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均布载荷作用下厚壁筒平面问题的应力解析解
1
作者 郑丽娟 张帅 付宇明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共4页
采用复变函数法,求出表面受一非均布径向压力作用下厚壁圆筒平面问题的应力解析解。发现,随着非均布侧压系数、内外应力比例系数的增大,圆筒内某些区域的周向应力和径向应力由压应力变为拉应力,且拉应力区域范围随之改变;对圆筒内部存... 采用复变函数法,求出表面受一非均布径向压力作用下厚壁圆筒平面问题的应力解析解。发现,随着非均布侧压系数、内外应力比例系数的增大,圆筒内某些区域的周向应力和径向应力由压应力变为拉应力,且拉应力区域范围随之改变;对圆筒内部存在应力极值的问题进行分析,得到应力极值出现位置、应力极值随载荷非均匀系数、内外应力之比的变化规律及应力极值区域的变化规律;采用数值方法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解析解 厚壁圆筒 复变函数 非均布载荷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非均布荷载作用下双层厚壁圆筒光滑接触时的应力解析解 被引量:8
2
作者 高永涛 吴庆良 吕爱钟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3-99,共7页
采用复变函数方法,给出了双层厚壁圆筒外壁受有一类两向不等压非均布径向压力,内壁受有均布压力作用时平面问题的应力求解方法。在两层圆筒光滑接触的假定下,获得双层厚壁圆筒的应力解析解。通过算例分析了不同弹性模量组合时圆筒内不... 采用复变函数方法,给出了双层厚壁圆筒外壁受有一类两向不等压非均布径向压力,内壁受有均布压力作用时平面问题的应力求解方法。在两层圆筒光滑接触的假定下,获得双层厚壁圆筒的应力解析解。通过算例分析了不同弹性模量组合时圆筒内不同截面的切向应力与径向应力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内壁均布压力较小时,两层圆筒的内壁处切向应力沿环向均呈余弦分布,且都在内壁的最小地应力方向承受最大压应力,在最大地应力方向承受最大拉应力;径向应力沿径向在圆筒0°、45°、90°截面处分别呈近似"M"状、"菱形"、"W"状分布;随着内外层弹性模量比值的增大,内层圆筒内壁附近切向应力增大,径向应力在最小地应力方向增大,在最大地应力方向减小,而在外层筒分布规律相反。采用内软外硬的弹性模量组合,能有效的减小圆筒内层内壁处的应力集中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壁圆筒 应力解析解 复变函数 非均布荷载 不同弹性模量组合
原文传递
一类非均布荷载作用下厚壁圆筒平面问题的应力解析解 被引量:14
3
作者 吴庆良 吕爱钟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0,18,共6页
采用复变函数法给出了表面受有一类非均布径向压力作用下厚壁圆筒平面问题的应力解析解,发现随着非均布侧压系数的增大,圆筒内某些区域的切向应力和(或)径向应力会由压应力变为拉应力,并且切向拉应力远大于径向拉应力。在不存在拉应力... 采用复变函数法给出了表面受有一类非均布径向压力作用下厚壁圆筒平面问题的应力解析解,发现随着非均布侧压系数的增大,圆筒内某些区域的切向应力和(或)径向应力会由压应力变为拉应力,并且切向拉应力远大于径向拉应力。在不存在拉应力区的前提下,反算出非均布侧压系数的范围,并给出了不同非均布侧压系数所对应的拉应力区。最后用数值方法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壁圆筒 应力解析解 复变函数 非均布测压系数 应力
原文传递
边坡下伏地下圆形洞室的弹性应力解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江学良 杨慧 曹平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2-68,共7页
根据洞室与边坡的相对位置,将其分为深埋地下洞室与浅埋地下洞室,并分别建立了计算模型。将浅埋圆形洞室视为分布荷载作用下半无限体表面附近的孔洞的应力分析问题,采取复变函数的保角映射得到了浅埋洞室的应力解析解。将深埋洞室视为... 根据洞室与边坡的相对位置,将其分为深埋地下洞室与浅埋地下洞室,并分别建立了计算模型。将浅埋圆形洞室视为分布荷载作用下半无限体表面附近的孔洞的应力分析问题,采取复变函数的保角映射得到了浅埋洞室的应力解析解。将深埋洞室视为一个双向受压无限板孔应力集中问题,得到了边坡下伏深埋圆形洞室的应力解析解。以某填筑边坡下地下圆形洞室为例,计算得到了浅埋圆形洞室周边的径向应力与环向应力分布,计算结果表明洞室圆心水平线上的环向压应力随着与洞周距离的增加逐渐减小,但径向压应力却是首先增加,然后才逐步减小。洞顶圆周出现环向拉应力,随着越来越接近地表,环向应力逐步转变为压应力并且越来越大,而径向应力逐渐变大。洞周环向拉应力在洞顶与洞底数值最大,洞室左右两端洞周环向压应力数值最大;洞周径向应力在洞顶、洞底数值较小,左右两端洞周应力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下地下洞室 深埋与浅埋洞室 复变函数法 应力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西劈裂试验应力场解析解应力函数解法 被引量:12
5
作者 叶剑红 杨洋 +1 位作者 常中华 王亚峰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8-532,共5页
