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归芪除痹汤治疗气血两虚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夏翔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8期1321-1324,共4页
目的:探讨归芪除痹汤治疗气血两虚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我院收治的气血两虚型RA急性发作患者504例,以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讨归芪除痹汤治疗气血两虚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我院收治的气血两虚型RA急性发作患者504例,以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归芪除痹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受累关节数、实验室指标、RA活动度。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研究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晨僵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治疗后两组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减少,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少(P<0.05);治疗后两组类风湿因子(RF)、白细胞介素-6(IL-6)、红细胞沉降率(ESR)及28个关节病情活动指数(DAS28)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气血两虚型RA急性发作患者给予归芪除痹汤治疗,能够提升临床疗效,促进症状缓解,减少受累关节数,调节实验室指标,改善RA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血两虚型 类风湿性关节炎 急性发作期 归芪除痹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芪除痹汤联合电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万邦钧 杨方 朱福兵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1242-1245,共4页
目的探讨归芪除痹汤联合电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RA急性发作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脱落2例,余40例患者,进行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脱落1例,余40例患者,在对照... 目的探讨归芪除痹汤联合电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RA急性发作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脱落2例,余40例患者,进行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脱落1例,余4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归芪除痹汤联合电针治疗,两组在治疗30天后统计疗效。对比两组症状的消失时间,观察患者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晨僵时间的变化。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抗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体、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3,MMP-3)、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ESR)的水平。结果治疗组的ACR50、ACR7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肿胀、疼痛、晨僵的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晨僵时间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治疗后VAS显著降低,且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CRP、RF、抗CCP抗体、IL-6、MMP-3、ESR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CRP、RF、抗CCP抗体、IL-6、MMP-3、ESR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归芪除痹汤联合电针有助于提高RA的疗效,可进一步减轻症状体征,能减轻炎症反应,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芪除痹汤 电针 类风湿性关节炎 症状体征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