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旭书法鉴赏
1
作者 张国宏 《秘书》 2016年第11期11-11,共1页
张旭(675—约750年),字伯高,苏州吴郡人。张旭是中国书法史上以草书名世的旷世奇才。他为人狂放不羁,嗜酒如命,往往大醉后挥毫作书,世人称之为"张颠"。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天下三绝。张旭草书笔法通畅,深... 张旭(675—约750年),字伯高,苏州吴郡人。张旭是中国书法史上以草书名世的旷世奇才。他为人狂放不羁,嗜酒如命,往往大醉后挥毫作书,世人称之为"张颠"。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天下三绝。张旭草书笔法通畅,深厚沉着,字法劲古,笔势雄健,具奇状逸势。张旭善假于物,将个人情感寓于点画线条之内,故其草书神逸韵足,气象万千,如得神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鉴赏 李白诗歌 张颠 中国书法史 狂放不羁 裴旻剑 字法 醉后 嗜酒如命 个人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旭草书《肚痛帖》的历史意义
2
作者 朱子敬 《书画世界》 2022年第10期23-24,共2页
张旭,唐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月不详。字伯高,官至金吾长史,故世称张长史。喜饮酒,往往大醉后挥毫作书,或以头发濡墨作书,如醉如痴,世人称之为“张颠”,与李白、贺知章、李适之等人称为“饮中八仙”,与怀素并称为“颠张醉素。擅长... 张旭,唐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月不详。字伯高,官至金吾长史,故世称张长史。喜饮酒,往往大醉后挥毫作书,或以头发濡墨作书,如醉如痴,世人称之为“张颠”,与李白、贺知章、李适之等人称为“饮中八仙”,与怀素并称为“颠张醉素。擅长楷书、草书,尤以大草称著。其草书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并称“三绝”。《肚痛帖》(图1)高34厘米,宽41厘米。真迹不传,有宋刻本,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全帖6行,仅30字,内容是张旭记述肚痛时欲服药的生活琐事,属于便条信札类的作品,非刻意为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肚痛帖 怀素 饮中八仙 全帖 生活琐事 张颠 剑舞 宋刻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素与颜真卿
3
作者 刘墨 《中国书画》 2024年第11期32-33,共2页
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藏有怀素《藏真帖》刻石,其中提到了怀素结识颜真卿的过程:怀素,字藏真,生于零陵。晚游中州,所恨不与张颠长史相识。近于洛下,偶逢颜尚书真卿,自云颇传长史笔法。闻斯八法,若有所得也。
关键词 怀素 颜真卿 藏真帖 张颠 西安碑林博物馆 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苦与狂想——献给徐渭
4
作者 韩立中 《美术大观》 2006年第7期38-,共1页
  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中,明朝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其中徐渭极具代表性,有雄才奇文隐于书画之中.……
关键词 美术发展史 笔墨技法 花卉图 墨葡萄图轴 青藤山人路史 诗文书画 中国美术史 不求形似 艺术风格 张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宋人对题壁书法的批判
5
作者 赵亚平 《文史杂志》 2014年第5期65-67,共3页
题壁书法是以庭院墙壁、佛寺道观墙壁、驿亭墙壁、摩崖石壁等为载体的书法创作行为。题壁书法从产生时候,便受到人们欢迎,师宜官、王羲之、张旭、怀素、杨凝式等都称得上题壁书法中的佼佼者。题壁作为书法创作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书法史... 题壁书法是以庭院墙壁、佛寺道观墙壁、驿亭墙壁、摩崖石壁等为载体的书法创作行为。题壁书法从产生时候,便受到人们欢迎,师宜官、王羲之、张旭、怀素、杨凝式等都称得上题壁书法中的佼佼者。题壁作为书法创作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书法史上不失为一朵奇葩,在大纸张产生之前,人们借助墙壁、摩崖等自然载体纵笔挥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素 杨凝式 宜官 米芾 驿亭 文人士大夫 纵笔 中晚唐 张颠 高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秋季·当代书画名家邀请展”走进青州 周平作品欣赏
6
作者 周平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5年第10期86-87,共2页
