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7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驱动下的辽宁省高水平对外开放体系构建研究
1
作者 伊诺 《辽宁经济》 2024年第11期44-47,共4页
本文研究了数字经济驱动下的辽宁省高水平对外开放体系构建,重点阐述了推进辽宁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意义,强调了数字经济作为重要驱动力,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为辽宁省开放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指出以数字经济为抓手驱动辽宁省对外... 本文研究了数字经济驱动下的辽宁省高水平对外开放体系构建,重点阐述了推进辽宁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意义,强调了数字经济作为重要驱动力,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为辽宁省开放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指出以数字经济为抓手驱动辽宁省对外高水平开放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数字经济助力辽宁省高水平开放的实现路径。作为推动辽宁省高水平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深化对数字经济与高水平对外开放关系的理解,并为辽宁省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国际化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对外开放 开放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闭体系与开放体系模拟实验结果的比较研究及其意义 被引量:31
2
作者 卢双舫 王民 +3 位作者 王跃文 徐立恒 薛海涛 李吉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2-288,共7页
利用广泛应用的高压釜和Rock-Eval热解实验技术,对松辽盆地3个有机质样品同时进行了密闭条件下的加水恒温热解实验和开放条件下的恒速升温热解实验。利用后一实验数据所标定得到的化学动力学模型计算了与高压釜相同实验条件下的有机质... 利用广泛应用的高压釜和Rock-Eval热解实验技术,对松辽盆地3个有机质样品同时进行了密闭条件下的加水恒温热解实验和开放条件下的恒速升温热解实验。利用后一实验数据所标定得到的化学动力学模型计算了与高压釜相同实验条件下的有机质产油、产气率。结果表明,在线计量的恒速升温Rock-Eval实验方法由于不损失C6—C13的轻质烃组分,在计量液态油的产量方面较需要抽提、恒重的高压釜实验方法更为准确。因此为解决热模拟实验中难以计量、但对成烃评价有重要意义的C6—C13组分的计量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经。这可能也表明,先由实验数据建立有关的化学动力学模型,之后由它来进一步计算有机质的成烃率,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应该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实验 密闭体系 开放体系 化学动力学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开放体系的热解方法对烃源岩生烃动力学的研究:以东营凹陷某生油岩为例 被引量:25
3
作者 高喜龙 肖贤明 +4 位作者 刘中云 王建宝 郭汝泰 鹿洪友 Tang Yongchun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85-490,共6页
近年来,烃源岩生烃热模拟实验与生烃动力学研究主要采用封闭体系。然而,在某些地质条件下,烃源岩所处的地质环境更接近于开放体系。应用美国加里福尼亚州理工学院环境能源研究中心多冷阱热解气相色谱仪,结合Kinetics生烃动力学专用软件... 近年来,烃源岩生烃热模拟实验与生烃动力学研究主要采用封闭体系。然而,在某些地质条件下,烃源岩所处的地质环境更接近于开放体系。应用美国加里福尼亚州理工学院环境能源研究中心多冷阱热解气相色谱仪,结合Kinetics生烃动力学专用软件,对取自东营凹陷的1块ES3页岩生油岩在开放体系条件下进行了生烃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生油岩C1~5、C13+、C6~12及C1+生成活化能分别为:238~339、205~268、222~272和251~285kJ/mol。在此基础上,结合利津洼陷埋藏史与受热史,对烃源岩生烃史、生成烃类油气比等成烃特征进行了研究。本研究为生烃动力学方法在油气评价中的应用提供了一个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体系 烃源岩 生烃动力学 东营凹陷 油气评价 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开放体系中调控臭氧浓度装置平台(O3-FACE)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唐昊冶 刘钢 +2 位作者 韩勇 朱建国 小林和彦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33-841,共9页
