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引发聚合法制备PAN-FeCl3/PPy皮芯结构纳米纤维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大伟 王清清 +3 位作者 霍健 蔡以兵 魏取福 董晓东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44,共3页
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含有一定质量FeCl3的聚丙烯腈/氯化铁(PAN/FeCl3)复合纳米纤维,并在表面引发聚合吡咯。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纤维的整体形貌进行表征;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纤维的化学组成进行分析;同时借助热重(TG... 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含有一定质量FeCl3的聚丙烯腈/氯化铁(PAN/FeCl3)复合纳米纤维,并在表面引发聚合吡咯。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纤维的整体形貌进行表征;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纤维的化学组成进行分析;同时借助热重(TG)分析了表面引发聚合吡咯后对复合纳米纤维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制备出了以PAN-FeCl3为芯层,聚吡咯(PPy)为皮层的复合纳米纤维,且纤维表面形貌规整均匀,热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引发聚合 聚吡咯 静电纺丝 皮芯结构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引发模仿法”的隐性知识测量方法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喻红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42-46,共5页
语言测试工具是否为实证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可信赖的数据是二语习得实证研究领域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近年来,‘引发模仿法’被用作一种语言测试工具测量二语习得者的隐性知识。然而,国内外相关的实证研究报告对该测试工具的设计和实施... 语言测试工具是否为实证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可信赖的数据是二语习得实证研究领域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近年来,‘引发模仿法’被用作一种语言测试工具测量二语习得者的隐性知识。然而,国内外相关的实证研究报告对该测试工具的设计和实施环节均缺乏详细的描述,因而可能影响测试结果的信度和效度。本文就该测试工具设计和实施环节中存在的潜在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知识 引发模仿 潜在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前景的废轮胎橡胶粉的应用途径——光化学引发接枝法 被引量:1
3
作者 I.Fuhrmann 高静茹 《橡胶参考资料》 2000年第9期21-25,共5页
前言用旧的轮胎已成为全球的废物难题。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来寻求轮胎橡胶粉(GTR)的新的应用领域。一个具有潜力的可利用大量废轮胎的方法是将轮胎粉碎成粉末,然后作为塑料填料加以再利用。但是。
关键词 废轮胎 橡胶粉 光化学引发接枝 改性 塑料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规整支化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何卫东 许建烟 刘群峰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37-244,共8页
结构规整支化聚合物可以通过主链引发法、大分子单体聚合法和主链 -支链偶联法来合成 。
关键词 支化聚合物 接枝聚合物 梳状聚合物 结构规整性 制备 主链引发 大分子单体聚合 主链-支链偶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聚合物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苏玲 张丽华 邵春霞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CAS 2013年第6期24-29,共6页
介绍了星形聚合物的结构与特性、理论研究的意义和工业应用的前景,主要从合成途径上综述了星形聚合物的3种合成方法(多官能团偶联剂法、微凝胶法、多官能团引发剂法)的特点及其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 星形聚合物 多官能团偶联剂 微凝胶 多官能团引发
原文传递
SI-ATRP法制备纳米纤维素增强热塑性弹性体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卢传巍 郭腾飞 +2 位作者 王春鹏 储富祥 王基夫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9-65,共7页
以脱脂棉为原料制备纳米纤维素(CNCs),并通过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SI-ATRP),在牺牲引发剂2-溴代异丁酸乙酯(EBiBr)存在的条件下,将甲基丙烯酸月桂酯(LMA)和甲基丙烯酸四氢糠基酯(THFMA)接枝到CNCs的表面,制备了CNCs增强的复合... 以脱脂棉为原料制备纳米纤维素(CNCs),并通过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SI-ATRP),在牺牲引发剂2-溴代异丁酸乙酯(EBiBr)存在的条件下,将甲基丙烯酸月桂酯(LMA)和甲基丙烯酸四氢糠基酯(THFMA)接枝到CNCs的表面,制备了CNCs增强的复合热塑性弹性体材料(CTPEs),并通过FT-IR、1H NMR和GPC证明成功制备了CTPEs。采用DSC和拉伸试验机对CTPEs的热力学性能和机械性能进行分析,DSC测试表明:随着THFMA含量的增加,CTPEs的玻璃化温度(Tg)由-0.04℃逐渐增加到22.58℃,CTPEs的拉伸强度由0.14 MPa增加到6.17 MPa。此外,通过比较具有相同THFMA/LMA单体投料比的CTPE-3与线性共聚物P(LMA-coTHFMA)的机械性能发现:CTPEs的拉伸强度较P(LMA-co-THFMA)提高了3倍,表明接枝后的CNCs可以实现CTPEs力学性能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纳米纤维素 热塑性弹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相悬浮法 氯化聚氯乙烯问世
7
《化工经济技术信息》 2002年第11期8-8,共1页
关键词 问世 青岛海晶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SG-7 聚氯乙烯树脂 液氯 引发水相悬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相悬浮法氯化聚氯乙烯开发成功
8
