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废铅膏电沉积回收铅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1
作者 李名扬 梁江北 +2 位作者 梁莎 谢卫民 杨家宽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2-1052,共11页
废铅酸蓄电池铅膏是再生铅的重要来源,传统火法冶炼工艺产生铅尘、二氧化硫及冶炼铅渣,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因此湿法工艺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本文聚焦废铅膏湿法回收铅工艺中的电沉积工艺,对酸浸出-电沉积、碱浸出-电沉积、其他溶剂浸出... 废铅酸蓄电池铅膏是再生铅的重要来源,传统火法冶炼工艺产生铅尘、二氧化硫及冶炼铅渣,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因此湿法工艺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本文聚焦废铅膏湿法回收铅工艺中的电沉积工艺,对酸浸出-电沉积、碱浸出-电沉积、其他溶剂浸出-电沉积、固相电解等工艺进行了综述,对各工艺的原理、过程、技术参数进行了详细分析。此外,本文对当前研究的电沉积回收铅工艺的关键技术点,如废铅膏预处理方式、浸出/电解液体系、阳极副产物、电流效率及电解能耗、产物纯度及形貌调控等进行了总结。同时,本文对电沉积工艺的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浸出/电解液体系绿色环保、工艺流程短、电解能耗低、电解液可以循环利用,是废铅膏电沉积回收铅工艺未来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铅膏 电沉积 回收铅 电解液 绿色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渗析法回收废铅膏电解液中硫酸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张满 赵立新 +2 位作者 冯炘 解森 秦松岩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35-139,共5页
工业废旧铅蓄电池电解产生的酸性废水中含有大量硫酸,对其中的硫酸进行回收利用。以工业废铅膏为原料进行固相电解,产生硫酸浓度约20 g/L的废酸。采用7171阴离子交换膜,通过扩散渗析法对废铅膏电解液中的硫酸进行回收,两段酸回收率约75... 工业废旧铅蓄电池电解产生的酸性废水中含有大量硫酸,对其中的硫酸进行回收利用。以工业废铅膏为原料进行固相电解,产生硫酸浓度约20 g/L的废酸。采用7171阴离子交换膜,通过扩散渗析法对废铅膏电解液中的硫酸进行回收,两段酸回收率约75.2%。根据废铅膏电解液杂质含量情况,选择钠离子对硫酸的回收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酸的浓度不同,钠离子的浓度变化不同;钠离子扩散渗析是一个独立的过程,与溶液的酸浓度无关,只与自身的浓度差有关;硫酸的扩散渗析过程与溶液的硫酸浓度有关。扩散渗析模拟实验验证了扩散渗析能有效的回收硫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渗析 废铅膏 阴离子交换膜 硫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乙烯四胺循环浸出废铅膏中硫酸铅的性能研究
3
作者 陈彪 黄明 +1 位作者 曹靖 张俊丰 《能源环境保护》 2024年第5期147-156,共10页
废铅膏资源化是再生铅产业的重点,传统的火法熔炼存在能耗高和污染重的问题。湿法转化是一种绿色低碳的废铅膏资源化技术,但硫酸铅(PbSO_(4))的浸出效率和浸出剂的循环利用仍需要进一步改善。以三乙烯四胺(TETA)作为浸出剂,开展了TETA... 废铅膏资源化是再生铅产业的重点,传统的火法熔炼存在能耗高和污染重的问题。湿法转化是一种绿色低碳的废铅膏资源化技术,但硫酸铅(PbSO_(4))的浸出效率和浸出剂的循环利用仍需要进一步改善。以三乙烯四胺(TETA)作为浸出剂,开展了TETA对废铅膏中PbSO_(4)的循环浸出研究。通过响应曲面法建立了有效浸出模型,优化了浸出反应参数,当n(TETA/PbSO_(4))为1.3,反应时间为11 min,液固质量比为2,反应温度为30℃时,PbSO_(4)浸出率预测值为99.99%,实际值为99.93%。该过程反应速率受界面化学反应步骤控制,PbSO_(4)浸出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47.5 kJ/mol。另外,利用Na_(2)CO_(3)从TETA-Pb溶液中可制取杂质含量仅为0.0204%的高纯度PbCO_(3),并同时实现TETA的再生循环,对PbSO_(4)的10次循环浸出率可保持在90%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废铅膏的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铅膏 湿法转化 硫酸铅 三乙烯四胺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焙烧法还原废铅膏中PbO_(2)的研究
