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4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蛋白质组学探讨当归芍药散对自然流产大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
1
作者 马丽亚 刘宾 +9 位作者 郭申 俎兆轩 杜婧雯 高佳豪 张鑫 张童 齐傲宇 唐雨 张明昊 张大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8-280,共13页
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对自然流产大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孕1天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屈孕酮组和当归芍药散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当归芍药散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在孕1-12天分别灌胃当归芍药散5.175 g·kg^(-1)... 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对自然流产大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孕1天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屈孕酮组和当归芍药散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当归芍药散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在孕1-12天分别灌胃当归芍药散5.175 g·kg^(-1)、10.35 g·kg^(-1)、20.7 g·kg^(-1),地屈孕酮组大鼠灌胃地屈孕酮溶液2 mg·kg^(-1),1次·d^(-1)。孕13天,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一次性灌胃米非司酮溶液5 mg·kg^(-1)建立自然流产大鼠模型。各组大鼠孕14天取血检测血清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水平;剖取子宫观察形态和计算子宫系数、流产率;HE染色观察大鼠妊娠子宫病理形态;非标记差异定量蛋白组技术检测大鼠妊娠子宫中差异蛋白,并对差异蛋白进行PPI、GO和KEGG分析,免疫组化实验验证当归芍药散的主要调控靶点。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子宫系数和血清GnRH、FSH、LH、E_(2)水平显著降低(P<0.05),流产率显著增加(P<0.05),妊娠子宫内膜存在流产病变;经当归芍药散干预后,大鼠子宫系数和血清GnRH、FSH、LH、E_(2)水平显著升高(P<0.05),流产率显著减小(P<0.05),妊娠子宫内膜病变减轻。差异蛋白质组学技术共检测550个有效差异蛋白;PPI分析表明160个蛋白质为枢纽与其他蛋白质相互作用;GO和KEGG分析结果显示当归芍药散干预自然流产进程与黏着斑途径有关,涉及上调Akt2、Col1a2、Col6a2,下调Pten等主要靶点;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妊娠子宫中Pten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Akt2、Col6a1、Col6a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地屈孕酮组和当归芍药散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妊娠子宫中Pten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Akt2、Col6a1、Col6a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当归芍药散可通过下调Pten水平,上调Akt2、Col6a1、Col6a2水平来实现对自然流产的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芍药散 自然流产 蛋白质组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PK/mTOR信号通路探究当归芍药散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卵巢早衰大鼠卵巢功能的保护作用
2
作者 王尚嘉 李丹 +1 位作者 卢路艳 程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5,共6页
目的探究当归芍药散调控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卵巢早衰大鼠卵巢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模型(Model)组、低剂量当归芍药散(L-当归芍药散,6.... 目的探究当归芍药散调控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卵巢早衰大鼠卵巢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模型(Model)组、低剂量当归芍药散(L-当归芍药散,6.11 g/kg)组、中剂量当归芍药散(M-当归芍药散,12.22 g/kg)组、高剂量当归芍药散(H-当归芍药散,24.44 g/kg)组、H-当归芍药散+AMPK激动剂AICAR(H-当归芍药散+AICAR,24.44 g/kg当归芍药散+200 mg/kg AICAR)组,每组12只大鼠。观察不同时期卵泡数量;ELISA、HE染色、TUNEL试剂盒、Western blot分别检测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_(2))、抗缪勒管激素(AM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卵巢组织病理变化,细胞凋亡以及AMPK/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FSH、LH、闭锁卵泡数量、细胞凋亡率、Bax、Caspase-3、p-AMPK/AMPK蛋白表达增加,E_(2)、AMH、始基、初级、次级、窦状卵泡数量、Bcl-2、p-mTOR/mTOR蛋白表达降低(均P<0.05);与Model组比较,L、M、H-当归芍药散组FSH、LH、闭锁卵泡数量、细胞凋亡率、Bax、Caspase-3、p-AMPK/AMPK蛋白表达降低,E_(2)、AMH、始基、初级、次级、窦状卵泡数量、Bcl-2、p-mTOR/mTOR蛋白表达增加(均P<0.05);H-当归芍药散+AICAR组较H-当归芍药散组,FSH、LH、闭锁卵泡数量、细胞凋亡率、Bax、Caspase-3、p-AMPK/AMPK蛋白表达增加,E_(2)、AMH、始基、初级、次级、窦状卵泡数量、Bcl-2、p-mTOR/mTOR蛋白表达降低(均P<0.05)。结论当归芍药散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卵巢早衰大鼠卵巢功能的改善可能通过抑制AMPK/mTOR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K/mTOR信号通路 环磷酰胺 当归芍药散 卵巢早衰 卵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粪菌移植验证当归芍药散对伪无菌大鼠“肠道菌群-肠黏膜机械屏障”的调节作用
3
作者 顾颖 高雅 +5 位作者 张誉方 沈浩然 魏子恒 李丹彤 彪雅宁 相聪坤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5年第1期7-13,25,共8页
