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边际性的形成:当代中国农民教育心态的变迁逻辑
1
作者 汤美娟 《教育科学文摘》 2024年第3期8-9,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教育历经了波澜壮阔的现代化改革,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果。农民虽是此教育变革的“默默承受者”,却也在日常教育实践中真切地体验着变革在心态层面所激起的“泌涌波涛”。他们身处其中并努力调适,形成了繁复而独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教育历经了波澜壮阔的现代化改革,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果。农民虽是此教育变革的“默默承受者”,却也在日常教育实践中真切地体验着变革在心态层面所激起的“泌涌波涛”。他们身处其中并努力调适,形成了繁复而独特的教育心态。在乡村教育振兴的战略推进中,农民教育心态应被视为重要的“在地性”体验。它不仅是理解和评价乡村教育振兴战略实践得失的重要维度,也是限制乡村教育振兴战略实施效果的基层力量,应当受到乡村教育振兴研究者的充分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育 教育心态 边际性 教育变革 当代中国农民 承受者 实践得失 振兴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性表现、结构性成因与对策性建议——当代中国农民弱势地位问题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刘敏 张巍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2-107,共6页
本文以“全面性弱势”来描述农民弱势地位的表现状况,指出他们的弱势地位绝非仅限于经济上的贫困,而在更大程度上表现为政治参与的“结构性缺席”、公民权利的缺失、发展机会的匮乏和文化贫困等;以“结构性弱势”来概括农民弱势地位的成... 本文以“全面性弱势”来描述农民弱势地位的表现状况,指出他们的弱势地位绝非仅限于经济上的贫困,而在更大程度上表现为政治参与的“结构性缺席”、公民权利的缺失、发展机会的匮乏和文化贫困等;以“结构性弱势”来概括农民弱势地位的成因,并结合建国后的现代化历程分析了这种弱势地位形成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消除农民的弱势地位,从长远来看,其根本保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从近期来看,其现实选择是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逐步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农民 弱势地位 全面性弱势 结构性弱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农民阶级阶层分化研究综述 被引量:26
3
作者 林后春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9-64,共6页
近几年来,理论界关于当代中国农民阶级阶层分化研究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现将有关讨论综述如下: 一、关于农民概念 如何界定当代中国农民的内涵和外延,是研究当代中国农民碰到的首要问题,明确探讨这个问题的文章不多,但不少文章有意或无... 近几年来,理论界关于当代中国农民阶级阶层分化研究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现将有关讨论综述如下: 一、关于农民概念 如何界定当代中国农民的内涵和外延,是研究当代中国农民碰到的首要问题,明确探讨这个问题的文章不多,但不少文章有意或无意地使用了各种不同的农民概念,概括起来约有13种不同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农民 农民阶级 农业劳动者阶层 阶级阶层 研究综述 边缘阶层 阶级分析理论 利益群体 亦工亦农 社会分层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农民利益问题:主要表现、成因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汪亭友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6-10,共5页
农民利益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当代中国农民的经济利益、政治民主权利、社会保障权益没有得到充分实现与尊重 ,这已成为影响我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重要因素。产生这一问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要积极稳妥推... 农民利益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当代中国农民的经济利益、政治民主权利、社会保障权益没有得到充分实现与尊重 ,这已成为影响我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重要因素。产生这一问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要积极稳妥推进农村经济政治社会体制改革 ,把农民利益的保护纳入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农民利益问题就能得到妥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农民利益问题 主要表现 成因及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农民与传统民俗 被引量:1
5
作者 林建曾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8-63,共6页
今天,在改革开放的中国大地上,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扬光大。近年来,以各种被挖掘、整理出采的民俗活动为中心的名目繁多、层出不穷的“节日”正吸引着、感染着、熏陶着国人和越来越多的外国客人,... 今天,在改革开放的中国大地上,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扬光大。近年来,以各种被挖掘、整理出采的民俗活动为中心的名目繁多、层出不穷的“节日”正吸引着、感染着、熏陶着国人和越来越多的外国客人,向世界形象、具体、生动地传递着中华文化。在进行着多姿多彩的文化交流的同时,现代经济活动也顺利地开展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俗 当代中国农民 民俗事象 民俗活动 习俗 当代农民 政治角度 农村 传统文化 报告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农民利益问题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卫红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2年第4期71-73,共3页
