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荧光显影技术辅助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效果
1
作者 朱玲玲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6期74-77,共4页
目的:观察荧光显影技术辅助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82例EMT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 目的:观察荧光显影技术辅助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82例EMT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荧光显影技术辅助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水平,手术前后应激指标[缓激肽(BK)、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水平、卵巢功能指标[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抗米勒管激素(AMH)、窦卵泡数目(AFC)]水平,临床疗效和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剥除厚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血清BK、NE、Cor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FSH、LH水平均低于术前,AMH水平均高于术前,AFC均多于术前,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荧光显影技术辅助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切除术治疗EMT患者可降低围术期指标水平和应激指标水平,效果优于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切除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显影 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切除术 子宫内膜 应激 卵巢功能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氏内异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异位病灶和血CA125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邬素珍 赵春梅 聂润球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64-1666,共3页
目的探讨陈氏内异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大鼠异位病灶和血清CA125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EMs模型并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组,分别给予陈氏内异丸高、中、低剂量药液(高、中、低剂量组)及丹那唑混悬液(丹那唑组)、蒸馏水(模型组)灌... 目的探讨陈氏内异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大鼠异位病灶和血清CA125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EMs模型并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组,分别给予陈氏内异丸高、中、低剂量药液(高、中、低剂量组)及丹那唑混悬液(丹那唑组)、蒸馏水(模型组)灌胃治疗4周。假手术组给予相同容积的蒸馏水灌胃4周。治疗前及末次给药1周后,分别剖腹测量异位病灶长、宽、高三径并计算体积,采血检测血清CA125水平。结果治疗后各剂量组和丹那唑组异位病灶体积均明显缩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P<0.05),高、中剂量组与丹那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CA125水平高、中剂量组及丹那唑组均低于模型组(P<0.01),低剂量组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和丹那唑组与假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低剂量组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陈氏内异丸可明显抑制EMs病灶的生长,使病灶缩小、萎缩,并可降低血清CA125水平,当使用高剂量时可与丹那唑达到同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陈氏内 大鼠 异位病灶体积 CA1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及裸鼠模型异位病灶芳香化酶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丹波 任凤岩 +3 位作者 张淑兰 李一宁 牛惠彦 陆景明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49-654,共6页
目的:探讨芳香化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在位内膜及其裸鼠模型异位病灶中的表达意义。方法:征集EMs组及非异位症(NEMs)组各24例,应用其分泌晚期子宫内膜,建立EMs裸鼠模型,取建模后5d、15d、30d裸鼠异位病灶,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目的:探讨芳香化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在位内膜及其裸鼠模型异位病灶中的表达意义。方法:征集EMs组及非异位症(NEMs)组各24例,应用其分泌晚期子宫内膜,建立EMs裸鼠模型,取建模后5d、15d、30d裸鼠异位病灶,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在位内膜和异位病灶芳香化酶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芳香化酶mRNA表达,EMs组异位病灶(0.894±0.23)表达强于在位内膜(0.685±0.15),P<0.05;阳性表达率(87.50%,83.33%)无差异。NEMs组异位病灶表达强度和阳性表达率(0.920±0.24,95.83%)均高于在位内膜(0.612±0.15,62.50%),P<0.05。两组在位内膜比较,EMs组阳性表达率高于NEMs组,P<0.05。两组异位病灶及各组不同时期异位病灶(EMs组,5d:0.889±0.23;15d:0.990±0.19;30d:0.880±0.29;NEMs组,5d:0.889±0.23;15d:0.905±0.23;30d:0.918±0.22)比较,芳香化酶mRNA表达无差异。芳香化酶蛋白阳性表达率,EMs组异位病灶(95.83%)与在位内膜(91.67%)比较,差异不显著。NEMs组异位病灶(95.83%)高于在位内膜(70.83%),P<0.05。