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弹性城市理念的城市公园海绵系统设计探究
1
作者 陈婷 崔庆江 《现代园艺》 2025年第6期177-179,共3页
在全球范围内,城市化进程导致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在城市水管理和生态保护方面。弹性城市理念提倡通过灵活、多功能的基础设施设计提高城市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适应能力。探讨了基于弹性城市理念的城市公园海绵系统设计,包... 在全球范围内,城市化进程导致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在城市水管理和生态保护方面。弹性城市理念提倡通过灵活、多功能的基础设施设计提高城市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适应能力。探讨了基于弹性城市理念的城市公园海绵系统设计,包括系统设计框架、各种绿地和水体设施的配置、雨水管理设施的应用及可持续材料的使用,特别强调自然调节与人工控制的整合方法,以及如何在景观美学与生态服务之间找到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城市理念 城市公园 海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城市和弹性城市概念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臧慧怡 仓昀 《江苏商论》 2024年第2期127-132,共6页
近年来,智慧城市和弹性城市一直得到学者关注和研究,以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问题。因此,有必要科学探讨智慧城市和弹性城市之间的联系和差异。以往文献中分别研究智慧城市和弹性城市的文章较多,没有将之进行关联研究,也没有准确、统一的... 近年来,智慧城市和弹性城市一直得到学者关注和研究,以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问题。因此,有必要科学探讨智慧城市和弹性城市之间的联系和差异。以往文献中分别研究智慧城市和弹性城市的文章较多,没有将之进行关联研究,也没有准确、统一的概念解析。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1)从物理、社会和环境方面阐述智慧城市和弹性城市的联系,弹性城市对智慧城市产生积极影响,智慧城市对弹性城市的影响则有正面和负面之分。(2)研究差异主要从驱动力、侧重点这两方面进行讨论,智慧城市和弹性城市与城市规划的联系和差异可以通过适当的设计和治理来相互补充,以建设智慧城市,促进弹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 弹性城市 联系与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城市理念下环周庄镇滨水景观提升的探讨
3
作者 毛永青 张梦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7期0005-0011,共7页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极端天气的出现,城市滨水空间中的安全性、生态性等问题不断凸显。本文以周庄古镇滨水空间的提升为案例,通过对于实际情况的分析,探析弹性城市理念导向下的滨水空间改造策略,包括构建洪涝适应性景观、低干预设计,...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极端天气的出现,城市滨水空间中的安全性、生态性等问题不断凸显。本文以周庄古镇滨水空间的提升为案例,通过对于实际情况的分析,探析弹性城市理念导向下的滨水空间改造策略,包括构建洪涝适应性景观、低干预设计,增强自我修复能力、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增强人与场地的特定联系三个方面,并结合具体设计进一步探讨该理论指导建设实践的科学性和可能性,希望为促进城市滨水空间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城市理念 周庄滨水景观带 水生态 水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弹性城市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陈娜 向辉 +1 位作者 叶强 朱修涛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6-150,共5页
以'社会、经济、城市体系与服务、城市管治'为框架,构建弹性城市评价体系.通过文献统计,获得指标因子群,将明显不符合我国国情和统计制度的指标剔除.通过频度分析,进行指标同类合并,并利用基于德尔菲法的专家问卷调查进行指标... 以'社会、经济、城市体系与服务、城市管治'为框架,构建弹性城市评价体系.通过文献统计,获得指标因子群,将明显不符合我国国情和统计制度的指标剔除.通过频度分析,进行指标同类合并,并利用基于德尔菲法的专家问卷调查进行指标的评选,运用层次分析法将这些指标按照其关联和隶属关系构建成4个准则层、多个领域和因子层的三级层次结构,通过专家打分对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两两打分,最终得出各级指标的排序权重,为弹性城市的实证评价研究提供基础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城市 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城市及其规划框架初探 被引量:92
5
作者 黄晓军 黄馨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0-56,共7页
