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特异性单抗异聚体促进红细胞清除循环致病原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海滨 郭峰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96-98,共3页
论述了灵长类红细胞抗 - CR1单抗 (抗 - CR1m Ab)与抗致病原单抗 (抗细菌或病毒 m Ab) ,经过硫醚或生物素基化并经抗生蛋白链菌素 (SA)连接 ,形成双特异性单抗异聚体 (HP)。此 HP不但与灵长类红细胞上成簇分布的 CR1分子特异性结合 ,同... 论述了灵长类红细胞抗 - CR1单抗 (抗 - CR1m Ab)与抗致病原单抗 (抗细菌或病毒 m Ab) ,经过硫醚或生物素基化并经抗生蛋白链菌素 (SA)连接 ,形成双特异性单抗异聚体 (HP)。此 HP不但与灵长类红细胞上成簇分布的 CR1分子特异性结合 ,同时也与致病原单抗特异性地结合 ,从而使红细胞与致病原间接结合形成复合体 (E- HP- Ag)。此复合体一旦形成 ,绝大部分循环中的致病原 (>90 % )可被迅速清除 ,在肝脏中迅速销毁 ,同时伴有 ECR1的永久性损失 ,显示出红细胞强大的免疫调理功能。在国外已形成目前治疗血源感染性疾病 (特别是缺乏有效药物治疗的病毒性感染疾病 )最有前途的研究领域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补Ⅰ型(ECR1) 异聚体 致病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2/7异二聚体对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晓 刘云松 +3 位作者 吕珑薇 陈彤 吴刚 周永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7-44,共8页
目的:探讨新型成骨诱导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2/7异二聚体(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7heterodimer,BMP-2/7)在诱导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h ASCs)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 ASCs,以成骨诱... 目的:探讨新型成骨诱导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2/7异二聚体(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7heterodimer,BMP-2/7)在诱导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h ASCs)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 ASCs,以成骨诱导培养基(osteogenic medium,OM)中添加150μg/L BMP-2/7为实验组,以单纯OM为阳性对照组(OM组),以常规增殖培养基(proliferation medium,PM)为阴性对照组(PM组)。体外诱导的第1、4和7天检测细胞DNA含量,第7和14天进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及定量检测,第21和28天进行茜素红染色及定量检测,第1、4、7和14天分别进行成骨相关基因的检测。体内实验使用6只裸鼠,于其背部正中做皮肤切口,向两侧分离出4个皮下植入腔,分别植入:(1)单纯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支架(支架对照组);(2)β-TCP支架+h ASCs(体外PM培养1周)(增殖细胞对照组);(3)β-TCP支架+h ASCs(体外OM培养1周)(诱导细胞对照组);(4)β-TCP支架+h ASCs(体外OM+150μg/L BMP-2/7培养1周)(实验组)。植入后4周进行取材,标本制成组织学切片,进行HE和Masson三色染色分析。结果:体外诱导后第1天,实验组细胞DNA含量与PM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天时实验组细胞DNA含量较PM组升高(P<0.05),第7天时组间DNA含量没有明显差异(P>0.05)。诱导7天和14天后,实验组的ALP染色及定量检测均高于OM组和PM组(P<0.05);第21和28天矿化结节染色及钙沉积定量检测均高于OM和PM组(P<0.05)。诱导第1天时实验组的成骨相关基因(Runx2、ALP、COL-1A1)的表达量即高于PM组(P<0.05),诱导第4天时骨钙素(osteocalcin,OC)基因表达量即开始升高,第4、7和14天的基因表达量较OM和PM组显著升高(P<0.05)。HE染色分析可见实验组和诱导细胞对照组的h ASCs能分泌出嗜酸性较强的均质细胞外基质,出现了强嗜酸性的类骨组织;与诱导细胞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细胞外基质嗜酸性更强,类骨组织的面积更大,结构更加典型;其他两对照组均未见矿化基质和类骨组织生成。Masson三色染色分析可见实验组呈强阳性表现,细胞基质中充满绿染的胶原;诱导细胞对照组和增殖细胞对照组的细胞基质中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表现,但较之实验组,胶原的数量明显减少;单纯支架组未见胶原的表达。结论:BMP-2/7在h ASCs的成骨分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能够有效促进h ASCs的体外和体内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 间充质干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阳太极与AP-1异二聚体 被引量:2