4
作者 陈章庆 黄魁 +4 位作者 董海丽 单馨可 魏琳 黄国亮 潘媚媚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2,共7页
传统火法冶金工艺可将PbO_(2)直接还原为铅,然而这需要高温条件且易产生铅挥发等问题。湿法冶金虽可在低温下高效地将PbO_(2)还原为二价铅化合物,但需要消耗较多的强酸和还原试剂。提出了一种PbO_(2)绿色转化的方法,利用(NH_(4))_(2)SO_... 传统火法冶金工艺可将PbO_(2)直接还原为铅,然而这需要高温条件且易产生铅挥发等问题。湿法冶金虽可在低温下高效地将PbO_(2)还原为二价铅化合物,但需要消耗较多的强酸和还原试剂。提出了一种PbO_(2)绿色转化的方法,利用(NH_(4))_(2)SO_(4)在低温下分解成NH_(4)HSO_(4)将PbO_(2)还原为PbSO_(4)。结果表明,NH_(4)HSO_(4)和PbO_(2)反应过程会生成中间产物Pb(NH_(4))_(2)(SO_(4))2。废铅膏与(NH_(4))_(2)SO_(4)反应的最佳条件为:摩尔比n(SO_(4)^(2-))/n(T_(Pb))=1、焙烧温度340℃、焙烧时间1.5 h,在该条件下PbO_(2)的还原率为96.64%,焙烧产物的PbSO_(4)含量为96.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铅膏 PbO_(2) 硫酸铵 焙烧 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废铅膏制备超细碳酸铅的表征及热分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朱新锋 杨家宽 +3 位作者 杨丹妮 孙晓娟 郭一飞 陈松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2343-2346,共4页
利用废铅膏为原料,采用脱硫、浸出、碳化的湿法工艺制备了超细碳酸铅。碳酸铅为斜方晶体,粒径在0.5~5μm。采用TG-DSC、XRD、SEM对碳酸铅的热分解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碳酸铅的失重与理论计算相符,整个热处理过程分4个阶段,产物分别是... 利用废铅膏为原料,采用脱硫、浸出、碳化的湿法工艺制备了超细碳酸铅。碳酸铅为斜方晶体,粒径在0.5~5μm。采用TG-DSC、XRD、SEM对碳酸铅的热分解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碳酸铅的失重与理论计算相符,整个热处理过程分4个阶段,产物分别是PbCO3.2PbO、α-PbO、Pb3O4和β-PbO。产物PbO为均匀的球形,粒径<0.5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铅膏 超细碳酸铅 表征 氧化铅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铅膏脱硫转化—草酸还原—煅烧制备氧化铅粉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贺山明 陈文杰 +4 位作者 杨敏 汪诗琪 廖春发 佟志芳 邓庚凤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5-98,共4页
采用碳酸铵脱硫转化-草酸还原-低温煅烧工艺处理模拟废铅膏,系统考察了碳酸铵与硫酸铅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条件对铅膏脱硫—还原及转化效果的影响,并低温煅烧制备氧化铅粉。结果表明:在较优工艺条件下,铅膏的脱硫率高达97.6%;... 采用碳酸铵脱硫转化-草酸还原-低温煅烧工艺处理模拟废铅膏,系统考察了碳酸铵与硫酸铅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条件对铅膏脱硫—还原及转化效果的影响,并低温煅烧制备氧化铅粉。结果表明:在较优工艺条件下,铅膏的脱硫率高达97.6%;控制摩尔比为2∶1和反应时间3 h,能将铅膏脱硫产物全部转化为草酸铅;获得的草酸铅在500℃煅烧5 h,可制备出外形规格均匀、颗粒尺寸较细的氧化铅细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铅膏 氧化铅细粉 铅酸蓄电池 草酸还原 低温煅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石墨烯的废铅膏资源化利用新工艺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晓乐 左国强 +1 位作者 苏小莉 徐素鹏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1-95,共5页
