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8
篇文章
<
1
2
…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驱准保藏”——康熙末年清朝中央政府推进政治一统维护国家统一的重大行动
1
《中国西藏》
2024年第5期92-93,共2页
“驱准保藏”指康熙末年清朝中央政府驱逐袭据拉萨等地的准噶尔军队并采取措施维护西藏稳定的战略行动。准噶尔部突袭西藏是其扩张野心不断膨胀并误判形势的结果。康熙五十七年、五十九年,清朝中央政府两次出兵西藏,这两次出兵一败一胜...
“驱准保藏”指康熙末年清朝中央政府驱逐袭据拉萨等地的准噶尔军队并采取措施维护西藏稳定的战略行动。准噶尔部突袭西藏是其扩张野心不断膨胀并误判形势的结果。康熙五十七年、五十九年,清朝中央政府两次出兵西藏,这两次出兵一败一胜,各有其特点及原因。驱逐准噶尔军队后,清军为维护西藏地方稳定采取了多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末年
准噶尔部
西藏地方
中央政府
特点及原因
维护国家统一
政治一统
清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康熙末年有关澳门葡人的两件事
2
作者
哈恩忠
《兰台世界(上旬)》
1999年第12期40-40,共1页
众所周知,葡萄牙人占据澳门始于明朝。有清一代,面对这一不争的事实,清政府并未予以过多干涉,只是在制度上对澳门实施了有力的管理。这一点,在清朝初期尤为突出。近日查阅清代档案,发现康熙末年涉及澳门葡人的两件事,亦可说明这...
众所周知,葡萄牙人占据澳门始于明朝。有清一代,面对这一不争的事实,清政府并未予以过多干涉,只是在制度上对澳门实施了有力的管理。这一点,在清朝初期尤为突出。近日查阅清代档案,发现康熙末年涉及澳门葡人的两件事,亦可说明这一点。一件事发生在康熙五十六年四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末年
澳门
清政府
葡萄牙人
西洋人
康熙
皇帝
弱国无外交
中外贸易
槟榔膏
清朝初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康熙末年禁止南洋贸易对南洋华侨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金明
《南洋问题研究》
1995年第4期41-45,共5页
关键词
南洋华侨
海外贸易
康熙末年
清政府
雍正十一年
雍正皇帝
移居国外
荷兰殖民者
恶劣影响
恐惧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康熙末年屯田失察案背后的“屯田”问题
4
作者
胡晓明
《炎黄地理》
2020年第11期9-14,共6页
本文通过对康熙末年屯田失察案的分析,进一步探讨清朝的屯田问题,着重研究清代北路屯田、西路屯田、新疆屯田产生与发展过程,从屯田这一侧面反映清代经济和土地制度,从而揭示屯田与边疆治理的关系,以及屯田在边疆治理中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
康熙末年
边疆治理
屯田
发挥的作用
清代
产生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康熙末年清军两次入藏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
9
5
作者
赵珍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4-103,共10页
康熙末年 ,清朝以逐准噶尔部出西藏为契机 ,先后两次派兵入藏。第一次是纯粹军事意义上的行动 ,结果将亡兵败。第二次入藏取胜归于争夺民心政治战的功绩 ,与康熙帝正确审视政治环境、内外政治因素 ,利用卫拉特蒙古内部矛盾 ,区分蒙、藏...
康熙末年 ,清朝以逐准噶尔部出西藏为契机 ,先后两次派兵入藏。第一次是纯粹军事意义上的行动 ,结果将亡兵败。第二次入藏取胜归于争夺民心政治战的功绩 ,与康熙帝正确审视政治环境、内外政治因素 ,利用卫拉特蒙古内部矛盾 ,区分蒙、藏民族关系等政治策略选择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康熙帝充分利用青海蒙古的军事力量和在藏的政治影响力 ,以“恢复你祖道法”为承诺 ,册封郡王等手段 ,拢得民心 ,使其出兵助战。同时 ,以从政治上取得优势为着眼点 ,册封塔尔寺灵童 ,树立达赖喇嘛这面宗教旗帜 ,大力争得蒙藏民众的支持 ,最大限度的孤立、瓦解准噶尔部在藏势力 ,为顺利入藏的决定因素。值得注意的是 ,在充分利用青海蒙古的过程中 ,康熙帝对西藏问题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转变 ,直到最后的取而代之 ,实现对西藏的直接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末年
两次入藏
战略选择
原文传递
不妨学学康熙公开“小报告”
6
作者
吕天波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领导者
客观分析
康熙末年
民主氛围
制造假象
辽宁本溪
道德水准
免疫能力
心胸狭窄
弦外之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康熙五十六年《张渭瑞出卖熟荒山田契约》评介
7
作者
易弓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32-134,105,共4页
《张渭瑞出卖熟荒山田契约》(以下简称《契约》),形成于康熙五十六年九月二十五日,是四川省档案馆藏清代康熙朝少数档案中时间早,最珍贵的一件史料。 该《契约》正文200字。加上民国及解放后的几次批注,共近600字。反映了康熙末年以来...
