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凝土的连续损伤模型和弥散裂缝模型 被引量:19
1
作者 吴建营 李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428-1432,共5页
将经典的混凝土弥散裂缝模型应用到所建议的一类基于能量的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的统一理论框架中 ,并推导了剪切模量和剪力保持因子与受剪损伤变量的关系式 .模型可以直接应用于多维应力状态下 ,避免了弥散裂缝模型中存在的参数经验取值... 将经典的混凝土弥散裂缝模型应用到所建议的一类基于能量的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的统一理论框架中 ,并推导了剪切模量和剪力保持因子与受剪损伤变量的关系式 .模型可以直接应用于多维应力状态下 ,避免了弥散裂缝模型中存在的参数经验取值问题 .最后 ,通过一个钢筋混凝土单向板的数值算例 ,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弥散裂缝模型 连续损伤模型 损伤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三维非正交弥散裂缝模型 被引量:10
2
作者 巫昌海 汪基伟 夏颂佑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5期17-20,共4页
基于应变分解法,将开裂后的混凝土应变分解成裂缝面的应变与完好混凝土应变两部分,裂缝面上混凝土法向刚度取单轴受拉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的下降段刚度,并保留裂缝面的剪切刚度以考虑骨料咬合与销栓作用,完好混凝土本构关系采用弹塑... 基于应变分解法,将开裂后的混凝土应变分解成裂缝面的应变与完好混凝土应变两部分,裂缝面上混凝土法向刚度取单轴受拉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的下降段刚度,并保留裂缝面的剪切刚度以考虑骨料咬合与销栓作用,完好混凝土本构关系采用弹塑性本构模型,推导了混凝土三维非正交弥散裂缝模型的基本公式.算例表明,该模型可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开裂分析,且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本构关系 弥散裂缝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弥散裂缝模型的重力坝简化地震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沈怀至 周元德 王进廷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21-1227,共7页
基于弥散裂缝模型,将简化地震分析由常规的线弹性分析扩展到考虑材料损伤断裂行为的非线性模拟,借助弧长法对完整变形破坏过程进行求解。在数值模拟分析中,分别采用动力时程和地震简化分析两种方法对Koyna坝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 基于弥散裂缝模型,将简化地震分析由常规的线弹性分析扩展到考虑材料损伤断裂行为的非线性模拟,借助弧长法对完整变形破坏过程进行求解。在数值模拟分析中,分别采用动力时程和地震简化分析两种方法对Koyna坝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线弹性分析所得最大主应力分布形式基本一致,并且非线性分析中,地震简化分析方法模拟得到的坝体开裂与动力时程分析结果也基本相同,说明基于弥散裂缝模型的地震简化分析可以较好地预测坝体的地震开裂响应。分析中给出的地震荷载系-坝顶位移关系曲线,包括上升段和下降段,反映了弧长法能够模拟地震荷载与位移的完整关系曲线。曲线峰值点给出了Koyna坝最大地震承载力分别为0.55g(向上游)、0.60g(向下游)。从而为判断坝体达到地震承载极限状态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化分析 等效地震侧向力 弥散裂缝模型 弧长法 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裂缝模型水力压裂数值方法的网格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明 梁力 +1 位作者 GUO Pei-jun 李鑫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37-1341,共5页
在非线性岩土/石力学问题中,网格质量是影响计算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弥散裂缝模型水力压裂数值求解方法中单元高宽比(AR)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材料的弹性部分采用线弹性和多孔弹性两种本构关系,屈服和破坏准则采用 Drucker -... 在非线性岩土/石力学问题中,网格质量是影响计算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弥散裂缝模型水力压裂数值求解方法中单元高宽比(AR)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材料的弹性部分采用线弹性和多孔弹性两种本构关系,屈服和破坏准则采用 Drucker -Prager(DP)和 Mohr -Coulomb(MC)两种模型.通过综合分析,无论采用何种本构关系,均存在网格敏感性问题.当裂缝的传播方向已知时,可以将单元的 AR 值控制在2.8~8.0之间,以避免弥散裂缝模型的网格敏感性问题,并得到稳定的结果.如果裂缝传播方向未知,建议使用线弹性本构关系和 DP 或者 MC 塑性模型,同时建议 AR 的取值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敏感性 水力压裂 弥散裂缝模型 单元高宽比(AR) 有限单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AQUS中弥散裂缝模型与损伤塑性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19
