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5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暴恐背景下警察防卫权研究——以“弗格森骚乱”为视角 被引量:13
1
作者 沙万忠 方姚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5-43,共9页
弗格森枪击案反映出美国对警察权益保护较为全面,而我国警察防卫权尚处于理论研究阶段。暴恐事件频发的背景下暴露出我国警察使用枪支进行防卫还存在法律与实践上的诸多问题,我国混乱的警察防卫现状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警察防卫权理论的缺... 弗格森枪击案反映出美国对警察权益保护较为全面,而我国警察防卫权尚处于理论研究阶段。暴恐事件频发的背景下暴露出我国警察使用枪支进行防卫还存在法律与实践上的诸多问题,我国混乱的警察防卫现状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警察防卫权理论的缺位。本文通过对国外关于警察防卫权相关立法进行对比研究,剖析我国警察防卫权理论存在的问题,总结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及经验并根据我国的立法实践以矫正我国警察防卫权理念归属,从警察防卫权的具体架构方面对我国警察防卫权的建立进行详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格森枪击案 暴恐 警察防卫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市民社会中阅读道德——从弗格森、亚当·斯密到黑格尔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康之 张乾友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4-129,共6页
市民社会是不道德的社会,因而从启蒙时期开始就有许多思想家开始思考如何把市民社会转化成一个道德化社会的问题。弗格森的转化方案是恢复古代社会的所谓"公民美德";斯密在对市民社会的分析中提出了作为"内心的那个人&qu... 市民社会是不道德的社会,因而从启蒙时期开始就有许多思想家开始思考如何把市民社会转化成一个道德化社会的问题。弗格森的转化方案是恢复古代社会的所谓"公民美德";斯密在对市民社会的分析中提出了作为"内心的那个人"的道德情操,同时辅之以"看不见的手"去达成市民社会的道德化;黑格尔凭借其辩证法优势而提出了超越市民社会道德话题的设想。在黑格尔的思想中,其实包含着一个通向当代公共性问题的理论胚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 道德 人性 利益 公共性 弗格森 斯密 黑格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当·弗格森的文明演进论 被引量:4
3
作者 高全喜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8-202,255,共16页
身处18世纪古今之变的时代背景,面对关涉文明重新定位的"苏格兰时刻",苏格兰思想家们从各自的理论视角出发,创造性地回应了这一时代性难题。亚当·弗格森的迂回式文明进步论主张,即属其中的独特一脉。作为与休谟、斯密同... 身处18世纪古今之变的时代背景,面对关涉文明重新定位的"苏格兰时刻",苏格兰思想家们从各自的理论视角出发,创造性地回应了这一时代性难题。亚当·弗格森的迂回式文明进步论主张,即属其中的独特一脉。作为与休谟、斯密同时期的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他的思想观点同样影响巨大。该理论从文明史的高度,通过区分文化与文明之异同,提出制度文明的属性问题,创造性地构建了一套旨在回归古典政治文明的有限度的历史进步论。尽管弗格森的理论包含着内在的吊诡,但其深邃之处在于凸显文明之于社会发展的地位、作用和意义,无疑弥补了休谟、斯密等人的某些理论缺失。20世纪以来,随着西方多元文化和文化认同理论的兴起,弗格森的文明演进论开始受到英美思想界的广泛重视,他提出的文明与历史、民族与文化、演进与衰落等等不乏普遍性的话题,得到了更加深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格森 苏格兰 文明史 文明演进 制度文明 文明社会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验与经验的现象学社会学化 读哈维·弗格森的《现象学社会学》 被引量:3
4
作者 孙飞宇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19-229,共11页
长期以来,现象学社会学这一社会学理论中的分支,似乎只是舒茨作品的代名词,而与现象学运动本身相关的庞大思想传统/脉络无关。也由于自胡塞尔以来的现象学运动独成体系的特征和在思考力度上的要求,使得现象学社会学理论的研究工作往往... 长期以来,现象学社会学这一社会学理论中的分支,似乎只是舒茨作品的代名词,而与现象学运动本身相关的庞大思想传统/脉络无关。也由于自胡塞尔以来的现象学运动独成体系的特征和在思考力度上的要求,使得现象学社会学理论的研究工作往往只将胡塞尔、海德格尔等所代表的现象学哲学作为一种阅读和思考的背景,且将这一庞大的思想资源归于纯粹哲学的范畴而束之高阁。对于社会学来说,现象学自身仿佛成为不切实际的"临空蹈虚式"的哲学的例证,社会学对于现象学最好的态度,也不过是敬而远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社会学 社会学化 弗格森 经验 社会学理论 现象学运动 现象学哲学 哈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工、民主与人的全面发展——论马克思对弗格森《市民社会史》的解读主旨 被引量:2
