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水温对刺参幼参生长、呼吸及体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55
1
作者 董云伟 董双林 +2 位作者 田相利 张美昭 王芳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3-37,共5页
设计不同温度梯度(10~25℃),对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幼参的生长、耗氧率和体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对刺参幼参生长有显著性影响,生长曲线呈"钟形",在水温10~15℃,特定生长率逐渐升高,在水温15~25℃,特定生长... 设计不同温度梯度(10~25℃),对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幼参的生长、耗氧率和体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对刺参幼参生长有显著性影响,生长曲线呈"钟形",在水温10~15℃,特定生长率逐渐升高,在水温15~25℃,特定生长率逐渐降低。根据温度与特定生长率关系式计算得出,刺参最适生长温度为15 5℃。不同温度对刺参幼参耗氧率有显著性影响,在10~25℃,随着温度升高,刺参幼参耗氧率呈逐渐上升趋势。20~25℃的温度系数(Q10)高于10~15℃和15~20℃的Q10,表明高温时温度变化对刺参幼参影响较大。协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温度对刺参幼参体组成和能值有显著影响(P<0 05)。在10℃处理组,刺参体内粗蛋白、粗脂肪与能值均最高。随着温度的升高,粗脂肪含量和能值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温 幼参 生长 呼吸 体组成 耗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饲料搭配及投喂量对仿刺参稚、幼参生长和成活的影响 被引量:27
2
作者 王吉桥 隋晓楠 +1 位作者 顾公明 丛文虎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5-58,共4页
水温(22.8±1.5)℃,将体长1.0~2.0mm的仿刺参稚参放养到容水40L的塑料槽中,每槽150头,研究不同饲料搭配及投喂量对稚、幼参生长和成活的影响。在前一试验中,给幼参分别投喂含鼠尾藻、酵母和配合饲料98.0%、2.0%、0%... 水温(22.8±1.5)℃,将体长1.0~2.0mm的仿刺参稚参放养到容水40L的塑料槽中,每槽150头,研究不同饲料搭配及投喂量对稚、幼参生长和成活的影响。在前一试验中,给幼参分别投喂含鼠尾藻、酵母和配合饲料98.0%、2.0%、0%(1组),95.0%、0%、5.0%(2组),30.0%、5.0%、65.0%(3组),60.0%、5.0%、35.0%(4组),90.0%、5.0%、5.0%(5组);投喂量为360.7%~107.1%;在后一试验中,采用第4组的搭配比例,6、7、8、9、10组的投喂量分别为第4组的1/4、1/2、1.0、5/4、3/2。每组4个平行。试验结果表明,稚、幼参摄食不同搭配饲料时,第1个月生长和成活率差异不显著;中期,第1、2组的幼参生长显著快于其他组;后期,第3组生长显著快于其他组。稚、幼参的成活率与配合饲料的添加量呈正相关。在后一试验中,前期稚参的生长速度随投喂量的增加而加快;中、后期,各水槽稚参的总质量随投喂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平均每头质量与投喂量不呈正相关,第9组的稚参增长最快,第8组成活率最高,第6、7组的成活率最低。中、后期换水前水中氨氮含量显著高于换水后。文中提出了仿刺参苗种培育期间的适宜投喂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 幼参 饲料 生长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照强度对刺参幼参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薛素燕 方建光 +3 位作者 毛玉泽 邹健 张继红 张嫒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18,共6页
采用室内受控的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对刺参幼参生长的影响。实验设暗光、微强光、强光3个光照处理,同时每个光照处理组分别投喂两种饵料(人工配合饲料、人工配合饲料加底栖硅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强度下,幼参的生长差异显... 采用室内受控的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对刺参幼参生长的影响。实验设暗光、微强光、强光3个光照处理,同时每个光照处理组分别投喂两种饵料(人工配合饲料、人工配合饲料加底栖硅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强度下,幼参的生长差异显著(P<0.05),每种饵料处理下强光处理组幼参的特定生长率和日增重明显高于暗光处理组,而相同光照强度下两种饵料处理对幼参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3个光照处理下幼参的特定生长率平均分别为0.26%、0.63%、0.98%/d,日增重为0.53、1.39、2.26 g/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强度 饵料 生长 幼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浒苔作为仿刺参幼参植物饲料源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刘天红 吴志宏 +3 位作者 王颖 孙元芹 李晓 李红艳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97-600,共4页