利益问题是农民问题的核心。当代中国农民利益流失比较严重 ,其中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问题。乡镇政府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 ,精简其机构、转换其职能对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民利益至关重要。从长远来看 ,户籍制度和农地制度的创新 ,以及... 利益问题是农民问题的核心。当代中国农民利益流失比较严重 ,其中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问题。乡镇政府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 ,精简其机构、转换其职能对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民利益至关重要。从长远来看 ,户籍制度和农地制度的创新 ,以及农会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兴起 ,是切实维护农民利益的根本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农民 利益问题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农民城镇化迁移的阶段性现象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卓纳新 黄向阳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2期29-32,共4页
就业迁移、家庭生活迁移、社会交往迁移是当代中国农民向城镇迁移的3个阶段。这一迁移现象既符合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一般规律,又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认为农民经济承受能力的变化、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民生政策的改变和基层政府的不作为... 就业迁移、家庭生活迁移、社会交往迁移是当代中国农民向城镇迁移的3个阶段。这一迁移现象既符合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一般规律,又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认为农民经济承受能力的变化、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民生政策的改变和基层政府的不作为等,是导致当代中国农民城镇化迁移阶段性现象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引导和促进当代中国农民城镇化迁移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农民 城镇化迁移 就业迁移 家庭生活迁移 社会交往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民问题研究最新成果──评《当代中国农民问题研究丛书》
8
作者 夏振坤 廖丹清 陈文科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5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问题研究 当代中国农民 中国农民问题 最新成果 农民就业 理论联系实际 改革发展 实践探索 社会科 现代化与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农民的政治心理分析
9
作者 陈党 蒋代谦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23-24,共2页
政治心理由社会的经济和建立在经济上的政治制度所决定,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的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农民在我国人口比例上占绝对优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了解和把握当代中国农民的政治心理特征,可以为我们制定农村政策及... 政治心理由社会的经济和建立在经济上的政治制度所决定,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的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农民在我国人口比例上占绝对优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了解和把握当代中国农民的政治心理特征,可以为我们制定农村政策及采取政治措施提供重要的社会心理依据,使我们的决策更加符合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为广大农民群众所接受和拥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农民 心理分析 政治认同 政治心理 民主政治建设 政治效能感 农民群众 政治制度 政治共同体 我国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农民的职业观念的调查与思考
10
作者 朱启臻 张蓉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64-71,共8页
多少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家庭作为农业经营主体的地位得以恢复,农民家庭以作为农村社会微观基础的地位被确定下来。农民不仅具有了安排生产结构的权力,也获得了一定的就业选择权力。最引人注目的是职业转变使... 多少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家庭作为农业经营主体的地位得以恢复,农民家庭以作为农村社会微观基础的地位被确定下来。农民不仅具有了安排生产结构的权力,也获得了一定的就业选择权力。最引人注目的是职业转变使众多的农民离开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改变了传统农民的角色。这对农民职业观念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农民 农民流动 职业观念 农业经营主体 就业选择 面朝黄土背朝天 生产结构 兼业化 农民现代化 农村人口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农民两重性分析
11
作者 谷文晓 尚敏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49-52,共4页
