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弗兰茨艺术歌曲演唱研究
1
作者 胡庆生 王鹏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4期159-164,共6页
本文从罗伯特·弗兰茨艺术歌曲特点出发,以实际演唱以及相关理论资料为依据,其目的是通过研究作曲家所创作的艺术歌曲的风格特点,以发掘继舒伯特之后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艺术歌曲领域优秀的作曲家及代表作品,寻找弗兰茨与舒伯特艺术... 本文从罗伯特·弗兰茨艺术歌曲特点出发,以实际演唱以及相关理论资料为依据,其目的是通过研究作曲家所创作的艺术歌曲的风格特点,以发掘继舒伯特之后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艺术歌曲领域优秀的作曲家及代表作品,寻找弗兰茨与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共性特点,使更多的听众更为清晰的了解弗兰茨的作品,让更多的演唱者能够深入准确的演唱弗兰茨的艺术歌曲,并且能够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推广。本篇以演绎、归纳、对比、举例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弗兰茨艺术歌曲整体特点的归纳,分析其艺术歌曲中节奏形态与音阶走向,综合歌曲选词、音乐旋律和钢琴伴奏等因素,从中分析弗兰茨艺术歌曲演唱的风格特点,以克服演唱时出现的种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兰茨 艺术歌曲 风格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都市环境中历史建筑的再生--奥地利维也纳凯泽·弗兰茨·约瑟夫母婴医院改扩建工程
2
作者 Nickl Partner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17年第6期50-53,共4页
奥地利维也纳凯泽·弗兰茨·约瑟夫母婴医院为典型的19世纪场馆布局建筑,是维也纳历史悠久的建筑之一。最初建筑的医疗空间狭小,建筑周围是大片开阔的草地。历年来经过无数次的整修和扩建,才形成了如今的建筑和室外空间新格局... 奥地利维也纳凯泽·弗兰茨·约瑟夫母婴医院为典型的19世纪场馆布局建筑,是维也纳历史悠久的建筑之一。最初建筑的医疗空间狭小,建筑周围是大片开阔的草地。历年来经过无数次的整修和扩建,才形成了如今的建筑和室外空间新格局。此次经过改扩建的多功能医疗中心建筑面积为39860m2,共6层(地上5层、地下1层),包括儿科、妇科、产科、中心外科、儿科实验室、血库、外科、麻醉科、重症外科、耳鼻喉科、泌尿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兰茨 凯泽 瑟夫 内视 泌尿科 都市环境 喉科 室外空间 奥地利维也纳 隔离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弗兰茨·舒伯特——深入探讨作曲家的对话之五
3
作者 丸山桂介 渡边学而 孙宪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1984年第1期92-100,共9页
舒伯特作品的古典性和浪漫性问题——舒伯特追求的实质是旋律 丸山:渡边先生是长期以来专门研究舒伯特的,不过我想舒伯特也是一位存在着各种争议,而且值得我们探讨的作曲家啊. 从音乐史的系统排列看来,通常认为舒伯特是继贝多芬之后的... 舒伯特作品的古典性和浪漫性问题——舒伯特追求的实质是旋律 丸山:渡边先生是长期以来专门研究舒伯特的,不过我想舒伯特也是一位存在着各种争议,而且值得我们探讨的作曲家啊. 从音乐史的系统排列看来,通常认为舒伯特是继贝多芬之后的作曲家,首先这就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渡边:从年代来说,他俩完全可以说是同时代人。因此,从时间角度认为舒伯特是继贝多芬之后的说法,当然是令人可笑的。然而,通常音乐史上所说的“继续”,毕竟是指生活基础或作品的风格特色而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节歌曲 奏鸣曲式 古典派 旋律线 冬之旅 同时代人 风格特色 复调 弦乐四重奏 弗兰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争、历史与命运——论海娆《我的弗兰茨》
4
作者 安静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4年第1期236-240,共5页
引言。旅德作家海娆的长篇小说《我的弗兰茨》,通过两个中国“外嫁女”的视角深入德国家族史,讲述几代“弗兰茨”的故事,反思战争的罪恶,呼唤真相与宽容,呼唤和平。作品充满写实与思考的力量,浩繁宏阔曲折,把人物和故事置于历史的坐标系... 引言。旅德作家海娆的长篇小说《我的弗兰茨》,通过两个中国“外嫁女”的视角深入德国家族史,讲述几代“弗兰茨”的故事,反思战争的罪恶,呼唤真相与宽容,呼唤和平。作品充满写实与思考的力量,浩繁宏阔曲折,把人物和故事置于历史的坐标系中,在捕捉“二战”时代印记、展示丰富多彩之异域世界的基础上,观照人类总体性的苦难,关注现代文明的困境,凸显人与命运的冲突,将反战主题升华到哲学高度,并进入心理潜意识深处,甚至达至对存在的叩问,也给“外嫁女”题材带来更大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印记 外嫁女 弗兰茨 现代文明 反战主题 反思战争 命运 潜意识
原文传递
重寻悲剧的权利——米兰·昆德拉小说人物弗兰茨的悲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常小静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0年第4期35-37,共3页