EMs组在位内膜高于NEMs组,P<0.05;两组异位病灶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局部雌激素合成增强在EMs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芳香化酶是EMs等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在子宫内膜特异性表达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裸小鼠 芳香化酶 内膜 异位病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对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病灶CD16、CD32、CD64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大勇 孙丽君 《合肥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422-425,430,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服用不同剂量和时间的米非司酮(RU486)对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AIEM)异位病灶CD16、CD32、CD64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40例AIEM患者分为:对照组(未服RU486,10例),服药组:A组(服用RU48612.5mg/d×1月,10例),B组(服用... 目的探讨术前服用不同剂量和时间的米非司酮(RU486)对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AIEM)异位病灶CD16、CD32、CD64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40例AIEM患者分为:对照组(未服RU486,10例),服药组:A组(服用RU48612.5mg/d×1月,10例),B组(服用RU486 12.5mg/d×3月,10例),C组(服用RU486 25mg/d×1月,10例),采用免疫组化检测AIEM术后异位病灶CD16、CD32、CD64的表达。结果 1CD16、CD32、CD64在AIEM异位病灶的表达水平,对照组明显低于各服药组(P<0.001)。2服药组间CD16、CD32、CD64在AIEM异位病灶的表达与RU486服用剂量呈正相关(P<0.001)。3服药组间CD16、CD32、CD64在AIEM异位病灶的表达与服药时呈正相关(P<0.001)。4CD16、CD32、CD64在AIEM异位病灶表达,服药1个月组与服药3个月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5CD16、CD32、CD64在AIEM异位病灶表达,服药12.5 mg/d组与25 mg/d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 RU486上调AIEM异位病灶CD16、CD32、CD64表达,提示CD16、CD32、CD64阳性细胞水平的变化在RU486治疗女性AIEM患者的免疫机制中可能起一定作用。2AIEM异位病灶CD16、CD32、CD64的表达水平随着RU486的日服用量和服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 异位病灶 米非司酮 不同剂量 不同服用时间 CD16 CD32 CD6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 被引量:2
5
作者 樊天云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6年第6期44-44,共1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68例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剔除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术后辅以孕三烯酮治疗;对照组52例采用单纯腹腔镜手术剔除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随访痛经、月经量及...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68例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剔除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术后辅以孕三烯酮治疗;对照组52例采用单纯腹腔镜手术剔除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随访痛经、月经量及复发情况。结果术后6、12个月随访观察组较对照组月经量减少,痛经明显缓解,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临床效果显著,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病灶 腹腔镜 孕三烯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累及卵巢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电灼术对患者血清AMH水平及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再仪 游泽山 +1 位作者 余凤花 邱艺 《新医学》 2017年第11期804-807,共4页
目的探讨未累及卵巢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电灼术对患者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及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不合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进行电灼术的1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为EMS组,同期因子宫肌瘤行腹腔镜剔除术且无不良... 目的探讨未累及卵巢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电灼术对患者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及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不合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进行电灼术的1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为EMS组,同期因子宫肌瘤行腹腔镜剔除术且无不良孕产史的12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EMS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术前及术后1、3、6个月的血清AMH水平,分析EMS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6个月的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水平变化。结果 2组患者在术前的血清AM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S组患者在术后1、3、6个月的血清AM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术前相比,EMS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的血清AMH、雌二醇水平下降,LH、FSH水平升高(P均<0.008);术后3个月,EMS组的FSH、雌二醇和LH水平已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6个月已趋向稳定状态,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08);EMS组的血清AMH水平在术后3个月仍未恢复,术后6个月的血清AMH水平仍低于术前水平(P均<0.008)。结论未累及卵巢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实施电灼术对卵巢储备功能有影响,术后半年是卵巢储备功能恢复期,且使用血清AMH作为卵巢储备功能评估指标优于FSH、雌二醇和L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盆腔 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电灼术 抗苗勒管激素 卵巢储备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利度胺对鼠子宫内膜异位病灶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蒋红清 李亚里 +2 位作者 张卓梅 邹杰 汪淑娟 《感染.