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添加对柳杉人工林土壤异养呼吸组分的影响
1
作者 朱涛 汪東方 +3 位作者 陈光平 姜晓涵 黄承玲 夏国威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4-201,共8页
【目的】土壤氮素的可用性是影响土壤异养呼吸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氮添加条件下土壤异养呼吸的变化,对评估未来全球氮沉降增加背景下土壤碳库动态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贵州国有扎佐林场六屯林区15年生柳杉人工林内设置4个氮添加处理... 【目的】土壤氮素的可用性是影响土壤异养呼吸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氮添加条件下土壤异养呼吸的变化,对评估未来全球氮沉降增加背景下土壤碳库动态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贵州国有扎佐林场六屯林区15年生柳杉人工林内设置4个氮添加处理:对照CK(0g·m^(-2)·a^(-1)),低氮LN(15g·m^(-2)·a^(-1)),中氮MN(30g·m^(-2)·a^(-1))和高氮HN(60 g·m^(-2)·a^(-1)),每一处理又设置保持自然状态、去除凋落物、去除凋落物和根系处理3种处理,于2021年9月—2022年8月利用Li-8100土壤呼吸自动测量系统测定土壤呼吸速率,分析不同氮添加下矿质土壤呼吸及凋落物贡献率的差异。【结果】氮添加对矿质土壤呼吸影响显著,其中LN显著促进矿质土壤呼吸,而随氮浓度增加促进作用降低,HN略微抑制矿质土壤呼吸;氮添加对凋落物呼吸速率促进作用显著,凋落物呼吸对异养呼吸的贡献率为15.83%~27.54%。矿质土壤呼吸和凋落物呼吸月均最大值大多出现在夏季,最小值均出现在冬季。矿质土壤呼吸与5cm深处土壤温度呈显著指数相关(P<0.001),与土壤湿度呈显著负线性相关(P<0.001),氮添加降低了土壤温度敏感性;以土壤温度和湿度构建的双变量回归模型拟合效果均好于单因子模型,土壤温湿度共同解释了矿质土壤呼吸变化的59.0%~81.3%。【结论】土壤异养呼吸及其组分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氮添加显著促进了凋落物呼吸作用,对矿质土壤呼吸也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添加 土壤异养呼吸 凋落物呼吸 Q_(10) 柳杉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农田生态系统土壤自养和异养呼吸模型构建 被引量:3
2
作者 吴丹咏 王秀君 雷慧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64-2378,共15页
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过程,准确估算土壤呼吸对估算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在华北平原典型农田内开展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的原位观测实验,构建了适用于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种制农田生态系统的半经验半机... 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过程,准确估算土壤呼吸对估算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在华北平原典型农田内开展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的原位观测实验,构建了适用于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种制农田生态系统的半经验半机理土壤异养呼吸和土壤自养呼吸模型。结果表明,冬小麦-夏玉米农田土壤异养呼吸模型可表达为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的函数,其中,土壤温度对土壤异养呼吸的影响适合用Arrhenius方程描述,而土壤水分的影响适合用对称的倒抛物线描述。验证表明,该模型的R^(2)和RMSE分别为0.68和0.52μmol m^(-2)s^(-1)。土壤自养呼吸模型包括维持呼吸和生长呼吸两个模块,其中,维持呼吸表达为土壤温度和叶面积指数的函数,其形式分别为Van′t Hoff指数方程和米氏方程;生长呼吸表达为总初级生产力与维持呼吸之差的线性函数。冬小麦季和夏玉米季土壤自养呼吸模型的结构相同,但是两种作物的模型参数差异较大。验证表明,冬小麦季土壤自养呼吸模型的R2和RMSE分别为0.64和0.50μmol m^(-2)s^(-1),夏玉米季土壤自养呼吸模型的R2和RMSE分别为0.67和0.37μmol m^(-2)s^(-1)。相比于不区分土壤异养呼吸和土壤自养呼吸的土壤总呼吸模型,本研究构建的土壤异养呼吸和土壤自养呼吸模型能够更加准确地模拟土壤呼吸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过程,可为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种制农田生态系统的土壤呼吸估算提供方法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异养呼吸 土壤自呼吸 半经验半机理模型 冬小麦-夏玉米 华北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土壤异养呼吸特性及动态 被引量:32
3
作者 杨玉盛 陈光水 +4 位作者 谢锦升 王小国 牛志鹏 韩永刚 张有利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3-61,共9页
