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4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成形应力极限的管材液压成形缺陷预测 被引量:5
1
作者 薛克敏 周林 李萍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29-233,共5页
基于塑性应力应变关系及Hill79屈服准则,推导出极限应力与极限应变间转化关系,进而建立2008T4铝合金的成形应力极限图(Forming limit stress diagram,FLSD)。采用LS-DYNA软件对三通管液压胀形过程进行模拟,应用FLSD预测胀形过程中破裂... 基于塑性应力应变关系及Hill79屈服准则,推导出极限应力与极限应变间转化关系,进而建立2008T4铝合金的成形应力极限图(Forming limit stress diagram,FLSD)。采用LS-DYNA软件对三通管液压胀形过程进行模拟,应用FLSD预测胀形过程中破裂的发生及成形压力极限,并与传统成形极限图(Forming limit diagram,FLD)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FLD与FLSD预测结果中破裂缺陷位置相同,但极限内压力值存在很大差别,而FLSD预测结果与物理试验结果较吻合。考虑到FLD受应变路径影响显著的因素,将FLSD作为管材液压成形等复杂应变路径下的成形极限的判据更加方便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胀形 成形极限 成形应力极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确定高加速寿命试验的应力极限 被引量:4
2
作者 朱建华 钟浩 《环境技术》 2012年第1期5-9,共5页
气锤驱动的高加速寿命试验,主要目的是确定试验样品的应力极限(包括工作极限和破坏极限),并通过改进试验所暴露的缺陷,按预期目标拓宽产品的应力极限。本文对一些应力极限的名词术语作了解释性说明,并具体论述了如何确定应力极限及快速... 气锤驱动的高加速寿命试验,主要目的是确定试验样品的应力极限(包括工作极限和破坏极限),并通过改进试验所暴露的缺陷,按预期目标拓宽产品的应力极限。本文对一些应力极限的名词术语作了解释性说明,并具体论述了如何确定应力极限及快速温变循环试验的高低温温度极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极限 温度极值 工作极限 破坏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结构件内高压成形应力极限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周林 程晓民 +3 位作者 薛克敏 李萍 杨文江 崔礼春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5-100,共6页
由极限应力构成的应力成形极限图(FLSD)独立于应变路径,可作为复杂应变路径下成形极限的判据。通过标准成形极限实验获得3A21铝合金板材的成形极限图(FLD);由极限应力应变转换关系,将极限应变转换至主应力空间,建立对应的FLSD;采用LS-D... 由极限应力构成的应力成形极限图(FLSD)独立于应变路径,可作为复杂应变路径下成形极限的判据。通过标准成形极限实验获得3A21铝合金板材的成形极限图(FLD);由极限应力应变转换关系,将极限应变转换至主应力空间,建立对应的FLSD;采用LS-DYNA软件对方截面汽车结构件内高压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应用FLSD预测胀形过程中破裂的发生及极限成形压力。模拟结果与物理实验结果相吻合,证明FLSD可作为管材内高压成形等复杂应变路径下成形极限的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高压成形 破裂缺陷 应力成形极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形钢腹板组合梁体外预应力极限应力模型试验及建议公式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峰 陆小蕊 +3 位作者 叶见曙 高磊 刘佳琪 高华睿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34-842,共9页
为研究波形钢腹板组合梁体外预应力极限应力增量的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开展了体外预应力波形钢腹板组合梁的抗弯承载力试验,建立了非线性数值模型,分析了各参数对体外预应力极限应力增量的影响规律.基于Pannell模型和参数拟合分析,提出... 为研究波形钢腹板组合梁体外预应力极限应力增量的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开展了体外预应力波形钢腹板组合梁的抗弯承载力试验,建立了非线性数值模型,分析了各参数对体外预应力极限应力增量的影响规律.基于Pannell模型和参数拟合分析,提出了适用于波形钢腹板组合梁体外预应力极限应力的建议公式,并与已有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波形钢腹板组合梁具有良好的延性;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随混凝土强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加,随受拉区普通钢筋面积和强度、体外预应力筋初始有效应力及跨高比的增加而线性减小;跨中加载与三分点加载方式下极限应力增量的比值为0. 87;等效塑性铰长度和中性轴高度比值的均值为17. 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钢腹板组合梁 体外预应力 极限应力 设计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管治疗后下颌第一磨牙一壁型CAD/CAM高嵌体应力极限分析
5
作者 郑晓东 赵雪 武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0期18-20,共3页