目的:采用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技术,验证当归芍药散调脂护肝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MAFLD)组及当归芍药散低、中... 目的:采用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技术,验证当归芍药散调脂护肝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MAFLD)组及当归芍药散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8周建立MAFLD模型,当归芍药散各剂量组给予相应剂量药物灌胃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收集粪便,制备粪菌液。另选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组)、MAFLD大鼠粪菌移植组(MO-FMT组)、正常大鼠粪菌移植组(C-FMT组)以及当归芍药散低、中、高剂量大鼠粪菌移植组(L-FMT组、MI-FMT组、H-FMT组),每组10只。除control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饮用抗生素无菌水4周,以建立伪无菌大鼠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各组给予相应粪菌液干预4周后,收集各组大鼠血清、肝组织、回肠和结肠组织以及粪便,检测相关指标。结果:与control组比,MO-FMT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脂多糖(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以及肝组织TC、TG、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或活性均升高(P<0.05),肝细胞内可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α多样性指数、拟杆菌门丰度和肠道occludin、ZO-1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厚壁菌门丰度、厚壁菌门/拟杆菌门(F/B)值和肝组织Toll受体4(TLR4)、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p-NF-κB)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MO-FMT组比,当归芍药散各粪菌移植组大鼠肝细胞无明显损伤,且肝功能和脂代谢均趋于正常(P<0.05),上调血清IL-10含量、α多样性指数、拟杆菌门丰度和肠道occludin、ZO-1蛋白表达水平(P<0.05),下调血清LPS和TNF-α含量、厚壁菌门丰度、F/B值和肝组织TLR4、p-NF-κB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当归芍药散通过重塑肠道菌群丰度,改善肠黏膜机械屏障功能,抑制TLR4炎症通路来发挥调脂护肝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芍药散 粪菌移植 肠道菌群 肠黏膜机械屏障 TLR4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当归芍药散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杨卓 杨梅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患者采用加味当归芍药散联合甲钴胺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患者1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72)和观察组(n=70),对照组给予甲钴胺,观察组联合加味当归芍药散,治疗后对比两组...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患者采用加味当归芍药散联合甲钴胺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患者1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72)和观察组(n=70),对照组给予甲钴胺,观察组联合加味当归芍药散,治疗后对比两组疗效、MDNS评分和TCSS评分、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神经传导速度、中医症候积分、血糖控制情况及血清TNF-α、SOD和CAT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治疗后两组MDNS评分和TCSS评分及HbA1c、FBG和2h PBG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神经传导速度显著升高(P<0.05);并且观察组升高较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总积分及血清TNF-α、SOD和CAT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2型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患者采用加味当归芍药散联合甲钴胺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当归芍药散 甲钴胺 2型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细胞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NMDAR探讨当归芍药散对血管性痴呆的影响
5
作者 国一秀 匡逸 +3 位作者 李冰 王潇慧 张敬 李彬 《吉林中医药》 2025年第2期219-223,共5页
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NMDAR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当归芍药散低剂量组(DSS低剂量组),当归芍药散高剂量组(DSS高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外均采用双侧颈总... 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NMDAR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当归芍药散低剂量组(DSS低剂量组),当归芍药散高剂量组(DSS高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外均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制备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术后根据组别分别采用蒸馏水、尼莫地平、当归芍药散灌胃,持续4周,采用Morrirs水迷宫实验检测血管性痴呆大鼠记忆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中Caspase-3,NMDAR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水迷宫实验结果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海马组织中的Caspase-3、NMDAR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当归芍药散高剂量组与当归芍药散低剂量组的水迷宫实验结果明显改善(P<0.05),阳性对照组和当归芍药散高剂量组的Caspase-3,NMDAR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当归芍药散通过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发挥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芍药散 血管性痴呆 CASPASE-3 NMD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芍药散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仪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效果