通过用静态碱吸收法对中亚热带福建三明格氏栲自然保护区内的格氏栲天然林和33年生的格氏栲人工林及杉木人工林的土壤异养呼吸进行为期2年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森林枯枝落叶层呼吸和无根土壤呼吸速率季节变化均呈单峰曲线,最大... 通过用静态碱吸收法对中亚热带福建三明格氏栲自然保护区内的格氏栲天然林和33年生的格氏栲人工林及杉木人工林的土壤异养呼吸进行为期2年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森林枯枝落叶层呼吸和无根土壤呼吸速率季节变化均呈单峰曲线,最大峰值出现在5月至6月,最小值出现在12月至1月。格氏栲天然林、格氏栲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枯枝落叶层呼吸速率平均值分别为CO2 79.88、44.37和21.02mgm^-2h^-1,无根土壤呼吸速率平均值分别为CO2 217.4、85.85和94.04mg m^-2h^-1。2002年枯枝落叶层呼吸速率和无根土壤呼吸速率主要受土壤温度影响,但在极端干旱的2003年则主要受土壤湿度的影响。双因素关系模型(R=ae^bTW^c)拟合结果优于仅考虑土壤温度或土壤湿度的单因素关系模型,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共同解释不同年份枯枝落叶层呼吸和无根土壤呼吸速率季节变化的82%~85%和85%~92%。不同森林枯枝落叶层呼吸对土壤温度和湿度的敏感性均高于无根土壤呼吸的。格氏栲天然林、格氏栲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枯枝落叶层呼吸年通量分别为C3.76、2.63和1.23t hm^-2a^-1,无根土壤呼吸年通量则分别为C3.44、2.79和1.49t hm^-2a^-1。不同森林土壤异养呼吸通量的差异主要与枯落物数量和质量、土壤有机质数量和质量的差异有关。杉木林枯枝落叶层呼吸对干旱敏感性高于格氏栲(天然林和人工林)的,而人工林(杉木和格氏栲)的土壤有机C对干旱敏感性则要高于格氏栲天然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 人工林 土壤异养呼吸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异养呼吸的测定及其温度敏感性影响因子 被引量:24
4
作者 范志平 王红 +3 位作者 邓东周 孙学凯 高俊刚 曾德慧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21-1226,共6页
土壤异养呼吸主要指土壤中微生物分解有机质释放CO2的过程,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碳的主要净输出途径,土壤异养呼吸与净初级生产力的差值是决定生态系统碳源/汇的关键。本文介绍了土壤异养呼吸的测定方法———室内培养的去根土壤样品培... 土壤异养呼吸主要指土壤中微生物分解有机质释放CO2的过程,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碳的主要净输出途径,土壤异养呼吸与净初级生产力的差值是决定生态系统碳源/汇的关键。本文介绍了土壤异养呼吸的测定方法———室内培养的去根土壤样品培养和原状土柱培养,以及野外原位测定的根排除法、环割法和同位素法等操作方法的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在土壤异养呼吸的研究方面,土壤异养呼吸温度敏感性(Q10)是碳循环研究的重要方面之一,温度、水分以及土壤呼吸底物是影响Q10的主要因子,一般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Q10下降;土壤含水量过低或过高时,Q10降低;土壤有机碳的有效性影响着土壤异养呼吸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程度,当有效性降低时Q10下降,不同周转时间的有机碳的温度敏感性也不相同,活性有机碳的温度敏感性较惰性有机碳的温度敏感性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异养呼吸 测定方法 温度 土壤含水量 土壤有机碳 Q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固碳释氧服务价值与异养呼吸损失量评估 被引量:22
5
作者 冯源 田宇 +2 位作者 朱建华 肖文发 李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5044-5054,共11页
固碳释氧是森林最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之一,将森林碳收支与固碳释氧服务价值评估相结合对于准确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应用森林碳收支模型(CBM-CFS3),分别基于净初级生产力(NPP)和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评估了2009—2030年... 固碳释氧是森林最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之一,将森林碳收支与固碳释氧服务价值评估相结合对于准确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应用森林碳收支模型(CBM-CFS3),分别基于净初级生产力(NPP)和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评估了2009—2030年湖北省兴山县森林生态系统总、净固碳释氧服务价值的时空动态,量化了异养呼吸造成的固碳释氧服务价值损失。模拟期间兴山县森林生态系统NPP逐渐增加(0.46—0.70 Tg/a),NEP由0.12 Tg/a先增加至0.21 Tg/a,然后逐渐下降至0.18 Tg/a;所对应的森林总、净固碳释氧服务价值范围分别为7.59—11.53亿元/a和2.21—3.70亿元/a。