在水温(15.3±2.8)℃下,以浒苔为主要植物源配制饲料,与不添加浒苔的对照饲料及两组商品饲料分别投喂饲养在塑料桶中体质量为2.5~3.5g的仿刺参幼参,研究了不同粒径浒苔粉代替部分马尾藻和鼠尾藻作为仿刺参幼参饲料植物源... 在水温(15.3±2.8)℃下,以浒苔为主要植物源配制饲料,与不添加浒苔的对照饲料及两组商品饲料分别投喂饲养在塑料桶中体质量为2.5~3.5g的仿刺参幼参,研究了不同粒径浒苔粉代替部分马尾藻和鼠尾藻作为仿刺参幼参饲料植物源的可行性。经60 d的饲养,4种饲料均不同程度地促进幼参生长,其中添加400目浒苔粉配合其他藻类的自制饲料较对照饲料及1种市售商品饲料能显著提高对刺参的诱食效果,促进了幼参的生长,防止刺参拖便,可用于配合刺参幼参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幼参 浒苔 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养殖刺参幼参的成活率变化和生长特点 被引量:47
5
作者 于东祥 宋本祥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09-110,共2页
刺参(Apostichopusjapnicus)为我国特有的海珍品,系海参中食用价值最好的品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产量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在研究刺参增殖的同时,其人工养殖正日益得到关注。刺参在自然海区的生... 刺参(Apostichopusjapnicus)为我国特有的海珍品,系海参中食用价值最好的品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产量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在研究刺参增殖的同时,其人工养殖正日益得到关注。刺参在自然海区的生态习性已有较多的研究[1~4],而在人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参 池塘养殖 生态习性 生长 夏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Ⅱ)在仿刺参幼参体内的蓄积及对其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君丰 张丛尧 +2 位作者 杨辉 王华 王伟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5-40,共6页
采用静水试验法,在水温10~13℃条件下,研究了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暴露于Zn(Ⅱ)浓度为0.050、0.150、0.500 mg/L的海水中75 d时,Zn(Ⅱ)在幼参体内的蓄积情况以及对其生长、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Zn(Ⅱ)浓度为0.050 mg/L和0... 采用静水试验法,在水温10~13℃条件下,研究了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暴露于Zn(Ⅱ)浓度为0.050、0.150、0.500 mg/L的海水中75 d时,Zn(Ⅱ)在幼参体内的蓄积情况以及对其生长、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Zn(Ⅱ)浓度为0.050 mg/L和0.150 mg/L的试验组幼参没有出现中毒及死亡的现象,存活率均为100%,体长增长率分别为(60.10±17.11)%、(50.37±6.29)%,体重增长率分别为(145.305±14.671)%、(100.949±40.471)%,与空白对照组(自然海水)幼参的体长(60.34%±17.11%)和体重(146.354%±14.671%)相比,增长率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0.150 mg/L浓度组的幼参体长、体重的增长率偏低,且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趋势更加明显;而0.500 mg/L浓度组的幼参在Zn(Ⅱ)的长期胁迫下,由缓慢生长、个别死亡转变为中毒萎缩、大量死亡,出现了负增长的现象(体长增长率为-24.94%±13.21%,体重增长率为-23.776%±17.706%),存活率仅为(38.67±15.53)%。Zn(Ⅱ)的毒性效应表现为慢性的、持续的,幼参对Zn(Ⅱ)的蓄积量和蓄积速率与暴露时间、Zn(Ⅱ)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试验结束时,空白对照组、0.050、0.150、0.500 mg/L浓度组幼参体内Zn(Ⅱ)的蓄积量分别为开始时的1.4、2.0、2.3、3.8倍,各组的蓄积速率分别为(0.4022±0.1260)、(1.0160±0.0215)、(1.3245±0.0807)、(2.8000±0.0185)mg/(g.d)。高浓缩系数表明,幼参对Zn(Ⅱ)的蓄积能力很强,暴露于自然海水中的幼参就可以蓄积足够的Zn(Ⅱ),可防止Zn(Ⅱ)缺乏产生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幼参 Zn(Ⅱ) 蓄积 生长 存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刺参幼参阶段4个生长性状遗传力的估计 被引量:12