6
作者 于利 江帆 李韵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1期81-84,89,共5页
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仪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景德镇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中风后肩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 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仪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景德镇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中风后肩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当归芍药散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仪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1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Fugl-Meyer评分(FMA)、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量表(CMS)、肩关节活动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MA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肩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及全血低、高切黏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后肩痛患者应用当归芍药散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仪治疗效果较佳,可减轻疼痛,改善上肢功能,提高肩关节活动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肩痛 当归芍药散 神经肌肉电刺激仪 疼痛 肩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血不利则为水探讨当归芍药散治疗癌性腹水
7
作者 阳国彬 刘玉芳 龚晨 《国医论坛》 2025年第1期10-12,共3页
基于《金匮要略》“血不利则为水”理论,阐述癌性腹水的形成机制,探讨当归芍药散治疗癌性腹水的机理,认为血水同病是癌性腹水的病理基础,当归芍药散血水同治,是治疗癌性腹水的有效方剂。
关键词 血不利则为水 当归芍药散 血水同治 癌性腹水 经方实验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芍药散加减辅治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观察
8
作者 刘爱霞 王媛媛 雷莉娜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方法:86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各43例。两组均予低盐低脂,高蛋白低磷饮食,醋酸泼尼松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环磷酰胺,B组加用当归芍药散加减。结果: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P<0....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方法:86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各43例。两组均予低盐低脂,高蛋白低磷饮食,醋酸泼尼松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环磷酰胺,B组加用当归芍药散加减。结果: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治疗后B组24h UTP、BUN、Scr、TG、TC水平均低于A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ALB均升高(P<0.05)而B组高于A组(P<0.05)。结论:当归芍药散辅治特发性肾病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当归芍药散 对照治疗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加葛根汤联合当归芍药散治疗良性位置性眩晕的效果
9
作者 赵义纯 任扬 +1 位作者 王笑寒 陆曙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7期823-826,共4页
目的 探讨桂枝加葛根汤联合当归芍药散治疗良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3年8月收治的80例老年后半规管BPPV痰瘀互阻证患者,按照掷硬币法分为2组,对照组(n=40)采取常规西... 目的 探讨桂枝加葛根汤联合当归芍药散治疗良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3年8月收治的80例老年后半规管BPPV痰瘀互阻证患者,按照掷硬币法分为2组,对照组(n=40)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n=40)另用桂枝加葛根汤联合当归芍药散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7 d、14 d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低(P<0.05)。14 d治疗后,观察组眩晕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血流动力学较对照组优(P<0.05)。2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头痛、乏力不良反应。结论 对老年后半规管BPPV痰瘀互阻证患者采取桂枝加葛根汤联合当归芍药散治疗,可明显减轻患者眩晕症状和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其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动力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加葛根汤 当归芍药散 老年后半规管良性位置性眩晕 痰瘀互阻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芍药散与布洛芬口崩片治疗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证的疗效比较
10
作者 刘穗 岳昌华 +3 位作者 罗小妹 王玲敏 刘洋洋 牛向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1期39-42,共4页
