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0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动态相量的并联逆变器并网系统超高次谐波零序环流特性分析
1
作者 钟庆 曾子健 +3 位作者 梁铭 王钢 李海锋 汪隆君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6,共7页
为研究共交直流侧母线的并联逆变器并网系统中超高次谐波零序环流特征分量及边带分量的特性,通过分析各逆变器的开关状态研究系统中零序环流的流通路径,并建立零序环流等效电路;利用动态相量法建立计及逆变器间载波相位差的超高次谐波... 为研究共交直流侧母线的并联逆变器并网系统中超高次谐波零序环流特征分量及边带分量的特性,通过分析各逆变器的开关状态研究系统中零序环流的流通路径,并建立零序环流等效电路;利用动态相量法建立计及逆变器间载波相位差的超高次谐波零序环流分析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分析并联逆变器并网系统的超高次谐波零序环流特征分量特性和边带分量特性。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次谐波 零序环流 动态相量 并联逆变器 并网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性能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研究
2
作者 张涛 苏建徽 杨向真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9-459,共11页
针对传统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存在静差和富含背景谐波的非理想电网电压下网侧电流质量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高性能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首先采用反Park变换(IPT)方法构造网侧电流正交分量,然后在dq旋转坐标系下建立网侧电流控制环路,再... 针对传统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存在静差和富含背景谐波的非理想电网电压下网侧电流质量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高性能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首先采用反Park变换(IPT)方法构造网侧电流正交分量,然后在dq旋转坐标系下建立网侧电流控制环路,再选用PI控制器实现电流无差跟踪。为了解决并网电流的谐波问题,引入多谐振控制器,抑制并网电流的低次谐波。在静止坐标系下推导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提出控制系统中PI控制器和多谐振控制器参数的简化设计方法,分析所提控制系统的鲁棒性;最后,针对6 kW单相LCL型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正交分量构造 多谐振控制器 参数设计 电容电流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LCL型并网逆变器在弱电网下适应性的优化策略
3
作者 王涛 于少娟 刘立群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4,共9页
为提升LCL型并网逆变器在弱电网下的适应性,提出一种基于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控制器参数优化策略。首先,建立传统电网电压全前馈的LCL型并网逆变器模型,采用阻抗稳定性判据分析弱电网下逆变器系统的稳定范围。然后,通过构建包含相角误... 为提升LCL型并网逆变器在弱电网下的适应性,提出一种基于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控制器参数优化策略。首先,建立传统电网电压全前馈的LCL型并网逆变器模型,采用阻抗稳定性判据分析弱电网下逆变器系统的稳定范围。然后,通过构建包含相角误差和系统稳定性指标在内的多目标函数,并利用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控制器参数进行优化,进而提高系统在电网阻抗发生变化时的鲁棒性。最后,通过仿真平台以及实验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弱电网 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量学习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故障诊断
4
作者 公铮 丁家伟 +1 位作者 刘允浩 李武能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57,共10页
现有基于离线学习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故障诊断技术在更新模型参数时需要在整个数据集上重新训练模型,存在辨别新增故障类型困难和模型灵活性不足的问题。针对以上缺点,提出一种结合多尺度形态学和增量学习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故障诊断方法。... 现有基于离线学习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故障诊断技术在更新模型参数时需要在整个数据集上重新训练模型,存在辨别新增故障类型困难和模型灵活性不足的问题。针对以上缺点,提出一种结合多尺度形态学和增量学习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通过多尺度形态学滤波处理三相电流故障信号,使用滑动窗口分割处理过的信号后得到故障数据集,并将故障数据集分为历史数据集和新增数据集;然后,利用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学习历史数据,通过最近均值分类器辨别历史故障类型;最后,采用牧群算法构建代表样本,在原有损失函数中加入蒸馏损失,并重新训练模型,实现对新增故障类型的辨别。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辨别新增故障类型和历史故障类型,克服灾难性遗忘,使得模型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逆变器 增量学习 数学形态学 故障诊断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虚拟阻抗的光储并网系统谐波抑制策略
