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养微生物在金属生物淋滤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任婉侠 李培军 +2 位作者 何娜 范淑秀 E.V.Verkhozina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835-1841,共7页
生物淋滤技术主要应用于低品位矿石金属选矿、煤气脱硫、废弃物中金属回收和污染介质中金属离子毒性的去除等方面。作为生物淋滤技术中的主体微生物之一,异养微生物可通过其产生的酸性代谢物还原、酸化及络合,提取或者溶解非硫化矿、固... 生物淋滤技术主要应用于低品位矿石金属选矿、煤气脱硫、废弃物中金属回收和污染介质中金属离子毒性的去除等方面。作为生物淋滤技术中的主体微生物之一,异养微生物可通过其产生的酸性代谢物还原、酸化及络合,提取或者溶解非硫化矿、固体废弃物、污水污泥及土壤中的金属,有助于解决目前的资源短缺问题,还可对污染环境治理提供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应用于异养微生物淋滤技术中的常见微生物包括细菌(以假单胞菌为主)和真菌(以曲霉菌和青霉菌应用最为广泛)。淋滤过程涉及酸解、络合、还原及碱化等。目前,异养微生物淋滤技术主要应用于生物冶金、固体废弃物处理、污水处理和污染土壤修复等。本文分析了异养微生物金属淋滤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养微生物 生物淋滤修复技术 污染介质 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污泥系统中异养微生物浓度的测定 被引量:5
2
作者 吴志超 周振 +4 位作者 王志伟 唐书娟 顾国维 王荣生 麦穗海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10-914,共5页
异养微生物(XH)是活性污泥系统稳态设计和动力学模型中的关键性指标,但目前该指标在模型模拟中通常取假定值,缺乏简单有效的测定方法.利用批式好氧消化法测定了污水处理厂厌氧/缺氧/好氧(AAO)工艺和小试装置厌氧/好氧(AO)工艺好氧池内... 异养微生物(XH)是活性污泥系统稳态设计和动力学模型中的关键性指标,但目前该指标在模型模拟中通常取假定值,缺乏简单有效的测定方法.利用批式好氧消化法测定了污水处理厂厌氧/缺氧/好氧(AAO)工艺和小试装置厌氧/好氧(AO)工艺好氧池内的XH浓度.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重现性,且与理论计算值基本吻合,这也证明了模型和试验方法的正确性.采用该方法测得泥龄10d的AAO工艺和泥龄15d的AO工艺好氧池内XH分别约占挥发性悬浮固体的27.5%和23.2%.好氧消化法可同时测定XH的衰减速率常数(bH).与外加碳源的呼吸计量法相比,好氧消化法精密度和准确度更高,无需外加碳源,也不存在高泥龄下测定值偏离理论值的问题,更适于进水COD浓度较低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异养微生物 数学模型 衰减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养微生物还原氧化铁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银善 曹志方 +1 位作者 肖华胜 罗鸿禧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56-158,共3页
所试的民养微生物能在静止状态含蔗糖和氧化铁的培养液中生长。它们在氧化蔗糖到CO2时,伴随着Fe3+还原到Fe2+、Fe2+移动到基质表面与O2接触后,又会氧化为Fe3+培养液Fe3+被还原的适宜pH和温度分别为7.0、25℃。若培养液中加入0.1%硝... 所试的民养微生物能在静止状态含蔗糖和氧化铁的培养液中生长。它们在氧化蔗糖到CO2时,伴随着Fe3+还原到Fe2+、Fe2+移动到基质表面与O2接触后,又会氧化为Fe3+培养液Fe3+被还原的适宜pH和温度分别为7.0、25℃。若培养液中加入0.1%硝酸盐时,还原Fe3+的过程会停滞或减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养微生物 氧化铁 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能异养微生物呼吸与发酵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冯芬 杨恬然 +1 位作者 陈萍 辛明秀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5期83-86,共4页
化能异养微生物的呼吸和发酵作用是其重要的产能代谢方式,但呼吸与发酵,尤其是无氧呼吸与发酵经常出现混用错用的情况。通过阐述3种产能方式的概念、特点及不同氧浓度下的作用方式,分析其相互联系及本质区别,加深对化能异养微生物有氧... 化能异养微生物的呼吸和发酵作用是其重要的产能代谢方式,但呼吸与发酵,尤其是无氧呼吸与发酵经常出现混用错用的情况。通过阐述3种产能方式的概念、特点及不同氧浓度下的作用方式,分析其相互联系及本质区别,加深对化能异养微生物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及发酵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能异养微生物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养微生物异化还原大洋多金属结核 被引量:4
5