悲剧自古希腊诞生以来,形成了稳定的悲剧传统,由此传统而生的悲剧精神也一直以其严肃、崇高震撼人心。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弗兰茨一直是评论界较少关注的二线人物。但笔者发现,米兰·昆德拉正是以此形象承载了他对当代悲剧... 悲剧自古希腊诞生以来,形成了稳定的悲剧传统,由此传统而生的悲剧精神也一直以其严肃、崇高震撼人心。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弗兰茨一直是评论界较少关注的二线人物。但笔者发现,米兰·昆德拉正是以此形象承载了他对当代悲剧精神的思考,这表现在:作家首先审视此人物的存在处境,显性地解构其悲剧中严肃崇高的一面;同时又针对人物对当前命运作出的行动,隐性地认同了他"重寻悲剧的权利"这一行动。米兰·昆德拉也由此对当代社会中人之存在状态作出了形而上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兰·昆德拉 弗兰茨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原文传递
异乡人的祝福——读弗兰茨·卡夫卡《变形记》
6
作者 石买生 《创作评谭》 2004年第9期28-29,共2页
我管心灵的漂泊者叫异乡人。有一种人一辈子困守故乡却常被他的乡亲所忽略。有一种人少年时便闯荡在外却被人们牢牢铭记。前一种人因一生寂寞、孤独而退守心灵终于成为智者,后一种人因一生轰轰烈烈而征服世界最终成为将军。命运常常垂... 我管心灵的漂泊者叫异乡人。有一种人一辈子困守故乡却常被他的乡亲所忽略。有一种人少年时便闯荡在外却被人们牢牢铭记。前一种人因一生寂寞、孤独而退守心灵终于成为智者,后一种人因一生轰轰烈烈而征服世界最终成为将军。命运常常垂青于将军而冷落了智者,于是,许多智者便被故乡放逐了而成为一个个异乡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记》 卡夫卡 弗兰茨 漂泊者 格里高尔 小说世界 说不尽 现代小说 毛骨 杨剑敏
原文传递
弗兰茨·约瑟夫的维也纳往事
7
作者 田婧(译) 《书摘》 2023年第11期14-21,共8页
弗兰茨·约瑟夫一生都在竭尽所能地延缓哈布斯堡帝国死亡的脚步,他付出的努力史无前例,但努力换来的最终结果却是哈布斯堡帝国的骤然覆灭,而且覆灭的不仅是哈布斯堡帝国,还有历经辛苦才得以建立并已摇摇欲坠的欧洲旧秩序,它被我们... 弗兰茨·约瑟夫一生都在竭尽所能地延缓哈布斯堡帝国死亡的脚步,他付出的努力史无前例,但努力换来的最终结果却是哈布斯堡帝国的骤然覆灭,而且覆灭的不仅是哈布斯堡帝国,还有历经辛苦才得以建立并已摇摇欲坠的欧洲旧秩序,它被我们今天所知的世界所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兰茨 约瑟夫 旧秩序 维也纳 覆灭
原文传递
我们很关注中国大飞机项目的进展——访汉莎航空集团执行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克利斯托夫·弗兰茨(Christoph Franz)
8
作者 文信 《大飞机》 2012年第1期32-35,共4页
克利斯托夫·弗兰茨(Christoph Franz)汉莎航空集团执行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克利斯托夫·弗兰茨于1960年5月2日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自2011年1月1日起,担任德国汉莎航空集团执行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汉莎航空集团的业务... 克利斯托夫·弗兰茨(Christoph Franz)汉莎航空集团执行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克利斯托夫·弗兰茨于1960年5月2日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自2011年1月1日起,担任德国汉莎航空集团执行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汉莎航空集团的业务包括客运、货运、飞机维修、IT服务等,在世界各地拥有逾117000名的员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飞机项目 执行董事会 汉莎航空 弗兰茨 德国法兰克福 斯托 飞机维修 国产大飞机 克利 国航
原文传递
我的弗兰茨
9
作者 海娆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3年第3期118-231,共114页
楔子那是五月的一天,我走在法兰克福的街头,在经过一家露天咖啡馆时,听到有人叫我的名字。“嘉陵,吴嘉陵——”循声望去,我看见马路边的一张咖啡桌后,有个女人在向我挥手,墨镜,黑发,红唇,黑衣。我没能一眼就认出她来。然而,当我看清她... 楔子那是五月的一天,我走在法兰克福的街头,在经过一家露天咖啡馆时,听到有人叫我的名字。“嘉陵,吴嘉陵——”循声望去,我看见马路边的一张咖啡桌后,有个女人在向我挥手,墨镜,黑发,红唇,黑衣。我没能一眼就认出她来。然而,当我看清她那一头非洲风似的蓬松黑发,黑发下苍白的小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馆 法兰克福 弗兰茨 黑发
原文传递
万物有灵,还望善待“蓝骑士”弗兰茨笔下的动物
10
作者 郑朝辉 《艺术品鉴》 2023年第12期114-125,共12页
对弗兰茨·马尔克(Franz Marc)而言,自然世界是逃避现代生活压力的一种解药。作为德国表现主义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他重新定义了艺术的本质,以其大胆的彩色画而闻名。他的作品以富有表现主义色彩的红色、黄色、蓝色和淡紫色的动物为主... 对弗兰茨·马尔克(Franz Marc)而言,自然世界是逃避现代生活压力的一种解药。作为德国表现主义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他重新定义了艺术的本质,以其大胆的彩色画而闻名。他的作品以富有表现主义色彩的红色、黄色、蓝色和淡紫色的动物为主题,突显了他对神学和动物的热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物有灵 淡紫色 弗兰茨 表现主义
