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构镁制备及强韧化机理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博超 范玲玲 +5 位作者 崔壮 付瑞豪 李舒鹏 刘满平 蒋斌 曾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47-2172,共26页
镁合金以及镁基复合材料强度和塑性通常存在矛盾关系,在基体中引入异质结构是解决该矛盾的新方法。近年来,异构镁合金和异构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以及强韧化机理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异构镁合金以及异构镁基复合材料的常见种类、制... 镁合金以及镁基复合材料强度和塑性通常存在矛盾关系,在基体中引入异质结构是解决该矛盾的新方法。近年来,异构镁合金和异构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以及强韧化机理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异构镁合金以及异构镁基复合材料的常见种类、制备工艺、强韧化机理分析的角度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异质结构镁的研究现状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结构 镁合金 镁基复合材料 加工工艺 强韧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承载曲轴用34CrNiMo6钢调质处理工艺强韧化机理研究
2
作者 谢波 李秋睿 +4 位作者 纪超 王红霞 赵勇 路拥庆 林媛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4-29,34,共7页
针对高承载曲轴需要高强塑性匹配的要求,选用34CrNiMo6钢并进行调质热处理,研究淬、回火温度对合金钢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建立工艺-组织-性能的匹配关系,揭示合金钢调质热处理后强韧化机理。得出结论为:回火温度一定时,随着淬火温度升高... 针对高承载曲轴需要高强塑性匹配的要求,选用34CrNiMo6钢并进行调质热处理,研究淬、回火温度对合金钢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建立工艺-组织-性能的匹配关系,揭示合金钢调质热处理后强韧化机理。得出结论为:回火温度一定时,随着淬火温度升高,34CrNiMo6钢硬度、强度是逐渐小幅下降,伸长率先增加后减少,并在860℃时达到峰值,冲击功则逐渐增加。淬火温度一定时,随回火温度增加,硬度、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最后又降低的趋势,伸长率和冲击功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抛物线形态。在580℃回火,硬度、强度达到小高峰,伸长率获得最大值,冲击功比560℃时的最大值略有下降。当回火温度超过600℃时,各项性能急剧下降。因此,34CrNiMo6钢的最佳调质工艺为:860℃淬火+580℃回火,其强韧化机理与索氏体的细化程度和残余奥氏体含量及变形过程组织中的位错密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4CrNiMo6钢 调质 强韧化机理 位错密度 曲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MPa级海工用钢焊接材料强韧化机理研究
3
作者 宁大林 赵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4期0108-0111,共4页
本为重点研究了1000MPa级海工钢焊料强韧化机理。在分析焊接材料特性,强韧化机理重要性及其障碍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合金元素、优化焊接工艺参数、合理选择焊接方法以及保护气体来改善性能。结果发现:调节合金元素种类及含量可明显改善... 本为重点研究了1000MPa级海工钢焊料强韧化机理。在分析焊接材料特性,强韧化机理重要性及其障碍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合金元素、优化焊接工艺参数、合理选择焊接方法以及保护气体来改善性能。结果发现:调节合金元素种类及含量可明显改善焊缝区力学性能并增强焊接接头强度与韧性。采取使用先进的焊接技术,能够有效减少热阻区域,降低焊接区域变形和裂纹的风险,提高焊接接头的可靠性。另外,采用精密地热处理方法可以消除残余应力的影响,进而可以对于材料抗疲劳性能以及耐久性进行增强。希望能对船用钢焊接材料强韧化机理理论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工用钢 焊接材料 强韧化机理 合金元素 焊接工艺基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高温形变强韧化机理 被引量:54
4
作者 周义刚 曾卫东 +2 位作者 李晓芹 俞汉清 曹春晓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5-48,共4页
详细研究并讨论了钛合金高温形变强韧化机理.结果表明,三态组织中少量等轴α相与基体β相没有固定的位向关系,位错容易找到可开动的滑移面,对变形起着协调作用,因而合金具有较高的塑性;大量网篮交织的条状α,不仅增加了相界面,... 详细研究并讨论了钛合金高温形变强韧化机理.结果表明,三态组织中少量等轴α相与基体β相没有固定的位向关系,位错容易找到可开动的滑移面,对变形起着协调作用,因而合金具有较高的塑性;大量网篮交织的条状α,不仅增加了相界面,提高了合金的强度与抗蠕变能力,而且不断改变裂纹扩展方向,导致裂纹路径曲折、分枝多,断裂韧性好.新的变形理论适用于α,近α,(α+β)和近β型钛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形变 强韧化机理 三态组织 钛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强韧化机理,创新超高强度高韧性不锈钢 被引量:25
