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城市弱势青少年群体增权问题探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陆玉林 张羽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13,共7页
目前,城市弱势青少年群体客观上处于无权状态并内化为无权感,从青少年个体发展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来说都需要增权。在现实条件下,实现城市弱势青少年群体的增权途径,主要通过家庭系统、同辈互动、社区参与和舆论媒体等,从而使其提升能力,... 目前,城市弱势青少年群体客观上处于无权状态并内化为无权感,从青少年个体发展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来说都需要增权。在现实条件下,实现城市弱势青少年群体的增权途径,主要通过家庭系统、同辈互动、社区参与和舆论媒体等,从而使其提升能力,获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弱势青少年群体 增权 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境、资源与交流:生态系统视角下的弱势青少年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陈钟林 吴伟东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2-27,共6页
弱势青少年问题是当前中国备受关注的社会议题。本文从生态系统视角出发对弱势青少年的状况作了实证层面的经验探讨,指出该群体的“弱势”在生态系统理论意义下是源于其无法通过有效的交流从情境系统中获取到足够的工具性资源,最后据此... 弱势青少年问题是当前中国备受关注的社会议题。本文从生态系统视角出发对弱势青少年的状况作了实证层面的经验探讨,指出该群体的“弱势”在生态系统理论意义下是源于其无法通过有效的交流从情境系统中获取到足够的工具性资源,最后据此提出社会政策应对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势青少年 生态系统理论 情境 资源 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势青少年品德养成的优势思维 被引量:2
3
作者 纪文晓 宋德涛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08年第8期30-34,共5页
相对于"个体缺陷论"的社会排斥论认为弱势青少年品德问题,是源于社会结构的一种社会问题。因此,弱势青少年的品德养成需要建基于优势视角,强调其增权发展方向和社区为本的支持网络的建立。
关键词 弱势青少年 品德养成 优势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势青少年边缘化问题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钟林 吴伟东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0-12,共3页
本文根据2004年笔者参与的天津市社区青少年发展状况调查1的基本数据和访谈资料,从生态系统视角出发,运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社区青少年的职业资源、学校资源、社区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探求弱势青少年边缘化的原因,... 本文根据2004年笔者参与的天津市社区青少年发展状况调查1的基本数据和访谈资料,从生态系统视角出发,运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社区青少年的职业资源、学校资源、社区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探求弱势青少年边缘化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基本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势青少年 边缘化 生态系统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弱势青少年群体的教育与法律保护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严方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8-133,共6页
如何保障弱势青少年群体的教育权利得以真正实现,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明确了弱势青少年群体概念,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分类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了弱势青少年群体受教育权保障缺失的原因,包括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政治... 如何保障弱势青少年群体的教育权利得以真正实现,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明确了弱势青少年群体概念,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分类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了弱势青少年群体受教育权保障缺失的原因,包括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政治体制、现行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教育公共政策缺陷以及执行不力、家庭教育缺失等。针对我国现阶段弱势青少年群体保护的现实需要和法律构成情况,提出应当加强对弱势青少年群体教育的法律保护,并试对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法律体系提出了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势青少年群体 受教育权 教育公平 法律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对弱势青少年群体态度的调查研究——兼论弱势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性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磊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73-77,共5页
围绕弱势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性及相关问题,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就大学生最关注哪些青少年弱势人群、大学生是否认同"弱势青少年社会适应性不足"的推断、大学生是否赞成社会政策应该为弱势青少年做照顾性调... 围绕弱势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性及相关问题,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就大学生最关注哪些青少年弱势人群、大学生是否认同"弱势青少年社会适应性不足"的推断、大学生是否赞成社会政策应该为弱势青少年做照顾性调整、男女生对待弱势青少年群体的态度是否具有性别差异等议题展开调查,为弱势青少年社会适应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弱势青少年 社会适应性 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弱势青少年社会心理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林建鸿 《嘉应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109-113,共5页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在中国现代化的语境中,在当前“以人为本”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如何正确引导城市弱势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是一个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本文试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考察当代城市弱势青少年的社会心理现状,并提出从...