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7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分蘖期干旱锻炼对幼穗分化期高温下穗发育和产量形成 的影响
1
作者 赵艺婷 谢可冉 +1 位作者 高逖 崔克辉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7-289,共13页
【目的】明确分蘖期干旱锻炼对幼穗分化期高温下水稻穗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并探究其生理机理。【方法】以两优培九(热敏感型)和汕优63(耐热型)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设置全生育期淹灌和分蘖期干旱锻炼、幼穗分化期适温和高温共四种水分... 【目的】明确分蘖期干旱锻炼对幼穗分化期高温下水稻穗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并探究其生理机理。【方法】以两优培九(热敏感型)和汕优63(耐热型)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设置全生育期淹灌和分蘖期干旱锻炼、幼穗分化期适温和高温共四种水分和温度处理组合,研究干旱锻炼对高温胁迫下水稻颖花分化与退化、花粉活力、颖花育性、颖花大小、产量及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与淹灌相比,在适温下干旱锻炼对两个品种产量无显著影响,但高温下干旱锻炼后两优培九和汕优63的产量分别显著提高了54.0%和20.1%,这主要是因为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提高。与淹灌相比,幼穗分化期高温下,分蘖期干旱锻炼显著增强两优培九颖花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了丙二醛含量,其花粉活力和颖花育性分别显著提高了26.0%和39.0%。与适温相比,全生育期淹灌下,高温显著降低了两个品种的颖花大小和总颖花分化数。与淹灌相比,分蘖期干旱锻炼显著提高了幼穗分化期高温下两品种穗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颖花细胞分裂素(反式玉米素+反式玉米素核苷)含量,两个品种颖花长、颖花宽和总颖花分化数平均显著增加了3.2%、4.4%和15.0%。【结论】分蘖期干旱锻炼可通过增加抗氧化酶活性、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和细胞分裂素含量来促进颖花发育和提高颖花育性,进而缓解幼穗分化期高温对水稻产量的不利影响,研究结果可为高温热害频发地区的水稻生产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锻炼 幼穗分化期高温 颖花育性 颖花发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首张幼穗分化图谱的绘制
2
作者 蔡娜 李新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I0010-I0010,共1页
仪器型号:JSM-6610LV;拍摄时间:2024年7月;样品类型:青藏高原青稞制作方法:经过取材→清洗→固定→脱水→干燥→镀膜→SEM观察。常规扫描电镜要求所观察的样品无水,而青稞幼穗表皮在干燥过程中会发生结构变化,致使无法观察其真实结构,... 仪器型号:JSM-6610LV;拍摄时间:2024年7月;样品类型:青藏高原青稞制作方法:经过取材→清洗→固定→脱水→干燥→镀膜→SEM观察。常规扫描电镜要求所观察的样品无水,而青稞幼穗表皮在干燥过程中会发生结构变化,致使无法观察其真实结构,故采用冷冻干燥对其进行前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穗分化 青稞 仪器型号 拍摄时间 冷冻干燥 扫描电镜 青藏高原 制作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光生态因素对不同类型水稻幼穗分化期长短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恩谦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9期203-205,共3页
通过连续三年的水稻分期播种试验,对不同类型品种幼穗分化期的长短与温光生态因素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幼穗分化期的长短受日照时数和日均温的影响。与日照时数多少呈正相关,与日均温高低呈负相关。
关键词 温光 水稻品种 幼穗分化 幼穗分化 生态因素 类型 分期播种试验 日照时数 日均温 正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对早稻幼穗分化期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28
4
作者 孙擎 杨再强 +3 位作者 高丽娜 殷剑敏 王学林 李伶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26-1333,共8页