目的 比较当归芍药散与布洛芬口崩片治疗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琼海市中医院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证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各72例。... 目的 比较当归芍药散与布洛芬口崩片治疗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琼海市中医院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证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各72例。西药治疗组患者接受布洛芬口崩片治疗,中药治疗组患者接受当归芍药散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痛经程度评分、血清学指标[前列腺素F_(2)α(PGF_(2)α)、前列腺素E_(2)(PGE_(2))]。结果 中药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06%,高于西药治疗组的77.78%(χ^(2)=6.746,P=0.009)。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2组患者痛经程度评分低于治疗前,且中药治疗组低于西药治疗组(P<0.01);2组患者血清PGF_(2)α水平低于治疗前,血清PGE_(2)水平高于治疗前,且中药治疗组低/高于西药治疗组(P<0.05或P<0.01)。结论 采用布洛芬口崩片及当归芍药散治疗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证均能通过降低PGF_(2)α、提高PGE_(2)水平而减轻痛经程度,但当归芍药散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气滞血瘀证 当归芍药散 布洛芬口崩片 疗效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芍药散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
11
作者 于长志 潘爱珍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4期1-4,共4页
当归芍药散出自《金匮要略》,由三味“血分药”和三味“水分药”组成,共奏肝脾调和、气血水同调之功。血虚为主者,三味水药量宜小,血滞者三味血药量宜大,湿盛浮肿者,三味水药应重用,以达药专力宏之效;水酒同煎,取其宣通药势。临床用于... 当归芍药散出自《金匮要略》,由三味“血分药”和三味“水分药”组成,共奏肝脾调和、气血水同调之功。血虚为主者,三味水药量宜小,血滞者三味血药量宜大,湿盛浮肿者,三味水药应重用,以达药专力宏之效;水酒同煎,取其宣通药势。临床用于妇人腹痛、子肿、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等妇产科疾病,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疾病 当归芍药散 《金匮要略》 血分药 水分药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当归芍药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12
作者 张彬 蔡学华 +1 位作者 朱敏 黄艳霞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649-653,663,共6页
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作用机制。方法:首先从TCMSP数据库中获取当归芍药散有效成分及预测药物作用靶点,从GeneCards、OMIM及Disgenet数据库获取UC疾病靶点,使用Venny 2.1.0在线工具进行二者靶... 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作用机制。方法:首先从TCMSP数据库中获取当归芍药散有效成分及预测药物作用靶点,从GeneCards、OMIM及Disgenet数据库获取UC疾病靶点,使用Venny 2.1.0在线工具进行二者靶点交集;使用STRING在线工具构建蛋白互作网络;采用Cytoscape 3.6.0软件进行蛋白网络可视化处理并筛选关键基因;通过WebGestalt工具进行基因本体及KEGG信号通路分析;使用AtuoDock软件对关键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当归芍药散作用靶点与UC疾病的交集靶点共63个,IL-6、CASP3、JUN、MAPK8、AKT1、RELA、MAPK14等靶点蛋白度值排名靠前,可能为当归芍药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关键靶点;KEGG信号通路结果显示交集基因富集于Th17细胞分化通路、IL-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IL-6和有效成分Paeoniflorgenone、Albiflorin_qt、Paeoniflorin及Stigmasterol结合性能均较好。结论:当归芍药散治疗UC的作用机制是多靶点、多通路的复杂过程,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免疫反应、炎症等相关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芍药散 溃疡性结肠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加味当归芍药散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建华 张逸 +4 位作者 陈春林 陈萍 周立 翟凤霞 郭淼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930-1938,1945,共10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加味当归芍药散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痛经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人类孟德尔遗传在线数据库(OMIM)、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人类疾病相关基因与突变位点信息数据...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加味当归芍药散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痛经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人类孟德尔遗传在线数据库(OMIM)、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人类疾病相关基因与突变位点信息数据库(DisGeNET)、疗效靶点数据库(TTD)等数据库分析组方活性成分及潜在作用靶点,构建加味当归芍药散活性成分-EMs痛经靶点网络,并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应用分子对接vina(Autodock vina)软件对组方潜在活性成分及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及蛋白免疫印记法初步验证组方对EMs小鼠模型子宫内膜预测靶点mRNA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组方筛选出活性成分86个,其治疗EMs痛经对应的交集靶点共64个,其中度值较高的靶点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肿瘤抑制基因p53(TP53)、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白细胞介素6(IL-6)、基序趋化因子配体8(CXCL8)、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等。