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筋混凝土桥墩地震弯剪破坏机理与震后快速修复技术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司炳君 孙治国 +2 位作者 杜修力 王东升 黄照南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0-99,共10页
为研究钢筋混凝土桥墩的地震弯剪破坏机理与震后快速修复技术,首先进行了6个圆形截面桥墩试件的拟静力试验,试件均发生严重弯剪破坏,然后利用高流动性早强混凝土和CFRP布对其进行快速修复并在1周内重新进行加载试验,将原桥墩与修复后试... 为研究钢筋混凝土桥墩的地震弯剪破坏机理与震后快速修复技术,首先进行了6个圆形截面桥墩试件的拟静力试验,试件均发生严重弯剪破坏,然后利用高流动性早强混凝土和CFRP布对其进行快速修复并在1周内重新进行加载试验,将原桥墩与修复后试件的破坏形态、承载力、延性与耗能能力、刚度退化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塑性铰区配箍满足我国《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及美国Caltrans规范要求的钢筋混凝土桥墩试件,最终仍有可能因塑性铰区抗剪强度不足发生弯剪破坏。由于初始损伤的存在,震后修复桥墩试件的初始刚度偏低、屈服位移偏大,但极限承载力较原试件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延性与耗能能力达到或超过原试件,刚度可有效恢复至原桥墩试件水平,震后修复试件呈弯曲破坏形态,显示出修复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桥墩 弯剪破坏 震后快速修复 CF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气候环境下锈蚀RC弯剪破坏框架梁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郑山锁 杨威 +2 位作者 赵彦堂 秦卿 关永莹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7-35,共9页
采用人工气候加速腐蚀方法,对8个剪跨比为2.67的RC框架梁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不同锈胀裂缝宽度下,箍筋与纵筋锈蚀的弯剪破坏RC框架梁的抗震性能衰减规律。首先,保持框架梁设计参数不变,仅变化钢筋锈蚀程度,其次,保持锈蚀程度不变,仅改... 采用人工气候加速腐蚀方法,对8个剪跨比为2.67的RC框架梁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不同锈胀裂缝宽度下,箍筋与纵筋锈蚀的弯剪破坏RC框架梁的抗震性能衰减规律。首先,保持框架梁设计参数不变,仅变化钢筋锈蚀程度,其次,保持锈蚀程度不变,仅改塑性铰区箍筋间距,以延性系数、承载力、塑性转角、变形恢复能力、刚度退化和累积滞回耗能等指标为参数,给出了不同锈蚀程度、不同配箍率下RC框架梁的抗震性能退化规律:锈蚀程度相同时,随配箍率的减小,锈蚀框架梁对筋锈蚀程度更加敏感;由于箍筋纵筋均锈蚀,构件抗弯、抗剪承载力均下降,表现为构件极限荷载的降低和屈服平台的变短;以延性系数、软化刚度退化和累积耗能等参数对锈蚀率最为敏感;随锈蚀率增大,破坏模型主要由弯曲破坏为主的弯剪破坏模式转变为延性差、剪切变形明显的脆性破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气候环境 RC框架梁 拟静力试验 弯剪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周反复荷载下弯剪破坏钢筋混凝土柱的变形性能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勤 贡金鑫 马颖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43-649,共7页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弯剪破坏钢筋混凝土(RC)柱的变形性能,对24根不同剪跨比、轴压比及配箍率的RC柱进行了低周反复试验。分析了剪跨比、轴压比和配箍率对柱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及变形能力的影响,研究了RC柱的地震破坏模式以及不同破坏...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弯剪破坏钢筋混凝土(RC)柱的变形性能,对24根不同剪跨比、轴压比及配箍率的RC柱进行了低周反复试验。分析了剪跨比、轴压比和配箍率对柱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及变形能力的影响,研究了RC柱的地震破坏模式以及不同破坏模式下柱的弯曲位移、剪切位移及滑移位移在总水平位移中所占比例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反复荷载下RC柱会发生弯曲、剪切及弯剪3种典型破坏。