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明代医著《摄生众妙方》作者张时彻生卒年限考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张一群
-
机构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出处
《浙江中医杂志》
2006年第6期355-355,共1页
-
-
关键词
张时彻
生卒年限
医史研究
-
分类号
R2-52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丰坊生卒年新考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李忠伟
-
机构
赤峰学院文学院
-
出处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2期45-46,共2页
-
文摘
丰坊是明代著名书法家、藏书家、经学家,时人及后人由于鄙薄其人品,对他的学术成就、艺术成就多采取漠视甚至歪曲。对于丰坊基本的生卒年,史志多未记载。根据丰坊著作、亲友著述及相关文献,认真考辩丰坊生卒年说法的讹误得知,丰坊生于弘治甲寅年(1494年),卒于隆庆己巳年(1569年)。
-
关键词
丰坊
张时彻
《万卷楼遗集》
《芝园定集》
生卒年
-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摄生总论》与《摄生众妙方》关系考
被引量:3
- 3
-
-
作者
李玉清
-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文献所
-
出处
《中医文献杂志》
2012年第5期14-15,共2页
-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项目"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编号:2010GJ01-0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张灿王甲国医大师工作室"研究项目(编号:国中医药人教发[2010]59号)
-
文摘
《摄生总论》、《摄生众妙方》均署名明代张时彻撰,经作者考察,《摄生总论》是在《摄生众妙方》的基础上增加一卷而成。《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及《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著录《摄生总论》十二卷,作者为张时彻,这种写法欠全面,应当写"明张时彻撰,清王梅补刻"较为妥当。
-
关键词
张时彻
王梅
摄生总论
摄生众妙方
考证
-
分类号
R214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浙东备倭议》考
- 4
-
-
作者
刘恒武
杨心珉
-
机构
宁波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
出处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8-168,共11页
-
基金
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学术攀登项目(PD2013083)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浙东备倭议》系《殊域周咨录》书中收录中的一篇明代有关防倭经略的重要议文。将其与嘉靖《宁波府志》、《筹海图编》所载相似内容予以核照,可以确定《浙东备倭议》作者应是明嘉靖时期曾出任过南京兵部尚书的鄞人张时彻,撰成于嘉靖四十二年(1563)至嘉靖四十三年(1564)。其未见于现存《芝园定集》、《芝园别集》和《芝园外集》等张时彻个人文集的原因,则可能是编者之所未经见。
-
关键词
《浙东备倭议》
张时彻
《芝园集》
-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中国医学书目》载明版《摄生众妙方》考辨
被引量:1
- 5
-
-
作者
胡秋实
闫海军
傅海燕
-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279-281,共3页
-
文摘
《中国医学书目》为满洲医科大学所藏中医书籍目录,作者黑田源次、冈西为人。文章以《中国医学书目》所载明版《摄生众妙方》为研究对象,参考多部权威目录书,结合实地考察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明本《摄生众妙方》,对其明代版本与近代流传作了考察。认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刊本为作者张时彻自刻本;《中国医学书目》所载《摄生众妙方》为隆庆三年(1569)衡王府重刊本,由衡庄王朱厚燆命良医正马崇儒校对,奉祀正李用中刊刻;此本原由满洲医科大学所藏,现藏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
关键词
中国医学书目
满洲医科大学
张时彻
马崇儒
衡王乐善子
-
Keywords
Chinese Medical Bibliography
Manchuria Medical University
ZHANG Shiche
MA Chongru
Heng Prince LE Shanzi
-
分类号
R2-5
[医药卫生—中医学]
G25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
-
题名郭绍虞《明代的文人集团》拾遗
被引量:2
- 6
-
-
作者
李圣华
-
机构
苏州大学中文系
-
出处
《文教资料》
2001年第1期140-149,共10页
-
-
关键词
丰干社
汪道昆
郭绍虞
《珂雪斋集》