目的研究根管治疗后下颌第一磨牙一壁型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高嵌体应力极限,为加快患者症状改善寻找有效方案。方法 25例根管治疗下颌第一磨牙缺损的患者,在接受根管治疗后,对患者实施为期3年的随访,详细了解患者的... 目的研究根管治疗后下颌第一磨牙一壁型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高嵌体应力极限,为加快患者症状改善寻找有效方案。方法 25例根管治疗下颌第一磨牙缺损的患者,在接受根管治疗后,对患者实施为期3年的随访,详细了解患者的牙齿修复效果、应力变化情况、牙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及牙龈指数(GI)。结果患者修复后第1年的等效应力、第一主应力、第三主应力分别为(371.22±12.63)、(133.19±10.19)、(0.085±0.009)MPa,与修复后第3年的(370.56±10.19)、(131.56±9.58)、(0.084±0.003)MPa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第1、3年,25例患者的牙齿稳固程度均良好,无脱落现象。修复后SBI、PLI、GI均高于修复前,但修复前与修复后SBI、PLI、GI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颌第一磨牙缺损治疗中,使用根管治疗方法能够取得理想的CAD/CAM高嵌体应力极限值,证明该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牙齿性能,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治疗 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高嵌体 应力极限 下颌第一磨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交通下不同气候分区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应力极限状态下交通荷载分析
6
作者 周桂梅 蔡恒 《福建交通科技》 2017年第5期26-29,共4页
根据对不同气候分区及水泥混凝土面板厚度等情况下,水泥混凝土面板达到应力极限状态时的交通荷载进行分析,总结不同区域、荷载条件下,水泥面板的受力特性,细化累计当量轴次分区范围。提出了当面层达到应力极限状态时,不同条件下道路可... 根据对不同气候分区及水泥混凝土面板厚度等情况下,水泥混凝土面板达到应力极限状态时的交通荷载进行分析,总结不同区域、荷载条件下,水泥面板的受力特性,细化累计当量轴次分区范围。提出了当面层达到应力极限状态时,不同条件下道路可承受的累计当量轴次,并分析不同等级道路、不同水泥面板厚度受气候影响的影响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水泥混凝土路面 应力极限状态 交通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预应力加固混凝土连续箱梁的体外预应力极限应力增量计算研究
7
作者 高琦 叶见曙 马莹 《新技术新工艺》 2011年第12期92-95,共4页
已有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体外预应力加固设计的重要问题,包括体外束极限应力增量的计算、体外预应力次内力的分析计算以及体外预应力损失的计算。以锡澄高速公路江阴高架桥跨东横河东幅桥加固工程为研究背景,对体外束极限应力增量... 已有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体外预应力加固设计的重要问题,包括体外束极限应力增量的计算、体外预应力次内力的分析计算以及体外预应力损失的计算。以锡澄高速公路江阴高架桥跨东横河东幅桥加固工程为研究背景,对体外束极限应力增量的计算理论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对已有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的体外预应力进行加固计算中,就体外束的极限应力计算,经过数值比较分析并与试验梁实测值对比,建议采用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混凝土 连续箱梁 加固设计 极限应力 体外预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预应力加固变截面连续刚构极限应力计算方法研究
8
作者 骆佐龙 韩智强 刘陆平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7-124,共8页
为研究体外预应力加固变截面连续刚构体外束极限应力计算方法,首先,以两座背景工程为例,验证并评价了《规范》公式对于变截面连续刚构加固体系体外束极限应力计算的适用性;其次,在塑性铰个数计算的《规范》公式基础上,引入塑性铰个数修... 为研究体外预应力加固变截面连续刚构体外束极限应力计算方法,首先,以两座背景工程为例,验证并评价了《规范》公式对于变截面连续刚构加固体系体外束极限应力计算的适用性;其次,在塑性铰个数计算的《规范》公式基础上,引入塑性铰个数修正系数α1以考虑连续刚构结构体系与实际破坏模式下截面转角特征,偏安全地提出加固体系破坏极限状态下塑性铰个数计算的修正公式;然后,通过对中支点失效模型与等效塑性区截面应变分布进行分析,提出中支点截面修正系数α2以考虑中支点截面变化对加固体系体外束有效长度的影响,经理论推导得出α2简析表达式,最终导出变截面连续刚构加固体系体外束极限应力计算修正公式;最后,对已有文献中3个算例进行计算,对比验证修正公式的正确性与适用性。结果表明:应用《规范》公式计算变截面连续刚构加固体系体外束极限应力将产生较大的偏差,且使设计结果偏于不安全,原因在于《规范》公式对变截面连续刚构体外束加固体系在破坏极限状态下塑性铰个数计算偏多及对于连续刚构中支点截面与跨中截面特性的差异考虑不够充分;提出的修正公式对变截面连续刚构体外束加固体系体外束极限应力的计算具有较高的精度与较好的适用性,最大误差在10%以内,能够满足工程计算精度的要求,且使结构设计偏于安全,能够对体外预应力加固变截面连续刚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极限应力 理论分析 体外预应力加固 连续刚构