采用原子经济法处理铅酸电池废铅膏以制作正极原料,正极废铅膏经洗涤干燥并粉碎成适当粒度的颗粒后,与一定氧化度的铅粉、石墨烯混合进行球磨反应,然后按照工厂现行工序,以球磨粉料作为原料,制得了铅酸电池管式正极。结果表明,为降低正... 采用原子经济法处理铅酸电池废铅膏以制作正极原料,正极废铅膏经洗涤干燥并粉碎成适当粒度的颗粒后,与一定氧化度的铅粉、石墨烯混合进行球磨反应,然后按照工厂现行工序,以球磨粉料作为原料,制得了铅酸电池管式正极。结果表明,为降低正极废铅膏回收利用制备正极板的成本,以正极废铅膏为原料的适宜球磨条件为:球磨时间6 h、球磨转速400 r/min、石墨烯添加质量分数为0.1%、氧化度80%的铅粉加入量为废铅膏质量的40%。相比传统铅粉原料,处理过的球磨粉料所制正极板的容量和寿命分别提升了2.9%和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酸电池 废铅膏 石墨烯 球磨 容量 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铅膏泥煅烧及其产物在HCl-MgCl_2溶液中的脱硫转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淑梅 刘凯华 +1 位作者 李辉 丛自范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17-421,共5页
研究了废铅膏泥煅烧和煅烧产物在HCl-MgCl2溶液中的脱硫转化。通过TG-DTA分析,确定了废铅膏泥煅烧适宜温度;通过XRD分析,确定了脱硫转化产物的物相组成。重点研究了煅烧产物在HCl-MgCl2溶液中的脱硫转化过程,考察了各参数对转化过程中... 研究了废铅膏泥煅烧和煅烧产物在HCl-MgCl2溶液中的脱硫转化。通过TG-DTA分析,确定了废铅膏泥煅烧适宜温度;通过XRD分析,确定了脱硫转化产物的物相组成。重点研究了煅烧产物在HCl-MgCl2溶液中的脱硫转化过程,考察了各参数对转化过程中硫脱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废铅膏泥粒度-0.075mm占71%、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90℃、液固体积质量比5∶1、氯化镁浓度5mol/L、盐酸浓度0.62mol/L条件下,废铅膏泥脱硫率达96.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铅膏 煅烧 盐酸-氯化镁溶液 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铅膏冶炼工艺比较分析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吴广龙 张正洁 +1 位作者 刘俐媛 丁琼 《蓄电池》 2015年第5期209-211,共3页
再生铅产业作为循环经济产业的组成部分,引起国家高度重视。废铅膏的处理既是再生铅行业的技术重点又是技术难点,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各种废铅膏冶炼工艺,并从技术性、经济性两方面对各自工艺进行了系统比较,以期为相关研究... 再生铅产业作为循环经济产业的组成部分,引起国家高度重视。废铅膏的处理既是再生铅行业的技术重点又是技术难点,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各种废铅膏冶炼工艺,并从技术性、经济性两方面对各自工艺进行了系统比较,以期为相关研究机构及再生铅企业技术研究与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蓄电池 废铅膏 湿法冶炼 再生铅 火法冶炼 电解沉积 固相电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铵盐体系废铅膏固相电解还原直接制备金属铅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贺山明 吴鑫 +2 位作者 杜鹏 梁勇 汪诗琪 《蓄电池》 2020年第4期151-155,共5页
采用废铅膏固相电解还原技术,以(NH4)2SO4—NH3·H2O缓冲溶液作为电解液,让废铅膏中含铅化合物(PbSO4、PbO2、PbO等)在阴极上得电子而析出金属铅。重点考察电解液质量浓度、电流密度、电解温度、极距等工艺参数对电解技术指标的影... 采用废铅膏固相电解还原技术,以(NH4)2SO4—NH3·H2O缓冲溶液作为电解液,让废铅膏中含铅化合物(PbSO4、PbO2、PbO等)在阴极上得电子而析出金属铅。重点考察电解液质量浓度、电流密度、电解温度、极距等工艺参数对电解技术指标的影响。获得的最优工艺条件如下:电解液为含175 g/L(NH4)2SO4和10 g/L NH3·H2O的缓冲溶液;电解时间为90 min;电流密度为300 A/m2,极距为6 cm,电解液温度为45℃。该工艺条件下获得金属铅的纯度为99.89%,阴极电流效率高达91.68%,生产1 t铅的平均电耗为493.89 kWh,平均氨耗量(以NH4+计)为57.82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酸蓄电池 固相电解还原 (NH4)2SO4 NH3·H2O 缓冲溶液 废铅膏 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力学分析方法研究废铅膏含铅组分的浸出行为
11
作者 张伟 杨家宽 +3 位作者 于鲁冀 曾科 喻文昊 高双全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84-487,496,共5页