巴西圆盘试验是国际岩石力学学会推荐的用于测量岩石抗拉强度的间接实验,其理论基础是圆盘在荷载作用下应力场的分布。本文以平面应力状态为基础,根据弹性理论中的Airy应力函数和线弹性叠加原理,采用与Н.И.Мусхелишьили... 巴西圆盘试验是国际岩石力学学会推荐的用于测量岩石抗拉强度的间接实验,其理论基础是圆盘在荷载作用下应力场的分布。本文以平面应力状态为基础,根据弹性理论中的Airy应力函数和线弹性叠加原理,采用与Н.И.Мусхелишьили所用的复变函数方法完全不同的方法,给出了巴西圆盘内部任意一点应力的直角坐标形式的解析表达式。将得到的应力场解析解和Н.И.Мусхелишьили采用复变函数方法给出的经典解对比发现,两者完全吻合一致,从而表明本文所采用的方法是合理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圆盘 巴西圆盘试验 劈裂试验 应力解析解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各向异性非圆形水工隧洞的应力解析解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晓莉 吕爱钟 王少杰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3808-3815,共8页
为了探讨深埋正交各向异性水工隧洞的力学响应问题,考虑洞边作用均布内水压力的情况,基于平面弹性复变函数方法,推导任意孔形水工隧洞的应力解析解。推导中建立3套极坐标系,将物理平面孔外域映射到了像平面的单位圆外域,并建立孔边应力... 为了探讨深埋正交各向异性水工隧洞的力学响应问题,考虑洞边作用均布内水压力的情况,基于平面弹性复变函数方法,推导任意孔形水工隧洞的应力解析解。推导中建立3套极坐标系,将物理平面孔外域映射到了像平面的单位圆外域,并建立孔边应力边界条件,再利用幂级数解法,求解出隧洞的应力场。以直墙半圆拱形隧洞为例,通过ANSYS数值计算对解析解进行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又运用解析方法研究马蹄形和圆形隧洞的孔边应力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于各向同性岩体,隧洞的正交各向异性围岩应力场表现明显的非对称性;增大侧压力系数会使孔边的切向应力增加,但马蹄形隧洞2个曲率较大位置的切向应力却几乎保持不变;内水压力的增加能减小洞口的应力集中,曲率越大的位置减小越明显,但内水压力过大,会使孔边出现明显的拉应力,不利于隧洞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正交各向异性岩体 非圆形隧洞 内水压力 应力解析解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迭代求解的双孔洞围岩应力场解析研究
7
作者 蔡鑫 陈立业 +2 位作者 周子龙 谭力海 阳俊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493-4503,共11页
针对含双孔洞岩体应力迭代求解计算过程中多余面力的求解难题,提出新的理论解析方法。通过引入最优化技术,直接进行不同坐标系和平面中孔洞边界坐标点的变换,无需在求解过程中引入逆映射函数,避免了逆映射函数求解造成的误差。随后,以... 针对含双孔洞岩体应力迭代求解计算过程中多余面力的求解难题,提出新的理论解析方法。通过引入最优化技术,直接进行不同坐标系和平面中孔洞边界坐标点的变换,无需在求解过程中引入逆映射函数,避免了逆映射函数求解造成的误差。随后,以双拱形孔洞为例,对不同布局下的孔周应力场进行求解与分析,并利用数值模拟对理论求解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方法可以精确获得双孔洞周边应力分布,显著降低求解难度;在单轴压缩条件下,孔洞体系的初始萌生裂纹为孔洞顶底板拉应力集中区域形成的拉伸裂纹,但最终破坏表现为双孔洞间的贯通破坏;不同连接角的双孔洞体系峰值应力与压应力集中系数呈线性相关关系,说明双孔洞岩石的破坏取决于孔洞边界的压应力集中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变函数方法 共形映射 应力解析解 双孔洞体系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非圆形双孔的无限平板中应力的解析解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曾祥太 吕爱钟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0-181,共12页
无限平板中含有任意形状单个孔的问题可以使用复变函数方法获得其应力解析解.对于无限平板中含有两个圆孔或两个椭圆孔的双连通域问题,也可以利用多种方法进行求解,比如双极坐标法、应力函数法、复变函数法以及施瓦茨交替法等.其中复变... 无限平板中含有任意形状单个孔的问题可以使用复变函数方法获得其应力解析解.对于无限平板中含有两个圆孔或两个椭圆孔的双连通域问题,也可以利用多种方法进行求解,比如双极坐标法、应力函数法、复变函数法以及施瓦茨交替法等.其中复变函数中的保角变换方法是获得应力解析解的一个重要方法.但目前尚未见到用此方法求解无限板中含有一个正方形孔和一个椭圆孔的问题.当板在无穷远处受有均布载荷和孔边作用垂直均布压力时,利用保角变换方法可以求解板中含有两个特定形状孔的问题.该方法将所讨论的区域映射成象平面里的一个圆环,其中最关键的一步是找出相应的映射函数.基于黎曼映射定理,提出了该映射函数一般形式,并利用最优化方法,找到了该问题的具体映射函数,然后通过孔边应力边界条件建立了求解两个解析函数的基本方程,获得了该问题的应力解析解.运用ANSYS有限单元法与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了孔距、椭圆形孔大小和两孔布置方位对边界切向应力的影响,以及不同载荷下两孔中心线上应力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无限大板 特定双孔 映射函数 保角变换 应力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滑接触条件下非圆形有压隧洞应力及位移解析解 被引量:3
9
作者 尹崇林 吕爱钟 陶钧烨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5-92,102,共9页
