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常应力激活Hippo信号致软骨终板重塑诱导椎间盘退变
1
作者 李翰文 陈康武 +1 位作者 杨惠林 陈昊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88-388,共1页
目的腰椎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异常应力引起的软骨终板骨化的调控机制,并针对该机制为防治腰椎退变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首先构建了小鼠脊柱不稳模型,用Micro-CT、组织学染色等对模型进行评估。体... 目的腰椎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异常应力引起的软骨终板骨化的调控机制,并针对该机制为防治腰椎退变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首先构建了小鼠脊柱不稳模型,用Micro-CT、组织学染色等对模型进行评估。体外使用循环力学拉伸仪模拟终板软骨细胞的异常应力状态,并通过高通量测序,发现Hippo信号和破骨相关信号的明显改变。构建终板软骨中YAP1敲除的小鼠(Col2a1-Cre ER::Yap1fl/fl),行腰椎不稳模型,用Micro-CT和组织学染色分析。体外用YAP1激动剂进行挽救实验。最后,使用携带YAP1质粒的AAV5进行体内治疗的转化实验。结果脊柱不稳造模后,Micro-CT、SOFG和免疫荧光染色发现小鼠终板与人类椎间盘退变相似,出现孔洞和硬化骨,从合成代谢向分解代谢转变。高通量测序显示Hippo信号和破骨相关信号的明显改变,软骨终板中敲除Yap1的脊柱不稳小鼠发生了非常严重的终板退变。而腹腔注射YAP1激动剂或AAV5-YAP1终板注射治疗均能很好地保护终板,体外实验结果与此一致。结论在本研究中,证实了异常应力会抑制YAP1的表达,而YAP1可以在生理情况下维持终板的稳态,并且证实这可能与CCL3调节的破骨细胞活化有关。综上所述,这些发现表明,腰椎不稳引起的软骨终板中Hippo信号的激活是治疗腰椎退变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终板 组织学染色 腰椎不稳 异常应力 腰椎疾病 生理情况 硬化骨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时间异常应力负荷下兔颈椎间盘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43
2
作者 陈立 詹红生 +1 位作者 应航 井夫杰 《中国骨伤》 CAS 2003年第6期374-375,共2页
关键词 长时间异常应力负荷 组织学 病理学 颈椎间盘退变 动物模型 颈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常应力环境下兔颈椎软骨终板蛋白聚糖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陈立 詹红生 +1 位作者 应航 井夫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 :观察长时间异常应力环境下兔颈椎软骨终板蛋白聚糖 (PG )含量及组分的变化 ,探讨颈椎间盘退变的发生机制。方法 :将 2 8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实验组家兔颈椎处于屈曲 45°(5h/次·d)异常应力环境下 ,分别于处... 目的 :观察长时间异常应力环境下兔颈椎软骨终板蛋白聚糖 (PG )含量及组分的变化 ,探讨颈椎间盘退变的发生机制。方法 :将 2 8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实验组家兔颈椎处于屈曲 45°(5h/次·d)异常应力环境下 ,分别于处理前及处理后 1、2、3个月处死动物 ,取C4~ 5和C5~ 6颈椎间盘软骨终板 ,作阿利新蓝染色和生化方法测定PG含量与组分比例 ,比较各组间可能存在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终板阿利新蓝染色和PG各组分的含量未发生显著变化 ,实验组阿利新蓝染色变浅 ,PG总量、硫酸软骨素 (CS)和硫酸角质素 (KS)比值、透明质酸 (HA)含量明显下降 (P <0 .0 5 ) ,并随着异常应力的作用时间延长而变化更为显著 (P <0 .0 1)。结论 :异常应力环境下颈椎软骨终板PG含量明显下降 ,并主要以CS下降为主 ,PG和CS的含量下降是终板退变和生物力学性能改变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退变 异常应力 软骨终板 蛋白聚糖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常应力条件下关节软骨的变化 被引量:11
4
作者 许可 马信龙 +2 位作者 张园 王志钢 张义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6期8559-8562,共4页
