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加强铁路基层站段廉政文化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1
作者 李刚 《河北企业》 2014年第8期85-86,共2页
一对我国传统廉政文化的认识廉在我国古代文化史上是一个重要概念,用廉字表示政治行为出自《周礼·天官冢宰》中所记载的“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汉代以后,“廉”... 一对我国传统廉政文化的认识廉在我国古代文化史上是一个重要概念,用廉字表示政治行为出自《周礼·天官冢宰》中所记载的“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汉代以后,“廉”成为了官吏必备的一种职业道德。而“政”在《释名》中的解释是“正也,下所取正也”,这就要求官员具有正直、正义、无私的优良品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建设理论 铁路基层站段 古代文化史 优良品德 冢宰 周礼·天官 《释名》 一曰 廉善 廉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学校的廉政文化建设
2
作者 蔡德友 《领导科学论坛》 2015年第10期58-59,共2页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曾经说过:"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前人箴言,放在今天依然适用。学校作为青少年学习和人格塑性的主要阵地,开展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是各级学校义不...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曾经说过:"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前人箴言,放在今天依然适用。学校作为青少年学习和人格塑性的主要阵地,开展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是各级学校义不容辞的一项重要任务。廉政文化的内涵及其时代性中华文明的历史,其实就是一曲廉政文化的传承发展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景观 校园廉政文化 《少年中国说》 春秋战国时期 廉善 主流价值观 廉敬 思想道德素质 榜样教育 道德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池海事局“清端”文化品牌
3
《珠江水运》 2020年第2期38-40,共3页
品牌内涵:洁己自爱曰清,守礼执义曰端。口号:清白做人,端正做事核心价值观"六廉":廉善清廉而有仁爱;廉能,即清廉而能干;廉敬,即清廉而敬己、敬人、敬业;廉正,即清廉而心正、身正、行正;廉法,即廉洁而又守法不失、执法不移;廉... 品牌内涵:洁己自爱曰清,守礼执义曰端。口号:清白做人,端正做事核心价值观"六廉":廉善清廉而有仁爱;廉能,即清廉而能干;廉敬,即清廉而敬己、敬人、敬业;廉正,即清廉而心正、身正、行正;廉法,即廉洁而又守法不失、执法不移;廉辩,即清廉而明辨是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廉敬 廉善 核心价值观 海事局 品牌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几首古代倡廉诗
4
作者 刘北辰 《天津政协公报》 2012年第6期59-59,共1页
廉,包含着方正、高洁、清白、俭约、公平、不苟、明察等涵意。古代以‘六廉’为评价‘廉吏’的标准;一曰廉善,即善于行事,能获得公众好评;二曰;廉能,即能贯彻实施政令;三曰;廉敬,即有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四曰廉政;即品行方正;五曰廉法,... 廉,包含着方正、高洁、清白、俭约、公平、不苟、明察等涵意。古代以‘六廉’为评价‘廉吏’的标准;一曰廉善,即善于行事,能获得公众好评;二曰;廉能,即能贯彻实施政令;三曰;廉敬,即有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四曰廉政;即品行方正;五曰廉法,即执法不移;六曰:廉辩,即能辩别是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廉敬 涵意 一曰 廉善 辩别 使君 别诗 虎方 地方官吏 染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正越干年,廉洁润人心
5
作者 本刊记者 《清风》 2024年第7期3-5,共3页
清正在德,廉洁在志。早在西周时期,《天官家宰·小宰》就提出官吏考核应以“六廉”为准:“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日廉善,二日廉能,三日廉敬,四日廉正,五日廉法,六日廉辨。”两千多年前的屈原将“廉洁”作为一种价值取向,“... 清正在德,廉洁在志。早在西周时期,《天官家宰·小宰》就提出官吏考核应以“六廉”为准:“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日廉善,二日廉能,三日廉敬,四日廉正,五日廉法,六日廉辨。”两千多年前的屈原将“廉洁”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以清正廉洁保持着高洁的节操……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数不胜数的清官廉吏为我们留下了深厚的廉洁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廉洁文化 廉敬 廉善 清正廉洁 官吏考核 清官廉吏 价值取向
原文传递
古代伦理学家论“官吏廉洁”
6
《文史知识》 1988年第6期94-94,共1页