当剪跨比较小、轴压比较大且配箍率较小时,RC柱易发生弯剪破坏或剪切破坏,试件的耗能能力和延性较差,表现为滞回环面积和极限位移较小。当RC柱发生弯剪或剪切破坏时,弯曲位移在总水平位移中所占比例较小,剪切位移所占比例较大,钢筋拔出产生的滑移位移所占比例约为30%~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低周反复试验 抗震性能 弯剪破坏 变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剪破坏钢筋混凝土柱的荷载-变形关系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勤 贡金鑫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78-84,共7页
在传统的弯曲截面理论分析方法基础上,结合钢筋混凝土弯剪破坏柱的受力特点,对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PEER)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数据库中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确定弯剪破坏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荷载-变形关系的实用方... 在传统的弯曲截面理论分析方法基础上,结合钢筋混凝土弯剪破坏柱的受力特点,对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PEER)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数据库中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确定弯剪破坏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荷载-变形关系的实用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计算得到的荷载-变形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可用于确定地震作用下弯剪破坏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恢复力模型的骨架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荷载-变形曲线 弯剪破坏 非线性分析 骨架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不同规范对弯剪破坏钢筋混凝土墩柱的受剪承载力计算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石程程 马颖 +1 位作者 罗国杰 许新勇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6年第5期20-25,共6页
弯剪破坏作为地震作用下会发生的一种破坏方式,破坏过程较为复杂,各国对塑性铰区域受剪承载的研究也相对较少,针对此问题,借助美国PEER柱抗震性能试验数据库,统计分析了其中16根矩形截面发生弯剪破坏的拟静力试验墩柱的数据,对我国水利... 弯剪破坏作为地震作用下会发生的一种破坏方式,破坏过程较为复杂,各国对塑性铰区域受剪承载的研究也相对较少,针对此问题,借助美国PEER柱抗震性能试验数据库,统计分析了其中16根矩形截面发生弯剪破坏的拟静力试验墩柱的数据,对我国水利行业标准《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96)、《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电力行业标准《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5057-2009)及中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受剪承载力设计的可靠性进行了评价,并与欧、美相关设计规范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轴压比在0.1~0.3之间的弯剪破坏墩柱,规范基本可满足承载力要求;而轴压比小于0.1或大于0.3的墩柱,在抗震设计时应予以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墩柱 地震荷载 弯剪破坏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筋砌体抗震墙的弯剪破坏及等效剪跨比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文芳 胡利平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133-136,141,共5页