背景:关节软骨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与其受到的正常应力刺激密切相关,研究应力在关节软骨退行性变中的作用对临床治疗软骨退行性改变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观察兔膝关节软骨在异常应力条件下的变化,探讨应力对于关节软骨正常生长代谢以及修... 背景:关节软骨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与其受到的正常应力刺激密切相关,研究应力在关节软骨退行性变中的作用对临床治疗软骨退行性改变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观察兔膝关节软骨在异常应力条件下的变化,探讨应力对于关节软骨正常生长代谢以及修复过程的影响。方法:将4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制动2,4,6周组。采用兔伸膝制动动物模型,对制动2,4,6周及正常兔的膝关节全层软骨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及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制动前后软骨组织学、病理积分及Ⅱ型胶原分泌的变化情况。结果与结论:随着制动时间的延长,关节软骨的退变程度逐渐加深,病理积分结果显示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随着制动时间的延长,软骨细胞分泌的Ⅱ型胶原先增多,后减少。说明异常应力可影响兔关节软骨细胞正常生理活动及其分泌Ⅱ型胶原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应力 关节软骨 Ⅱ型胶原 免疫组织化学 制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常应力干预对兔颈软骨终板超微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井夫杰 张静 詹红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2-14,共3页
目的:观察异常应力干预对兔颈软骨终板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屈颈固定的方法,建立实验性兔颈椎间盘退变模型,20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于3个月后处死动物,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异常应力对兔颈软骨终板超微结构... 目的:观察异常应力干预对兔颈软骨终板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屈颈固定的方法,建立实验性兔颈椎间盘退变模型,20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于3个月后处死动物,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异常应力对兔颈软骨终板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正常对照组中软骨终板显示大量呈椭圆形的正常软骨细胞结构,空泡变性细胞少见,胶原纤维排列紧密整齐;模型组中软骨终板显示空泡变性软骨细胞数目增多,出现大量固缩软骨细胞,甚至溶解消失,胶原纤维排列极不规整,甚为松散,出现大量胶原溶解。结论:通过影响软骨终板营养途径,可能是异常应力干预引起或加剧椎间盘退变的主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应力 干预 软骨终板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复康冲剂对异常应力环境兔颈椎软骨终板蛋白聚糖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陈立 詹红生 +1 位作者 应航 井夫杰 《福建中医药》 2003年第3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颈复康冲剂 异常应力环境 颈椎 软骨终板 蛋白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复康冲剂对异常应力环境兔颈椎间盘蛋白聚糖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陈立 詹红生 +1 位作者 应航 井夫杰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4-6,共3页
[目的 ]观察颈复康冲剂对异常应力环境下兔颈椎间盘蛋白聚糖 (PG)含量及组分变化的影响 ,探讨其防治颈椎病的可能机制。 [方法 ]将 32只家兔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预防组与治疗组 ,后三组家兔颈椎处于屈曲 4 5°位的异常应力环境下 ... [目的 ]观察颈复康冲剂对异常应力环境下兔颈椎间盘蛋白聚糖 (PG)含量及组分变化的影响 ,探讨其防治颈椎病的可能机制。 [方法 ]将 32只家兔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预防组与治疗组 ,后三组家兔颈椎处于屈曲 4 5°位的异常应力环境下 5小时 /次·天 ,预防组于造模开始及治疗组于造模 2个月后给予颈复康冲剂灌胃治疗 ,取 C5 - 6颈椎间盘生化测定PG及各组分的含量 ,比较各组间可能存在的差异。 [结果 ]对照组 PG总量和各组分含量均无显著变化 ;模型组、预防组和治疗组颈椎间盘 PG总量及各组分含量均呈明显下降趋势 (P<0 .0 5 ) ,实验 2个月时预防组 PG总量明显高于模型组 (P<0 .0 5 ) ,但各组分含量无显著差异 ,实验 3个月时模型组、预防组和治疗组 PG总量与各组分含量均无明显差别 (P>0 .0 5 )。 [结论 ]颈复康能够一定程度减少异常应力颈椎间盘 PG总量的丢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复康冲剂 异常应力环境 兔颈椎间盘 蛋白聚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oA/ROCK信号通路在异常应力下关节软骨中的表达
8
作者 张海翔 王宸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期235-240,共6页