考虑支护滞后的力学过程,并在衬砌与围岩为光滑接触的条件下,利用平面弹性复变函数法推导出非圆形隧洞在原始地应力和内水压力作用下的应力及位移解析解。根据衬砌内边界的应力边界条件及围岩与衬砌接触面上的应力和法向位移连续条件,... 考虑支护滞后的力学过程,并在衬砌与围岩为光滑接触的条件下,利用平面弹性复变函数法推导出非圆形隧洞在原始地应力和内水压力作用下的应力及位移解析解。根据衬砌内边界的应力边界条件及围岩与衬砌接触面上的应力和法向位移连续条件,获得了求解围岩和衬砌解析函数的基本方程。利用幂级数方法求解基本方程,再由此计算围岩和衬砌中的应力和位移,并且利用数值方法验证了所得结果。以直墙半圆拱形隧洞为例,分析了不同位移释放系数、侧压力系数和内水压力条件下的围岩开挖边界和衬砌内外边界的切向应力及围岩与衬砌接触面上的法向应力分布规律。研究成果可为求解深埋隧洞围岩与衬砌的应力及位移解析解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圆形隧洞 光滑接触 保角变换 幂级数 内水压力 应力解析解 位移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拉全长黏结式锚杆剪切应力弹性解析解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鑫 《山西交通科技》 2023年第2期82-85,共4页
面对锚杆-围岩锚固界面剪切应力分布研究不够精确,制约锚杆设计施工水平提高的现状,基于半无限弹性空间体的Mindlin位移解,导出了拉拔荷载作用下全长黏结式锚杆锚固界面剪切应力沿杆长分布的近似弹性解析解,并求得了最大剪切应力的数值... 面对锚杆-围岩锚固界面剪切应力分布研究不够精确,制约锚杆设计施工水平提高的现状,基于半无限弹性空间体的Mindlin位移解,导出了拉拔荷载作用下全长黏结式锚杆锚固界面剪切应力沿杆长分布的近似弹性解析解,并求得了最大剪切应力的数值和分布位置,给出锚杆杆长的建议值和增强局部剪切力的建议。结论适用于较硬围岩中较长锚杆在较小荷载作用下的剪切应力分析,可为岩体锚固设计提供借鉴,提高锚杆设计施工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长黏结式锚杆 MINDLIN位移 锚固界面 剪切应力解析解 最大剪切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0°层应力的含缺口层压板剩余强度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铁瑛 赵华东 张宝森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6-20,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同铺层缺口边应力解析计算模型的含缺口层压板剩余强度研究方法。以含缺口层压板0°层缺口边平均应力与无缺口层压板纵向拉伸强度的比值为失效表征参数,对拉伸载荷作用下含缺口层压板剩余强度进行研究。全面分析了... 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同铺层缺口边应力解析计算模型的含缺口层压板剩余强度研究方法。以含缺口层压板0°层缺口边平均应力与无缺口层压板纵向拉伸强度的比值为失效表征参数,对拉伸载荷作用下含缺口层压板剩余强度进行研究。全面分析了缺口边应力分布,计算获得了T300/1034-C层压板0°层的平均应力随缺口边距和缺口半径的变化趋势,比较了四种工程常用复合材料板0°层平均应力的变化趋势。不同铺层层合板开口后的剩余强度与现有试验结果比较,验证了建立的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层压板 缺口 应力解析解 平均应力破坏准则 剩余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工圆形隧洞围岩衬砌摩擦滑动接触的新解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尹崇林 吕爱钟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7-257,共11页
在实际工程中,围岩和衬砌接触时,它们之间并非完全光滑,也并非可以承受任意大的摩擦力.如果围岩与衬砌之间的剪应力大于所能承受的最大静摩擦力,接触面间将发生切向滑动,定义接触面上产生最小滑动量的状态为衬砌的真实工作状态,这种接... 在实际工程中,围岩和衬砌接触时,它们之间并非完全光滑,也并非可以承受任意大的摩擦力.如果围岩与衬砌之间的剪应力大于所能承受的最大静摩擦力,接触面间将发生切向滑动,定义接触面上产生最小滑动量的状态为衬砌的真实工作状态,这种接触即为摩擦滑动接触.以库仑摩擦模型模拟围岩和衬砌之间的摩擦滑动接触,在考虑支护滞后效应的前提下,利用平面弹性复变函数方法列出了应力边界条件、应力连续条件以及位移连续条件的方程,再结合最优化理论,建立了具有一般性的摩擦滑动接触解法.在利用混合罚函数法求解最优化问题的过程中,减少了设计变量的个数,极大地简化了优化模型,提升了优化过程的迭代速度以及优化结果的精度.以此为基础,获得了围岩和衬砌相互作用下圆形水工隧洞的应力解析解.该方法可以求解光滑接触和完全接触两种极限情况,具有一般性.同时,利用一种精确的计算方法得到了不同情况下满足完全接触条件摩擦系数的阈值,还分析了衬砌和围岩边界上切向应力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洞 摩擦滑动接触 复变函数方法 最优化方法 应力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均布载荷内外固支环板应力分析
13
作者 徐青山 何家胜 陈文斌 《化工装备技术》 CAS 2010年第3期26-28,共3页
从基本的环板模型出发,得出承受均布载荷内外固支环板应力分布的解析解,并运用有限元方法和实验电测法对解析解进行了验证,解析解和数值解分析结果一致,并能和实验结果吻合,为内外固支环板结构的强度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关键词 环板 内外固支解析有限元载荷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六角形进路围岩应力解析与数值验证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浩 马丹 +1 位作者 左宇军 赵国彦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51-960,共10页