原文传递
基于应变和应力的1060铝合金板成形极限比较分析(英文) 被引量:3
9
作者 方刚 刘清俊 +1 位作者 雷丽萍 曾攀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2012年第S2期343-349,共7页
通过线性和非线性应变路径的板料成形实验,研究1060铝合金的成形极限图(FLD)和成形应力极限图(FLSD)。利用Stoughton方法,基于板料成形实验中测得的应变数据,计算得到了FLSD。结果表明:对于1060铝合金板料,FLD与应变路径是相关的,而FLS... 通过线性和非线性应变路径的板料成形实验,研究1060铝合金的成形极限图(FLD)和成形应力极限图(FLSD)。利用Stoughton方法,基于板料成形实验中测得的应变数据,计算得到了FLSD。结果表明:对于1060铝合金板料,FLD与应变路径是相关的,而FLSD对应变路径却不敏感,所以FLSD可以很方便地作为多道次板料成形的极限准则。通过对比Hill’s48,Hill’s79和Hosford非二次式3种材料屈服准则,分析了它们从FLD到FLSD转换对应力计算的影响,Hosford非二次式屈服准则更适合1060铝合金的FLSD计算。通过与单向拉伸实验数据的比较,材料硬化准则中Voce硬化准则比Swift准则更适合该材料。在MATLAB上开发了由应变到应力的计算以及FLD和FLSD显示的程序,通过输入实验中测得的应变数据可以得出FLD和FLS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1060 板料成形 成形极限图(FLD) 成形应力极限图(FLSD) 硬化准则 屈服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管线抗震设计的极限地震应力计算法 被引量:10
10
作者 孙政策 段梦兰 +3 位作者 张文 岳志勇 贾旭 粟京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0-446,513,共7页
针对现用海底管线地震应力计算时存在的计算应力过大、管线几何参数和埋设深度对计算结果几乎没有影响等问题,在考虑了海底管线实际埋设环境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考虑地震时管线周围约束土壤进入塑性滑移状态后的极限地震应力... 针对现用海底管线地震应力计算时存在的计算应力过大、管线几何参数和埋设深度对计算结果几乎没有影响等问题,在考虑了海底管线实际埋设环境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考虑地震时管线周围约束土壤进入塑性滑移状态后的极限地震应力计算方法,来计算海底埋设管线在地震作用下所产生的最大地震应力。用该新方法分析了一实际管线工程的地震应力,并通过与现用方法计算结果的比较,证明该方法克服了现用设计方法仅考虑管土之间为弹性约束、管线几何尺寸对抗震设计影响很小等问题,有效反映了实际铺设环境对海底管线地震应力的作用。本文应用极限地震应力计算法,结合工程实例计算,进一步明确了管线几何参数和埋设深度对极限地震应力的影响规律,为准确计算海底管线的地震应力、制定海底管线抗震规范、进行已服役海底管线的地震风险评估和寿命预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管线 抗震设计 剪切强度 极限应力 塑性约束 滑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核修复体弹性极限应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振春 郝凤渝 +2 位作者 王冠超 马红梅 陈欣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38-439,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桩核修复体经不同粘接剂粘固后的弹性极限应力。方法:将90颗离体上前牙根管治疗后机械预备根管,使用不同粘接剂分别将铸造桩,预成桩核粘接于相应根管内,测量并记录试件发生永久形变时的载荷,同时记录各组树脂核碎裂的数量... 目的:比较不同桩核修复体经不同粘接剂粘固后的弹性极限应力。方法:将90颗离体上前牙根管治疗后机械预备根管,使用不同粘接剂分别将铸造桩,预成桩核粘接于相应根管内,测量并记录试件发生永久形变时的载荷,同时记录各组树脂核碎裂的数量。结果:铸造镍铬桩核和预成钛桩树脂核的弹性极限应力明显高于玻璃纤维桩(P<0.05),但前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不同粘接剂的应用对桩核修复体弹性极限应力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玻璃纤维预成桩的树脂核碎裂例数明显少于钛预成桩(P<0.05)。结论:不同材料桩核修复体的弹性极限应力不同;玻璃纤维桩的使用可以降低树脂核碎裂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核修复体 弹性极限应力 粘接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料应力成形极限判据的有限元分析程序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明和 高霖 +2 位作者 薛玉雷 左敦稳 王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11期68-71,共4页