背景:RhoA/ROCK信号通路在活体内关节软骨退变或者骨性关节炎的病理过程中是否发挥着作用,为此设计了该实验。目的:探索RhoA/ROCK信号通路在软骨退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家兔右膝关节伸直位制动模型,对制动2,4,6周及对照组家兔的右... 背景:RhoA/ROCK信号通路在活体内关节软骨退变或者骨性关节炎的病理过程中是否发挥着作用,为此设计了该实验。目的:探索RhoA/ROCK信号通路在软骨退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家兔右膝关节伸直位制动模型,对制动2,4,6周及对照组家兔的右膝关节胫骨平台负重面全层软骨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番红O染色及RhoA、ROCK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制动前后软骨组织学、病理积分及RhoA、ROCK表达变化情况。结果与结论:随着制动时间的延长,关节软骨退变程度逐渐加重,Mankin评分逐渐增加,且各组评分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提示RhoA、ROCK表达变化主要集中在切线层及中间层软骨,且二者在关节软骨退变过程中表达变化趋势一致,均为先增多后减少。结果表明,在关节软骨退变过程中,RhoA/ROCK信号通路表达先递增后逐渐降低,RhoA/ROCK信号通路在异常应力所致的关节软骨退变过程中发挥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软骨组织构建 异常应力 关节软骨 RHOA ROCK 免疫组织化学 制动 组织构建图片文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汶川地震前震源区的异常应力状态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凯英 Yu. Rebetsky +2 位作者 刁桂苓 马胜利 马瑾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16,共6页
我们收集了紫坪铺水库区域台网记录到的2004年8月16日至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前发生在震中区及附近区域的486个小震震源机制资料,运用碎裂分析法对这些震源机制数据进行分析,获得了汶川地震前3年多时间内震源区应力水平随时间的演化过... 我们收集了紫坪铺水库区域台网记录到的2004年8月16日至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前发生在震中区及附近区域的486个小震震源机制资料,运用碎裂分析法对这些震源机制数据进行分析,获得了汶川地震前3年多时间内震源区应力水平随时间的演化过程。结果显示,强震发生前震源及附近区域约在2007年6月发生了应力突变,出现了2个应力异常高值区,其形成过程同时伴随着龙门山中央断裂的应力水平降低,最终强震发生在高应力区和低应力区之间的应力梯度带上。汶川地震前应力状态的演化过程,类似于实验研究中出现的非均匀断层失稳前的地震成核现象,符合地震成核的宏观表现。巴颜喀拉块体的南边界-鲜水河断裂的短基线测量也显示出,在同一时间段鲜水河断裂南段由左旋滑动转为异常的右旋错动,反映了汶川强震前整个巴颜喀拉块体有向东加速运动的异常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 碎裂分析方法 汶川强震 震前应力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常应力对MIF、COX2和PGE2在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中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
10
作者 许颖捷 童乔莹 +4 位作者 尚婷荷 于鹏 邵博 贾梦莹 龚忠诚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94-1304,共11页
目的探讨异常应力对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环氧合酶2(COX2)和前列腺素E2(PGE2)在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MJOA)中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2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颞下颌关节专病门诊并伴有错的30例... 目的探讨异常应力对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环氧合酶2(COX2)和前列腺素E2(PGE2)在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MJOA)中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2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颞下颌关节专病门诊并伴有错的30例TMJOA患者(TMJOA组,根据分期分为TMJOAⅠ期、Ⅱ期、Ⅲ期,n=10)及30例颞下颌关节结构内紊乱病(TMJID)患者(TMJID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评价各组患者咬合状态时的疼痛评分,采用ELISA检测各组滑液中MIF、COX2和PGE2的表达水平。将单侧前牙反(UAC)TMJOA模型大鼠分别处理4、8、12周(分别为UAC-4周组、UAC-8周组和UAC-12周组,n=6),同时设置相应的对照组(Ctrl-4周组、Ctrl-8周组和Ctrl-12周组,n=6,未做处理,饲养条件与UAC组一致)。采用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关节滑液中MIF、COX2和PGE2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颞下颌关节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18、MIF、COX2和PTGER2的表达水平。