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弹塑性板理论分析顺层边坡的弯曲失稳 被引量:19
1
作者 冯君 周德培 杨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84-1188,共5页
滑移弯曲失稳是顺层岩质边坡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破坏模式,以往采用弹性压杆稳定理论或弹性板稳定理论来进行分析,弹性压杆理论将岩板视为一维受压杆件,弹性板稳定理论将岩板视为二维受压板,均未考虑岩体塑性对稳定性的影响。对于顺层岩质... 滑移弯曲失稳是顺层岩质边坡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破坏模式,以往采用弹性压杆稳定理论或弹性板稳定理论来进行分析,弹性压杆理论将岩板视为一维受压杆件,弹性板稳定理论将岩板视为二维受压板,均未考虑岩体塑性对稳定性的影响。对于顺层岩质边坡的弯曲失稳破坏,如果岩层中应力较大,则可能在岩层开始屈曲前,应力已超过弹性极限,因而岩层的屈曲变形一开始就不完全是弹性的,如仍采用弹性屈曲理论进行分析,可能会得到不真实的结果,应根据具体情况将其视为弹塑性屈曲问题。应用弹塑性板的翘曲理论对顺层岩质边坡的弯曲失稳进行了分析,同时考虑了边坡长度以及岩体塑性对其稳定性的影响,推导了相应计算公式,并通过工程实例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层岩质边坡 弹塑性板理论 弯曲失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镁硅合金车身板材皱曲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朱茹敏 关绍康 曹宏深 《轻合金加工技术》 CAS 2003年第2期25-27,42,共4页
基于弹塑性板壳失稳理论,采用YBT模型和非线性弹塑性有限元分析,以08Al车身钢板和普通低碳钢板为比较对象,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新型Al-Mg-Si合金车身板的皱曲特性。
关键词 铝镁硅合金 车身 皱曲特性 数值模拟 弹塑性壳失稳理论 YB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地震力与静水压力的顺层岩质边坡弯曲破坏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毛文涛 冯君 +1 位作者 杨涛 王洋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63-768,共6页
顺层岩质边坡是工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边坡类型,而弯曲破坏又是顺层岩质边坡中常见的破坏形式。当边坡上覆岩体具备下滑条件,岩体前缘下滑受阻,造成坡脚附近顺层岩板承受纵向压应力,加上地震力和静水压力的共同作用很容易发生弯曲变形直... 顺层岩质边坡是工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边坡类型,而弯曲破坏又是顺层岩质边坡中常见的破坏形式。当边坡上覆岩体具备下滑条件,岩体前缘下滑受阻,造成坡脚附近顺层岩板承受纵向压应力,加上地震力和静水压力的共同作用很容易发生弯曲变形直至弯曲破坏。基于弹塑性板稳定性理论,考虑岩体塑性和边坡长度的影响,并特别考虑地震力和静水压力的影响,建立了弯曲破坏段长度的计算公式和稳定系数指标。将建立的计算公式与现有分析方法进行对比,给出了两者的一致性和差异性。结合渝怀铁路2个工点的具体参数,代入公式并采用MATLAB进行计算,所得结果与现场实际调查情况相一致,并且分析了地震影响系数和岩板塑性参数的不同取值对计算结果的影响,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层岩质边坡 弹塑性板理论 地震力 静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层岩质边坡溃屈变形机制及失稳判定方法 被引量:8
4
作者 吴朋宇 张志红 +1 位作者 戴福初 姚爱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7-525,共9页
溃屈型破坏是一种常见的顺层岩质边坡破坏模式,溃屈变形发展机制及失稳破坏的定量研究对滑坡工程勘查和防治指导十分重要.本文根据边坡的地质环境和力学作用机制,建立了三维受压板简化模型,其能够考虑岩层自身重力、地震力、静水压力的... 溃屈型破坏是一种常见的顺层岩质边坡破坏模式,溃屈变形发展机制及失稳破坏的定量研究对滑坡工程勘查和防治指导十分重要.本文根据边坡的地质环境和力学作用机制,建立了三维受压板简化模型,其能够考虑岩层自身重力、地震力、静水压力的共同作用和岩体材料塑性变形的影响.基于弹塑性受压板稳定理论,利用能量法推导得到了边坡溃屈变形破坏的临界方程.对于溃屈型边坡的结构失稳和滑动失稳分别提出了相应的稳定性判定方法,并针对不同状态的边坡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建议.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下归哇边坡为例,对所提判定方法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边坡的临界溃屈长度(a_(1))为483.8m,说明下归哇边坡能够发生溃屈变形;现场勘查得知边坡实际溃屈长度(a′)为530.0m,a′>a_(1),可知边坡是稳定的.这与实际情况相吻合,由此证明本文所提出的判定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屈破坏 弹塑性板理论 临界方程 判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钢高强混凝土柱保护层厚度确定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薛建阳 柯晓军 +1 位作者 陈宗平 应武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共5页
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会直接影响构件的破坏形态、承载力、刚度以及耐久性能等.结合型钢高强混凝土柱的剪切黏结破坏特征,以混凝土保护层为对象,根据板弹塑性稳定理论和力扩散原理分别对其受压屈曲失稳和临界开裂时的最小保护层厚度进行... 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会直接影响构件的破坏形态、承载力、刚度以及耐久性能等.结合型钢高强混凝土柱的剪切黏结破坏特征,以混凝土保护层为对象,根据板弹塑性稳定理论和力扩散原理分别对其受压屈曲失稳和临界开裂时的最小保护层厚度进行理论推导,提出合理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已有试验结果相吻合.结合工程实际,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还应满足我国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中最小保护层厚度的构造要求,并建议型钢高强混凝土构件的最小配箍率宜取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 高强混凝土 保护层 弹塑性稳定理论 力扩散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