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创通气在困难撤机/延迟撤机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叶宁 罗淼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23期172-176,共5页
无创通气在呼吸机序贯撤离中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于不同疾病类型和危重度的患者,其撤机效果存在差异性,且应用过程中受患者咳痰力量、呼吸肌耐力、人机适应性的影响较大。近年来无创通气联合高流量氧疗、无创通气联合体外膈肌起搏治疗... 无创通气在呼吸机序贯撤离中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于不同疾病类型和危重度的患者,其撤机效果存在差异性,且应用过程中受患者咳痰力量、呼吸肌耐力、人机适应性的影响较大。近年来无创通气联合高流量氧疗、无创通气联合体外膈肌起搏治疗等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撤机成功率,在实施撤机过程中,应对患者进行充分评估,制订个体化的撤机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通气 困难 延迟撤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延迟撤机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峻峰 韩丽丽 万献尧 《医学与哲学(B)》 2008年第12期27-28,31,共3页
为了探讨ICU内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延迟撤机的危险因素,收集了2005年5月~2007年10月我院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共305例,根据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分为延迟撤机组(机械通气时间≥24h)和早期撤机组(机械通气时间<24h),对患者术前基础血糖、白蛋白... 为了探讨ICU内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延迟撤机的危险因素,收集了2005年5月~2007年10月我院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共305例,根据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分为延迟撤机组(机械通气时间≥24h)和早期撤机组(机械通气时间<24h),对患者术前基础血糖、白蛋白、肌酐及射血分数(EF),术中是否应用球囊反搏术、转机时间(CPB)、主动脉阻断时间(ACC)及输血量,术后生命体征、肾功能、24h引流量、APACHEⅡ评分及机械通气时间等围手术期临床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术前白蛋白和EF,CPB、ACC、是否行球囊反搏术,术后APACHEⅡ评分、血糖、肌酐、血小板、APTT、氧合指数、是否再次行开胸探查术等围手术期参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低EF(EF<40%,OR=6.07)、CPB(>234min,OR=4.69)及ACC时间(>172min,OR=4.32)延长、术后高APACHEⅡ评分(>16,OR=5.36)是体外循环术后延迟撤机患者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提示体外循环术后患者EF低、CPB(>234min,OR=4.69)及ACC时间延长、术后APACHEⅡ评分高是延迟撤机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延迟撤机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脊柱侧凸伴呼吸衰竭病人延迟撤机的护理 被引量:2
3
作者 方琴 《全科护理》 2016年第14期1509-1510,共2页
脊柱侧凸病人由于脊柱的一段或几个节段向侧方弯曲,引起胸廓畸形,同时还常伴有脊柱旋转和内脏移位,导致胸腔容积减小,肺顺应性降低,造成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我国脊柱侧凸发病率为1%-2%[1]。脊柱侧凸病人在全身麻醉及手术中,由于麻醉及... 脊柱侧凸病人由于脊柱的一段或几个节段向侧方弯曲,引起胸廓畸形,同时还常伴有脊柱旋转和内脏移位,导致胸腔容积减小,肺顺应性降低,造成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我国脊柱侧凸发病率为1%-2%[1]。脊柱侧凸病人在全身麻醉及手术中,由于麻醉及手术本身等应激可以导致病人功能残气量下降,肺活量降低,肺功能进一步降低,造成撤离呼吸机(简称撤机)困难[1]。撤机是指逐渐降低机械通气支持水平,逐步恢复病人自主呼吸,最终脱离呼吸机的过程[2]。广义的撤机包括辅助通气的终止和人工气道的拔除2个连续的阶段[2]。根据撤机困难程度及所需时间分为简单撤机、困难撤机及延迟撤机。简单撤机是顺利通过首次自主呼吸试验(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SBT)并成功撤机拔管;困难撤机指不超过3次 SBT 或距离首次SBT 7 d 内成功撤机拔管;延迟撤机指超过3次 SBT或距首次SBT大于7 d才成功撤机拔管。1项纳入2714例撤机病人的多中心研究显示,简单撤机、困难撤机及延迟撤机的比例分别为55%、36%及6%[3]。延迟撤机是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延迟、病死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4]。尽早全面监测评估导致延迟撤机的原因并针对性处理,对改善机械通气病人的预后意义重大。现将1例脊柱侧凸伴呼吸衰竭成功撤机的护理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呼吸衰竭 延迟撤机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老年脓毒症患者早期股四头肌厚度变化与延迟撤机的相关性 被引量:2
4
作者 麦湘湘 李柠肖 +1 位作者 何书典 邢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6-243,共8页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老年脓毒症患者早期股四头肌厚度(quadriceps muscle thickness,QMT变化与延迟撤机的关系。方法使用前瞻性观察研究的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收治的...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老年脓毒症患者早期股四头肌厚度(quadriceps muscle thickness,QMT变化与延迟撤机的关系。方法使用前瞻性观察研究的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收治的329例机械通气老年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延迟撤机组(n=93)和非延迟撤机组(n=236)。