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矿废弃堆积物坡面侵蚀研究初报 被引量:13
1
作者 蒲玉宏 王伟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11-14,共4页
煤炭开采造成的土壤侵蚀加剧是黄河中游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它增加了河流泥沙,污染了水质和环境。煤矿废弃堆积物可分为岩土堆积、煤灰(渣)堆积和煤矸石堆积三种类型,其侵蚀形成除击溅、层状面蚀、细沟侵蚀、滑坡、滑塌、泻溜等外... 煤炭开采造成的土壤侵蚀加剧是黄河中游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它增加了河流泥沙,污染了水质和环境。煤矿废弃堆积物可分为岩土堆积、煤灰(渣)堆积和煤矸石堆积三种类型,其侵蚀形成除击溅、层状面蚀、细沟侵蚀、滑坡、滑塌、泻溜等外,还出现了黄土区少见的砂砾化面蚀及坡面泥石流。当年形成的堆积物,其侵蚀模数在20000t/km2以上,高者可达37000t/km2.黄河中游地区煤炭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措施予以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开采 废弃堆积 沟状侵蚀 坡面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硒铁石的再次发现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朱建明 王宁 +3 位作者 李社红 尹祚莹 苏宏灿 郑宝山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28-632,共5页
渔塘坝是湖北恩施地区较为典型的人畜硒中毒区之一。继渔塘坝富硒碳质页岩中首次发现水硒铁石矿物之后,又在渔塘坝废弃石灰窑附近的"石煤"废渣表层松散的堆积物中发现了水硒铁石矿物。同前期发现的微小晶体状水硒铁石相比较,... 渔塘坝是湖北恩施地区较为典型的人畜硒中毒区之一。继渔塘坝富硒碳质页岩中首次发现水硒铁石矿物之后,又在渔塘坝废弃石灰窑附近的"石煤"废渣表层松散的堆积物中发现了水硒铁石矿物。同前期发现的微小晶体状水硒铁石相比较,此次发现的水硒铁石矿物粒度大小不等,粒径几μm至上百μm。颗粒主要呈他形,以细小颗粒的团聚体、充填岩石裂隙的脉状和颗粒粗大具有一定矿物晶形的方式产出。自然硒也与水硒铁石伴生,或分布在其内部,或分布在其周围。电子探针的成分扫描表明铁、硒的面分布略有差异,主要体现在自然硒的伴生方面。这表明表生氧化条件下硒阳离子与铁氧化物的强烈结合趋势,或形成低溶解度的矿物、或吸附与络合,在硒的表生迁移转化中起着固定硒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硒铁石 自然硒 废弃石煤渣堆积 渔塘坝 恩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金山矿区裸地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黄福才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0-163,共4页
选金废渣堆积场的植被恢复是紫金山矿区生态恢复的重点。通过对废矿石(渣)堆边坡的裸地整治、植物选择与配置、栽植和管护等一系列技术措施的研究与探索,形成了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并举的快速植被恢复技术,并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
关键词 矿区裸地 植被恢复 工程措施 生物措施 废弃堆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龙城遗址商代灰坑的土壤微形态观察
4
作者 李春霞 张海 庄奕杰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5-132,共8页
本研究对盘龙城遗址王家嘴、杨家湾北坡两个地点灰坑内堆积进行了土壤微形态观察。通过薄片观察,我们确定研究涉及的灰坑均为倾倒废弃堆积的场所,但因所处功能区不同,坑内堆积在包含物和土壤发育程度上均存在差别。王家嘴居址区内的H15... 本研究对盘龙城遗址王家嘴、杨家湾北坡两个地点灰坑内堆积进行了土壤微形态观察。通过薄片观察,我们确定研究涉及的灰坑均为倾倒废弃堆积的场所,但因所处功能区不同,坑内堆积在包含物和土壤发育程度上均存在差别。王家嘴居址区内的H15、H16包含物杂,杨家湾北坡H63坑内堆积来自周边祭祀遗迹,其包含物以与燃烧相关的红烧土和炭屑为主,且土壤发育程度稍高,指示其低于居址区灰坑的使用频率。此外,薄片中观察到的细碎动物骨骼以及可能与灰烬相关的迹象为后续工作提供了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龙城遗址 土壤微形态 灰坑 废弃堆积 微观考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