髓中浆细胞百分数。除此以外,标记指数、DNA和RNA的含量、染色体核型、... 在判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方面下列因素是有价值的:病期、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肾功能、血清钙、血浆白蛋白、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CRP)、轻链类型、骨髓中浆细胞百分数。除此以外,标记指数、DNA和RNA的含量、染色体核型、β_2微球蛋白、白介素2和白介素6也都是判断预后有价值的因素,但是,由于检测方法复杂,所以很少被采用。此外,光学显微镜中浆细胞的成熟程度和电子显微镜中浆细胞核浆发育不平衡的程度均与骨髓瘤患者的预后有关。本研究分析影响年老组(≥65岁)和年轻组(<65岁)骨髓瘤患者预后的各因素,特别涉及形态学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形态学分类 临床变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顽固性残端神经痛的临床分型及形态学分类
6
作者 郭忠河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1988年第2期250-,共1页
本文主要阐述了作者根据其临床表现及镜下形态学所见对顽固性残端神经痛进行了临床分型及形态学分类。 一、临床分型:1、神经瘤型:有固定痛点,可能及硬节,伴有放射痛或闪电样疼痛。2、残端过敏型①、残端钝痛或烧灼痛,怕冷残端有瘢痕,... 本文主要阐述了作者根据其临床表现及镜下形态学所见对顽固性残端神经痛进行了临床分型及形态学分类。 一、临床分型:1、神经瘤型:有固定痛点,可能及硬节,伴有放射痛或闪电样疼痛。2、残端过敏型①、残端钝痛或烧灼痛,怕冷残端有瘢痕,片状触痛,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端神经痛 形态学分类 临床分型 闪电样 神经瘤 烧灼痛 镜下形态 神经型 皮肤过敏 神经支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棘阿米巴属原虫的生物学特征及形态学分类研究进展
7
作者 李红花 郑善子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310-312,共3页
自由生活的阿米巴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淤泥、水体和腐败植物中,其中棘阿米巴属Acanthamoeba spp.的阿米巴是小型的致病性自由生活阿米巴.某些致病棘阿米巴虫种可引起慢性、进行性、致盲的角膜炎,因各种原因造成免疫功能不全时亦可引起中... 自由生活的阿米巴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淤泥、水体和腐败植物中,其中棘阿米巴属Acanthamoeba spp.的阿米巴是小型的致病性自由生活阿米巴.某些致病棘阿米巴虫种可引起慢性、进行性、致盲的角膜炎,因各种原因造成免疫功能不全时亦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肉芽肿性阿米巴性脑炎,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中还可能导致皮肤病变、肺部感染和全身弥漫性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阿米巴属原虫 生物学特征 形态学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支动脉脑桥梗死的形态学分类以及与危险因素和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宏建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5期441-441,共1页
脑桥梗死很常见,并常常被归因于小血管病(深部小梗死)或基底动脉分支动脉粥样硬化(楔形梗死)。然而,至今尚无研究利用 MRI 对脑桥梗死进行过很好的形态学鉴别。此外,不同梗死形态的危险因素和转归是否存在差异以及能否利用梗死... 脑桥梗死很常见,并常常被归因于小血管病(深部小梗死)或基底动脉分支动脉粥样硬化(楔形梗死)。然而,至今尚无研究利用 MRI 对脑桥梗死进行过很好的形态学鉴别。此外,不同梗死形态的危险因素和转归是否存在差异以及能否利用梗死形态指导二级预防策略尚不清楚。因此,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脑健康中心和神经内科的Wilson 等进行了一项旨在阐明上述问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学分类 脑桥梗死 危险因素 穿支动脉 相关性 预后 动脉粥样硬化 二级预防策略
原文传递
嗜碱性粒细胞升高与贫血形态学分类的观察
9
作者 邹芸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年第32期67-67,共1页
目的:是为了贫血患者找到治疗依据,找到治疗贫血用药的效果,同时在群众中做好贫血的预防工作.方法:用五分类血球仪进行细胞分析,测出血红蛋白﹑嗜碱性粒细胞﹑红细胞三个平均值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结果:从五分类检验报告中不难看出... 目的:是为了贫血患者找到治疗依据,找到治疗贫血用药的效果,同时在群众中做好贫血的预防工作.方法:用五分类血球仪进行细胞分析,测出血红蛋白﹑嗜碱性粒细胞﹑红细胞三个平均值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结果:从五分类检验报告中不难看出,75%贫血患者嗜碱性粒细胞升高,不贫血患者嗜碱性粒细胞升高只有30%.结论:贫血患者是否还在发展,贫血通过治疗,疗效怎样,这些都必须以嗜碱性粒细胞升高为依据,并结合形态学分类,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找到贫血的真正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 B) 贫血 形态学分类