5
作者 周小军 《福建建筑》 2010年第5期49-50,55,共3页
对ABAQUS中常用的两种混凝土本构模型进行了阐述,对其特点进行了总结,并通过McNeice板算例的模拟分析对两种本构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这两种模型用于模拟钢筋混凝土结构时的准确性。
关键词 ABAQUS 弥散裂缝模型 损伤塑性模型 McNeice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三维弥散裂缝模型分析混凝土空心板开裂
6
作者 谭毅平 《大众科技》 2009年第12期72-74,共3页
以现浇混凝土空心板为工程背景,提出一种模拟桥梁结构裂缝扩展的实用计算方法。即建立三维弥散裂缝模型,借助ANSYS软件的开裂混凝土单元应力应变关系矩阵和混凝土破坏准则,计算桥梁结构在试验荷载下的变形,并提出裂缝宽度的计算公式。... 以现浇混凝土空心板为工程背景,提出一种模拟桥梁结构裂缝扩展的实用计算方法。即建立三维弥散裂缝模型,借助ANSYS软件的开裂混凝土单元应力应变关系矩阵和混凝土破坏准则,计算桥梁结构在试验荷载下的变形,并提出裂缝宽度的计算公式。该方法可用于静载试验中,预测空心板裂缝出现的位置及最大裂缝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空心板 弥散裂缝模型 裂缝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弥散与分离裂缝模型的混凝土开裂比较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龙渝川 张楚汉 周元德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0-84,共5页
裂缝扩展是影响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响应的重要因素,其扩展深度与张开位移是评价结构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基于弥散裂缝框架,该文建立了等效裂缝张开位移与损伤因子、断裂带宽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分别采用弥散、分离两类裂缝模型模拟I型断裂和... 裂缝扩展是影响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响应的重要因素,其扩展深度与张开位移是评价结构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基于弥散裂缝框架,该文建立了等效裂缝张开位移与损伤因子、断裂带宽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分别采用弥散、分离两类裂缝模型模拟I型断裂和I-II混合型断裂试验,二者在结构承载力、裂缝扩展和裂缝张开位移方面均获得了基本一致的结果。数值算例表明弥散裂缝模型与分离裂缝模型计算精度接近但其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断裂力学 弥散裂缝模型 分离裂缝模型 裂缝张开位移 等效裂缝张开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损伤状态模型建模方法与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周林仁 欧进萍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9-405,共7页
提出了一种钢筋混凝土(RC)结构裂缝损伤状态模型的有限元建模方法.基于弥散裂缝数值模型,采用ANSYS中APDL实体建模技术,通过调控单元应力应变关系矩阵来模拟裂缝开裂后的力学行为,建立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含有稳定裂缝损伤情况下的状态模型... 提出了一种钢筋混凝土(RC)结构裂缝损伤状态模型的有限元建模方法.基于弥散裂缝数值模型,采用ANSYS中APDL实体建模技术,通过调控单元应力应变关系矩阵来模拟裂缝开裂后的力学行为,建立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含有稳定裂缝损伤情况下的状态模型.作为数值算例,分析了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在不同开裂状态、不同开裂位置和多种阻尼工况下的静动力特性.结果表明,混凝土首次开裂对结构静动力特性影响最大,已有裂缝的张开闭合对结构的影响较小.简支梁的不利开裂位置集中在荷载响应较大的支座和跨中附近,以支座处最为不利.阻尼削弱钢筋混凝土梁的动态响应,对结构影响机理复杂,非线性明显.上述分析验证了该裂缝损伤状态模型建模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结构 裂缝损伤 状态模型 弥散裂缝模型 有限元分析 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嵌入式滑移模型 被引量:9
9
作者 龙渝川 张楚汉 周元德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41-45,共5页