异养呼吸逐年增加,导致固碳释氧价值每年损失平均值为7.29亿元/a或4509元hm^(-2) a^(-1),约占总价值的68.6%。兴山县东南部异养呼吸造成的森林固碳释氧服务价值损失较高,而中部及西南部森林净固碳释氧价值较高。模拟期间兴山县森林为碳汇,稳定地提供固碳释氧服务。与NPP相比,使用NEP评估固碳释氧服务价值更为合理。忽视异养呼吸将严重高估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释氧服务价值;因而必须将物质循环过程与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相结合,以降低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提高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平衡 异养呼吸 生态系统服务 NE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小波多尺度分析亚热带森林土壤异养呼吸特征 被引量:7
6
作者 杨智杰 郑裕雄 +6 位作者 陈仕东 刘小飞 熊德成 林伟盛 胥超 杨玉盛 史思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5078-5086,共9页
土壤异养呼吸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时间变化规律和影响因子一直是碳循环研究的难点和重点。利用全自动连续观测系统对亚热带米槠常绿阔叶次生林土壤异养呼吸进行高频率观测,采用连续小波变换技术对高频率实测值与模型... 土壤异养呼吸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时间变化规律和影响因子一直是碳循环研究的难点和重点。利用全自动连续观测系统对亚热带米槠常绿阔叶次生林土壤异养呼吸进行高频率观测,采用连续小波变换技术对高频率实测值与模型估测值间的差值进行分析,探讨亚热带森林土壤异养呼吸的变化机制。结果发现,土壤异养呼吸速率年变化范围在0.82—7.11μmol CO_2 m^(-2)s^(-1)之间,全年平均值为2.66μmol CO_2 m^(-2)s^(-1),在7月份达到全年最高值。虽然土壤温度和水分双因素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土壤异养呼吸的年变化,但土壤温度和土壤异养呼吸速率在时间序列上未出现同步变化模式,同时双因素模型估测值与高频率实测值年均值相差18%,其中4—7月模型值低估12%,而8—9月模型值高估15%。进一步利用连续小波变换对模型误差分析发现,模型值与实测值差异在4—7月主要分布在短周期(32—64 h)和长周期(≥85 d),这可能与生长季节土壤底物有效性提高,大量的易变化碳输入激发原有土壤有机碳分解有关。8—9月差异主要分布在长周期(≥85 d),这可能是干旱造成底物有效性降低,微生物只能利用原有难分解有机碳进行维持代谢。因此亚热带森林土壤异养呼吸会不仅受到温度、土壤水分等环境因素影响,而且底物有效性变化也可能是影响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异养呼吸变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养呼吸 全自动连续观测 高时间分辨率 连续小波变换 亚热带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返青-拔节期土壤的自养和异养呼吸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陈书涛 古敏 +1 位作者 贾刘敏 黄耀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37-944,共8页
以种植了4个不同密度冬小麦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在返青-拔节期应用根生物量外推法定量研究了土壤呼吸的各组分,即自养呼吸(根呼吸)和异养呼吸.2006年2月27日、3月6日、3月13日、3月20日4次的测定结果表明,土壤的异养呼吸速率分别为68.5,... 以种植了4个不同密度冬小麦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在返青-拔节期应用根生物量外推法定量研究了土壤呼吸的各组分,即自养呼吸(根呼吸)和异养呼吸.2006年2月27日、3月6日、3月13日、3月20日4次的测定结果表明,土壤的异养呼吸速率分别为68.5,62.8,76.8,119.6mg.m^-2.h^-1;由于小麦生长的补偿效应使得不同种植密度下的根生物量差异减小,在3月27日的试验中,根生物量外推法不能确定出土壤异养呼吸的数值.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每个采样日不同种植密度下的小麦根呼吸系数均无显著差异;而所有小麦种植密度的平均根呼吸系数随作物生长呈下降趋势.可将根呼吸系数(R rc)表示为根系氮含量(N)和土壤体积含水量(W)两因子的指数影响函数,其表达式为:R rc=0.001 e(0.375W+5.503N).式中,W,N分别为土壤体积含水量和根系氮含量,R rc为根呼吸系数,决定系数R2=0.966.应用根系氮含量和土壤湿度这两个因子可较好的模拟根呼吸系数的动态变化.对于与田间实际小麦种植密度接近的处理而言,在返青-拔节期根呼吸占土壤呼吸的比例在28%~81%之间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生物量外推法 呼吸 异养呼吸 氮含量 土壤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方式对紫色土土壤异养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花可可 王小国 朱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3602-3611,共10页