基于热力学分析方法,借助Medusa分析软件,分析了废铅膏主要含铅组分在枸橼酸钠-柠檬酸绿色回收浸出体系中的浸出行为,并与实际制备所得产物的物相表征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pH值为2.3~4.5,电位为0~1.2V时,浸出的稳定物相为Pb(Hci... 基于热力学分析方法,借助Medusa分析软件,分析了废铅膏主要含铅组分在枸橼酸钠-柠檬酸绿色回收浸出体系中的浸出行为,并与实际制备所得产物的物相表征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pH值为2.3~4.5,电位为0~1.2V时,浸出的稳定物相为Pb(Hcit);pH值为4.5~7.5,电位为0~1.2V时,浸出体系的稳定物相为Pb_2(Cit)_2^(2-),其与游离的Pb^(2+)可进一步络合.产物的物相表征结果与热力学结果基本吻合,表明以Medusa为媒介的热力学分析方法可用于废铅膏主要含铅组分的浸出过程和转化规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 废铅膏 浸出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铅膏中铜、锌杂质湿法浸出过程的热力学研究
12
作者 张伟 张丽迎 +3 位作者 唐港 尤章超 左其亭 刘露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5-147,共3页
铅酸蓄电池报废后的破碎过程因破碎设备与电池活性物质的接触会导致铅膏中杂质的引入。分析了废铅膏中Cu、Zn杂质在柠檬酸钠-乙酸湿法浸出回收体系的热力学行为,为实现杂质分离提供理论基础。以Medusa热力学分析软件进行优势组份相图和F... 铅酸蓄电池报废后的破碎过程因破碎设备与电池活性物质的接触会导致铅膏中杂质的引入。分析了废铅膏中Cu、Zn杂质在柠檬酸钠-乙酸湿法浸出回收体系的热力学行为,为实现杂质分离提供理论基础。以Medusa热力学分析软件进行优势组份相图和Fraction组份分布图的绘制。结果表明,在电位大于零、pH小于2. 6时,Cu主要以Cu^(2+)为稳定存在物相;当pH为2. 6~3. 8时,Cu主要以Cu_2(cit)_2^(2-)为稳定存在物相;随pH继续增加,主要以Cu_2(cit)_2OH^(3-)形式稳定存在。在pH小于2. 2时,Zn主要以Zn^(2+)形式稳定存在;当pH为2. 2~4. 1时,主要以Zn(Hcit)的形式稳定存在。该研究可为分析铅膏中杂质与铅的分布与迁移规律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铅膏 湿法浸出 杂质 热力学分析 优势物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铅膏内循环粒子研磨法脱硫实验
13
作者 竹涛 边文璟 +2 位作者 李祥 景伟东 张书庆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8年第2期93-96,共4页
废铅酸蓄电池资源循环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铅酸蓄电池破碎分选得到废铅膏进行预脱硫处理,再低温熔炼是一条公认的铅清洁回收工艺。为适应工业大规模生产,构建内循环研磨脱硫系统,在铅膏浆液罐内设置2个研磨脱硫器,脱硫器下部配... 废铅酸蓄电池资源循环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铅酸蓄电池破碎分选得到废铅膏进行预脱硫处理,再低温熔炼是一条公认的铅清洁回收工艺。为适应工业大规模生产,构建内循环研磨脱硫系统,在铅膏浆液罐内设置2个研磨脱硫器,脱硫器下部配置高速搅拌桨作为铅膏浆液循环流经脱硫器的动力源,脱硫器内设置螺旋导流板,并填充粒子作为研磨介质。采用(NH_4)_2CO_3做脱硫剂,实验研究了内循环研磨脱硫系统的铅膏脱硫性能,在转速600 r/min、温度40℃、浆液浓度40%~60%、摩尔比n((NH_4)_2CO_3)_n(PbSO_4)=1.1 1条件下,反应30 min,反应后固体含硫率小于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铅膏 预脱硫 内循环 研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废铅膏中制备3BS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14
作者 马成 舒月红 +2 位作者 方宇 张慧 陈红雨 《蓄电池》 2016年第2期51-54,68,共5页
本文首先采用碳酸盐将废铅膏中的铅浸提出,然后通过低温煅烧得到PbO,得到的PbO再与H_2SO_4溶液通过水热反应得到3BS。浸出结果表明,碳酸钠对废铅膏具有较高的浸提效率,可达98.0%以上;XRD测试结果表明,低温煅烧可得到较为纯净的PbO,水热... 本文首先采用碳酸盐将废铅膏中的铅浸提出,然后通过低温煅烧得到PbO,得到的PbO再与H_2SO_4溶液通过水热反应得到3BS。浸出结果表明,碳酸钠对废铅膏具有较高的浸提效率,可达98.0%以上;XRD测试结果表明,低温煅烧可得到较为纯净的PbO,水热反应得到的3BS的纯度在99.0%以上;电池性能表明,由3BS制备的电池首次放电容量有明显的提高,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在7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酸蓄电池 废铅膏 氧化铅 三碱式硫酸铅 低温煅烧 浸提 碳酸盐 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废铅膏中回收铅及铅的化合物的方法 被引量:8