GO功能富集分析共得到1990个条目,KEGG通路分析涉及雌激素、黏着斑等127条通络。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组方核心成分槲皮素与VEGFA、AKT1、低氧诱导因子1A(HIF1A)等关键靶点具有良好的结合力。验证实验显示,加味当归芍药散可显著下调EMs小鼠模型VEGFA、CXCL8、TP53等mRNA及MMP9、环氧合酶-2(COX-2)蛋白表达水平。结论:加味当归芍药散的核心成分可调控EMs痛经的多个靶点,其作用机制可能和调控细胞侵袭、雌激素、免疫、炎症反应等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当归芍药散 网络药理学 子宫内膜异位症 痛经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芍药散对高糖诱导的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子明 项琼 +1 位作者 梅莎莎 宋恩峰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5-579,共5页
目的 探讨当归芍药散对高糖诱导的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含有高、中、低剂量的当归芍药散的药物血清以及厄贝沙坦含药血清对高糖诱导的足细胞损伤进行干预,观察足细胞的凋亡及其活性,并运用免疫荧光对各组Nephrin与Podocin蛋白... 目的 探讨当归芍药散对高糖诱导的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含有高、中、低剂量的当归芍药散的药物血清以及厄贝沙坦含药血清对高糖诱导的足细胞损伤进行干预,观察足细胞的凋亡及其活性,并运用免疫荧光对各组Nephrin与Podocin蛋白表达进行检测,运用Western blot对自噬相关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和对照组(Normal)相比高糖组(HG)的足细胞存活率、细胞凋亡情况、免疫荧光中Nephrin与Podocin蛋白表达、Western blot中LC3Ⅱ与Beclin-1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和HG组相比当归芍药散含药血清高(HG+DS-H)、中剂量(HG+DS-M)组,足细胞在厄贝沙坦含药血清组的干预下存活率显著增加,足细胞凋亡率降低,免疫荧光中Nephrin与Podocin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Western blot中LC3Ⅱ的蛋白表达与Beclin-1的蛋白表达也都显著增加(P<0.01)。结论 当归芍药散可以调节高糖诱导足细胞的损伤,但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当归芍药散 足细胞 自噬
原文传递
当归芍药散古今源流及临床应用机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鸿 黎柳 +6 位作者 黄秋晴 杨诗尧 邹俊驹 向琴 刘秀 肖凡 喻嵘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448-2454,共7页
目的:系统梳理有关当归芍药散的古今文献,了解当归芍药散的历史沿革和临床应用概况,为当归芍药散的现代临床应用及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中华医典》数据库中以“当归芍药散”为关键词搜索有关条目及古代书籍,在国家知识基础设施... 目的:系统梳理有关当归芍药散的古今文献,了解当归芍药散的历史沿革和临床应用概况,为当归芍药散的现代临床应用及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中华医典》数据库中以“当归芍药散”为关键词搜索有关条目及古代书籍,在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及PubMed数据库中以“当归芍药散”“DangGui ShaoYao San(DSS)”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并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最终总结出当归芍药散的历史沿革与临床研究。结果:古代文献最终纳入111条目,共50部医籍,当归芍药散首载于《金匮要略》,其药物组成、基原、剂量、煎服方法大致延续了仲景书中的记载,书中并未记载当归芍药散的炮制方法、服药反应及禁忌证,但是后世医家及学者对当归芍药散的单个药物进行了考证和探讨,处方配伍比例当为3∶16∶8∶4∶4∶8,方中药物为生品,主治腹痛;现代文献纳入38篇文献,该方具有镇痛抗炎、调节激素水平、降低血脂程度、改善血流状态、提高免疫的功用,主要用于慢性盆腔炎、痛经、黄褐斑、糖尿病肾病等疾病。结论:当归芍药散的组成、基原、剂量、煎煮及服用方法基本上与《金匮要略》保持一致,该方主要适用证型有5型,疾病有10余种。临床治疗上,探究其临床应用机制,扩宽了当归芍药散的应用范围,为经方当归芍药散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芍药散 《金匮要略》 文献研究 临床应用 作用机制 理论源流 组方应用 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石汤联合当归芍药散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胰岛素抵抗小鼠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凤雀 林佳静 +5 位作者 刘欣 杨炜炜 陈赛琼 苏汝旺 何萍 李晶晶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1-485,共5页
目的:探讨瓜石汤联合当归芍药散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联合胰岛素抵抗(PCOS-IR)小鼠模型性激素和内膜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用来曲唑和高脂饮食构建PCOS-IR模型小鼠,观察小鼠动情周期变化及检测小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评价模型成功是否。... 目的:探讨瓜石汤联合当归芍药散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联合胰岛素抵抗(PCOS-IR)小鼠模型性激素和内膜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用来曲唑和高脂饮食构建PCOS-IR模型小鼠,观察小鼠动情周期变化及检测小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评价模型成功是否。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中药组造模成功后给予瓜石汤联合当归芍药散中药方灌胃,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纯净水。干预21 d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总睾酮(T)水平,检测内膜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造模后对照组小鼠动情周期正常,模型组小鼠动情周期紊乱,多数位于动情间期;对照组小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小于2.69,而模型组均大于2.69。