3
作者 许建阳 王发强 +1 位作者 王莉 尹岭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9期7-9,共3页
关键词 中医 阴阳学说 太极图 A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早孕胎盘绒毛组织中整合素异二聚体a链免疫印迹检测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云 王妮 +1 位作者 陈幼珍 曹咏清 《生殖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48-50,共3页
整合素在女性生殖系统广泛表达,参与卵巢功能的调节、胚胎发育及着床的建立过程。整合素是细胞粘连分子中五个家族中之一,而CD11b[1]是整合素β2家族中CD11b/CD18异二聚体糖蛋白的α链(分子量:165~170... 整合素在女性生殖系统广泛表达,参与卵巢功能的调节、胚胎发育及着床的建立过程。整合素是细胞粘连分子中五个家族中之一,而CD11b[1]是整合素β2家族中CD11b/CD18异二聚体糖蛋白的α链(分子量:165~170×103),CD11b可作为凝血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早期 胎盘 整合素 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双聚体电泳及其在遗传学差异筛选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温博贵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9-40,共2页
介绍了一种灵敏、简便、快速测定双链PCR产物或DNA片断单个碱基差异的方法。该法借助常规PAGE电泳,能区分出有单个碱基错配而发生构型改变的异双聚体与碱基互补配对的同源双聚体双链DNA分子;并判断出序列中碱基错配的百分率。
关键词 遗传学差筛选 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相容性复合体DQ异二聚体与I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6
作者 桑艳梅 颜纯 +1 位作者 朱逞 倪桂臣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2-92,共1页
关键词 Ⅰ型糖尿病 组织相容性复合 D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Bax、Bax-Bcl-2异二聚体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燕捷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2002年第4期219-221,共3页
在我国,胃癌的死亡率居各类癌症死亡率之首,在世界范围内,其死亡率也在恶性肿瘤中居第2位。以往认为,肿瘤的发生是原癌基因的激活及抑癌基因的失活导致细胞增殖过度和分化异常所致,现证实,肿瘤的发生亦是细胞凋亡异常的结果。在胃癌中... 在我国,胃癌的死亡率居各类癌症死亡率之首,在世界范围内,其死亡率也在恶性肿瘤中居第2位。以往认为,肿瘤的发生是原癌基因的激活及抑癌基因的失活导致细胞增殖过度和分化异常所致,现证实,肿瘤的发生亦是细胞凋亡异常的结果。在胃癌中不仅有细胞的过度增殖,同时还存在细胞的凋亡异常,两者是胃癌发生的生物学基础。本文对凋亡调控基因Bcl-2、Bax及Bax-Bcl-2异二聚体蛋白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细胞凋亡 肿瘤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二聚体介导的mRNA核输出机制
8
作者 郭晓强 王江雁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6年第1期99-100,共2页
真核生物mRNA在细胞核内被转录,而到达细胞质内翻译成为蛋白质,因此跨越核孔的核输出过程是必须的。现在已确定异二聚体TAP/NXT(在酵母中为Mex67p/Mtr2p)在此过程中是最基本的元件,此外其他相关因子如Aly、UAP56等也参与了这个复杂的过... 真核生物mRNA在细胞核内被转录,而到达细胞质内翻译成为蛋白质,因此跨越核孔的核输出过程是必须的。现在已确定异二聚体TAP/NXT(在酵母中为Mex67p/Mtr2p)在此过程中是最基本的元件,此外其他相关因子如Aly、UAP56等也参与了这个复杂的过程,包括结合、输出、解离和载体输入。本文简要介绍了mRNA输出的基本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NA 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胰岛素结合蛋白-6和甲状腺素受体a1相互作用并干扰TR:RXR异二聚体的形成