统计患者入ICU时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CCI)评分以及首次自主呼吸试验(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SBT)时的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浅快呼吸指数、机械通气时间、实验室指标及脏器支持情况。于机械通气启动和首次SBT时分别采用超声测量QMT,并计算QMT变化率。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探讨QMT参数与机械通气老年脓毒症患者延迟撤机的关系。采用决策曲线分析法确定QMT参数预测机械通气老年脓毒症患者延迟撤机的临床实用性。结果329例患者延迟撤机93例,发生率为28.27%。延迟撤机组患者年龄≥75岁比例、CCI评分≥3分比例、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ICU停留时间、28 d病死率以及血清乳酸水平高于或长于非延迟撤机组,而BMI低于非延迟撤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OR=2.521,95%CI:1.270~5.001,P=0.008)、CCI评分≥3分(OR=2.139,95%CI:1.062~4.311,P=0.033)、首次SBT时QMT值降低(OR=0.383,95%CI:0.280~0.524,P<0.001)、QMT变化率增高(OR=1.355,95%CI:1.254~1.465,P<0.001)均是机械通气老年脓毒症患者发生延迟撤机的独立危险因素。经ROC曲线分析,QMT变化率预测机械通气老年脓毒症患者延迟撤机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7(95%CI:0.848~0.919),明显大于首次SBT时QMT的0.758(95%CI:0.708~0.8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507,P<0.001)。经决策曲线分析,当阈值为0.10~0.70时,QMT变化率预测机械通气老年脓毒症患者延迟撤机的净获益率优于首次SBT时QMT。结论首次SBT时QMT、QMT变化率与机械通气老年脓毒症患者延迟撤机风险密切相关,其可用于预测机械通气老年脓毒症患者延迟撤机风险,并且QMT变化率的预测效能和净获益率高于首次SBT时Q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脓毒症 械通气 股四头肌厚度 延迟撤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后天特发性喉软骨软化症患者延迟撤机1例的护理 被引量:1
5
作者 陆海蓉 郑冬梅 卫建华 《护理与康复》 2018年第2期100-102,共3页
总结1例成人后天特发性喉软骨软化症患者延迟撤机的护理。主要护理措施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按需吸痰,做好疼痛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及呼吸功能锻炼,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经治疗护理,患者撤机成功,康复出院。
关键词 喉软骨软化症 延迟撤机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困难撤机/延迟撤机的病理生理学因素与解决策略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刚 刘双林 +1 位作者 王美菊 李琦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1年第4期329-332,共4页
随着有创机械通气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救治了大量的危重症患者,但也有较多使用有创通气的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撤机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该文将从机械通气困难撤机/延迟撤机的病理生理学角度,阐述临床上困难撤机/延迟撤... 随着有创机械通气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救治了大量的危重症患者,但也有较多使用有创通气的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撤机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该文将从机械通气困难撤机/延迟撤机的病理生理学角度,阐述临床上困难撤机/延迟撤机的相关要点,总结并提出对应的处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械通气 病理生理学 困难 延迟撤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回归分析预测法构建危重症机械通气患儿延迟撤机风险预测模型
7
作者 张小晴 高兵 +1 位作者 熊月娥 刘珍叶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3年第11期100-104,共5页
目的探究危重症机械通气患儿延迟撤机的危险因素,并基于回归分析预测法构建延迟撤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本院2018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危重症机械通气患儿构建训练集,选择本院2021年5月—12月收治的危重症机械通气... 目的探究危重症机械通气患儿延迟撤机的危险因素,并基于回归分析预测法构建延迟撤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本院2018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危重症机械通气患儿构建训练集,选择本院2021年5月—12月收治的危重症机械通气患儿构建验证集。收集患儿临床资料,统计训练集延迟撤机患儿例数。采用单因素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重症机械通气患儿延迟撤机的危险因素,根据回归分析预测法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检验模型预测效果。结果根据统计结果,将训练集患儿分为延迟撤机组、成功撤机组,其中延迟撤机组50例,成功撤机组125例。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危重症机械通气患儿延迟撤机的危险因素有机械通气时间≥7 d、血清白蛋白<35 g/L、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吸痰耐受表现较差、多脏器功能损伤、非计划性拔管、护士工作年限<5年(P<0.05)。根据回归分析结果,构建延迟撤机风险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63(95%CI:0.829~0.897),最佳临界值为29.48%,最大约登指数为0.708,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74、0.834,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模型校准度表现出色,且外部验证结果提示模型预测准确率为84.09%。结论危重症机械通气患儿多伴有一定的延迟撤机风险,其危险因素复杂,临床应加强对延迟撤机危险因素的识别,采用模型预测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械通气 延迟撤机 危险因素 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迟撤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郑永科 裘凯 +1 位作者 顾南媛 曾龙欢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9年第11期961-964,969,共5页