当代中国农民对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在他们身上既有先进和积极的一面,也有保守和消极的一面,他们既对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高兴,也对收入差距的拉大而不满;他们市场经济的意识明显增强,但法律意识仍比较淡薄;他们虽然拥... 当代中国农民对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在他们身上既有先进和积极的一面,也有保守和消极的一面,他们既对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高兴,也对收入差距的拉大而不满;他们市场经济的意识明显增强,但法律意识仍比较淡薄;他们虽然拥护党的方针政策,但对一些涉及到个人切身利益的政策也有抵触情绪;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但思想道德素质又有缺失;他们的民主政治意识增强,但责任义务意识薄弱,其中既有外在原因,又有内在因素,只有采取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步伐等综合性措施,才能取得较好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农民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性分 科学文化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 民主政治意识 思想政治教育 农村社会事业 生活水平 市场经济 收入差距 法律意识 方针政策 抵触情绪 义务意识 外在原因 内在因素 发展步伐 责任 加快 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农民弱势地位分析及对策研究
12
作者 张翠凤 《兰州学刊》 CSSCI 2010年第9期78-81,共4页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里,我国农业有了很大发展,但是相对整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三农"问题尤其是农民问题仍是制约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繁荣发展的瓶颈,特别是农民积弱积贫的弱势地位问题备受社会关注,怎么改变农民的弱势...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里,我国农业有了很大发展,但是相对整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三农"问题尤其是农民问题仍是制约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繁荣发展的瓶颈,特别是农民积弱积贫的弱势地位问题备受社会关注,怎么改变农民的弱势地位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农民弱势地位的全面性表现,并对改变农民弱势地位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农民 弱势地位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中国农民的利益
13
作者 刘世奎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CSSCI 1992年第1期143-152,共10页
本文对我国当代农民的利益地位和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分化作了具体的考察分析。文章认为,农民的利益实现程度如何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然而,我国却在当代设立了一种使农民利益长期严重受损的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 本文对我国当代农民的利益地位和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分化作了具体的考察分析。文章认为,农民的利益实现程度如何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然而,我国却在当代设立了一种使农民利益长期严重受损的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不消除这种二元体制,农民所处的劣势利益地位就难以改变。文章提出,必须根据城乡一体化原则,尽快重构我国农民的利益获得机制,以保证农民的利益得到正常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社会结构 农民 当代中国农民 利益分化 乡镇企业 农业人口 非农产业 农民利益 农村剩余劳动力 共同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在政治上重新认识当代中国农民
14
作者 于建嵘 《中国老区建设》 2005年第7期20-21,共2页
长期以来,存在许多关于农民政治意识、权利观念、组织能力的成见。这些成见的共同特点是有意无意地贬低农民,要“教育农民”、“改造农民”、“代表农民”和“控制农民”。
关键词 当代中国农民 重新认识 政治意识 权利观念 组织能力 共同特点 教育农民 成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农民的基本特征
15
作者 陈文科 林后春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11-13,共3页
现代农民,是一个复杂的群体,要用一个比较简洁的语句来定义或描述农民,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的人认为,农民是居住在农村的人,但是,却有很多农民跑到城里来干活.有的人认为,农民就是指种田人,或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其实,许多农民不仅从事农... 现代农民,是一个复杂的群体,要用一个比较简洁的语句来定义或描述农民,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的人认为,农民是居住在农村的人,但是,却有很多农民跑到城里来干活.有的人认为,农民就是指种田人,或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其实,许多农民不仅从事农业生产,也在工厂干活,他们是“农业工人”.从生活地点或职业来描述农民的特征,或者从生活地点和职业两者来界定农民,都是十分困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农民 现代农民 城镇居民 基本特征 农业生产 简洁的语句 体制改革 农民问题 工人阶级 社会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农民主体意识探析 被引量:17
16
作者 王慧娟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8年第2期134-137,159,共5页
当代中国农民是新型职业农民,承载着发展农村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是农村社会经济建设的主体。深刻理解新时期农民的内涵及主体意识的特性,分析农民主体意识现状及欠缺的原因,确立农民在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从... 当代中国农民是新型职业农民,承载着发展农村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是农村社会经济建设的主体。