9
作者 裘佳 王岚 +1 位作者 陈虹 黄秉仁 《中国药理通讯》 2009年第2期27-28,共2页
类胰岛素结合蛋白-6(IGFBP-6)在细胞生长过程中具有IGF依赖性和非依赖性效应。之前的研究已经证明IGFBP-6具有功能序列可以介导其进入细胞核。但是,IGFBP-6在细胞核中的非IGF依赖作用还不清楚。研究目的:探讨IGFBP-6对甲状腺素信号... 类胰岛素结合蛋白-6(IGFBP-6)在细胞生长过程中具有IGF依赖性和非依赖性效应。之前的研究已经证明IGFBP-6具有功能序列可以介导其进入细胞核。但是,IGFBP-6在细胞核中的非IGF依赖作用还不清楚。研究目的:探讨IGFBP-6对甲状腺素信号在靶基因转录调控中的影响机制,为IGFBP-6作为药物治疗甲状腺素引起的疾病提供实验依据。具体探讨IGFBP-6能否与甲状腺素受体a1(TRa1)和视黄醇类X受体a(RXRa)相互作用,并检测IGFBP-6能否阻止TR:RXR异二聚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素受 相互作用 结合蛋白 类胰岛素 RXR 干扰 基因转录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R和CD3ε在αβ和γδΤ细胞上表达的比较研究——TCR/CD3复合物内2个TCR异二聚体结合3条CD3ε链的证据
10
作者 GillesThibault PierreBardos 整丹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年第S1期165-169,共5页
关于TCR/CD3复合物的化学计量测定法的公认模式是每个复合物由1或2个TCR异二聚体与2个CD3ε相结合.它们主要建立在分解细胞膜复合物等生化研究的基础上.最近定量研究αβ和γδ淋巴细胞的CD3ε和TCR链的相关比例是在未变性条件下进行.... 关于TCR/CD3复合物的化学计量测定法的公认模式是每个复合物由1或2个TCR异二聚体与2个CD3ε相结合.它们主要建立在分解细胞膜复合物等生化研究的基础上.最近定量研究αβ和γδ淋巴细胞的CD3ε和TCR链的相关比例是在未变性条件下进行.定量流式细胞测定法(QFCM)研究表明αβ和γδPBL表达的CD3ε链分别为β-和δ-链的1.56和1.52倍.相应地,CD3ε分别与TCR-α,TCR-β,TCR-γ及TCR-δ的比值表现在三株多克隆细胞株和Jurkat细胞上均非常接近于l.50.这些结果清楚地表明αβ以及γδT细胞表达的CD3ε大约为每一种TCR链的1.50倍.这强烈地显示αβ和γδ的TCR/CD3复合物由2个TCR异二聚体与3个CD3ε链相结合(或这种结合比例的成倍增大).此外,本研究显示γδSPBL表达的TCR和CDε链1.90倍于αβPBL(-δ对一β).进一步发现,CD4^+αβPBL的TCR-β和CD3ε.表达较高,同时在CD8^+和CD8^-的γδPBL上均有TCR-δ和CD3ε表达.这些结果证明,CD8^+或CD8-γδPBL,CD4^+aβPBL和CDS8^+αβPBL表达的TCR/CD3复合物水平是依次减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R/CD3复合物 CD3ε γδΤ细胞 比较研究 T细胞 细胞株 标准曲线 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组织内阿米巴:Gal/GalNAC凝集素轻亚单位上GPI锚信号序列的缺失阻止其组装成凝集素异二聚体
11
作者 罗玉倩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2002年第2期88-89,共2页
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具有粘附依赖性的溶组织细胞作用。这种粘附作用由滋养体表面半乳糖和N-乙酰半乳糖胺(Gal/GalNAC)特异性的凝集素所介导。该凝集素由170 kDa的重亚单位(Hg1)和30-35 kDa的轻亚单位(Lg1)通过二硫键连接的异二聚体。
关键词 阿米巴病 溶组织内阿米巴 Gal/GalNAC凝集素 轻亚单位 GPI锚信号序列 凝集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神经节中多巴胺和腺苷受体二聚化及其药理学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万春 朱兴族 《生命科学》 CSCD 2004年第4期193-199,共7页
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G蛋白偶联受体不仅以单体形式,而且以同源或异源二聚体形式存在。腺苷A1受体和多巴胺D1受体以及腺苷A2a受体和多巴胺D2受体分别共存于基底神经节中纹状体向黑质和脚内核投射的神经元以及纹状体向苍白球投射的神经元... 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G蛋白偶联受体不仅以单体形式,而且以同源或异源二聚体形式存在。腺苷A1受体和多巴胺D1受体以及腺苷A2a受体和多巴胺D2受体分别共存于基底神经节中纹状体向黑质和脚内核投射的神经元以及纹状体向苍白球投射的神经元内。A1/D1、A2a/D2受体形成受体异聚复合体构成了受体-受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腺苷和多巴胺受体之间在细胞水平以及行为水平上拮抗性的相互作用为其在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舞蹈病和药物依赖等疾病的治疗上提供了新的靶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偶联受 复合 -受之间相互作用 移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有气体二聚体完备基准集的构建与势能曲线拟合