周平,号平者、平庐,祖籍湖南宁乡。毕业于湖南师大美术系,曾担任湘乡铝厂子弟学校美术教师十四年,因机缘巧合进入高校工作。现为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广告学系主任、教授,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书法方向硕士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周平,号平者、平庐,祖籍湖南宁乡。毕业于湖南师大美术系,曾担任湘乡铝厂子弟学校美术教师十四年,因机缘巧合进入高校工作。现为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广告学系主任、教授,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书法方向硕士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致公党湖南画院副院长、湘潭画院院长,湘潭市书协副主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画名家 飘风骤雨 王逸少 草书歌行 怀素 张颠 湘水 书题 伯英 我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与艺术
7
作者 冯素祥 《音乐探索》 1984年第1期74-76,共3页
道德因素在人才成功的过程中起着重大作用,对于艺术人才的成长也不例外。古往今来,活动在历史舞台上的伟大艺术家,莫不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他们既是一代的艺术大师,又是一代的道德楷模。本文试图就道德与艺术的关系,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道德因素在人才成功的过程中起着重大作用,对于艺术人才的成长也不例外。古往今来,活动在历史舞台上的伟大艺术家,莫不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他们既是一代的艺术大师,又是一代的道德楷模。本文试图就道德与艺术的关系,谈一些肤浅的认识和体会,目的是期望在“智力开发”的同时,重视道德的教育和培育,使我们的青年一代成为更完美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人才 艺术构思 智力开发 画如其人 艺术作品 艺术情趣 鲁本斯 李思训 张颠 风格即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破“线条特征”的书法艺术
8
作者 李禄兴 《文史杂志》 1989年第3期47-48,共2页
在我国美学理论界,有一种非常流行的说法,即“书法是线条的艺术”。如《美学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中载有一篇《论美与形式》,文中说:“……中国的书法更是以线条为主的点、线、面相结合的表情艺术,有人就直接把它称为线条的艺术。”... 在我国美学理论界,有一种非常流行的说法,即“书法是线条的艺术”。如《美学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中载有一篇《论美与形式》,文中说:“……中国的书法更是以线条为主的点、线、面相结合的表情艺术,有人就直接把它称为线条的艺术。”《中国书法的抽象美》(蒋彝著)中也谈到:“所有书画刻印艺术的手段都是线条——直线和曲线,或者两者的结合。”这些说法虽有一定的道理,都未免过于绝对。书法的笔画固然表现了线态,但更为重要的是书法笔画讲求“有形”、“有象”、“有神韵”,因此在进行书法创作时,要求入笔逆锋、出笔回锋,要求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在生理上都要有一种逆水行舟、逆流而上的力贯入一笔一画之中,古人称之为“逆”或“涩”。而这正是对所谓“线条特征”的超越和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锋 论美 抽象美 美学理论 贯入 蚕头燕尾 西方绘画 怀素 张颠 丰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狂来轻世界”之怀素《自叙帖》
9
作者 王海轩 《共产党员》 2023年第2期64-65,共2页
怀素,唐代人,字藏真,僧名怀素,俗姓钱,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怀素幼年好佛,十岁出家为僧。少时在念经参禅之暇研习书法,因贫穷无纸墨,为练字种了一万多棵芭蕉,以蕉叶代纸,勤学精研,写废笔头无数,埋为“笔冢”。怀素是书法史上领一代... 怀素,唐代人,字藏真,僧名怀素,俗姓钱,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怀素幼年好佛,十岁出家为僧。少时在念经参禅之暇研习书法,因贫穷无纸墨,为练字种了一万多棵芭蕉,以蕉叶代纸,勤学精研,写废笔头无数,埋为“笔冢”。怀素是书法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其草书被称为“狂草”,与唐代另一位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自叙帖》是怀素草书的代表作,纸本,纵28.3厘米,横775厘米,共126行,698字。《自叙帖》书于唐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真迹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叙帖》 怀素 台北故宫博物院 纸本 书法史 张颠 草书 狂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书(下)
10
作者 辛尘 《江苏教育》 2019年第45期33-35,共3页