深刻理解新时期农民的内涵及主体意识的特性,分析农民主体意识现状及欠缺的原因,确立农民在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从教育、经济、制度各个方面培育具有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切实尊重和彰显农民在农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激扬其在农村建设中的首创精神,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职业化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把造福人民、增进人民福祉、关注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作为现阶段农村建设发展的政治方向,进而进行科学决策,对提高政府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有力加快新时代扶贫攻坚的步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物质与精神共同富裕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具有重要的时代使命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农民 主体意识 主体地位 路径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农民的功利心态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荣华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92-97,共6页
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突破了农村社会的闭塞,为各种新观念和新思潮的涌现创造了前提。近来已有一些研究文章指出,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形形色色思潮中,功利主义的腾播一时称最。*它构成了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心理的鲜明特征,流贯农... 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突破了农村社会的闭塞,为各种新观念和新思潮的涌现创造了前提。近来已有一些研究文章指出,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形形色色思潮中,功利主义的腾播一时称最。*它构成了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心理的鲜明特征,流贯农民头脑的各种愿望、嗜好、信条、意向、理想等,都清楚地折现出这一点。作者在一九八七年撰写的《功利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命运》一文中已经试图论证,两千多年来,功利主义思想并不比“伦理原则”更受人轻视,它通过人们的日常社会活动和社会心理的途径,经久不变地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并成为漫长历史的文化遗产之一。本文在某种意义上作为续说,主要想讨论三个问题:(一)功利心态给当代农民群体带来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特点;(二)功利心态的盛行给农村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危害性;(三)中西功利学说的同源殊流以及当代中国农民功利心态的发展归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活动 功利心态 功利主义 当代中国农民 现代化进程 社会心理 精神文明建设 当代农民 历史命运 新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休闲视域中的当代中国农民生活问题 被引量:1
18
作者 涂啸 《北方经济(学术版)》 2007年第5期71-72,共2页
作为工具性与目的性相统一的休闲“应当”是进一步全面提升当代中国农民生活水平的深层动力;通过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休闲生活模式,让每个勤劳的中国农民都能拥有一个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精神世界,也“应当”成为我们构建农村和谐社... 作为工具性与目的性相统一的休闲“应当”是进一步全面提升当代中国农民生活水平的深层动力;通过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休闲生活模式,让每个勤劳的中国农民都能拥有一个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精神世界,也“应当”成为我们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 当代中国农民生活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农民政治观的变化与趋势分析
19
作者 张业清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7-50,共4页
当代中国农民从改革开放的政策中获得了比以往更充分的生产自由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每个农民家庭摆在同一个生产起跑线上,按劳分配在农村的真正的自然体现,无时无刻不在刺激每一个生产者,那些留恋过去大集体时期的“平均主义世界”... 当代中国农民从改革开放的政策中获得了比以往更充分的生产自由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每个农民家庭摆在同一个生产起跑线上,按劳分配在农村的真正的自然体现,无时无刻不在刺激每一个生产者,那些留恋过去大集体时期的“平均主义世界”的懒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农民 政治观 趋势分析 真实集体 乡干 农村政治 感性 理性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农民问题学术讨论会综述
20
作者 胡雄杰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2期51-53,共3页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中共贵州省委农村政策研究室和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联合召开的“当代中国农民问题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9月25日至28日在贵阳花溪举行。与会63人,有来自北京和11个省、区的专家、学者和农村工作部门的领导人,...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中共贵州省委农村政策研究室和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联合召开的“当代中国农民问题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9月25日至28日在贵阳花溪举行。与会63人,有来自北京和11个省、区的专家、学者和农村工作部门的领导人,以及农业第一线的实际工作者。会议共收到论文87篇。在这些论文和与会同志的讨论发言中,有的从宏观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农民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农民 学术讨论会 农民问题 我国农村 农村稳定 贵州省 革命和建设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村政策 新高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