13
作者 王裕平 魏孝珍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85-792,共8页
基准集是训练和评价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的重要工具,稀有气体二聚体作为典型的弱色散体系,目前为止仍没有一个真正意义的完备基准集,而近年来Head Gordon研究组构建的RG10(Rare gas, 10代表共有10个体系)基准集仍沿用了Tang-Toennies经验... 基准集是训练和评价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的重要工具,稀有气体二聚体作为典型的弱色散体系,目前为止仍没有一个真正意义的完备基准集,而近年来Head Gordon研究组构建的RG10(Rare gas, 10代表共有10个体系)基准集仍沿用了Tang-Toennies经验势。本文首先以最近所发表的NgD×15(Noble gas dimer)基准集为基础,在CCSD(T)/aug-cc-pV5Z-{6s6p6d3f2g1h}-CP计算水平下继续对15种异核稀有气体二聚体的势能曲线进行了计算;并且增加了量子化学方法难以计算的近核区相互作用势的计算,同时扩充了NgD×15中的数据,从而构建了RG21基准集。以此为标准,利用非线性拟合算法对全部稀有气体二聚体势能曲线进行了Murrell—Sorbie势能函数拟合;同时以RG21为标准与RG10以及拟合结果进行了比较;经数据分析,本文的拟合计算精度非常高,进一步证明了Tang-Toennies经验势在近核区的不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10 NgD×15 核稀有气 RG21 Murrell—Sorbie势能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片受体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4
作者 彭丹晖 邓玲燕 黎阳 《医学综述》 2015年第24期4444-4447,共4页
作为一类经典镇痛药物,阿片类药物广受医学界关注。除了疼痛调制和成瘾,阿片受体还广泛参与各种生理以及病理活动。阿片受体是体内最错综复杂的神经递质系统。3种不同的阿片受体通过在大脑及其他器官的交叉分布调节着阿片类药物的功能... 作为一类经典镇痛药物,阿片类药物广受医学界关注。除了疼痛调制和成瘾,阿片受体还广泛参与各种生理以及病理活动。阿片受体是体内最错综复杂的神经递质系统。3种不同的阿片受体通过在大脑及其他器官的交叉分布调节着阿片类药物的功能作用。由于目前阿片受体在大脑内的功能尚未清楚,以至于阿片类药物更为广泛的临床应用受限。随着人类对阿片受体亚型及晶体结构的发现及了解,阿片类药物的使用范围将会更广泛,应用效果将会更精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受 阿片受亚型 结构 异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DA受体亚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涛 王忱 《医学综述》 2009年第6期819-821,共3页
NMDA受体是包含谷氨酸和甘氨酸结合位点的配体门控性离子通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传递和突触可塑性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已证实的3种NMDA受体亚基,在体内有着不同的分布和功能,通过基因的选择性剪切可产生多种亚单位,组成不同... NMDA受体是包含谷氨酸和甘氨酸结合位点的配体门控性离子通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传递和突触可塑性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已证实的3种NMDA受体亚基,在体内有着不同的分布和功能,通过基因的选择性剪切可产生多种亚单位,组成不同构成的异聚体。NMDA受体是具有多个不同结合位点的大分子复合物,其生理特性同异聚体通道的装配密切相关。神经元中NMDA受体不同亚单位的构成及分布将会影响通道的活性和信号转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D-天冬氨酸受 亚基 结合位点 异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PV1/TRPA1对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炎症及疼痛的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海 王一 +1 位作者 贺奕博 俞卫锋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34-941,共8页