为研究龙首矿大断面六角形进路采场围岩的应力分布特征,通过保角变换方法将六角形进路围岩映射到像平面单位圆外域,采用改进的复变函数理论对进路围岩应力进行解析,并与数值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多面体收缩逼近算法能够准... 为研究龙首矿大断面六角形进路采场围岩的应力分布特征,通过保角变换方法将六角形进路围岩映射到像平面单位圆外域,采用改进的复变函数理论对进路围岩应力进行解析,并与数值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多面体收缩逼近算法能够准确求解复杂形状孔洞的映射函数,大断面六角形进路映射函数项数取6时具有较高的精度。当侧压系数λ<0.39时,顶底板出现拉应力集中,两侧壁产生压应力集中。随着λ的增大,顶底板拉应力逐渐减小并变为压应力,两侧壁应力情况则相反。进路围岩中切向应力随着距进路边界距离的增大逐渐减小,随着侧压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当距进路边界的距离渐增时,进路顶底板中的径向应力值逐渐接近施加的竖向应力,进路两帮中的径向应力值逐渐接近施加的水平应力。另外,进路周边22个监测点应力的数值模拟结果充分证实了解析解的可靠性,大断面六角形进路同比小断面进路在深部开采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研究结果可为采场结构参数优化及进路支护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 六角形进路 应力解析解 保角变换 复变函数
原文传递
平台巴西劈裂试验确定岩石抗拉强度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33
15
作者 黄耀光 王连国 +1 位作者 陈家瑞 张继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39-748,共10页
为了完善平台巴西劈裂试验测定岩石抗拉强度的理论基础,基于二维弹性理论,建立对弦载荷下的平台巴西劈裂力学模型,采用应力场叠加法求得圆盘内的应力近似解析解。该应力理论解与有限元数值解一致,证明理论求解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对... 为了完善平台巴西劈裂试验测定岩石抗拉强度的理论基础,基于二维弹性理论,建立对弦载荷下的平台巴西劈裂力学模型,采用应力场叠加法求得圆盘内的应力近似解析解。该应力理论解与有限元数值解一致,证明理论求解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对比研究了平台加载角对圆盘内应力大小及应力集中程度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平台加载角越大,圆盘加载处的应力集中程度和压拉应力比都急剧降低,而圆盘内的拉应力值和拉伸区却只有一定程度减小;过大或过小的平台加载角都不利于平台巴西试样发生中心拉伸劈裂破坏,其最优平台加载角在20°~30°之间。最后,依据Griffith强度破坏准则,推得岩石抗拉强度的理论计算公式,其结果与已有抗拉强度经验公式及试验所得抗拉强度相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巴西劈裂试验 应力解析解 最优加载角 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力集中型锚索体系锚固界面力学分析
16
作者 杨栋 王全成 《岩土锚固工程》 2014年第4期45-48,共4页
本文在假定锚固界面为理想弹塑性模型及锚索为无限长杆件的前提下,推导了全长牯结拉力集中型预应力锚索砂浆与钢绞线界面、砂浆与岩土体界面的应力分布解析解。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应力分布规律的影响因素,认为锚固界面剪应力呈负指数分... 本文在假定锚固界面为理想弹塑性模型及锚索为无限长杆件的前提下,推导了全长牯结拉力集中型预应力锚索砂浆与钢绞线界面、砂浆与岩土体界面的应力分布解析解。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应力分布规律的影响因素,认为锚固界面剪应力呈负指数分布模式,最大剪应力在x=0处,最大剪应力与锚固力、钢绞线半径、界面摩阻刚度系数λ1、λ2注浆体半径等有关,认为盲目增加锚固段长度的做法不可取,比较而言,增大注浆体半径对增加锚索工程稳定性更为有效。该解析式的提出对快速确定锚固段长度的方法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索 锚固界面 应力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采抗高温水泥石力学完整性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毅 刘海龙 +2 位作者 张羽臣 贾立新 谢涛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3-29,共7页