为了解决在板料成形有限元数值模拟中以依赖于加载路径的应变成形极限为判据所存在的问题,以板料塑性变形时所遵循的应力应变转换关系、H ill二次厚向异性准则为计算模型,基于有限元商用分析软件DYNAFORM,开发了用于板料塑性成形工艺的... 为了解决在板料成形有限元数值模拟中以依赖于加载路径的应变成形极限为判据所存在的问题,以板料塑性变形时所遵循的应力应变转换关系、H ill二次厚向异性准则为计算模型,基于有限元商用分析软件DYNAFORM,开发了用于板料塑性成形工艺的以应力成形极限为判据的有限元分析程序。利用该程序分析了两种拉深件的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实现了用应力成形极限图作为判据对板料成形极限的预测分析。所开发的以应力成形极限作为判据的有限元分析程序为分析多道次板成形的成形极限提供了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应力成形极限 板料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限应力分析的十字形双向拉伸试件设计 被引量:11
13
作者 韩非 万敏 +1 位作者 吴向东 王海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00-604,共5页
十字形试件双向拉伸实验是实现复杂加载路径的有效方法,是研究板料后继屈服行为和成形极限可行的实验手段,解决十字形试件中心区的大变形、应力均匀性、应力测量计算方法等是其应用的主要问题.通过试件中心区减薄实现了中心区大变形以... 十字形试件双向拉伸实验是实现复杂加载路径的有效方法,是研究板料后继屈服行为和成形极限可行的实验手段,解决十字形试件中心区的大变形、应力均匀性、应力测量计算方法等是其应用的主要问题.通过试件中心区减薄实现了中心区大变形以致颈缩破裂,给出了3种不同形式的中心区减薄形状,从应力均匀性、最大变形出现位置和避免应力集中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对比分析,并探讨了计算中心区应力的解析方法.结果表明,中心区方形减薄的十字形试件有更好的中心区应力分布均匀性,更容易实现大变形以致破裂发生在中心区,能较好地控制应力集中,是更适用于板料成形极限应力图研究的实验装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形极限 极限应力 复杂加载路径 十字形试件 双向拉伸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无粘结筋极限应力及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宋永发 王清湘 +1 位作者 赵国藩 宋玉普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1-64,共4页
通过 1 5根单调荷载和 1 1根低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 ,探讨了综合配筋指标、跨高比、荷载作用方式对预应力筋应力增量和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建立了无粘结预应力筋应力增量与综合配筋指标、混凝土相... 通过 1 5根单调荷载和 1 1根低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 ,探讨了综合配筋指标、跨高比、荷载作用方式对预应力筋应力增量和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建立了无粘结预应力筋应力增量与综合配筋指标、混凝土相对受压区高度与综合配筋指标的关系式 ,对受压区混凝土应力等效模式进行了探讨 ,给出了两种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正截面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混凝土梁 应力 承载力 无粘结筋 极限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轮接触疲劳极限应力快速测定法的应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红梅 王铁 张瑞亮 《机械传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5-97,共3页
齿轮的点蚀破坏,是许多闭式齿轮传动的主要破坏形式,所以,齿面抗点蚀能力、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准确度,就直接关系着齿轮传动的质量与寿命。采用快速试验法,即罗卡提方法,只用少量试件,可快速地得出试验齿轮材料的疲劳极限应力的预估... 齿轮的点蚀破坏,是许多闭式齿轮传动的主要破坏形式,所以,齿面抗点蚀能力、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准确度,就直接关系着齿轮传动的质量与寿命。采用快速试验法,即罗卡提方法,只用少量试件,可快速地得出试验齿轮材料的疲劳极限应力的预估值,并用MATLAB进行数据处理做出齿轮疲劳寿命曲线和损伤累计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蚀 接触疲劳极限应力 快速试验法 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粘结筋极限应力增量计算公式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郑文忠 王晓东 王英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13,共7页
为客观认识各公式的合理性,对380根简支梁板和连续梁板进行了仿真试验,同时搜集整理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所做的35根简支梁的试验结果,将国内外预应力混凝土梁板中无粘结筋极限应力增量公式计算值与这415根试验梁板的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 为客观认识各公式的合理性,对380根简支梁板和连续梁板进行了仿真试验,同时搜集整理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所做的35根简支梁的试验结果,将国内外预应力混凝土梁板中无粘结筋极限应力增量公式计算值与这415根试验梁板的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公式更具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混凝土 梁板 无粘结筋 极限应力 增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极限应力增量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丽荣 杨光 +1 位作者 吴岩 王永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56-559,共4页