目的探讨瞬时受体电位锚定蛋白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ankyrin 1,TRPA1)和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 subfamilyⅤmember 1,TRPV1)异聚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小鼠子宫内膜组... 目的探讨瞬时受体电位锚定蛋白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ankyrin 1,TRPA1)和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 subfamilyⅤmember 1,TRPV1)异聚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小鼠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内异症缩宫素介导的疼痛的相关性,同时研究TRPA1和TRPV1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内异症模型,予以TRPA1激动剂肉桂醛和TRPA1拮抗剂HC-030031给药干预。疼痛行为学实验检测内异症小鼠扭体次数;ELISA检测血液及腹腔灌洗液炎症因子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TRPV1/TRPA1基因和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TRPV1/TRPA1共定位。结果在内异症模型小鼠中,TRPV1/TRPA1基因和蛋白表达上调,TRPA1激动剂肉桂醛上调TRPV1表达,TRPA1抑制剂HC030031抑制TRPA1的表达。肉桂醛对缓解小鼠内异症疼痛的作用较小,HC030031对疼痛的缓解作用显著。内异症小鼠血清及腹腔灌洗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 E2,PGE2)的含量显著升高,肉桂醛进一步促进这种作用,而HC030031显著抑制内异症小鼠血清及腹腔灌洗液炎症因子的含量。结论TRPV1、TRPA1为内异症中感知炎症并进行传导的通道;TRPV1/TRPA1异聚体可能有利于响应炎症微环境,进行信号传导,增强疼痛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位症 TRPV1/TRPA1异聚体 疼痛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T人细胞抗原受体可变区抗体研究皮肤T细胞淋巴瘤
17
作者 刘永生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1992年第S1期253-253,共1页
T细胞抗原受体为2个二硫键连接、90kb糖蛋白的Ti异二聚体,主要由α链及β链构成,每条链由可变区(V)、连接区’(J)及恒定区(C)组成,β链尚有多样性区顺序(D),其基因重排表现的多样性的别于B细胞。抗V区抗体免疫组化能提示是否为T细胞及... T细胞抗原受体为2个二硫键连接、90kb糖蛋白的Ti异二聚体,主要由α链及β链构成,每条链由可变区(V)、连接区’(J)及恒定区(C)组成,β链尚有多样性区顺序(D),其基因重排表现的多样性的别于B细胞。抗V区抗体免疫组化能提示是否为T细胞及其克隆性质。作者用7种针对V区(βV5a,βV5b,βV5c,βV6,βV8,βV12及αV2a)的抗体作ABC免疫组化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受 可变区 淋巴瘤 恒定区 基因重排 α链 免疫组化法 Β链 连接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8;21)染色体易位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研究进展
18
作者 吴建国 周永列 《浙江检验医学》 2009年第3期45-48,共4页
关键词 染色易位 白血病细胞 融合蛋白 转录抑制 结构域 野生型 核共抑制复合物 奥氏小 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龈卟啉菌PCR产物硷基差异的测定
19
作者 温博贵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1-3,共3页
牙周病原菌之一-虎龈卟啉菌的rRNA操纵子16s与23srRNA基因之间的可转录间隙区经PCR扩增;扩增产物的DNA序列差异采用双聚体泳 动度测定。
关键词 牙龈卟啉菌 泳法动 硷基差 牙周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田晶 李培芳 +3 位作者 李桐 史晓曼 崔慧先 刘晓云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2期129-132,共4页
一、分子基因学CADASIL致病突变Notch3的33个外显子编码一个含2321个氨基酸的单次跨膜异二聚体受体蛋白Notch3[2-4],其由一个细胞外位点(Notch3ECD)与细胞内位点通过非共价键结合在一起[5]。
关键词 常染色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 皮质下梗死 白质脑病 CADASIL NOTCH3 分子基因学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