原文传递
卡夫卡研究在中国 被引量:6
11
作者 曾艳兵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3-158,共6页
关键词 卡夫卡研究 《变形记》 《城堡》 饥饿艺术家 叶廷芳 弗兰茨 叙事学角度 作品研究 人类生存困境 《围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卡夫卡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艳兵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19年第2期92-97,共6页
《卡夫卡与卡夫卡学术》,赵山奎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今天,弗兰茨·卡夫卡的卡夫卡式的作品已经成为现代文学中拥有读者最多、争议也最多、影响也最大的作品。换句话说,卡夫卡是一个被人们广泛阅读,同时又经常被人误读、误解、误... 《卡夫卡与卡夫卡学术》,赵山奎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今天,弗兰茨·卡夫卡的卡夫卡式的作品已经成为现代文学中拥有读者最多、争议也最多、影响也最大的作品。换句话说,卡夫卡是一个被人们广泛阅读,同时又经常被人误读、误解、误释的作家,有关卡夫卡的话题层出不穷、经久不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夫卡 学术史 布拉格 卡夫卡研究 弗兰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过性爱的泛滥,思索人类的荒诞处境的尴尬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伟华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S1期264-266,共3页
现代主义文学在西方非理性哲学的影响下,颠覆了传统的伦理和价值。而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试图透过性爱建构人类的存在,来表达人类在异化、荒诞的环境下的个性追求,透过对托马斯、特丽莎、萨宾娜和弗兰茨各自理想性爱... 现代主义文学在西方非理性哲学的影响下,颠覆了传统的伦理和价值。而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试图透过性爱建构人类的存在,来表达人类在异化、荒诞的环境下的个性追求,透过对托马斯、特丽莎、萨宾娜和弗兰茨各自理想性爱的追求和经历,表现出人类生存境遇的荒诞和尴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化 性爱 荒诞 米兰.昆德拉 托马斯 特丽莎 萨宾娜 弗兰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来中国卡夫卡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定宇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115-119,共5页
近 10年来 ,中国学术界对卡夫卡的研究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这主要表现在 :几部专著先后问世 ;论文达 140余篇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由叶廷芳先生主编的《卡夫卡全集》的出版 ,标志着中国“卡学”
关键词 中国 卡夫卡 弗兰茨 卡夫卡研究 小说创作 生命意识 短篇小说 长篇小说 奥地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饥饿艺术家》 被引量:2
15
作者 薛琳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4期61-67,共7页
奥地利小说家弗兰茨·卡夫卡(Franz Kafka 1883—1924)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他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天才.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矛盾,被他以独特的艺术方式表现出来.卡夫卡的世界是一个梦魇般的世界——“一个合乎理... 奥地利小说家弗兰茨·卡夫卡(Franz Kafka 1883—1924)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他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天才.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矛盾,被他以独特的艺术方式表现出来.卡夫卡的世界是一个梦魇般的世界——“一个合乎理性又反常的世界”.“对于一个天真的读者,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令人不安的奇闻”.而卡夫卡正是借助他作品的荒诞性和象征性,来表现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关系的深刻认识和批判的.卡夫卡作品的基本主题就是:人与现实世界的对立.个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危机感、异化感以及个人对自我价值的无望追求等等,是他的作品经常展示的内容.正如奥斯卡.包姆斯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饥饿艺术家 卡夫卡 弗兰茨 西方现代派文学 现代资本主义 第一眼 现实矛盾 殉道者 这个世界 《变形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根”沉思录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平远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1986年第1期55-58,63,共5页