热采井固井水泥浆要在低温下实现迅速凝结,防止环空窜流,形成封闭完整性的水泥环,同时要具有抗高温强度衰减性能。为了研究热采抗高温水泥石的力学完整性,以水泥环完全固结之后的套管-水泥环-地层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组合体力学分析模... 热采井固井水泥浆要在低温下实现迅速凝结,防止环空窜流,形成封闭完整性的水泥环,同时要具有抗高温强度衰减性能。为了研究热采抗高温水泥石的力学完整性,以水泥环完全固结之后的套管-水泥环-地层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组合体力学分析模型,推导了考虑温度效应的总应力分布解析解,提出了水泥环失效的判别准则,对热采井水泥环进行了评价试验,分析了地应力非均匀系数、水泥环弹性模量及热膨胀系数对组合体周向应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以硅粉、低密惰性材料P69等构建的水泥石体系C可有效防止水泥石高温下的强度过度下降;组合体周向应力在径向上呈现"Z"形跳跃特性,第1界面处周向应力随地应力非均匀程度和水泥环弹性模量的升高、水泥环热膨胀系数的减小而降低,产生拉伸破坏的风险增大。所得结论可为稠油热采井的固井工艺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采井 固井 水泥石 温度效应 周向应力 应力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俯冲带库仑楔形体力学
18
作者 胡岩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17-426,共10页
楔形体理论研究楔形体在底部摩擦力、重力和边界外力共同作用下内部的应力状态,有助于我们定量分析断层强度和岩石性质与楔形体稳定状态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基于不同楔形体材料而得出的应力解析解.然后介绍基于理想弹塑性材料... 楔形体理论研究楔形体在底部摩擦力、重力和边界外力共同作用下内部的应力状态,有助于我们定量分析断层强度和岩石性质与楔形体稳定状态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基于不同楔形体材料而得出的应力解析解.然后介绍基于理想弹塑性材料的俯冲带库仑楔应力解析解.最后介绍基于该解析解而提出的动态库仑楔形体理论.俯冲带地震反射剖面数据表明,弧前靠近海沟部分地表坡度比较陡,其内部经历复杂永久塑性变形(称为外部楔形体,outer wedge).而靠近内陆部分地表坡度比较平缓,反射剖面显示沉积层呈水平规则分布,常伴随沉积盆地(称为内部楔形体,inner wedge).动态库仑楔形体理论认为弧前这种地表形态和内部构造特征的不同,可能反映了断层面摩擦性质的差异性.内部楔形体对应于断层面上的生震带,在地震周期可能主要经历弹性变形.而外部楔形体对应于断层面上的无震蠕滑部分,在地震发生时可能产生塑性破坏、永久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形体 应力解析解 断层面摩擦性质 弧前形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calculation the displacement and shear stress of fully grouted rock bolts and numerical verifications 被引量:8
19
作者 Ghadimi Mostafa Shariar Koroush Jalalifar Hosse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6年第6期1073-1079,共7页
In presence of difficult conditions in coal mining roadways, an adequate stabilization of the excavation boundary is required to ensure a safe progress of the construction. The stabilization of the roadways can be imp... In presence of difficult conditions in coal mining roadways, an adequate stabilization of the excavation boundary is required to ensure a safe progress of the construction. The stabilization of the roadways can be improved by fully grouted rock bolt, offering properties optimal to the purpose and versatility in use. Investigations of load transfer between the bolt and grout indicate that the bolt profile shape and spacing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shear strength between the bolt and the surrounding strata. This study proposes a new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calculation displacement and shear stress in a fully encapsulated rock bolt in jointed rock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consider the bolt profile and jump plane under pull test condition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three types of different bolt profile configurations, is validated by ANSYS software. The results show there is a good agreement between analytical and numerical methods. Studies indicate that the