徐火勃
文人集团
《太函集》
张时彻
司马公
葡萄社
小草斋文集
-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屠隆著作考述
被引量:2
- 7
-
-
作者
袁慧
-
出处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3年第3期29-33,共5页
-
文摘
一屠隆其人屠隆,明代的一位杰出文学家、戏剧家、书画家和哲学家。鄞县人。据《甬上屠氏宗谱》记载,他原名“儱”,后更名“隆”,字长卿、纬真,号赤水,又号“弢光道人”,晚年自号“鸿苞居士”生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六月十五日,卒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八月二十五日,享年六十有三。他秉性放达,才华出众,被族人屠大山誉为“苍龙入梦”的奇才;又被邑人张时彻了所极力推崇,早年就在文坛享有盛名。万历五年(1577年)中进士。曾任颍上知县和青浦县令,政绩卓著,旋晋升为礼部仪制清吏司主事。屠隆在青浦任职期间,公余之暇,常约请吴越名士同游“九峰”“三泖”,自称为“仙令”。
-
关键词
张时彻
才华出众
鸿苞
仪制清吏司
昙花记
公余之暇
吴越
栖真馆集
七言
彩毫记
-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古碑饰兽漫谈
- 8
-
-
作者
王胞生
-
出处
《大理大学学报》
CAS
1986年第1期54-56,共3页
-
文摘
我国古庙名刹很多,旅游者可以看到有不少古碑。有些碑被凿刻在一个长方体的石座上,有些碑却被一个似龙非龙,似龟非龟的怪兽驮负着。人们往往喊它是乌龟,其实,它的名字应该叫赑屃。 关于赑屃的故事,来源于“龙生九子”的传说,可见于各种古籍中。如:南朝范烨的《后汉书》,西晋张华的《博物志》,明人李东阳的《怀麓堂集》,明人陆容的《椒园杂记》等书,所辑录的历代轶闻,怪异、掌故中。都有零散的记载。其中,以明人杨慎的《升庵外集》较为接近于古代的传说。《升庵外集》卷九十五《成虫动物。
-
关键词
升庵
陆容
《后汉书》
怀麓堂集
椒园
《博物志》
李商隐
平淮西碑
韩碑
张时彻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明代宁波史学家
- 9
-
-
作者
凡夫
-
出处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1年第2期98-98,共1页
-
文摘
明初宁波人参预修史的有奉化籍的陈桱,其祖父辈皆四明名儒,陈桱继承家学,私淑黄氏(宋末黄震)尤长史学,著有《通鉴续编》二十四卷,有补于《资冶通鉴》。有鄞县籍的傅恕,有文名,明太祖嘉纳之,命其修史。永乐、成化年间的宁波史学家有鄞县籍的黄润玉,曾编《四明文献录》,还纂有《宁波府简要志》。
-
关键词
四明文献录
宁波府
黄润玉
明初
宋末
通鉴
张时彻
明文范
宁波人
黄氏
-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小江湖考
- 10
-
-
作者
周时奋
-
出处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1年第3期45-49,共5页
-
文摘
小江湖是宁绍平原古湖泊群中著名的湖泊之一,今已湮灭无考。确定小江湖的遗址,对宁波平原开拓历史和今宁波市郊的水利、农业、自然灾害及城市供水等方面的研究均有重要意义。然而数百年来,关于小江湖的确切位置众说纷云。笔者根据新近的研究和实地考察,提出自己的看法。
-
关键词
小江湖
杨守陈
宁绍平原
千丈镜
百顷
张时彻
它山堰
东钱湖
城市供水
季友
-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布衣诗人”沈明臣——兼考其生卒年代
- 11
-
-
作者
金儒宗
-
出处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87年第1期94-96,47,共4页
-
文摘
(一) 沈明臣,字嘉则,鄞县人,他是明朝晚期一位才华横溢很有名气的诗人。沈明臣生于鄞县栎社(今为鄞县栎社乡乡政府所在地,距宁波市20里。栎社的沈姓为大族,至今栎社仍是姓沈者居多)。父名文桢,工书,能“作方丈大字”,附近的祠堂、寺庙、商店常请其写匾额和招牌。沈明臣少年时即有文才,又受父传家学熏陶。
-
关键词
沈明臣
栎社
乡政府所在地
胡宗宪
张时彻
杀人如草
援笔立就
俞允文
生卒年代
明诗别裁集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明嘉靖《诸葛武侯祠堂碑记》释读
- 12
-
-
作者
卫永锋
-
出处
《四川文物》
2004年第5期75-84,共10页
-
文摘
成都武侯祠内《诸葛武侯祠堂碑记》碑 ,俗称明碑 ,是武侯祠最重要的碑刻之一 ,由明嘉靖年间四川巡抚张时彻撰文。其文记载了昭烈庙、武侯祠从立庙以来的历史沿革 ,并对时人对武侯祠历史的几处误解作了更正 ,价值极高。本文对此碑做了注释、翻译 ,并对文中内容加以评述。
-
关键词
成都武侯祠
昭烈庙
诸葛武侯祠堂碑记
张时彻
-
分类号
K877.4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补肾名方——五子衍宗丸
- 13
-
-
作者
天海
-
出处
《家庭中医药》
2015年第3期30-30,共1页
-
文摘
在唐代道教的《悬解录》一书中,记载了张果献圣方于唐玄宗的故事,这个圣方叫"五子守仙丸",即五子衍宗丸的原方名。五子衍宗丸是著名的补肾良方,是中医治疗阳痿不育、遗精早泄等肾虚精亏证的代表方剂之一。历代医家盛赞五子衍宗丸的神奇功效,明代医家王肯堂云:"药止五味,为繁衍宗嗣种子第一方也。
-
关键词
五子衍宗丸
摄生众妙方
遗精早泄
明代医家
肾虚精亏
中医治疗
代表方剂
补肾气
张时彻
方名
-
分类号
R256.56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风寒湿痹良药:大活络丸