通过对国外相关研究和规划实践的梳理,总结了弹性城市的概念内涵与要素特征。基于弹性思维对城市规划的影响,提出了弹性城市规划的逻辑思路,包括风险要素的识别、脆弱性与弹性测度、面向不确定性的规划响应以及弹性规划策略的制定。同时... 通过对国外相关研究和规划实践的梳理,总结了弹性城市的概念内涵与要素特征。基于弹性思维对城市规划的影响,提出了弹性城市规划的逻辑思路,包括风险要素的识别、脆弱性与弹性测度、面向不确定性的规划响应以及弹性规划策略的制定。同时,遵循这一逻辑思路,从脆弱性分析与评价、面向不确定性的规划、城市管治和弹性行动策略4个维度构建了弹性城市规划的概念框架。最后,对未来弹性城市规划的关注重点和我国弹性城市规划的开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城市 脆弱性 恢复力 面向不确定性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城市理论演化述评:概念、脉络与趋势 被引量:51
6
作者 欧阳虹彬 叶强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42,共9页
弹性城市正成为重要的城市规划理论。其研究的不断发展及跨学科研究的特点,使其理论核心"弹性"的概念纷繁芜杂,给理解带来困扰。运用文献法对弹性概念演化进行系统研究,依据其在研究范围、核心属性、关键指标等内涵特征上的差... 弹性城市正成为重要的城市规划理论。其研究的不断发展及跨学科研究的特点,使其理论核心"弹性"的概念纷繁芜杂,给理解带来困扰。运用文献法对弹性概念演化进行系统研究,依据其在研究范围、核心属性、关键指标等内涵特征上的差异,发现其经历工程弹性、生态弹性、社会-生态弹性等三个发展阶段,基于不同阶段的概念内涵形成相应发展脉络,由此形成以概念内涵演化线索为树干、以基于概念形成的研究脉络为树枝的"树"状弹性城市理论体系。指出该理论之树未来发展趋势将以文脉弹性概念为核心,立足于城市文脉系统,强调整体的可变性属性,以适宜创新性为关键指标,来深化理论体系、促进弹性城市理论走向实践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城市 工程弹性 生态弹性 社会-生态弹性 文脉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弹性城市:实现防洪长期战略规划 被引量:14
7
作者 邓位 于一平 《风景园林》 2016年第1期39-44,共6页
随着城市发生各类灾害可能性的增加,世界各国近年来开展了提升城市抗灾能力的研究。采取文献回顾和实例分析方法,从讨论"弹性城市"概念入手,回顾了英国城市防灾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防洪管理部门和体系。在解析了英国"国... 随着城市发生各类灾害可能性的增加,世界各国近年来开展了提升城市抗灾能力的研究。采取文献回顾和实例分析方法,从讨论"弹性城市"概念入手,回顾了英国城市防灾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防洪管理部门和体系。在解析了英国"国家安全策略"后,以伦敦泰晤士河口百年防洪规划为例,讨论了建设弹性城市的4个阶段:(1)明确潜在灾害;(2)设立弹性目标;(3)实施项目以达到目标;(4)定期评估并更新目标和实施新的项目。基于英国成功的防洪规划经验,最后建议我国建立长期防洪弹性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弹性城市 防洪规划 洪灾区域 城市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城市目标下都市农业多功能性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郭华 任国柱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CSCD 2012年第1期49-56,共8页
目前关于弹性城市的研究在国外学界比较多,主要集中在四方面:生态弹性、经济弹性、社会弹性和工程弹性,但在国内尚未见深入研究。本文从这四个视角出发,研究都市农业在弹性城市中所扮演的角色,认为必须承认食品保障功能是弹性城市建设... 目前关于弹性城市的研究在国外学界比较多,主要集中在四方面:生态弹性、经济弹性、社会弹性和工程弹性,但在国内尚未见深入研究。本文从这四个视角出发,研究都市农业在弹性城市中所扮演的角色,认为必须承认食品保障功能是弹性城市建设的基础;分析在突发事件以及正常情景下,都市农业如何使我们生活的城市更具有弹性,以利于应对潜在的危机。正是通过都市农业多功能性的发挥,人类赖以生存的城市才会更具弹性。未来城市面临重重挑战与危机,如何保存自己并且保持发展活力,都市农业将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城市 都市农业 多功能性 生态弹性 经济弹性 社会弹性 工程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弹性城市和规划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刘丹 华晨 《南方建筑》 2016年第1期108-114,共7页
气候变化严重威胁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并给城市带来很多风险。因此,越来越多的城市将适应气候变化纳入工作范畴。文章的目的是回顾和审视现有的气候弹性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首先分析了气候变化、城市化和城市气候灾害风险之间的关系,... 气候变化严重威胁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并给城市带来很多风险。因此,越来越多的城市将适应气候变化纳入工作范畴。文章的目的是回顾和审视现有的气候弹性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首先分析了气候变化、城市化和城市气候灾害风险之间的关系,以及气候变化对中国城市发展带来的挑战;其次,论述了气候弹性城市的概念内涵和特征,指出规划和建设气候弹性城市是中国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最后,从理论研究和行动计划两方面对气候弹性城市和规划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弹性城市 城市规划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城市目标下的绵阳市朝阳片区城市更新改造设计初探 被引量:6