提出一种钢筋混凝土嵌入式滑移模型,将模拟钢筋-混凝土交界面的无厚度粘结单元嵌入到混凝土单元中,保证粘结单元上、下表面分别与混凝土、钢筋单元变形协调,尔后通过两表面位移差值表征钢筋滑移。基于虚功原理集成钢筋、混凝土和粘结单... 提出一种钢筋混凝土嵌入式滑移模型,将模拟钢筋-混凝土交界面的无厚度粘结单元嵌入到混凝土单元中,保证粘结单元上、下表面分别与混凝土、钢筋单元变形协调,尔后通过两表面位移差值表征钢筋滑移。基于虚功原理集成钢筋、混凝土和粘结单元的刚度贡献,建立了嵌入式滑移模型的有限元平衡方程。应用该模型分析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破坏试验,获得的构件承载力、裂缝分布形态和破坏模式与试验结果接近。结果表明:嵌入式滑移模型在分析钢筋混凝土结构承载力和裂缝形态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嵌入式滑移模型 弥散裂缝模型 虚功原理 裂缝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HF-LSM法非均质岩石水力裂缝等效几何特征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明 黄雷朋 +1 位作者 刘士乙 梁力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51-1758,共8页
基于渗透率修正和水平集法的水力压裂数值计算模型(permeability-based hydraulic fracture-level set method,PHF-LSM)是以Biot固结理论为基础建立一种弥散裂缝模型.模型是通过弱化开裂及损伤区域岩石材料性质来模拟裂缝的发展过程,因... 基于渗透率修正和水平集法的水力压裂数值计算模型(permeability-based hydraulic fracture-level set method,PHF-LSM)是以Biot固结理论为基础建立一种弥散裂缝模型.模型是通过弱化开裂及损伤区域岩石材料性质来模拟裂缝的发展过程,因此求解过程中无法给出水力裂缝的几何特征.依据水力裂缝传播过程中的平均有效应力场分布建立PHF-LSM方法的水力裂缝的等效路径和等效高度;依据等效传播路径周围位移场计算水力裂缝的等效开度,并通过与KGD理论模型对比进行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计算了均质和非均质岩石材料中裂缝等效几何特征的动态发展特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等效计算方法弥补了PHF-LSM无法得到水力裂缝几何特征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PHF-LSM 等效几何特征 弥散裂缝模型 非均质岩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工混凝土弥散型裂缝数值模型中开裂判据的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顾嘉丰 任青文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4-91,共8页
重大水利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多处于高水压环境,坝体或多或少存在着裂缝,然而大部分开裂的混凝土坝仍能够安全运行,从而引申出是否可以允许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多大的裂缝才不至于引起破坏,以及用怎样一个合理的指标来对混凝土开裂程度进... 重大水利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多处于高水压环境,坝体或多或少存在着裂缝,然而大部分开裂的混凝土坝仍能够安全运行,从而引申出是否可以允许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多大的裂缝才不至于引起破坏,以及用怎样一个合理的指标来对混凝土开裂程度进行描述评判的问题。该文以等效塑性应变表征混凝土弥散型裂缝模型数值模拟中的开裂破坏,通过混凝土单轴拉伸数值模拟,并根据试验资料及相关文献,建立了等效塑性应变与主拉应变、裂缝宽度之间的关系,得到对应于"有害裂缝"的等效塑性应变值。将方法和成果运用到混凝土重力坝的开裂研究中,具有较好的实际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开裂 数值模拟 等效塑性应变 弥散裂缝模型 裂缝宽度
原文传递
基于水平集法的非均质岩石建模及水力压裂传播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明 郭培军 +1 位作者 李鑫 梁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591-3597,3607,共8页
基于水平集法的基本思想,讨论了含有不同类型包裹体分布的岩石的二维和三维有限元建模方法。对于二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考虑了以椭圆形为例的规则包裹体的周期分布、位置及包裹体大小均随机变化的多种情况。建议了包裹体和基岩之间界面... 基于水平集法的基本思想,讨论了含有不同类型包裹体分布的岩石的二维和三维有限元建模方法。对于二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考虑了以椭圆形为例的规则包裹体的周期分布、位置及包裹体大小均随机变化的多种情况。建议了包裹体和基岩之间界面的材料特性过渡处理方法。同时给出了含有非规则形状包裹体的建模方法。对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则考虑了以任意大小椭球体为例的包裹体分布情况。该种建模方法的优点是对于不同的含有任意分布的包裹体的岩石试件,均可以采用相同的有限元网格,即,材料特性的变化不受有限元网格的制约。该法缺点是增加了计算资源。最后结合基于弥散裂缝模型的水力压裂数值计算方法,模拟了含有不同包裹体分布的岩石试件的水力压裂传播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集法 包裹体 水力压裂 弥散裂缝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多梁式梁的横向受力非线性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剑 叶见曙 +2 位作者 艾军 周储伟 石杏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967-1971,共5页