建立滑膜成纤维样细胞(FLSs)的流体流动剪切应力(FFSS)模型并分为对照组(0dyn/cm^(2)FFSS)与1、3、5、10dyn/cm^(2)FFSS组,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上述指标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视觉模拟评分评价显示,TMJOAⅠ、Ⅱ期患者疼痛评分明显高于TMJID患者(P<0.001);ELISA检测结果显示,TMJOA组关节滑液MIF、COX2和PGE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TMJID组(P<0.05),且在TMJOAⅡ期组表达水平最高。大鼠TMJOA模型中,与相应的对照组比较,UAC-4、8、12周组的血清和关节滑液中MIF、COX2和PGE2表达水平增高,且在UAC-8周时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UAC组颞下颌关节组织中IL-1β、IL-18、MIF、COX2和PTGER2蛋白的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P<0.05)。FFSS干预FLSs的细胞模型中,随着FFSS的增大,细胞发生形变、胞膜不完整,且细胞数量减少;与对照组比较,1、3、5、10dyn/cm^(2)干预组FLSs的IL-1β、IL-18、MIF、COX2和PGE2(PTGER2)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MIF、COX2、PGE2在伴有错畸形的TMJOA患者颞下颌关节滑液及UAC大鼠血清及关节滑液中高表达,异常流体流动剪切应力可促进FLSs分泌MIF、COX2、PGE2,参与关节微环境炎症,从而加速疾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异常应力 滑膜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硬度硼化钨的结构和异常应力响应
11
作者 秦臻 李全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第9期293-293,295,共2页
自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在高温高压下成功实验合成以来,国内外的科学家在寻找新型超硬材料的研究领域展开了大量的探索。由B、C、N和O等轻元素型超硬材料实验合成条件苛刻,而过渡族轻元素型超硬材料的实验和理论探索成为近年来材料、物理... 自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在高温高压下成功实验合成以来,国内外的科学家在寻找新型超硬材料的研究领域展开了大量的探索。由B、C、N和O等轻元素型超硬材料实验合成条件苛刻,而过渡族轻元素型超硬材料的实验和理论探索成为近年来材料、物理和化学等多学科共同关注的热点研究问题。其中,钨硼化合物材料是寻找此类新型超硬材料的重要目标材料之一。与钨原子相比,硼原子的散射截面很小,实验X射线衍射(XRD)图像难以测定钨硼化合物结构和化学组分,这使人们对这些化合物的深入了解受到阻碍,而理论计算研究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理论计算研究确定了钨硼体系的热力学稳定结构和大量的亚稳态相,澄清了此前实验合成WxBy结构和组分争议,并预测了一些比之前研究报道更稳定的结构。理想强度计算显示,高硬度硼化钨化合物存在异常应力响应,突破了此前的传统观点,更新了过渡族—轻元素型的高硬度材料的设计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硬材料 晶体结构 异常应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钻头时应考虑异常应力
12
作者 陈武 《油气工业技术情报》 1992年第6期20-26,共7页
关键词 钻头 异常应力 应力
全文增补中
四川汶川8级地震地应力异常--来自压磁频率应力测量系统的记录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培耀 张道仪 +3 位作者 朱万宁 范良龙 陈若萍 延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788-1799,共12页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特大地震,我们利用压磁频率测量系统在1000多公里以外记录了这一震惊世界的自然灾害。汶川地震发震前94天,地应力出现大幅度快速变化的短期地震前兆,三个受力元件分别受压633.5Pa、1512Pa、4561.4Pa。临震...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特大地震,我们利用压磁频率测量系统在1000多公里以外记录了这一震惊世界的自然灾害。汶川地震发震前94天,地应力出现大幅度快速变化的短期地震前兆,三个受力元件分别受压633.5Pa、1512Pa、4561.4Pa。临震前几小时指向震中方向的元件出现4次脉冲式突跳的临震异常,然后大地震发生了。距离震中1000多公里的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台站(简称:中辐院台)完整地记录了大地震前表层剧烈形变的力量加强过程,这验证了李四光先生1973年提出的"在较大范围内、不同的活动断裂上,不同的地点可以获得相同的应力状态"的论点。本测量系统具有灵敏度高、动态性能好的优点,它抗干扰能力强,克服了采用电压、阻抗、电感信号传输的测量系统长期测值不稳定的干扰因素。该压磁频率应力测量系统不仅可安装在山地岩石中,也可应用于广大平原地区。可测量到快速变化的地震面波,能获取短临地震前兆信息,传感器安装在土层或岩层中,都能起到预报地震的效果,因而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级地震 应力异常 临震预报 压磁频率地应力测量系统 汶川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SO对黑潮海区风应力异常影响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5