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在中国现代化的语境中,在当前“以人为本”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如何正确引导城市弱势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是一个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本文试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考察当代城市弱势青少年的社会心理现状,并提出从社会、家庭、学校、社区、个体等多个层面来进行调适,以期促其更好地适应和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弱势青少年 社会心理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势青少年福利与就业政策
8
作者 陈钟林 吴伟东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06年第7期57-60,共4页
弱势青少年的生存状况和问题是当前中国备受关注的社会议题。本文采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天津市弱势青少年的家庭支持、学校教育、市场就业和社区服务状况作系统调查,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福利与就业政策制定的基本建议。
关键词 弱势青少年 定性-定量混合研究 福利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弱势青少年群体慈善需求综述
9
作者 汪永涛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10,共7页
本文将城市弱势青少年分为四个群体:贫困大学生、家庭困难青少年、流动儿童和新生代农民工,他们主要来自于农村、农民工和城市下岗失业家庭。通过分别对这四个群体的慈善需求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发现城市弱势青少年的慈善需求具有以下特... 本文将城市弱势青少年分为四个群体:贫困大学生、家庭困难青少年、流动儿童和新生代农民工,他们主要来自于农村、农民工和城市下岗失业家庭。通过分别对这四个群体的慈善需求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发现城市弱势青少年的慈善需求具有以下特征:一是青少年的慈善需求是一个综合体系;二是青少年的慈善需求具有不同的层次;三是青少年的慈善需求具有代际延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弱势青少年 慈善需求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质弱势青少年归因方式、自我和谐与运动行为的关联影响研究
10
作者 唐弋婷 何安明 魏成毓 《四川体育科学》 2021年第6期48-52,共5页
通过调查探讨体质弱势青少年归因方式、自我和谐与运动行为的关联影响。参与者在中学春季学期体育课程第1周和最后1周填写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体质弱势青少年面对正性事件多采用内归因,面对负性事件多采用外归因,自我和谐水平正常,但存... 通过调查探讨体质弱势青少年归因方式、自我和谐与运动行为的关联影响。参与者在中学春季学期体育课程第1周和最后1周填写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体质弱势青少年面对正性事件多采用内归因,面对负性事件多采用外归因,自我和谐水平正常,但存在个体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积极的运动行为对体质弱势青少年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水平有一定的影响,学校和家庭在鼓励体质弱势青少年进行运动行为时,应以支持参与为主,正面科学引导其运动方式,对运动时间不应有过多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弱势青少年 归因方式 自我和谐 运动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势青少年感恩教育实效性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11
作者 蒋平 《社会心理科学》 2012年第12期100-106,共7页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量统计等研究方法,通过"识恩、记恩、谢恩、报恩和施恩"五个方面,对弱势青少年感恩教育效果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弱势青少年感恩状况欠佳,感恩教育效果亟待提高。同时,反映出这一问题的产生可能源于...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量统计等研究方法,通过"识恩、记恩、谢恩、报恩和施恩"五个方面,对弱势青少年感恩教育效果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弱势青少年感恩状况欠佳,感恩教育效果亟待提高。同时,反映出这一问题的产生可能源于个体的年龄特征、家庭环境以及认知偏差等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势青少年 感恩教育 实效性 调查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势青少年感恩教育实效性研究:基于个体因素的视角
12
作者 蒋平 《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 2012年第6期33-35,39,共4页
弱势青少年是受教育者,是感恩教育的对象,也是构成感恩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缺少这一要素,就无法构成感恩教育活动。基于此,以弱势青少年群体作为个体因素,展开感恩教育实效性调查,揭示他们在"识恩、记恩、谢恩、报恩和施恩"... 弱势青少年是受教育者,是感恩教育的对象,也是构成感恩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缺少这一要素,就无法构成感恩教育活动。基于此,以弱势青少年群体作为个体因素,展开感恩教育实效性调查,揭示他们在"识恩、记恩、谢恩、报恩和施恩"五个方面情况不容乐观的现状,进而分析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主体原因来自于个体生活经历的挫折体验、不良的行为习惯以及性格的缺陷,最后提出发挥弱势青少年个体自觉能力,以期促进自身感恩意识与行为能力的提升,也为提高整个感恩教育实效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势青少年 感恩教育 实效性 个体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势青少年感恩教育社会支持系统功能的缺失
13
作者 蒋平 《基础教育研究》 2011年第20期8-10,共3页
从社会支持系统出发,通过对保护政策、社会关怀、导向系统三方面的实证分析,揭示弱势青少年感恩教育功能缺失的诱因,进而提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保护政策和司法制度;强化教育援助机制,实行各种形式的施恩措施;借助大众传媒力量,发挥... 从社会支持系统出发,通过对保护政策、社会关怀、导向系统三方面的实证分析,揭示弱势青少年感恩教育功能缺失的诱因,进而提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保护政策和司法制度;强化教育援助机制,实行各种形式的施恩措施;借助大众传媒力量,发挥舆论宣传的指导功能;整合社区优势资源,开展丰富的感恩实践活动等四个方面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势青少年 感恩教育 社会支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势青少年群体生存状况的实证报告