《中国石油和化工》 2002年第9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水相悬浮 氯化聚氯乙烯 开发成功 青岛海昌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引发水相悬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刷保护的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李爱香 李秋红 +1 位作者 吕滋建 谭洪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5-190,共6页
近年来,贵金属纳米粒子由于在诸多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受到关注。聚合物刷稳定的金属纳米粒子稳定性好、溶解性好、与聚合物相容性和可加工性好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聚合物刷保护的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引发法、偶联法和配体... 近年来,贵金属纳米粒子由于在诸多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受到关注。聚合物刷稳定的金属纳米粒子稳定性好、溶解性好、与聚合物相容性和可加工性好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聚合物刷保护的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引发法、偶联法和配体交换法,并对高热稳定性交联壳和聚合物刷稳定的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进行了阐述,提出了聚合物刷保护的贵金属纳米粒子的研究面临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金属纳米粒子 聚合物刷 引发法 偶联 配体交换 高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自组装技术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娟娟 晁小练 杨祖培 《塑料科技》 CAS 2004年第4期42-47,共6页
 综述了分子自组装技术目前的研究进展,并对接枝、旋涂、化学吸附、分子沉积、慢蒸发溶剂等成膜方法作以介绍,简介了分子自组装技术在液晶、非线性光学材料、聚合物表面改性等材料领域的应用,并对其今后的发展作出预测。
关键词 分子自组装技术 化学吸附 分子沉积 接枝成膜 蒸发溶剂 旋涂 可控聚合物薄膜制备 表面活性引发原位聚合 引发聚合 电化学催化聚合 成膜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伊利石表面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及其对环丙沙星识别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毛艳丽 牛云峰 +3 位作者 吴俊峰 康海彦 李东 王巷文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5-922,共8页
利用溶剂热法制备磁性伊利石(MILT),以乙烯基功能化的磁性伊利石(MILT-MPS)为基质材料,通过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在甲醇/水的混合溶液中制备表面分子印迹材料(MMIPs)。通过FT-IR、TEM、TGA、XRD和VSM等方法对其物理化学性质进... 利用溶剂热法制备磁性伊利石(MILT),以乙烯基功能化的磁性伊利石(MILT-MPS)为基质材料,通过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在甲醇/水的混合溶液中制备表面分子印迹材料(MMIPs)。通过FT-IR、TEM、TGA、XRD和VSM等方法对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其比表面积为109.58 m^2/g,且具有热稳定性、超顺磁性(Ms=3.866 emu/g)。吸附实验研究表明,Langmuir等温模型能较好地拟合MMIPs对CIP的吸附平衡数据,25℃时MMIPs的单分子层吸附容量为86.58 mg/g。选择性识别实验表明,MMIPs对CIP具有较好地选择性识别性。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将所制备的MMIPs应用于环境样品中CIP的分离富集和分析测定,方法回收率为93.4%~98.3%,检出限达0.01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磁性分子印迹材料 环丙沙星 特异性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有机硅共聚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宁晶 黄礼侃 郑安呐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4-50,74,共8页
介绍聚苯乙烯 有机硅嵌段和接枝共聚物不同的合成方法 ,包括阴离子聚合、大分子单体、活性自由基聚合、原子自由基聚合等 。
关键词 聚有机硅氧烷 聚苯乙烯-有机硅共聚物 合成 嵌段共聚 阴离子聚合 大分子引发 原子转移聚合 活性自由基聚合 催化聚合 相容性 热稳定性 热塑性弹性体 改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容量亚胺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的制备及吸附性能 被引量:12
13
作者 董佳斌 吴建波 +4 位作者 杨静 宋玮 戴小军 冶正得 龚波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14-719,共6页
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单体,氯甲基化的交联聚苯乙烯树脂(CMCPS)为大分子引发剂,CuBr/2,2'-联吡啶(Bpy)为催化剂,采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技术,使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聚合在CMCPS树脂表面,制得了环氧化聚... 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单体,氯甲基化的交联聚苯乙烯树脂(CMCPS)为大分子引发剂,CuBr/2,2'-联吡啶(Bpy)为催化剂,采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技术,使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聚合在CMCPS树脂表面,制得了环氧化聚合物.将该聚合物与亚胺基二乙酸(IDA)反应,制备了高容量亚胺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IDA-PGMA-CMCPS),用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螯合树脂对Cu2+的吸附性能及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该螯合树脂表面IDA接枝密度达8.15 mg/m2.研究结果表明,树脂对Cu2+的吸附量随离子浓度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pH值为2.2时,对Cu2+离子的吸附效果最佳.