10
作者 谭文勇 孙艳东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4年第1期91-96,共6页
伴随着城市的发展,通常会出现自然和社会灾害,在危机来临时如何保持自身发展的活力,是现代城市设计者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绵阳市朝阳片区的城市发展正面临着这些问题,因此规划采用弹性城市设计理论对其进行了改造设计。文章首先简... 伴随着城市的发展,通常会出现自然和社会灾害,在危机来临时如何保持自身发展的活力,是现代城市设计者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绵阳市朝阳片区的城市发展正面临着这些问题,因此规划采用弹性城市设计理论对其进行了改造设计。文章首先简述了国外弹性城市研究的四个领域;其次,从朝阳片区自身特点出发,论述了弹性城市设计的必要性和潜力;最后,根据弹性城市相关理论,拟定朝阳片区弹性城市设计策略与方法框架,用于指导其更新改造设计。文章分别从生态、经济、社会和工程四个方面探讨了朝阳片区弹性城市设计的相关策略,即维护生态系统完整、优化片区产业结构、完善防灾功能配置和增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发现弹性城市理论能够较好地引导旧城更新改造设计,从而实现安全与稳定的弹性城市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城市 朝阳片区 更新改造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城市化与接力式进城--理解中国特色城市化模式及其社会机制的一个视角 被引量:103
11
作者 王德福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6-74,共9页
中国特色城市化的重要特点是弹性城市化模式。弹性城市化的核心是农民在城乡之间进退有据,从而确保了我国城市化过程的稳健有序。弹性城市化的社会机制是接力式进城,是农民以具有绵延性和伸缩性的弹性家庭为单位,以半工半耕为生计模式,... 中国特色城市化的重要特点是弹性城市化模式。弹性城市化的核心是农民在城乡之间进退有据,从而确保了我国城市化过程的稳健有序。弹性城市化的社会机制是接力式进城,是农民以具有绵延性和伸缩性的弹性家庭为单位,以半工半耕为生计模式,以农村为根基、以城市为目标,通过接力式的代际支持实现家庭进城梦的过程。农村集体所有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民接力式进城的制度保障,要通过完善相关制度设计,为继续发挥弹性城市化优势、支持农民接力式进城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弹性城市 接力式进城 集体所有制 新农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城市化:中国转型期农民工反贫困的现实路径 被引量:13
12
作者 廖桂蓉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5-69,共5页
本文认为中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用发达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方式来解决农民工问题,比较现实的方式是:长期稳定和完善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可回复性的流动模式,亦即弹性城市化模式。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有效地平衡了市场条件下的城... 本文认为中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用发达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方式来解决农民工问题,比较现实的方式是:长期稳定和完善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可回复性的流动模式,亦即弹性城市化模式。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有效地平衡了市场条件下的城市化限制与农村低收入之间的矛盾,降低了农民工成为新型城市贫困主要群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城市 农民工 反贫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性城市理念的河道景观设计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凡祯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86-92,共7页