15
作者 邱德芬 柯昌美 +1 位作者 王茜 张松山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6-19,共4页
铅是人类常用的金属之一,然而铅资源日益衰竭,再生铅的回收成为实现铅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铅酸蓄电池应用范围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多,其报废量也不断增长,大量的废铅膏成为再生铅的主要原料,其回收产物主要有:碱式硫酸铅、氯化... 铅是人类常用的金属之一,然而铅资源日益衰竭,再生铅的回收成为实现铅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铅酸蓄电池应用范围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多,其报废量也不断增长,大量的废铅膏成为再生铅的主要原料,其回收产物主要有:碱式硫酸铅、氯化铅、铅及氧化铅等。从废铅膏的回收产物着手,综述了不同产物的性质、用途及制备方法,并对国内外废铅膏回收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铅膏 回收 铅的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铅膏湿法脱硫工艺和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丽娟 谭哲 +4 位作者 张晓光 吴广龙 潘军青 吴玉锋 潘德安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8-126,共9页
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废铅蓄电池回收的工艺特点,重点对铅膏湿法脱硫工艺及利用技术进行了综述,整体分为固-液、固-固两大脱硫技术体系,对比分析了现有技术特色与不足;从湿法预脱硫反应机理及其模型评述了湿法脱硫工艺的关键控制因素,探... 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废铅蓄电池回收的工艺特点,重点对铅膏湿法脱硫工艺及利用技术进行了综述,整体分为固-液、固-固两大脱硫技术体系,对比分析了现有技术特色与不足;从湿法预脱硫反应机理及其模型评述了湿法脱硫工艺的关键控制因素,探讨了脱硫过程中由产物层包覆引起的反应不彻底的问题;针对此问题,分析并且肯定了剪切、碰撞、研磨等机械强化方式对传质过程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边磨边浸出式强化脱硫的工艺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铅膏 湿法脱硫 回收 动力学模型 机械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更新的废铅膏脱硫实验 被引量:5
17
作者 边文璟 易亮 +1 位作者 周文芳 张俊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39-1543,共5页
铅酸电池的回收是铅酸蓄电池行业的一个重要部分,并且绿色技术与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是迫切需求的。目前,传统工艺铅膏预脱硫率无法稳定达标,致使低温熔炼无法进行。为了解决问题,本文提出铅膏预脱硫"表面更新"模式,添加粒子作为研磨介... 铅酸电池的回收是铅酸蓄电池行业的一个重要部分,并且绿色技术与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是迫切需求的。目前,传统工艺铅膏预脱硫率无法稳定达标,致使低温熔炼无法进行。为了解决问题,本文提出铅膏预脱硫"表面更新"模式,添加粒子作为研磨介质,反应浆液与粒子在反应器内高速旋转,对反应颗粒进行研磨,即时破坏产物碳酸铅包裹层,实现反应颗粒表面更新。由此构建了实验系统,研究了碳酸钠在表面更新实验系统中的铅膏脱硫性能。实验表明,在转速60r/min、温度50℃、浆液浓度30%~60%、摩尔比n(Na_2CO_3)∶n(Pb SO_4)=1.1∶1条件下,反应40min,铅膏含硫率〈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铅膏 脱硫 表面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共熔溶剂电化学回收废铅膏可控制备铅粉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耿笑 汝娟坚 +4 位作者 华一新 张文文 程明强 黄皓铭 王道祥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13,49,共7页