1、近年来出现了一股“寻根”热。“根”是什么?为何要“寻”? —“根”即指民族的传统文化。如果对于这一概念内涵没有太大的疑义,那么,犹太人要寻根,美洲大陆的欧洲移民要寻根,旅居海外的华人的后裔要寻根,都是十分自然的。西方现代... 1、近年来出现了一股“寻根”热。“根”是什么?为何要“寻”? —“根”即指民族的传统文化。如果对于这一概念内涵没有太大的疑义,那么,犹太人要寻根,美洲大陆的欧洲移民要寻根,旅居海外的华人的后裔要寻根,都是十分自然的。西方现代派的先驱、著名《变形记》的作者弗兰茨·卡夫卡所以会在他的全部作品中执着地表现一种铭心刻骨的孤独感,缺乏一种对于本民族文化的依附与认同,大约也不能不是一个重要因素:他是奥地利人,又是犹太人,出生却在布拉格。因为是犹太人,所以他与布拉格的奥地利统治者很疏远;因为是奥地利人,又与寄居地的布拉格人有隔阂。这种双重的隔阂造成了双重的孤独,他缺乏一种与心灵相沟通的文化背景。—他没有“根”。旅美的台湾作家於梨华的《又见棕榈,又见棕榈》,是一部着意表现寻根意识的力作。作品的主人公在旅居美国期间有一种深重的失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於梨华 沉思录 台湾作家 《变形记》 寻根意识 奥地利人 卡夫卡 弗兰茨 欧洲移民 美洲大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析《审判》中的卡夫卡特色
17
作者 常璇璇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7期108-110,共3页
20世纪奥地利著名作家弗兰茨·卡夫卡被誉为欧洲文坛的"怪才",也是中国读者耳熟能详的德语作家之一。他创作的《审判》《变形记》等作品被公认为20世纪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其影响迅速扩展到了世界各地。迄今为止,卡夫卡... 20世纪奥地利著名作家弗兰茨·卡夫卡被誉为欧洲文坛的"怪才",也是中国读者耳熟能详的德语作家之一。他创作的《审判》《变形记》等作品被公认为20世纪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其影响迅速扩展到了世界各地。迄今为止,卡夫卡研究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审判》为例,分析了卡夫卡的创作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兰茨 卡夫卡 《审判》 卡夫卡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怎样看待《济金根》的题材
18
作者 白皓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58-61,共4页
一八五九年五月二十七日,拉萨尔给马克思恩格斯写了一封“长篇巨页,小字密行,满纸都是糊里糊涂的话”的信,为自己受到马克思恩格斯严肃批判的剧本《弗兰茨·冯·济金根》辩护。其中说:“严格地说,你们在这方面的批评,不外是柏... 一八五九年五月二十七日,拉萨尔给马克思恩格斯写了一封“长篇巨页,小字密行,满纸都是糊里糊涂的话”的信,为自己受到马克思恩格斯严肃批判的剧本《弗兰茨·冯·济金根》辩护。其中说:“严格地说,你们在这方面的批评,不外是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已经否认过的那种对任何一个悲剧的责备:不是说这个剧本中有这些或那些缺点和错误,而是说它根本不是另一种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金根 弗兰茨 密行 拉萨尔 缺点和错误 曾镇南 悲剧冲突 托马斯 马恩 创作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惑的“城堡”——论卡夫卡“异化世界”的根源
19
作者 曹素华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2期53-55,共3页
卡夫卡作为西方现代派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以其独特的艺术方式垒起了一座文学“城堡”。当人们惊奇地发现这座“城堡”,并步入其中,要去寻珍探宝时,便会发现,这位表现主义大师,以他那象征性的隐喻和寓言式的传达方式,将人生编织成一个个... 卡夫卡作为西方现代派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以其独特的艺术方式垒起了一座文学“城堡”。当人们惊奇地发现这座“城堡”,并步入其中,要去寻珍探宝时,便会发现,这位表现主义大师,以他那象征性的隐喻和寓言式的传达方式,将人生编织成一个个“怪诞的梦”,给“城堡”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从而形成了一个现实与梦幻:理性与荒诞相互交织的“异化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夫卡 西方现代派文学 《变形记》 传达方式 格里高尔 寓言式 弗兰茨 表现主义 先锋派 犹太商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