14
作者 穆松宁 江志红 +2 位作者 闵锦忠 吴胜安 周广庆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58-266,共9页
利用近50a黑潮海区风应力场与Nino3区海温指数序列进行相关分析后发现,ENSO对黑潮海区经向风应力影响的"关键时段"为秋、冬季至次年初夏时期,对纬向风应力影响的"关键时段"为冬季至次年春季。黑潮海区风应力距平场... 利用近50a黑潮海区风应力场与Nino3区海温指数序列进行相关分析后发现,ENSO对黑潮海区经向风应力影响的"关键时段"为秋、冬季至次年初夏时期,对纬向风应力影响的"关键时段"为冬季至次年春季。黑潮海区风应力距平场与赤道中东太平洋SSTA场的扩展SVD分析及相应的合成分析揭示了ENSO期间黑潮海区风应力异常结构的演变:秋季,中国的东海、琉球群岛附近海域首先出现南风应力异常;冬季,吕宋岛以北、台湾以东的海域出现西南风应力异常,其影响范围和强度在次年2月前后达到最强,其后迅速减弱,至5月,风应力异常基本消失。赤道中东太平洋SSTA对黑潮海区经向风应力异常的影响范围较大,强度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潮海区 应力异常 ENSO 西边界暖流 太平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震成像的采煤工作面应力异常监测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来功 戴广龙 +2 位作者 杨本才 薛俊华 陈本良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014-2022,共9页
为了实现对深井采煤工作面的冲击地压灾害预防,采用微震走时成像技术,监测采煤工作面的应力异常.根据系统要求布置传感器台网,实现工作面全覆盖;采用层状模型分析地震波传播路径,计算地震波传播速度,利用子空间分阶段求解的方法进行反演... 为了实现对深井采煤工作面的冲击地压灾害预防,采用微震走时成像技术,监测采煤工作面的应力异常.根据系统要求布置传感器台网,实现工作面全覆盖;采用层状模型分析地震波传播路径,计算地震波传播速度,利用子空间分阶段求解的方法进行反演,实现对监测区域的地震波走时层析成像;结合地震波速度和岩石所受应力的关系,达到研究采煤工作面应力异常的动态分布及变化特征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工作面推进时,煤层顶板高应力异常达到最大,工作面前方的高应力异常区动态变化范围较大,工作面后方存在较稳定的地震波低速异常,利用微震成像技术可以有效地监测地震波速度异常区域的范围及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 地震波速度 层状模型 应力异常 三维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解决川东北地区异常高应力储层难压开的难题 被引量:5
16
作者 付育武 马飞 +1 位作者 杨逸 宋燕高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5-46,8,共2页
川东北地区储层存在破裂压力异常高,常规储层改造工作液无法压开储层的难题。文章针对这类异常高应力储层,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加重前置酸通过增加液柱压力,能达到提高井底施工压力,帮助压开储层的目的;应用高密度钻井液... 川东北地区储层存在破裂压力异常高,常规储层改造工作液无法压开储层的难题。文章针对这类异常高应力储层,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加重前置酸通过增加液柱压力,能达到提高井底施工压力,帮助压开储层的目的;应用高密度钻井液的"极限破裂法"在射孔后进行试挤作业,不仅提高了压开地层的几率,还能有效降低储层的破裂压力,为后续的储层改造施工创造条件;另外,超高压施工设备在成功压开储层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整个施工过程的施工压力及施工排量,实现储层的深度改造,达到改善储层改造效果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应力 加重前置酸 高密度钻井液 超高压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开采地应力异常及陷落柱最小走时层析成像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许永忠 张爱敏 +2 位作者 周明 潘冬明 董守华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5-578,共4页