- 14
-
-
作者
朝阳
-
机构
北京
-
出处
《家庭中医药》
2015年第2期37-37,共1页
-
文摘
大活络丸是著名的老字号"同仁堂"的十大名药之一,它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同仁堂创始时期。乐凤鸣之子乐礼承继父业之时也和父亲一样,喜爱钻研方书,有时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有一天,他在翻检明朝张时彻编的《摄生众妙方》时,发现其中有"大神效活络丹"的记载。乐礼觉得"大神效活络丹"的方子不错,可是书中记载的配比主次不分,君臣佐使立意不明,他就想在这个基础上改进出一种新药。
-
关键词
大活络丸
大神效活络丹
摄生众妙方
张时彻
风寒湿痹
君臣佐使
此方
炮制方法
标本同治
子经
-
分类号
R587.2
[医药卫生—内分泌]
-
-
题名避世与忍世
- 15
-
-
作者
程应峰
-
出处
《青春期健康》
2015年第9期77-77,共1页
-
文摘
所谓避世,即避免和外界接触的一种生存方式;忍世则是忍辱负重,规避锋芒,顽强地在尘世间生活的一种行为。所谓避世,是指离世隐居,避免和外界接触的一种生存方式;忍世则不同,它是忍辱负重,规避锋芒,顽强地在尘世间生活的一种行为。避世,是因为看不惯或害怕外在的纷争,承受不了生存的压力,没有安全感,忍无可忍,选择退隐于平淡却平静的生活,以此"对抗"生活的苦难。在中国古代,避世极为盛行:一如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白"人生在世不得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张时彻"逍遥堪避世,从此觅丹梯",不一而足。
-
关键词
张时彻
世则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方朔
避世金马
金马门
旧时代
珍珑
消极避世
-
分类号
R161
[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
题名荆防败毒散
- 16
-
-
作者
周晓博
-
出处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4年第9期43-43,共1页
-
文摘
荆防败毒散载于明代医家张时彻的《摄生众妙方》,为常用扶正解表剂。方药组成:荆芥、防风、茯苓、独活、柴胡各10克,前胡、川芎、枳壳、羌活、桔梗、薄荷各6克、甘草3克。上药为末,制为散剂,水煎服。具有清热解毒,疏风透表,发散风寒,祛湿消痈的功能。用于治疗因时疫感冒、病毒性感冒等病证初起所出现的恶寒、发热、无汗、剧烈头痛、肌肉关节酸痛,舌苔白腻,脉浮或浮数者。
-
关键词
荆防败毒散
摄生众妙方
扶正解表剂
病毒性感冒
明代医家
疏风
祛湿
舌苔白腻
脉浮
张时彻
-
分类号
R289.5
[医药卫生—方剂学]
-
-
题名嘉靖《定海县志》的编纂与价值
被引量:1
- 17
-
-
作者
李贤强
欧阳琳浩
-
机构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
出处
《中国地方志》
2018年第2期74-81,126,共9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16-17世纪环南海地缘战略演变与我国海防研究"(项目编号:15YJA770007)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嘉靖《定海县志》是致仕的南京兵部尚书张时彻在浙江倭患平息以后所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张时彻的个人经历及人际关系对嘉靖《定海县志》的编纂旨趣和取裁影响很大。除此之外,张时彻早先编纂的嘉靖《宁波府志》也成为嘉靖《定海县志》模仿的范本。尽管嘉靖《定海县志》对府志沿袭很多,但张时彻也作了很多改动,这些改动使得《定海县志》更加完善。嘉靖《定海县志》不仅保存了很多现已散佚的时人作品,而且相关记载可以更新我们对历史人物的了解,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总体来看,它是一部质量较佳的志书。
-
关键词
张时彻
定海县志
宁波府志
倭寇
-
分类号
K29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青芝伴紫芝
- 18
-
-
作者
初国卿
-
出处
《中华文化画报》
2011年第3期126-128,共3页
-
文摘
平常日子,许多玩物是无意收藏的,只是觉得珍雅,不忍舍弃,久而久之,竟也成了藏品,每每拈来,都有一番情致袭上心头。如我书房里的几棵灵芝就是这般留下的。
-
关键词
青芝
萨尔浒
梅瓶
重过圣女祠
元帅林
黑釉
古瓷
张时彻
泽漆
我将
-
分类号
S567.31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G894
[文化科学—体育学]
-
-
题名鄞阁
- 19
-
-
作者
晗之
-
出处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17年第6期36-39,共4页
-
文摘
一范钦想在老宅子旁盖一座阁楼。这个想法,也不是突然蹦出来的。早在五六年前,范钦就考虑过在四明老家的宅子里多盖一座楼,一方面可以给他的藏书挪挪地方,活动活动,另一方面多一个亲朋诗友一起活动的地方,亦不乐哉?不过彼时范钦正在守孝丁忧,加上那年腊月关中又有大地震,就连三千里之外的鄞县也有震感,当时不兴什么"多难兴邦",不好动土来支援祖国建设,于情于理,都不适合大兴土木。
-
关键词
范钦
张时彻
千里之外
徐阶
兵部侍郎
弹章
兵部尚书
范东明
苍生望
票拟
-
分类号
C916
[经济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