为了探讨低温("小满寒")对早稻幼穗分化期水稻叶片生理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本研究以30℃/25℃为对照,利用人工气候室进行试验,研究低温(22℃/17℃)下水稻叶片的生理生化变化特征,并分析其与产量之间的灰色关联度。结果表明... 为了探讨低温("小满寒")对早稻幼穗分化期水稻叶片生理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本研究以30℃/25℃为对照,利用人工气候室进行试验,研究低温(22℃/17℃)下水稻叶片的生理生化变化特征,并分析其与产量之间的灰色关联度。结果表明,随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水稻光合色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并在处理后4 d达最大值。水稻光响应曲线的最大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及光能初始利用效率均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增加逐渐下降,而光补偿点则呈上升趋势。在荧光参数方面,光化学淬灭系数(qP)、PSⅡ电子传递效率(ETR)及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则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于处理6 d达最大值。叶片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CAT活性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另外,水稻产量、穗长、结实率、成穗率及千粒重等均随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减少。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各个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联度,依次为每穗实粒>穗长>二次枝梗数>一次枝梗数>千粒重>CAT活性,且其关联度均大于1。CAT活性、光能初始利用效率、光饱和点、ETR、Fv/Fm及叶绿素a/叶绿素b等生理生化指标也与产量关联度较高,可作为低温影响下产量评价与估算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幼穗分化 低温 生理特性 荧光参数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暖冬条件下播期对不同类型小麦幼穗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9
5
作者 郜庆炉 薛香 +1 位作者 吴玉娥 茹振钢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1627-1631,共5页
对3个不同类型小麦品种在不同播期下的幼穗分化进程及受冻情况进行了系统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在气候变暖,秋、冬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小麦幼穗分化进入各时期的时间早晚为强春性品种>春性品种>半冬性品种;播期对小麦幼穗分化的伸长... 对3个不同类型小麦品种在不同播期下的幼穗分化进程及受冻情况进行了系统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在气候变暖,秋、冬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小麦幼穗分化进入各时期的时间早晚为强春性品种>春性品种>半冬性品种;播期对小麦幼穗分化的伸长期、单棱期和二棱期持续时间长短影响较大;在早播的情况下,春性越强的小麦品种,越冬前幼穗分化发育速度越快,达到的发育阶段越高,越冬期间越容易被冻死.据此,提出在河南气候变暖,秋、冬温度较高的情况下,首先在生产上要选用半冬性品种,适当搭配晚播早熟的春性品种;其次,无论半冬性品种或春性品种,播种期都不宜过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冬 小麦 播期 幼穗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稻幼穗分化特性及发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冉茂林 熊洪 +3 位作者 洪松 张乃洪 陈应平 刘华忠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28-33,共6页
调查了再生稻发苗困难的原因 ,对再生稻幼穗分化及发苗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再生稻发苗受稻桩营养、病虫害、品种特性、倒伏、干旱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再生稻幼穗分化从低节位开始 ,各节位分化速度差异大 ,头季稻成熟时穗分化最... 调查了再生稻发苗困难的原因 ,对再生稻幼穗分化及发苗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再生稻发苗受稻桩营养、病虫害、品种特性、倒伏、干旱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再生稻幼穗分化从低节位开始 ,各节位分化速度差异大 ,头季稻成熟时穗分化最高为第 4期。再生稻穗分化与茎叶生长、抽穗开花等生理现象同步进行。再生稻发苗在头季稻实行健身栽培的前提下 ,促芽肥NPK配合 ,辅以化学调控剂 ,能实现再生稻平衡发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苗技术 再生稻 幼穗分化 发苗生理 化学调控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对夏谷幼穗分化及叶龄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国瑜 丛新军 +6 位作者 秦岭 邹仁峰 杨延兵 颜丽美 陈二影 李妮 管延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2-624,共13页