树脂的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1339.66 mg/g,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均呈现良好的拟合度.通过热力学平衡方程计算ΔG<0,ΔH=270.60 kJ/mol,ΔS>0,表明该吸附过程是自发、吸热、熵增加的过程.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能较好拟合动力学实验结果,该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胺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 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吸附性能 动力学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树脂的制备及其对2,4-二氯苯氧乙酸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马梅花 王晓中 +5 位作者 龚艳茹 牛玉玲 王玥 王惠军 罗瑞明 龚波林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9-386,共8页
以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树脂(CMCPS)为载体和大分子引发剂,溴化亚铜/2,2'-联吡啶为催化剂体系,采用了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SI-ATRP),将丙烯酰胺接枝到CMCPS树脂表面,制得了新型聚丙烯酰胺树脂(PAM-CMCPS),并且用元素分... 以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树脂(CMCPS)为载体和大分子引发剂,溴化亚铜/2,2'-联吡啶为催化剂体系,采用了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SI-ATRP),将丙烯酰胺接枝到CMCPS树脂表面,制得了新型聚丙烯酰胺树脂(PAM-CMCPS),并且用元素分析、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此树脂对2,4-二氯苯氧乙酸的吸附性能、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此树脂对2,4-二氯苯氧乙酸的吸附量随溶液初始浓度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初始浓度为8 mmol/L时吸附效果最佳,树脂的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111.0 mg/g,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都呈现良好的拟合度。热力学平衡方程计算得ΔG<0,ΔH=268.2 k J/mol,ΔS>0,表明此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吸热、熵增加的过程。动力学研究表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能较好拟合动力学实验结果,该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此PAM-CMCPS树脂应用于柑橘样品中2,4-二氯苯氧乙酸的吸附,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甲基化聚苯乙烯树脂 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吸附性能 2 4-二氯苯氧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生产工艺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崔小明 《化工文摘》 2002年第7期30-30,共1页
聚丙烯酰胺(PAM)是一种线型的水溶性聚合物,是水溶性高分子中应用最广泛的品种之一,在石油开采、水处理、纺织印染、造纸、选矿、洗煤、医药、制糖、养殖、建材、农业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有'百业助剂'、'万能产品'之... 聚丙烯酰胺(PAM)是一种线型的水溶性聚合物,是水溶性高分子中应用最广泛的品种之一,在石油开采、水处理、纺织印染、造纸、选矿、洗煤、医药、制糖、养殖、建材、农业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有'百业助剂'、'万能产品'之称。聚丙烯酰胺主要以两种形式的商品出售,一种是粉末状,另一种是胶体。胶体不易运输,使用也不方便,粉末状聚丙烯酰胺较受用户欢迎。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工艺 应用 水溶性聚合物 水溶液聚合 反相乳液聚合 辐射引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容量咪唑型螯合树脂的制备及其对Cd(Ⅱ)和Zn(Ⅱ)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祁玉霞 董佳斌 +3 位作者 马梅花 牛玉玲 丁韶兰 龚波林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34-1141,共8页
以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树脂(CMCPS)为载体和大分子引发剂,1-乙烯基咪唑(VIM)为单体,溴化亚铜/2,2'-联吡啶为催化剂体系,采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SI-ATRP),将1-乙烯基咪唑接枝到CMCPS树脂表面,制得新型咪唑型螯合树脂(V... 以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树脂(CMCPS)为载体和大分子引发剂,1-乙烯基咪唑(VIM)为单体,溴化亚铜/2,2'-联吡啶为催化剂体系,采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SI-ATRP),将1-乙烯基咪唑接枝到CMCPS树脂表面,制得新型咪唑型螯合树脂(VIM-CMCPS),并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元素分析和扫描电镜对其进行表征。考察了该螯合树脂对Cd2+和Zn2+的吸附性能、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该螯合树脂表面VIM接枝密度达1.008 mg/m2。结果表明,该树脂对Cd2+和Zn2+的吸附量随溶液初始浓度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p H值分别为3.6和2.4时,对Cd2+和Zn2+的吸附效果最佳,树脂的静态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653.1 mg/g和793.3 mg/g,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均呈现良好的拟合度。热力学平衡方程计算得ΔG<0,ΔH=24.47 k J/mol,ΔS>0,表明该吸附过程是自发、吸热、熵增加的过程。动力学研究表明,该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型螯合树脂 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吸附性能 Cd2+ Zn2+ 动力学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草净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昱安 顾丽莉 +5 位作者 师君丽 朱潇 李子怡 佟振浩 杜康 孔光辉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83-492,共10页