给药21 d后,中药组小鼠血清LH、T、LH/FSH较模型组低(P<0.05),内膜组织TNF-α、IL-1β、IL-6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低(P<0.05)。结论:瓜石汤联合当归芍药散能改善PCOS-IR小鼠血清激素水平,降低内膜炎症介质水平,改善内膜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芍药散 瓜石汤 炎症介质 胰岛素抵抗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多囊卵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芍药散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炎症反应、神经凋亡、Aβ转运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曲美洁 唐咏春 +3 位作者 臧运华 于淼 王潇慧 周喜燕 《江苏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71-76,共6页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对血管性痴呆(VaD)模型大鼠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基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以及凋亡因子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兔抗人单克隆抗体(Bax)和Aβ转运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RP1)...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对血管性痴呆(VaD)模型大鼠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基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以及凋亡因子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兔抗人单克隆抗体(Bax)和Aβ转运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RP1)、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探索其治疗VaD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采用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建立血管性痴呆模型(VaD),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尼莫地平,每日灌胃给药量1.68g/kg)与当归芍药散低、高剂量组(每日灌胃给药量分别为1.8、7.2g/kg),每组12只。另取12只大鼠为假手术组,仅暴露、分离双侧颈总动脉,不做结扎。造模完成1周后,各给药组大鼠分别灌胃给予相应药物,假手术组、模型组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各组均每日灌胃1次,连续4周。末次灌胃后次日,每组随机取8只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评价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水迷宫试验完成后次日,每组再次随机取8只大鼠,麻醉,腹主动脉处取血,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TNF-α、NF-κB含量;处死大鼠,取脑部海马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Bcl-2、Bax蛋白表达并计算Bcl-2/Bax值,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LRP1、RAGEm RNA表达。结果:Morris水迷宫试验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4d内逃避潜伏期均显著长于假手术组(P<0.01),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少于假手术组(P<0.01);各给药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均显著短于模型组(P<0.01),穿越平台的次数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P<0.01);当归芍药散高剂量组大鼠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P<0.05,P<0.01)。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CA1区细胞数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减少,排列稀疏,细胞肿胀,结构不齐,胞核变小、固缩、凋亡,细胞膜、核膜界限不清;各给药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病变减轻,细胞数量较模型组增加,排列相对齐整,形态基本正常,以当归芍药散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改善尤为显著。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NF-κB含量,海马组织Bcl-2蛋白表达水平、Bcl-2/Bax值、RAGEm 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海马组织Bax蛋白表达水平、LRP1m 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各给药组大鼠血清TNF-α、NF-κB含量,海马组织Bcl-2蛋白表达水平、Bcl-2/Bax值、RAGEm 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海马组织Bax蛋白表达水平、LRP1m 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当归芍药散高剂量组血清、海马组织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P<0.05,P<0.01)。结论:当归芍药散可改善Va 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减轻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病变,其可能通过调节TNF-α/NF-κB信号通路,调控大鼠海马组织Bax、Bcl-2蛋白和LRP1、RAGE基因表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神经元凋亡,减少Aβ沉积,以保护脑组织,增加血流灌注,改善Va D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当归芍药散 TNF-α/NF-κB信号通路 BCL-2/BAX LRP1 R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采用当归芍药散的辅治效果研究
18
作者 付莉莉 陈北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00-0103,共4页