提出了一种以氯化胆碱-尿素低共熔溶剂为电解液,电化学回收废铅酸蓄电池铅膏可控制备铅粉的新工艺。采用循环伏安法探究了Pb(Ⅱ)在20 g/L SLP+ChCl-urea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显示Pb(Ⅱ)离子还原成金属铅为受扩散控制的准可逆过程。... 提出了一种以氯化胆碱-尿素低共熔溶剂为电解液,电化学回收废铅酸蓄电池铅膏可控制备铅粉的新工艺。采用循环伏安法探究了Pb(Ⅱ)在20 g/L SLP+ChCl-urea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显示Pb(Ⅱ)离子还原成金属铅为受扩散控制的准可逆过程。电解实验表明随槽电压的升高,电流效率逐渐增大,而电能单耗则先减小后增大。当槽电压为2.5 V时,电流效率和电能单耗分别为85.77%和754.05 kWh/t。XRD和SEM分析显示,电沉积产物为金属铅粉,且槽电压对铅粉的形貌和尺寸具有显著影响。在较低电压下,易获得侧枝粗大的羊齿状铅粉,当槽电压较高时,则易形成较细且均匀的棒状铅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电化学回收 废铅膏 铅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铅膏回收利用技术及污染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鸿 陈烁娜 +2 位作者 韩伟江 刘慧铃 檀笑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5-41,共7页
随着铅酸蓄电池在电子、能源、制造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由此产生大量的废铅酸蓄电池。废铅膏是废铅酸蓄电池的主要成分,因其含有大量铅化合物,如不合理处置,将会导致环境污染,而且也会造成铅资源浪费。废铅膏的规范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是... 随着铅酸蓄电池在电子、能源、制造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由此产生大量的废铅酸蓄电池。废铅膏是废铅酸蓄电池的主要成分,因其含有大量铅化合物,如不合理处置,将会导致环境污染,而且也会造成铅资源浪费。废铅膏的规范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也是政府亟需解决的工业发展难题。对主流的废铅膏回收技术,包括火法、湿法和湿法+火法联合回收工艺进行总结和技术难点分析,并讨论生产过程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产排情况,其中火法熔炼产生的含硫废气、铅尘和废炉渣,湿法电解产生的废弃电解液等均具有环境危害性,需要重点管控。该论述以期为废铅膏资源化利用产业制定管理体系和环保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铅蓄电池 废铅膏 资源化利用 污染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铅膏熔炼再生烟气处理设施事故下大气污染的不确定性分析
20
作者 邱盼盼 徐亚 +4 位作者 能昌信 刘玉强 董路 林汀 张鲁玉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7-526,共10页
熔炼再生是重金属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最广泛的方式之一。熔炼设施废气处理单元失效条件下废气排放具有源强大、短期排放扩散参数偶然性强等特点,其环境后果呈现强随机性,对事故应急过程的精准监测和科学决策形成极大挑战。对此,提出高... 熔炼再生是重金属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最广泛的方式之一。熔炼设施废气处理单元失效条件下废气排放具有源强大、短期排放扩散参数偶然性强等特点,其环境后果呈现强随机性,对事故应急过程的精准监测和科学决策形成极大挑战。对此,提出高斯烟羽模型与随机响应面法耦合(GAUSS-SRSM)的风险评估方法,定量评估复杂源强、扩散参数及其不确定性条件下污染物的随机分布及概率特性。选择华北某再生铅企业开展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在该区域典型气候条件下,下风向0.8~2.2和0.75~1.5 km处SO_(2)和Pb浓度存在超标可能,最大落地浓度超标概率分别为44%和28%,以95%置信水平表征的暴露浓度分别为0.68、0.005 2 mg/m^(3),分别超过其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1.36倍和1.16倍。季节性的风速和气温等差异导致同一设施不同季节的污染及其概率特征差异较大。以Pb为例,冬季较夏季存在超标可能的最大范围相差0.6km,超标概率相差24%,暴露浓度相差0.003 9 mg/m^(3)。气候和源强等的不确定性使得大气污染后果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下风向0.5 km处不确定性最大,为3.85;随着距离变大,不确定性变小,3.0 km处仅为1.74。下风向0.8~2.2 km污染严重程度大、可能性高,需要避免在该区域布设污染敏感的设备或装置,且应作为事故后应急监测重点关注的区域;而0.5~1.2 km不确定性大,也需要通过加强监测频率等方式克服随机性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铅膏 熔炼再生 事故工况 概率风险 随机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