研究无筋砌体抗震在轴力及面内水平作用下同时产生弯曲、剪切开裂破坏下的界限剪跨比。首先阐述弯剪临界破坏、界限剪跨比及异形截面墙体等效剪跨比的概念,提出单一材料的无筋砌体墙界限剪跨比的有限元弹性分析推断法;在砖砌体结构通常... 研究无筋砌体抗震在轴力及面内水平作用下同时产生弯曲、剪切开裂破坏下的界限剪跨比。首先阐述弯剪临界破坏、界限剪跨比及异形截面墙体等效剪跨比的概念,提出单一材料的无筋砌体墙界限剪跨比的有限元弹性分析推断法;在砖砌体结构通常层数及材料范围内,计算矩形及异形截面无筋砖墙的界限剪跨比。研究表明,无筋砌体墙的界限剪跨比一般为0.5~1.2,受材料强度影响小;界限等效剪跨比有效地消除了截面形式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筋砌体抗震墙 临界破坏 界限跨比 异形截面墙体 等效跨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ayesian理论的弯剪破坏钢筋混凝土柱变形能力概率模型 被引量:6
7
作者 马颖 王东升 +1 位作者 解河海 白卫峰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16-226,共11页
为了准确预测地震作用下弯剪破坏钢筋混凝土(RC)柱的变形能力,基于Bayesian理论提出了一种建立柱类构件变形能力概率模型的方法。首先对已有RC柱变形能力公式进行评价并选作先验模型,再借助美国PEER柱抗震性能试验数据库中发生弯剪破坏... 为了准确预测地震作用下弯剪破坏钢筋混凝土(RC)柱的变形能力,基于Bayesian理论提出了一种建立柱类构件变形能力概率模型的方法。首先对已有RC柱变形能力公式进行评价并选作先验模型,再借助美国PEER柱抗震性能试验数据库中发生弯剪破坏的20根矩形截面RC墩柱的拟静力试验数据作为客观认识,应用Bayesian参数估计方法综合这两类信息进行推断,修正先验模型的偏差从而建立反复荷载作用下弯剪破坏RC柱变形能力的概率模型;采用Bayesian方法剔除影响修正效果不显著的因素以获得模型简化,达到对先验模型的动态更新。最后,讨论了不同形式修正项对修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Bayesian方法既继承了先验信息的完备性,又利用了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建议的概率模型较已有公式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弯剪破坏RC柱的变形能力,从而为RC柱抗震设计或评估中考虑能力不确定性提供了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弯剪破坏 极限位移角 概率模型 贝叶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剪破坏钢筋混凝土桥墩的变形能力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赵锦平 马颖 石程程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9年第5期76-80,共5页
文章整理了美国PEER柱抗震性能试验数据库中发生弯剪破坏的20根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墩柱的拟静力试验数据,识别了屈服位移角和极限位移角作为桥墩变形能力的量化指标,分析了影响弯剪破坏桥墩变形能力的主要因素,并建立各影响因素与变形... 文章整理了美国PEER柱抗震性能试验数据库中发生弯剪破坏的20根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墩柱的拟静力试验数据,识别了屈服位移角和极限位移角作为桥墩变形能力的量化指标,分析了影响弯剪破坏桥墩变形能力的主要因素,并建立各影响因素与变形能力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增大剪跨比、面积配箍率、纵筋配筋率或减小轴压比可增大弯剪破坏墩柱的屈服和极限位移角,对增大极限位移角的效果更明显,其中轴压比对其变形能力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墩柱 弯剪破坏 位移角 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柱弯剪破坏恢复力模型骨架曲线 被引量:30
9
作者 马颖 张勤 贡金鑫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6-125,共10页