作者 冯雅丽 李浩然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11-1114,共4页
从太平洋海底沉积物中分离到的四株异养微生物,进行耐酸和耐金属的驯化,在好氧和厌氧条件下进行异养微生物异化还原大洋多金属结核的实验,并分析了浸出机理.结果表明:厌氧浸出优于好氧浸出,pH控制在2.5~3,浸出时间为3d,浸出... 从太平洋海底沉积物中分离到的四株异养微生物,进行耐酸和耐金属的驯化,在好氧和厌氧条件下进行异养微生物异化还原大洋多金属结核的实验,并分析了浸出机理.结果表明:厌氧浸出优于好氧浸出,pH控制在2.5~3,浸出时间为3d,浸出率可达98%.利用异养微生物还原浸出大洋多金属矿浸出速率高,矿体无需通气,投资低,易于操作,且环境友好,可在回收有价金属的同时进行固体废弃物和有机废弃物综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多金属结核 异养微生物 化还原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山湾的污染与异养微生物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世阳 包文雅 +1 位作者 李八方 刘树青 《山东海洋学院学报》 1987年第4期86-94,共9页
于1985年5—10月定期采取了乳山湾内和岸边养虾池的水样及底泥进行了异养微生物的分析。菌数的平均值池内高于湾内,其最高值和水中COD的最高值同时出现在养虾旺季的8月份。在湾泥和池泥中的硫酸盐还原菌数均高达106个/克以上,与同期... 于1985年5—10月定期采取了乳山湾内和岸边养虾池的水样及底泥进行了异养微生物的分析。菌数的平均值池内高于湾内,其最高值和水中COD的最高值同时出现在养虾旺季的8月份。在湾泥和池泥中的硫酸盐还原菌数均高达106个/克以上,与同期内硫化物的最高含量(326mgS/kg)相一致。并发现病原性弧菌也广泛存生。异养菌种群的组成。假单胞杆菌占有最大的比值,反映出该水域为污染类型。上述结果表明该湾的水质条件已远超出国家渔业水质标准,呈现高度的有机物污染状态,其污染源与湾边周围开展大面积的养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山湾 异养微生物 海洋污染 硫酸盐还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半导体光催化与异养微生物粪产碱杆菌的生长代谢
7
作者 曾翠平 李艳 +1 位作者 鲁安怀 王长秋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06-207,共2页
土壤中广泛存在含铁、锰氧化物等天然半导体矿物(鲁安怀,2003)。经前人研究,天然半导体金红石的光催化作用能有效促进化能自养微生物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的生长(吕明等,2008)。对于含有天然半导体矿物和有... 土壤中广泛存在含铁、锰氧化物等天然半导体矿物(鲁安怀,2003)。经前人研究,天然半导体金红石的光催化作用能有效促进化能自养微生物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的生长(吕明等,2008)。对于含有天然半导体矿物和有机质的土壤体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矿物 异养微生物 半导体光催化 生长代谢 粪产碱杆菌 光催化作用 氧化亚铁硫杆菌 微生物生长 天然 有机质
原文传递
硝态氮为惟一氮源时异养微生物增长特性 被引量:6
8
作者 郭瑜 彭党聪 +3 位作者 张新艳 杨翠 李惠娟 于莉芳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82-886,共5页
采用SBR研究了缺氧条件下硝态氮为惟一氮源时异养微生物的增长特性。结果表明,异养微生物能利用硝态氮作为氮源进行增殖。当进水COD浓度为1 400 mg/L,硝态氮浓度为280 mg/L时,COD和硝态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7%和99%;污泥中微生物的含氮量... 采用SBR研究了缺氧条件下硝态氮为惟一氮源时异养微生物的增长特性。结果表明,异养微生物能利用硝态氮作为氮源进行增殖。当进水COD浓度为1 400 mg/L,硝态氮浓度为280 mg/L时,COD和硝态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7%和99%;污泥中微生物的含氮量为8.8%,低于常规利用氨氮作为氮源的微生物;在实验条件下活性污泥的产率系数为0.30 g VSS/g COD。反硝化菌可利用硝态氮作为氮源进行细胞合成对含硝氮的废水处理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由于无需投加氨氮降低了废水处理成本,另一方面由于污泥产率低,降低了污泥处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养微生物 反硝化 氮源 硝态氮
原文传递
碳源及碳氮比对异养反硝化微生物异养反硝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9
9
作者 傅利剑 郭丹钊 +1 位作者 史春龙 黄为一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2-45,共4页