5
作者 程静 赵苑岑 +1 位作者 胡建雄 王维庆 《电力电子技术》 2025年第2期59-63,共5页
经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逆变器并网的光储系统在并网运行时,其并网电流易受电网背景谐波的影响而发生畸变。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虚拟阻抗的谐波抑制策略。首先,通过混合广义积分器提取基波和谐波电流分量,并合成虚拟阻抗... 经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逆变器并网的光储系统在并网运行时,其并网电流易受电网背景谐波的影响而发生畸变。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虚拟阻抗的谐波抑制策略。首先,通过混合广义积分器提取基波和谐波电流分量,并合成虚拟阻抗;然后,根据并网电流中谐波含量与系统功率调度指令变化关系,设计一种根据并网电流谐波含量变化的自适应虚拟谐波阻抗控制策略;最后,通过实验分析表明:在系统调度指令发生变化前后,采用该策略的系统并网电流谐波抑制效果明显,相比于传统控制策略具有更好的电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系统 虚拟谐波阻抗 谐波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光伏并网接口一体化装置技术
6
作者 许泽宁 李超 +2 位作者 陈晓伟 陈敏 朱晓明 《电力设备管理》 2025年第2期33-35,共3页
基于新时期加强电网运营管理目的,本文以分布式光伏并网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从分布式光伏并网接口的角度,结合本公司管辖范围内分布式电网的实际供电情况,明确当前光伏电站并网接口装置部分存在的问题,以并网接口一体化装置技术的方式,... 基于新时期加强电网运营管理目的,本文以分布式光伏并网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从分布式光伏并网接口的角度,结合本公司管辖范围内分布式电网的实际供电情况,明确当前光伏电站并网接口装置部分存在的问题,以并网接口一体化装置技术的方式,推动并网接入设备的标准化与集成化发展,提升光伏电站的运营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并网 并网接口 一体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一次调频的新能源发电并网系统振荡机理分析与参数优化配置
7
作者 张振宇 张钢 +5 位作者 栗龙轩 柯贤波 程林 霍沛峥 张浩 别朝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4-134,共11页
为提升新能源并网系统的稳定性,针对关键参数变化对系统振荡现象的影响机理展开研究,并提出参数优化配置方案。首先,建立参与一次调频的典型新能源发电并网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基于特征值分析辨识并网系统中的主导振荡模式。在此基础上... 为提升新能源并网系统的稳定性,针对关键参数变化对系统振荡现象的影响机理展开研究,并提出参数优化配置方案。首先,建立参与一次调频的典型新能源发电并网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基于特征值分析辨识并网系统中的主导振荡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Jacobian矩阵特征值随系统参数变化的运动轨迹,揭示了系统发生振荡现象的内在机理,并利用灵敏度指标及紧相关因子定量分析了不同参数变化对系统动力学稳定性与频率调节的影响规律,确定影响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参数。最后,提出了基于深度Q网络(DQN)算法的新能源一次调频响应参数优化配置方案,并利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实测数据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当有功下垂系数增大至0.0057时,一对共轭复根同时穿越虚轴,即系统发生Hopf分岔而失去稳定性,并开始出现慢尺度振荡现象。上述参数优化方法不仅提高了电网调频能力,而且保障了电网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并网系统 动力学稳定性 紧相关因子分析 分岔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电网下多逆变器并网阻抗重塑谐振抑制策略
8
作者 张世聪 徐永海 +2 位作者 陶顺 于荣跃 张智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29,共12页