7
作者 孟思远 常亚青 +2 位作者 李文东 张伟杰 程德金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75-479,共5页
以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为亲本,采用不平衡巢式设计方法和人工授精技术,建立了仿刺参12个父系半同胞家系和24个母系半同胞家系。分别在其3、4月龄时,从每个全同胞家系中随机选择30个后代个体,测定其体长、体重、肉刺数目及肉刺... 以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为亲本,采用不平衡巢式设计方法和人工授精技术,建立了仿刺参12个父系半同胞家系和24个母系半同胞家系。分别在其3、4月龄时,从每个全同胞家系中随机选择30个后代个体,测定其体长、体重、肉刺数目及肉刺长度,并根据所测数据计算表型变量的原因方差组分,估算仿刺参幼参阶段体长、体重、肉刺数目和肉刺长度的遗传力。结果表明:仿刺参幼参阶段(0.002~1.95g),其体长、体重、肉刺数目和肉刺长度4个性状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304~0.419、0.138~0.24、0.191~0.404、0.131~0.378,均属于中度遗传力范围,说明4个生长性状均处于加性效应控制下,对仿刺参的选择育种具有较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 幼参 生长性状 遗传力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C剂型和剂量对仿刺参幼参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吉桥 苏久旺 +3 位作者 张坤 姜玉声 张剑诚 梁志军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81-386,共6页
水温11.0-14.0℃,将平均体质量2.29 g的仿刺参幼参随机放入39个容水50 L的塑料水槽中,投喂以玉米蛋白为蛋白源,分别添加0、500、1000、2000、4000 mg/kg VC-2-三聚磷酸酯、VC-棕榈酸酯和VC-磷酸酯镁的13种饲料。90 d的饲养结果表明,摄... 水温11.0-14.0℃,将平均体质量2.29 g的仿刺参幼参随机放入39个容水50 L的塑料水槽中,投喂以玉米蛋白为蛋白源,分别添加0、500、1000、2000、4000 mg/kg VC-2-三聚磷酸酯、VC-棕榈酸酯和VC-磷酸酯镁的13种饲料。90 d的饲养结果表明,摄食添加VC-2-三聚磷酸酯、VC-磷酸酯镁和VC-棕榈酸酯饲料幼参的体腔液中平均过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分别为0.514、0.458 U/ml和0.438 U/ml,分别比对照组(0.391 U/ml)高30.18%、17.31%和12.21%;平均溶菌酶活性分别为5.4355、.297 U/ml和4.161 U/ml,分别比对照组(2.699 U/ml)高101.39%、96.29%和54.17%;摄食添加VC-2-三聚磷酸酯饲料的幼参体腔细胞中溶酶体膜的平均稳定性最高(90.60%)、VC-棕榈酸酯(87.52%)次之,VC-磷酸酯镁最低(85.91%),分别比对照组(79.16%)高14.45%、10.56%和8.53%。提高免疫力效果,VC-2-三聚磷酸酯〉VC-磷酸酯镁〉VC-棕榈酸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 幼参 维生素C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药物对刺参幼参毒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吕豪 周伯文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8-31,共4页
采用急性实验的常规方法—死亡概率法,用甲醛及几种抗生素对刺参幼参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甲醛、氯霉素、环丙沙星、盐酸土霉素对刺参幼参24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5.4×10-6、146.9×10-6、173.6×10-6、263.4×... 采用急性实验的常规方法—死亡概率法,用甲醛及几种抗生素对刺参幼参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甲醛、氯霉素、环丙沙星、盐酸土霉素对刺参幼参24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5.4×10-6、146.9×10-6、173.6×10-6、263.4×10-6;48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3.6×10-6、107×10-6、144.4××10-6、244.7×10-6;安全浓度(SC)分别为:3.18×10-6、17.03×10-6、29.97×10-6、63.35×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参 甲醛 抗生素 急性毒性 安全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用豆粕替代鱼粉对仿刺参幼参生长、体成分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樊月居 李晓东 +1 位作者 罗智 孙忠正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75,共5页