西晋索靖《草书势》成为后世理解草书“法”与“意”的经典依据。与之一脉相承,南朝梁武帝萧衍《草书状》也对草书给书写者和观赏者引发的意象有详加描述。草书状,即索靖所谓“草书之为状”(“状”亦可作动词解),是草书的书迹形象(法)... 西晋索靖《草书势》成为后世理解草书“法”与“意”的经典依据。与之一脉相承,南朝梁武帝萧衍《草书状》也对草书给书写者和观赏者引发的意象有详加描述。草书状,即索靖所谓“草书之为状”(“状”亦可作动词解),是草书的书迹形象(法)所能表达的自然万象之状态,是草书的“象外之象”(意)。从士大夫到帝王,基于草书书写用笔的动作、速度及其所呈现的点画结构笔墨形态,产生对经验中自然万象的联想;又在这种联想的基础上,以对自然万象生命状态的体验来调整用笔的方法、丰富笔法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今草 二王 大草 狂草 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枝独秀海纳百川龙飞四海大狂草 八面出锋天容万物凤舞九天自然成——观著名大狂草书法家一冰老师近作有感
11
作者 杨子艺 《教育艺术》 2015年第11期6-7,共2页
华夏书法,博大精深。古老而优秀的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绽放光彩。草书作为汉字书法的一种最为飞动活泼的笔触与线条艺术而活跃于书坛,源于隶体并解散隶体而粗书之,笔法取势于行书。草书从西汉史游经东汉杜度、崔瑗形成章草,到汉末张... 华夏书法,博大精深。古老而优秀的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绽放光彩。草书作为汉字书法的一种最为飞动活泼的笔触与线条艺术而活跃于书坛,源于隶体并解散隶体而粗书之,笔法取势于行书。草书从西汉史游经东汉杜度、崔瑗形成章草,到汉末张芝創立今草,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草圣。代表作有《冠军帖》。后经唐代张旭、怀素在今草基础上发展创立了狂草,史称张颠醉素两草圣,将草书推至巅峰。其代表作有张旭《肚痛贴》《心经》等和怀素《自叙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军帖 中国书法艺术 怀素 龙飞 杜度 崔瑗 史游 张颠 汉字书法 草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唐代书家释亚栖《论书》考辨
12
作者 熊俊屹 《中国书画》 2021年第11期9-11,共3页
释亚栖,洛阳人,生卒年不详,是晚唐著名的僧人书法家。他擅长草书,与同为晚唐僧人书家的?光齐名,惜无作品传世。后代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例如《宣和书谱》本传谓其"得张颠笔意",因而"对殿庭草书,两赐紫袍"^([1]),受... 释亚栖,洛阳人,生卒年不详,是晚唐著名的僧人书法家。他擅长草书,与同为晚唐僧人书家的?光齐名,惜无作品传世。后代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例如《宣和书谱》本传谓其"得张颠笔意",因而"对殿庭草书,两赐紫袍"^([1]),受到了不小的恩宠。然而同书在李霄远条下又谈道:"至于字法之坏,则实由亚栖……俗子之所深喜,而未免夫知书者之所病也。"^([2])可谓贬斥至极。对此,北宋书家周越也有类似的看法,桑世昌《兰亭考》引用了《周子发帖》(即周越的法书)对亚栖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人 兰亭考 张颠 周越 生卒年 草书 亚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棋的魅力——首届世界智力运动会系列谈之二
13
作者 许基仁 《中国体育(中英文版)》 2007年第12期130-131,共7页
如果不是徐静蕾自导自演的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恐怕现在国内很少有人知道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了。但在我上大学时,茨威格的小说集在简陋的学生宿舍里到处都可以看到。我甚至还好奇地把两种译本对照着看,最后不得不承认关于张玉书... 如果不是徐静蕾自导自演的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恐怕现在国内很少有人知道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了。但在我上大学时,茨威格的小说集在简陋的学生宿舍里到处都可以看到。我甚至还好奇地把两种译本对照着看,最后不得不承认关于张玉书的译本为最佳的评语所言不虚。茨威格的小说多有偏执和离奇的味道。他把许多看似荒诞的偶然串联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茨威格 徐静蕾 玉书 维奇 张颠 德国纳粹 一个女人 消愁解闷 几何空间 中国唐代
全文增补中
仿佛千面 杨思胜专访
14
作者 谢奕青 严明磊 《大美术》 2005年第6期106-109,共4页
自小就和艺术瓜葛着,对某些习惯划分派系乱扣帽子,偏执地强调按部就班的学术或专业的冗赘评论,实在是司空见惯了的。只是当我面对一些有趣甚至反常态的人事物时,还是会很认真地探一探究竟,去追溯渊源的。
关键词 乱扣帽子 杨思 王铎书法 可遇不可求 中国画家 策展人 书道 酒过三巡 中国艺术品 张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酒神精神与书法创作
15
作者 舒易团 《管理观察》 2011年第21期77-77,共1页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历来与不少书法家结下了不解之缘。本文概述了中国的酒文化的酒神精神,描述了书家酒后创作的过程,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酒对人脑的作用,进而阐述酒神精神与书法创作本质是:道法自然的无意识创作状态。
关键词 酒神精神 草书 灵感 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秃笔成冢得真谛 骤雨旋风启后人——浅析怀素的草书艺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劫智 《书画艺术》 1999年第1期28-29,共2页