碳源(甘油和柠檬酸钠)及碳氮比对纯培养的异养反硝化菌HP1 (Pseudomonasalcaligenes)异养反硝化能力影响的试验表明,碳源种类对硝酸还原酶活性没有明显影响,对氧化亚氮还原酶活性有影响。批式培养方式下最适C/N为8,菌株HP1可以利用NO-3... 碳源(甘油和柠檬酸钠)及碳氮比对纯培养的异养反硝化菌HP1 (Pseudomonasalcaligenes)异养反硝化能力影响的试验表明,碳源种类对硝酸还原酶活性没有明显影响,对氧化亚氮还原酶活性有影响。批式培养方式下最适C/N为8,菌株HP1可以利用NO-3 作为唯一氮源进行反硝化作用,证明HP1至少有2种硝酸还原途径。连续培养方式下温度对菌株HP1异养反硝化作用中间产物的积累有影响,不同C/N时均有NH+4 积累,C/N为3时还有NO-2 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微生物 反硝化作用 碳源 C/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养硝化微生物菌剂及其好氧颗粒污泥的脱氮试验 被引量:7
10
作者 牟丽娉 黄钧 苟莎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6-360,共5页
在3个相同的反应器(No.1、No.2、No.3)中,向活性污泥中投加异养硝化微生物菌剂,以批次试验和SBR试验的方式,研究了异养硝化微生物菌剂对模拟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该菌剂可以大幅度提高活性污泥对氨氮和COD的去除率.批次运行试验中,... 在3个相同的反应器(No.1、No.2、No.3)中,向活性污泥中投加异养硝化微生物菌剂,以批次试验和SBR试验的方式,研究了异养硝化微生物菌剂对模拟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该菌剂可以大幅度提高活性污泥对氨氮和COD的去除率.批次运行试验中,反应器No.1运行3d,氨氮去除率大于98.11%,COD去除率大于99%.该投加菌剂的活性污泥每克干污泥的脱氮能力为15.77mgd-1.以SBR方式运行16d的试验中,可能是由于功能菌株的流失导致3个反应器的脱氮效果有逐步降低的趋势.采用该异养硝化脱氮微生物菌剂培育出的异养硝化好氧颗粒污泥对模拟废水进行了脱氮试验.在较低运行温度(11~13℃)下以SBR方式运行10d,反应器处理效果稳定,氨氮去除率70.75%~76.42%,COD去除率在90%以上.该异养硝化好氧颗粒污泥每克干颗粒的脱氮能力为372.00mgd-1.以上试验都没有发现硝酸氮和亚硝酸氮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微生物菌剂 硝化好氧颗粒污泥 脱氮 COD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养硝化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一明 彭光浩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78-386,407,共10页
硝化作用是自然界N素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除了传统上认为的自养硝化细菌以外,近几十年来已发现很多异养微生物和甲烷营养细菌可以进行硝化作用。现就异养硝化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 硝化作用 硝化微生物 分子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还原浸出法回收废旧电池粉末中的金属锰 被引量:22
12
作者 杜竹玮 李浩然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2-64,共3页
驯化培养K1、K2、K33株锰还原异养微生物,使微生物耐受电池重金属离子的能力提高。通过微生物的还原作用将二氧化锰还原成二价锰离子回收利用。微生物利用MnO2作为代谢呼吸链最终电子受体,传递氧化有机物产生的电子,还原溶浸锰于介质中... 驯化培养K1、K2、K33株锰还原异养微生物,使微生物耐受电池重金属离子的能力提高。通过微生物的还原作用将二氧化锰还原成二价锰离子回收利用。微生物利用MnO2作为代谢呼吸链最终电子受体,传递氧化有机物产生的电子,还原溶浸锰于介质中。与其他菌株相比,K1菌株表现出很强的金属耐受性,最终浸出率可达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养微生物 二氧化锰 生物还原 废旧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饮用水源水库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述评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文 魏杰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4期1-10,共10页
水源水库的水环境质量和生态安全世人瞩目,微生物在饮用水源水库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联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其丰度和多样性也是水环境质量监测的重要指标。综述了我国饮用水源水库微生物的作用、丰度、多样性等研究... 水源水库的水环境质量和生态安全世人瞩目,微生物在饮用水源水库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联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其丰度和多样性也是水环境质量监测的重要指标。综述了我国饮用水源水库微生物的作用、丰度、多样性等研究概况,并对水源水库微生物监测方法、蓝细菌分类和毒素特点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源水库 异养微生物 蓝细菌 丰度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微生物气溶胶污染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建伟 周竞男 马文林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31,共5页