炎症.修复》 2006年第2期80-83,129,共5页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thalidomide)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病灶生长和血管生成的影响,为从抗血管途径治疗EMs提供依据。方法:将EMs患者在位子宫内膜种植于重度复合性免疫缺陷病(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thalidomide)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病灶生长和血管生成的影响,为从抗血管途径治疗EMs提供依据。方法:将EMs患者在位子宫内膜种植于重度复合性免疫缺陷病(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SCID)小鼠皮下。建立EMs鼠模型。接种后第3周给予治疗,治疗组(n=10)腹腔注射沙利度胺50mg/kg/d。对照组(n=10)腹腔注射等体积PBS,连用14d;每隔3d测量异位病灶体积一次;病灶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病灶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SCID小鼠皮下种植内异症模型内膜存活率高且观察方便;治疗组病灶体积增长有缩小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MV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VEGF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对EMs异位病灶的血管生成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VEGF的表达可能不是沙利度胺抑制EMs血管生成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度胺 子宫内膜 异位病灶 治疗组 血管生成 对照组 统计学意义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腹腔注射 子宫内膜 体积增长 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化法 免疫缺陷病 皮下种植 抑制作用 小鼠 鼠模型 表达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布多糖通过ERK通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异位病灶及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
8
作者 赵哲君 闫霜 +1 位作者 年卫红 陈雁南 《中医研究》 2023年第10期83-88,共6页
目的:探究昆布多糖(laminarin,LA)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通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模型大鼠异位病灶及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方法:取45只SD大鼠,随机选择10只设为假手术组,... 目的:探究昆布多糖(laminarin,LA)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通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模型大鼠异位病灶及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方法:取45只SD大鼠,随机选择10只设为假手术组,并将EM模型大鼠32只随机分为模型组11只、昆布多糖组11只、激动剂组10只。激动剂组灌胃500μg/g LA混悬液,2 h后尾静脉注射10 ng/g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溶液;昆布多糖组灌胃500μg/g LA混悬液,1次/d;假手术组、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10μL/g体质量,1次/d。均连续7 d。计算子宫内膜生长抑制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微血管密度;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腹腔灌洗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异位子宫内膜组织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磷酸化p38 MAPK(phospho-p38 MAPK,p-p38 MAPK)、ERK1/2、磷酸化ERK(phospho-ERK,p-ERK)1/2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对比,昆布多糖组异位子宫内膜生长抑制率升高,阳性细胞占比、腹腔灌洗液VEGF、子宫内膜组织p-p38 MAPK/p38 MAPK、p-ERK1/2/ERK1/2水平降低(P<0.05)。与昆布多糖组对比,激动剂组异位子宫内膜生长抑制率降低,阳性细胞占比、腹腔灌洗液VEGF、子宫内膜组织p-p38 MAPK/p38 MAPK、p-ERK1/2/ERK1/2水平升高(P<0.05)。结论:LA可抑制异位子宫内膜生长及内膜组织血管新生,抑制MAPK/ERK通路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昆布多糖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异位病灶 血管新生 动物模型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凝刀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病灶74例临床疗效分析
9
作者 孙仪芬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22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电凝刀与传统手术刀对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处置效果。方法应用电凝刀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37例;应用传统手术刀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37例;包括保留生育功能、卵巢功能及根治性手术3种。结论... 目的探讨电凝刀与传统手术刀对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处置效果。方法应用电凝刀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37例;应用传统手术刀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37例;包括保留生育功能、卵巢功能及根治性手术3种。结论电凝刀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区病灶处理彻底、术后康复快、生活质量高等优点;应用电凝刀可一次性完成分离、止血、切割,使手术简单易行,是治疗开腹手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安全、可靠、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凝刀 剖宫产术 子宫内膜异位病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化酶-2在靠近内膜异位病灶的卵巢癌组织中表达量高于无内膜异位病灶的卵巢癌组织
10