【目的】研究不同播期条件下,夏谷品种幼穗分化进程及各分化阶段与叶龄指数之间的关联,为谷子生产调控和生长模拟提供依据。【方法】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济南试验基地,以抗拿捕净除草剂夏谷品种济谷16和糯性新品种济谷18为材料... 【目的】研究不同播期条件下,夏谷品种幼穗分化进程及各分化阶段与叶龄指数之间的关联,为谷子生产调控和生长模拟提供依据。【方法】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济南试验基地,以抗拿捕净除草剂夏谷品种济谷16和糯性新品种济谷18为材料,于2015年4月29日至7月8日设置8个播期处理,处理间隔为10 d。60万株/hm2大田生产条件下按播期顺序种植试验小区。在5叶期,每个小区内标记生长均匀一致的谷子植株120株,之后到抽穗每隔1—2 d选取有代表性的植株3—5株,在OLYMPUS SZX16数显体视显微镜下剥去样品苞叶至露出完整幼穗,进行系统观察与拍照,并详细记载不同播期条件下2个品种在各幼穗分化阶段的叶龄以及成熟期植株的总叶片数。【结果】播期和品种对夏谷幼穗分化的方式及形态特征没有影响,依据营养生长期、生长锥伸长期、枝梗分化期、小穗刚毛分化期和雌雄蕊分化期等5个幼穗分化阶段的特点,以济谷16的系列穗发育图片为例,清晰完整的描述了夏谷幼穗发育过程。播期对谷子生育期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幼穗分化时期的起始时间和持续天数的变化引起。随着播期的推迟,幼穗分化时期的起始时间提前,由出苗后32 d变为22 d左右;幼穗分化过程的持续时间缩短,由28 d变为19 d左右;谷子生育期缩短,由109 d变为83 d左右。在不同的幼穗分化时期,叶龄和叶龄指数随播期的推迟变化趋势不同,而叶龄指数与幼穗分化时期在不同播期间保持着更为稳定的对应关系。2个品种在不同播期条件下,幼穗分化阶段与叶龄指数均符合直线回归关系,R2值在0.977—0.997,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幼穗分化期Y依叶龄指数X的直线回归方程通式为:Y=b X+a,且不同品种在不同播期条件下对应的直线回归方程之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济谷16、济谷18在不同播期条件下幼穗分化时期与叶龄指数的直线回归关系不可以用共用的直线回归方程来表示。【结论】2个夏谷品种幼穗分化发育形态基本一致,但播期对2品种幼穗分化的影响有所不同。播期造成的幼穗分化时间的差异是影响谷子生育期的主要原因。根据植株外部叶龄状态判断谷子幼穗分化时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幼穗分化 叶龄指数 播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幼穗分化期的抗旱性研究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13
8
作者 杨瑰丽 杨美娜 +3 位作者 黄翠红 曲志恒 陈志强 王加峰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0-145,共6页
利用56个不同来源的水稻品系,在温室抗旱筛选平台通过孕穗期干旱胁迫,测定光合作用、蒸腾速率、抗活性氧等8个生理指标,结合隶属函数分析方法对所有材料进行综合抗旱能力评价,并调查了待测品系在干旱处理与对照条件下主要产量相关的农... 利用56个不同来源的水稻品系,在温室抗旱筛选平台通过孕穗期干旱胁迫,测定光合作用、蒸腾速率、抗活性氧等8个生理指标,结合隶属函数分析方法对所有材料进行综合抗旱能力评价,并调查了待测品系在干旱处理与对照条件下主要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干旱处理后的气孔阻抗值和冠层温度显著高于正常处理,表明水稻幼穗分化期干旱胁迫处理主要影响水稻的光合和蒸腾作用。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方法对水稻品系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最终筛选出3个幼穗分化期高抗水稻品系。同时,对产量相关农艺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性状中的结实率与综合抗旱能力D值显著相关,可作为衡量水稻幼穗分化期抗旱性的产量性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幼穗分化 干旱胁迫 综合抗旱能力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前积温和春化处理对不同春化发育特性小麦品种幼穗分化的效应 被引量:12
9
作者 杨宗渠 尹钧 +4 位作者 周冉 谷冬艳 李永春 任江萍 李金才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3-509,共7页