《张渭瑞出卖熟荒山田契约》(以下简称《契约》),形成于康熙五十六年九月二十五日,是四川省档案馆藏清代康熙朝少数档案中时间早,最珍贵的一件史料。 该《契约》正文200字。加上民国及解放后的几次批注,共近600字。反映了康熙末年以来四川地价人口、税赋制度、风俗及政区的变化情况,本文拟从这几个方面作些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
契约
史料
康熙末年
康熙
朝
政区
民国时期
县志
地契
山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康熙时期台湾的经济发展
8
作者
潘君祥
《中国农史》
1983年第2期52-57,共6页
在郑成功时代,台湾的经济比荷兰殖民主义者盘踞时代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是目前史学界公认的事实。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台湾回归清朝中央政府管辖,并设府治。康熙时,台湾的经济发展情况究竟怎样?这在史学界是有着不同看法的。吴壮达先生...
在郑成功时代,台湾的经济比荷兰殖民主义者盘踞时代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是目前史学界公认的事实。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台湾回归清朝中央政府管辖,并设府治。康熙时,台湾的经济发展情况究竟怎样?这在史学界是有着不同看法的。吴壮达先生在《台湾的开发》一书中曾经指出过:在清朝统辖台湾的施政初期,“台湾的开发事业,以及大陆对台湾的移民,都曾一度萎缩”。但他又说这“只是一种暂时的挫折”,总的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
十三年
康熙
时期
郑成功
史学界
中央政府
移民
四十年
五十年
康熙末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康熙时期台湾高山族社会的发展
9
作者
陈国强
《台湾研究集刊》
1983年第2期36-43,共8页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八月,康熙统一台湾,结束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分离局面。这不仅从政治上实现了祖国统一神圣大业,巩固了祖国统一多民族大家庭,也从经济上,文化上推动了包括高山族在内的台湾地区社会的发展。康熙皇帝爱新觉罗·...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八月,康熙统一台湾,结束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分离局面。这不仅从政治上实现了祖国统一神圣大业,巩固了祖国统一多民族大家庭,也从经济上,文化上推动了包括高山族在内的台湾地区社会的发展。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是满族人,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最长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间,对内政,外交、文治、武功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自六十年代初刘大年同志发表《论康熙》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高山族
康熙
皇帝
台湾地区
康熙
时期
汉人
汉族人
十三年
中国历史
康熙末年
六十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康熙年间台湾的进一步开发
10
作者
朱诚如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4期8-13,共6页
清代康熙年间,是有清一代的“盛世”。中国以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帝国的身姿,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政府统一了台湾。台湾置于统一的清朝中央政权统治之下。台湾回归祖国,促进了祖国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统一和繁荣...
清代康熙年间,是有清一代的“盛世”。中国以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帝国的身姿,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政府统一了台湾。台湾置于统一的清朝中央政权统治之下。台湾回归祖国,促进了祖国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统一和繁荣,同时大陆先进的经济文化也促进和推动了台湾的开发。从康熙二十二年到康熙末年止,近四十年卓有成效的开发,既是在郑成功时期开发基础上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人民
经济文化
康熙
年间
四十年
清政府
康熙末年
康熙
皇帝
高山族
多民族国家
经济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析罗卜藏丹津“叛乱”之原因
被引量:
3
11
作者
汤代佳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8年第4期11-16,共6页
关键词
罗卜藏丹津
和硕特蒙古
西藏地区
年羹尧
青海地区
策妄阿拉布坦
达赖喇嘛
准噶尔部
康熙末年
察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胤“通权达变”、“立法必行”的法律思想
12
作者
徐岱
《求是学刊》
CSSCI
1998年第1期95-98,共4页
论胤礻真“通权达变”、“立法必行”的法律思想徐岱有清一代,胤礻真是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他继承皇位后,励精图治,大刀阔斧地改革康熙末年出现的种种积弊,实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巩固发展了康熙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成就,为清...