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10月对不同施肥方式下的紫色土土壤呼吸进行了研究,以揭示施肥方式对紫色土异养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可对土壤异养呼吸产生激发效应。施肥后第5天出现峰值,猪厩肥处理的异养呼吸峰值为... 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10月对不同施肥方式下的紫色土土壤呼吸进行了研究,以揭示施肥方式对紫色土异养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可对土壤异养呼吸产生激发效应。施肥后第5天出现峰值,猪厩肥处理的异养呼吸峰值为2356.8 mg CO2m-2h-1,显著高于秸秆配施氮磷钾(970.1 mgCO2m-2h-1)和常规氮磷钾处理(406.8 mgCO2m-2h-1)(P<0.01);小麦季常规氮磷钾、猪厩肥和秸秆配施氮磷钾处理的平均土壤异养呼吸速率为212.9、285.8和305.8mgCO2m-2h-1,CO2排放量为255.1、342.3和369.5 gC/m2,玉米季为408.2、642.8和446.4 mgCO2m-2h-1,CO2排放量为344.7、542.8和376.9 gC/m2,玉米季土壤异养呼吸平均速率及CO2排放量均高于小麦季。全年平均土壤异养呼吸速率分别为310.6、446.3和377.4 mg CO2m-2h-1,CO2排放总量分别为599.8、885.1和746.4 gC/m2。猪厩肥对土壤异养呼吸速率和CO2排放量的影响最大,秸秆配施氮磷钾肥次之,氮磷钾肥最小,说明有机物料的投入是紫色土土壤异养呼吸速率的主要调控措施,低碳氮比的有机物料能促进土壤异养呼吸和CO2的排放。猪厩肥和秸秆配施氮磷钾肥处理相应地表和地下5 cm温度的Q10值分别为2.64、1.88和2.77、1.99,表明低碳氮比的有机物料还能增加土壤异养呼吸Q10值,使土壤异养呼吸速率对温度的敏感性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异养呼吸 土壤温度 碳氮比 施肥方式 紫色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高山地区土壤异养呼吸时空动态 被引量:4
9
作者 张远东 庞瑞 +1 位作者 顾峰雪 刘世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5047-5057,共11页
土壤异养呼吸是陆地和大气之间的重要通量,是决定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关键因素之一,与气候变化紧密相关。西南高山地区是响应气候变化的重点区域,研究西南高山地区土壤异养呼吸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于评估区域碳循环对全球气候... 土壤异养呼吸是陆地和大气之间的重要通量,是决定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关键因素之一,与气候变化紧密相关。西南高山地区是响应气候变化的重点区域,研究西南高山地区土壤异养呼吸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于评估区域碳循环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具有重要意义。应用生态系统模型(CEVSA)模型估算了1954—2010年西南高山地区土壤异养呼吸(HR)的时空变化,分析了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西南高山地区1954—2010年平均异养呼吸量为422 g C.m-.2a-1,在空间分布上,HR自东南向西北递减,与年平均温度(r=0.721,P<0.01)、年降水量(r=0.564,P<0.01)均显著正相关;(2)在时间尺度上,西南高山地区1954—2010年HR总量增加趋势显著(P<0.05),变化范围为197—251 Tg C/a,平均每年增加0.710 TgC,其中主要植被类型草地、常绿针叶林和常绿阔叶林均增加趋势显著(P<0.01),增加速度分别为1.621、1.496和1.055g C.m-2.a-2。(3)土壤HR的年际变化主要受温度影响,且西北部高海拔地区较东南部低海拔对温度变化更为敏感,主要植被类型温度敏感系数Q10从大到小依次为草地(2.35)、常绿针叶林(2.34)、常绿阔叶林(1.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养呼吸 高山地区 气候变化 CEVS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异养呼吸温度敏感性(Q10)的影响因子 被引量:22
10
作者 盛浩 杨玉盛 +4 位作者 陈光水 高人 曾宏达 杜紫贤 张静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6年第1X期74-83,共10页
首先对国内外土壤异养呼吸Q10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的综合述评.影响土壤异养呼吸Q10的因子主要包括环境因子(主要是温度和湿度)、呼吸底物和土壤生物等.较多的研究表明土壤异养呼吸的Q10在低温时较高,高温时较低,但Q10也可随温度... 首先对国内外土壤异养呼吸Q10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的综合述评.影响土壤异养呼吸Q10的因子主要包括环境因子(主要是温度和湿度)、呼吸底物和土壤生物等.较多的研究表明土壤异养呼吸的Q10在低温时较高,高温时较低,但Q10也可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或随温度变化而保持稳定;通常土壤异养呼吸的Q10与土壤水分成正相关,但极端水分条件下(干旱胁迫或渍水)Q10较低;有限的研究表明呼吸底物和土壤生物对土壤异养呼吸Q10的影响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调控土壤异养呼吸Q10的机理目前还不清楚.