作者 朱磊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 2006年第4期21-22,共2页
Objectiv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if COX-2, CK7 and CK20 are involved in the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of endometriosis. Methods: We compared COX-2, CK7 and CK20 expressions between isolated endometr... Objectiv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if COX-2, CK7 and CK20 are involved in the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of endometriosis. Methods: We compared COX-2, CK7 and CK20 expressions between isolated endometriosis lesions and endometriosis lesions adjacent to ovarian carcinoma and between isolated ovarian carcinoma and ovarian carcinoma with implants of endometriosis. Immunoreactivity was quantified using an immunohistochemical scoring system that corresponds to an image analysis-based system. Results: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COX-2, CK7 and CK20 expressions between the isolated endometriosis lesions and the endometriosis lesions adjacent to ovarian carcinoma. Similarly, CK7 and CK20 were equally expressed between the isolated ovarian carcinoma and the ovarian carcinoma with implants of endometriosis. The COX-2 over-expression rate was greater in ovarian carcinoma that was associated with endometriosis than in isolated ovarian carcinoma (27.8%versus 5.6%, P = 0.083). In endometrioid type ovarian carcinoma, the difference in COX-2 expression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50%versus 0%, P = 0.023). Conclusions: COX-2 over-expression may be a result of the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of endometriosis to endometrioid type ovarian cancer or may represent an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cellular components. With respect to cytokeratins, neither CK7 nor CK20 appear to be involved in the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of endometri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组织 异位病灶 环氧化酶 免疫反应性 细胞角蛋白 图像分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曲唑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surviv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建超 吕秀萍 +2 位作者 刘玉珍 封硕 刘华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51-353,共3页
目的:探讨来曲唑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survivin表达的影响。方法:用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随机将建模成功的大鼠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来曲唑治疗组,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异位内膜survivin的表达。... 目的:探讨来曲唑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survivin表达的影响。方法:用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随机将建模成功的大鼠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来曲唑治疗组,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异位内膜survivin的表达。结果:随着来曲唑治疗时间延长,异位内膜survivin表达显著降低,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曲唑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与降低survivin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异位病灶 来曲唑 生存素 大鼠 WISTAR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超图像及血流频谱特征在异位妊娠病灶破裂、卵巢黄体破裂中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12
作者 张金玲 杨艳方 《临床研究》 2024年第10期135-138,共4页
目的 研究彩超图像及血流频谱特征在异位妊娠病灶破裂、卵巢黄体破裂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河南省生殖妇产医院检查的102例患者,其中46例异位妊娠病灶破裂患者为异位妊娠病灶破裂组,56例卵巢黄体破... 目的 研究彩超图像及血流频谱特征在异位妊娠病灶破裂、卵巢黄体破裂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河南省生殖妇产医院检查的102例患者,其中46例异位妊娠病灶破裂患者为异位妊娠病灶破裂组,56例卵巢黄体破裂患者为卵巢黄体破裂组,观察两组患者彩超图像特征差异,比较两组患者血流频谱特征[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卵巢体积和液性暗区深度。以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RI、PI、PSV、卵巢体积、液性暗区深度联合鉴别诊断异位妊娠病灶破裂、卵巢黄体破裂的价值。结果 彩超图像中,异位妊娠病灶破裂组中部分可见胎芽、假性妊娠囊,血流表现以“点状”“条状”为主,血流频谱特征多样。卵巢黄体破裂组血流表现以“半环状/环状”为主,血流频谱特征以极低/低阻力型为主。血流频谱特征中,异位妊娠病灶破裂组RI、PI显著高于卵巢黄体破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异位妊娠病灶破裂组PSV、卵巢体积、液性暗区深度显著低于卵巢黄体破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RI、PI、PSV、卵巢体积、液性暗区深度水平联合鉴别诊断异位妊娠病灶破裂、卵巢黄体破裂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6,灵敏度为84.87%,特异度为76.79%。结论 彩超下异位妊娠病灶破裂、卵巢黄体破裂图像特征及血流频谱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超 妊娠病灶破裂 卵巢黄体破裂 图像 血流频谱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异位妊娠病灶清除术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炎性反应指标和术后恢复的影响