本研究研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稻麦轮作的O3-FACE平台系统。平台主要由O3供应系统、O3释放系统以及平台监控系统3大部分组成;FACE圈O3目标浓度设定值为高于对照圈O3浓度50%;系统根据风向、风速、FACE圈内中心点O3浓度值等因素控制布气。... 本研究研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稻麦轮作的O3-FACE平台系统。平台主要由O3供应系统、O3释放系统以及平台监控系统3大部分组成;FACE圈O3目标浓度设定值为高于对照圈O3浓度50%;系统根据风向、风速、FACE圈内中心点O3浓度值等因素控制布气。平台运行3年以来,85%以上布气时间内,平台控制区域O3浓度波动在控制目标值的±15%之内;90%以上布气时间内,平台控制区域O3浓度波动在控制目标值的±20%之内。FACE圈内O3浓度分布基本随风向由边向中心逐步降低,作物生长季内圈内O3浓度分布与控制中心点的O3浓度相比,变幅小于±10%。在低风速条件下(风速<0.3 m/s),80%布气时间内,平台控制区域O3浓度波动在控制目标值的±20%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开放体系 FACE 农田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体系下碳热还原法制备碳氮化钛粉末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何旭 叶金文 +3 位作者 刘颖 陈帮桥 姜中涛 涂铭旌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71-773,778,共4页
在开放体系下,采用碳热还原氮化的方法制备出了碳氮化钛粉末。结合TG、DSC、XRD、SEM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开放体系下TiO2的碳热还原氮化的反应过程,以及该过程中的物相演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过程中的物相演变遵循Ti... 在开放体系下,采用碳热还原氮化的方法制备出了碳氮化钛粉末。结合TG、DSC、XRD、SEM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开放体系下TiO2的碳热还原氮化的反应过程,以及该过程中的物相演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过程中的物相演变遵循TiO2(anatase)→TiO2(rutile)→Ti4O7→Ti3O5→Ti(N,O)→Ti(C,N,O)→Ti(C,N)的顺序;1355℃时,对应着中间氧化物Ti3O5向立方相Ti(C,N,O)的转变,该过程在整个反应进程中转化速度最快;当m(Ti)∶m(C)=1∶2.7,氮气流量为500ml/min,1600℃下保温3h的情况下,可获得晶粒大小为40.9nm的TiC0.704N0.296粉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体系 碳热还原氮化 相变 碳氮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体系下霉菌7对偶氮染料的吸附降解 被引量:8
6
作者 刘桂萍 王鲁萍 +1 位作者 王瑾 刘长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7-73,共7页
研究开放体系下霉菌7菌丝球对偶氮染料的吸附降解作用。考察了菌体培养时间、碳氮源投加量、菌丝球投加量、吸附降解时间、菌丝球重复利用等对染料吸附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36 h的菌丝球能在葡萄糖2.5 g/L,NaNO30.5 g/L,KH2PO4 1.0... 研究开放体系下霉菌7菌丝球对偶氮染料的吸附降解作用。考察了菌体培养时间、碳氮源投加量、菌丝球投加量、吸附降解时间、菌丝球重复利用等对染料吸附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36 h的菌丝球能在葡萄糖2.5 g/L,NaNO30.5 g/L,KH2PO4 1.0 g/L,MgSO4 0.5 g/L的含染料培养基中生长并吸附降解染料。对霉菌7处理后的染料培养液进行紫外光谱分析和实验现象观察,结果表明,霉菌7对酸性紫红染料的降解速度和降解效果好于活性艳红染料。在开放体系中该霉菌表现出较好的生长优势、成球性、可重复利用性和一定的抗杂菌污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体系 霉菌菌丝球 吸附降解 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体系和密闭体系恒速升温实验条件下有机质生烃动力学特征对比及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婷婷 王民 +3 位作者 卢双舫 田善思 陈国辉 韩璐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40-1047,共8页
为了揭示不同实验条件下有机质生烃动力学特征及其地质应用的差异性,对松辽盆地煤样进行了开放体系(Rock-Eval)和密闭体系(金管)的恒速升温热模拟实验。根据实验产物产率与温度关系标定了开放系下的有机质成油、成气及密闭体系下有机质... 为了揭示不同实验条件下有机质生烃动力学特征及其地质应用的差异性,对松辽盆地煤样进行了开放体系(Rock-Eval)和密闭体系(金管)的恒速升温热模拟实验。根据实验产物产率与温度关系标定了开放系下的有机质成油、成气及密闭体系下有机质成气动力学模型;将标定的2种体系下的动力学参数以实验室升温速率和地质升温速率条件下进行外推,表明密闭体系下的成气转化率相对开放体系下的变化要慢,原因在于开放体系下煤样热解生气为初次裂解,而密闭体系下煤样生气是初次裂解和二次裂解共同贡献的结果。进一步将2种体系下获得的生气动力学参数结合松辽盆地徐家围子地区埋藏史、热史资料进行应用表明:应用开放体系获得的动力学参数外推计算的生气门限对应时间(115 Ma)要比实际生气门限对应时间(110 Ma)偏早;应用密闭体系获得的动力学参数外推计算的生气门限对应时间(92 Ma)要比实际生气门限对应时间偏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体系 密闭体系 生烃动力学 生烃门限 徐家围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拔茅破火山岩浆作用:开放体系多机制复合演化 被引量:6
8