然后从温度、水分、呼吸底物、土壤微生物对土壤异养呼吸Q10的影响等方面对影响土壤异养呼吸温度敏感性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未来应重点开展的研究:(1)加强不同尺度土壤异养呼吸Q10的影响因子及调控机理研究;(2)扩大土壤异养呼吸Q10的野外研究;(3)扩大热带、亚热带土壤异养呼吸Q10的研究;(4)深入探讨呼吸底物有效性和土壤生物对土壤异养呼吸Q10的影响;(5)加强其他因子对土壤异养呼吸Q10影响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异养呼吸 温度敏感性 Q10 温度 水分 呼吸底物 土壤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观测的土壤异养呼吸昼夜变化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小飞 陈仕东 +4 位作者 熊德成 林伟盛 林廷武 林成芳 杨玉盛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4年第1期92-94,共3页
森林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土壤中最大的碳库,约占全球土壤碳库的3/4,在全球C循环中起至关重要作用[1]。土壤异养呼吸( Heterotrophic respiration , Rh )是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库损失的主要途径。土壤异养呼吸是指土壤在微生物参... 森林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土壤中最大的碳库,约占全球土壤碳库的3/4,在全球C循环中起至关重要作用[1]。土壤异养呼吸( Heterotrophic respiration , Rh )是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库损失的主要途径。土壤异养呼吸是指土壤在微生物参与下的矿化过程,主要包括根际微生物呼吸、矿质土壤呼吸(无根土壤)和枯枝落叶层呼吸,由于土壤动物呼吸量不大,因此森林生态系统的异养呼吸主要表现为矿质土壤呼吸[2-4]。土壤异养呼吸具有高度的空间变异性,在全球范围内,异养呼吸所占总呼吸的比例为7%~83%,其中在热带和温带(30%~83%)森林生态系统中所占比例高于寒带地区(7%~50%)[5-6];同时异养呼吸在时间尺度上(昼夜、季节和年际)也具有高度的变异性[6-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异养呼吸 昼夜变化 森林生态系统 根际微生物 空间变 观测 高频 陆地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异养呼吸对气候变暖的反馈 被引量:2
12
作者 盛浩 杨玉盛 陈光水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4-108,共5页
土壤异养呼吸对气候变暖的反馈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C预算的重要机制.绝大多数研究表明,土壤异养呼吸与未来气候变暖将构成危险的正反馈环.由于土壤有机C分解的温度敏感性问题,学术界仍有争议,对正反馈强度的准确量化尚需一个过程.少量研... 土壤异养呼吸对气候变暖的反馈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C预算的重要机制.绝大多数研究表明,土壤异养呼吸与未来气候变暖将构成危险的正反馈环.由于土壤有机C分解的温度敏感性问题,学术界仍有争议,对正反馈强度的准确量化尚需一个过程.少量研究表明,土壤异养呼吸对气候变暖的反馈不明显.诸多研究还发现土壤异养呼吸对气候变暖的适应现象,主要有水分限制假说、微生物适应假说和底物限制假说来解释适应现象;这种适应性将降低正反馈的影响强度.未来应重点开展以下4方面的研究;(1)加强惰性土壤有机C温度敏感性的研究;(2)深入探讨微生物对气候变暖的适应性;(3)量化土壤异养呼吸对气候变暖的反馈强度;(4)加强对多因子交互影响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异养呼吸 全球变暖 反馈 温度升高 适应性 C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泥质海岸水杉林地土壤的异养呼吸 被引量:1
13
作者 孔雨光 王因花 +4 位作者 张金池 储冬生 张东海 王如岩 张小庆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18,共4页
采用碱液吸收法对苏北泥质海岸15年生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Cheng)林地的土壤异养呼吸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水杉林地2—10月土壤异养呼吸速率CO2变化范围为4.72~12.87g/(m^2·d),最大值出现在7月,最... 采用碱液吸收法对苏北泥质海岸15年生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Cheng)林地的土壤异养呼吸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水杉林地2—10月土壤异养呼吸速率CO2变化范围为4.72~12.87g/(m^2·d),最大值出现在7月,最小值出现在2月。土壤温度是影响土壤异养呼吸的主要因子,温度变化能够解释土壤异养呼吸季节变化的62.1%-70.9%,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异养呼吸的关系不显著。利用林内气温及地表下2、5、10cm处的土壤温度得到水杉林地的Q10值分别为1.00、1.59、1.55、1.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异养呼吸 温度敏感性 沿海防护林 水杉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色土旱坡地土壤异养呼吸速率及其温度敏感性