为研究弯剪破坏柱的抗震性能,进行了不同设计参数的24根钢筋混凝土(RC)柱的拟静力试验,分析了剪跨比、轴压比及配箍率(箍筋间距)对柱破坏模式及其抗震性能的影响,给出了确定弯剪破坏柱开裂、屈服和破坏时对应荷载及位移的计算方法,并提... 为研究弯剪破坏柱的抗震性能,进行了不同设计参数的24根钢筋混凝土(RC)柱的拟静力试验,分析了剪跨比、轴压比及配箍率(箍筋间距)对柱破坏模式及其抗震性能的影响,给出了确定弯剪破坏柱开裂、屈服和破坏时对应荷载及位移的计算方法,并提出了建立弯剪破坏柱恢复力模型骨架曲线的简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发生弯剪破坏的柱,其变形在2Δy~4Δy前弯曲作用明显,滞回曲线饱满,但之后由于抗剪能力不足会突然丧失承载力;利用弯剪破坏柱的3个特征点(开裂点、屈服点、剪切破坏点)建立其恢复力模型骨架曲线的方法,简化了RC柱的受力分析,可用于计算地震作用下弯剪破坏RC柱的荷载-变形全曲线。建立的恢复力模型骨架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弯剪破坏 骨架曲线
原文传递
单调和反复荷载作用下弯剪破坏钢筋混凝土柱荷载-变形关系试验研究及简化模型 被引量:18
10
作者 张勤 贡金鑫 马颖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8-148,共11页
为研究单调和反复荷载作用下弯剪破坏钢筋混凝土(RC)柱的变形性能,对10组(20根)不同设计参数的RC柱分别进行单调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对比分析了两种加载方式下RC柱的破坏模式、水平承载力、最大变形及延性等;研究了单调和反复加载下发... 为研究单调和反复荷载作用下弯剪破坏钢筋混凝土(RC)柱的变形性能,对10组(20根)不同设计参数的RC柱分别进行单调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对比分析了两种加载方式下RC柱的破坏模式、水平承载力、最大变形及延性等;研究了单调和反复加载下发生弯剪破坏的RC柱的荷载-变形曲线(骨架曲线)的关系;提出了弯剪破坏模式下RC柱荷载-变形曲线的简化计算模型。结果表明:加载方式对RC柱的破坏模式有影响,与单调加载相比,反复加载作用下柱易于发生弯剪或剪切破坏;反复荷载作用下弯剪破坏柱的骨架曲线低于单调加载时的荷载-变形曲线,尤其是在峰值荷载以后;单调和反复荷载作用下RC柱荷载-变形曲线的差异与反复加载引起的循环退化效应有关,在单调荷载-变形曲线的基础上考虑该效应影响可得到反复荷载作用下RC柱恢复力模型,从而简化地震作用下柱的受力分析。采用简化模型计算的弯剪破坏柱的荷载-变形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柱 弯剪破坏 单调加载试验 反复加载试验 变形性能 循环退化
原文传递
弯剪破坏钢筋混凝土矩形墩滞回模型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震 王景全 +1 位作者 修洪亮 刘桐旭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9-138,共10页
为建立针对弯剪破坏钢筋混凝土矩形墩的滞回模型,基于既有试验结果,提出了桥墩破坏模式判别准则。基于Ibarra-Medina-Krawinkler模型,将弯剪破坏矩形墩骨架曲线简化成4段,推导出相应的解析计算公式。在滞回规则中引入捏拢效应参数和滞... 为建立针对弯剪破坏钢筋混凝土矩形墩的滞回模型,基于既有试验结果,提出了桥墩破坏模式判别准则。基于Ibarra-Medina-Krawinkler模型,将弯剪破坏矩形墩骨架曲线简化成4段,推导出相应的解析计算公式。在滞回规则中引入捏拢效应参数和滞回性能退化参数,用于描述弯剪破坏桥墩的捏拢效应和滞回性能退化。利用低周反复加载试验,验证骨架曲线计算方法的正确性,给出了捏拢效应参数和滞回性能退化参数关于剪跨比的取值方法。利用振动台试验,对建议的滞回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剪跨比和体积配箍率构成的判别准则能够有效判别出钢筋混凝土矩形墩的破坏模式,按照现行规范规定执行,能够保证矩形墩不发生剪切破坏,但仍存在发生弯剪破坏的可能性;所提计算方法提供的骨架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建议当剪跨比小于2时,捏拢效应参数取0.5,滞回性能退化参数取600;当剪跨比大于3时,捏拢效应参数取0.8,滞回性能退化参数取1 000;当剪跨比介于2和3之间时,捏拢效应参数和滞回性能退化参数进行线性插值。经验证利用建议的滞回模型计算动力响应时,计算结果与振动台试验结果整体上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钢筋混凝土矩形墩 滞回模型 弯剪破坏 捏拢效应 滞回性能退化
原文传递
弯剪破坏与轴力附加弯矩对钢筋混凝土柱极限变形能力的影响综述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力维 易伟建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1,共11页