以3个春性、半冬性和冬性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分期播种和春化处理,以热时间为尺度,研究了冬前积温对不同春化发育特性小麦品种幼穗分化进程及主要穗分化期累积GDD(生长度日,growingdegree days)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冬前积温的减少,... 以3个春性、半冬性和冬性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分期播种和春化处理,以热时间为尺度,研究了冬前积温对不同春化发育特性小麦品种幼穗分化进程及主要穗分化期累积GDD(生长度日,growingdegree days)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冬前积温的减少,不同幼穗分化时期累积GDD减小,冬前积温对小麦幼穗分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单棱期和二棱期,护颖分化期后幼穗分化受冬前积温的影响较小,冬性品种幼穗分化累积GDD对冬前积温最敏感,半冬性品种次之,春性品种则对冬前积温不敏感。春性品种幼穗分化前期适宜温度的上限为14℃,当14℃以下累积GDD达到232-243时,幼穗可正常分化进入二棱期,半冬性品种幼穗分化适宜温度的上限为12℃,12℃以下GDD达到261-277后,幼穗分化可正常进入二棱期,高于上限的GDD不能满足小穗原基正常分化的需求。在田间条件下小麦小穗原基的分化对特定温度范围的累积GDD有稳定的需求,这种需求因品种的春化发育特性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幼穗分化 二棱期 热时间 春化发育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穗分化期至齐穗期水分胁迫对水稻产量及功能叶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夏琼梅 毛桂祥 +5 位作者 王定开 王月英 李贵勇 邓安凤 龙瑞平 杨从党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1-116,共6页
2013年在宜良县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水稻幼穗分化期至齐穗期水分胁迫对云南大面积生产应用的6个粳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功能叶叶面积及SPAD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幼穗分化至齐穗期水分胁迫后6个品种实际产量比正常灌溉产量下降11.0... 2013年在宜良县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水稻幼穗分化期至齐穗期水分胁迫对云南大面积生产应用的6个粳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功能叶叶面积及SPAD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幼穗分化至齐穗期水分胁迫后6个品种实际产量比正常灌溉产量下降11.03%,达极显著水平。幼穗分化至齐穗期水分胁迫后有效穗数、总粒数、实粒数分别比正常灌水降低4.58%、7.21%、8.53%,其中对实粒数影响最大,达显著水平。水分胁迫后齐穗期功能叶高效、低效、总叶面积指数比正常灌水分别降低13.60%、10.55%、12.92%,水分胁迫后幼穗分化至齐穗期的倒1叶、倒2叶、倒3叶SPAD值比正常灌水分别降低1.26%、1.32%、2.69%。在幼穗分化至齐穗期水分胁迫条件下,抗旱性强的品种穗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降低的幅度小,抗旱性较弱的品种降低的幅度大;抗旱性强的品种功能叶SPAD受影响越小,且有增加的趋势,而抗旱性较弱的品种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水分胁迫 幼穗分化 产量 功能叶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蘖期和幼穗分化期旱涝急转对超级杂交早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熊强强 沈天花 +4 位作者 钟蕾 陈小荣 朱昌兰 彭小松 贺浩华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9-45,共7页
为了探明"旱涝急转"对水稻稻米品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以超级杂交早稻品种(淦鑫203)为材料,采用桶栽方式,分别于分蘖期和幼穗分化初期设置"不旱不涝"(CK)、"干旱不涝"(F1,T1)、"不旱淹涝"(F2,T2... 为了探明"旱涝急转"对水稻稻米品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以超级杂交早稻品种(淦鑫203)为材料,采用桶栽方式,分别于分蘖期和幼穗分化初期设置"不旱不涝"(CK)、"干旱不涝"(F1,T1)、"不旱淹涝"(F2,T2)及"旱涝急转"(F3,T3)等处理,分析了稻米品质和产量指标。