弱电网下多逆变器并网系统可能同时受到较大电网阻抗及背景谐波影响,电网阻抗较大导致逆变器与电网交互作用增强从而产生谐振问题,背景谐波进一步导致并网电压及电流波形畸变,使系统无法满足并网要求。鉴于此,文中建立弱电网下多逆变器... 弱电网下多逆变器并网系统可能同时受到较大电网阻抗及背景谐波影响,电网阻抗较大导致逆变器与电网交互作用增强从而产生谐振问题,背景谐波进一步导致并网电压及电流波形畸变,使系统无法满足并网要求。鉴于此,文中建立弱电网下多逆变器并网系统阻抗模型,明确弱电网下并网电流波形畸变及谐振机理,进而提出一种适用于逆变器的改进电网电压前馈与并联自适应有源阻尼器结合的控制策略。利用改进电网电压前馈重塑多逆变器并网系统阻抗从而抑制背景谐波电压畸变的影响,利用有源阻尼器合成虚拟电阻以抑制系统与弱电网间的谐振,当系统工况变化时自适应调节虚拟电阻值并通过虚拟电阻补偿环节进一步改进阻尼效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有效抑制背景谐波及并网系统谐振,提高多逆变器并网系统弱电网情况下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电网 背景谐波 并网逆变器 电网电压前馈 阻抗重塑 有源阻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构网变换器并网系统的同步视角交互稳定机理分析
9
作者 宗皓翔 张琛 +2 位作者 鲍颜红 吴峰 蔡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64,共14页
针对跟网型与构网型并网变换器系统的小扰动同步失稳问题,提出一种兼顾机理分析直观性和多机判稳准确性的同步视角频域建模与分析方法.建立考虑跟网型、构网型变换器和传输网络的节点导纳矩阵,基于频域模态法评估系统的失稳特性,在振荡... 针对跟网型与构网型并网变换器系统的小扰动同步失稳问题,提出一种兼顾机理分析直观性和多机判稳准确性的同步视角频域建模与分析方法.建立考虑跟网型、构网型变换器和传输网络的节点导纳矩阵,基于频域模态法评估系统的失稳特性,在振荡源处划分同步前向和反馈通路,形成计及各变换器和传输网络动态的同步视角稳定分析模型.最后,基于典型两机异构系统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解决由反馈通路聚合引起的判稳失效问题,直观揭示跟网、构网异构同步动态的交互失稳机理和多参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稳定 并网变换器 跟网型控制 构网型控制 频域模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4节气的光伏发电量均值并网方法研究
10
作者 潘王杰 李清清 +2 位作者 晋旺旺 梁泽德 李媛 《太阳能》 2025年第2期44-53,共10页
针对光伏发电并网对电网稳定性产生冲击的问题,以24节气为基础对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进行分段分析,提出光伏发电均值并网思路,从而改善光伏发电频繁并网造成的电网不稳定状况。首先,以河北地区为例,根据河北地区气象数据结合系统顾问模型... 针对光伏发电并网对电网稳定性产生冲击的问题,以24节气为基础对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进行分段分析,提出光伏发电均值并网思路,从而改善光伏发电频繁并网造成的电网不稳定状况。首先,以河北地区为例,根据河北地区气象数据结合系统顾问模型(SAM)软件对河北地区的光伏发电量进行仿真,再将其按24节气进行分段,并分析光伏发电量与24节气之间的相关性;然后,在此基础上,选取中国多个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验证中国各地区的光伏发电量与24节气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提出基于24节气的光伏发电量均值并网方法,并对所提出的方法和实时并网方法进行电网稳定性对比;最后,以河北地区某户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为例,验证了采用基于24节气的光伏发电量均值并网方法并网时电网的稳定性改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光伏发电量与节气的相关性较为显著;且采用基于24节气的光伏发电量均值并网方法后,可有效降低光伏发电并网时对电网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并网 电网稳定 24节气 SAM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率响应的并网逆变器参数虚拟测量方法
11
作者 郑迪 胡天宇 +2 位作者 王颖 钱丽娟 邵海明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68,共7页
针对现有并网逆变器参数虚拟测量方法大多需要获取设备内部信息来实现参数测量,对试验条件要求较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频率响应的并网逆变器参数虚拟测量方法,仅需在设备端口施加扰动和测量输出即可实现参数的虚拟测量。首先,分析了并... 针对现有并网逆变器参数虚拟测量方法大多需要获取设备内部信息来实现参数测量,对试验条件要求较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频率响应的并网逆变器参数虚拟测量方法,仅需在设备端口施加扰动和测量输出即可实现参数的虚拟测量。首先,分析了并网逆变器的运行原理和数学模型,建立了相应的传递函数并得到频率响应特性。在此基础上构建并网逆变器的虚拟测量优化模型,并利用粒子群算法计算逼近设备实际频率响应特性的参数组合。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仅利用并网逆变器端口电压和电流测量信息实现内环、外环和锁相环控制参数的虚拟测量,且最大误差不超过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学计量 并网逆变器 频率响应 虚拟测量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无漏电流单相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 被引量:1
12
作者 舒奎 《物联网技术》 2025年第1期102-104,107,共4页