钢筋混凝土(RC)柱变形能力计算是实现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基本条件。为此结合我国规范,针对弯剪破坏模式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评述。讨论了以经验公式为主的RC柱极限变形计算方法,揭示了参数模型的不足;指出对于弯剪破坏模式,剪切作... 钢筋混凝土(RC)柱变形能力计算是实现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基本条件。为此结合我国规范,针对弯剪破坏模式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评述。讨论了以经验公式为主的RC柱极限变形计算方法,揭示了参数模型的不足;指出对于弯剪破坏模式,剪切作用和轴力二阶效应是造成变形计算离散的重要原因。塑性铰长度不是一个典型的统计量,基于等效塑性铰长度模型得到的极限变形计算值离散性大。考虑塑性铰区弯剪相互作用,才能正确反映柱的抗剪需求,但简化计算方法存在争议,且缺乏有效方法评价剪切作用对柱变形性能的影响。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对考虑地震作用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的修正能够有效避免RC柱在大位移下发生剪切破坏,但对不同位移延性下剪切破坏构件的安全储备不同且离散性增大。轴力二阶效应导致相同的试验柱在不同试验装置下剪力需求和极限变形不同,对弯剪破坏柱与弯曲破坏柱的影响也不相同。最后,结合极限变形计算的现状,建议我国规范补充基于回归方法建立的极限变形下限值经验公式,以完善基于性能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柱 基于性能的设计 极限变形 弯剪破坏 力需求 轴力二阶效应
原文传递
小剪跨比铁路圆端桥墩拟静力试验及易损性分析
13
作者 沈林白 洪彧 +3 位作者 周志达 王涵玉 蒲黔辉 文旭光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8-240,共13页
为厘清小剪跨比圆端铁路桥墩横桥向的地震损伤机理,以国内某铁路沿线桥梁为参考开展3组缩尺比1∶8的拟静力试验,对滞回曲线的延性、残余位移、滞回耗能和刚度退化4个方面进行分析,以试验结果为参考使用OpenSees建立纤维截面有限元模型... 为厘清小剪跨比圆端铁路桥墩横桥向的地震损伤机理,以国内某铁路沿线桥梁为参考开展3组缩尺比1∶8的拟静力试验,对滞回曲线的延性、残余位移、滞回耗能和刚度退化4个方面进行分析,以试验结果为参考使用OpenSees建立纤维截面有限元模型并进行耐震时程动力计算,以桥墩的位移延性比为损伤指标,基于试验中观察得到的4个关键节点定义无、轻微、中度、严重和完全损伤5种损伤状态之间的位移延性比临界值,通过易损性分析桥墩的损伤发展历程。研究结果表明:1)配筋率从0.3%提升至0.7%,桥墩的承载能力提高至1.37倍,极限位移提高至1.22倍,最终残余位移提高至1.55倍,耗散能量增加至1.80倍,初始刚度提升至1.08倍,最终刚度提升至1.12倍。提高配筋率可以提升桥梁抗震性能,也能增加桥梁抗震韧性。2)当桥墩配筋率由0.3%提至0.7%时,在多遇地震下,轻微损伤概率从87.2%降为29.8%;在设计地震下,中度损伤的概率从63.5%降为30.0%;在罕遇地震下,严重损伤的概率从61.7%降为16.4%。纵筋配筋率可以大幅降低桥墩的损伤概率,提升桥墩的抗震性能。3)在现行铁路规范允许的延性系数为4.8时,3个桥墩均处于严重损伤的阶段。当发生罕遇地震时,3个桥墩出现完全破坏的概率为6.4%、0和1.4%,小剪跨比圆端铁路桥墩在强震作用下具有一定的抗震安全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端形桥墩 跨比 拟静力试验 弯剪破坏 易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肢剪力墙的受力特点及延性破坏机构设计分析
14
作者 石永峰 《科技视界》 2012年第30期316-316,319,共2页
根据剪力墙整体工作系数α和墙肢惯性矩比In/I,剪力墙被划分为整截面墙、整体小开口墙、联肢墙和壁式框架四种类型。本文中所涉及的双肢剪力墙即属于联肢墙的范畴,是由两片墙肢和一列连梁组成的剪力墙结构。近年来,由于住宅需求的增大... 根据剪力墙整体工作系数α和墙肢惯性矩比In/I,剪力墙被划分为整截面墙、整体小开口墙、联肢墙和壁式框架四种类型。本文中所涉及的双肢剪力墙即属于联肢墙的范畴,是由两片墙肢和一列连梁组成的剪力墙结构。近年来,由于住宅需求的增大及土地供应紧张,高层建筑已成为民用建筑的首选,推动了双肢剪力墙结构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肢力墙 受力特点 延性破坏 高层建筑 弯剪破坏 内力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大地震曲线梁桥震害及破坏机理分析 被引量:33
15
作者 王东升 孙治国 +1 位作者 李晓莉 霍燚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10年第5期572-579,共8页