随着全球老龄化,慢性疾病和慢性危重症患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每年约2千万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因各种病因导致延迟撤机,其比例高达6.6~23/10万人[1,2].延迟撤机不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痛苦,而且占用大量医疗和社会资源,因此,急需... 随着全球老龄化,慢性疾病和慢性危重症患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每年约2千万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因各种病因导致延迟撤机,其比例高达6.6~23/10万人[1,2].延迟撤机不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痛苦,而且占用大量医疗和社会资源,因此,急需加强对延迟撤机患者的规范化管理,提高撤机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老龄化 延迟撤机 械通气治疗 成功率 慢性疾病 规范化管理 降低病死率 慢性危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脊柱侧凸伴呼吸衰竭患者延迟撤机的循证实践 被引量:9
9
作者 冯洁惠 徐建宁 方雪玲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6-120,共5页
总结了1例脊柱侧凸伴呼吸衰竭患者延迟撤机的循证实践方案。明确患者的临床问题,通过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查找相关文献,评价证据级别后确定最佳临床证据。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镇痛镇静谵妄护理、气道管理... 总结了1例脊柱侧凸伴呼吸衰竭患者延迟撤机的循证实践方案。明确患者的临床问题,通过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查找相关文献,评价证据级别后确定最佳临床证据。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镇痛镇静谵妄护理、气道管理、早期运动安全管理,历时21d成功撤离呼吸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撤机 脊柱侧凸 循证护理
原文传递
2例心脏移植患者术后早期感染带状疱疹病毒致延迟撤机的护理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辉 高春华 俞超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2137-2140,共4页
总结2例心脏移植患者术后早期感染带状疱疹病毒致延迟呼吸机撤机的护理。护理要点:成立移植管理团队全程细化管理,针对疱疹发展过程的2个时期,发作期严格落实医院感染防控制度、全身抗病毒治疗、皮肤管理、镇痛;愈合期进行阶梯镇痛及多... 总结2例心脏移植患者术后早期感染带状疱疹病毒致延迟呼吸机撤机的护理。护理要点:成立移植管理团队全程细化管理,针对疱疹发展过程的2个时期,发作期严格落实医院感染防控制度、全身抗病毒治疗、皮肤管理、镇痛;愈合期进行阶梯镇痛及多学科合作进行康复训练。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2例均成功撤机、转科,康复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带状疱疹 病毒感染 延迟撤机 护理
原文传递
胸腹术后延迟撤机患者以浅快呼吸指数为切换点序贯通气治疗临床研究
11
作者 丁欢 周文艳 +2 位作者 王丽娟 马希刚 曹相原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57-1263,共7页
目的 以首次自主呼吸试验(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SBT) 60 min后浅快呼吸指数(rapid shallow breathing index,RSBI)在80 ~120次/(min·L)为切换点,探讨胸腹术后急性呼吸衰竭延迟撤机患者成功序贯通气切换时机的影响因... 目的 以首次自主呼吸试验(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SBT) 60 min后浅快呼吸指数(rapid shallow breathing index,RSBI)在80 ~120次/(min·L)为切换点,探讨胸腹术后急性呼吸衰竭延迟撤机患者成功序贯通气切换时机的影响因素.方法 前瞻性观察研究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42例胸腹术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48 h),首次SBT (60 min) RSBI在80 ~120次/(min·L)的序贯通气息者,依据机械通气时间分为延迟撤机序贯通气成功组(≥7 d,延迟组)24例;困难撤机序贯通气成功组(<7d,困难组)18例.排除心衰、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80岁,肝肾功能异常,食道或者上腹部术后需要严格胃肠减压者.记录两组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等基础指标,分别记录序贯通气切换前(入住ICU 24 h)和序贯通气切换时(序贯通气当天24 h)的呼吸负荷及氧代谢指标: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咳嗽能力评价、pH值、PaO2、PaCO2、PaO2/FiO2;血流动力学及微循环相关指标:HR、MAP、液体平衡、BNP、Lac;内分泌与代谢指标:Hb、ALB、血清随机皮质醇浓度(COR).比较两组临床特征以及切换前、切换时上述指标变化.单因素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分类变量等级资料单因素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结果 ①延迟组与困难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与困难组比较:延迟组具有较长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ICU时间(均P <0.05).②两组切换前咳嗽能力、PaCO2、pH值、HR及液体平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③与切换前比较:困难组切换时Lac明显下降(均P<0.05),咳嗽能力、pH值、Hb及ALB明显增高(均P<0.05),而CO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组切换时CPIS、PaCO2、HR、MAP、BNP、液体平衡及Lac呈现较大的下降趋势(均P<0.05),而咳嗽能力、pH值、ALB及COR呈上升趋势(均P<0.05).结论 胸腹术后延迟撤机患者选择首次SBT(60 min) RSBI在80~ 120次/(min·L)为切换点是成功序贯通气的关键.影响切换时机出现的主要因素包括呼吸耐力与呼吸负荷匹配状况、心肌应力与心脏负荷匹配状况、重症相关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以及营养不良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术后 延迟撤机 序贯通气 切换点 浅快呼吸指数