14
作者 花可可 王小国 朱波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8-554,共7页
为探讨紫色土旱坡地土壤异养呼吸速率特征,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10月观测了土壤异养呼吸日变化、季节性变化及土壤温度和湿度。结果表明:土壤异养呼吸速率日变化特征呈单峰型曲线,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16... 为探讨紫色土旱坡地土壤异养呼吸速率特征,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10月观测了土壤异养呼吸日变化、季节性变化及土壤温度和湿度。结果表明:土壤异养呼吸速率日变化特征呈单峰型曲线,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16:00和08:00;土壤异养呼吸速率季节变化明显,冬季低,夏季高,最大值为654.2 mg CO2/(m2h),最低值为38.1 mg CO2/(m2h),平均值为325.2 mg CO2/(m2h),小麦季土壤异养呼吸CO2排放总量为307.9 g C/m2,玉米季为384.8 g C/m2,全年为692.7 g C/m2,玉米季土壤异养呼吸CO2排放总量显著高于小麦季(P<0.05);小麦季土壤异养呼吸敏感性参数Q10值高于玉米季,说明小麦季土壤异养呼吸速率对温度变化较玉米季敏感。地表温度和土壤5 cm温度的Q10值分别为3.16和3.22,土壤5 cm温度对土壤异养呼吸速率的影响较地表温度敏感;当土壤湿度(WFPS)高于60%时,土壤湿度和土壤异养呼吸速率为显著的负相关(R=-0.550,P=0.02),60%以下二者无显著关系,该研究可为调控紫色土旱坡地有机碳气态支出过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异养呼吸速率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旱坡地 紫色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油茶园土壤呼吸和异养呼吸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邵蕊 赵苗苗 +4 位作者 赵芬 沈瑞昌 刘丽香 张丽云 徐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315-2322,共8页
油茶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研究施肥对油茶园土壤呼吸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对于估算中国南方典型种植园林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设置对照(CK)、施肥(OF)、断根(CK-T)和断根施肥(OF-T)4个处理,采... 油茶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研究施肥对油茶园土壤呼吸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对于估算中国南方典型种植园林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设置对照(CK)、施肥(OF)、断根(CK-T)和断根施肥(OF-T)4个处理,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通过多年观测,分析探讨施肥对油茶园土壤呼吸和异养呼吸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肥对油茶园土壤呼吸和异养呼吸无显著影响。研究期间,各处理(OF、CK、OF-T、CK-T)土壤CO_2通量依次为(77.91±2.59)、(73.71±0.97)、(66.82±1.02)mg C m^(-2)h^(-1)和(66.84±3.94)mg C m^(-2)h^(-1);(2)各处理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Q_(10))表现为OF-T(1.96±0.01)>CK-T(1.79±0.03)>OF(1.77±0.01)>CK(1.75±0.03),其中,OF-T处理下Q_(10)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即施肥显著增加了断根处理土壤呼吸Q_(10);(3)施肥显著增加了土壤表层NH_4^+-N和NO_3^--N含量,Q_(10)与土壤表层NH_4^+-N和NO_3^--N含量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园 施肥 土壤呼吸 土壤异养呼吸 温度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侵蚀区马尾松林恢复过程中土壤异养呼吸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姜永孟 邓翠 +3 位作者 吕茂奎 熊小玲 李佳玉 谢锦升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56-1168,共13页