5
作者 赵振业 李春志 +2 位作者 李志 刘天琦 马新闻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F01期202-206,共5页
评述了超高强度钢和高强度不锈钢的基本理论、成分设计、超纯净熔炼和工程应用技术发展状况、在航空、航天及其他高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和重要地位、发展目标、强韧化机理和成分探索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借助透射电子显微镜高分辨和电子选... 评述了超高强度钢和高强度不锈钢的基本理论、成分设计、超纯净熔炼和工程应用技术发展状况、在航空、航天及其他高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和重要地位、发展目标、强韧化机理和成分探索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借助透射电子显微镜高分辨和电子选区衍射等方法,揭示了超细马氏体板条、超细共格沉淀强化相Laves相、M2C及逆转变奥氏体等强 韧化机理。用VIM+VAR双真空超纯洁熔炼、超均匀加工及控制相变热处理等技术,获得2种低碳超高强度高韧性不锈钢,其力学性能分别达到抗拉强度1915MPa和1862MPa,断裂韧度119MPa·m1/2和120MPa·m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强度钢 不锈钢 强韧化机理 成分设计 超纯净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氏体-贝氏体球墨铸铁断裂的微观过程及强韧化机理 被引量:15
6
作者 戴品强 何则荣 毛志远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7-51,共5页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微拉伸台对奥氏体 -贝氏体球墨铸铁裂纹萌生、扩展的微观过程进行了跟踪观察。结果发现 :受拉时微裂纹首先在石墨 -基体界面上萌生 ,并沿界面扩展 ;基体中的裂纹多数是沿贝氏体铁素体 -奥氏体界面扩展 ,不同取向的基...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微拉伸台对奥氏体 -贝氏体球墨铸铁裂纹萌生、扩展的微观过程进行了跟踪观察。结果发现 :受拉时微裂纹首先在石墨 -基体界面上萌生 ,并沿界面扩展 ;基体中的裂纹多数是沿贝氏体铁素体 -奥氏体界面扩展 ,不同取向的基体组织可使裂纹偏转或分叉 ;主裂纹扩展过程中前方始终存在石墨 -基体界面的开裂。此外 ,还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分析了奥氏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墨铸铁 断裂 ADI 微观过程 强韧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塞表面激光熔覆铁基涂层的强韧化机理 被引量:7
7
作者 李美艳 韩彬 +2 位作者 高宁 王勇 宋立新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22,114,共4页
文中在柱塞表面激光熔覆制备高硬度铁基涂层,采用SEM,XRD,EPMA和TEM等手段研究熔覆层组织特征及耐磨性,阐述其强韧化机理.结果表明,激光熔覆铁基合金涂层成形良好,无裂纹及气孔等缺陷,熔覆层与基体呈冶金结合,组织由(Ni,Fe)固溶体、(Cr,... 文中在柱塞表面激光熔覆制备高硬度铁基涂层,采用SEM,XRD,EPMA和TEM等手段研究熔覆层组织特征及耐磨性,阐述其强韧化机理.结果表明,激光熔覆铁基合金涂层成形良好,无裂纹及气孔等缺陷,熔覆层与基体呈冶金结合,组织由(Ni,Fe)固溶体、(Cr,Fe)23C6碳化物和少量孪晶马氏体组成.铁基熔覆层的强化机制主要有细晶强化、固溶强化、弥散强化以及马氏体强化;熔覆层内(Ni,Fe)固溶体及细晶强化的综合作用,保证了高硬度铁基涂层的韧性.铁基熔覆层显微硬度较45钢提高4倍,最大值HHV0.2=850 GPa;熔覆层耐磨性明显高于45钢,45钢表面出现大面积疲劳剥落,铁基熔覆层磨损面平整,磨痕很浅且少,磨损机制为轻微的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塞 激光熔覆 铁基涂层 耐磨性 强韧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锆(氧化钇)增韧莫来石陶瓷的组成与强韧化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蔡舒 袁启明 +2 位作者 孟佳宏 张金成 马前锋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11-15,共5页
本文采用常压烧结工艺制备ZrO2 增韧莫来石陶瓷 (ZTM)。通过调整ZrO2 、Y2 O3 含量制得不同组成的ZTM材料 ,其强度随ZrO2 加入量的增加经历了先上升而后下降的过程。在不同组成下 ,材料的强韧化机理不同。当ZrO2 ≤ 30vol%时 ,ZTM材料... 本文采用常压烧结工艺制备ZrO2 增韧莫来石陶瓷 (ZTM)。通过调整ZrO2 、Y2 O3 含量制得不同组成的ZTM材料 ,其强度随ZrO2 加入量的增加经历了先上升而后下降的过程。在不同组成下 ,材料的强韧化机理不同。当ZrO2 ≤ 30vol%时 ,ZTM材料是以应力诱导相变增韧为主 ;ZrO2 >30vol% (如ZTM4 0 (2Y) ) ,材料则以微裂纹 ,裂纹偏转等强韧化机理为主 ;并且分散相ZrO2 晶粒的大小及分布均匀性等对强韧化机理的发挥有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TM陶瓷 强韧化机理 增韧 抗弯强度 莫来石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硬度激光熔覆专用Fe基合金强韧化机理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胜 曾晓雁 胡乾午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1-104,共4页