论胤礻真“通权达变”、“立法必行”的法律思想徐岱有清一代,胤礻真是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他继承皇位后,励精图治,大刀阔斧地改革康熙末年出现的种种积弊,实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巩固发展了康熙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成就,为清朝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这自然是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思想
高其倬
康熙末年
诸王
九月初九
犯罪存留养亲
朋党之争
年羹尧
《大清会典事例》
内务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代四川押租制的起源及其背景
被引量:
2
13
作者
龙岱
林顿
《社会科学研究》
1988年第2期77-80,共4页
解放前的四川农村租佃关系中,押租制是最主要的租佃制形式。其名称繁多,不下二十种,诸如压租、稳租、稳首、安稳、顶首、随租、上庄钱、田价洋等等,均为押租的异名别称。民国时期,四川农业较发达地区曾广为流传“无稳不成佃”之谚,①所...
解放前的四川农村租佃关系中,押租制是最主要的租佃制形式。其名称繁多,不下二十种,诸如压租、稳租、稳首、安稳、顶首、随租、上庄钱、田价洋等等,均为押租的异名别称。民国时期,四川农业较发达地区曾广为流传“无稳不成佃”之谚,①所谓“稳”,也就是押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租佃关系
押租
四川农业
刑科题本
租佃制
康熙末年
地租剥削
移民活动
起源
乾隆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代巡台御史制度研究
被引量:
8
14
作者
李祖基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55-61,共7页
派遣御史,巡察台湾是清代治台政策中的一项重要措施。这一制度始自康熙末年,至乾隆后期结束,共实行了60多年。本文试从巡台御史的设立与派遣、巡台御史的职责和作为、巡台御史与地方官员的关系以及清廷对巡台御史的态度等四个方面对这...
派遣御史,巡察台湾是清代治台政策中的一项重要措施。这一制度始自康熙末年,至乾隆后期结束,共实行了60多年。本文试从巡台御史的设立与派遣、巡台御史的职责和作为、巡台御史与地方官员的关系以及清廷对巡台御史的态度等四个方面对这一制度作一初步的探讨。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御史制度
台湾
地方官员
康熙
皇帝
地方事务
乾隆皇帝
朱一贵起义
清代
清廷
康熙末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雍正帝治藏思想初探
被引量:
4
15
作者
马林
《中国藏学》
1988年第3期50-61,共12页
雍正帝在位执政仅十三年,与其父康熙、其子乾隆相比,为时甚短。但他是一个有政治眼光和统治才能的精明强干的君主。他惟日孜孜,励精图治,多有建树,成为康乾盛世的有力推进者,是促进清朝历史发展的政治家。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在经营西藏...
雍正帝在位执政仅十三年,与其父康熙、其子乾隆相比,为时甚短。但他是一个有政治眼光和统治才能的精明强干的君主。他惟日孜孜,励精图治,多有建树,成为康乾盛世的有力推进者,是促进清朝历史发展的政治家。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在经营西藏,发展西藏与清代中央王朝的关系,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方面的累累政绩。《圣武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政局
准噶尔部
雍正帝
藏传佛教
阿尔布巴事件
和硕特蒙古
康熙末年
西藏问题
达赖喇嘛
十三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代前期“轻徭薄赋”与人民负担
被引量:
2
16
作者
宋寿昌
《陕西财经学院学报》
1986年第1期81-87,共7页
史学界某些人认为清前期实施“轻徭薄赋”政策,人民负担较轻。他们的理由不外以下数端:(一) 清顺治入关后免除明代加派“三饷”;(二)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三) “摊丁入地”免除民间丁赋之苦;(四) 大量蠲免钱粮。虽说如此。
关键词
清代前期
康熙末年
清初
轻徭薄赋
负担
清前期
顺治
雍正
康熙
帝
官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女开科传》成书时间及版本梓行考略
被引量:
2
17
作者
汪孝海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1991年第3期183-190,共8页
《女开科传》是明末清初小说中传世较少的一种世情小说。据目前所知,其刻本存世仅见藏于三处,即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和大连图书馆。1983年春风文艺出版社以大连图书馆藏本为底本,校点出版了此书。
关键词
明末清初
考略
梓行
迎神赛会
所知
二十年
康熙末年
雍正年间
康熙
朝
成书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赛花铃》与《女开科传》的题词或著录年代
被引量:
2
18
作者
王青平
《明清小说研究》
1986年第1期297-299,共3页
根据孙楷第先生《中国通俗小说书目》的著录,《赛花铃》“首康熙壬寅(六十一年)题词,署‘槜李烟水散人’。”此说多为治小说史者所引用,或据此判断“烟水散人”徐震“到康熙末年还在世”;或认为徐震“约清圣祖康熙五十年前后在世”。近...