原文传递
1例心脏瓣膜病术后患者合并气管软化症致延迟撤机的护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金佳敏 俞超 +3 位作者 高春华 戚智洋 周利 崔冬冬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852-2855,共4页
总结1例心脏瓣膜病术后患者合并气管软化症致呼吸机延迟撤机的护理。护理要点:实时监测出血和凝血,动态实施抗凝方案;加强气道管理,早期预警并处理气道塌陷;多维度联合诊治,加快康复进程;实时评估,序贯式管理镇静镇痛和营养计划。经过2... 总结1例心脏瓣膜病术后患者合并气管软化症致呼吸机延迟撤机的护理。护理要点:实时监测出血和凝血,动态实施抗凝方案;加强气道管理,早期预警并处理气道塌陷;多维度联合诊治,加快康复进程;实时评估,序贯式管理镇静镇痛和营养计划。经过27 d的精心治疗与护理,患者成功撤机并转出ICU,5 d后康复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软化 延迟撤机 康复护理 衰弱
原文传递
早期下床活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成功撤机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良风 周全 +6 位作者 王箴 张鹏 江海娇 孙瑞祥 杨尚志 柳军 陶秀彬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88-94,共7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实施的可行性及对ICU机械通气脱机困难患者的撤机成功率,二次插管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以及机械通气时间等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0月31日入住皖南医学院弋矶...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实施的可行性及对ICU机械通气脱机困难患者的撤机成功率,二次插管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以及机械通气时间等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0月31日入住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综合ICU进行有创机械通气且无早期活动禁忌证的成人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37名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68例,对照组69例。试验组进行早期下床活动干预,而对照组则进行早期床上活动,除早期活动干预方案不同外,所有患者治疗和护理均相同。统计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成功率、二次插管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记录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谵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身体约束率、身体约束时长、ICU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的撤机成功率65例(95.58%)与对照组撤机成功率40例(57.97%)比较,撤机成功率明显提高,两组VAP发生率实验组1例(1.47%)和对照组5例(7.25%)相比较明显降低;实验组的机械通气时间(74.59±24.10)h和ICU住院时间(5.00±3.18)d较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96.43±26.53)h和ICU住院时间(7.00±8.42)d较少,实验组谵妄发生率3例(4.4%)与对照组谵妄发生率3例(4.3%)相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实验组谵妄持续时间(19.30±3.4)h较对照组(52.00±14.97)h降低;实验组约束率68例(100%)与对照组约束率69例(100%)相比较无明显差异;实验组的48 h再插管率0例(0%)与对照组6例(8.60%)相比较明显降低;两组28 d生存率相比较无明显差异,但两组再入ICU率结果比较实验组0%和对照组4例(5.79%)明显降低;实验组的ICU住院费用(10.28±1.74)万元与对照组(9.45±3.30)万元相比较降低,且住院总时间也缩短。结论早期下床活动可提高ICU机械通气延迟撤机患者的撤机成功率,减少二次插管率和机械通气时间,早期下床活动可能减少对谵妄发生,且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期下床活动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活动 延迟撤机 械通气 呼吸相关肺炎 谵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个月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成功撤机一例并文献复习
14
作者 史鹏 安东善 +1 位作者 孙伟红 张维杰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4-196,共3页
目的提高对延迟撤机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5个月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成功撤机的病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1例5个月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诊断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Ⅱ型呼吸衰竭、格林巴利综合征、低蛋白血症、贫血、电解质紊乱。经... 目的提高对延迟撤机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5个月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成功撤机的病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1例5个月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诊断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Ⅱ型呼吸衰竭、格林巴利综合征、低蛋白血症、贫血、电解质紊乱。经过控制感染、营养支持、心理疏导、逐步撤离呼吸机,最终成功。结论延迟撤机相对困难,需要较长的时间,专业的治疗团队和专门的治疗场所。相关报道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撤机 械通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