原文传递
DNA分类和形态分类共同界定一只草海死亡鸟类残体
10
作者 王野影 孙喜娇 +2 位作者 熊勇 张明明 粟海军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84-187,244,共5页
为了对来自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鸭头残体进行界定,试验利用鸟羽、鸟喙、鸟爪等相关特点,结合获取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Ⅰ(COⅠ)基因的BLAST结果,选择相似度高的序列,构建了基于COⅠ部分序列的鸭属鸟类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 为了对来自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鸭头残体进行界定,试验利用鸟羽、鸟喙、鸟爪等相关特点,结合获取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Ⅰ(COⅠ)基因的BLAST结果,选择相似度高的序列,构建了基于COⅠ部分序列的鸭属鸟类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在形态学上,此鸭头与绿翅鸭最接近;分子系统进化树中显示,此鸭头为新种或新亚种,未与绿翅鸭聚为一支,需要通过获取草海绿翅鸭的COⅠ基因进行进一步确认。死亡鸟类是非常宝贵的资源,通过对死亡鸟类利用价值的讨论,引起业界人士对野生死亡动物的关注,进而可以对其进行妥善的处理和利用。提示在未来的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中,应注重基因组测序技术、分子疾病诊断技术等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鸟类 死亡残体 鉴定 DNA分类 形态学分类
原文传递
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与形态学变化关系的研究
11
作者 张云环 徐裕海 +2 位作者 王永才 朱杰 张蕾 《中国医疗前沿(学术版)》 2008年第9期89-89,42,共2页
急性白血病(AL)FAB形态学分类是目前诊断分型AL的基本方法,由于AL的异质性、白血病细胞形态的多样性以及复合型白血病、转化型白血病的存在,使单纯形态学检查的准确率偏低。免疫分型是用已知的单克隆抗体(单抗)来测定细胞表面或细... 急性白血病(AL)FAB形态学分类是目前诊断分型AL的基本方法,由于AL的异质性、白血病细胞形态的多样性以及复合型白血病、转化型白血病的存在,使单纯形态学检查的准确率偏低。免疫分型是用已知的单克隆抗体(单抗)来测定细胞表面或细胞内的免疫标志,进一步剖析细胞的来源及分化阶段、疗效及预后。现将170例急性白血病形态学与免疫表型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免疫表型 形态学变化 细胞形态 形态学分类 形态学检查 单克隆抗体 诊断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个杜鹃花品种叶片解剖和表型数量分类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徐静静 赵冰 +2 位作者 申惠翡 刘旭梅 高晓宁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2-149,共8页
以15个杜鹃花品种为材料,对其叶片组织结构和形态学特征观察,对42个特征性状进行数量分类研究,为杜鹃花的品种分类和优良品种选育提供参考。首先对42个性状指标进行R型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去掉相关性较大且累积贡献率较小的性状指标,... 以15个杜鹃花品种为材料,对其叶片组织结构和形态学特征观察,对42个特征性状进行数量分类研究,为杜鹃花的品种分类和优良品种选育提供参考。首先对42个性状指标进行R型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去掉相关性较大且累积贡献率较小的性状指标,然后对15个杜鹃花品种进行Q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R型聚类结果显示,除上表皮细胞长、上表皮细胞宽、气孔宽和孔径相关外,各性状相对独立;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7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1.809%,共提取11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95.092%,主要反映了杜鹃花的分枝特性、花期、花形、花色、叶形、叶片大小、叶片质地等;Q型聚类结果显示,15个杜鹃花品种按花朵大小、分枝特性分为2大类,又由喉斑特性、花朵繁密状况分为3类,最后根据花期、花形、花色分为6个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花 叶片解剖 形态学分类 R型聚类 主成分分析 Q型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SrRNA基因与16S-23SrRNA转录单元内间隔区序列分析及其在节旋藻和螺旋藻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茅云翔 杨官品 +1 位作者 张宝红 张学成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1年第6期12-18,共7页