针对非隔离光伏并网系统中存在的漏电流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两级并网逆变器。该单相无变压器逆变器的拓扑结构由一种新型前级交错升降压变换器和半桥逆变器组成。新的两级紧凑型逆变器结构,在第一级采用高增益交错升压转换器的设计,可... 针对非隔离光伏并网系统中存在的漏电流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两级并网逆变器。该单相无变压器逆变器的拓扑结构由一种新型前级交错升降压变换器和半桥逆变器组成。新的两级紧凑型逆变器结构,在第一级采用高增益交错升压转换器的设计,可提高直流输入电压;在第二级采用半桥逆变器来实现共地技术,消除漏电流,并将系统的DC/AC集成提供给电网。文中还搭建了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拓扑结构相比,所提出的逆变器不仅具备紧凑且集成度高的单级设计,还通过两级操作模式,实现了漏电流的有效消除,同时获得了更高的升压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非隔离 漏电流 共地型逆变器 共模电压 并网 MATLAB/SIMULI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联H桥型并网逆变器的低电压穿越控制研究
13
作者 林珊 赵涛 邱富修 《电力电子技术》 2025年第3期14-18,共5页
三相级联H桥(CHB)光伏并网逆变器在低电压穿越(LVRT)过程中存在有功功率回流问题,可能导致系统无平衡工作点,无法满足并网标准。现有方法在特定运行条件下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然而在相间短路故障时仍存在较大的有功功率回流区域。因此,本... 三相级联H桥(CHB)光伏并网逆变器在低电压穿越(LVRT)过程中存在有功功率回流问题,可能导致系统无平衡工作点,无法满足并网标准。现有方法在特定运行条件下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然而在相间短路故障时仍存在较大的有功功率回流区域。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提高CHB光伏逆变器LVRT性能的谐波补偿策略。具体而言,将非故障相的调制电压扩展为三相对称电压,然后计算其最大和最小值谐波电压,将其作为零序电压补偿给三相CHB光伏逆变器。最后,通过低压小功率样机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光伏 低电压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L型并网逆变器多矢量鲁棒预测控制
14
作者 刘文治 林寿英 《电力电子技术》 2025年第1期77-81,共5页
传统的模型预测控制高度依赖于准确的数学模型,且在一个控制周期内只使用一个电压矢量。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LCL型并网逆变器多矢量鲁棒预测控制(MVRPC)策略。首先,为提高跟踪精度,在一个控制周期内作用3个电压矢量,这使得开关频... 传统的模型预测控制高度依赖于准确的数学模型,且在一个控制周期内只使用一个电压矢量。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LCL型并网逆变器多矢量鲁棒预测控制(MVRPC)策略。首先,为提高跟踪精度,在一个控制周期内作用3个电压矢量,这使得开关频谱集中,也便于LCL滤波器的设计;其次,为提高控制方法的参数鲁棒性,提出了一种适用于LCL型并网逆变器的鲁棒预测控制策略,该策略仅需采样信息,就可实现对系统参数的在线估计;最后,为解决随机采样噪声对参数辨识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可变的计算周期,参数辨识只发生在该计算周期中,计算周期中使系统控制误差最优的参数将被用于进行后续的控制,避免了随机误差对于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鲁棒预测控制 多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并网中主要储能技术类型
15
作者 孙爱民 洪建军 郑建锋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881,共3页
新能源大规模并网运行给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及供电质量带来了挑战,储能技术的应用解决了新能源电力系统运行难题。本文归纳总结储能技术在新能源并网中的应用现状及价值,分别从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对新能源并网中储能技术应用场景展开... 新能源大规模并网运行给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及供电质量带来了挑战,储能技术的应用解决了新能源电力系统运行难题。本文归纳总结储能技术在新能源并网中的应用现状及价值,分别从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对新能源并网中储能技术应用场景展开论述,并探讨了常用储能技术的类型及问题,对未来储能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新能源侧储能优化配置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并网运行 储能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电网下光伏并网逆变器稳定性改进方法
16
作者 曾建斌 杨洋 +2 位作者 曾晋 尹序臻 谢斯炜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7-392,共6页