5
作者 单提平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16,共7页
亚当·弗格森的《市民社会史》对马克思影响甚深,但是学术界对二者的联系,要么语焉不详,要么力图淡化。因之,在对马克思与弗格森关系的研究中还存有诸多空白和疑问。本文力图在文献考证和文本关联的基础上,指认出二人不容忽视的历... 亚当·弗格森的《市民社会史》对马克思影响甚深,但是学术界对二者的联系,要么语焉不详,要么力图淡化。因之,在对马克思与弗格森关系的研究中还存有诸多空白和疑问。本文力图在文献考证和文本关联的基础上,指认出二人不容忽视的历史关联,并从分工、民主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视角解析出马克思阅读弗格森《市民社会史》的主旨:马克思有些偏爱地认同亚当.弗格森对分工的预断,却只是批判地认同他对民主的诉求,这两种不同的接受和阐释方式都将在人的全面发展主题上得到深入理解和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工 民主 人的全面发展 弗格森 市民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卢梭、弗格森社会思想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项松林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34,共4页
卢梭与弗格森这两位启蒙时代深具影响的思想家,基于不同的人性假设、理论路径与思想取向,对社会问题进行了不同的思考与回答。从社会起源看,卢梭认为社会起源于契约论,弗格森认为社会起源于自然主义;从社会的演进与发展看,卢梭认为社会... 卢梭与弗格森这两位启蒙时代深具影响的思想家,基于不同的人性假设、理论路径与思想取向,对社会问题进行了不同的思考与回答。从社会起源看,卢梭认为社会起源于契约论,弗格森认为社会起源于自然主义;从社会的演进与发展看,卢梭认为社会演进与发展依托高尚的野蛮,弗格森认为依托财富积累与民族的美德;从文明社会的救治之道看,卢梭主张回归城邦,弗格森主张重拾美德。在现时代背景下,比较二人的社会思想,不仅有助于深化对18世纪启蒙运动的多元性与多样性的认识,也有助于推进我们的社会转型与和谐社会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梭 弗格森 社会起源 社会发展 商业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弗格森的自由观 被引量:1
7
作者 翟宇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6-140,共5页
在苏格兰启蒙运动主将之一的弗格森那里,自由问题也是其政治思想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总的来说,弗格森的自由观更倾向于积极自由式的自由观,他的自由观与共和主义思潮具有相当紧密的联系,而与自由主义尤其是古典自由主义的自由观存有相当... 在苏格兰启蒙运动主将之一的弗格森那里,自由问题也是其政治思想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总的来说,弗格森的自由观更倾向于积极自由式的自由观,他的自由观与共和主义思潮具有相当紧密的联系,而与自由主义尤其是古典自由主义的自由观存有相当的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格森 启蒙运动 共和主义 自由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格兰启蒙思想家弗格森:生平与著述 被引量:1
8
作者 翟宇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5-97,共3页
在学术界对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忽视中,对其重要代表人物弗格森的忽视就显得更为扎眼了。实际上,弗格森在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中还是享有相当名望的。他对德国启蒙运动及其后嗣浪漫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外,他的许多政治社会思想也为后... 在学术界对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忽视中,对其重要代表人物弗格森的忽视就显得更为扎眼了。实际上,弗格森在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中还是享有相当名望的。他对德国启蒙运动及其后嗣浪漫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外,他的许多政治社会思想也为后世的一些诸如古典自由主义一类的政治思想流派所借重。无论从何种角度解读弗格森,对他学术曝光度甚低的生平和著作的简述都是必需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格森 苏格兰启蒙 高地 市民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弗格森的文明社会概念到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基于《文明社会史论》的弗格森和马克思比较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梅艳玲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43,共6页