为了解决大型检测仪器在检测过程中的局限性,利用分子印迹技术,以西草净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采用原位引发聚合法,在玻碳电极表面进行热聚合成膜,制备出西草净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并将其用于样品中西草净含量的检测。采... 为了解决大型检测仪器在检测过程中的局限性,利用分子印迹技术,以西草净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采用原位引发聚合法,在玻碳电极表面进行热聚合成膜,制备出西草净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并将其用于样品中西草净含量的检测。采用循环伏安法(CV)对印迹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并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对测试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滴涂量为10μL、60℃下热聚合制备出的西草净电化学传感器(SMT-MIP/GCE)具有良好的选择性、重复性和稳定性,其线性范围为0.5~1μmol/L(1)和2~30μmol/L(2),对应的线性关系分别为I1=−3.33c+39.03,I2=−0.75c+35.52,相关系数分别为r1=0.985,r2=0.997,检出限(LOD)分别为LOD1=0.13μmol/L和LOD2=0.89μmol/L。将所建立的西草净分子印迹电化学检测方法用于烟叶添加样品提取液中西草净的检测,该印迹电极能够在8 min内完成对烟叶添加样品提取液中西草净的吸附,回收率为76%~88%,相对标准偏差为2.7%~7.6%,该方法能够初步满足烟草中西草净快速检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草净 分子印迹聚合物 电化学传感器 原位引发聚合 循环伏安(CV)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枝共聚物絮凝剂的制备以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欢 周恭明 阳艳丽 《北方环境》 CAS 2004年第1期45-48,共4页
接枝共聚物絮凝剂具有许多优点 ,近年来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和开发应用。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对接枝共聚物絮凝剂制备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情况 ,并作了简要的评述和展望。
关键词 接枝共聚物 絮凝剂 水处理 聚合物 高分子引发 木质素 F69l 植物胶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i_(1/3)Co_(1/3)Mn_(1/3)O_2正极材料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成雪莲 王瑾 +1 位作者 王子港 杨晖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51-854,共4页
通过固相自引发基团置换反应——流变相法制备出层状LiNi1/3Co1/3Mn1/3O2正极材料,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对材料的结构特性、微观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850℃煅烧20h的样品具有最佳的二维层状结构和阳离子有序度,产物颗粒呈... 通过固相自引发基团置换反应——流变相法制备出层状LiNi1/3Co1/3Mn1/3O2正极材料,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对材料的结构特性、微观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850℃煅烧20h的样品具有最佳的二维层状结构和阳离子有序度,产物颗粒呈球形,分布均匀,平均粒径约250nm。在2.8~4.3V区间,以80mA/g充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69mAh/g,3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82.6%。将充电截止电压提高至4.4V,材料的前几次放电容量明显提高,以32mA/g充放电,10次循环后的放电比容量为174mAh/g,其后容量衰减加快,循环稳定性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1/3CO1/3MN1/3O2 固相自引发基团反应———流变相 容量保持率 截止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ATRP技术制备聚丙烯酰胺树脂及研究其对2,4-二氯苯氧乙酸的吸附性能
20
作者 田莉莉 郭燕 赵艳敏 《皮革与化工》 CAS 2014年第6期24-30,共7页
本试验以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树脂(CMCPS)为载体和大分子引发剂,溴化亚铜/2,2'-联吡啶为催化剂体系,采用了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SI-ATRP),使丙烯酰胺接枝到CMCPS树脂表面,制得了新型的聚丙烯酰胺树脂(PAM-CMCPS),并且... 本试验以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树脂(CMCPS)为载体和大分子引发剂,溴化亚铜/2,2'-联吡啶为催化剂体系,采用了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SI-ATRP),使丙烯酰胺接枝到CMCPS树脂表面,制得了新型的聚丙烯酰胺树脂(PAM-CMCPS),并且用元素分析和扫描电镜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该树脂对2,4-二氯苯氧乙酸的吸附性能、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该树脂对2,4-二氯苯氧乙酸的吸附量随溶液初始浓度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初始浓度为8 mmol/L时吸附效果最佳,树脂的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111.01 mg/g,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都能呈现良好的拟合度。热力学平衡方程计算得ΔG<0,ΔH=268.23 k J/mol,ΔS>0,表明该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吸热、熵增加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甲基化聚苯乙烯树脂 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吸附性能 2 4- 二氯苯氧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