为解决高硬度激光熔覆层容易产生裂纹的问题,采用自制激光熔覆专用铁基合金粉末,在未采用预热和后热等措施的情况下,获得了高硬度且无裂纹的熔覆层。揭示了激光熔覆专用铁基合金强韧化机理,即晶内主要为中碳混合马氏体和晶间有相当数量... 为解决高硬度激光熔覆层容易产生裂纹的问题,采用自制激光熔覆专用铁基合金粉末,在未采用预热和后热等措施的情况下,获得了高硬度且无裂纹的熔覆层。揭示了激光熔覆专用铁基合金强韧化机理,即晶内主要为中碳混合马氏体和晶间有相当数量残余奥氏体的复相组织强化。中碳混合马氏体作为基体,为熔覆层提供了高的硬度和强度以及一定的韧性。塑韧性极好的少量残余奥氏体则分布于晶界附近,在不明显降低熔覆层硬度和强度的同时吸收和减小熔覆层应力,降低开裂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铁基合金 强韧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切石英纤维增强氮化物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强韧化机理 被引量:3
10
作者 姜勇刚 张长瑞 +2 位作者 曹峰 王思青 齐共金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696-699,共4页
采用先驱体聚合物浸渍裂解法(Preceramic polymer impregnation pyrolysis,PIP)制备了短切石英纤维增强氮化物基透波复合材料(SiO2f/Si3N4-BN),对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和界面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短纤维增强氮化物基复合材料的强韧化机... 采用先驱体聚合物浸渍裂解法(Preceramic polymer impregnation pyrolysis,PIP)制备了短切石英纤维增强氮化物基透波复合材料(SiO2f/Si3N4-BN),对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和界面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短纤维增强氮化物基复合材料的强韧化机理。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复合材料弯曲强度、断裂韧性和断裂应变分别达到56.6MPa,2.3MPa·m1/2和0.462%,介电性能优良。扫描电镜(SEM)及选区能谱(EDS)分析结果表明,氮化物基体与短切石英纤维没有发生界面反应,界面结合适中,短纤维以纤维拔出及裂纹偏转的形式使基体增强和增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切石英纤维 物基复合材料 微观结构 强韧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状贝氏体和粒状组织强韧化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明星 周鹿宾 康沫狂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27-33,共7页
通过对14SiMn3Mo低碳贝氏体钢的组织及其它资料的研究认为,M-A岛以双相强化方式可有效地提高粒状组织的强度,而对粒状贝氏体起主要作用的是碳的固溶强化和板条亚晶强化,这是粒状贝氏体强度高于粒状组织的主要原因。粒状组织的韧性来源... 通过对14SiMn3Mo低碳贝氏体钢的组织及其它资料的研究认为,M-A岛以双相强化方式可有效地提高粒状组织的强度,而对粒状贝氏体起主要作用的是碳的固溶强化和板条亚晶强化,这是粒状贝氏体强度高于粒状组织的主要原因。粒状组织的韧性来源于由铁素体基体断裂强度所决定的裂纹形成功,但粒状贝氏体的韧性主要部分是裂纹扩展功,铁素体板条亚晶及机械稳定性较高的残余奥氏体对此起主要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状贝氏体 强韧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W,Ti)C纳米复合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强韧化机理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咏辉 艾兴 +2 位作者 赵军 袁训亮 薛强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1-4,27,共5页
采用纳米和亚微米级的α-Al2O3,以及微米级的(W,Ti)C粉体为原料,制备了Al2O3/(W,Ti)C纳米复合陶瓷材料.在基体Al2O3含有体积分数为11%的纳米Al2O3时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达到最优,其抗弯强度、断裂韧性和硬度分别为840 MPa,6.55... 采用纳米和亚微米级的α-Al2O3,以及微米级的(W,Ti)C粉体为原料,制备了Al2O3/(W,Ti)C纳米复合陶瓷材料.在基体Al2O3含有体积分数为11%的纳米Al2O3时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达到最优,其抗弯强度、断裂韧性和硬度分别为840 MPa,6.55 MPa.m1/2和20.1 GPa.TEM实验表明,纳米颗粒的加入明显抑止了基体晶粒的长大,形成了典型的骨架结构,材料的断裂方式为沿晶断裂和穿晶断裂的混合.内晶型和晶间型第二相颗粒产生的残余应力场、断裂模式的改变和晶粒细化强化促进了复合材料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 (W Ti)C 纳米复合陶瓷材料 强韧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强韧Cr-Ni-Mo-V钢的显微组织结构与强韧化机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士廉 吕彦 +4 位作者 黄建文 高永亮 李登仁 胡俊 田雨江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2-95,共4页