rate of displacement and shear stress from the bolt to the rock exponentially decayed. This exponential reduction in displacement and shear stress are dependent on the bolt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rib height, rib spacing, rib width and grout thickness, material and joint proper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lly grouted bolt Jointed rock DISPLACEMENT Shear str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tical solutions of stress and displacement in strain softening rock mass around a newly formed cavity 被引量:6
20
作者 鲁燕儿 杨武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5期1397-1404,共8页
The closed form solutions of the stress and displacement in strain softening rock mass around a newly formed cavity are derived with a three step-wise elasto-plastic model. Hoek-Brown criterion is adopted as the yield... The closed form solutions of the stress and displacement in strain softening rock mass around a newly formed cavity are derived with a three step-wise elasto-plastic model. Hoek-Brown criterion is adopted as the yielding criterion of rock mass. Damage factors are proposed to account for degradation of the material parameters to reflect the degree of strain softening. The surrounding rock mass around the cavity is divided into three regions: elastic region, strain softening region and residual state region. The analytical solutions of stress, strain, displacement and radius of each region are obtained. The effects of the strain softening and shear dilatancy behavior on the results are investigated with parametric stud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dii of the residual state region and strain softening region in the surrounding rock mass with higher damage degree are larger. The radii of the residual state region and strain softening region are 1-2 times and 1.5-3 times of the cavity radius, respectively. The radial and tangential stresses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amage factor.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cavity wall for the case with maximum plastic bulk strain is nearly twice than that with no dilation. Rock mass moves more toward the center for the case with larger damage factor and shear dilation. The area of the plastic region is larger when the damage factors are considered. The displacements in the surrounding rock mass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amage factors and shear dilation factors. The solutions can be applied to the stability analysis and support design of the underground exca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ain softening Hoek-Brown criterion step-wise elasto-plastic model damage factor shear di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