在等氮的基础上,用豆粕替代鱼粉的比例分别为0(对照,鱼粉的质量分数为39.9%)、20%、40%、60%、80%和100%,用上述6种饲料分别饲喂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幼参(0.34 g±0.01 g)56 d。养殖试验在水泥育苗池内的圆柱体网箱(直径为... 在等氮的基础上,用豆粕替代鱼粉的比例分别为0(对照,鱼粉的质量分数为39.9%)、20%、40%、60%、80%和100%,用上述6种饲料分别饲喂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幼参(0.34 g±0.01 g)56 d。养殖试验在水泥育苗池内的圆柱体网箱(直径为60 cm,高为65 cm)中进行。结果表明:当用豆粕替代鱼粉的比例为40%时,仿刺参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它饲料组(P<0.05),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其它饲料组(P<0.05);试验仿刺参体壁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其它营养成分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仿刺参前肠中的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仿刺参的体成分和前肠的各种消化酶的比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从仿刺参生长指标来看,豆粕是比鱼粉更好的蛋白源,但将豆粕适当地与鱼粉搭配,效果更好,即饲料中用豆粕替代鱼粉的最适比例为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幼参 鱼粉 豆粕 生长性能 前肠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微生态制剂对刺参幼参生长、存活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郝佳 吴英茜 +5 位作者 刘晗奇 蔡明城 张赛赛 李世陶 王华 王伟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8-252,共5页
以体质量(2.00±0.52)g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为研究对象,定期将光合细菌、乳酸杆菌、芽孢杆菌、海洋红酵母4种微生态制剂及其四者的复合微生态制剂(按照终浓度比为4∶1∶4∶1的比例)添加到刺参幼参培育水体中,探讨其对... 以体质量(2.00±0.52)g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为研究对象,定期将光合细菌、乳酸杆菌、芽孢杆菌、海洋红酵母4种微生态制剂及其四者的复合微生态制剂(按照终浓度比为4∶1∶4∶1的比例)添加到刺参幼参培育水体中,探讨其对刺参幼参生长、存活率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养殖水体中添加不同的微生态制剂对刺参幼参的生长和存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出现在复合微生态制剂组,分别达到(125.97±8.26)%和(1.66±0.06)%/d,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添加微生态制剂能够显著提高刺参幼参的消化酶活性,尤其是添加将4种菌剂按适当比例复合的微生态制剂后,刺参幼参的消化酶活性与其他微生态制剂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将4种有益菌按照一定比例复合后投放到幼参培育水体中相对于单个菌投放更能显著提高幼参消化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参 微生态制剂 生长 存活率 消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饲料中添加包膜赖氨酸对仿刺参幼参生长、消化和体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吉桥 蒋湘辉 +1 位作者 姜玉声 张剑诚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41-245,共5页