结果表明,分蘖期"旱涝急转"对稻米品质影响总体较小,仅稻米垩白度较CK下降较为明显,其余稻米品质指标与CK间差异不显著;与CK相比,幼穗分化期"旱涝急转"则显著降低整精米率、粒长和胶稠度,降幅分别达20.05%、9.70%、29.35%,各处理间直链淀粉质量分数无显著差异;"旱涝急转"处理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较CK分别增加5.64%和20.39%,而稻米外观品质、加工品质和蒸煮品质均不同程度下降;分蘖期和幼穗分化期不同水分胁迫下超级杂交早稻单株产量均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分蘖期和幼穗分化期"旱涝急转"处理较CK单株产量分别下降30.27%和43.37%,分蘖期处理主要为每穗总粒数和单株有效穗数下降,幼穗分化期处理主要为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下降。总体上,幼穗分化期"旱涝急转"较分蘖期"旱涝急转"对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品质及产量形成的不利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杂交早稻 分蘖期 幼穗分化 旱涝急转 品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兰考矮早八幼穗分化和碳氮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郭天财 徐丽娜 +2 位作者 冯伟 盛坤 朱云集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4-198,共5页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大穗型冬小麦品种兰考矮早八主茎、分蘖Ⅰ、分蘖Ⅱ分蘖成穗、碳氮代谢的变化及其种植密度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小花分化期,主茎与分蘖幼穗分化进程差异很小,之后差距增大,且随密度增加分蘖的幼穗分化更加滞后。...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大穗型冬小麦品种兰考矮早八主茎、分蘖Ⅰ、分蘖Ⅱ分蘖成穗、碳氮代谢的变化及其种植密度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小花分化期,主茎与分蘖幼穗分化进程差异很小,之后差距增大,且随密度增加分蘖的幼穗分化更加滞后。262.5×104苗/hm2密度下,可溶性糖含量及碳氮比优势明显,不同茎蘖间差异较大,具体表现为主茎>分蘖Ⅰ>分蘖Ⅱ。随密度增大氮含量降低,不同茎蘖间差异较小。表明在幼穗发育过程中,主茎竞争优势易引起分蘖碳素营养不良和碳氮失调,导致主茎与分蘖的差距拉大,影响分蘖成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种植密度 幼穗分化 碳氮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小麦幼穗分化进程及其与植株生长发育的关系 被引量:15
13
作者 刘克礼 高聚林 +3 位作者 张铁山 张永平 张玉贵 刘凯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58-63,共6页
为了给春小麦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水浇地不同品种在不同年份、地区及农艺栽培措施下的幼穗分化规律及其与植株生长发育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春小麦幼穗分化开始于出苗后的11~16d,穗分化全过程持续32~41d,不同品种之间以及同一... 为了给春小麦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水浇地不同品种在不同年份、地区及农艺栽培措施下的幼穗分化规律及其与植株生长发育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春小麦幼穗分化开始于出苗后的11~16d,穗分化全过程持续32~41d,不同品种之间以及同一品种在不同水肥条件下均存在较大差异。随着密度的增加,幼穗分化提前,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幼穗分化推迟,分化持续天数延长,氮、磷、钾肥合理配施对促进穗分化的效应明显。春小麦幼穗分化进程与生育时期、叶龄指数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叶龄指数可作为判断春小麦幼穗分化进程和实施栽培措施的形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幼穗分化进程 植株 生长发育 相关性 叶龄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适性光温敏不育系Y58S幼穗分化期耐冷性表现及生理机制 被引量:8
14
作者 柏斌 吴俊 +3 位作者 庄文 姚栋萍 李莺歌 邓启云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46-652,共7页