以汶川大地震中严重破坏的回澜立交桥为例,基于数值模拟手段并结合现场震害调查,分析了回澜立交桥的地震破坏机理。数值分析表明,地震时设有支座的最矮的1号桥墩支座发生滑移破坏,以致刚度较大(次矮)的2号刚构桥墩承受很大的地震惯性力,... 以汶川大地震中严重破坏的回澜立交桥为例,基于数值模拟手段并结合现场震害调查,分析了回澜立交桥的地震破坏机理。数值分析表明,地震时设有支座的最矮的1号桥墩支座发生滑移破坏,以致刚度较大(次矮)的2号刚构桥墩承受很大的地震惯性力,2号墩首先发生弯曲屈服,此后随延性发展因抗剪能力不足最终发生剪切破坏直至倒塌损毁,呈现典型的弯剪破坏特征。现场震害调查发现,回澜立交桥震害集中于抗弯刚度较大的刚构墩上,而其余桥墩震害相对较轻,主要表现为混凝土保护层的脱落、混凝土开裂以及墩顶支座的滑移破坏等。数值分析结果与震害调查呈现出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大地震 曲线梁桥 震害 回澜立交桥 弯剪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RC薄壁空心墩抗剪强度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孙治国 王东升 +1 位作者 郭迅 王涛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1-89,共9页
开展钢筋混凝土薄壁空心桥墩抗震问题的研究,对保证大型桥梁结构抗震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设计2个矩形薄壁空心墩试件,分别进行定轴力和变轴力下的拟静力试验,发现试件前期破坏以弯曲和剪切开裂为主,其后发生混凝土压碎脱落,纵筋屈曲... 开展钢筋混凝土薄壁空心桥墩抗震问题的研究,对保证大型桥梁结构抗震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设计2个矩形薄壁空心墩试件,分别进行定轴力和变轴力下的拟静力试验,发现试件前期破坏以弯曲和剪切开裂为主,其后发生混凝土压碎脱落,纵筋屈曲等现象;最终试件薄壁发生突然的失稳破坏,引起桥墩倒塌。基于薄壁空心墩试验结果对国内外主要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和学者们提出的抗剪分析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认为我国《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和欧洲Eurocode 8规范较为准确的计算了各试件抗剪强度或得到偏于保守的结果,可用于薄壁空心墩的抗剪设计;UCSD模型和Aschhiem模型高估了试件的抗剪能力,不适合于对薄壁空心桥墩的抗剪强度分析,而提出的改进的UCSD模型很好的预测了薄壁空心墩的抗剪强度。修正的压力场理论(Modified Compression Field Theory,MCFT)计算的薄壁空心墩抗剪强度最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空心墩 拟静力试验 强度 弯剪破坏 倒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非线性剪切效应的钢筋混凝土柱模型化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雷拓 钱江 刘伯权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19,共7页
采用纤维模型梁柱单元和与之串联的零长度单元,模拟柱的弯曲机制和剪切机制。利用OpenSees提供的Limit State Material和Shear Limit Curve材料模型,定义钢筋混凝土柱的非线性剪切效应及其与弯曲效应的耦合。通过与不同学者的试验结果比... 采用纤维模型梁柱单元和与之串联的零长度单元,模拟柱的弯曲机制和剪切机制。利用OpenSees提供的Limit State Material和Shear Limit Curve材料模型,定义钢筋混凝土柱的非线性剪切效应及其与弯曲效应的耦合。通过与不同学者的试验结果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最后,对笔者完成的原位推覆试验的一榀平面框架进行了Pushover分析。结果表明,考虑非线性剪切效应的模型化方法能较好地模拟钢筋混凝土柱抗剪承载力和刚度的退化现象,传统的纤维模型梁柱单元难以反映配箍不足的钢筋混凝土柱的弯剪破坏机制。该方法可用于存在抗剪能力缺陷的框架结构的非线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非线性 弯剪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P加固组合石梁受剪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叶勇 郭子雄 +2 位作者 柴振岭 陈庆猛 庄景峰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0-575,共6页