土壤异养呼吸是影响土壤有机碳积累的关键因素。以南方红壤水土流失区不同恢复年限的马尾松林(未治理地(Y0)、恢复14 a(Y14)、恢复31 a(Y31))为对象,对不同呼吸组分进行测定并结合温度、水分以及微生物等因子,研究马尾松林恢复对土壤异... 土壤异养呼吸是影响土壤有机碳积累的关键因素。以南方红壤水土流失区不同恢复年限的马尾松林(未治理地(Y0)、恢复14 a(Y14)、恢复31 a(Y31))为对象,对不同呼吸组分进行测定并结合温度、水分以及微生物等因子,研究马尾松林恢复对土壤异养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恢复年限马尾松林土壤异养呼吸差异显著,恢复31 a显著大于恢复14 a以及未治理地,未治理地异养呼吸速率仅为0.99μmol·m^(–2)·s^(–1),而治理14 a、31 a分别为2.20、2.80μmol·m^(–2)·s^(–1);温度是异养呼吸季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分别解释季节变化的40.6%(Y0)、62.2%(Y14)、66.6%(Y31);马尾松林恢复后土壤异养呼吸温度敏感性(Q10)显著增加,Y0、Y14、Y31的Q10分别为1.58、1.93和1.82;不同恢复年限土壤异养呼吸占土壤总呼吸比例为77.94%(Y0)、70.84%(Y14)、77.35%(Y31)。结构方程表明,在马尾松林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SOC)、温度以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变化是影响土壤异养呼吸变化的主要因子,其中SOC、土壤微生物与异养呼吸显著正相关,而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温度变化与异养呼吸显著负相关。本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林植被恢复过程中SOC的积累以及缺乏有效的物理保护增加了微生物对SOC的分解,另一方面土壤环境温度的降低和细菌、真菌丰度的增加以及群落中变形菌、子囊菌、酸杆菌的增加,更进一步加剧微生物对原有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强度,导致异养呼吸碳排放的持续增加,最终限制了马尾松林土壤碳吸存效率。因此,较高的土壤异养呼吸可能是影响红壤侵蚀退化区土壤有机质进一步提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土壤呼吸敏感性Q_(10) 异养呼吸比例 微生物多样性 土壤有机质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含水量驱动土壤病毒和细菌多度及其与土壤异养呼吸关系的变化
17
作者 黄文文 张全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8453-8460,共8页
土壤微生物是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病毒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生物实体,也是若干类型生境中微生物数量的重要调节者。因此,了解病毒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对深入认识包括碳循环在内的生态系统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在... 土壤微生物是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病毒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生物实体,也是若干类型生境中微生物数量的重要调节者。因此,了解病毒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对深入认识包括碳循环在内的生态系统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验室建立土壤微宇宙实验系统,跟踪调查恒定低含水量、恒定高含水量和波动含水量3种水分处理下土壤病毒和细菌多度的变化,以及土壤异养呼吸速率对土壤病毒-细菌相互作用的响应。相较于低水分处理,高水分处理显著增加了病毒多度(P<0.001)和病毒-细菌多度比(P=0.0026),波动水分处理显著增加了病毒多度(P<0.001)。在高水分处理的土壤微宇宙中,细菌和病毒多度呈现出随时间动荡的信号,即细菌多度表现出增加-降低-增加的趋势,而病毒多度则表现出增加-降低的趋势,且其变化滞后于细菌。土壤异养呼吸速率与土壤含水量(P<0.001)、细菌多度(P=0.0045)和病毒多度(P<0.001)都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些结果说明:病毒导致的下行控制可能是细菌多度的重要影响因子,在水分增加情形下,病毒有可能通过加速细菌的更新速率进而加速土壤呼吸。因此,病毒与细菌的相互作用可能是碳循环的重要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细菌 土壤异养呼吸 土壤病毒 下行控制 病毒-细菌多度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物及异养呼吸影响的研究
18
作者 卢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1年第11期00062-00066,共5页