为了阐明水稻光温敏不育系幼穗分化期耐冷的形态生理机制,以耐冷不育系Y58S和4个生产上常用光温敏不育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低温胁迫(17.5℃,10 d)下结实率、穗部形态、株高、光合特性以及抗氧化物酶系统等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Y... 为了阐明水稻光温敏不育系幼穗分化期耐冷的形态生理机制,以耐冷不育系Y58S和4个生产上常用光温敏不育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低温胁迫(17.5℃,10 d)下结实率、穗部形态、株高、光合特性以及抗氧化物酶系统等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Y58S的幼穗分化期耐冷性在5个不育系中最强,与敏感的C815S和株1S相比,Y58S表现为株高和穗长降低幅度较小,保持较高结实率;光合作用受低温影响不显著,SPAD值、光合速率等光合指标无显著变化;SOD、POD活性降低幅度较小,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增幅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温敏不育系 低温胁迫 幼穗分化 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温室与田间栽培小麦幼穗分化的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姜丽娜 赵艳岭 +4 位作者 邵云 余海波 林琳 杨金芳 李春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4207-4214,共8页
以河南省大面积种植的弱春性品种"郑麦9023"及半冬性品种"周麦18"为材料,开展了玻璃温室和田间栽培条件下小麦幼穗分化进程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全生育期,玻璃温室内平均温度高于田间环境,小麦幼穗分化所需... 以河南省大面积种植的弱春性品种"郑麦9023"及半冬性品种"周麦18"为材料,开展了玻璃温室和田间栽培条件下小麦幼穗分化进程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全生育期,玻璃温室内平均温度高于田间环境,小麦幼穗分化所需时间极显著低于田间环境(P<0.01)。温度和0℃以上积温升高,小麦幼穗分化进程加快。与田间种植小麦相比,玻璃温室内小麦幼穗分化缩短的时期主要集中在分化前期(出苗-伸长期、单棱期、二棱期)。玻璃温室内小麦幼穗分化持续时间和总积温均随播期推迟而降低,幼穗分化各阶段出现时间亦随播期的推迟而后延。小麦幼穗分化进程存在品种间差异,其中"郑麦9023"幼穗分化持续时间小于"周麦18",各阶段出现的时间亦早于"周麦18"。温度对幼穗分化各时期的影响存在品种间差异。温度升高对"郑麦9023"幼穗分化中期(二棱期、护颖分化期、小花分化期)影响较大,对"周麦18"幼穗分化前期和后期(单棱期、二棱期、药隔分化期)影响较大。积温对"郑麦9023"护颖分化期和"周麦18"药隔分化期、二棱期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玻璃温室 田间种植 幼穗分化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态型小麦春播条件下幼穗分化进程与温度和叶片出生的关系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尚前 王晓春 +1 位作者 牛瑞明 赵连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研究了不同生态型小麦在春季分期播种条件下的幼穗分化进程与温度和叶片出生的关系。结果表明,随播期后移,春型小麦幼穗分化历时缩短,所需积温相对稳定。冬型小麦则历时延长,但是所需积温增加;小麦品种冬性越强,幼穗分化历时越长,所需... 研究了不同生态型小麦在春季分期播种条件下的幼穗分化进程与温度和叶片出生的关系。结果表明,随播期后移,春型小麦幼穗分化历时缩短,所需积温相对稳定。冬型小麦则历时延长,但是所需积温增加;小麦品种冬性越强,幼穗分化历时越长,所需积温越多。小麦叶龄与幼穗分化的对应关系因生态型而异,冬性小麦幼穗分化各个时期对应的叶龄均高于春性小麦;不同生态型小麦幼穗分化同一时期内经历的叶片数目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穗分化 小麦 生态型 积温 冬性 春播 叶龄 条件 增加 缩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化处理对小麦生育期及幼穗分化效应的基因型差异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宗渠 尹钧 +2 位作者 任江萍 李永春 袁秀云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4-89,共6页
为了解不同小麦品种的春化发育特性,给小麦品种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不同生态区大面积推广的29个基因型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春化处理对小麦生育期、穗分化的起始和分化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化处理后不同品种的苗穗期(出苗期... 为了解不同小麦品种的春化发育特性,给小麦品种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不同生态区大面积推广的29个基因型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春化处理对小麦生育期、穗分化的起始和分化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化处理后不同品种的苗穗期(出苗期至抽穗期经历的天数)、出苗期至幼穗分化二棱期的天数均随春化时间的延长而有不同程度的缩短,但不同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通过聚类分析,取相异性指标5,可分为春性(S)、弱春性(PS)、半冬型偏春性(PWS)、半冬型偏冬性(WS)和冬型(W)5个类型。