测定了节旋藻属 3个品系和螺旋藻属 1个品系的全长 1 6SrRNA基因和 1 6S 2 3SrRNA转录单元内间隔区序列 (ITS) ,分析了已知的节旋藻、螺旋藻和相关品系的相应序列的同源性 ,构建了系统发生树 ,并评价了这两段DNA序列在节旋藻、螺旋藻种... 测定了节旋藻属 3个品系和螺旋藻属 1个品系的全长 1 6SrRNA基因和 1 6S 2 3SrRNA转录单元内间隔区序列 (ITS) ,分析了已知的节旋藻、螺旋藻和相关品系的相应序列的同源性 ,构建了系统发生树 ,并评价了这两段DNA序列在节旋藻、螺旋藻种属分类和种质鉴定中的意义。结果表明 :( 1 ) 1 6SrRNA基因序列和ITS序列均可用于节旋藻属和螺旋藻属的属间分类 ,以两序列为基础的系统学分析结果一致 ;( 2 )ITS序列变异程度高于 1 6SrDNA序列 ,适用于节旋藻和螺旋藻属内品系或种质鉴定 ;( 3)节旋藻属可明确界定 ,1 6S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大于 98% ,ITS序列相似性大于 88% ;( 4 )螺旋藻属某些品系间 1 6SrDNA序列和ITS序列相似性较低 ,与不同属间的序列相似性程度为同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RRNA基因 16S-23SrRNA转录单元内间隔区 聚类分析 节旋藻属 螺旋藻属 鉴定 养殖 形态学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半岛地区土壤中木霉菌资源分类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红 颜艳伟 咸洪泉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4-190,共7页
为明确山东半岛地区的木霉菌资源,从半岛地区采集的59份土壤样品中共分离纯化出木霉菌株127株,采用形态学及ITS/5.8S测序分析,对这些木霉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表明,形态学与ITS鉴定结果一致,共鉴定出7个木霉种:哈茨木霉、棘孢木霉、深... 为明确山东半岛地区的木霉菌资源,从半岛地区采集的59份土壤样品中共分离纯化出木霉菌株127株,采用形态学及ITS/5.8S测序分析,对这些木霉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表明,形态学与ITS鉴定结果一致,共鉴定出7个木霉种:哈茨木霉、棘孢木霉、深绿木霉、黄绿木霉、粘绿木霉、橘绿木霉、长枝木霉。深绿木霉和哈茨木霉出现频率最高,分别是26.0%、25.2%,是土壤中的优势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半岛 木霉 形态学分类 I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腺瘤分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魏梁锋 岳志健 王守森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75-476,共2页
关键词 垂体腺瘤 原发性肿瘤 组织学分类 神经外科医师 形态学分类 抗原性检测 分泌活性 内分泌学 分类方法 侵犯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行非霍奇金淋巴瘤WHO新分类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16
作者 勇威本 《北京医学》 CAS 2007年第6期361-363,共3页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淋巴组织常见肿瘤之一,来源于淋巴组织的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NK)。40余年来.非霍奇金淋巴瘤分类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单纯形态学分类的Rappaport分类和70年代以来的形态学与免疫学结合的Lukes...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淋巴组织常见肿瘤之一,来源于淋巴组织的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NK)。40余年来.非霍奇金淋巴瘤分类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单纯形态学分类的Rappaport分类和70年代以来的形态学与免疫学结合的Lukes—Collins、Dorfman、Kiel分类及工作分类(working formulation.WF)等。国际多中心研究组曾对1175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几个形态学为主的分类系统对临床治疗和预后均有一定价值.但无任何一个分类具有更为突出的优点.并且可重复性较低(53%~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临床治疗 分类 诊治水平 WHO Rappaport 形态学分类 自然杀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淡水鲶形目鱼类4种寄生车轮虫的分类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春宁 赵元莙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1期16-20,F0003,共6页