黄土高原丘陵地区植被恢复以来,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黄土丘陵地区植被的恢复有利于植物与土壤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对改善土壤养分状况,促进土壤异养呼吸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土壤特征和微生物活动,是进一步认识&qu... 黄土高原丘陵地区植被恢复以来,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黄土丘陵地区植被的恢复有利于植物与土壤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对改善土壤养分状况,促进土壤异养呼吸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土壤特征和微生物活动,是进一步认识"介质"结构和功能,对黄土高原丘陵地区植被优先选择具有重要的理论支撑和现实意义。以陕西延安黄土丘陵区4种植被类型(人工刺槐林、天然侧柏林、辽东栎林、天然灌丛)为研究对象,近邻裸地为比较分析了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和根系呼吸速率,研究土壤呼吸及组分呼吸速率有影响的土壤理化性质、根系特征和土壤微生物特征。研究结果如下:(1)4种不同种类的植被对黄土高原丘陵区的土壤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与植被恢复的林地相比,裸地土壤微生物种类及养分较稀少,两者均有一致的趋势:天然林与灌丛最多,人工林次之,裸地最少。(3)土壤总呼吸速率及组分呼吸速率与细根生物量(FR)呈负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与细根含碳量(RC)呈正相关。(4)微生物呼吸速率受温度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土壤呼吸速率,植被根系呼吸速率受温度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植被恢复 土壤微生物 土壤异养呼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热带次生林土壤自养和异养呼吸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沈小帅 陈书涛 +2 位作者 胡正华 史艳姝 张勇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181-3187,共7页
以南京市郊北亚热带次生林为研究对象,于2010年设置挖沟断根和不断根处理小区,观测了土壤呼吸、异养呼吸的季节变异规律,并以此计算了自养呼吸速率,同时,观测了土壤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结果表明,土壤呼吸、异养呼吸具有相似的季节变... 以南京市郊北亚热带次生林为研究对象,于2010年设置挖沟断根和不断根处理小区,观测了土壤呼吸、异养呼吸的季节变异规律,并以此计算了自养呼吸速率,同时,观测了土壤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结果表明,土壤呼吸、异养呼吸具有相似的季节变化规律,季节平均土壤呼吸、异养呼吸和自养呼吸速率分别为3.42、2.36和1.06μmol.(m2.s)-1.回归分析表明,异养呼吸随土壤呼吸增大而增加,异养呼吸(y)与土壤呼吸(x)之间的关系可用对数回归方程描述,该方程可解释异养呼吸90.5%(R2=0.905)的季节变异.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土壤呼吸不同组分与温度间均存在指数回归关系,描述土壤呼吸、异养呼吸、自养呼吸与温度间关系的指数回归方程可分别解释78.4%、76.4%和65.6%的变异,P值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根据回归方程估算的土壤呼吸、异养呼吸和自养呼吸温度系数Q10值分别为1.97、1.76和3.31.本研究表明,在树木生长的3~10月,土壤呼吸自养和异养组分的比例分别为69%和31%,且异养呼吸的温度敏感性显著小于自养呼吸的温度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林 土壤呼吸 呼吸 异养呼吸 温度敏感性
原文传递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异养呼吸变异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8
20
作者 谢薇 陈书涛 胡正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34-340,共7页
土壤异养呼吸是生态系统碳平衡估算中的关键因子之一.通过文献调研,收集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异养呼吸的观测数据,同时收集整理了试验地点气候资料(年总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和环境因子(如树木生长年龄)指标.结果表明,异养呼吸与土... 土壤异养呼吸是生态系统碳平衡估算中的关键因子之一.通过文献调研,收集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异养呼吸的观测数据,同时收集整理了试验地点气候资料(年总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和环境因子(如树木生长年龄)指标.结果表明,异养呼吸与土壤呼吸的关系可用幂函数方程描述,异养呼吸随土壤呼吸的增大而增大,该幂函数方程可解释异养呼吸73%(R2=0.730,P<0.001)的变异.异养呼吸与年总降水量以及年平均气温的关系均可用一元线性方程描述.异养呼吸占土壤呼吸的比例与年总降水量、年平均气温的关系均可用对数回归方程描述,异养呼吸占土壤呼吸的比例随年总降水量的增大和年平均气温的升高而减小.异养呼吸占土壤呼吸的比例随树龄的增大而增大,两者之间的关系可用幂函数方程描述.进一步的结果表明,经验模型模拟得到的异养呼吸模拟值与实际样地观测结果之间呈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采用的经验统计模型可较好地模拟异养呼吸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生态系统 土壤 异养呼吸 模拟 降水 气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