为研究破坏全过程中预应力钢筋应力变化、主梁和横隔板裂缝发展及其对荷载横向受力分布的影响,建立PC多梁式梁的计算模型,利用弥散裂缝模型等来描述混凝土的材料非线性性能,根据PC多梁式梁的结构受力机理和受力特点,设计了中载加载和偏... 为研究破坏全过程中预应力钢筋应力变化、主梁和横隔板裂缝发展及其对荷载横向受力分布的影响,建立PC多梁式梁的计算模型,利用弥散裂缝模型等来描述混凝土的材料非线性性能,根据PC多梁式梁的结构受力机理和受力特点,设计了中载加载和偏载加载工况,并对横向受力性能指标进行相应的计算分析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建立的PC多梁式梁力学计算模型是正确的,主梁和横隔板开裂顺序与荷载布置方式有关,中载作用下横隔板先于主梁开裂,偏载作用下主梁先于横隔板开裂;横隔板开裂削弱整体横向联系,使主梁协同受力性能减弱,荷载横向分布趋于不利变化;预应力钢筋应力在结构处于弹性阶段增长缓慢,其后应力迅速发展直至屈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多梁式梁 力学性能 非线性 壳单元 弥散裂缝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硬包裹体分布的非均质岩石水力压裂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明 郭培军 +1 位作者 梁力 李鑫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130-3136,共7页
基于完全流-固耦合的弹塑性理论给出了水力压裂数值计算的弥散裂缝模型,其中材料的弹性部分采用线弹性本构关系,塑性部分采用摩尔-库仑破坏准则及强化准则。依据当前的有效应力状态修正渗透系数来模拟压裂液在裂缝中的流动。渗透系数的... 基于完全流-固耦合的弹塑性理论给出了水力压裂数值计算的弥散裂缝模型,其中材料的弹性部分采用线弹性本构关系,塑性部分采用摩尔-库仑破坏准则及强化准则。依据当前的有效应力状态修正渗透系数来模拟压裂液在裂缝中的流动。渗透系数的修改使用双曲正切函数,并采用平均有效应力作为水力裂缝的起裂判据。在ABAQUS软件中通过用户自定义程序添加了该模型。根据岩石的切面照片建立了含有硬包裹体分布的非均质岩石的有限元计算模型,模拟了中心点注水条件下的水力压裂传播过程,讨论了在常应力状态下非均质岩石中开裂区域、典型位置的应力路径变化和裂缝传播范围随时间变化的特点。进行了多种条件下含有硬包裹体分布的岩石材料的数值试验,得出了基岩材料的弹性模量、凝聚力和渗透系数以及注水速率对峰值注水压力、平均注水压力和裂缝开度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弥散裂缝模型 硬包裹体 ABAQ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离散单元法研究混凝土、岩石类材料的拉剪混合型断裂 被引量:6
15
作者 侯艳丽 周元德 张楚汉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73-778,784,共7页
基于变形体离散单元法,采用固定和旋转的弥散裂缝模型,分析了混凝土、岩石等准脆性材料的拉剪混合型开裂行为,给出了开裂准则以及裂缝扩展机制,初步探讨了从连续介质到非连续介质转化的数值模拟。通过Willam数值试验表明旋转裂缝模型在... 基于变形体离散单元法,采用固定和旋转的弥散裂缝模型,分析了混凝土、岩石等准脆性材料的拉剪混合型开裂行为,给出了开裂准则以及裂缝扩展机制,初步探讨了从连续介质到非连续介质转化的数值模拟。通过Willam数值试验表明旋转裂缝模型在模拟拉剪混合型开裂问题时更符合客观实际;通过单边切口非对称三点弯梁试验分析,说明在混合形式的荷载条件下,裂缝通常以拉剪Ⅰ/Ⅱ型混合模式起裂,而后以Ⅰ型为控制方式稳定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剪混合型开裂 弥散裂缝模型 变形体离散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平集法的三维非均质岩石建模及水力压裂特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明 史艺涛 +1 位作者 李鑫 梁力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9-114,共6页
采用水平集法(LSM)描述非均质岩石的静态材料边界特性,探讨分层特性、含有随机分布包裹体特性和具有Weibull分布特性的三种非均质岩石材料有限元建模方法,并与基于完全流-固耦合弹塑性理论的弥散裂缝模型相结合进行水力压裂过程的模拟.... 采用水平集法(LSM)描述非均质岩石的静态材料边界特性,探讨分层特性、含有随机分布包裹体特性和具有Weibull分布特性的三种非均质岩石材料有限元建模方法,并与基于完全流-固耦合弹塑性理论的弥散裂缝模型相结合进行水力压裂过程的模拟.在水力压裂模型中通过Corey关系和相对渗透率计算压裂液与原有液体混合的特性.最后进行符合Weibull分布的非均质岩石材料的水力压裂传播特性的计算,给出了等效开裂区域的发展过程、注水点处水压力与注水时间变化曲线和有效应力路径.模拟结果表明,采用水平集法能够有效地描述岩石材料的非均质特性,同时该法能够与弥散裂缝模型很好地结合,实现三维非均质岩石的建模与水力压裂过程的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水平集法 弥散裂缝模型 非均质岩石 流-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环形连接混凝土裂缝模型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志刚 王志海 《公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6-119,共4页