春性品种和弱春性品种不经春化处理也可正常完成幼穗分化过程、正常抽穗,半冬型偏春性品种正常幼穗分化需要0-2℃的低温10d,半冬型偏冬性品种0-2℃的低温达到20d才能完成正常的幼穗分化,冬型品种正常幼穗分化需要30d0-2℃的低温。半冬型偏春性品种、半冬型偏冬性品种和冬型品种如不经过低温春化处理,穗分化都在二棱期停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春化作用 幼穗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幼穗分化期间减源对源库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26
18
作者 屠乃美 官春云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6期430-436,共7页
为探讨水稻幼穗分化期间源的大小对库的分化发育和光合生产及运输的影响,对供试的4个水稻品种在幼穗分化不同时期进行剪叶处理,通过测定光合速率(Pn)、净同化率(NAR)、源器官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其在可运转态和不可运转态间的分配,... 为探讨水稻幼穗分化期间源的大小对库的分化发育和光合生产及运输的影响,对供试的4个水稻品种在幼穗分化不同时期进行剪叶处理,通过测定光合速率(Pn)、净同化率(NAR)、源器官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其在可运转态和不可运转态间的分配,以及有关源、库、流活性的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并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等,考察了源库互作关系,干物质生产和体内物质分配的变化,源、库、流活性变化动态和产量性状.结果表明,改变库源比例后,库源比高者,源叶Pn和NAR高,同化物向库的输送比例上升,库和流的活性增强,说明在水稻高产栽培中适当提高库源比(粒叶),有利于挖掘品种的生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幼穗分化 源库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幼穗分化及抗寒性杂种优势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翎健 胡银岗 +3 位作者 奚亚军 宋喜悦 刘曙东 何蓓如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86-91,共6页
对6 个不同生态类型小麦品种及其完全双列杂交F1 的穗分化特点及抗寒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杂种在穗分化进程上存在明显“倾早现象”;但杂种的抗寒性强弱由其抗寒性强的亲本起主导作用。不同生态类型品种间杂交,有可能选育出... 对6 个不同生态类型小麦品种及其完全双列杂交F1 的穗分化特点及抗寒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杂种在穗分化进程上存在明显“倾早现象”;但杂种的抗寒性强弱由其抗寒性强的亲本起主导作用。不同生态类型品种间杂交,有可能选育出幼穗分化早、越冬性好的强优势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幼穗分化 抗寒性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羊茅幼穗分化过程及开花习性的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露 胡玉咏 王兆龙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7-201,共5页
为阐明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的生殖生长过程,2008年4月下旬对高羊茅幼穗分化过程和开花习性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高羊茅幼穗分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可分为苞原基分化期,1次枝梗原基分化期,2、3次枝梗原基分化期、小穗及小... 为阐明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的生殖生长过程,2008年4月下旬对高羊茅幼穗分化过程和开花习性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高羊茅幼穗分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可分为苞原基分化期,1次枝梗原基分化期,2、3次枝梗原基分化期、小穗及小花原基分化期、雌雄蕊形成期5个时期;高羊茅开花的规律性很强,总穗轴最上部的小穗最先开花,然后向下进行,基部小穗最后开花;每个枝梗最上部的小穗最先开花,其次是该枝梗基部小穗开花,然后向上进行,上部数第2个小穗最后开花;小穗则是基部小花最先开放,然后向上顺序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羊茅 幼穗分化 开花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