作者 薛怀民 陶奎元 +2 位作者 杨祝良 谢家莹 谢方贵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03-412,共10页
拔茅火山杂岩的成分变化范围广泛 ,包括玄武质、玄武粗安质、粗面安山质、粗面英安质、流纹英安质到流纹质和高硅流纹质岩石都有 ,它们不是由单一母岩浆演化而来 ,也不是由单一岩浆房喷发形成的 ,而是来自多种类型的岩浆房 ,并经历过复... 拔茅火山杂岩的成分变化范围广泛 ,包括玄武质、玄武粗安质、粗面安山质、粗面英安质、流纹英安质到流纹质和高硅流纹质岩石都有 ,它们不是由单一母岩浆演化而来 ,也不是由单一岩浆房喷发形成的 ,而是来自多种类型的岩浆房 ,并经历过复杂的演化过程 ,为开放体系多机制复合演化。其中早期双峰式基性端元是由上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 ,而酸性端元则是地壳物质边熔融边喷发 (分离熔融 )的结果。作为火山杂岩主体的粗面英安质岩石 ,其岩浆是在高位主岩浆房内由玄武质岩浆与流纹英安质岩浆混合形成的 ,发生混合的流纹英安质与玄武质岩浆的比例为 5 7∶ 4 3。而粗面安山质岩浆则是深部岩浆房内由玄武质岩浆分离结晶形成的。晚期侵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体系 复合演化 岩浆房 岩浆混合作用 拔茅破火山 火山岩 岩石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开放体系结构 被引量:62
9
作者 王天然 曲道奎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6-261,共6页
本文分析研究了开放式机器人体系结构的研究进展 ,探讨了利用 PC技术、现场总线 (CNA)技术以及多传感技术 ,研究开发开放的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问题 .最后介绍了我们具有自主版权的开放式 AIASU N- 0 6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控制系统 开放体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体系分布式数字图书馆原型设计 被引量:16
10
作者 张健 覃峥嵘 顾君忠 《计算机应用》 CSCD 2000年第6期38-41,共4页
:本文用面向对象方法提出了开放体系分布式数字图书馆原型的设计方案 ,详细分析了该原型中各子系统的原理与设计 。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信息仓库 开放体系 计算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互联的分布式测试系统开放体系结构与技术 被引量:21
11
作者 王跃科 明德祥 杨俊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CSCD 2002年第8期496-498,518,共4页
为了实现测试系统的网络化、开放化和标准化 ,本文提出了一种以测控中心服务器为核心 ,由测试服务器和标定服务器组成的、具有开放与互联能力的分布式网络化测试系统体系结构 ,并分析了创建此类结构的网络化测试系统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网络互联 分布式测试系统 开放体系结构 数据处理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体系下干酪根生烃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辉 彭平安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21,共4页
以生烃动力学方法对烃源岩进行定量评价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通过对Ⅰ、Ⅱ型干酪根在开放体系下的热解模拟实验,研究了Ⅰ、Ⅱ型干酪根热解生烃演化特征,获得了Ⅰ、Ⅱ型干酪根的生烃动力学参数。Ⅰ型干酪根生烃的活化能分布范... 以生烃动力学方法对烃源岩进行定量评价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通过对Ⅰ、Ⅱ型干酪根在开放体系下的热解模拟实验,研究了Ⅰ、Ⅱ型干酪根热解生烃演化特征,获得了Ⅰ、Ⅱ型干酪根的生烃动力学参数。Ⅰ型干酪根生烃的活化能分布范围为230~276kJ.mol-1;Ⅱ型干酪根活化能分布范围为234~276kJ.mol-1。在此基础上,结合专用Kinetics软件,将此动力学参数应用于实际地质中。结果表明,Ⅰ型干酪根主要生烃期在130~180℃(Ro在0.80%~1.63%);Ⅱ型干酪根主生烃期在141~177℃(Ro在0.92%~1.56%)。生烃动力学方法可较好地将实验数据外推到地质实际过程,在烃源岩评价与勘探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体系 干酪根 模拟实验 生烃动力学 主生烃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循环理论在实验室开放体系建设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宋玉厚 乔威 朱榜芹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17-219,共3页