怀素,生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卒于德宗贞元元年(公元785年)。僧,字藏真,本姓钱,长沙(今湖南)人。唐书家,精勤学书,以善狂草为名。上元三年(公元762年)诏住西太原寺。嗜酒,一日九醉,人称醉僧,自言“饮酒以养性,草书以畅志”,... 怀素,生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卒于德宗贞元元年(公元785年)。僧,字藏真,本姓钱,长沙(今湖南)人。唐书家,精勤学书,以善狂草为名。上元三年(公元762年)诏住西太原寺。嗜酒,一日九醉,人称醉僧,自言“饮酒以养性,草书以畅志”,酒酣兴书,遇寺壁里墙、衣裳器皿靡不书之。贫无纸可书,曾于故里广植笆蕉万余株(固名其所居曰:“绿天庵”),以供挥洒。书不足兴,乃自制漆盘漆板,随写随擦,日久漆板为之磨穿。其弃秃笔堆埋于山下,号曰笔冢。其书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而法度具备,晚渐趋平淡。狂草继张旭,世称“以狂继颠(张旭)”“颠张醉素”。传世书迹主要有《自叙帖》、《食鱼帖》(仅8行)、《苦笋帖》(仅2行14字)等,尤以《自叙帖》为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素 狂草 旋风 十三年 草书艺术 醉素 书法艺术 唐玄宗 中国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智禅师的狂草艺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沈柏村 《佛教文化》 1995年第6期30-30,共1页
南岳禅僧释法智,工于诗文,精于草书,著有《石浪破门诗集》,草书誉称“怀素嗣响”、“湖南第一”,在当时禅林中,素以诗书成就著名。 一 释法智,明末清初人(明万历二十七~清康熙十年,即公元1599~1671年),名行诏,字允中,号破门,一号石浪... 南岳禅僧释法智,工于诗文,精于草书,著有《石浪破门诗集》,草书誉称“怀素嗣响”、“湖南第一”,在当时禅林中,素以诗书成就著名。 一 释法智,明末清初人(明万历二十七~清康熙十年,即公元1599~1671年),名行诏,字允中,号破门,一号石浪,别号南岳七十二老人、破门和尚,衡山人,原籍江苏维扬,又据李元度所撰《南岳志》载,此人就是旺崇祯年间进士包尔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素 南岳 醉素 草书艺术 明末清初 五言律诗 省博物馆 智永千文 明万历 按察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笔横飞颠张醉素 名山高卧鹤骨松心——著名书法家唐纯初先生
18
作者 唐纯初 《湖南安全与防灾》 2005年第12期65-65,共1页
关键词 醉素 书法家 名山 著名
原文传递
安闲·平和·简淡——怀素《小草千字文》鉴赏
19
作者 沈鸿根 《书画艺术》 2001年第1期44-47,共4页
唐代书法名家怀素,俗姓钱,字藏真。潭州(今湖南长沙)人。幼年即出家,故自称“沙门怀素”,因嗜酒如命,一日九醉,有“醉僧”之称。初贫无纸,曾手故里种芭蕉万株,以供挥洒,为之名所居为“绿天庵”;又曾漆一圆盘和方板各一,书至再三,居然把... 唐代书法名家怀素,俗姓钱,字藏真。潭州(今湖南长沙)人。幼年即出家,故自称“沙门怀素”,因嗜酒如命,一日九醉,有“醉僧”之称。初贫无纸,曾手故里种芭蕉万株,以供挥洒,为之名所居为“绿天庵”;又曾漆一圆盘和方板各一,书至再三,居然把盘和板都写穿。由于“精意翰墨,追仿不辍”,以至“秃笔成冢”。“然根未能远睹前人之奇迹,所见甚浅”于是,他杖锡西游,谒见当代名公,寻访遗编绝简,加上邬彤传授笔法,又能“观复云多奇峰,辄常师之”,书艺因而大进,其草书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千变万化,飞动异常,被大诗人李白誉为“草书天下称独步”。其实他的草书是“以狂继颠”,取法张旭,都是以狂草名世,世人每以“颠张醉素”并称之,比较公允恰当。 《小草千字文》,乃怀素晚年的杰作,从自题“贞元十五年六月十七日于零陵,书时六十有三”可知,此书作于零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字文 怀素 醉素 草书 唐代书法 形散神不散 杨守敬 中国书法 生卒年代 田园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旭草书与无意识 被引量:1
20
作者 熊秉明 宁晓萌(译) 《中国书法》 CSSCI 2020年第9期4-7,10-13,共8页
书颠张旭号称张颠。醉与狂之间仅一步之遥。狂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延长了的醉、永远的醉、终其一生的醉。这个号有什么意义?古代中国人如何理解『颠』这个词?中国文化很少讲真正的发狂。『狂』这个词常常用来指称一种对待社会的执拗的态... 书颠张旭号称张颠。醉与狂之间仅一步之遥。狂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延长了的醉、永远的醉、终其一生的醉。这个号有什么意义?古代中国人如何理解『颠』这个词?中国文化很少讲真正的发狂。『狂』这个词常常用来指称一种对待社会的执拗的态度,且被看作是一种『佯』(佯装)。『佯狂』这个词最初用于箕子,商朝(公元前十一世纪)的太师。此人极有学问且德高望重,却感到被孤立,且受当时腐败的朝廷威胁,于是便佯装颠狂以避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颠 终其一生 古代中国人 一步之遥 无意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