根据孙楷第先生《中国通俗小说书目》的著录,《赛花铃》“首康熙壬寅(六十一年)题词,署‘槜李烟水散人’。”此说多为治小说史者所引用,或据此判断“烟水散人”徐震“到康熙末年还在世”;或认为徐震“约清圣祖康熙五十年前后在世”。近来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明清小说选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
帝
著录
明清小说
中国通俗小说
五十年
康熙末年
大连图书馆
小说史
题词
孙楷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昭陵“舅姨子孙”、“千丁人夫”及“食辛者库人”简述
被引量:
1
19
作者
陆海英
《满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8-32,共5页
昭陵“舅姨子孙”、“千丁人夫”及“食辛者库人”简述陆海英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极和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位于沈阳城北约十华里,崇德八年(1643年)始建,顺治元年(1644年)定陵号田昭陵,顺治八年初建告成,同年封陵山曰...
昭陵“舅姨子孙”、“千丁人夫”及“食辛者库人”简述陆海英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极和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位于沈阳城北约十华里,崇德八年(1643年)始建,顺治元年(1644年)定陵号田昭陵,顺治八年初建告成,同年封陵山曰“隆业山”。康熙、乾隆、嘉庆各朝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太极
努尔哈赤
姨子
内务府
雍正十一年
朋党之争
阿巴亥
清太宗
康熙末年
盛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台湾朱一贵抗清起义的历史原因
被引量:
1
20
作者
张莉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90-95,共6页
康熙六十年四月十九日(1721年5月14日),台湾爆发了朱一贵、杜君英等人领导的农民抗清起义。这是在清王朝统一全国之后,统治渐趋巩固,经济得以发展的时期,爆发的一次规模较大的人民起义。起义军攻克台湾府治,摧毁了清朝驻台湾的地方统治...
康熙六十年四月十九日(1721年5月14日),台湾爆发了朱一贵、杜君英等人领导的农民抗清起义。这是在清王朝统一全国之后,统治渐趋巩固,经济得以发展的时期,爆发的一次规模较大的人民起义。起义军攻克台湾府治,摧毁了清朝驻台湾的地方统治,建立了农民政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
农民起义
朱一贵起义
起义军
康熙末年
抗清斗争
土地兼并
人民起义
阶级矛盾
清王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驱准保藏”——康熙末年清朝中央政府推进政治一统维护国家统一的重大行动
1
出处
《中国西藏》
2024年第5期92-93,共2页
文摘
“驱准保藏”指康熙末年清朝中央政府驱逐袭据拉萨等地的准噶尔军队并采取措施维护西藏稳定的战略行动。准噶尔部突袭西藏是其扩张野心不断膨胀并误判形势的结果。康熙五十七年、五十九年,清朝中央政府两次出兵西藏,这两次出兵一败一胜,各有其特点及原因。驱逐准噶尔军队后,清军为维护西藏地方稳定采取了多项措施。
关键词
康熙末年
准噶尔部
西藏地方
中央政府
特点及原因
维护国家统一
政治一统
清朝
分类号
K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康熙末年有关澳门葡人的两件事
2
作者
哈恩忠
机构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出处
《兰台世界(上旬)》
1999年第12期40-40,共1页
文摘
众所周知,葡萄牙人占据澳门始于明朝。有清一代,面对这一不争的事实,清政府并未予以过多干涉,只是在制度上对澳门实施了有力的管理。这一点,在清朝初期尤为突出。近日查阅清代档案,发现康熙末年涉及澳门葡人的两件事,亦可说明这一点。一件事发生在康熙五十六年四月...