长期以来,学界一直认为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经黑格尔并可上溯至斯密,但一个新的资料表明,这一认识忽略了与斯密同时代的苏格兰启蒙思想家弗格森的"civil society(文明社会)"概念对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影响。黑格尔... 长期以来,学界一直认为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经黑格尔并可上溯至斯密,但一个新的资料表明,这一认识忽略了与斯密同时代的苏格兰启蒙思想家弗格森的"civil society(文明社会)"概念对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影响。黑格尔在继承和改造弗格森"文明社会"概念的基础上,赋予德语词汇"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新的含义。相较弗格森的"文明社会"暗含资本主义之意,黑格尔的"市民社会"则明确指称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正是在继承和批判、借用和弃置黑格尔"市民社会"概念的过程中,逐步确立了唯物史观。但是伴随着市民社会"普遍性原则和特殊性原则"矛盾而来的并不是弗格森担忧和预言的文明的中断或崩溃,而是马克思经过科学严密的论证所得出的和历史必将证明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灭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社会 市民社会 弗格森 黑格尔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耶克与弗格森:政治思想的传承与断裂 被引量:1
10
作者 翟宇 《晋阳学刊》 CSSCI 2013年第3期73-78,共6页
苏格兰启蒙运动构成了哈耶克庞杂的学术思考和著述的一个重要来源。作为苏格兰启蒙运动重要代表人物的亚当.弗格森当然也不例外,尽管与亚当.斯密和休谟比起来,他对哈耶克的影响要小一些,但是他却在一些关键的观点上启发了哈耶克。其中... 苏格兰启蒙运动构成了哈耶克庞杂的学术思考和著述的一个重要来源。作为苏格兰启蒙运动重要代表人物的亚当.弗格森当然也不例外,尽管与亚当.斯密和休谟比起来,他对哈耶克的影响要小一些,但是他却在一些关键的观点上启发了哈耶克。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弗格森对社会秩序如何形成的思考对哈耶克的重要启发。有趣的是,正是哈耶克本人在他的浩繁著述中不断地提及弗格森对他的影响,使得哈耶克的阐释者们基本上追随了哈耶克的相关论述,从而采纳了哈耶克对弗格森的思想定位,而从未深入弗格森的相关论述来考察他与哈耶克在社会-政治思想方面的传承关系,更没有对弗格森政治思想的定位作出有别于哈耶克的判断。因而,要充分把握哈耶克与弗格森政治思想的传承关系必须深入弗格森思想的内部,也唯有如此才能验证哈耶克相关定位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耶克 弗格森 政治思想 苏格兰启蒙运动 自发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陪审团制度的合理价值与借鉴——从辛普森案到弗格森镇案的启示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晓华 《理论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39,共5页
陪审团制度具有在诉讼中引入社会认同价值、推进审判中心主义、保障审判权独立行使等合理价值,这些合理价值对于我国陪审制度改革存在积极的借鉴作用。我国的陪审制度改革应当在坚持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基础上,以推进司法公正为目标,保障... 陪审团制度具有在诉讼中引入社会认同价值、推进审判中心主义、保障审判权独立行使等合理价值,这些合理价值对于我国陪审制度改革存在积极的借鉴作用。我国的陪审制度改革应当在坚持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基础上,以推进司法公正为目标,保障人民陪审员的独立性和陪审权利的落实,并适当扩大人民陪审员制度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陪审团 人民陪审员制度 合理价值 弗格森镇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满激情的人性——论苏格兰启蒙思想家弗格森的人性观
12
作者 林子赛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6-112,159,共7页