针对我国东部煤田深部开采中煤和瓦斯突出地应力异常及陷落柱突水预测问题,讨论了最小走时地震层析成像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并对地应力异常及不同的陷落柱模型进行了层析反演成像.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很好地探测异常,具有一定的理论意... 针对我国东部煤田深部开采中煤和瓦斯突出地应力异常及陷落柱突水预测问题,讨论了最小走时地震层析成像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并对地应力异常及不同的陷落柱模型进行了层析反演成像.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很好地探测异常,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层析成像 煤田深部开采 应力异常 陷落柱 最小走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常剪切应力上调组织蛋白酶L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危当恒 贾小英 +1 位作者 刘艳辉 桂培根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1-261,共1页
目的观察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 L)在异常剪切切应力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探讨Cathepsin L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套环法建立兔颈总动脉局部狭窄的动物模型,喂养4周;数值模拟法模拟局部狭窄远心端和近心端流... 目的观察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 L)在异常剪切切应力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探讨Cathepsin L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套环法建立兔颈总动脉局部狭窄的动物模型,喂养4周;数值模拟法模拟局部狭窄远心端和近心端流场特性以及剪切应力分布;酶法测定血浆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HDL水平;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油红O染色观察病变处脂质的蓄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thepsin L的表达。结果 4周后,兔血脂水平没有明显改变。套环形成局部狭窄后,颈总动脉血流流场发生显著的扰动,狭窄远心端有涡流以及二次流形成;狭窄近心端形成局部高剪切应力区域,而在远心端形成振荡的低剪切应力区域(0~0.3 Pa)。HE染色显示颈总动脉狭窄的近心端和远心端均有明显的内膜增生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近心端比远心端病变更严重。油红O染色显示有大量的脂质沉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病变中有大量的Cathepsin L表达,主要分布于斑块中的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并且近心端Cathepsin L的表达量明显高于远心端量,而对照侧血管仅有微量的Cathepsin L表达。结论切应力特性调节Cathepsin L的表达,Cathepsin L可能在异常剪切应力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剪切应力 组织蛋白酶L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应力异常区上山群巷道蠕变围岩控制技术 被引量:10
19
作者 吴拥政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10,共5页
为了解决地应力异常区上山群巷道支护困难的问题,针对常村煤矿地应力特征,模拟分析了不同方向的最大水平主应力巷道围岩应力分布规律,并分析了上山群间煤柱宽度与掘进顺序对支护方式的影响,将全长锚固预应力强力锚杆锚索组合支护系统应... 为了解决地应力异常区上山群巷道支护困难的问题,针对常村煤矿地应力特征,模拟分析了不同方向的最大水平主应力巷道围岩应力分布规律,并分析了上山群间煤柱宽度与掘进顺序对支护方式的影响,将全长锚固预应力强力锚杆锚索组合支护系统应用于该上山群巷道。试验结果表明:地应力异常区上山群间煤柱宽度大于30 m时掘进顺序对支护无影响,采用全长锚固预应力强力锚杆锚索组合支护系统后,巷道两帮移近量最大为87 mm,顶板最大下沉量为18 mm;锚杆最大受力为183 kN,锚索最大受力为250 kN,且巷道变形量及锚杆锚索受力稳定,围岩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异常 蠕变围岩 全长锚固 上山群 应力 锚杆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异常高应力裂缝性气藏加砂压裂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胥云 李长忠 +3 位作者 田助红 谭茂军 丛连铸 赵俊生 《天然气技术》 2007年第5期29-31,共3页
四川川中须家河须四气藏施工井深2400~2800m,地层温度70℃~85℃,具有基质低孔、低渗、地应力高、天然裂缝发育等特点。以往压裂规模小、易砂堵、单井难以获得工业性气流。针对该气藏特征及以往压裂技术存在的问题开展现场试验研究,现... 四川川中须家河须四气藏施工井深2400~2800m,地层温度70℃~85℃,具有基质低孔、低渗、地应力高、天然裂缝发育等特点。以往压裂规模小、易砂堵、单井难以获得工业性气流。针对该气藏特征及以往压裂技术存在的问题开展现场试验研究,现场4次试验,施工有效率100%。最大加砂量达到78m3,最大砂浓度达到940kg/m3。该项试验提高了气藏压裂技术水平,增产效果显著,如西64井压前产量为0.31×104m3/d,压后产量达到2.5×104m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应力 天然裂缝 砂岩 水力压裂 线性加砂 段塞 小粒径支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