13
作者 黄月守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68-0071,共4页
探索腹腔镜下异位妊娠病灶清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系统随机化法,将我院2020.1-2022.12收治的30例异位妊娠患者均分为两组各1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手术,观察组进行腹腔镜下异位妊娠病灶清除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术前术后的... 探索腹腔镜下异位妊娠病灶清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系统随机化法,将我院2020.1-2022.12收治的30例异位妊娠患者均分为两组各1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手术,观察组进行腹腔镜下异位妊娠病灶清除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术前术后的炎性反应指标情况、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94%高于对照组的60.13%,P<0.05。治疗前两组的炎性反应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三项炎性反应指标均比对照组优,已基本回归正常水平,P<0.05。术后对照组的留置导管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比观察组长,观察组患者术后更快下床,住院时间也相对更短,P<0.05。结论 运用腹腔镜下异位妊娠病灶清除术,能帮助患者更快改善症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炎性反应指标也能早日恢复正常,术后患者能更快下床活动,住院时间较短,是一种较为优质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运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妊娠病灶清除术 炎性反应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盆腔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切除术一例
14
作者 易晓芳 夏和霞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I0005-I0005,共1页
患者24岁,因“发现盆腔包块7个月”入院。月经规则,原发性痛经,加重2年。未婚无性生活。7个月前体检时发现右侧卵巢囊肿,妇科检查:右侧附件可扪及直径约4cm包块,宫体后方与直肠粘连,有触痛结节.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右侧附件 肠粘连 盆腔包块 右侧卵巢囊肿 月经规则 切除术 子宫内膜异位病灶
原文传递
琥珀散对人MenSCs植入式子宫内膜异位症裸鼠异位病灶及Beclin1、ZEB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悦健 何甜甜 +7 位作者 林陶秀 霍超越 杨思晨 高路益 杨梦萍 罗伯茨宋泽 李长香 马小娜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3年第2期294-304,共11页
目的探究琥珀散对人经血源间充质干细胞(MenSCs)植入式子宫内膜异位症(EMT)裸鼠的异位病灶及Bcl-2同源结构域蛋白抗体(Beclin1)、锌指E盒同源结合蛋白1(ZEB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诺孕素(0.001 g·kg^(... 目的探究琥珀散对人经血源间充质干细胞(MenSCs)植入式子宫内膜异位症(EMT)裸鼠的异位病灶及Bcl-2同源结构域蛋白抗体(Beclin1)、锌指E盒同源结合蛋白1(ZEB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诺孕素(0.001 g·kg^(-1))组和琥珀散(29 g·kg^(-1))组,每组10只。从EMT患者及健康女性的月经血中提取MenSCs,并借助成脂、成骨诱导分化鉴定其干细胞属性。将EMT MenSCs注射至裸鼠腹部皮下,制备EMT裸鼠模型,对照组植入正常人MenSCs。至第7天每组随机抽取1只裸鼠,开腹观察异位病灶生长情况,并借助HE染色和人类白细胞抗原A(HLAA)免疫荧光法评价模型。自造模成功连续给药21 d,末次给药后第2日取材,观测EMT异位病灶体积及血管分布;切取异位病灶组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Western blotting、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技术分别测定组织中Beclin1与ZEB1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EMT源及正常MenSCs为长梭形,呈辐射状向周边集落扩散,且经成脂、成骨诱导分化后均有脂滴、钙结节形成。造模7 d后,对照组未见异位病灶形成,其余各组均有囊泡样病灶形成,且周围血管形成丰富,病理切片均可见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HLAA均阳性表达。与模型组比较,琥珀散能显著缩小EMT裸鼠异位病灶体积(P<0.001),改善周围血管分布。在mRNA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地诺孕素组和琥珀散组ZEB1表达显著降低(P<0.001),Beclin1表达显著升高(P<0.001)。在蛋白水平,与模型组比较,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地诺孕素组和琥珀散组ZEB1表达显著降低(P<0.05),Beclin1表达显著升高(P<0.01、0.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琥珀散组Beclin1大量分布在异位内膜、腺腔以及腺上皮细胞与间质细胞的胞核及胞浆中,Beclin1表达显著增加(P<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琥珀散组ZEB1蛋白在异位内膜、腺腔、腺上皮细胞及周围间质细胞的胞核与胞浆中的分布均明显减少,地诺孕素组、琥珀散组ZEB1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降低(P<0.001)。结论琥珀散可能通过上调Beclin1、下调ZEB1表达,缩小EMT裸鼠异位病灶,改善周围血管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经血源间充质干细胞 琥珀散 异位病灶 BECLIN1 ZEB1
原文传递
琥珀散通过LncRNA MALAT1/miR-142-3p促进自噬缩小子宫内膜异位症裸鼠异位病灶的机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悦健 林陶秀 +6 位作者 何甜甜 霍超越 高路益 杨思晨 杨梦萍 罗伯茨宋泽 马小娜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142-4147,共6页