人性的问题是贯穿于弗格森整个道德哲学体系中的主线。本文首先介绍了弗格森对人的自然史及人类社会演进的考察。接着,重点分析弗格森人性"多样性"的理论,即人类天生具有区别于动物的社会性,人性主要表现为自我保存、联盟、... 人性的问题是贯穿于弗格森整个道德哲学体系中的主线。本文首先介绍了弗格森对人的自然史及人类社会演进的考察。接着,重点分析弗格森人性"多样性"的理论,即人类天生具有区别于动物的社会性,人性主要表现为自我保存、联盟、分歧三个天性。最后,探讨了弗格森的"行动"理论,即积极进取的人性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格兰 启蒙思想家 弗格森 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蒙运动进步思潮框架内的异端——评弗格森曲线的历史进步观
13
作者 姚正平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7-182,184,共6页
弗格森在其史著中既肯定了历史的进步,又表现出了大量厚古薄今的观念,致使众多学者对弗格森是否是历史进步论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实际上,弗格森赞成的是一种曲线型的历史进步。一些学者将弗格森这种厚古薄今的观念,归因于他有特殊的... 弗格森在其史著中既肯定了历史的进步,又表现出了大量厚古薄今的观念,致使众多学者对弗格森是否是历史进步论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实际上,弗格森赞成的是一种曲线型的历史进步。一些学者将弗格森这种厚古薄今的观念,归因于他有特殊的高地情结。事实上,这同他的高地背景并没有特别的联系。他的崇古抑今的观念是因其对美德的重视,而他在考察人类历史进程时,如此强调美德的作用,是同他的政治思想、他对历史的考察和苏格兰启蒙思想家对理性的态度有密切的联系的。但对美德促进的历史进步如何成为可能?弗格森并没有直接给出明确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格森 曲线 历史进步观 美德 高地 “野蛮民族” “现代文明” 《文明社会史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与国家——弗格森政治思想的一个维度
14
作者 翟宇 《湖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8-71,共4页
苏格兰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弗格森的政治思想是相当庞杂的,这一点很好地体现在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与国家之关系的相关论述上。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这一板块,弗格森的相关论述不仅庞杂且多显混乱,自由主义的、社群主义的甚... 苏格兰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弗格森的政治思想是相当庞杂的,这一点很好地体现在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与国家之关系的相关论述上。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这一板块,弗格森的相关论述不仅庞杂且多显混乱,自由主义的、社群主义的甚至是极权主义的观点都显现其中。这也意味着那些以单一标签标识弗格森政治思想的相关论述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格森 苏格兰启蒙运动 个人与国家 自由主义 社群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弗格森自由观念的逻辑谱系与现代意蕴
15
作者 庞金友 何家丞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0-117,共8页
基于对理性的怀疑和社会发展演进的深度思考,弗格森被哈耶克划归自由主义阵营,然而弗格森自由观念的体系与特征长期以来并未受到关注。弗格森从个人主义的视角出发,倡导经济自由,防范国家的过度干预;从人的社会性出发,借助法律之治和德... 基于对理性的怀疑和社会发展演进的深度思考,弗格森被哈耶克划归自由主义阵营,然而弗格森自由观念的体系与特征长期以来并未受到关注。弗格森从个人主义的视角出发,倡导经济自由,防范国家的过度干预;从人的社会性出发,借助法律之治和德性之治确保政治自由:法律之治是一种正义的约束,德性之治则仰赖公共精神与政治参与。弗格森的自由观念始自人性基础的深度探寻,终止于秩序建构的审慎调解,这代表着时代先行者立足人性和规则两大层面对即将到来的商业时代的反思与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格森 自由主义 经济自由 政治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契约论与自然法传统中的弗格森
16
作者 翟宇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1-24,共4页