水温12.0~19.0℃,以玉米蛋白(8.2%)为蛋白源,在添加海泥、马尾藻、贝壳粉、复合矿物盐和维生素的基础饲料中添加0.0%(F0)、0.3%(F1)、0.7%(F2)、1.0%(F3)、1.4%(F4)、1.7%(F5)和2.1%(F6)的明胶包... 水温12.0~19.0℃,以玉米蛋白(8.2%)为蛋白源,在添加海泥、马尾藻、贝壳粉、复合矿物盐和维生素的基础饲料中添加0.0%(F0)、0.3%(F1)、0.7%(F2)、1.0%(F3)、1.4%(F4)、1.7%(F5)和2.1%(F6)的明胶包膜赖氨酸,以不同数量的贝壳粉平衡,饲喂平均体质量1.340g的仿刺参。67d的饲养表明,仿刺参摄食不同饲料时,成活率为96.25%~100.00%,差异不显著(P〉0.05),但特殊生长率随饲料中包膜赖氨酸添加量的增加而呈“低-高-低”的变化。仿刺参摄食添加0.7%(F2)、1.0%(F3)和1.4%(F4)包膜氨基酸的饲料时,特殊生长率和对饲料蛋白质的消化率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高于摄食添加0.0%(F0)、0.3%(F1)、1.7%(F5)和2.1%(F6)的幼参。当基础饲料中添加0.78%的包膜赖氨酸时,仿刺参幼参生长最快。这种促生长作用与F3组(添加1.0%赖氨酸)仿刺参幼参消化道中蛋白酶活力极显著(P〈0.01)地高于其他各组有关。试验仿刺参体成分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 幼参 赖氨酸 生长 消化 体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及消油剂对刺参幼参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晶 印春生 +1 位作者 房建孟 陈皓鋆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17-922,共6页
为探究表面活性剂对海洋棘皮动物的影响,测定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消油剂对刺参(Stichopus japonicas)幼参的急性毒性。结果显示,SDBS对刺参幼参的72 h-LC50和96 h-LC50分别为2.50和1.71 mg·L-1;消油剂对刺参幼参的96 h-LC50... 为探究表面活性剂对海洋棘皮动物的影响,测定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消油剂对刺参(Stichopus japonicas)幼参的急性毒性。结果显示,SDBS对刺参幼参的72 h-LC50和96 h-LC50分别为2.50和1.71 mg·L-1;消油剂对刺参幼参的96 h-LC50为7498.94 mg·L-1。刺参幼参相对于多刺裸腹溞(Moina macrocopa)和脊尾白虾仔虾(Palaemon carincauda)对SDBS的敏感性较高,相对于安氏伪镖水蚤(Pseudodiaptomus annandalei)对SDBS的敏感性则较低,SDBS对刺参幼参的毒性明显大于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消油剂的96 h-LC50远远大于SDBS和SDS,毒性非常小,但这仅是对刺参幼参而言,大多数研究忽视了消油剂自身对生物体存在的影响,因此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还需要继续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 消油剂 幼参 急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参幼参冬季陆上养殖试验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远 陈冲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3,共3页
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温度、密度、饵料、药物浓度诸因子对冬季陆上养殖幼参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密度、饵料各因子对幼参日增重有极显著影响,药物浓度无显著影响。极差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温度为14℃,密度为100头/m^... 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温度、密度、饵料、药物浓度诸因子对冬季陆上养殖幼参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密度、饵料各因子对幼参日增重有极显著影响,药物浓度无显著影响。极差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温度为14℃,密度为100头/m^2、饵料为8802、药物浓度为2.5ppm最好,即A_2B_1C_2D_3可作为幼参养殖的最佳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参 陆上养殖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对刺参幼参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晶 陈皓鋆 +1 位作者 房建孟 印春生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7-461,共5页