新型高强韧Cr-Ni-Mo-V钢以新的设计思想为指导,采用"减法合金"和氧化物控制理论,减少易氧化元素、提高主元素,从而有效提高钢的强韧性。对新型高强韧钢在不同氧含量下钢中夹杂物以及显微组织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该高强韧钢的强... 新型高强韧Cr-Ni-Mo-V钢以新的设计思想为指导,采用"减法合金"和氧化物控制理论,减少易氧化元素、提高主元素,从而有效提高钢的强韧性。对新型高强韧钢在不同氧含量下钢中夹杂物以及显微组织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该高强韧钢的强韧化机理。结果表明:采用减法合金和氧化物设计方法,可以提高新型钢的纯净度,增强钢的韧性;新型高强韧钢中存在纳米级M2C、VC等碳化物析出,大量位错在晶界、马氏体板条间增值和堆积,使钢兼具高强度和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Ni-Mo-V钢 物夹杂 氧含量 纳米显微组织 强韧化机理 位错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半轴用微合金非调质钢强韧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鹿云 曹正 +1 位作者 蒋海浪 马汝忠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6-59,共4页
通过对汽车半轴用微合金非调质钢组织结构的观察,并结合力学性能及疲劳性能的分析,研究了该微合金非调质钢的强韧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汽车半轴用微合金非调质钢空冷态和感应淬火后的组织形态和强韧化机理有所不同,前者的强化主要为位... 通过对汽车半轴用微合金非调质钢组织结构的观察,并结合力学性能及疲劳性能的分析,研究了该微合金非调质钢的强韧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汽车半轴用微合金非调质钢空冷态和感应淬火后的组织形态和强韧化机理有所不同,前者的强化主要为位错亚结构强化和弥散强化,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塑性,但冲击韧度略低;后者主要为相变强化,具有更高的强度和塑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轴 微合金非调质钢 力学性能 强韧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碳纤维强韧铝硅酸盐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强韧化机理及断裂行为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铁松 贾德昌 +1 位作者 何培刚 王美荣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8-283,共6页
本文制备了短碳纤维长度为7mm的预制体,然后再与铝硅酸盐聚合物配合料复合制备了纤维含量分别为3.5vol%、4.5vol%和6.0vol%的短碳纤维强韧的铝硅酸盐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通过对复合材料三点弯曲力学性能测试以及测试过程中试样拉伸侧面... 本文制备了短碳纤维长度为7mm的预制体,然后再与铝硅酸盐聚合物配合料复合制备了纤维含量分别为3.5vol%、4.5vol%和6.0vol%的短碳纤维强韧的铝硅酸盐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通过对复合材料三点弯曲力学性能测试以及测试过程中试样拉伸侧面微观裂纹的原位观察,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韧化机理以及断裂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纤维的加入极大的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并使复合材料呈现"伪塑性"断裂特征。原位观察表明,弯曲测试过程中复合材料拉伸面会产生大量的次生裂纹并逐步扩展。随着载荷达到最大值,主裂纹产生并导致次生裂纹处应力出现下降,致使次生裂纹扩展停滞并呈现一定程度的闭合。复合材料拉伸面次生裂纹的萌生及扩展是复合材料具有较大断裂功的主要原因。随着复合材料模量的增加,复合材料拉伸面次生裂纹的扩张幅度逐步缩小,变形能力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硅酸盐聚合物 短碳纤维 原位观察 强韧化机理 断裂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Li合金强韧化机理及途径 被引量:7
16
作者 周兆锋 甘卫平 《轻合金加工技术》 CAS 2003年第6期46-49,共4页