弱电网下,公共耦合点处电压易发生畸变,使锁相环输出相位偏离,从而降低系统相位裕度,进而造成并网电流畸变。为补偿产生的相位差,提出一种基于小信号补偿的控制策略,推导系统的小信号输出阻抗模型,分析相位偏差产生的原因。通过采用改... 弱电网下,公共耦合点处电压易发生畸变,使锁相环输出相位偏离,从而降低系统相位裕度,进而造成并网电流畸变。为补偿产生的相位差,提出一种基于小信号补偿的控制策略,推导系统的小信号输出阻抗模型,分析相位偏差产生的原因。通过采用改进的小信号补偿控制策略来补偿因耦合作用造成锁相环输出相位的偏移,确保系统在电网阻抗发生突变时也能保持一个良好的相位裕度。通过样机实验说明了所提理论推导的准确性和改进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弱电网 并网逆变器 相位补偿 锁相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与电气特性的风电光伏并网脆弱性分析
17
作者 田京京 邢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79-2388,共10页
为保障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量化评估并网前后电网的脆弱性十分必要,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杂网络和电气特性的复合新能源电网脆弱性分析方法,以IEEE-39节点为例仿真。首先,选取度中心性、接近中心性、特征向量中... 为保障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量化评估并网前后电网的脆弱性十分必要,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杂网络和电气特性的复合新能源电网脆弱性分析方法,以IEEE-39节点为例仿真。首先,选取度中心性、接近中心性、特征向量中心性、电气潮流介数、电压稳定以及功率平衡等指标构建了电网脆弱性评价体系,根据公式对各二级指标进行求解;其次,利用熵权法求解指标权重,运用TOPSIS法对并网前后节点的脆弱程度进行排序,并作对比分析;最后,运用障碍因子模型分析各指标对电网脆弱性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新能源并网的数量以及位置影响着电网的脆弱性,电网脆弱性影响因素中,影响力排序为电压稳定性指标>接近中心性指标>有功功率平衡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光伏并网 电网脆弱性 复杂网络 电气特性 障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媒整合并网对聚酯工艺的影响与优化探讨
18
作者 王建坤 陈晖 +2 位作者 王贺 赵海强 郑惠双 《合成纤维》 2025年第2期63-66,共4页
在聚酯生产工艺中,热媒系统对于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探讨了热媒系统整合并网工艺设计的优化问题,从优化设计目标的确定以及影响优化设计的因素等方面出发,全面系统地探究了热媒系统整合并网技术在节能、环... 在聚酯生产工艺中,热媒系统对于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探讨了热媒系统整合并网工艺设计的优化问题,从优化设计目标的确定以及影响优化设计的因素等方面出发,全面系统地探究了热媒系统整合并网技术在节能、环保以及生产成本等方面的生产实践价值。总体设计需要考虑传热系数、热储存能力、热媒的流量和温度需求等因素以及成本、安全等。通过优化设计,可以提高热媒系统的能效和稳定性,实现能源的共享和流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 热媒系统 整合并网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谐波背景下二阶广义积分锁相环在逆变器并网中的应用
19
作者 李音洁 游春 +2 位作者 候荣均 罗胜 谢沁宏 《电力系统装备》 2025年第1期34-36,共3页
文章基于二阶广义积分(SOGI)技术,构建了频率自适应锁相环,以从非理想三相电压中快速精确分离正序分量,通过参数k的分析,设计了并网控制器,实现逆变器在电网谐波严重下的快速、准确并网.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该策略的可行性和正确... 文章基于二阶广义积分(SOGI)技术,构建了频率自适应锁相环,以从非理想三相电压中快速精确分离正序分量,通过参数k的分析,设计了并网控制器,实现逆变器在电网谐波严重下的快速、准确并网.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该策略的可行性和正确性.此策略使逆变器在发电时兼具滤波功能,降低了电网谐波治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阶广义积分 逆变器 并网 预同步 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并网技术的关键问题与解决方案研究
20
作者 席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1期094-097,共4页
由于风力发电设备占地面积较大,会影响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大部分风力发电厂会选择建设在人口分布稀少的地区,通过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不断完善风力供电网络。但是风力发电不够稳定,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为了实现稳定发电,提... 由于风力发电设备占地面积较大,会影响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大部分风力发电厂会选择建设在人口分布稀少的地区,通过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不断完善风力供电网络。但是风力发电不够稳定,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为了实现稳定发电,提高风电能源质量,需要高度关注并合理应用风力发电并网技术,进而进一步优化我国能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并网 问题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