对3种鲶形目鱼类:光泽黄颡鱼(Pelteobagrus nitidus)、鲶(Silurus asotus)、大口鲶(Silurus meridionalis)进行了外寄生车轮虫多样性的调查研究,旨在澄清鱼类寄生车轮虫分类学的混乱,并为水产养殖中该类疾病病原的调查提供基础资料。借... 对3种鲶形目鱼类:光泽黄颡鱼(Pelteobagrus nitidus)、鲶(Silurus asotus)、大口鲶(Silurus meridionalis)进行了外寄生车轮虫多样性的调查研究,旨在澄清鱼类寄生车轮虫分类学的混乱,并为水产养殖中该类疾病病原的调查提供基础资料。借助Nikon E-600显微镜,采用活体观察以及干银染色法,运用国际间"统一特定描述"及"齿体定位描述"方法,对车轮虫的形态学特征、附着盘结构以及统计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获得了4种隶属车轮虫属的寄生车轮虫即适度车轮虫(Trichodina modestaLom,1970)、易变车轮虫(Trichodina mutabilis Kazubski & Migala,1968)、喙状车轮虫(Trichodina rostrata Kulemina,1968)和蛙车轮虫(Trichodina ranaeDa Cunha,1950)。蛙车轮虫为中国新纪录种,且首次从鱼体检获,大口鲶是蛙车轮虫的新寄主记录;光泽黄颡鱼、鲶和大口鲶分别为适度车轮虫、易变车轮虫和喙状车轮虫的新寄主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轮虫 形态学分类 鲶形目鱼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植物鉴定分类方法的现状与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钟米莎 刘琳 +6 位作者 吴菲菲 唐川江 刘伟 鲁岩 干友民 周冀琼 邹君洪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7-164,共8页
草地植物的鉴定分类直接为草地植物多样性研究提供基本数据,是草地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基础工作。植物鉴定分类方法不断发展,从依据植物形态特征进行分类的经典的形态学分类方法,到依据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特征进行鉴定分类的细胞分类方法,... 草地植物的鉴定分类直接为草地植物多样性研究提供基本数据,是草地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基础工作。植物鉴定分类方法不断发展,从依据植物形态特征进行分类的经典的形态学分类方法,到依据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特征进行鉴定分类的细胞分类方法,再到根据细胞内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进行鉴定分类的分子生物学分类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优劣,了解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综合利用这些技术,使研究人员能够简便、准确地鉴定和识别植物。通过系统地介绍在实际操作中应用较多的经典的形态学分类方法和在科学研究中应用较多的细胞分类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探讨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在草地植物鉴定分类中的现状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植物鉴定 形态学分类 细胞分类 分子生物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义维蚋气管鳃形态发育过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贾若 杨曜铭 +4 位作者 寻慧 付小珍 曹梅 高维平 杨明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1-11,共11页
目的:探究兴义维蚋幼虫期气管鳃形态发育的基本过程。方法:参考文献设计、建造蚋类实验室饲养系统,野外采集蚋卵、幼虫和蛹,用常规形态学和DNA条码技术鉴定蚋种,并在自行设计的饲养系统中饲养,每24 h收集幼虫;在显微成像系统下观察蚋幼... 目的:探究兴义维蚋幼虫期气管鳃形态发育的基本过程。方法:参考文献设计、建造蚋类实验室饲养系统,野外采集蚋卵、幼虫和蛹,用常规形态学和DNA条码技术鉴定蚋种,并在自行设计的饲养系统中饲养,每24 h收集幼虫;在显微成像系统下观察蚋幼虫各龄期气管鳃形态。结果:改进和建立了原代野生蚋类人工饲养系统,鉴定采集的蚋种为兴义维蚋,其1~5龄幼虫期无明显气管鳃分子化形态,6龄幼虫中可见囊状未分支气管鳃,7龄幼虫时气管鳃发生分支化,形成8条呼吸丝,分4对,其中5对呼吸丝透过幼虫表皮可见。结论:成功设计并建立了野生蚋类原代人工饲养系统,兴义维蚋1~5龄幼虫气管鳃呈透明团块状,6龄分支化形态为囊状未分支形态,7龄幼虫出现完全的分支化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义维蚋 气管鳃 呼吸丝 分支化形态 形态学分类 DNA条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鹃花分类学研究进展
20
作者 徐朕 韩彩霞 +1 位作者 齐晓洋 邓光华 《绿色科技》 2018年第9期10-11,共2页
指出了杜鹃花是世界著名的观赏花卉,也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因其观赏价值极高而备受园艺界青睐,同时还兼具药用价值。从形态学分类和分子标记分类两个方面对杜鹃花近几年来的分类学研究进行了简要综述,并探讨了杜鹃花在分类学上的研究发... 指出了杜鹃花是世界著名的观赏花卉,也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因其观赏价值极高而备受园艺界青睐,同时还兼具药用价值。从形态学分类和分子标记分类两个方面对杜鹃花近几年来的分类学研究进行了简要综述,并探讨了杜鹃花在分类学上的研究发展,以期提高对这一优良花卉品种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花 形态学分类 分子生物学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