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废塑料热解油催化裂化反应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宋成运 魏晓丽 +1 位作者 陈学峰 张久顺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95,共9页
为实现塑料循环经济,分别采用多产丙烯型催化剂CGP和催化裂解催化剂DMMC-2探究废塑料热解油的催化裂化反应规律、产物分布和汽油馏分组成。结果表明:废塑料热解油具有良好的催化裂化生产汽油和催化裂解生产化工原料的性能;以增产汽油为... 为实现塑料循环经济,分别采用多产丙烯型催化剂CGP和催化裂解催化剂DMMC-2探究废塑料热解油的催化裂化反应规律、产物分布和汽油馏分组成。结果表明:废塑料热解油具有良好的催化裂化生产汽油和催化裂解生产化工原料的性能;以增产汽油为目标时,汽油产率达52.37%,液化气产率为19.01%,其中丙烯产率为7.82%;以生产化工原料为目标时,低碳烯烃及苯、甲苯和二甲苯(BTX)的总产率可达47.82%,其中,乙烯、丙烯和丁烯(三烯)产率为32.51%,丙烯产率为16.67%,BTX产率达15.31%并以二甲苯为主。研究结果可为开发废塑料热解油的高值化利用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塑料热解油 催化裂化 低碳烯烃 轻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H脱除废塑料热解油中的有机氯
2
作者 高艳 杜新胜 +4 位作者 王福善 陈秀娣 张子南 杨聪 龙雨 《石化技术与应用》 2025年第2期111-114,共4页
以NaH为脱氯剂,通过亲核取代反应脱除废塑料热解油中的有机氯,考察了投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初始含氯量对脱氯效果的影响,并对不同有机氯的检测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n(NaH)∶n(Cl)为2,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6 h的条... 以NaH为脱氯剂,通过亲核取代反应脱除废塑料热解油中的有机氯,考察了投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初始含氯量对脱氯效果的影响,并对不同有机氯的检测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n(NaH)∶n(Cl)为2,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6 h的条件下,废塑料热解油含氯量可由499.9μg/g降至34.9μg/g,脱氯率高达93%;废塑料热解油初始含氯量为100~2000μg/g时,NaH均能将其含氯量降至50μg/g以下,脱氯率在93%及以上;NaH在脱除废塑料热解油中有机氯的过程中不会破坏其他成分;通过差量法测定脱除后含氯量结果与燃烧-微库仑仪直接测定结果相近,相对误差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H 废塑料热解油 有机氯 亲核取代 脱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塑料热解油萃取-催化组合脱氯技术研究
3
作者 贾旭东 王振宇 +6 位作者 陆语 秦冰 黎志敏 郭靖 于丽 沈明欢 刘玫君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25年第3期48-55,共8页
废塑料热解油中含氯会直接影响后续的催化裂化和加氢工艺,因为在这些工艺中,原料中的氯会形成HCl,腐蚀设备,严重影响安全生产。废塑料热解油中的含氯化合物几乎全部是以氯代烃形式存在的有机氯,通过对塑料热解油轻馏分中氯的形态进行分... 废塑料热解油中含氯会直接影响后续的催化裂化和加氢工艺,因为在这些工艺中,原料中的氯会形成HCl,腐蚀设备,严重影响安全生产。废塑料热解油中的含氯化合物几乎全部是以氯代烃形式存在的有机氯,通过对塑料热解油轻馏分中氯的形态进行分析,发现其以1,2-二氯丙烷、四氯乙烯、4-氯甲苯、乙酸2-氯乙酯、苯甲酸2-氯乙酯等形式存在。试验考察了溶剂萃取脱氯的效果,同时采用上述含氯化合物和白油配制成模拟油,以过渡金属T基和活性炭负载NL基纳米催化剂为催化剂,考察了催化脱氯的效果,并对实际的废塑料热解油进行了脱氯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溶剂萃取和活性炭负载NL基纳米催化剂组合脱氯效果更好,对模拟油中的氯单次最高脱除率为99.9%;可以将实际废塑料热解油油相氯质量分数降至10μg/g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塑料热解油 萃取脱氯 催化脱氯 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