桥面板横向连接湿接缝最小宽度受钢筋连接方式制约,常规的数值模拟方法无法对钢筋环形搭接进行分析,限制了小宽度湿接缝的应用。通过混凝土裂缝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钢筋不同的连接方式;通过对比计算结果,验证了在桥面板湿接缝中可采用钢... 桥面板横向连接湿接缝最小宽度受钢筋连接方式制约,常规的数值模拟方法无法对钢筋环形搭接进行分析,限制了小宽度湿接缝的应用。通过混凝土裂缝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钢筋不同的连接方式;通过对比计算结果,验证了在桥面板湿接缝中可采用钢筋环形搭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桥面板接缝 弥散裂缝模型 钢筋环形搭接 非线性 分析
原文传递
重力坝纵缝非连续接触地震反应分析
18
作者 李浩瑾 李俊杰 +1 位作者 康飞 张勇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55-861,共7页
采用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通过超载响应分析,初步研究了设纵缝重力坝的抗震能力.运用弥散裂缝模型模拟混凝土在强震下的开裂行为,采用基于罚函数法的接触模型模拟纵缝在动力荷载下的力学行为.对比不设纵缝的计算模型,结果表明纵缝改... 采用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通过超载响应分析,初步研究了设纵缝重力坝的抗震能力.运用弥散裂缝模型模拟混凝土在强震下的开裂行为,采用基于罚函数法的接触模型模拟纵缝在动力荷载下的力学行为.对比不设纵缝的计算模型,结果表明纵缝改变了坝体应力分布,降低了坝体的抗震能力.通过对开裂比和抗滑安全系数的分析,判定该设纵缝重力坝段的极限抗震能力为0.6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坝 弥散裂缝模型 纵缝 接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体体积法的劈裂注浆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朱旻 龚晓南 +2 位作者 高翔 刘世明 严佳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523-4532,共10页
劈裂注浆作为一种有效的土体加固方法,其理论研究落后于工程实践。提出了基于弥散裂缝模型和流体体积法的劈裂注浆有限元分析方法,并通过ABAQUS二次开发编写劈裂注浆有限元程序。数值分析结果能与室内试验较好吻合,验证了有限元算法的... 劈裂注浆作为一种有效的土体加固方法,其理论研究落后于工程实践。提出了基于弥散裂缝模型和流体体积法的劈裂注浆有限元分析方法,并通过ABAQUS二次开发编写劈裂注浆有限元程序。数值分析结果能与室内试验较好吻合,验证了有限元算法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注浆孔埋深和注浆流量对劈裂浆脉形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劈裂注浆过程可分为起劈和劈裂发展两个阶段。当劈裂浆脉扩展到模型边界后,继续注浆会引起注浆压力的大幅提高和已有浆脉宽度的增加。随着注浆孔埋深的增加,浆脉分支减少,长度减小,宽度增加,劈裂浆脉形状的主要控制因素从土体参数的随机性变成大小主应力值的差异。注浆量一定的情况下,注浆速率越大,劈裂浆脉长度越短,宽度越大,注浆终压也越大。研究为劈裂注浆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劈裂注浆 弥散裂缝模型 流体体积法 注浆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断裂力学模型的混凝土坝闸墩裂缝成因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肖宇轩 叶晓峰 +2 位作者 周伟 常晓林 马刚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9-237,共9页
水工混凝土结构开裂是坝工领域最常见的问题。为研究某拱坝工程中孔闸墩常态混凝土开裂原因,采用基于非线性断裂力学的混凝土三维弥散裂缝模型,结合现场裂缝情况,通过三维有限单元法对可能开裂的不同工况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了闸墩混凝... 水工混凝土结构开裂是坝工领域最常见的问题。为研究某拱坝工程中孔闸墩常态混凝土开裂原因,采用基于非线性断裂力学的混凝土三维弥散裂缝模型,结合现场裂缝情况,通过三维有限单元法对可能开裂的不同工况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了闸墩混凝土施工运行期的温度场、应力场的时空变化规律。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基于非线性断裂力学的混凝土三维弥散裂缝模型能有效模拟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开裂现象,大坝正式蓄水发电第1年所遭遇的大寒潮是大坝中孔闸墩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对后续研究中孔裂缝对工程安全的影响、制定裂缝处理方案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同时可为同类型工程制定温控防裂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孔闸墩 非线性断裂力学 三维弥散裂缝模型 混凝土开裂 有限单元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