关键词
康熙末年
澳门
清政府
葡萄牙人
西洋人
康熙
皇帝
弱国无外交
中外贸易
槟榔膏
清朝初期
分类号
K296.5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康熙末年禁止南洋贸易对南洋华侨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金明
出处
《南洋问题研究》
1995年第4期41-45,共5页
关键词
南洋华侨
海外贸易
康熙末年
清政府
雍正十一年
雍正皇帝
移居国外
荷兰殖民者
恶劣影响
恐惧心理
分类号
F752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康熙末年屯田失察案背后的“屯田”问题
4
作者
胡晓明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出处
《炎黄地理》
2020年第11期9-14,共6页
文摘
本文通过对康熙末年屯田失察案的分析,进一步探讨清朝的屯田问题,着重研究清代北路屯田、西路屯田、新疆屯田产生与发展过程,从屯田这一侧面反映清代经济和土地制度,从而揭示屯田与边疆治理的关系,以及屯田在边疆治理中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
康熙末年
边疆治理
屯田
发挥的作用
清代
产生与发展
分类号
K2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康熙末年清军两次入藏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
9
5
作者
赵珍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清史研究所
出处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4-103,共10页
文摘
康熙末年 ,清朝以逐准噶尔部出西藏为契机 ,先后两次派兵入藏。第一次是纯粹军事意义上的行动 ,结果将亡兵败。第二次入藏取胜归于争夺民心政治战的功绩 ,与康熙帝正确审视政治环境、内外政治因素 ,利用卫拉特蒙古内部矛盾 ,区分蒙、藏民族关系等政治策略选择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康熙帝充分利用青海蒙古的军事力量和在藏的政治影响力 ,以“恢复你祖道法”为承诺 ,册封郡王等手段 ,拢得民心 ,使其出兵助战。同时 ,以从政治上取得优势为着眼点 ,册封塔尔寺灵童 ,树立达赖喇嘛这面宗教旗帜 ,大力争得蒙藏民众的支持 ,最大限度的孤立、瓦解准噶尔部在藏势力 ,为顺利入藏的决定因素。值得注意的是 ,在充分利用青海蒙古的过程中 ,康熙帝对西藏问题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转变 ,直到最后的取而代之 ,实现对西藏的直接管理。
关键词
康熙末年
两次入藏
战略选择
分类号
K249.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不妨学学康熙公开“小报告”
6
作者
吕天波
机构
中共辽宁本溪市委办公厅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领导者
客观分析
康熙末年
民主氛围
制造假象
辽宁本溪
道德水准
免疫能力
心胸狭窄
弦外之音
分类号
C933 [经济管理—管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康熙五十六年《张渭瑞出卖熟荒山田契约》评介
7
作者
易弓
出处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32-134,105,共4页
文摘
《张渭瑞出卖熟荒山田契约》(以下简称《契约》),形成于康熙五十六年九月二十五日,是四川省档案馆藏清代康熙朝少数档案中时间早,最珍贵的一件史料。 该《契约》正文200字。加上民国及解放后的几次批注,共近600字。反映了康熙末年以来四川地价人口、税赋制度、风俗及政区的变化情况,本文拟从这几个方面作些探索。
关键词
四川省
契约
史料
康熙末年
康熙
朝
政区
民国时期
县志
地契
山田
分类号
G275.1 [文化科学—档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康熙时期台湾的经济发展
8
作者
潘君祥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
出处
《中国农史》
1983年第2期52-57,共6页
文摘
在郑成功时代,台湾的经济比荷兰殖民主义者盘踞时代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是目前史学界公认的事实。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台湾回归清朝中央政府管辖,并设府治。康熙时,台湾的经济发展情况究竟怎样?这在史学界是有着不同看法的。吴壮达先生在《台湾的开发》一书中曾经指出过:在清朝统辖台湾的施政初期,“台湾的开发事业,以及大陆对台湾的移民,都曾一度萎缩”。但他又说这“只是一种暂时的挫折”,总的来说。
关键词
台湾
十三年
康熙
时期
郑成功
史学界
中央政府
移民
四十年
五十年
康熙末年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F32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康熙时期台湾高山族社会的发展
9
作者
陈国强
出处
《台湾研究集刊》
1983年第2期36-43,共8页
文摘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八月,康熙统一台湾,结束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分离局面。这不仅从政治上实现了祖国统一神圣大业,巩固了祖国统一多民族大家庭,也从经济上,文化上推动了包括高山族在内的台湾地区社会的发展。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是满族人,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最长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间,对内政,外交、文治、武功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自六十年代初刘大年同志发表《论康熙》以来。
关键词
台湾高山族
康熙
皇帝
台湾地区
康熙
时期