为探究表面活性剂对海洋棘皮动物的影响,测定了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对刺参(Stichopus japonicas)幼参的急性毒性。结果显示,SDS对刺参幼参的72h-LC_(50)和96h-LC_(50)分别为15.03和10.89mg·L^(-1)。刺参幼参相对于常见的几种水生... 为探究表面活性剂对海洋棘皮动物的影响,测定了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对刺参(Stichopus japonicas)幼参的急性毒性。结果显示,SDS对刺参幼参的72h-LC_(50)和96h-LC_(50)分别为15.03和10.89mg·L^(-1)。刺参幼参相对于常见的几种水生生物对SDS的敏感性较高,其生命周期较长,活动能力较弱,生活相对固定于一定的区域,因此,在监测海洋水体SDS污染时,刺参幼参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磺酸钠(SDS) 幼参 急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礁石堆密度对仿刺参幼参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吉桥 张俊涛 +2 位作者 姜玉声 张剑诚 张建 《渔业现代化》 2008年第6期40-43,共4页
将规格相近的8—9块礁石装入渔用网袋中,制成礁堆。在12个50cm×40cm×30cm塑料水槽中,分别放入0,1,2,3个网袋礁堆,礁堆体积分别占水体积的0%、2.12%、4.08%和6.71%,每组3个平行。每个水箱中放入平均体质量为2.0... 将规格相近的8—9块礁石装入渔用网袋中,制成礁堆。在12个50cm×40cm×30cm塑料水槽中,分别放入0,1,2,3个网袋礁堆,礁堆体积分别占水体积的0%、2.12%、4.08%和6.71%,每组3个平行。每个水箱中放入平均体质量为2.0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9头,投喂配合饲料,常规管理,研究了礁石堆密度对仿刺参幼参生长和存活的影响。156d的饲养表明,夏眠前放置礁堆的水槽中,仿刺参的增重率和特殊生长率均高于未放置礁堆的水槽,其中放置1和3个礁堆的仿刺参增重率和特殊生长率较高。各试验水槽水中,总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随礁堆数量的增加而降低,各试验水槽水中化学需氧量(COD)随礁堆数量的增加而降低;夏眠期间,仿刺参减重率和死亡率随礁堆数量的增加而升高;夏眠后,仿刺参的生长依礁堆数量的增加而降低。文中讨论了礁堆在仿刺参养殖中的生态作用及其作用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礁堆密度 仿刺 幼参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地刺参选育组合的稚幼参生长速率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成林 宋爱环 +3 位作者 胡炜 孙元芹 李翘楚 张豫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07-510,共4页
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测验分析方法,对青岛(Q)、烟台(Y)、威海(W)、日照(R)、长岛(C)的野生刺参群体进行了不同组合的选种繁育技术研究,以当地刺参自交作为对照组,对各组合的体质量日增长率和体长日增长率进行了比较分析。数据分析表明... 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测验分析方法,对青岛(Q)、烟台(Y)、威海(W)、日照(R)、长岛(C)的野生刺参群体进行了不同组合的选种繁育技术研究,以当地刺参自交作为对照组,对各组合的体质量日增长率和体长日增长率进行了比较分析。数据分析表明,各选育组的生长优势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Y(♀)×Q(♂)选育组的体质量日增长率和体长日增长率最高,分别为5.31%/d、3.66%/d,表现出良好的选育优势。研究表明,不同组选育组合之间刺参体长日增长率与体质量日增长率之间有一定的线性关系,但其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明显。而Q(♀)×W(♂)和W(♀)×C(♂)选育组合的稚幼参体质量日增长率和体长日增长率分别为3.39%/d、2.11%/d;2.63%/d、3.05%/d,说明在同期的一定时间内体质量日增长率与体长日增长率不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地 选种繁育 幼参 生长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杀草剂对仿刺参幼参的急性毒性效应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宏 侯文久 +4 位作者 金嫘 张安国 杨凤影 王维新 丁溪萍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65-68,共4页