14
作者 赵钦清 《魅力中国》 2010年第11X期40-40,42,共2页
本文以社会排挤理论为基础,结合定性定量分析,对弱势青少年群体的生存现状和原因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研究发现,弱势青少年的物质资源和社会资源都相对贫乏,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均显不足;同时,由于不稳定性因素强,生活保障程度低,弱势青少... 本文以社会排挤理论为基础,结合定性定量分析,对弱势青少年群体的生存现状和原因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研究发现,弱势青少年的物质资源和社会资源都相对贫乏,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均显不足;同时,由于不稳定性因素强,生活保障程度低,弱势青少年承受能力脆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势青少年群体 社会排挤 贫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质弱势青少年体力活动环境的社会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向剑锋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3-30,共8页
目的:应用社会生态学理论,研究我国体质弱势青少年的体力活动环境状况与发展机制。方法:对我国初中、高中和大学阶段的3769名体质弱势学生(男生1907人,女生1862人)进行体力活动环境调查,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等方法建立体力活动环境的生... 目的:应用社会生态学理论,研究我国体质弱势青少年的体力活动环境状况与发展机制。方法:对我国初中、高中和大学阶段的3769名体质弱势学生(男生1907人,女生1862人)进行体力活动环境调查,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等方法建立体力活动环境的生态学模型,分析各环境维度的交互关系。结果:体质弱势青少年体力活动环境因素可概括为由5个二阶因子和8个一阶因子所组成的社会生态学模型;二阶因子间整体联动性不理想,“学校环境—人际环境”、“人际环境—个体因素”及“政策环境—学校环境”的路径系数较高,其余路径系数主要在0.7以下;二阶因子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学校环境、政策环境、个体因素、人际环境和社区环境。结论:体质弱势青少年体力活动环境机制可采用社会生态学模型加以解释,模型中近端因素对个体的影响高于远端因素,体力活动环境总体不佳,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不协调的问题较突出,学校环境和政策环境优于社区环境和人际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弱势青少年 体力活动环境 社会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益托管模式的弱势青少年成长促进体系构建及研究分析
16
作者 罗曼曼 宗晓虹 +1 位作者 王帅 刘婧 《科学中国人》 2015年第2X期118-,共1页
基于武汉市青山区、新洲区公益托管模式,对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面谈等形式,采集客观信息,具体研究公益托管模式对于弱势青少年群体成长促进作用。
关键词 公益托管 弱势青少年群体 志愿服务 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大城市弱势青少年就业的方法探讨
17
作者 叶明华 《中国经贸导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86-86,共1页
一、提高大城市就业弱势青少年的就业力 所谓就业力是指个人在经过学习过程后,能够具备获得工作、保有工作、以及做好工作的能力。 首先,要堵住大城市就业弱势青少年产生的重要源头。中等职业三校生就业稳定性较差,他们是大城市就业... 一、提高大城市就业弱势青少年的就业力 所谓就业力是指个人在经过学习过程后,能够具备获得工作、保有工作、以及做好工作的能力。 首先,要堵住大城市就业弱势青少年产生的重要源头。中等职业三校生就业稳定性较差,他们是大城市就业弱势青少年的主要群体成分,其重要原因是由于学生所学技术的陈旧或程度太浅,因此学非所用的现象比较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势青少年 就业力 方法探讨 大城市 城市就业 学习过程 中等职业 稳定性
原文传递
全纳教育理念下青少年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健康状况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林秀春 高玉琴 刘羊城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75-79,共5页
本研究在全纳教育理念下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对青少年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干预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对于学生的身体形态方面的体重测量指标具有显著效果,其他方面的变化不具有显著性;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 本研究在全纳教育理念下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对青少年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干预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对于学生的身体形态方面的体重测量指标具有显著效果,其他方面的变化不具有显著性;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上的评价指标水平;能够有效的提高身体素质各方面测量指标的成绩。最后结合实验干预的具体情况,从教师的提高、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家长沟通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纳教育理念 青少年学生体质弱势群体 体质健康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心理素质教育浅论
19
作者 樊海源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05-106,共2页
弱势群体青少年内心较为脆弱,更容易受到伤害,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心理素质教育至关重要。构建社区与学校双向参与的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心理素质教育模式是城市化进程中建立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心理素质教育系统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 心理素质教育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书馆实施青少年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思考
20
作者 国丽莹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1年第4期55-56,共2页
本文从青少年弱势群体的界定、开展青少年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必要性和公共图书馆实施青少年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具体措施方面进行了有益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 图书馆 青少年弱势群体 知识援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