概述了Al-Li合金强韧化的内部机理和外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提高Al-Li合金强韧性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AL-LI合金 强韧化机理 强韧 铝合金 共面滑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钢形变等温淬火的力学性能及其强韧化机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冉丽萍 谷臣清 +1 位作者 易茂中 温鸣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4-16,共3页
对W6Mo5Cr4V2钢奥氏体化后,在1150℃~750℃以1.5×10-2/s的形变速率等温形变0%~65%,并对270℃等温淬火、560℃回火后组织与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形变使等温淬火、回火组织的硬度、... 对W6Mo5Cr4V2钢奥氏体化后,在1150℃~750℃以1.5×10-2/s的形变速率等温形变0%~65%,并对270℃等温淬火、560℃回火后组织与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形变使等温淬火、回火组织的硬度、强度和冲击韧度均有所提高,1050℃形变15%~20%具有最佳强韧性配合。并根据力学性能与组织变化的关系,提出了组织细化强韧化、位错强化、碳化物沉淀强化和锯齿状晶界韧化的强韧化机理,其中锯齿状晶界韧化对最佳强韧性配合起着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钢 形变等温淬火 力学性能 强韧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Si2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强韧化机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文小浩 游航 +3 位作者 韩小云 丁小芹 张学彬 徐金富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18,25,共5页
采用真空热压烧结技术制备了多种MoSi2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强韧相对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复合强韧化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强韧相的加入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MoSi2的强韧性,其强韧化效果取决于强韧相的数量、种类和含量,数... 采用真空热压烧结技术制备了多种MoSi2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强韧相对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复合强韧化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强韧相的加入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MoSi2的强韧性,其强韧化效果取决于强韧相的数量、种类和含量,数量以两相为宜;其中两相强韧化5%SiC+5%Nb/MoSi2复合材料的性能较优,其显微硬度、断裂韧度、抗弯强度分别为12.86 GPa,11.42 MPa.m1/2,470 MPa,比热压烧结纯MoSi2分别提高了31.22%,223.5%和70.9%;多元MoSi2基复合材料的强韧化机理表现为各强韧相的协同作用,其效果取决于各强韧相之间的匹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I2基复合材料 强韧化机理 热压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SiC纳米复合材料微结构及强韧化机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理 侯耀永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6期567-567,共1页
Al2O3/SiC纳米复合材料微结构及强韧化机理*李理侯耀永(青岛化工学院高技术陶瓷研究室,青岛266042)(清华大学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米级陶瓷固体为基,纳米级陶瓷粒子为弥散相的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具... Al2O3/SiC纳米复合材料微结构及强韧化机理*李理侯耀永(青岛化工学院高技术陶瓷研究室,青岛266042)(清华大学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米级陶瓷固体为基,纳米级陶瓷粒子为弥散相的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在断裂强度和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复合材料 微结构 强韧化机理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加工微晶玻璃的微结构及其强韧化机理研究进展
20
作者 王川 郑治祥 +3 位作者 汤文明 吕君 刘君武 王建民 《中国陶瓷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2-45,共4页
对国内外可切削微晶玻璃的微观结构、可切削机理及强韧化机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相互交联的卡片状和“卷心菜”状微观结构特征 ,讨论了其各自的优点及局限性。并就该新材料今后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关键词 微晶玻璃 微观结构 可切削机理 强韧化机理 氟金云母 碱土金属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