将当归芍药散运用到原发性高血压的辅治当中并从多方面进行效果分析。方法 在2022年6月—2023年5月选取研究对象,均为本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90例。随机分组,45例对照组使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45例观察组在使用苯磺酸左... 将当归芍药散运用到原发性高血压的辅治当中并从多方面进行效果分析。方法 在2022年6月—2023年5月选取研究对象,均为本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90例。随机分组,45例对照组使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45例观察组在使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的基础上采用当归芍药散进行辅治。结果 两组的SBP、DBP对比,治疗前没有差异,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前两组的ACE、IGF-1、AngⅡ、sLOX-1、MMP9、NO、ET-1、Hcy对比没有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ACE、IGF-1、AngⅡ、sLOX-1、MMP9、ET-1、Hcy较治疗前降低,NO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CE、IGF-1、AngⅡ、sLOX-1、MMP9、ET-1、Hcy较对照组低,NO较对照组高,P<0.05。不良反应单项发生率和总发生率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采用当归芍药散的辅治可以起到良好的促进血压降低效果,有利于调节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管收缩,且不会增加用药风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当归芍药散 辅治效果 血管内皮功能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芍药散对非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19
作者 陈纪东 陈斐斐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121-0125,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当归芍药散对非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100例非酒精性肝病患者,等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当归芍药散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肝功能及血脂指标、中医症... 本研究旨在探讨当归芍药散对非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100例非酒精性肝病患者,等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当归芍药散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肝功能及血脂指标、中医症候积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肝脏病理情况显示,不同程度的大泡性脂肪变,始于中央静脉周围;伴有肝细胞气球样变、Mallory小体、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小叶内炎症及不同程度的窦周纤维化。实验组的肝脏病理情况显示,大泡性脂肪变明显改善,窦周纤维化明显减轻。结论 当归芍药散治疗非酒精性肝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减轻症状,改善炎症水平,推荐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肝病 当归芍药散 临床疗效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F-κB信号通路研究当归芍药散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夏振忠 宋恩峰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05-1211,共7页
目的基于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研究当归芍药散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通路机制。方法选择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采用二联法(高脂高糖饮食+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早期D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当归... 目的基于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研究当归芍药散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通路机制。方法选择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采用二联法(高脂高糖饮食+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早期D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当归芍药散组、厄贝沙坦组,同时设置空白组作为对照,各组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分别干预4周。实验结束后记录大鼠体质量、随机血糖(GLU)、24 h饮水量及24 h尿量,分别对大鼠24 h尿蛋白、血肌酐值(Scr)、尿素氮(BUN)、肾脏肥大指数(KW/BW)等各项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对肾脏行苏木精-伊红(HE)、过碘酸希夫(PAS)染色,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ɑ、IL-1β、IL-6炎症因子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组织中NF-κB蛋白的阳性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肾脏体积、KW/BW、GLU、24 h尿蛋白定量、24 h饮水量、24 h尿量、Scr、BUN、血清中TNF-ɑ、IL-1β、IL-6水平及肾脏组织NF-κB阳性表达升高(P<0.05),而体质量下降(P<0.05),且肾脏组织病理损害明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当归芍药散组大鼠肾脏体积、KW/BW、GLU、24 h尿蛋白定量、24 h饮水量、24 h尿量、Scr、血清中TNF-ɑ、IL-1β、IL-6水平及肾脏组织NF-κB阳性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体质量增加(P<0.05),且肾脏组织病理损害有所缓解。结论当归芍药散可通过下调肾脏组织中炎症信号通路NF-κB蛋白的表达,减少TNF-ɑ、IL-1β、IL-6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发挥对DN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这可能是当归芍药散治疗DN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芍药散 糖尿病肾病 NF-ΚB信号通路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