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无粘结预应力钢筋的极限应力的研究现状 ,针对我国行业标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 ,对无粘结预应力钢筋的极限应力设计取值的规定的不足 ,根据大量的试验数据 ,提出了适用于桥梁工程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 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无粘结预应力钢筋的极限应力的研究现状 ,针对我国行业标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 ,对无粘结预应力钢筋的极限应力设计取值的规定的不足 ,根据大量的试验数据 ,提出了适用于桥梁工程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上部结构多种截面无粘结筋极限应力增量的实用简化计算公式 ,补充了《规程》的不足 ,拓宽了《规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极限应力增量 桥梁结构 无粘结预应力钢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意截面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极限非线性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楼铁炯 郭乙木 +1 位作者 王振林 黄丹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7-80,共4页
在材料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基础上,提出了确定任意截面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弯强度以及计算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的通用方法。利用修正的RODRIGUEZ截面模型进行截面强度分析,按截面顶点把截面划分为若干个梯形单元,通过对梯形单元... 在材料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基础上,提出了确定任意截面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弯强度以及计算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的通用方法。利用修正的RODRIGUEZ截面模型进行截面强度分析,按截面顶点把截面划分为若干个梯形单元,通过对梯形单元积分求出混凝土内力。将极限状态下无粘结预应力梁等效塑性区长度与破坏截面中性轴高度之比看作一常数,通过对引自7个不同文献的140片无粘结预应力试验梁的非线性回归分析,认为这个常数取为9.78较为合理。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 非线性分析 极限应力 等效塑性区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粘结预应力FRP筋的极限应力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杜修力 王作虎 +1 位作者 邓宗才 詹界东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14-919,共6页
总结了关于体内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的各种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推导了基于结构变形的无粘结预应力FRP(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筋的应力变化的简化计算公式.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的简化计算方法与试验结构吻合较好,可反映结构机理.
关键词 FRP 无粘结预应力 极限应力 应力增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两跨连续梁中无粘结筋极限应力算法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郑文忠 郑弦 王英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7-71,共5页
合理考虑两跨连续梁在加载过程中受力模式的变化和无粘结筋的应力增量对支座控制截面正截面抗弯承载力的贡献,选择合理的结构“失效”标志,就可应用相关设计规程所给刚度计算公式按等刚度法计算结构的变形,求得无粘结筋在外载下的伸长,... 合理考虑两跨连续梁在加载过程中受力模式的变化和无粘结筋的应力增量对支座控制截面正截面抗弯承载力的贡献,选择合理的结构“失效”标志,就可应用相关设计规程所给刚度计算公式按等刚度法计算结构的变形,求得无粘结筋在外载下的伸长,从而确定无粘结筋极限应力。据此,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探讨了在不同荷载作用下两跨适筋连续梁中无粘结筋极限应力增量随普通钢筋配筋指标βs和预应力筋配筋指标βp的变化规律,建立了与现有试验结果相吻合的两跨连续梁中无粘结筋极限应力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混凝土 两跨连续梁 无粘结筋 极限应力算法 抗弯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