以北京市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格栅间、曝气池、污泥浓缩池和污泥脱水间为对象,研究不同功能区的空气微生物浓度、粒径分布及微生物组成。结果表明:(1)该污水处理厂4个功能区空气异养细菌浓度平均值为3.3×104 cfu/m3,范围为1.0×... 以北京市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格栅间、曝气池、污泥浓缩池和污泥脱水间为对象,研究不同功能区的空气微生物浓度、粒径分布及微生物组成。结果表明:(1)该污水处理厂4个功能区空气异养细菌浓度平均值为3.3×104 cfu/m3,范围为1.0×102~4.3×105 cfu/m3;真菌浓度平均值为6.1×103 cfu/m3,范围为7.5×10~7.6×104 cfu/m3。异养细菌和真菌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尤以曝气池上空最高,其次是污泥脱水间,浓度最低的区域为格栅间和污泥浓缩池。各功能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养细菌和真菌污染。(2)该污水处理厂不同功能区逸散出的异养细菌分布比例最高的为第2~5级,真菌主要分布在第3~5级。4个功能区空气中粒径为2.10~4.70μm(第3、4级)的异养细菌和真菌粒子分别占到了总数的37%~40%和46%~56%,而粒径为0.65~2.10μm(第5、6级)的异养细菌和真菌粒子则分别占到了总数的30%~33%和31%~37%,说明该污水处理厂不同功能区内的空气微生物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可能对人呼吸道构成感染威胁。(3)假单孢菌(Pseudomonas)为该污水处理厂不同功能区均检出的优势异养细菌,而优势真菌种属为毛霉(Mucor)和曲霉(Aspergill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水处理厂微生物气溶胶细菌 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利用CO_(2) 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常俊柯 李海健 +1 位作者 周化岚 张建国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23年第3期245-254,共10页
微生物利用CO_(2),这不仅提高了自然界碳的利用率,而且能将CO_(2)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可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微生物以提高CO_(2)的利用效率对生物制造和实现碳中和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首先总结了微生物利用CO_... 微生物利用CO_(2),这不仅提高了自然界碳的利用率,而且能将CO_(2)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可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微生物以提高CO_(2)的利用效率对生物制造和实现碳中和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首先总结了微生物利用CO_(2)的6个主要天然途径,并分析这些途径的优缺点,这是对相关途径进行改造的基础;其次提供克服天然途径中碳原子利用率低、能耗高、产品得率低等问题的方法;再次阐述了面向CO_(2)高效利用的合成生物技术研究方向以及途径改造的主要策略和效果;最后展望了微生物利用CO_(2)的机遇及挑战,以期为改造微生物提高CO_(2)利用效率和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代谢工程 微生物 异养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生物絮团技术养殖南美白对虾试验
16
作者 周爽男 《水产养殖》 CAS 2024年第5期39-41,共3页
生物絮团养殖技术,是一种新兴、能够改善养殖水体、促进养殖动物健康生长的生态养殖技术。生物絮团是养殖水体中以异养微生物为主体,经生物絮凝作用,结合水体中有机质、无机物、原生动物和藻类等而形成的絮状物。由于养殖水体中异养微... 生物絮团养殖技术,是一种新兴、能够改善养殖水体、促进养殖动物健康生长的生态养殖技术。生物絮团是养殖水体中以异养微生物为主体,经生物絮凝作用,结合水体中有机质、无机物、原生动物和藻类等而形成的絮状物。由于养殖水体中异养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不足,及异养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消耗大量的碳源,因此需要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合理添加有益菌和碳源。