采用静水试验法,在水温(14±1.5)℃,盐度27.9‰,pH 8.1,用乙草胺、灭草松和百草枯三种杀草剂对仿刺参幼参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乙草胺对仿刺参在24、48、72和96 h的半数致死量(LC50)分别为11.190 9、5.744 8、4.689 7和3.828... 采用静水试验法,在水温(14±1.5)℃,盐度27.9‰,pH 8.1,用乙草胺、灭草松和百草枯三种杀草剂对仿刺参幼参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乙草胺对仿刺参在24、48、72和96 h的半数致死量(LC50)分别为11.190 9、5.744 8、4.689 7和3.828 3 mg/L;灭草松对仿刺参在24、48、72和96 h的LC50分别为13.205 9、10.472 3、8.800 3和6.490 8 mg/L;百草枯对仿刺参在24、48、72和96 h的LC50分别为0.386 3、0.222 7、0.164 2和0.128 4 mg/L;乙草胺、灭草松和百草枯对仿刺参幼参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45、1.98和0.02 mg/L。3种杀草剂对仿刺参幼参的急性毒性大小依次为百草枯>乙草胺>灭草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草剂 急性毒性试验 静水实验法 仿刺幼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方法培育的仿刺参幼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越冬期的成活率与生长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吉桥 李振武 +4 位作者 陈国泰 白海锋 张剑诚 李飞 芦孟桦 《现代渔业信息》 2006年第7期3-6,共4页
2005年11月至2006年4月,将室外土池培育(简称土池苗)和室内工厂化培育的仿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幼参(简称工厂苗)放养在室外池塘和蓄水池的网箱中,比较了越冬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测定了水质变化。经113d的越冬后,土池苗和工厂苗体... 2005年11月至2006年4月,将室外土池培育(简称土池苗)和室内工厂化培育的仿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幼参(简称工厂苗)放养在室外池塘和蓄水池的网箱中,比较了越冬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测定了水质变化。经113d的越冬后,土池苗和工厂苗体重分别增加了79.2%和93.0%;土池苗(92.09%)的成活率比工厂苗(82.18%)高12.3%。蓄水池中的幼参体重增加了110.0%,成活率为10.2%。实验期间,蓄水池和土池中水温分别变化在-2.0℃~10.2℃和1.70℃~6.81℃;溶解氧量变化在2.51mg/L^7.21mg/L和6.75mg/L^15.19mg/L;土池水中溶解氧和氨态氮的含量随水温的“高—低—高”而呈“低—高—低”和“高—低—高”的变化;底栖硅藻的生物量变化在1.20mg/m2~1553.56mg/m2之间,优势种为舟形藻(Naviculasp)和新月拟菱形藻(Nitzschiellaclosterium)。文中还讨论了海参室外土池或网箱越冬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 越冬 幼参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蛋氨酸硒添加量对仿刺参幼参摄食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鲁晓倩 张敏 +5 位作者 于杨 王祖峰 杨申 党子乔 刘剑波 周玮 《水产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18-23,共6页
在水温13℃、盐度27下,将体质量(2.43±0.28)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饲养在水槽中,分别投喂蛋氨酸硒添加量为0mg/kg、0.2mg/kg、0.4mg/kg、0.6mg/kg、0.8mg/kg,和1.0mg/kg的饲料。饲养28d后,分别测定各组幼参的特定... 在水温13℃、盐度27下,将体质量(2.43±0.28)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饲养在水槽中,分别投喂蛋氨酸硒添加量为0mg/kg、0.2mg/kg、0.4mg/kg、0.6mg/kg、0.8mg/kg,和1.0mg/kg的饲料。饲养28d后,分别测定各组幼参的特定生长率(SGR)、摄食率(IR)、排粪率(FPR)、饲料转化率(FCR),和表观消化率(AD)。结果表明:在蛋氨酸硒添加量为0.4mg/kg时,幼参的SGR(0.46%/d)、IR(0.0253g/(g·d))和FPR(0.0143g/(g·d))最高;幼参对饲料中干物质(42.12%)和粗脂肪(95.23%)的表观消化率最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蛋氨酸硒添加量为0.6mg/kg时,幼参对饲料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达最大值78.76%。综合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情况,在饲料中添加0.4~0.6mg/kg的蛋氨酸硒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幼参 蛋氨酸硒 饲喂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