弹性河道景观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和预防洪涝灾害起着重要作用。该研究首先对弹性城市理念进行阐述;其次从弹性城市角度对河道景观设计策略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经典弹性河道案例;最后以渭河咸阳段河道景观概念设计为例,从其弹性生态河... 弹性河道景观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和预防洪涝灾害起着重要作用。该研究首先对弹性城市理念进行阐述;其次从弹性城市角度对河道景观设计策略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经典弹性河道案例;最后以渭河咸阳段河道景观概念设计为例,从其弹性生态河道设计、景观节点设计和植被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城市 河道 景观设计
原文传递
基于弹性城市理念的厦门本岛道路绿地抗风建设策略 被引量:6
14
作者 雷芸 刘丽丽 《风景园林》 2018年第6期35-40,共6页
2016年台风"莫兰蒂"导致厦门遭受重创,尤其是给厦门园林绿化造成毁灭性打击,90%以上的行道树受到不同程度损害,同时受灾后城市主干道普遍因倒伏的绿化树木而受阻,造成城市整体交通短时间内瘫痪,影响城市救灾工作的及时开展。... 2016年台风"莫兰蒂"导致厦门遭受重创,尤其是给厦门园林绿化造成毁灭性打击,90%以上的行道树受到不同程度损害,同时受灾后城市主干道普遍因倒伏的绿化树木而受阻,造成城市整体交通短时间内瘫痪,影响城市救灾工作的及时开展。因此,本文基于现场调研,分析不同城市道路绿地的受灾状况,立足城市道路救灾功能的视角,尝试从弹性城市理念出发,针对救灾通道网络确立、道路绿化带植物布局2个不同层面,提出今后厦门道路绿地抗风建设对策,以提升城市应对自然灾害的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城市 抗风救灾 城市道路 绿地建设 厦门本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城市研究进展:概念维度与应用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贾舒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7-85,共9页
如今,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被认为是不确定、不可预测的城市威胁。因此,城市必须更快、更有效地做出反应,以预测和减少相关的后果和危险。增强城市在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制度领域的弹性日益引起研究人员和地方政府的注意。目前,弹性城市... 如今,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被认为是不确定、不可预测的城市威胁。因此,城市必须更快、更有效地做出反应,以预测和减少相关的后果和危险。增强城市在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制度领域的弹性日益引起研究人员和地方政府的注意。目前,弹性城市已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研究领域,有必要通过构建一个理论演化框架,进行梳理和明晰。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之上,重点研究了弹性城市的概念与演化历程,提出抵抗力、恢复力、适应力和转化力是弹性城市的四大基础支柱,继而从经济、物理、自然、社会和制度五个维度分析了弹性城市的内涵特征。最后,对弹性城市研究的难点在于如何对其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虽然目前已有不同尺度和不同领域的弹性城市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但仍没有得到广泛的接受与认可,这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机遇,未来弹性城市研究的主要在于如何设计、实施和监测城市弹性的工具,并据此采取提高城市弹性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城市 概念维度 应用评价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性城市理论的水敏性空间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舒阳 胡嘉渝 阮宇翔 《城市建筑》 2020年第34期83-85,106,共4页
水敏性空间设计为从空间设计角度解决城市水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本研究在理论层面,构建了以弹性城市理论为基础,以水敏感性分析为核心,以水生态—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四元目标体系为引导的水敏性空间设计理论框架。在方法层面,利用... 水敏性空间设计为从空间设计角度解决城市水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本研究在理论层面,构建了以弹性城市理论为基础,以水敏感性分析为核心,以水生态—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四元目标体系为引导的水敏性空间设计理论框架。在方法层面,利用GIS平台,结合水文分析软件,将水循环变量空间化,形成了水敏性分析的技术路径。还梳理了水敏性空间设计流程,建立了水敏性空间设计要素-策略控制矩阵,将水循环变量引入空间设计体系,初步构建了水敏性城市空间设计方法体系,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城市 水敏性设计 空间设计方法 海绵城市 城市水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城市化与农民工反贫困:基于城乡统筹的视角 被引量:2
