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南岭东段强过铝质花岗岩中白云母研究 |
孙涛
陈培荣
周新民
王汝成
王志成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34
|
|
2
|
花岗岩中原生与次生白云母的鉴别特征及其地质意义--以赣南富城强过铝质花岗岩体为例 |
章邦桐
吴俊奇
凌洪飞
陈培荣
|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1
|
|
3
|
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古元古代强过铝质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
钟长汀
邓晋福
武永平
毛德宝
席忠
陈博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6
|
|
4
|
广东吴川—四会断裂带燕山期强过铝质花岗岩岩石化学特征的地球动力学意义 |
汪洋
邓晋福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1
|
|
5
|
湘东北地区燕山晚期强过铝质花岗岩的岩石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探讨 |
汪洋
邓晋福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6
|
|
6
|
内蒙古中部印支期强过铝质花岗岩的相平衡约束及动力学背景 |
许立权
邓晋福
陈志勇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5
|
|
7
|
内蒙古艾勒格庙强过铝质花岗岩定年、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许雅雯
李承东
赵利刚
高学生
张阔
申宗义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8
|
冀晋辽地区燕山期强过铝质侵入岩岩石化学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 |
汪洋
邓晋福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6
|
|
9
|
广西南部三叠纪强过铝质火成岩岩石化学特征的动力学意义 |
汪洋
邓晋福
|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
2003 |
11
|
|
10
|
江西大岭上钨矿区强过铝质花岗岩中白云母研究 |
黄广文
潘家永
彭花明
任锦荣
范鹏飞
李海东
张涛
|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1
|
吴川—四会成矿带燕山期地球动力学背景——来自强过铝质花岗岩的制约 |
汪洋
李献华
王联魁
|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12
|
东天山新元古代强过铝质花岗岩的发现对中天山构造带北缘的约束 |
李平
高晓峰
孟勇
孙少珍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3
|
中国东部燕山期强过铝质花岗岩的地球动力学意义——以冀晋辽地区和广东吴川-四会地区为例 |
汪洋
|
《北京地质》
|
2002 |
4
|
|
14
|
江西宜黄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成因及其对华南早古生代陆内造山运动的制约 |
何世伟
王凯兴
刘晓东
雷勇亮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15
|
松潘造山带马尔康强过铝质花岗岩的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
时章亮
张宏飞
蔡宏明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47
|
|
16
|
雅鲁藏布江结合带中段早奥陶世强过铝质花岗岩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
张士贞
李奋其
李勇
刘伟
秦雅东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17
|
川西东风花岗岩及其闪长质包体成因对松潘−甘孜造山带三叠纪岩浆活动的启示 |
巫凌放
翟庆国
胡培远
唐跃
刘一鸣
李金勇
杨宁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8
|
云南瓦渣钨矿区老君山花岗岩体的SHRIMP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
冯佳睿
毛景文
裴荣富
周振华
杨宗喜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56
|
|
19
|
云南马关老君山花岗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
张斌辉
丁俊
任光明
张林奎
石洪召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47
|
|
20
|
阿尔泰造山带阿巴宫花岗岩体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 |
刘锋
杨富全
毛景文
柴凤梅
耿新霞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4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