进行了2根素石梁和6根组合石梁的单调加载试验,研究在弯剪段环形包裹CFRP条带对于提高组合石梁受剪性能的作用.2根组合石梁加载至弯剪段开裂即停止加载并采用环形包裹CFRP条带进行抗剪修复,作为断损修复试件;2根组合石梁加载前即进行抗... 进行了2根素石梁和6根组合石梁的单调加载试验,研究在弯剪段环形包裹CFRP条带对于提高组合石梁受剪性能的作用.2根组合石梁加载至弯剪段开裂即停止加载并采用环形包裹CFRP条带进行抗剪修复,作为断损修复试件;2根组合石梁加载前即进行抗剪加固,作为加固试件,以此对比断损修复和加固的效果.试验中,加固试件和断损修复试件均发生变形明显的弯剪破坏,同时伴随CFRP条带断裂.试验结果表明,环形包裹CFRP条带可以有效防止组合石梁弯剪段开裂后突然发生剪切断裂,提高试件的受剪承载力和变形能力,且加固的效果好于断损后修复.此外,提出了环形包裹CFRP条带加固组合石梁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结构 组合石梁 性能 弯剪破坏 加固
原文传递
带缝空心RC剪力墙结构变形与耗能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金怀印 李文广 许淑芳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7-102,共6页
为了研究带缝空心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本文进行了六层1/3.0比例模型房屋的拟动力及拟静力试验,分析了带缝空心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与耗能性能,探讨了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机理、滞回特性及其薄弱环节... 为了研究带缝空心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本文进行了六层1/3.0比例模型房屋的拟动力及拟静力试验,分析了带缝空心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与耗能性能,探讨了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机理、滞回特性及其薄弱环节或部位。试验结果表明:该结构模型延性的弯剪破坏形态与普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不同;竖缝的设置增加了结构在弹塑性阶段的变形及耗能能力,结构具有较强的变形及耗能能力。作为一种抗震性能良好的新型的结构形式,带缝空心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具有一定的工程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钢筋混凝土力墙 拟动力试验 弯剪破坏 滞回特性 变形 耗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变形影响的钢筋混凝土圆柱受剪承载力计算模型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勤 邴鹏 +1 位作者 韦宗延 贡金鑫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2-82,共11页
准确计算钢筋混凝土(RC)圆柱的受剪承载力是进行延性抗震设计的关键,可有效防止脆性剪切和弯剪破坏模式发生。基于已有的RC圆柱拟静力试验结果,分析了RC圆柱的地震破坏模式和受剪承载力确定方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变形(位移... 准确计算钢筋混凝土(RC)圆柱的受剪承载力是进行延性抗震设计的关键,可有效防止脆性剪切和弯剪破坏模式发生。基于已有的RC圆柱拟静力试验结果,分析了RC圆柱的地震破坏模式和受剪承载力确定方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变形(位移延性)影响的RC圆柱受剪承载力计算模型,并与现有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RC圆柱的受剪承载力随塑性铰区变形的增加而减小;弯剪破坏模式下,RC圆柱的受剪承载力取决于塑性铰区剪切破坏发生时对应的水平荷载而非骨架曲线上的峰值荷载;所提出的模型能有效反映变形对RC圆柱受剪承载力的影响,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可用于不同地震破坏模式RC圆柱受剪承载力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圆柱 弯剪破坏 承载力 位移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