目的:观察琥珀散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T)裸鼠异位病灶的干预作用,并从LncRNA MALAT1/miR-142-3p介导自噬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7周龄雌性免疫缺陷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琥珀散组(29 g/kg)与地诺孕素组(0.001 g/kg),每组10只。从5例... 目的:观察琥珀散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T)裸鼠异位病灶的干预作用,并从LncRNA MALAT1/miR-142-3p介导自噬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7周龄雌性免疫缺陷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琥珀散组(29 g/kg)与地诺孕素组(0.001 g/kg),每组10只。从5例寒凝血瘀型EMT患者月经血中提取经血源间充质干细胞(MenSCs)以制备人MenSCs植入式EMT裸鼠模型。采用HE染色法及人类白细胞抗原α(HLAA)免疫荧光法评价模型。造模成功后连续给药21 d。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法测定各组异位病灶组织中LncRNA MALAT1、miR-142-3p及自噬标志分子(Beclin1和LC3Ⅱ)的表达情况。结果:造模后,3组注射区均有囊泡样组织形成,病理切片见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免疫荧光示HLAA阳性,系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琥珀散组异位病灶体积显著缩小(P<0.01),LncRNA MALAT1和Beclin1的RNA水平、Beclin1和LC3Ⅱ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P<0.05),miR-142-3p被显著抑制(P<0.01)。结论:琥珀散能明显缩小EMT裸鼠异位病灶体积,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其促进LncRNA MALAT1诱骗miR-142-3p以上调Beclin1进而增强异位内膜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琥珀散 竞争性内源RNA LncRNA MALAT1 miR-142-3p 自噬 经血源间充质干细胞 异位病灶 机制
原文传递
50例腹腔镜异位妊娠病灶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体会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玉英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年第8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异位妊娠病灶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方式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腹腔镜异位妊娠病灶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过程。结果:50例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后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4d。结论:对腹腔镜异位妊娠病灶切除术患者实施有效的围... 目的:探讨腹腔镜异位妊娠病灶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方式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腹腔镜异位妊娠病灶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过程。结果:50例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后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4d。结论:对腹腔镜异位妊娠病灶切除术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可以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妊娠病灶切除术 围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高利特可减少腹膜异位病灶
18
作者 坚尚(摘译)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11年第2期7-7,共1页
近日,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有子宫内膜异位的高泌乳素血症妇女研究中发现,多巴胺受体2激动剂喹高利特可减少或清除腹膜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并首次证明了抗血管生成药物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
关键词 异位病灶 喹高利特 腹膜 子宫内膜 抗血管生成药物 高泌乳素血症 研究人员 医学院
原文传递
趋化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9
作者 汪沙 林斯丽(综述) 段华(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44-648,共5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指有活性的在位内膜细胞在子宫体以外发生黏附、侵袭并形成新生血管,最终导致异位病灶生成的病理过程。该疾病具有痛经逐渐加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逐渐增大以及期别逐渐进展的特点,有可能存在...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指有活性的在位内膜细胞在子宫体以外发生黏附、侵袭并形成新生血管,最终导致异位病灶生成的病理过程。该疾病具有痛经逐渐加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逐渐增大以及期别逐渐进展的特点,有可能存在诊断延迟[1]。EMS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在位内膜如何异位至其他器官是当下研究EMS发病机制的热点及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子宫内膜囊肿 子宫内膜 内膜 异位病灶 诊断延迟 趋化因子 子宫体 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8
20
作者 陆叶 周应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44-646,共3页
疼痛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患者突出的症状,包括痛经、慢性盆腔痛(CPP)、性交痛和肛门坠痛等[1]。深部浸润型内异症(DIE)是造成内异症疼痛的主要病理类型。内异症疼痛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及性功能,甚至导致抑... 疼痛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患者突出的症状,包括痛经、慢性盆腔痛(CPP)、性交痛和肛门坠痛等[1]。深部浸润型内异症(DIE)是造成内异症疼痛的主要病理类型。内异症疼痛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及性功能,甚至导致抑郁状态。由于其不易治愈及易于复发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主要病理类型 肠道内 慢性盆腔痛 性交痛 病灶切除 抑郁状态 异位病灶 肛门坠痛 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