汉人
汉族人
十三年
中国历史
康熙末年
六十年代
分类号
D61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675.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康熙年间台湾的进一步开发
10
作者
朱诚如
出处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4期8-13,共6页
文摘
清代康熙年间,是有清一代的“盛世”。中国以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帝国的身姿,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政府统一了台湾。台湾置于统一的清朝中央政权统治之下。台湾回归祖国,促进了祖国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统一和繁荣,同时大陆先进的经济文化也促进和推动了台湾的开发。从康熙二十二年到康熙末年止,近四十年卓有成效的开发,既是在郑成功时期开发基础上的发展。
关键词
台湾人民
经济文化
康熙
年间
四十年
清政府
康熙末年
康熙
皇帝
高山族
多民族国家
经济开发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析罗卜藏丹津“叛乱”之原因
被引量:
3
11
作者
汤代佳
机构
兰州大学历史系
出处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8年第4期11-16,共6页
关键词
罗卜藏丹津
和硕特蒙古
西藏地区
年羹尧
青海地区
策妄阿拉布坦
达赖喇嘛
准噶尔部
康熙末年
察罕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胤“通权达变”、“立法必行”的法律思想
12
作者
徐岱
机构
吉林大学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1998年第1期95-98,共4页
文摘
论胤礻真“通权达变”、“立法必行”的法律思想徐岱有清一代,胤礻真是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他继承皇位后,励精图治,大刀阔斧地改革康熙末年出现的种种积弊,实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巩固发展了康熙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成就,为清朝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这自然是政...
关键词
法律思想
高其倬
康熙末年
诸王
九月初九
犯罪存留养亲
朋党之争
年羹尧
《大清会典事例》
内务府
分类号
D920.2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代四川押租制的起源及其背景
被引量:
2
13
作者
龙岱
林顿
机构
四川省社科院历史所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1988年第2期77-80,共4页
文摘
解放前的四川农村租佃关系中,押租制是最主要的租佃制形式。其名称繁多,不下二十种,诸如压租、稳租、稳首、安稳、顶首、随租、上庄钱、田价洋等等,均为押租的异名别称。民国时期,四川农业较发达地区曾广为流传“无稳不成佃”之谚,①所谓“稳”,也就是押租。
关键词
租佃关系
押租
四川农业
刑科题本
租佃制
康熙末年
地租剥削
移民活动
起源
乾隆时期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代巡台御史制度研究
被引量:
8
14
作者
李祖基
出处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55-61,共7页
文摘
派遣御史,巡察台湾是清代治台政策中的一项重要措施。这一制度始自康熙末年,至乾隆后期结束,共实行了60多年。本文试从巡台御史的设立与派遣、巡台御史的职责和作为、巡台御史与地方官员的关系以及清廷对巡台御史的态度等四个方面对这一制度作一初步的探讨。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关键词
御史制度
台湾
地方官员
康熙
皇帝
地方事务
乾隆皇帝
朱一贵起义
清代
清廷
康熙末年
分类号
D61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675.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雍正帝治藏思想初探
被引量:
4
15
作者
马林
出处
《中国藏学》
1988年第3期50-61,共12页
文摘
雍正帝在位执政仅十三年,与其父康熙、其子乾隆相比,为时甚短。但他是一个有政治眼光和统治才能的精明强干的君主。他惟日孜孜,励精图治,多有建树,成为康乾盛世的有力推进者,是促进清朝历史发展的政治家。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在经营西藏,发展西藏与清代中央王朝的关系,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方面的累累政绩。《圣武记》
关键词
西藏政局
准噶尔部
雍正帝
藏传佛教
阿尔布巴事件
和硕特蒙古
康熙末年
西藏问题
达赖喇嘛
十三年
分类号
K281.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代前期“轻徭薄赋”与人民负担
被引量:
2
16
作者
宋寿昌
出处
《陕西财经学院学报》
1986年第1期81-87,共7页
文摘
史学界某些人认为清前期实施“轻徭薄赋”政策,人民负担较轻。他们的理由不外以下数端:(一) 清顺治入关后免除明代加派“三饷”;(二)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三) “摊丁入地”免除民间丁赋之苦;(四) 大量蠲免钱粮。虽说如此。
关键词
清代前期
康熙末年
清初
轻徭薄赋
负担
清前期
顺治
雍正
康熙
帝
官吏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女开科传》成书时间及版本梓行考略
被引量:
2
17
作者
汪孝海
出处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1991年第3期183-190,共8页
文摘