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参与者们对流行于17世纪欧洲知识界的社会契约论多持严厉的批判态度。与之相对应的是,他们对与社会契约论有着相当程度勾连的自然法传统也缺乏热情,并对以霍布斯和洛克为主要代表的17世纪自然法传统的核心理念进行了相... 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参与者们对流行于17世纪欧洲知识界的社会契约论多持严厉的批判态度。与之相对应的是,他们对与社会契约论有着相当程度勾连的自然法传统也缺乏热情,并对以霍布斯和洛克为主要代表的17世纪自然法传统的核心理念进行了相当的抵制。作为苏格兰启蒙运动重要代表人物的弗格森在这种思想姿态中不仅立场鲜明,而且表现得相当激进。从他对社会契约论和自然法传统的批判出发,可以一窥苏格兰启蒙运动与社会契约论和自然法传统的复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格森 社会契约论 自然法 苏格兰启蒙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群体事件中的传播治理——以“弗格森事件”为例
17
作者 官建文 王培志 《对外传播》 2015年第1期76-78,共3页
“全副武装的部队,端着已上了刺刀的步枪,携带催泪瓦斯弹,围住了高中,阻止九名想去那里学习的黑人孩子进入。” “尽管警察保持着和平的行动,但是他们的军用装备,如装甲车、催泪弹、橡皮子弹和强声炮让事件升级,引起全国关注。... “全副武装的部队,端着已上了刺刀的步枪,携带催泪瓦斯弹,围住了高中,阻止九名想去那里学习的黑人孩子进入。” “尽管警察保持着和平的行动,但是他们的军用装备,如装甲车、催泪弹、橡皮子弹和强声炮让事件升级,引起全国关注。” 两个相似的场景。前者是发生在1957年9月的“小石城事件”;后者是发生在2014年8月的“弗格森事件”一美国密苏里州弗格森镇白人警察击毙18岁黑人学生迈克尔-布朗,引发当地居民抗议,和平守夜演变为暴力骚乱。两起事件相隔57年,都触及了美国国内极为敏感的种族问题,引发社会动荡。美国政府处置此类问题有了一套固定做法,体现在“硬”和“软”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事件 美国政府 弗格森 治理 传播 军用装备 密苏里州 当地居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弗格森”事件的刑法学思考
18
作者 王林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70-73,共4页
美国的"弗格森"事件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同时再一次引起人们对两个刑法问题的思考:刑事司法如何应对民意;刑法如何应对群体性事件。民意不能直接干涉司法,司法民主是有界限和禁忌的,民意影响司法只能通过立法机关和陪审制度... 美国的"弗格森"事件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同时再一次引起人们对两个刑法问题的思考:刑事司法如何应对民意;刑法如何应对群体性事件。民意不能直接干涉司法,司法民主是有界限和禁忌的,民意影响司法只能通过立法机关和陪审制度来实现。刑法目前对群体性事件的应对是不足的,把严重的暴力性群体性事件亚恐怖主义化是一条不同的、有效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弗格森”事件 民意 司法民主 群体性事件 亚恐怖主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究竟何处来与归——弗格森创造神学与科学和哲学的对话
19
作者 刘光耀 《襄樊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24-30,共7页
弗格森认为 ,生态危机的加剧使宇宙的来源与最终命运问题备受关注。大爆炸理论和新老进化论也许能够对宇宙万物“怎么来”与“怎么演化”作出某种合理的解释 ,但其解释却必须以世界的既定存在为前提 ,而对世界为什么存在而不是不存在 ,... 弗格森认为 ,生态危机的加剧使宇宙的来源与最终命运问题备受关注。大爆炸理论和新老进化论也许能够对宇宙万物“怎么来”与“怎么演化”作出某种合理的解释 ,但其解释却必须以世界的既定存在为前提 ,而对世界为什么存在而不是不存在 ,以及为什么进化是向着高级而不是低级方向运动 ,这类解释更不能有所作为。将宇宙的存在看作一个纯然之事实的学说虽非毫无道理 ,但这样一来 ,人类生存意义的根基则告丧失。科学末世论虽为人类未来描绘出了美好的图景 ,却不能给现在活着的人以任何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爆炸理论 进化论 科学末世论 圣经末世论 弗格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弗格森事件报道框架的比较分析——以大陆、香港、美国主流媒体的报道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思齐 《新闻世界》 2015年第12期113-115,共3页
在国内框架分析的实证研究中,框架建构与议程设置的混用极为普遍,即将媒体对于新闻事件的报道频率、稿件安排方式及组织方式等议程设置的内容解释为媒体对于报道框架的建构。而实际上,媒体议程设置与媒体的报道框架影响受众的路径与结... 在国内框架分析的实证研究中,框架建构与议程设置的混用极为普遍,即将媒体对于新闻事件的报道频率、稿件安排方式及组织方式等议程设置的内容解释为媒体对于报道框架的建构。而实际上,媒体议程设置与媒体的报道框架影响受众的路径与结果是不同的。本文拟从媒体选择框架与符号框架两个方面入手,对大陆、香港与美国的六家媒体关于弗格森事件的报道进行框架分析,来具体说明不同国家地区媒体的新闻报道框架之间的差异,以及报道框架与议程设置之间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 议程设置 弗格森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