例如在水体中添加有机碳,提高水体中的碳氮比,从而促进水体中异养微生物的生长;利用异养微生物的同化作用,将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氮等转化为细菌自身成分,大量的异养微生物、残余饵料、生物残体相互聚集,逐渐形成絮团,再被养殖生物摄食、消化吸收,如此循环,维持水体环境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养微生物 消化吸收 生态殖技术 亚硝酸盐氮 水产 絮状物 生物 南美白对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不同基质表面微生物粘膜中海洋细菌的数量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会荣 付玉斌 +2 位作者 李筠 纪伟尚 徐怀恕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z1期-,共6页
在青岛近岸海区两个不同地点,分别进行浸海挂 片实验来研究四种不同基质表面(玻片、钢片以及涂有防污漆、防锈漆的玻片)微生物粘膜中 细菌的数量。结果表明,海洋细菌在四种试验基质表面都能形成微生物粘膜,而且随浸海时 间延长,不... 在青岛近岸海区两个不同地点,分别进行浸海挂 片实验来研究四种不同基质表面(玻片、钢片以及涂有防污漆、防锈漆的玻片)微生物粘膜中 细菌的数量。结果表明,海洋细菌在四种试验基质表面都能形成微生物粘膜,而且随浸海时 间延长,不同基质表面异养菌数都呈增加趋势,特别是浸海1d内为细菌快速附着生长的增长 期,而后出现一个相对平缓的生长期。总的说来,涂有防污漆、防锈漆的玻片表面附着异养 菌数较多,且增长较快,而钢片和玻片表面异养菌数较少,增长较缓慢。玻片表面粘膜中, 细菌总数和活菌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 微生物粘膜 菌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利用CO_2生产蛋白质
18
作者 柯为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72-372,共1页
关键词 固定CO2 微生物利用 蛋白质 生产 可再生资源 代谢产物 微生物固定 异养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生态系统硝化微生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杨赛 朱琳 魏巍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0,共10页
微生物主导的硝化作用是生态系统中氮素循环的关键过程,其不仅与酸雨、温室气体、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的发生有关,还作用于土壤中氮素营养的转化,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土壤生态系统中进行硝化作用的微生物包括细菌、古细菌、真... 微生物主导的硝化作用是生态系统中氮素循环的关键过程,其不仅与酸雨、温室气体、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的发生有关,还作用于土壤中氮素营养的转化,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土壤生态系统中进行硝化作用的微生物包括细菌、古细菌、真菌等。这些微生物根据自身能量代谢类型的不同,利用不同的生物酶进行着不同机制的硝化作用。本文综述了目前已报道的生态系统中进行自养(经典自养硝化和全程氨氧化)和异养硝化作用的微生物类群、硝化作用关键酶及其编码基因类型、其在生态系统中多样的分布特征,以及其前沿的分子生态学研究方法。同时对不同类型硝化微生物类群今后的研究热点提出了展望,以期为系统地研究土壤生态系统中硝化微生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作用 经典自硝化微生物 全程氨氧化微生物 硝化微生物 分子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池塘氨氧化微生物研究取得进展
20
作者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江西饲料》 2019年第1期44-45,共2页
在淡水池塘养殖过程中,饲料仅30%左右的氮被水生动物同化利用,大多数氮残留在养殖水体和沉积物中。这些有机氮首先在异养微生物的作用下形成氨氮,高浓度的氨氮会影响水生动物生长,降低其免疫能力,甚至致其死亡。而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 在淡水池塘养殖过程中,饲料仅30%左右的氮被水生动物同化利用,大多数氮残留在养殖水体和沉积物中。这些有机氮首先在异养微生物的作用下形成氨氮,高浓度的氨氮会影响水生动物生长,降低其免疫能力,甚至致其死亡。而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可以将氨氮转化成氮气释放到大气中,降低水体氨氮浓度,所以开展硝化-反硝化基础研究对于解决养殖环境氨氮污染具有重要价值。渔机所生态室刘兴国团队经过多年的研究,系统阐明了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和古菌(Ammonia-oxidizing archaea,AOA)在池塘养殖水体、沉积物及附着基质的分布规律、多样性和潜在的生态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养微生物 氨氧化细菌 淡水池塘 硝化-反硝化作用 池塘殖水体 氨氮转化 水生动物 氨氮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