《女开科传》是明末清初小说中传世较少的一种世情小说。据目前所知,其刻本存世仅见藏于三处,即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和大连图书馆。1983年春风文艺出版社以大连图书馆藏本为底本,校点出版了此书。
关键词
明末清初
考略
梓行
迎神赛会
所知
二十年
康熙末年
雍正年间
康熙
朝
成书时间
分类号
I2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赛花铃》与《女开科传》的题词或著录年代
被引量:
2
18
作者
王青平
出处
《明清小说研究》
1986年第1期297-299,共3页
文摘
根据孙楷第先生《中国通俗小说书目》的著录,《赛花铃》“首康熙壬寅(六十一年)题词,署‘槜李烟水散人’。”此说多为治小说史者所引用,或据此判断“烟水散人”徐震“到康熙末年还在世”;或认为徐震“约清圣祖康熙五十年前后在世”。近来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明清小说选刊》
关键词
康熙
帝
著录
明清小说
中国通俗小说
五十年
康熙末年
大连图书馆
小说史
题词
孙楷第
分类号
I2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昭陵“舅姨子孙”、“千丁人夫”及“食辛者库人”简述
被引量:
1
19
作者
陆海英
出处
《满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8-32,共5页
文摘
昭陵“舅姨子孙”、“千丁人夫”及“食辛者库人”简述陆海英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极和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位于沈阳城北约十华里,崇德八年(1643年)始建,顺治元年(1644年)定陵号田昭陵,顺治八年初建告成,同年封陵山曰“隆业山”。康熙、乾隆、嘉庆各朝屡...
关键词
皇太极
努尔哈赤
姨子
内务府
雍正十一年
朋党之争
阿巴亥
清太宗
康熙末年
盛京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台湾朱一贵抗清起义的历史原因
被引量:
1
20
作者
张莉
出处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90-95,共6页
文摘
康熙六十年四月十九日(1721年5月14日),台湾爆发了朱一贵、杜君英等人领导的农民抗清起义。这是在清王朝统一全国之后,统治渐趋巩固,经济得以发展的时期,爆发的一次规模较大的人民起义。起义军攻克台湾府治,摧毁了清朝驻台湾的地方统治,建立了农民政权。
关键词
台湾
农民起义
朱一贵起义
起义军
康熙末年
抗清斗争
土地兼并
人民起义
阶级矛盾
清王朝
分类号
G275.1 [文化科学—档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驱准保藏”——康熙末年清朝中央政府推进政治一统维护国家统一的重大行动
《中国西藏》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康熙末年有关澳门葡人的两件事
哈恩忠
《兰台世界(上旬)》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清康熙末年禁止南洋贸易对南洋华侨的影响
李金明
《南洋问题研究》
199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康熙末年屯田失察案背后的“屯田”问题
胡晓明
《炎黄地理》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康熙末年清军两次入藏的战略选择
赵珍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9
原文传递
6
不妨学学康熙公开“小报告”
吕天波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康熙五十六年《张渭瑞出卖熟荒山田契约》评介
易弓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论康熙时期台湾的经济发展
潘君祥
《中国农史》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康熙时期台湾高山族社会的发展
陈国强
《台湾研究集刊》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康熙年间台湾的进一步开发
朱诚如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试析罗卜藏丹津“叛乱”之原因
汤代佳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论胤“通权达变”、“立法必行”的法律思想
徐岱
《求是学刊》
CSSCI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清代四川押租制的起源及其背景
龙岱
林顿
《社会科学研究》
198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清代巡台御史制度研究
李祖基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雍正帝治藏思想初探
马林
《中国藏学》
198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清代前期“轻徭薄赋”与人民负担
宋寿昌
《陕西财经学院学报》
198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女开科传》成书时间及版本梓行考略
汪孝海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199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关于《赛花铃》与《女开科传》的题词或著录年代
王青平
《明清小说研究》
198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昭陵“舅姨子孙”、“千丁人夫”及“食辛者库人”简述
陆海英
《满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论台湾朱一贵抗清起义的历史原因
张莉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4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