分析了当前高校实验室开放体系建设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根据PDCA循环理论的含义、特点及应用领域,将PDCA循环理论的应用范围延伸到实验室开放体系建设工作中,现以实验室开放体系架构为案例,详细论述了PDCA循环理论在实验室开放体系建... 分析了当前高校实验室开放体系建设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根据PDCA循环理论的含义、特点及应用领域,将PDCA循环理论的应用范围延伸到实验室开放体系建设工作中,现以实验室开放体系架构为案例,详细论述了PDCA循环理论在实验室开放体系建设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及取得的成效。随着循环次数的不断增加,学校实验室开放体系架构和配套措施逐渐接近了"零缺陷"目标,充分发挥了实验室开放工作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理论 实验室 开放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二级学院教学科研平台为依托的实验室开放体系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军良 盖瑞雪 林春绵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8-181,共4页
提出了目前高校实验室开放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学院的运行体制和教学、科研平台现状,介绍了学院在构建以教学科研平台为依托的实验室开放体系中采取的一些措施,如实行大型仪器共享制度,构建开放实验教学体系,建立学生实... 提出了目前高校实验室开放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学院的运行体制和教学、科研平台现状,介绍了学院在构建以教学科研平台为依托的实验室开放体系中采取的一些措施,如实行大型仪器共享制度,构建开放实验教学体系,建立学生实验室共享模式和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科研平台 实验室 开放体系 大型仪器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RS开放体系结构的可复用资产库框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常继传 梅宏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1-40,共10页
一、前言近年来由于面向对象等新技术的支持,软件构件技术已经成为热点。人们认识到为了充分利用构件和完成大量构件的生产、分类、检索、集成和维护任务,构件库及其相关工具将变得十分重要。国内的相关研究工作已经展开,青鸟工程在“... 一、前言近年来由于面向对象等新技术的支持,软件构件技术已经成为热点。人们认识到为了充分利用构件和完成大量构件的生产、分类、检索、集成和维护任务,构件库及其相关工具将变得十分重要。国内的相关研究工作已经展开,青鸟工程在“九五”期间的主要任务之一便是研究基于“构件—构架”模式的软件复用技术,为我国软件企业提供良好的技术装备。国外对此也有巨大的投入,在美国军方与政府部门发起的项目中,到93年底已经有了CARDS/AS-SET/DSRS(合称CAD)等大型可复用资产库系统,并且开始考虑资产库间的相互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复用 STARS 开放体系结构 可复用资产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水口山矿田开放体系构造成矿动力学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顺生 谭凯旋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9,共9页
湖南水口山矿田成矿作用受构造控制明显,主要与压剪性断裂作用有关。H、O、C、S、Pb同位素资料、断裂构造地球化学与矿床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矿床形成于开放体系条件。开放体系下的(断裂)构造作用控制了矿田成矿元素的活化迁移与... 湖南水口山矿田成矿作用受构造控制明显,主要与压剪性断裂作用有关。H、O、C、S、Pb同位素资料、断裂构造地球化学与矿床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矿床形成于开放体系条件。开放体系下的(断裂)构造作用控制了矿田成矿元素的活化迁移与含矿流体的形成、流体的迁移、汇聚及矿液的沉淀与矿床的定位,文中分析了其动力学机理。最后建立了矿田的开放体系构造成矿动力学综合数学模型,对成矿过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体系 构造成矿 动力学 矿田 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体系下有机质与有机碳、氢、氮损失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辉 彭平安 +3 位作者 刘大永 张善文 秦艳 侯林慧 《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10-720,共11页
本文对Ⅰ、Ⅱ、Ⅲ型干酪根的有机质、有机碳、氢、氮的损失进行了动力学研究,获得了Ⅰ、Ⅱ、Ⅲ型干酪根的总量、有机碳、氢以及氮质量损失动力学参数。此动力学参数可用于烃源灶的有机质总量,有机碳、氢、氮质量的恢复研究。在此基础上... 本文对Ⅰ、Ⅱ、Ⅲ型干酪根的有机质、有机碳、氢、氮的损失进行了动力学研究,获得了Ⅰ、Ⅱ、Ⅲ型干酪根的总量、有机碳、氢以及氮质量损失动力学参数。此动力学参数可用于烃源灶的有机质总量,有机碳、氢、氮质量的恢复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专用Kinetics软件,将此动力学参数应用于干酪根有机碳丰度、氢/碳和氮/碳原子比恢复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在Ro介于0.47%~3.05%之间Ⅰ型干酪根有机碳丰度,碳、氢、氮总丰度,氢/碳和氮/碳原子比的恢复系数依次为1~1.89、1~1.96、1~2.13和1~0.56;Ⅱ型干酪根依次为0.98~1.05、1~1.06、1~1.89和1~0.66。Ⅲ型干酪根依次为1~0.82、1~0.83、1~1.59和1~0.56。因此在对高成熟—过成熟干酪根进行生烃评价时,Ⅰ、Ⅲ型干酪根残余有机碳丰度需要进行恢复,而Ⅱ型干酪根残余有机碳丰度不需要进行恢复。3种类型干酪根的H/C原子比均需要进行恢复。本文建立的Ⅰ、Ⅱ、Ⅲ型干酪根恢复动力学可用于计算开放体系热演化过程中残留干酪根或有机碳总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着重考虑生出烃类演化的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体系 有机质、有机碳、氢、氮质量损失 干酪根有机碳丰度、氢/碳原子比恢复 残留有机质演化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结条件下开放体系风积砂水分迁移的动态观测及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毛雪松 侯仲杰 孔令坤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2-208,共7页