17
作者 廖桂蓉 《西北人口》 CSSCI 2010年第2期44-48,共5页
主流观点认为农民工问题的根本出路不在农村而在城市,支持通过加速城市化进程的方式来解决农民工问题。但在中国人口整体规模过大情况下,完全实行人口自由流动或迫使人口向城市流动的政策,结果只能是贫困人口向城市的搬迁和聚集。较现... 主流观点认为农民工问题的根本出路不在农村而在城市,支持通过加速城市化进程的方式来解决农民工问题。但在中国人口整体规模过大情况下,完全实行人口自由流动或迫使人口向城市流动的政策,结果只能是贫困人口向城市的搬迁和聚集。较现实的方式是:长期稳定和完善中国农民自己创造的城乡间往返流动模式,即弹性城市化模式。这在一定程度有效地平衡了市场条件下的城市化限制与农村低收入之间的矛盾,降低城市严重贫困化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城市 过密化 贫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视角浅谈弹性城市
18
作者 吴巍 王曼 《现代园艺》 2017年第4期171-172,共2页
中国正处于城市化转型的背景当中,面临这个大的环境,城市自身长期发展以及对于抵御外界的能力降低,城市在越来越强大的进程中,也越来越脆弱,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致使人们生产活动受到影响。
关键词 生态 工程 社会 弹性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间歇性新能源的弹性城市电网输配电协同供电恢复方法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杨祺铭 李更丰 +3 位作者 别朝红 邬嘉雨 林超凡 刘达夫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764-2774,共11页
极端灾害频发,给大规模接入新能源的城市电网运行带来巨大挑战。为此,提出一种计及间歇性新能源的城市电网输配电协同供电恢复方法,以提升规模化接入新能源的城市电网系统弹性。针对新能源不确定性建模,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Copula的新能... 极端灾害频发,给大规模接入新能源的城市电网运行带来巨大挑战。为此,提出一种计及间歇性新能源的城市电网输配电协同供电恢复方法,以提升规模化接入新能源的城市电网系统弹性。针对新能源不确定性建模,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Copula的新能源离线概率建模和实时更新方法,通过实时更新场景预测刻画其出力时变不确定性。基于预测场景,建立了一个计及负荷转供的城市电网双层供电恢复模型。该模型考虑主动的输电系统−配电系统协同优化,通过调整负荷分布、网络重构以及应急资源实时调度进行供电恢复,最小化系统失电量。所提双层供电恢复模型在上层优化各区域高压配网与输电系统运行边界,在下层求解各区域高压配网的重构及应急资源实时调度方案,通过检验输电网交流潮流判断计算过程是否结束。由仿真结果可知所提城市电网输配协同供电恢复方法可有效提升系统弹性,在极端灾害下可保证输电网线路潮流不越限并有效降低系统切负荷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城市电网 输配协同 移动储能 负荷转供 极端灾害 间歇性新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一体化视角下的弹性城市评价--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被引量:11
20
作者 郑涛 孙斌栋 王艺晓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63-873,共11页
随着各种“城市病”问题层出不断,以及重大公共事件突发的不确定性,弹性城市正成为城市发展的新方向。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利用熵值‒综合指数法测算该地区41个城市2003—2018年弹性建设水平,并利用空间分析... 随着各种“城市病”问题层出不断,以及重大公共事件突发的不确定性,弹性城市正成为城市发展的新方向。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利用熵值‒综合指数法测算该地区41个城市2003—2018年弹性建设水平,并利用空间分析法考察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①研究区内各城市综合弹性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各城市间差距不断缩小,基本形成沿长江、环杭州湾和浙南地区高水平弹性城市格局,但皖北、苏北等长江三角洲外围大部分地区仍处于较低弹性水平;②各城市弹性指数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集聚特征,“高‒高”集聚于上海及其周边城市,“低‒低”集聚于皖北、苏北地区,而湖州、宣城等市表现出“低‒高”集聚特征;③工程、社会和经济弹性的分布与变化特征相对一致,直辖市、省会城市和经济强市水平较高,而研究区内的城市生态弹性水平普遍较低。未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工程、社会和经济弹性建设应着重缩小地区差距,自然本底较好地区应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维护,经济发达地区则应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一体化 弹性城市 熵值法 空间自相关 长江三角洲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