古代伦理学理论十分重视官吏的廉洁之德,在吏治中曾提出'以廉为本'的思想。《周礼·天官·小宰》中说:'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廉洁之德在政治... 古代伦理学理论十分重视官吏的廉洁之德,在吏治中曾提出'以廉为本'的思想。《周礼·天官·小宰》中说:'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廉洁之德在政治活动中的贯彻几乎达到整个政治领域,这正表明在官吏所有应遵守的诸德中,是以廉为首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学家 小宰 周礼·天官 廉敬 一曰 廉善 政治活动 有应 中说 德中
原文传递
“廉”字的六层含义
7
《党建》 1994年第8期39-39,共1页
“廉”字的六层含义“廉”字的含义十分丰富。《周礼》记载,“廉”的含义为:“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廉善”,指能行于事,能获得出众的好评;“廉能”,指能行政令,较好地贯彻各项法令... “廉”字的六层含义“廉”字的含义十分丰富。《周礼》记载,“廉”的含义为:“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廉善”,指能行于事,能获得出众的好评;“廉能”,指能行政令,较好地贯彻各项法令;“廉敬”,指不懈于位,尽职守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廉敬 廉善 行政令 一曰 是非分明 头脑清醒
原文传递
廉洁到底才算真廉洁
8
作者 陈月林 《政工研究动态》 2002年第6期11-11,共1页
清正廉洁,是共产党人人民公仆的本色。讲廉洁,就是讲廉洁的“纯真性”、“纯洁性”,容不得半点的“虚伪”和“瑕疵”。然而,当今的情况有些复杂了,廉洁也被蒙上了虚伪的“罗帐”。 笔者亲眼目睹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曾经是廉洁的“典范”。... 清正廉洁,是共产党人人民公仆的本色。讲廉洁,就是讲廉洁的“纯真性”、“纯洁性”,容不得半点的“虚伪”和“瑕疵”。然而,当今的情况有些复杂了,廉洁也被蒙上了虚伪的“罗帐”。 笔者亲眼目睹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曾经是廉洁的“典范”。主席台上、会议桌前、演讲席上,都曾回荡过他们“反腐倡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公仆 领导干部 反腐斗争 廉敬 利欲 廉善 党风党纪 提拔重用 不得志 如水
原文传递
古代惩腐保廉六法
9
作者 张裕臣 《吉林人大》 2004年第4期51-51,共1页
克己奉廉。这是从孔子等先秦诸子百家到近代顾炎武、王夫之等人共同的主张。他们提倡从教育入手,提高官员克己奉公、反贪拒贿的素质,要求为官者清心寡欲、淡泊明志、慎独律己。这在封建社会是一种有价值的政治道德理念,曾经培养了一代... 克己奉廉。这是从孔子等先秦诸子百家到近代顾炎武、王夫之等人共同的主张。他们提倡从教育入手,提高官员克己奉公、反贪拒贿的素质,要求为官者清心寡欲、淡泊明志、慎独律己。这在封建社会是一种有价值的政治道德理念,曾经培养了一代代清官,并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社会公德的一部分。监察督廉。主要是通过成立专门的监察机构、建立专门的监察制度,来监督帝王和官员,对帝王的过失进行规劝,对官员的腐败行为进行纠正和弹劾。这一制度草创于西周、形成于秦汉、鼎盛于隋唐、发展于宋元、完备于明清。这一中国历代传承不衰的制度,成了历朝统治者整饬吏治、整肃纲纪的一道政治防御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制度 先秦诸子百家 为官者 六法 清心寡欲 道德理念 于明 削职为民 廉善 灭九族
原文传递
古代廉政文化对党风建设的启示
10
作者 范泊静 《当代江西》 2012年第5期43-43,共1页
中国古代社会有重官德、修政德的优良传统。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勤劳的中华民族先民创造了厚重的廉政文化。
关键词 党风建设 官德 古代社会 廉政教育 思想意识 勤政爱民 廉生威 廉敬 惩治腐败 廉善
原文传递
为官清廉是美德
11
作者 解孟玉 《石油政工研究》 1994年第1期32-32,共1页
老人都知清廉好,“廉”自何时谁人晓?据说,我国从先秦就倡导为官清廉。《周礼》有四廉之说:一是廉法。自觉遵纪守法,在法律范围内处理政务;二是廉善。除恶向善,端正品行;三是廉敬。态度严谨,勤劳专一;四是廉正。作风正派,克己奉公。纵... 老人都知清廉好,“廉”自何时谁人晓?据说,我国从先秦就倡导为官清廉。《周礼》有四廉之说:一是廉法。自觉遵纪守法,在法律范围内处理政务;二是廉善。除恶向善,端正品行;三是廉敬。态度严谨,勤劳专一;四是廉正。作风正派,克己奉公。纵观古今,我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宛如星群的清官廉吏,彪炳史册,灿烂生辉,光照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廉敬 法律范围内 廉善 作风正派 向善 百姓疾苦 茅草屋 消极腐败现象 群众财产 于成龙
原文传递
把文化建设贯穿到反腐倡廉中
12
作者 程黎花 《当代江西》 2011年第12期55-55,共1页
在反腐倡廉建设中,文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过程中,要按照"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把文化建设贯穿到反腐倡廉中。要借积极的文化力量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文化的基本要素包括知识。
关键词 文化力量 领导干部 战略部署 党员干部 从政行为 为政之德 廉敬 贪欲之害 律己之心 廉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