为揭示冻结过程中风积砂的水分迁移动力,先使试件在恒温状态下达到补水平衡,之后对试件施加温度梯度,实时监测土体内温度和未冻水含量的变化过程,依据试验结果对入流通量模型进行修正。研究结果表明:在恒温状态下,基质势和重力势是风积... 为揭示冻结过程中风积砂的水分迁移动力,先使试件在恒温状态下达到补水平衡,之后对试件施加温度梯度,实时监测土体内温度和未冻水含量的变化过程,依据试验结果对入流通量模型进行修正。研究结果表明:在恒温状态下,基质势和重力势是风积砂中水分迁移的主要动力,水分迁移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补水速率随时间衰减迅速;在温度梯度状态下,根据冻结速率和冻结深度,可将试件分为快速冻结区、过渡冻结区和稳定冻结区;在冻结过程中,试件的入流通量随着冻结速率的减小而逐渐增大,修正后的入流通量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在恒温补水平衡的风积砂经历冻结后,从试件底部补进的水全部进入冻结土段,水分迁移动力来源于温度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水分迁移 开放体系 温度梯度 入流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体系下平凉组页岩干酪根的生烃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江林香 王庆涛 +2 位作者 卢鸿 刘金钟 彭平安 《地球化学》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39-146,共8页
对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平凉组海相页岩进行了3种升温速率下的Rock—Eval热解模拟实验,研究了其干酪根在开放体系下的热解生烃演化特征。通过分析热解烃S2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结合Kinetics生烃动力学专用软件计算,获得了其开放体系下... 对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平凉组海相页岩进行了3种升温速率下的Rock—Eval热解模拟实验,研究了其干酪根在开放体系下的热解生烃演化特征。通过分析热解烃S2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结合Kinetics生烃动力学专用软件计算,获得了其开放体系下的生油动力学参数,活化能分布范围为(57~81)×4185kJ/mol。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动力学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非常吻合,可较好地将实验数据外推到地质实际过程。此外,发现热解残渣中的H/C(原子比)值与热解温度、干酪根转化率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可建立H/C值与转化率或者等效镜质组反射率的可靠模板,表明Rock—Eval热解实验与H/C值结合,可快速评价下古生界源岩的成熟度、转化率和生烃量等指标,将其应用于资源量计算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页岩 Rock—Eval 开放体系 生烃动力学 H C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中二叠统烃源岩封闭体系与开放体系生烃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洪军 张枝焕 +1 位作者 秦黎明 朱雷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4期14-20,164,共7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二叠系烃源岩生烃潜力较好,部分层段达到优质烃源岩标准,勘探前景广阔。选取了南缘东部野外妖魔山和红雁池地区的野外地质剖面中二叠统不同类型干酪根的烃源岩样品,进行了开放体系与封闭体系的生烃模拟试验的研究。... 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二叠系烃源岩生烃潜力较好,部分层段达到优质烃源岩标准,勘探前景广阔。选取了南缘东部野外妖魔山和红雁池地区的野外地质剖面中二叠统不同类型干酪根的烃源岩样品,进行了开放体系与封闭体系的生烃模拟试验的研究。密闭体系的生烃模拟试验表明,南缘二叠系烃源岩Ⅰ型干酪根生油量与生气量均较高,好于Ⅱ型。并且二者的生烃演化过程也不同,Ⅰ型干酪根的镜质体反射率Ro值在1.0%左右时,吸附油量达到高峰,Ro值在1.3%左右时,排出油量达到高峰;Ⅱ型干酪根的Ro值在1.0%左右时,排出油量与吸附油量均达到高峰。开放体系模拟试验表明,不同类型干酪根的活化能存在差异,与干酪根的显微组分有关,并且从生烃转化表明,Ⅰ型干酪根的生烃转化早、快,在Ro值为0.90%左右时达到生烃高峰,Ⅱ型与Ⅲ型干酪根依次变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与开放体系 生烃模拟 中二叠统烃源岩 准噶尔盆地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